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023-03-02

第一篇: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活动中的教学艺术

《胖嫂》是一个民间故事,其语言幽默风趣,情节跌宕起伏,又不乏教育意义,是一个很好的幼儿语言活动材料。青少儿口才考级培训中心的老师尝试以该故事为原型,将故事内容进行拓展、整合,创设了比原来的语言材料更为广阔、更富内涵、更有情趣的生活化“语言情境”,让孩子在活动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用恰当的语言再现生活。这样的语言活动,既保持了文学作品原有的魅力,又克服了单一的就教材层面学语言的弊端,让教材更具立体感,让孩子的学习活动更丰富,收获更丰满。在活动中,我是艺术的引领者,孩子和我在亲切自然的语言情景中,快乐地玩着“抛接球”游戏。 1.营造宽松的“抛球”环境。活动中,我努力营造一种生活化的语言情境,假想了一个我的好朋友——王阿姨,选取了王阿姨买菜忘记带钱、推错自行车、钥匙挂在门上、烧菜时错把盐当成了糖、丢失孩子等生活细节,这样的细节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活动中,师幼之间的谈话方式,也采用了一种很随意的闲聊、平等对话的方式,孩子有一种与身边人说身边事的亲切感。这样的语言情境孩子感到很熟悉、很放松,容易激发他们与人、事、物主动交往的愿望,在不经意间接下老师有意识抛向他们的球,为幼儿用连贯语言清楚地表达生活中熟悉的事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科学地为孩子“选球”。在语言材料及活动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思维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可以抛给孩子的球有很多。究竟选择怎样的球,这很重要。有的思维点很浅显,没有必要去问大班的孩子;有的思维点跟目标关系不大,没有必要作太多的展开和扩散;有的思维点尽管隐藏得很深,却很重要。在活动中,我仔细地审视每一个思维点,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问题,选择与教育目标相关度大的问题,向幼儿提出,认真地、科学地为孩子选球。比如:在帮助王阿姨寻找孩子这一环节中,为了实现活动中提出的“关心他人”的情感目标,我在引导幼儿根据线索帮助王阿姨找孩子的同时,不时地请孩子们想一想王阿姨当时的心情,设想一下王阿姨在一次次失望之后可能说的话、做的动作、出现的表情,模仿王阿姨“东找找、西找找”着急的样子。孩子们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表现中,逐步体验到王阿姨丢失孩子后着急无助的心情,逐步建立起关心别人的情感。 3.艺术地给孩子“抛球”。同样的一个问题,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不同的语气、语调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活动中,我根据孩子的特点,努力用孩子的口吻抛出我为他们选择的五个球。“想认识王阿姨吗?我全知道,来问我吧!”“王阿姨有一个坏习惯,就藏在这部小电影里,看谁能发现。”“王阿姨的孩子不见了,怎么办呢?”“谁来做一回嘉宾,也到电视里讲一讲发生在你心故事?”“你能做细心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吗?请参加细心家庭大奖赛。”我巧妙地给孩子抛球,孩子不仅有能力接球,而且接得很快乐,师幼之间真正地互动起来。 4.让孩子跳起来“接球”。我一直在想,在我们第二次把球回抛给孩子的时候,能否悄悄地抛高一些,让孩子跳起来接球呢?在本次活动中,我有意识地作了些尝试:在肯定孩子原创语言的基础上,让孩子原创的语言变得规范优美。首先我努力地去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语气,力求让动作表情具有生动性和表现力,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注意语言要求的渗透。如:第一个教学环节,让孩子们通过主动询问了解王阿姨。孩子们七嘴八舌,积极性很高。这时,我对孩子提出要求:如何礼貌地向人询问。在第二个环节,当孩子们说出王阿姨“粗心”的坏习惯时,我悄悄地把“丢三落四”“马虎”等词语给了孩子。在帮助王阿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我又给孩子们提出了表情、动作、语言三者结合的表达要求。最后一个环节,我问孩子“你们是粗心的爸爸妈妈,还是——”,让孩子知道粗心和细心是一对反义词。如果我们有心这样去做,我们的孩子不仅爱说,而且会说得越来越有质量。

