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公共政策论文

2022-04-19

摘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宏观指导。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我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总结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定主体、治理主体、价值取向的变迁,对校企合作育人功能、舆论导向、改革机制进行反思。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企合作公共政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企合作公共政策论文 篇1: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因、障碍及促进政策研究

摘 要: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存在明显的学校“一头热”现象,企业缺乏积极参与的内驱力,热情不高。为了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国政府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由于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在分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与障碍的基础上,从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政策上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积极引导、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

作者简介:赵海婷(1976-),女,天津宝坻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公共政策视角下校企合作有效性研究”(编号:13ZD2L015),主持人:赵海婷。

校企合作,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称之为“合作教育”,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简称。由于校企合作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目标多元,目前学术界尚未对校企合作形成统一的定义。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校企合作是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资源,将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与企业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创业和学以致用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并逐步发展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新加坡“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日本“企业教学”人才模式、法国“学徒培训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加拿大“TAFE”人才培养模式等。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是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出台了一系列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紧密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应坚持校企合作的方针,设法调动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各项校企合作办学法律与政策,实现校企合作办学的法制化、制度化”[2]。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环境下,经过积极探索,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已经形成了订单式培养、实习基地共建、企业冠名班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校企合作主体之一,企业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是合作办学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然而,现实中的校企合作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学校“一头热”的现象。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足够的合作动力,而企业一方却因利益没有得到满足而动力不足。校企合作应该是建立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基础之上的,如果一方利益受损,这种合作关系必然难以维持下去。深入挖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以及制约其积极性的障碍,从而使政府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是解决当前我国校企合作问题的关键。

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分析

(一)校企合作有利于为企业培养适用性人才

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依托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大陆地区35%的企业面临人才短缺问题的困扰,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职业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劳动者为目标,可以为企业输送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通过职业院校获取所需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企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和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在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中增加学生的岗位适应性。职业院校大多按照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为改变这种局面,一些企业通过向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投入设备和资金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派遣生产一线的专家到学校为学生授课、在学校设立冠名班并提供奖助学基金、参加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以确保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合作培养学生可以尽早的接触企业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熟悉企业的管理理念,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的意愿。

(二)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3]当今世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意识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偏低、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无条件进行进行技术创新,选择与高职院校合作可以很好的弥补企业创新能力这一短板。高职院校一些教师长期在企业生产一线兼职,因而对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着深刻、独到的想法,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机会利用高职院校人才、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势,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实现自身在新产品研制、新技术研发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三)社会责任感推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它自身的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的进步融合为一体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并不等于企业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最大化。企业在为自己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应该履行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并把承担该责任当成自身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使整个社会都能因为企业的发展而从中受益,以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国家多次提出,应在职业教育中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参与校企合作是当代社会赋予企业的要求,许多有远见的经营者也认识到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二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家的实践也证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一方面,企业的积极参与势必会在业界、院校、学生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广泛宣传和大力赞扬,让更多的公众认可企业,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障碍分析

校企合作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受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的重视。从理论上分析,参与校企合作也是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然而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校企合作往往停留于浅表形式,普遍存在着学校积极性高、企业积极性低,“一头冷、一头热”的不和谐现象。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学校得利、企业得益的双方共赢的良好办学机制为何会成为学校一头热的单边行动?深入挖掘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障碍因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

很多企业没能从人才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校企合作的作用,忽视了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这个事实,更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会从技术和人才两方面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支持。单纯地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事情,人才培养过程不需要企业的参与,技术开发是企业的事情,亦不需要学校介入。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参与校企合作对企业没有多大的好处,反而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导致额外的成本支出,把校企合作看成直接的损失、间接的利益,近期的投入、远期的收益。还有些企业喜欢奉行“伸手拿来人才”,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劳动力市场获取。对校企合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多数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不感兴趣。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经济利益无法保证

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组织,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决策目标。企业作出的选择都是在权衡支出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的基础上做出。目前的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企业的支出往往远远大于收益。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的原因在于“企业在合作中得不偿失”。首先,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成,学校自身比较薄弱,教师实践能力较差,科研能力不足,企业与之进行合作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帮助不大。其次,接纳学生实习会给企业带来额外成本和麻烦。学生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会占用企业的生产设备,增加机器设备的损耗,企业还要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这势必会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由于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自由流动,企业花费一定代价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会留在合作企业,即便能够在企业就业,也有可能被其他企业“挖墙脚”,在短时间内流动到环境待遇更好的其他企业,这种学生就业不确定性带来的人才流失风险必然会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双方联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

