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2022-04-26

摘要: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在注重国际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培养的同时,又要注重国际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才能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国语言文化的内容是丰富的,对国际学生汉语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国际学生汉语文化素养的培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篇1:

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语言文化因素的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无法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语言教学必然伴随着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融入语言文化因素的必要性,本文着重分析语言文化因素在语法、词汇和语用教学系统中的具体体现,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语言文化因素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文化因素 策略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可见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借助语言的表达形式得以呈现,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教学必然伴随着文化教学,只有将语言教学和相关的文化因素融为一体,才能深化语言教学的本质。

1.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语言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1.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是汉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与语言学习和使用密切相关,并且体现汉文化特点的、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必需的、针对外国学习者实际需要的那部分文化,不能等同于人类文化学范畴的文化概念。  语言文化因素是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较为密切,受到语言系统内部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的影响,隐含在语法、词汇、语用等语言系统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1.2融入语言文化因素的重要意义

从本质上来说,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准确得体的交际离不开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因素。所以,语言文化因素的融入自然也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教学本身出发,语言文化因素的导入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偏误的产生,缓解学生因文化冲突带来的抵触情感,顺利渡过跨文化交际的挫折期;调动学生了解汉文化的积极性,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汉语的构造和使用,掌握中国人如此表达的原因和意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着力提高学生对于差异文化的敏感性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2.语言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系统中的体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具有依附性和隱含性,蕴含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语法、词汇和语用教学都应体现语言文化因素。

2.1在汉语语法教学中的体现

汉语语法主要表现为构词方式、词组搭配、句型句式以及话语篇章的逻辑顺序,从本质上看,也就是汉语组合方式所体现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从汉语的构词方式来看,偏正式词语:笔直、葱绿、雪亮,采用直观、具象的方式展现词语的内容;联合式词语比如:是非、动静、提高、说服、推翻,由意义相对或相近的语素构成,涉及矛盾的两端,汉语这种独特的构词方式,反映了汉民族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认知方式。汉语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意合,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以语序和虚词作为重要的语法手段,往往有种“言不尽意”的效果。以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令以名词简单排列,流水句的样态,词与词之间没有任何语法成分的衔接,以经济凝练的表层形式传达出丰韵的深层语义,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山村秋景图。以意义主导形式,用语境提炼内容,顺其自然,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的统一观念。无论是词组的构造方式还是话语篇章的衔接顺序,都在组合层面上凸显汉民族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特征。

2.2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体现

汉语词汇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精神,是汉语语义的一种体现。语义分为客观语义和主观语义,客观语义即字面意思,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被附上特殊意义的则是主观语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植根于汉语词汇中的文化附加义。文化附加义源于不同民族感知客观世界的不同方式,具体表现为词汇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态度色彩以及形象色彩。就汉语中的颜色词来说,特殊的联想意义显而易见,“红色”在汉文化中往往与热情、光明、兴旺、温暖、革命以及忠义的文化语义相关联,西方文化中,“红色”却意味着暴力和血腥;“喜鹊”在中国人心中寓意吉祥与美好;“松竹梅”象征正直、高尚、纯洁;“仙鹤”代表延年益寿;“老虎”多指威武和力量,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仅仅只展现表面的客观意义。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呈现截然不同的义项,这种象征的观念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福寿禄喜的价值观,将精神寄托于客观的事物,形象生动地表达内心情感,折射出中国人与众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和和思维模式,凸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态。