第二篇:体育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作者:WXQ

邮编:561500

有些人认为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并不十分重要,其实“语言”同样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同一教学内容,有的教师讲授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掌握动作的技巧,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并没有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实践证明,在体育这一以人体运动为主要内容较为特殊的教学科目中,语言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和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体育课的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我们要上好体育课,除要把握好学生的思想脉膊及熟悉教材外,还必须掌握好语言这门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赛门期说“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声调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因为教师声调的抑、扬、顿、挫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音与声的美感,讲解的美感,实质上就是语言艺术的美感作用。讲课时由于教师的话音标准,口齿清楚,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又能对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方便,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它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很快地进入一个美妙的境界,而美妙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如队列操练时,教师在讲解有关动作要领后,只要你一提国庆阅兵式的情景,学生就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阅兵式的行列中,正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一样,立即会情不自禁地昂首挺胸,讽爽英姿地做好队列动作,从而促进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这种反应在心理上叫“念动反应”,在美学上叫“移情作用”。因此,语言艺术的美感作用在体育中对正确的动力定型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好语言艺术呢?我认为要体现以下“四性”。

一、语言的针对性:教师在语言运用上,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和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尽可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知识较丰富,接受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要多使用经过提炼的规范化的教学语言, 1 而对低年级学生则宜多使用生动、浅显明了的教学语言。

二、语言的科学性:体育教学是一门运动科学,科学的内容需要科学的语言去讲解,而语言的科学性,主要应体现在“具体、准确、全面”六个字上。在教广播体操过程中,教分解动作时,要用具体、准确的语言去讲解动作要领,在学生掌握了分解动作要领后再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只有这样由浅入深的讲解,由部分到整体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动作要领,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感染和触动,从而使学生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及整套动作的完整性。

三、语言的趣味性:有些学生精神不够集中,常常被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体育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有吸引力。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常使学生有新鲜感,而新鲜的东西又易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注意,从而是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如在做跳马练习腾空时用“身轻如燕”,落地时用“稳如泰山”等语言来激发学生对动作质量的追求,效果就非常好。

四、语言的启发性:教学的语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其在听课时大脑动起来。要启迪思维,就要举一反三,要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在足球训练课中,用“形如狡兔”来形容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过人及穿插跑动,使学生尽快掌握过人技术及跑位战术的运用,并在比赛时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以求取胜对手。

笔者认为教学语言不是教师职业性技巧和情感的表演,而是对教育事业追求的思想感情的反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应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蔑视困难的勇气,在心理上应给学生某种依靠,以增强信心,更好地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In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art

2007级教育管理一班 张瑜

要: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语言的严谨性、形象性、幽默性、情感性、机智性、激励性、启示性入手阐述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Abstract: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cannot leave thelanguage, the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teacher teaches the knowledge,one of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main carriers. Language teachinglanguage art and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effect has close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from language rigorousness, vivid,the humor, theemotion, quick-witted, Encouragement, the enlightenment obtainselaboration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art. 关键词:语言

语文教学

语言艺术

Key word: Language;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art

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又是一种艺术语言,特别是语文教学语言更加讲究艺术性。语言教学既要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把课文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用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知识。又要以语言作为桥梁与学生们进行感情上的沟通。课堂教学语言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规范化,甚至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得研究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1] 1

一、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具有严谨性

语文教学语言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口头语言,虽然它主要通过口头表达的语言,但不能像一般口语那样随意性,不能漫无目的去信口开河,谈天说地,因此讲究语文教学的艺术必须以严谨性为前提,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必须清晰,准确,规范