(三)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

对于作为经济人的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追求利润。只有当企业认为从校企合作中获得的收入大于支出时,企业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企合作当中,否则就会动力不足。尽管我国已经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出台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促进校企合作的实施办法,但总体上此方面的政策存在着缺乏权威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等问题。比如,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中规定:和企业签订了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可享受将支付给学生的报酬进行税前扣除的优惠政策。这只是一项不具备强制性的引导性政策,一些接受了职业院校实习生的企业并没有享受到税收方面的优惠。此外,按照上述规定,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项目仅限于支付给学生的实习报酬,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所发生的其他各项投入如企业安排指导学生实习的技术人员的误工费、实习耗材费等都未被纳入税收优惠范围[4]。由此可见,我国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致使企业无法从合作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四)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等职业教育模式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都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以德国为例,联邦政府颁布了几十种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对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权力、义务与责任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同时,各部门、行业、地区也相继出台了各种补充条例和相关的实施办法,从各个方面对企业应积极参与合作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德国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相比,我国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设方面显得相形见绌。199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该法律仅对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中各自应承担的义务进行了简单的界定,未能为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职业教育法》第1章第6条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法律产生实效,它才能成为人们所期望的社会秩序的构造者和主体自由的保障者[6]。各级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法律的要求积极履行职业教育的义务。”第4章第37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接纳职业学校的学生实习,并按一定的标准给予劳动报酬。”[5]以上条款规定了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应尽的义务。校企合作既要强调企业应尽的义务,也应保障企业应享有的权利。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却只强调了企业一方的义务,忽略了企业应享有的权利,这显然违背了权力与责任对等的法律原则,必然不利于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对于企业没有承担应尽义务的法律后果也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没有法律层面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必然会使企业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流于形式。

(五)校企合作中介机构与合作机制不健全

现实中的校企合作普遍是院校与企业之间点对点的联系,在合作过程中,合作意向多是学校一方主动提出,企业主动向院校提出合作意向的并不多见。一家企业需要生产、研发、销售、财务等多方面的人才。一般的职业院校也都有几十个专业,学生需要到多家企业实习、就业。在校企合作中,一家企业要寻求与多所学校合作,同样,一所学校也要同很多家企业打交道。由于缺乏健全的中介服务机构和完善的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在推广和实践中都遇到很大障碍。首先,由于没有中介机构对校企双方进行深入调查,收集信息并分析各自的需求,为最理想的合作对象牵线搭桥,校企之间的沟通难以顺畅进行,校企合作难以达成。即使实现,也是缓慢、高成本和低效的。其次,缺乏专门的合作协调机制对校企合作的实施、管理以及各方的利益协调进行统筹规划,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矛盾与冲突。再次,目前我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不健全,导致劳动力市场上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许多企业喜欢奉行“拿来主义”,即直接从劳动力市场获得所需人才,而不通过参与校企合作而获得所需人才。

三、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政策与建议

(一)加强奖励和宣传机制的建设,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的大力宣传,积极推广校企合作的成功事例,树立校企合作示范单位,促使企业更新观念,让企业意识到参与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与义务,更是其自身发展和提升的需要,对企业是有利可图的。政府应通过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企业资质认证制度、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等级评价制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奖励制度,唤起社会各界对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视。政府应对促进校企合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体对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和企业家给予大力宣传、公开表彰,扩大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与社会影响力,使支持校企合作的企业和企业家赢得更多的尊敬,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出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有利氛围,引导更多的企业主动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二)在政策上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进行支持、引导和激励