2.3在汉语语用教学中的体现

语用即“语言的使用”,不仅要遵循语言本体结构,还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规约以及认知观念的影响,形成了汉语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和言语习惯,超越语言的表层意义,打造高语境文化的特性。汉语称谓词有亲属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否定词有形式否定和内容否定之分;谦词、敬词、见面语、委婉语、禁忌语等皆有特定的会话习惯和内涵。比如:1. 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内容,A:我把妈妈的钱包弄丢了。B:这下可好了。2.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内容你没记错吧,我下个月才回中国。形式与内容的不对称性透视出汉文化相反相依的思维习惯。“过奖了”、“哪里哪里”,中国人对待夸奖习惯性推脱,是汉文化中谦虚理念的缩影;“马马虎虎”、“还凑合吧”,流露出汉民族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和谐公正。在理解文化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汉语的会话习惯和会话方式,学会分析汉语中表情、体态、停顿、重复、语气语调等副语言信息,有利于培养交际预感,提高汉语交际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3.基于语言文化因素的对外汉语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3.1系统性原则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需要从宏观上科学把握文化内容,系统地作为一个整体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林国立先生指出虽然文化因素渗透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项目中,但是要形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文化因素体系。以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为纲,条理分明、层次清楚,避免冲突和重叠,有序合理地铺设各类文化因素。引导学习者在“知其所以然”的文化联系中逐步解释和建构新的语言认知系统和思维模式,运用汉语的思维习惯来思考问题,走向语言层次的新高度。

3.2层次性原则

文化因素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补充,应该遵循语言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一方面,文化因素的渗透应该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先表层文化,后深层文化;另一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初级、中级、高级应分阶段分层次地导入文化因素:初级阶段重点排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中高级阶段旨在强化汉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例如,汉语中的“知音”一词,意为知己,形容朋友间的友谊,学生在初级阶段只需理解“知音”的意思,即可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至于来源于哪个古典故事,到高级阶段再给予具体的解释。

3.3实践性原则

鉴于汉语学习的目的是用于真实的交际,实用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注重文化的时效性,挑选当代“活”的紧跟社会发展的文化因素,摈弃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少见的、过时的文化。当然这里的文化应当是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不仅仅是某一地域或民族的个性文化,以主流文化为本,将实际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互融合。语言交际又是一种双向性的轮换交流,实践是交际的灵魂所在,唯有真正的交际才能实现“知”到“行”的转化。对外汉语教师需要给学习者创设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提前设定场景和角色,在近乎真实的话轮中体验汉语,培养语感,强化汉语思维。

4.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语言文化因素的教学策略

语言文化因素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依附于语言形式而存在,隐含在语法、词汇和语用层面,与文化知识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

4.1转变观念,提升文化修养

树立文化意识,是实施语言文化因素教学的首要任务。对外汉语教师应对中华文化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自觉地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教学联系起来,重视语音、语法和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利用不同阶段的教材,融入语言文化因素,在初级阶段,教师可结合口语会话内容,强调语用规约和会话习惯;中级阶段,教师依据阅读课材料,讲授词汇的感情色彩、文化背景意義;高级阶段,教师应当深入讲解语法结构的内涵,开设与语言材料相关的文化知识课程。塑造教师本身的文化观念,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文化敏感度,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4.2因材施教,开展差异化教学

从性质上来说,语言文化因素教学是辅助语言教学的,切勿本末倒置,如若导入过多的文化因素,汉语课则变成文化知识课,因此要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取舍文化内容,精准把握教材,发掘特色的文化内容,诠释文化要点。学会分析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异同,重视学生国别的差异,在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影响下,因材施教,优势互补,解决交际难题。来自“汉文化圈”的日韩学生,他们对中华文化相对熟悉,文化正迁移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而欧美学生的文化背景与汉文化截然不同,教师应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认知和感受文化因素,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差异化教学。

4.3寓教于乐,将文化因素教学贯穿始终

中华文化浩瀚广大,对外汉语教师应发挥优势,寓教于乐,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直观形象地传递语言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汉语学习者的浓厚兴趣。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外,语言文化因素教学都将是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体验,在真实的语境交流中切身感受语用文化中融入的文化因素。汉语中的“意思”一词,“意思意思”、“一点小意思”、“真是不好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义项,教师在课上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角色扮演,在趣味性的任务型练习中让学生去理解和“意思”的含义和用法,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会“意思”的语用环境和社会规约,将课上的文化知识转化为课后的文化技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5.结语