语文老师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榜样,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美,要用发音准确,语言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不能掺杂或者生造那些粗俗的方言、土话。那种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啊,啊”的拖泥带水的附加语必须要清除掉。因为这些不好的用语习惯对于教师表情达意没任何好处,还会影响学生以后的用语习惯。在遣词造句时,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符合大众化的语言习惯。无论叙事、说理、言情、措辞都要非常妥贴,恰当。例如要求学生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教学用语应该是:记叙文用“记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说明文用“介绍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议论文用“阐明了什么,论证或者驳斥了什么”。这些科学规范的课堂用语是由文章的内容和体裁决定的,不能随便变更。此外要做到教学中概念准确,表达要明确,该用短句的就必须用短句来讲解,该用褒义词就不能使用中性或者贬义词。总之,清晰,准确,规范是对语文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语言必须衔接连贯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语言,或分析一篇文章,或说明一件事物,或阐述一个道理,或发表一个见解,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用自然衔接、前后一致的教学语言。富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总是使自己表达的内容尽可能条理清楚,蕴涵一种严密的逻辑联系。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形:如果一位教师教学时条理混乱,思路不连贯,语言不流畅,他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无精打彩,课堂气氛会非常的沉闷,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反之,又会是另外的一个结果。他的学生一定会在课堂中全神贯注,将情感的激流溶入在教师精彩的讲解之中,使师生双方心心相印,师生之间能进行很好的配合,学生的思维会非常得活跃。可见保证教学语言表达的衔接连贯是难能可贵的。

二、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具有形象性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特级教师韩军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有这样精彩的一幕:“我们再展开想象在朗读。在我们大脑中,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全是奇山异水,真是天下独一无二呀,我真是看不够呀。并唱起来船儿船儿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学生响起激烈的掌声,还有笑声)。”[3]描之绘之,诵之歌之,声情并茂。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 就很自然地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动地进入到较高的课堂学习境界. 怎样才能使课堂语言具有形象性呢?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比如在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课文时 先给大家进一个“金苹果”的故事。在古代希腊,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被邀请出席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宴,她心里很不满,于是就想制造祸端,就将一只金灿灿的苹果抛向宴席,结果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得到了。宙斯的妻子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罗马语)都想得到这只金苹果,纷纷对王子许下诺言。最后,王子将金苹果给了维纳斯,因为维纳斯让世界上最美的女子——斯巴达的海伦成为王子的妻子。斯巴达和特洛伊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当然是一个神话故事,维纳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让我们通过《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学习,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吧!青少年学习喜欢听故事,故事本身就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用故事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课堂的语言要与生活相结合才能体现它的形象性。人类语言的源泉来自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多与生活相结合,让课堂语言具有生活化,会更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如果老师上课时内容牵涉到实际生活,大家更有兴趣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3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比如在讲述《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首先这样说:“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的父母关心你们吗?你们能举几个父母关心你们的一些事例出来吗?”“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关心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关心自己的子女,也许我们有时不能发觉父母的那种爱,因为你们没用心去理解父母。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吧,大家来看看文中的父亲是怎样来关心自己的儿子,再来体会一下自己的父亲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行为。”这样能让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从而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是非常形象的。

[4]

三、语文教学语言具有幽默性

教师要把深刻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寓庄于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疲劳,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信手拈来,用幽默的语言有针对地说明抽象的理论,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充满活力的内容,让学生心领神会,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当学生感觉乏味和疲倦,精力开始分散时,教师要运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的兴趣重新调动起来,重新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有这样一个课例,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竞选州长》一文时,先板好课题,随后板书两组数学不等式:州长=马克吐温≠马克吐温;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然后说:“这堂课我们主要解决两道数学题,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看谁先解决这道数学题目。”同学们因为语文课上成了数学课感到新奇有趣,都认真看起书来,这样两道数学题目很快解决了。同学们懂得“等于”是说明主人公凭“自己”的声望完全可以当州长,“不等于”说明资本主义竞选的虚伪性和欺诈性。“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是说明作品中的主人公不是作者本人,是虚构的,是为了加强文学的真实性而采用的第一人称。通过这两道数学题目,涌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幽默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古为今用、无中生有、比喻夸张、正话反说、双关歪解等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艺术,幽默之所以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不仅仅能博人一笑,而且还能从中得到智慧性的启迪。著名演说家海因慈·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来更能为人接受”。[5]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幽默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但必须明确,幽默只是一种技巧,不是目的,因而不是为幽默而幽默,应该考虑教育对象、内容、重点以及感情基调,否则会浪费上课时间,甚至给人一种油腔滑调、哗众取宠之感。