一要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补偿机制,政府应规定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以校企合作的形式承担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并向企业开征职业教育培训税,允许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按一定比例减免职业教育培训税,让企业不仅把参与校企合作当成是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也要当成一项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事业,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二要建立校企合作成本补偿制度,政府应按照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实际接纳的实习学生人数与实习时间长短,通过政府拨款或者税收减免等形式补偿企业因校企合作而产生的成本,允许企业将因参与校企合作而产生的成本支出进行税前扣除。三要完善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与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比如在资质评审、项目立项、资金下拨、贴息贷款等方面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优先考虑。四要建立学生实习期间的保险制度,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对其进行强化风险教育,由学校为学生购买“学生实习期间责任保险”,以降低由于学生实习可能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和负担。五要规范劳动用人体系,建立严格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引导企业重视与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校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公益性组织,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营利性组织,二者的不同社会属性决定了合作中的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引入能沟通协调双方关系、化解纠纷与矛盾的第三方组织。从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行业协会在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业协会的中介性和服务性特点使其成为连接企业和职业院校双方的沟通平台。而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在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保障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扶植行业协会的建立,通过立法赋予行业协会应有的法律地位,使其承担如下几方面的职能:第一,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发布平台,为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提供一个与职业院校交流的沟通平台,避免企业盲目寻找合作对象,降低双方合作的时间成本,使校企合作由原来的“点对点”的合作方式转化为“点对面”或者“面对面”的方式,提高校企合作质量。第二,行业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和协调职能,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制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资质标准,遴选出行业内能够参加合作育人的企业,并设立企业数据库,制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人才培养的标准,强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

(四)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确保企业权责利统一

校企合作不应是企业对学校的施舍和无偿帮助,而应是双方共同履行相关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政府应加强校企合作的立法工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化、制度化。首先,政府应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鼓励性政策和不履行该义务的惩罚性政策法制化。其次,政府应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制度,由该委员会在《校企合作教育法》的法律框架下,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和章程,对校企合作办学进行指导和协调,并定期对合作办学进行评审和考核,对不认真履行义务的企业进行督促。最后,应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求相关单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落实赋予企业的相关权益,建立行政问责制,对那些不落实合作企业应享有的权益的责任人严格追究责任。对于未按规定履行校企合作义务的企业按法律的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形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约束力[7]。

参考文献:

[1]姚恺帆.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4.

[2]姜群英,雷世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2):74.

[3]韩雅清,许佳贤,苏时鹏.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科技和产业[J].科技与产业,2010(12):122.

[4]张光跃,张萌.高职“产学合作”新视角——“官产学”关系及政府职能研究[J].职教通讯,2011(11):21.

[5]马顺彬.浅谈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支持政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107.

[6]盛敏.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低效的宏观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55-61.

[7]梁俊,漆明龙,易彬.中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6.

责任编辑 蔡久评

作者:赵海婷

校企合作公共政策论文 篇2:

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价值嬗变与制度重构

摘 要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宏观指导。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我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总结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定主体、治理主体、价值取向的变迁,对校企合作育人功能、舆论导向、改革机制进行反思。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从政策发力,给予校企合作强有力的制度支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构校企合作新路径;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道路。

关键词 改革开放;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文本

一、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演进

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效率优先”为重点发展到“兼顾公平”的均衡发展的价值嬗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发展变迁是国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利益主体的教育诉求而制定相应政策的演变过程,投射出在不同环境下,政策制定者依据教育发展规律而制定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制度重构。政策文件以及与政策相关的文本是政府政策行为的反映,是记述政策意图和政策过程尤为有效的客观凭证[1]。理顺校企合作的变迁脉络,把握校企合作的价值取向,反思政策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在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对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良性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法律法规。1983年《教育部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指出“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国家办学与部门、厂矿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单位办学并举的方针”[2]。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采取有力政策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发展行业、企事业单位办学和各方面联合办学,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3]。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倡实行产教结合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4]。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5]。2006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促使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转变为以工学结合为中心,鼓励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6]。这一举措,密切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感。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7]。2011年《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依靠行业,充分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突出重点,在行业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8]。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9]。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变迁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定主体的变迁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更离不开各级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的大力支持。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委员会、管理者和教師的责任是为抽象的法律政策体系提供具体的实施细则[10]。从政策颁布的主体角度分析,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大部分政策文件来自于教育部,教育部是政策制定的主要部门。另外,国务院、全国人大、人社部等都单独颁布过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改革开放初期,各独立部门颁发的政策文件相对较多,各部门联合发文比较少。随着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部门联合发文的比重逐年攀升。这说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建设的统筹协作水平不断增强。

