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管理科技论文

2022-04-15

为做好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全省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情况报告的相关工作,省人大财经委在主任会议领导下,会同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省科技专项资金审议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监督的重点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资金管理科技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金管理科技论文 篇1:

南京市财政科技资金管理研究

摘 要: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而财政科技资金作为政府支持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的发展在经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国家的科技实力、在国际间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提升。但是,现在也存在着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的分散、重复、低效、封闭等现象,使得其不能完全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南京市财政科技资金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财政资金 科技投入

一、财政科技资金管理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1.相关概念的界定。财政资金是指以国家财政为中心,它既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也包括与国家财政相关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货币收支。财政资金是纳税人上交给政府的公共性资金,主要应当用于公共开支、公共服务、公共领域,以惠民为主要目的,决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盛宴。科技活动是指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药科学、农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相关领域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的、系统的、有组织的科技活动。科技投入是指支持进行科技活动的投入。科技投入是增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投入、战略性投入、长期性投入,它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根基。当今科学技术系统内部各分支具备一种相互交织又层次分明、物各有度而又自置其中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2.国内外研究综述。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创新是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以美国为例的主要发达国家在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面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各国财政科技资金投入量的绝对值不断增加,但是占全国研发资金投入的比重却有所下降;政府财政科技资金投入量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基本呈现出下降趋势;资金主要流向基础研究,投入相关技术开发活动的经费不断减少。我国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在相关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财政科技资金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各部门按照自己设定的计划对资金进行分配,导致了科技计划碎片化、项目重复申报、科研项目取向聚焦不够等现象,从而降低了经费投入的效益,使得资源闲置和浪费;科研单位和经费使用人员不了解科研经费管理的规定、相关人员因为管理疏忽带来的违纪行为、极少数人弄虚作假等严重违法行为导致了科研经费被挤占、挪用;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监管体系中监督主体分工不合理,导致了各主体间职责交叉重复、监督权限不明确、监督范围模糊等现象,最终使得监督的重叠和监督的遗漏。

二、南京市财政科技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

1.南京市财政科技资金管理的现状。(1)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南京市财政科技投入的比重正在每年稳步增加,从而有力的支持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工作的新跨越。南京市20个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处于建设阶段,大部分特区规划建设、招才引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科技人员数量不断增多,研发人员不断增加。从2010-2015年数据研究可以看出,南京市的人员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且研发人员比例也随着上升。2012年1月19日,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省科技厅、教育厅正式印发“科技九条”,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该系列政策减少了科技创业者的身份之忧、解决了科技创业企业的创业瓶颈、提高了科技人员与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从而破解了科技创业的难题、激发了创业者的创业热情,鼓励科技人员加入南京科技创业的热潮。(3)科技创新产出稳步提高。据统计,2015年南京市全年申请专利56108件,同比增长1.84%。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6857件,增长12.06%;发明专利28050件,增长24.77%;外观设计专利11201件,下降36.25%。2014年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686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801376万元,比上年增长6.07%。(4)新产品产值大体保持增长态势,出口额持续增长。2010-2015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超过14%,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达21.48%。2015年南京市新产品实现产值184269404千元,比2010年增长69553039千元,增长率为60.63%。

2.南京市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1)科技转化效益低。技术合同是指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服务订立的确定相互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合同。技术合同分为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四类合同。技术开发合同占南京市的技术合同签订比例最大,为55%;其次为技术咨询合同与技术服务合同,分别占技术合同签订总量的28%和15%;技术转让合同占南京市的技术合同签订总量的比例最小,为2%。我们可以看出,南京市科技创新的研发能力比较强,但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却较低。(2)专利申请的质量相对较差。2015年南京市专利申请量为56108件,专利授权量为22844件,专利授权量占专利申请量的比例为40.71%;2015年苏州市专利授权量(54709件)占专利申请量(103249件)的比例为52.99%;2015年无锡市专利授权量(27937件)占专利申请量(54519件)的比例为51.24%;2015年常州市专利授权量(18152件)占专利申请量(37833件)的比例为47.98%;2015年南通市专利授权量(12391件)占专利申请量(27692件)的比例为44.75%。可见,南京市与江苏其他一些市相比,专利授权量占专利申请量的比例较低,专利申请的质量相对较差。

三、改进南京市财政科技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1.完善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近年来成为了各行各业中重要的经济管理方式。绩效管理工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缓解财政收支的矛盾,以效益的最大化来实现损失浪费的最小化,从而弥补财政支出的有限和不足。南京市应该吸收相关发达国家的做法,并联系本市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备的绩效评价数据库、设计出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加绩效评估结果的公开程度,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绩效评价机制。在推进绩效管理过程中,应该把培养部门单位的绩效观念放在首位,调动部门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我国应加快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绩效管理的立法,当前通过试行的条例来发挥对其的法律约束,在试行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最终形成符合实际的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绩效评价法律,为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供法律和制度保证。

