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分析论文

2022-04-24

【摘要】本文主要从写作教学策略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进行阐述说明。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应当是符合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环境,进而适当进行调整,并找到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分析论文 篇1:

例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人物性格分析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人物性格分析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并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的基础上让学生解读人物性格,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分析;人物形象

在文学圣殿中有很多璀璨夺目的优秀文学作品,让人目不暇接。高中语文课本中编录的篇章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不管是在艺术层面还是思想层面,这些篇章都有极高的教学价值,在培养学生文化修养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而文学作品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给读者呈现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文字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人物性格

人的性格通常由多种性格元素组成,这些性格元素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构成复杂的人性,也就是说,人往往具有多面性,同时具有多种性格特点,其中一些起到主导作用,决定一个人的基本性格。可见,人性是复杂的,很难捉摸,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讲解到一个人物的性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这个人物的性格,不要以偏概全,而是要根据人物语言、行为举止、内心活动等由外到内地层层分析,以求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以《雷雨》中周朴园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这个人物:周朴园声名显赫,在家是专制威严的一家之主,在外是压榨工人的恶毒资本家;周朴园始终留恋失去的爱情,常常陷入自责中;当周朴园遇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侍萍之后,却没有很欣喜,反而表现得多疑……周朴园的这些行为举止是前后矛盾的,这说明周朴园这个人物虽然有善的一面,但是由表及里地层层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他的性格本质是自私冷酷的。他对爱情追思,却又编造了一个谎言,表面上是忏悔,实则是他给自己寻找的心理安慰。见到侍萍的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名誉和家庭。这些都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其性格中的恶大于善,如果不仔细分析很容易简单地给他贴上好人或坏人的标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人物,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从多个角度挖掘人物在不同时空、不同环境下体现出的不同性格特点,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不是将其脸谱化。在全面了解人物性格特点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人物身上最本质的性格特点。

二、引导学生结合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往往有很多性格各异的人物,除了主要人物之外,还有次要人物,他们共同构成文学作品的人物关系网。因此,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作品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以次要人物性格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经典巨著《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其主要人物包括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贾府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形成对比,从而更加凸显他们的性格特点,加深读者对他们的印象。例如,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而他们两个,一个古板,一个不羁;贾宝玉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是一种性格,在其他人面前是另一种性格,在林黛玉面前又表现出其他的性格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人物性格的对比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人物性格特征。

三、引导学生结合人物所处环境分析人物性格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却走上起义的道路,从安守本分的君臣思想到反抗强权的思想,其人物性格完成了一次蜕变。而这个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促使其性格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因素。又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别里科夫复杂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别里科夫因何成为套中人?”引导学生注意别里科夫所处的怪异的社会环境,意识到环境是影响别里科夫性格的重要因素,由此引出当时处于沙皇黑暗统治下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作为普通中学教师的别里科夫无力改变现状,也丧失了反抗之心,黑暗的社会将他的个人意识、个人尊严扭曲变形,最终导致其走向毁灭。奴性十足、神神道道的别里科夫,代表着在重重压迫的社会环境中,丧失自我意识及精神自由的“非人”形象,其表面是非常滑稽的,但本质却是令人悲伤的。这也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之所以复杂多变和人物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在教学中,教師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物性格对比分析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人物性格,使学生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学会更加全面地分析人物性格。

四、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形象再创造解读人物性格

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一代代读者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再创造。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身临其境地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出可能连作者都没有想到的新内容。同一个人物,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人物的分析没有定论,也没有终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地解读人物,对人物形象进行二次创造,针对人物性格中无法言明的地方,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进行解读。例如,《边城》中的翠翠到底是怎样的人?其性格特点如何?这些作者在文中并没有明确交代。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这篇作品,将自己想象成是翠翠,体会她在三个端午节期间的内心活动,而学生经过与文本的互动,创造出了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翠翠,从而对翠翠的性格特点有了个人独特的见解。人物的性格除了表面可见的,还有很多隐藏着的,无法直观获得的,这些都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去填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加工,不断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以便学生对人物性格进行解读。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例如,让学生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凤姐,还可以安排学生举行评论人物的小活动,让他们将自己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呈现出来,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组织学生对作品的结尾进行改写、续写,通过大胆想象,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合理加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挖掘人物性格,揭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从而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形成个性化理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复杂的人物性格往往被脸谱化或者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丧失了原本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分析人性格,让学生学会结合人物关系和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把握复杂的人物形象,从而提升其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霞. 典型分析在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运用[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7.