政策制定的主体重心有所下移,统筹层次由中央转向地方。在学校组织中,21世纪初期的学校管理者再也不能局限于学校校园和地方范围,各级政府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主动地关注教育问题[11]。200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12]。各级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职业教育是面向当地发展的教育,其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各级政府部门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负责主体,有必要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引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全过程。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主体的变迁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由管理走向治理。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是设计并保持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强调过程和组织环境[13]。治理则主张的是分权,是不同组织主体的共同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并进一步提出“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14]。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定主体有重心下移、统筹协作水平上升的趋势,表明上级与下级、各等级部门之间互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并鼓励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联席会、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治理、自主评价的运行机制”[15]。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殊性以及现代知识经济体制的要求,过去单一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正加快治理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由管理逐步走向治理。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很多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片面,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生产与经营,提高企业的效益,而人才培养则是学校的事情[16]。2011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政府统筹,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创新办学体制,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1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企业参与制度;2012年沈阳市和唐山市先后出台的《沈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唐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及其他一些省市陆续出台的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也明确提出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权益、义务和重要性等,企业和学校形成一种“共同育人、共管过程、共享成果、共担责任”的合作机制。企业作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得到广泛推广和认可。

(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多元主体参与的变迁

校企合作中,多元利益主体相互协作是实现校企深入合作的有效基础。威廉·N·邓恩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多重分析是指对多种政策利益相关者——即那些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影响作用的及受其影响的群体和个人——解释性构建和观点进行调查[18]。校企合作是由不同性质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组织,政府、企业、学校和个人都要厘清并承担各自职责。政府的职责囊括:提供法律法规等保障性措施;大力投入校企合作所需资金;发挥政府的协调和宣传作用。政府有义务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政策,提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监督校企合作政策的落实,宣传企业的文化效益。企业对内要营造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对外应主动承担与社会利益和环境和谐相处的责任,兼顾利益者、自然环境、社区等多方的利益。学校应成立专门负责校企合作日常工作的组织机构;制定有关校企合作的工作制度和行为规范,加强内部治理,适当予以奖惩措施,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提高合作内生力。学习者个人则需要具有合作、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价值嬗变

(一)本位价值取向,重拾校企合作育人功能

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育人功能的体现。回顾40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价值取向变迁,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功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深化产教融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在增加学生受教育机会和扩大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自主权方面有所突破。在校企合作方面,职业院校作为选拔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有权依据学校发展定位和培养目标及规格选择适合的企业与之合作。在40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改革变迁中,尽管一直倡议放宽校企合作办学自主权,却囿于生源质量良莠不齐、体制机制创新手段不完善、第三方评估机构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到目前為止仍未能全面实现。新一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改革中,应落实校企合作办学自主权,稳妥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不能因为校企合作制度被捆绑的功能过多而动摇制度改革方向。

(二)社会价值取向,斧正校企合作舆论导向

对于政策的制定者而言,需以公共政策为主体视角,排空个体主观性,保证决策科学性并有效落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不同利益主体进行博弈的方式,校企合作涉及多元群体利益的再次分配,多数制度重构在增加一部分群体利益的同时,会影响另一部分群体的切身利益。40年来,我国社会结构改革变迁、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教育规模空前扩大,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逐日增多,多元利益群体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利益诉求和冲突会体现在学术争论、社会舆论和政策制定中,校企合作政策的制定往往折射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必须平衡各方利益需求,兼顾理想价值与现实需求,兼顾效率与公平,争取在最大限度上达到共识。因此,政策制定者要有多元利益主体的视角,根据当前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状,依托专业团队科学分析,对政策的价值嬗变进行评判和权衡,谨慎平衡多元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实现决策科学性、民主性。

(三)动力价值取向,变革校企合作改革机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美好生活需要的理想价值追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实差距之间负重前行,不断变化着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环境,各利益主体不断增加与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公平性、科学性提出了变革需求,成为校企合作改革的动力机制。外部动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发展方式转向创新驱动,这对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提出新要求。内部动力:适应教育现实发展的需求。我国教育经过40年的发展,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改革的目标应转向公平、优质的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正迈向普及化阶段,高中毕业后教育分流现象明显,如何改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欠佳的现象,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服务,是高中阶段教育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改革的现实需求。制度动力:应对公平性需求的严峻挑战。职业教育校企改革必须适应教育公平的现实需求,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两者之间并未真正实现公平,接受高等教育仍是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手段,是学生改变个人境遇的主要通道。因此,面对职业教育不公平性待遇,必须通过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人才培养制度、校企合作制度来促进教育公平。