四、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情感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和一般用语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必须具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性。语文教学之所以强调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这是因为:

首先,从语文教学目的来看,语文教学应实现的教学有三个:一是弄清文意,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二是说明这篇文章内含的道理,三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这个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肩负的独特使命,这就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感情的激荡,形成感情的共鸣,使学生在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过程中求真、崇善、爱美,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给学生灌需的应该是一种同情之心,要鄙视那些只知道打击讽刺的人们。

其次,从语文课本本身来看,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学的本质是来源于感情,而又表现感情的产物。”[6]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要讲好一篇课文,就必须得把握好文中的感情,然后由教学语言把这种感情向学生传达。

其三,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来看,情感性的教学语言必不可少。情感是课堂的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因而情感是一种更高级的信息反馈。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用带有情感性的艺术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常在课堂上,除了知识的对流一条线外,还有情感对流的一条线,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认知活动的进程。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自觉地接受教学美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接受思想,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情感的激励、个性的陶冶,达到教学过程中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例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讲《雨中登泰山》时用了这样激情昂扬的导语[8]:“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盈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杜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

5 [7]

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豪迈、壮阔、激情、昂奋。这字字情,声声意,吸引着、敲击着学生的心。

五、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机智性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对这种偶发事件教师若处理不当,将很容易破坏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怎样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呢?那就需要发挥教师的语言机智性,用灵活的语言化解矛盾。教师如果能够注意好语言艺术,运用教育机智就可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学语言的机智性有哪些具体方法呢?

(一) 自我嘲笑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有时也会犯错误的,恰如其分地将尴尬转化成笑声,自我嘲笑一下,并在笑声中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能显示出教师知错能过的可贵品质,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的。例如老师在给学生上《东郭先生和狼》这篇课文时,由于老师不小心,把东郭先生写成了南郭先生了。学生给老师指出了错误,这时,老师自我嘲笑一下说:“这个南郭先生想跑到这里来滥竽充数我都没发现呀,老师也会犯粗心的错误呀,要不是这位同学提醒我,他还会继续混下去,呵呵。以后大家给老师把好关呀。”这样一来教师不再尴尬,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

(二)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就是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朝问题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带来的积极意义,使师生愉悦地走出尴尬的困境。例如在一堂作文课上,有一位老师正兴致勃勃地朗读学生在上次作文中出现的美文,忽然,一个学生神情严肃地站起来说:“老师,这篇是抄的!”随后,他拿出了自己买的作文书为证。顿时,课堂一下躁动起来,大家开始由赞美变为鄙视。面对此情此景,老师迅速冷静下来:“抄的作文也有好的一面啊!学生抄的过程就是发现美文的过程,就是欣赏的过程啊!”于是,老师继续声情并茂地朗诵完全文。然后问学生:“就文章而言,写得好不好。”学生答:“好!”接着,老师的话锋一转:“这样的美文,在我们班上只有两个人读了!要不是他们推荐给大家,大家还不知道有它的存在呢!不过以后如果是借鉴的最好表明出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促使那位遭遇尴尬的学生自觉地自己创作。又如有个别同学“神思恍惚”时, 6

便加重语气提醒说:“××同学现在对‘目似暝,意暇甚’这句话应该深有体会吧!现在正在努力体验中呀。”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同学会意的笑,自然要比生硬地抛出一句“××同学,不许开小差!”效果要好得多。“目似暝,意暇甚”句,学生在课文《狼》中即已学过。旧语重提,既引起了该学生的注意,又使全体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了旧知。

教学语言机智性的方法很多,在具体的情况下要具体得对待,要随机应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反映要快而准,要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于巧中见奇,于奇中生效。

六、语文教学语言的激励性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9]热情、向上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激励的语言可以绘制动人的五线谱,为学生弹奏美妙悦耳、经久不息的音乐!