《礼记·曲礼上》有言:“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首要条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要传授语言结构规律,还要引导学习者习得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除语法、词汇、语用文化之外,语音和汉字文化也同样承载着丰韵的文化传统,如语音方面,四呼分类法体现东方文化的感性特征,形象思维占主导;汉字以形声字为主,部件构造揭示汉字意义,追溯汉字文化本源,不同层面的文化因素把植根于语言中不被本族人察觉的文化内涵呈现于语言层面之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层次的不同,语言文化因素渗透的内容和方法有所区别,对外汉语教师应在科学分类的体系中,循序渐进,逐个突破,落实实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策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汉文化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有效提高文化因素的敏感性,优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萨丕尔.语言论[M],商务印书馆,1985:196-197.

[2]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19-30.

[3]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100-107.

[4]邢福义.文化语言学 [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2-13.

[5]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130-132.

[6]《礼记·曲礼上》.

本文系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研教改立项一般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华文化走出去路径探究”(课题编号:QPXS-0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作者:梅倩

语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篇2:

国际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的研究

摘 要: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在注重国际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培养的同时,又要注重国际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才能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国语言文化的内容是丰富的,对国际学生汉语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国际学生汉语文化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国际学生;对外汉语;语言文化教育

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进入了中国。对于国际学生来说中国是一个新的国度,初来中国可能带着一种既陌生又好奇的感觉,这是因为国际学生对于中国的语言文化还很陌生。摆在对外汉语教师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快速的让国际学生掌握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只有国际学生熟练使用汉语进行交际,并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国际学生才能对中国产生认同感,对外汉语教学才有效果。

一、国际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要重注实用性

很多来到中国的国际学生所选的专业是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他们学到的知识在毕业后工作中就要运用,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所教授知识的实用性。教授的知识注重实用能让对汉语不了解或了解甚少的国际学生快速的掌握汉语语言文化,有助于国际学生快速融入汉语语言的文化环境中。

比如在商务汉语专业的中,商务礼仪是不可或缺的一课,是国际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的知识技能。在实际教学中,要先过词汇关。首先是解决读音问题,先用拼音的方式让国际学生会读,如:lǐ yí(礼仪)、zhèng cān(正餐)、yāo qǐng(邀请)、chǎng hé(场合)、lóng zhòng(隆重)、bào qìan(抱歉),这些都是在商务汉语交际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在国际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语音是师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教学内容,语音教学是一项贯穿于教学始终、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内容。其次是词汇的意思和语法知识。在和国际学生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洋腔洋调的发音和拗口的句子,这往往和零起点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有很大的关系。在设计课堂任务时,需要让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后当堂进行应用实践。

二、国际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注重学习与应用

在大学里对外汉语教师不能只注重课堂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汉语的实际应用的属性。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实际应用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国际学生只有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把所学到的汉语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和未来的工作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国际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的设计上教师要注意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国际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堂环节。

比如,教师在课上放一段汉语录音,让国际学生听录音的内容,然后根据的录音的内容让学生判断题目的对错,或根据录音选择题目的最佳选项,这样就能训练国际学生的汉语听力能力。在对外汉语课上遇到了人物对话的环节教师要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这样可以培养国际学生说汉语的能力。在对外汉语的课程上有不少的汉字都需要靠着读来记忆,国际学生读汉语可以放在课上,也可以放在课下,课本里出现的汉语字词,放在课上让国际学生朗读为好,课下是国际学生自己温习和预习的时间。国际学生学汉语和小学生学汉字很相近,国际学生也需要准备一个方格本,把每天遇到的生字词写上十遍,用方格本书写有利于书写的规范。在国际学生掌握了一些汉字后可以让国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汉语和中国人交流,在写书信的时候用汉语书写,只有把汉语汉字运用到了生活中,用汉语和中国人交流才能使学到的知识能够运用。