2.提高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质量。南京市地方政府应该明确国家当今所扶持的科技产业,再結合本市的情况,确定出年度内应该投入资金的重点科技领域。各部门设计计划时应该对资金统一分配,避免科技项目的重复申报,导致一个项目有很多科技计划支持,而有些项目却得不到科技计划的支持,从而最终造成财政资金的损失。政府应该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防止公款吃喝、报销个人消费、用假票据套取资金、假合同转移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除了提高财政科技资金财力投入的质量,人力投入质量的提高也不可忽视。科技人才对于科技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南京科教资源禀赋一流,70多所高校星罗棋布,科教成为南京市的第一比较优势。高校在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向高校投入更多的资金,建立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培育出更多的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和人才结合的紧密度,服务于南京市的科技发展。

3.增加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产出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指把科技成果利用在生产环节,最终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环节。相关科技工作部门应该研究市场,同时研究国内外科技的进展与动向,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研发当前或者将来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并确保新技术成果能够最终形成现实生产力并转化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政府部门应该鼓励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要缩小科研人员与生产人员的收入差异,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踏实工作、潜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壮大研发队伍,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保证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转化,最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作者:李玲玲

资金管理科技论文 篇2:

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全省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做好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全省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情况报告的相关工作,省人大财经委在主任会议领导下,会同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省科技专项资金审议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监督的重点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委托省审计厅对全省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专题听取省财政厅、科技厅、审计厅等相关部门汇报,召开科研机构、高新园区、高校、企业座谈会,分赴杭州等5个设区市及下属县(市、区)进行调研,听取当地政府、企业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委托6个设区市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加大。2013至2014年,全省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共计399.86亿元,其中2013年191.87亿元,2014年207.99亿元,分别较上一年度增长15.6%和8.4%。争取国家科技项目立项支持资金共计49.13亿元,其中2013年25.50亿元,2014年23.63亿元,占全省科技投入总额的13.3%和11.4%。此外,2013至2014年,创新强省资金共计安排24.30亿元,工业与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23.98亿元。2014年各级财政科技资金引导和带动全社会投入1470亿元,自2010年起年均增长15.4%。

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共计63.92亿元,2013年30.34亿元,2014年33.58亿元(剔除省级改列市县支出9.81亿元后为23.77亿元),分别较上一年度增长12.3%和10.7%。其中,省级财政安排科技专项经费2013年为14.08亿元,2014年为16.70亿元。

(二)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大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全省累计培养高新技术企业62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141家,资助16个产业链重要环节的企业研究院8.5亿元,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70亿元以上。如绍兴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加大科技攻关投入,近两年分别完成R&D经费支出82.81亿元和92.22亿元,同比增长12.8%和11.36%,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164亿元和2337.34亿元。2013至2014年,省财政共安排项目经费近8亿元,支持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近400项,在水稻育种、电动汽车、新药创制、信息技术等领域突破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实施科技惠民富民示范工程,推动现代农业、医疗卫生、清洁能源、环保治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科技进步。

(三)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营造良好创新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科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高新园区、科技城、科创基地和科技创新载体作用,加大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领军型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等的引进,扎实推进科技大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不断加大科普宣传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集聚国内外优质科技创新资源,促进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如嘉兴市加快推进嘉兴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和嘉兴秀洲国家级高新园区(筹)建设,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副中心地位不断巩固,近三年累计研发产出项目825项,项目年转化成效超100亿元。另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检测报告显示,2014年我省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6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其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2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位,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全国4个创新型试点省份之一。

(四)管理制度和机制不断健全。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专项资金和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安排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一是完善科技项目立项程序,建立了省级相关部门初审、专家评审、会同相关部门复审提出立项建议,报省政府决策的“三审一决策”的项目立项制度,全面推行网上申报受理、网上评审、网上公示。二是改进资金分配方式,推行竞争性分配、因素法分配。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市场化分配机制,推进财政支持方式从“直接资助”向“间接资助”方式转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优化整合财政科技专项,对性质相同、用途相似的专项资金进行统筹,对绩效不高的项目进行“撤、并、转、退”。如杭州市财政对市本级工业和科技口共66项产业政策涉及15.5亿元资金予以归并、强化或取消,聚焦工业和科技重大创新项目。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数量从35个压缩到14个。

二、主要问题

(一)全省财政科技有效投入不足。在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的同时,一些财政资金并没有完全用于科技创新。据了解,各市县均存在将非科技类支出作为科技资金投入的情况,虚列进入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如一些市县将政务信息化资金、公务员信息考核平台建设、招商引资奖等一些与科研活动无关的经费纳入科技投入,审计查出2011和2014年全省至少有87.45亿元非科技资金被列为科技支出。同时,行政管理经费在科技经费支出中占比较高。2013年,省级财政资金归口省科技厅安排的18.04亿元,其中的4.41亿元用于科研院所机构运行及基本项目经费、科技厅机关行政管理经费等,2014年审计的部分市县中有些县(市、区)行政经费占财政科技总投入的比例超过30%。另外,2013年、2014年我省R&D经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18%和234%,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和0.24个百分点,还不能完全适应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和要求。