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制度重构

(一)政策发力,给予校企合作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1.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顶层设计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校企合作政策制定的系统性,社会、企业、行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体现了政策的动态性。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校企合作多方利益主体的责任、权利在法律上予以明确,完善各利益主体的激励、约束、奖惩、内外部监督等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用法律手段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运行。其次,加强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统筹协作。构建有序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前沿性和层次性。面向世界、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当前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明确各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现状水平。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之间做到相互协作、有序对接,使政策能够互相支撑,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构建政策合作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多元利益主体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决定了校企合作相关政策的制定必须要由不同主体共同参与。首先,政府部门是多元利益主体的合力,国家级政策的制定一般由教育部牵头,带领各个相关部委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省市级的则根据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教育部门协同其他部门组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度,并监督政策实际落实情况。其次,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合力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协商机制,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等机构,为职业教育制定校企合作运行标准及运行机制。校企联合组建董事会、理事会等,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及治理结构、优化政策制度环境,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序发展提供制度化保障体系。

3.加强政策监督与评估,提高政策有效性

优质健全的制度体系建设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持久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政策无法有效落实、政策执行力较弱、政策评估机制不健全等,同样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多元利益主体特点,决定了其在运行过程中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利益、需求、文化和环境,所以要制定出最优化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动准则。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运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行动准则能有效促进校企合作,并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确保校企合作机制内涵式发展。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构校企合作新路径

1.明确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基础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大众化教育,必须保证教育机会均等,人人都有权接受教育,做到质与量的有机统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追求反映出民众对教育权利从“量”的追求转向“质”的价值嬗变。在满足个体差异性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发展条件下,实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公平公正待遇就要正视差异,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应被看做是现阶段最基本的价值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基于实质公正以保证权利公平,应基于程序公平以确保差异性公平。

2.完善校企合作激励、评价与保障机制

协同创新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框架下,政府是重要的参与者,政府的行为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有利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在政府引导和鼓励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合作;还需要给予企业一些优惠政策,宣传企业对校企合作所做的贡献,树立企业模范典型,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需在明确各项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政府调控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障机制的建立。政府要统筹好校企之間的资源共享,保障校企合作稳固发展;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保障各项活动的可持续进行;发挥校企合作制度重构中的桥梁作用。

3.构建多元化教育需求体制

学校作为校企合作机制的支撑,首先,要建立“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捕捉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此提高教育质量。其次,要建立校企合作调研评估机制,充分掌握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建立信息数据库,不断挖掘具有合作条件并有意向的企业行业,分析进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尤其是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发展潜力、潜在风险等指标进行缜密分析。最后,学校要建立教师服务体系,调动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规范教师考核与评估机制,增强教师“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学校师资水平,增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内生力。

(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道路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企业和学校紧密结合的“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核心和基础。“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职业院校,另一元是指培训学生专业技能的企业等校外实训基地。德国校企合作的保障坚持法律为基、双元为体,形成在政府干预下的“成果分享、共同利益”合作机制,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主体,校企合作平台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平台,运用多家联合的跨企业培训机制[19]。

在亚洲地区,日本“企业访学”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关注“企业访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学校理论教育之前,首先通过走访企业,在了解企业的管理运行与生产流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初步确定未来就业岗位和职业方向,学校在理论教学与考核时适当地向受教育者个人职业方向侧重,并且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定期进驻企业实习,做到理论与实践水平有机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0]。这种合作模式将就业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保障人才培养的长效性。

参 考 文 献

[1]李纲等.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理论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 劳动人事部 财政部 国家计委联合发出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J].人民教育,1983(6):6-8.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EB/OL].(1991-10-17)[2018-01-0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2/200407/816.html

[4][1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2002-08-24)[2018-4-9].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755.htm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08-03-28)[2018-01-0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549.htm

[6]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EB/OL].(2006-03-30)[2018-01-09].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950/200603/t20060330_78964.html

[7][14]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8-01-0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8]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2011-06-23)[2018-04-09].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041868.htm

[9][1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6-22)[2018-01-0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10][11]弗朗西斯·C.福勒著:教育政策学导论(第二版)[M].许庆豫,译.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9.

[13]李培林等.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8

[16]舒岳.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的视篇[J].教育评论,2010(4):10-13.

[17]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1-09-29)[2018-01-0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407/xxgk_171561.html

[18]威廉·N·鄧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

[19]巩玉兰.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及价值[J].继续教育研究,2016(2):126-128.

[20]谭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国际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63-68.