[2] 张金鑫. 例说高中语文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法[J]. 文存阅刊, 2018(1):67.

[3] 王琪. 高中语文教学中二重组合性格人物教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3.

[4] 夏良明. 寻找突破点,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层次阅读[J]. 科学中国人, 2014(8):238.

(责任编辑 农越华)

作者:戴晓玲

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分析论文 篇2:

写作教学策略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写作教学策略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进行阐述说明。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应当是符合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环境,进而适当进行调整,并找到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二年级;写作教学;运用分析

引言

教师在教学当中不应当将写作看作成为一种特殊的事情,应当引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之间相互结合,让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当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于写作还不能积累更多的素材,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争取的引导,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1.小学二年级学生写作的常见问题

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单薄,并且在写作当中经常会出现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情况,并且在拼音运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别字以及词语替换不及时等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写作的通畅性,导致文本表达困难。不仅如此,学生在写作当中还会经常出现段落安排不合理,文章首尾没有逻辑性,导致文章的整体结构复杂混乱,不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因为二年级的学生阅历不足,并且环境感受相对较低,不能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从而造成学生自身写作出现内容单调的情况。

2.写作教学策略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1挖掘作文素材,丰富学生积累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性格特征,无论是新鲜事物还是有趣的事情,小学生都充满着好奇和求知欲望[1]。所以,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中的事物,教材中的内容,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探索与写作相关的素材内容,发挥其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写作平台。例如,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师,通过对环境和身边事物的观察,启发学生,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和想法。像夏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下雨天、盛开的鲜花、绿油油的小草,秋天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观察落叶,感受秋风扫落叶的情怀,冬天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下雪天,感受冬天的银装素裹等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感受身边事物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对事物产生的感情,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让这些所见所闻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2.2指导学生放飞思想,从而抒发真实情感

陶行知先生不仅仅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同时还着重强调了求真的精神,也就是所说的要让学生放飞自我的真实思想,让学生的情感表达得到释放,从而创作出真实的文章,以作文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小学生的可塑性相对还是比较强,根据注意主要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多表达,同时也一定要说真话说实话,应用坦诚的语言来记录生活中的點滴故事,并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描述,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不能养成编造故事的习惯。为了可以让学生放飞思想,得到情感的真实表达,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一低昂要让学生明白真实的情感表达重要意义。举例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我想对你说》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对话对象,可以是朋友、家长或者是教师,指导学生在表达时应当进行真实的情感表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认真思考自己的观点,在进行表达时也会更加的用心,并且写出和生活更加贴近的精彩文章。

2.3结合实际,掌握情感体会

在一些富有感情的文章表达时,关键词是包含文章情感的关键,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掌握文章的关键词进行阅读,那么就可促进课文之间的有效联系,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过程中,文章当中分讲述了这样一句话:“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文章当中的“冲”充分体现了父亲内心当中焦灼的情感,并且希望可以听见孩子平安的消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别对角色进行扮演,使学生可以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又比如,在教学《虎门销烟》的过程中,文章当中的最后一个段落是这样写的“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其中所包含的关键词就是“伟大壮举”,当学生在阅读文章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来思考“伟大壮举都包含了哪些活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之后结合关键词进行概括性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整体结构,加强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使阅读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必须要制定相关的特质,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应当紧紧跟随新时代的教学发展,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并不开展相关的写作活动,从而导致学生的兴趣并不高;其次,虽然开展了相关的写作活动,但是内容并不新颖,缺少创新,写作教学效果极差。教师应当运用科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面向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佳骏.浅谈写作教学策略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8(18):55.

[2]蔡佳骏.写作教学策略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02):9-10.

[3]王旭明,冯渊,龙祖胜,朱春玲,李世江.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建设,2014(22):4-18.

作者:陶喜臣

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分析论文 篇3:

浅谈初中阅读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名著阅读教学做出了重点强调。基于此,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展开分析,简要介绍了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具体介绍了人物分析图、引导探究图等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期能够有效促进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名著阅读

在课程改革的有效推动下,名著阅读逐渐成为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教版教材当中,列出了12本名著的阅读范围,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不在中考范围等各类题材的经典作品。利用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充分领会名著当中文化与精神内涵,对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中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新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被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当中,而在教育界,思维导图对于各类阅读教学,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就初中名著阅读而言,相对于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其阅读形态更为高级,需要学生的整套智力共同运作。学生在阅读名著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本当中,并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思维能力,综合采用快读、跳读、回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如此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情节当中,理顺文章的脉络;此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某一任务、某一情节等产生特殊的感悟,学生同样需要对相应的阅读感悟进行统整,如此才能实现对文章的有效阅读,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