在语文课堂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做声。究其原因,默不做声者,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激励。我在实习时,指导老师要求我们每个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管对错都要给学生掌声以示鼓励。比如在教《致蒋经国先生信》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特意提到介石骨灰迁移的事?”我叫了班里一个比较害羞的学生来回答,她首先不敢回答,我对她说:“没关系的,你可以先把答案悄悄告诉我,我再告诉同学们。”然后弯下腰倾听她的悄悄话,当听到她正确答案时,我再把答案公之于众,并用掌声鼓励她。再适时引导:“你回答得很好嘛,下次如果能大声点那就更好了。”她受到很大的鼓励,在以后的课堂中经常主动回答问题。而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也不马上否定,我会换个方式这样说:“这位同学已经积极思考了这个问题,而且有了一个答案,不知各位还有其他更好的答案不?”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关怀,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乐于交流。

七、语文教学语言的启示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此,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课堂语言的启示性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 设计的问题由浅及深,步步深入引导启示

教师给学生创造一定的解答条件,或作知识铺垫,或启发学生根据已知去开拓未知,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指导学生向学习的“最近发展区”[10]开掘,实现学习迁移。如《螳螂捕蛇》一文,提问“螳螂为什么能杀死蛇?”教师用语言启发:“是怎样的一条蛇?是怎样的螳螂?”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围如碗、柳枝崩折、审视殊无所见。让学生明白是一只极小的螳螂杀死了一条力量强大的蛇。原因又有几个呢?学生自然就能回答了: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这样能让学生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 兴趣启示

只有学生有兴趣的内容他才会去思考、去理解。如老师在讲述《木兰诗》这篇课文时,在讲解木兰是如何替父出征的这个问题时,如果单从课文字面去理解则较单调,老师可以这样说:“大家先把木兰替父从军这段文章好好看看,然后把它编成一段白话故事,大家觉得如何,我们等一下一起来评论谁的故事写得最好。”这样既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有关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用妥贴的比较进行启发

语文课文的每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一般都有相似之处,至少也属于同一文体, 教师要善于用比较法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例如在实习中我教初二的书信那一单元,分别是《致蒋经国先生信》、《致女儿的信》、《给儿子的一封信》等。我上第二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回顾一下上篇课文所提到的书信的格式,再让他们找出两篇课文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得进行学习,并获得新知识。

事实上,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语言艺术既体

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语文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语文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参考文献

[1] 张隆华.语文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2]

曾祥芹.语文教学能力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7. [3]

李杏保,陈钟梁.纵横语文教育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天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5]

王守信.刘勰与文心雕龙[M].山东:齐鲁书社, 2001年9月. [6]

孙俊三.中学教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9.

[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开明出版社,2005年

一、

二、

三、

四、 [8]

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9]

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10]曾祥芹.语文教学能力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7.

致 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陈艳阳老师的悉心指导。陈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陈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对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陈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谢陈老师对我论文的细心指导在此,我要向陈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同时,感谢我的同学四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9

第四篇:语言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在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知识水平相仿,教学内容、对象相同,但教学效果迥然相异。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语言艺术水平是一个关键。好的教学语言可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艰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可以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①中获得营养。

[关键词]语言 教学 数学 教师 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所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有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应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有的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2、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喜闻乐见。教师应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上学时一位教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得惊人哟,所以我们使用“!”。“数的阶乘”这个概念,从意义到算法,我记忆深刻,终生难忘。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