三、国际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培养国际学生汉语文化素养

汉语言文学在世界都称得上是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国际学生来到了中国,学习汉语和汉字,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注意教授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国的文学作品感染力很强,读中国的文学作品对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学修养的提高很有益处。同时向国际学生推广中国的文学作品也有利于用文化向世界介绍中国,让外国更加了解中国。对外汉语教师在向国际学生推荐汉语言文学读物的时候应该推荐一些简短易懂、经典深刻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既利于记忆,又利于运用到生活和交际中,对国际学生就比较适合。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如果不读唐诗对于一个学习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比如教师可以向国际学生推荐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对国际学生来说再合適不过了,首先国际学生客居异国难免思乡,而李白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思乡之情;再者,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在中国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对于这样的一首诗如果国际学生不读岂非憾事。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也是一篇名作,古人喜欢登高时抒发感想,面对流水就会产生时间流逝的感觉,这首诗浓缩着中国文化的精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人人皆知,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多读一些古代的诗词国际学生就会感觉到汉语言文学的奇妙所在,能够促进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增强国际学生的汉语文化素养。

四、总结

国际学生学习汉语只有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在短暂的时间里,对外汉语教师要教授国际学生大量的汉语知识,这些知识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还要让国际学生能够运用的上。四年的时间不仅要教会了国际学生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适当的引导国际学生读一些汉语言名作,培养国际学生的汉语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 文学教育, 2017(21):108-109.

[2]周雯婷.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必要性的探析[D].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

作者:卢家琳

语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篇3:

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要注重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除了要教授留学生语言交际文化外,还应该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对外汉语教学

一、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人类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所谓语言交际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语言交际的行为,人类每天都在进行语言交际;而“非语言交际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交际者和交际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交际参与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意义,一旦这些刺激被对方感知就产生了交际意义。”语言交际对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非语言交际同样也具有重要作用。

伯德惠斯特尔(Birdwhistell)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作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

萨莫瓦(Samova)则更为肯定地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 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是通过语言行为表达的,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不仅在社交活动中如此,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也是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完成的。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通过实验得出:课堂上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 在人类交际行为中,只有把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交际体系。

二 非语言交际的分类

非语言交际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不同國家、民族对非语言行为的社会规范区别很大,甚至表示的意义正好相反。因为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广,故分类方法也较多。一般粗略分为以下四类:

(一)体态行为(体态语)。

体态行为(体态语)指人的身体各部位的行为动作,表现为说话时的身姿、手势、表情等。在交际过程中,无声的体态行为和有声的言语行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如《礼记》里说:“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二)时空行为。

时空行为指交际者在交际中如何运用空间和时间的范畴,包括体距行为(体距语)和时间行为(交际中的时间处理)。

(三)外表行为。

外表行为包括服装(质料、款式、颜色等)、体型(身材、体重、身高、肤色、脸型等)、头发(疏密、式样、颜色等)、化妆(淡妆、浓妆、指甲、假发等)、气味(香水、体味等)、饰品(眼镜、首饰、别针等)等各种要素。

(四)类语言行为。

类语言行为包括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声音的音量、音调、重音、语调等因素,以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强弱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也包括表达不同意义的诸如叹息、呻吟、咳嗽等声音。

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以外国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的语言教学,有必要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人的大脑左半球接受语言和逻辑信号,右半球接受非语言即形象信号。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若能视听并用,那么大脑的两半球就都处于运转状态,协同工作,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很多。所以,积极地利用非语言交际进行教学,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学习的心理机制原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体态行为不是天生的,大多是后天从环境中习得的。作为一种交际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它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不同的社会、民族各有其文化习俗的独特性,这就造成体态行为的文化差异。

比如在身姿语方面,坐立的姿势比较敏感,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美国男人坐着喜欢跷二郎腿,把脚尖对着别人,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礼貌的。在手势语方面,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圆圈,其余三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表示OK的意思;日本人用这一手势表示钱(因日语“钱”的单词写成罗马字是Okane,第一个字母是O);法国人则用来表示零、无价值。在表情语交际中最核心的是目光,目光注视的对象、方向、方式都有讲究,注视的时间长短也有不同的习惯。在美国有一句有名的格言——Don’t trust anyone who won’t look you in the eye.(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眼睛的人。)说明美国人在交际时很注重目光的交流,如果在交际中不能注视说话者的眼睛,那么说话者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但在中国,大家一般都遵循“不要盯着人看”的规矩,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侵犯别人的隐私,表明自己谦卑的态度。如果在交际中不能明白这些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那么就会产生交际冲突,甚至引起民族和国家的冲突。