作者:蔡文伯?王亚芹

校企合作公共政策论文 篇3:

“三螺旋”理论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

摘 要:随着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现有校企合作模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如何协调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怎样的校企合作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以三螺旋为视角,分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的相关观点,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三螺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它是在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基础上,面向职业的,为生产、建设、职业、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专门教育。[1] 发轫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诞生之初就与行业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的关系日渐深入,校企合作油然而生。校企合作最早出现在德国的学徒制中,而高等教育领域校企合作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产生于大学的工程技术学科领域,它主要是指辛辛那提大学同大企业合作对27名技术系学生实施的职业教育。[2]随后,校企合作广泛开展于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中,例如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培训等等。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校企合作可以分为不同模式。从不同目标导向来看,它可以划分为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主体综合型合作模式;从不同主体作用来看,可以划分为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高校主导型合作模式、共同主导合作模式;从不同合作方式来看,可以划分为技术转让模式、合作开发模式、共建实体模式[3];从合作的领域和深度来看,可以分为浅层次合作、中层次合作、深层次合作。[4]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属于浅中层次、企业主导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校“热”企“冷”现象普遍,校企合作效果甚微。

一、“三螺旋”理论的提出及其运用

所谓三螺旋,指的是一种创新模式,是指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5] 该模式由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颇彻斯分校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亨瑞·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创立,旨在通过三螺旋来研究大学、产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目前三螺旋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创业型大学上。尽管创业型大学主要指的是研究性大学,但这并不影响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之间共生共荣的关系。与研究性大学一样,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之间也应该存在三螺旋,所不同之处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三螺旋更关注技术而不是知识,更强调应用而不是理论。

三螺旋创始者为美国遗传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里查德·列万廷(Richard Lewontin),他使用三螺旋隐喻来模式化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其著作《三螺旋:基因、生物体和环境》中,里查德·列万廷抨击了遗传决定论,批评那种在学术界颇为流行的,认为有了基因组序列就可以计算生命现象的观点。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并不仅仅是基因程序依次展开的固定过程,即使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也是不夠的,分子之间的随机反应也有重要的影响。里查德·列万廷既反对基因决定论,也反对环境决定论。他指出,并不存在一个既定的“生态空间”等待生物体去适应。环境离开了生物体是不存在的。生物体不仅适应环境,而且选择、创造、改变它们生存的环境,这种能力是写入了基因的。[6] 三螺旋将基因、生物体和环境置于一个动态的关系中,三者之间互相独立,但又互为因果。

随后,亨瑞·埃茨科威兹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科学和技术动力学系研究人员勒特·雷德斯道夫(Loet Leydesdorff)先后利用三螺旋来分析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国家创新模式,三螺旋也逐渐介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为分析第三次学术革命、探索大学的第二次转型、研究产学研模式等一系列高等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与研究框架。据此,本文将三螺旋引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更好的认识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全面的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更有效的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发展。

二、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7] 言下之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不是生产知识和技术转化,这是与学术性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最显著的差别。校企合作的顺利实现,一方面需要学校和企业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另一方面需要良好的校企合作外部环境。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总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基于三螺旋可以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地位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仅有二十多年,建立初期与高等专科教育混为一谈,曾一度被认为仅停留在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地位长期被置于本科院校之下,这大大阻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停留在较低层次。尽管近几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有所提升,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差、社会声誉较低、毕业生找工作较困难等问题依旧存在,校企合作并没有摆脱进退维谷、前后尴尬的境地。

在目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中,基本上都是学校迎合企业。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教学安排,无论是实训内容还是人才规格,学校都要按照企业的标准来进行设定,否则就无法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然而,当学校过于迎合企业的时候,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会产生趋同,学校的主体地位可能会逐渐丧失。这个问题已经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中暴露出来,著名的马克斯·普郎克教育研究所的《联邦德国教育体制——结构与发展概况》报告就是典型例子:在共计809页的报告中关于职业学校的只有3页。职业教育毕业生在职业资格考试中,学校成绩所占的比重不断减少,企业培训成绩不断增加,这也说明了职业学校所处的地位。[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的落脚点在于教育,而教育实施主体是高职院校。如果高职院校无法取得应有的主体地位,那么这种校企合作就违背了初衷,称之为“企校合作”可能更为贴切。提升高职院校的地位、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加强高职院校自身的实力、树立高职院校的公信力、打造高职院校的品牌文化才是解决校企合作中学校过于被动的关键。