1 梦,梦见你们中的有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辙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人人皆知的,如果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语言的艺术性,下面就导语、提问语、评价语这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三、 巧设导语

导入语是一节课的开始,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的作用是引发学习兴趣、调适教学气氛,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导入语的用语策略主要是:

沟通 导入语的沟通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沟通。“亲其师,信其道。”②有经验的教师登上讲台,往往不匆匆开讲,而是用亲切的目光、关切的询问或提示架设信任、理解的桥梁。二是教学内容的沟通。教师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用简明扼要的讲述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或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介绍,然后解题明旨,进入新课的教学。

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③,为了使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一上课就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趣味性讲述,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语情语态上稍作渲染,不紧不慢地说得饶有兴味,学生就会很愉快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布疑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教师一上课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语调从容不迫,语势异峰突起,一个强调性的重音,一个回味性的停顿,会很快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提问的艺术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提问是一

2 种常规的教学手段。

提问的种类很多。从质疑指向集中与否可分为宽问和窄问;从提问语是直表还是委婉可分为直问和曲问;从提问的问题组合情况可分为单问和重问:单问是一问一答的问,重问是就一个问题提出追问;从是否用疑问句可分为明问和暗问:明问是用疑问句发问,暗问是通过设置“悬疑情境”含蓄地发问。

提问语应具备如下特点:

思辨性 提问要有质量,要有思维价值。问题一说出,就要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提问时,语速要放慢,要对质疑点作适当的利用解释,让大家思考后指定作答。随意性的“满堂问”,调动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损坏了教材讲授的完整性,应当避免。

量力性 提问要难易适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大的可以分为几个小问题来问。对小学生发问,要疑点明确,质疑集中,问句说得简明易懂。

协调性 学生在公开场合接受提问,智力活动容易出现阻滞,因此教师语态要友善、有耐心,提问尽可能使用礼貌语,并适时改变提问方式,或重复质疑点,或作提示,以缓解心理压力。

三、鼓励化的评价语

评价语是指对学生的答问、演示、作业等所作的评说。恰如其分的评价有助于推动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体现出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评价语的用语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准确得体

有的教师认为,鼓励化的评价语就是大张旗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处,便盲目地进行表扬与奖励。甚至片面地认为,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奖励了,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表扬与奖励也应该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比如学生就只算对了一道最基本的口算题,就大大地给予奖励,这样的奖励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会让学生迷失自我。

(二) 机智巧妙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整正确。对答案完整的学生可赞美他“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不简单!”“你真聪明!”等。而对回答不完整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千万不能说“你答错了!”“不对!”“真笨!”等贬义语言。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可鼓励他“你虽然只做对了一半,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学生心里会想但难于表达时可说“相信你想的和老师想的一样”……这样的语言真切、感人,如和风细雨,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利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

(三)诙谐幽默

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可以提高教学语言的品味,优化课堂教学。当学生就某个问题产生不同意见,通过辩论反方意识到自己理解上错处后,老师很幽默的说:“我很想跟你握握手,你的退让使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谢谢。”

其实,评价语言的确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学生也会全身心投入地进行学习。

要体现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除了要运用好导语、提问语、评价语外,运用好结束语、课堂讲授语、过渡语和应变语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教学这门艺术,首先是语言的艺术,有人比喻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灵;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理。 一位出色的教师,要用渲染创设美好的情境,用真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用启迪拨开重重的迷雾,用诱导引发深远的思索,用智慧让课堂语言迸发生命。

注释:

①出自杜甫《春夜喜雨》 ②出自《学记》 ③爱因斯坦语 参考资料:

李建南等,《口头交际的艺术》,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 候子,《教学语言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 万里等,《教师口语》,语文出版社,1994年

第五篇: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最终版)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2、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一位老师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都难免不带有讽刺意味,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

4、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不过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1)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2)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3)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4)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四点所包罗,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上一篇:三下劳动与技术教案下下一篇:实训课安全教育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