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当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对内容、情节、人物关系、感悟等的梳理、概括、提炼等变得更加简单,相比于以往越多过程中,单纯的理解记忆,采用思维导图,能够显著提升名著阅读效率,使得学生在首次阅读过程中国,能够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脉络,从而获得更多的文化与精神感悟。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中的运用,不仅是作为一种辅导性的思维工具,在更多时候,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使学生即能纵观大局,又能着眼关键点或线,同时还能实现从点到线、到面、再到立体的系统化思维模式,这对初中生的当前成长与未来发展,将大有裨益。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中的应用实践

(一)人物分析图在名著阅读中的应用

1.局部及全面分析图

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构建人物分析图,有利于学生对故事当中的主人公及其他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与记忆,使其能够从人物形象入手,深刻感受文学形象。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保尔·柯察金是贯穿全书的主人公,其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且涉及到的故事情节较多,对这一人物的全面分析,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对此,可先构建局部分析图,以章节情节为节点,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全面分析图。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作品时,人物形象分析的难点在于学生难以找到分析的角度,从而导致分析不够全面。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可依次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人物经历与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活动,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这些性格特点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分析,“作者在塑造保尔这一角色时,运用了哪些手法?”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對主人公的全面分析,考虑到学生难以独立完整对人物的全面分析这一问题,可让3-5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主人公的不同成长时期,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在最后阶段,小组成员将各自的局部分析图归纳在一起,从而获得对保尔·柯察金的更为全面的人物印象。(请示范画出文中思维导图举出的例子)

2.人物对比分析图

人教版初中名著阅读大纲当中,《水浒传》这部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十分多样,且涉及到的重要人物较多,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极易出现记忆错乱、人物混淆的问题。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构建人物对比分析图。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概括到具体展开思考与对比。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人物形象,可以是他们上梁山的原因、时间,也可以是人物的大体类型,或人物的性别、年龄等特点;其次,在概括分类之下,进一步细化分析人物的具体形象特点,如鲁达、杨志与林冲最初都是朝廷的武官,且武艺高强;但林冲的性格更加谨慎,甚至有些懦弱;鲁达则十分豪爽,与林冲被“逼上梁山”不同,鲁达是主动走上反抗朝廷的道路的;而杨志本身为“三代将门之后”,入梁山之前,以追求功名利禄为目标,后期直至“生辰纲”被劫,才不得已上了梁山。人物对比分析图,有利于学生区别一些相似的人物形象,并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必然会对作者运用的相关艺术手法进行细致分析,这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十分有利。

(二)引导探究图在名著阅读中的应用

1.艺术特色图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包括有效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为其高中语文及其他学科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名著作品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构建艺术特色图。针对初中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来看,学生难以准确、全面的解读整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此时,教师可让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就阅读过程中体会最深的一点或几点,展开具体分析,根据实例先提出自己的结论,进而阐述自己得出这一结论的思想历程。以《西游记》为例,初中生大部分都欣赏过这部作品的同名影视作品,对人物关系与故事情节都较为了解,以此为基础,便于学生更好的展开艺术特色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致了解,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其审美特征方面,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包括作者对人物风格的刻画,是否足够丰满、细腻;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曲折;环境描写是否充实、具体。此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作品当中是否全面具备了这些条件,并以实例说明,这些审美特征是通过怎样的方法体现出来的。由此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2.思想内涵图

初中生的思想认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会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对作品的整体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与准确的表述。因此,教学是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著研究的相关资料等方面出发,在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构建出思想内涵图,从而帮助学生从作品当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为其精神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海底两万里》为例,这部距今已逾百年的科幻小学,对当今的文学发展,依旧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学生可从作者当时的时代发展背景、科技发展状况出发,同时还可结合当今世界,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从而深刻体会作者对未来科技的担忧,当科学技术与精良的设施被用来作恶时,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巨大的威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中的探索与运用,对促进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相关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构建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展开阅读,使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多角度、全面的领会作品的艺术特色、人物特点、思想内涵、社会价值等等。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优化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及学生的思维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志红.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记叙性文章写作审题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8(02):112-113.

[2]刘文亚.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51-53.

[3]梁泳谊.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7.

[4]陈美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英语广场,2019(01):130-131.

[5]武经天.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01):25.

[6]罗春妹.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42-143.

作者:陈美芳

上一篇:PBL模式教学生态学论文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