(二)企业逐利问题

有人在长三角某市几所职业院校和几家工业企业做了一些问卷调查,问卷被测为企业方中层以上领导和职业学校方中层以上领导,双方站在各自的角度回答相同的问题。双方观点差异最大的是这么一道题:作为学校,您认为“校企合作”对企业能提供什么服务?(作为企业,您希望“校企合作”对企业提供什么服务?)A.提供技术服务;B.对企业职工短期培训;C.提供经费。该题为多项选择题,学校方答A的占40%,答B的占77%,答C的占5%;企业方答A的占76%,答B的占32%,答C的占13%。[9]该问卷的调查数据反映了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供需矛盾。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企业逐利。

企业逐利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成为校企合作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校企合作的阻力,但就目前情况看来,阻力还是大于动力,这反映在几个关系上面。首先,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由于培养人才的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短期内的投入一般会大于成本,出于对利润的考量,企业不愿意主动与学校进行合作。其次,短期与长期之间的关系。企业比较注重既得利益,希望在短期内看到成绩,所以并不倾向于长期投资教育。最后,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部门对市场的反应始终要滞后于经济部门,这就导致企业针对市场作出的反应可能会影响教育活动的实施。例如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可能会减少对校企合作的经费支持,无形中为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三)政府缺位问题

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缺位,是导致校企合作呈现出表面化、功利化、短期化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有三:第一,校企合作制度的缺乏。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关于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并不鲜见,但校企合作具体实施细则与法律法规却寥寥无几。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巧妙的制度安排,这其中要涉及如何协调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如何规避校企合作中的风险等一些列问题,而不是靠几个红头文件“鼓励”出来的。第二,校企合作经费的不足。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为1046.37亿元,其中普通本科学校财政预算内拨款为936.05亿元,占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比例的89.46%;高职高专学校财政预算内拨款为110.32亿元,仅占10.54%。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规模与普通本科教育大体相当,而高等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仅为前者的1/9。[10] 财政拨款上的不足,会影响教学仪器的更新、师资力量的培养、实训基地的设立,寄希望在企业身上又不切实际,捉襟见肘的高职院校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第三,第三方角色的缺失。在高职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中,光靠学校和企业实现企业找学校的可能性不大,政府的第三方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政府要提升合作中企业的社会认可度,要落实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相关优惠政策,要对校企合作实施质量监控和质量验收,要处理校企合作中损害双方利益的行为,要降低学校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风险,这样才能给学校与企业更多的合作空间。这一点,从德国政府在“双元制”模式中的作用就可见一斑。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场中,学校、企业、政府之间不再是自由放任的关系,脱离任何一方都会对另外两方的合作产生不利影响。行政部门、经济部门和教育部门会逐渐出现交集,届时校企合作不可能将政府排除在外,校企合作可能会被校政企合作所取代,从而产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三螺旋。

三、基于三螺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

既然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政府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不和谐,那么引入三螺旋之后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三螺旋能够构建更合理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三螺旋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是在三螺旋视角下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三螺旋

高等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地位的分析》一文里,提及过一种“新的非大学高等教育形式”,其中就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例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联邦德国的技术学院、澳大利的TAFE学院以及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都属于新的非大学高等教育形式。这种高等教育形式的出现“建立了一批与上层阶级脱离联系、更接近于世界的院校,由此形成一种对出身于工人家庭的学生更有吸引力的学术环境”[11]。从高等教育哲学角度来看,传统的高等教育“趋向以‘閑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12],而新的非大学高等教育形式基于一种政治论,“按照这种观点,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高等教育起源于认识论,但真正让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哲学基础却是政治论。它使高等教育与外界关系日益密切,孕育出新的非大学高等教育形式,并引发了三螺旋模式的产生,可以说,三螺旋的组织原则是期望大学能在社会中起更大的作用[13],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反应。

德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1972年,奔驰等几家公司联合与巴符州管理与经济学院协商,创建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职业学院,结果是报名就读者争相踊跃,高中毕业生表示出热烈反响。此后,州政府决定在斯图加特和曼海姆市也建立起此类院校,并正式定名为“职业学院”。其他企业也积极行动,相继参与,职业学院因此得以迅速发展。1974年,6所职业学院及其2所分院建立,在校生发展到1.2万人。[14]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密不可分,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更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近几年获得了更多生存空间。