对外汉语教学要注意体态语的文化差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尽量导入非语言交际文化的教学,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身姿,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要有老师的形象,在课堂上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以自己的言行指导留学生;其次要注意手势,虽然在上课的时候不会有太多手势,但是一些必要的手势还是应该注意,比如在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把手掌向上做一个“请”的手势,而不能用一根手指指着学生,否则就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最后,在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是最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从学生的眼神中读出他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以便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

(二)时空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1.体距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体距语是交际者用空间距离传递的信息,即所谓人际空间或人际距离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会直接影响个人之间的沟通。随着沟通过程中所保持的距离不同,沟通也会有不同的气氛背景。根据人际间亲昵和疏远程度的不同,美国人类学家E. T. Hall提出了亲近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和远距离五种不同的交际距离:

(1)亲近距离(intimate distance)。一般在0—1.5英尺之间,指亲密朋友、父母、子女等彼此依偎的距离。

(2)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在1.5—4英尺之间,是由亲昵关系向一般社会关系过渡的距离。

(3)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也称作礼貌距离,通常在4—12英尺之间,是一般交际或做生意时常保持的距离。

(4)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这是正式场合的交际距离,在12-25英尺之间。

(5)远距离(long distance)。25英尺以上,适用于公众性的讲演等,是公众场合的交际距离。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交际距离不能过近,也不能过远,一般是以公共距离最合适,因为这样的空间距离往往是程式化的,能显示出正式性和功利性。当然,在平时与学生的交际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调整交际距离。虽然人们在交际时对相互间距离的处理是潜意识的,但却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不同的民族对交际时的空间距离的要求是不同的。中國是一个近距交流的民族,千百年来群体取向的观念使得中国人对个人空间并不敏感,人与人交往一般距离都比较近。

2.时间行为的不同模式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时间行为就是人们在交往接触中处理时间的行为。Hall教授指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时间的单一性(monochronic-time)和时间的多样性(polychronic-time)。单一性时间模式强调严格遵守时间安排,多样性时间模式使用时间比较随意,或者说时间观念不是很强。相对来说,欧美国家属于单一性时间模式,而亚洲(如中国)和拉美地区一些国家属于多样性时间模式,人们对时间不太敏感,处理也有一定的随意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各自的时间模式,在上课、开会等活动中我们要遵守单一性时间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向留学生讲解中国人的时间习惯,以达到交际的和谐。

3.外表行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个人的外表可以表现一个人的修养,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外表行为,不能打扮得过于艳丽,也不能打扮得过于老土,一定要符合一个教师的身份。

4.类语言行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类语言行为属于有声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语言学家将这类现象分成三种情况:

(1)作为言语基础的声调(voice set),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长短、声音的响度和力度。

(2)作为言语伴随的音质(voice question),指音调、节奏、语速、发声共鸣等语音特征。

(3)浊音化现象(vocalizations),“浊音化”指非表意自然声音,诸如笑声、哭声、清嗓子声、哼哼声等。

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类语言行为的表达,上课时声音的高低、长短、响度以及力度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懂得把握上课讲话的语速以及节奏,注重抑扬顿挫,减少“浊音化”现象的发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汉语的乐趣。

四、结语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教师应充分重视其在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断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意识地、适度地使用正确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5]颜学金.非言语行为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

[6]尉万传,张鲁昌.非语言交际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7]彭君.汉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7年第2期.

[8]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教育科学,2007年第5期.

[9]李珊.泰国汉语教学中非语言教学手段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0年10月下旬刊.

作者:徐红玉

上一篇:建筑施工优化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埋弧焊接工艺石油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