(二)三螺旋中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

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领域和深度来看,有人把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合作、中层次合作和深层次合作。处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表现为: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处于中层次的校企合作表现为: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争取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并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15]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停留在浅层次和中层次阶段,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比较松散,学校要的多、给的少,无法与企业平等对话,校企合作易受企业经营状况影响,这势必会引发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一种不顺畅,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受到影响。

然而三螺旋中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不再是学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或者是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而是在政府的介入之下,学校与企业的一种非零和博弈。在这种合作博弈中,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将十分紧密,双方在不损害对方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把校企合作推向一个更深层次水平,具体表现为: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在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16]三螺旋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整合了学校与企业资源,糅和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经营,实现了教育资源与商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技术人才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三)基于三螺旋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的建议

亨利·埃茨科威兹认为,三螺旋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大学在创新中扮演一个更加突出的角色,它的作用与政府及产业不相上下;三方会进一步建立合作关系,创新政策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出自于政府一方;每一方在完成自己传统功能的同时,承担另两方的角色。[17]由此可见,三螺旋构建的最关键因素,还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升自身地位,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三螺旋中的一分子。尽管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地位还不高,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一个尚浅阶段,但这并不代表校企合作就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如果校企合作不能上一个台阶,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无异于隔靴搔痒,功效不大;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也只是锦上添花,形式主义。长此以往,校企合作绝对是短期的、功利的、肤浅的,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长效机制,对于人才培养而言,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要在校企合作中积极争取主动位置,在坚持育人的前提下适应企业需求,将校企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8]

1. 开展科研活动

为了提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大力开展科研活动。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活动应该更关注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将科研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主动参与到合作中来,同时提升本院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技术开发能力。

2. 院校领导人的远见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领导人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审时度势的能力,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洽谈的时候,要将学生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将教育置于优先的地位,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培养,更不能为了暂时合作而丧失原则与立场,始终要将人才培养置于校企合作之上,这样才能避免校企合作中的本末倒置。

3. 校企合作组织的建立

日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基本在系部层面上进行操作,靠领导的社会资源所促成的校企合作居多。这种校企合作往往持续时间不长,容易受到领导更换的影响。据此,建立规范的校企合作组织十分必要,可以在各系部建立校企合作联络专员,在全校范围内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形成一套从上至下的校企合作组织体系,利用培养人才、技术转让、产品开发、员工培训等各种途径,促成校企合作的实现。

4. 多渠道筹措资金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发展,经费问题是当务之急。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寻求政府在经费、土地等基建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寻求企业、个人的资助与投资。校企合作与筹措资金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校企合作的时候,高职学校要关注能够实现企业超额利润的合作重心,着眼于企业感兴趣的合作领域。另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可以全方位进行延伸,涉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远程职业教育、成人技术教育等领域,实现创收与育人的双赢。

5. 营造校企合作文化

校企合作中有两种文化,一种是学校文化,一种是企业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协调与否,将直接决定校企合作的冲突或融合。毋庸讳言,由于目前学校与企业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企业文化在校企合作中占了上风。尽管以企业文化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更受市场欢迎,但学校文化的稀释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沦为企业的职业培训机构。在营造校企合作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学校文化摆在第一位,真正实现育人与就业的和谐统一。

概而言之,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还不够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还处于浅层与中层阶段,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貌合神离在所难免。然而,校企框架内的校企合作又无法根本改变学校被动的地位,这个时候政府的介入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正如上文所述,政府要在制度建设、经费支持和第三方角色方面发挥作用,协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使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发挥应有作用。随着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呈现出升温趋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地位的提升将指日可待,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会向三螺旋模式发展,两两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密切。据此,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初期的校企合作终将会被校政企合作所代替,三螺旋才是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養的大势之所趋。

参考文献:

[1]陈英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21.

[2]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高教探索,2004(4):71.

[3]方德英等著.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38-45.

[4]吴建设.高职院校校企“双赢”合作机制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49-50.

[5][13] [美]亨瑞·埃茨科威兹.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3.

[6]方卫华.创新研究的三螺旋模型:概念、结构和公共政策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1):69.

[7]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5B):68.

[8]约阿西姆·明希.关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政策及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4):15.

[9]何文涓.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08(2):84.

[10]赵祥刚,梁志.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缺失及归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12中):11.

[11][美]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9-140.

[12][美]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

[14]姜蕙主编.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186.

[15][16]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30,31.

[17][美]亨利·埃茨科威兹.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9(4):482.

[18][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6.

作者:匡 维

上一篇:铁路车务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通信网络铁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