(二)科技专项资金投向不够合理。一是公共科技领域投入比例过低,从调查统计看,近四年全省科技项目资金投向科研院所和学校等公共科技领域仅占9.42%,一些基础研究、人文社科、社会公益性等领域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二是项目投入存在小、散、多的“碎片化”情况。2014年,全省财政科技补助项目达131317个,平均每个项目补助仅8.38万元,其中省本级项目2567个,平均每个项目补助21万元,有的重大关键性技术研究领域投入还不够。三是重硬件建设轻软性投入,在一些具体项目实施中,科技专项资金较多地投向设备费、材料费等硬件中,用于人才培育、品牌建设、工业设计等软性投资领域相对较少。

(三)科技专项资金投入方式有待创新。财政科技资金直接补助比例较高,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全省科技项目资金中直接补助占比在90%以上,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近年来全省许多地方建立了引导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等,但仍有不少企业反映,在实践中有的较多地考虑利益导向,对急需资金支持的初创型、中小微科技企业“雪中送炭”还比较少,如何使财政引导资金既符合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又体现政策扶持导向,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网上技术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财政对网上技术交易主体的补助,有的存在造假骗补现象,审计抽查了网上技术市场交易项目30个,发现虚假交易支付、项目未产业化的项目17个,骗取财政资金966.45万元。

(四)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专项资金整合还不到位。部分科技专项资金投向相同,补助内容相近,如一些地方科技部门安排的科技资金和经信部门制造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均有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补助。由于部分专项资金设置重叠交叉,造成了财政资金在不同层级之间、不同主管部门之间、同一主管部门内部重复安排、重复补助的现象。二是部门多头管理。2014年,省本级可分配财政科技资金的部门有11个,个别县甚至多达30个,各部门有各自的科技计划体系,在立项、审批、资金分配、项目验收、绩效评估等方面信息不共享,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三是监管工作尚需加强。审计反映,在抽查的2638个项目中,有864个项目未对项目进行专帐核算,836个项目不按预算支出,224个项目虚报预算,70个项目虚列支出。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立项、轻监督”,“重资金分配、轻事后跟踪”,科技项目未及时验收、未现场验收、未开展绩效评估的情况较多。有的科技中介机构包装项目、虚构项目帮助企业骗取资金,甚至与主管部门存在利益上的关联。

三、几点建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不断规范和健全,需要我们进一步推进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改革,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在推进我省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财经委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推动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顺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中,进一步增加财政科技资金的有效投入,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提升我省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向,坚持需求关键导向和绩效导向,切实加大基础自然科学、人文社科、重大科技平台、核心关键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领域的投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加大对初创型、中小微科技企业培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二)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统筹整合。积极推进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等要求和举措在我省的贯彻落实,科学界定拥有财政科技资金分配权的部门在促进科技事业发展中的职责,明确各类科技专项资金的功能定位。健全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统筹科技发展规划和布局,统筹配置科技计划预算。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认真梳理科技资金的类别和结构,规范科技经费编列范围。严格按国务院要求,将现有科技专项资金整合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技术创新引导、创新基地和人才等四大类,高效配置科技资源,强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建立财政科技资金市场化和多元化分配机制。完善竞争性分配、因素法分配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减少财政资金的直接补助比例,综合运用风险补偿、以奖代补、财政贴息、创投引导等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逐步实现由无偿直接资助向有带动放大作用的间接资助转变,由单纯资助项目向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发展质量转变,由单一评价项目技术水平向评价企业创新能力转变。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新预算法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建设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办法,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科技项目实施的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强化监管责任,重视科技资金专项审计成果,对查出的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对项目立项、编制预算、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绩效评估等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建立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绩效评价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相关政策,安排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加强科技中介管理,建立对科技中介的监督评估和准入退出机制,规范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行为。

资金管理科技论文 篇3:

关于全省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省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全省各级政府逐年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深入推进科技强省建设,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指出,科技专项资金在分配、使用和管理中,还存在有效投入不足,资金安排和管理不够规范,资金投向不够合理,资金使用绩效仍需提高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加大财政科技资金的有效投入。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要进一步增加财政科技资金的有效投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向,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创新。加大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引进,优化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

二、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统筹整合。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新预算法要求,依法科学规范编制财政科技资金,认真梳理资金的类别和结构,加大对市县的指导和检查,规范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范围和统计口径。科学界定各主管部门在促进科技事业发展中的职责,明确各类科技专项资金的功能定位,统筹安排科技计划预算。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切实解决好行政经费占用科技经费过多的问题。严格按国家要求,将科技专项资金用于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技术创新引导、创新基地和人才等方面,高效配置科技资源,强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三、完善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竞争性分配、因素法分配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着力解决好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碎片化”问题。综合运用风险补偿、以奖代补、财政贴息、创投引导等方式,优化科技资金的配置。进一步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绩效,逐步实现由无偿直接资助向有带动放大作用的间接资助转变,由单纯资助项目向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发展质量转变,由单一评价项目技术水平向评价企业创新能力转变。

四、切实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新预算法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建设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办法,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科技项目实施的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强化监管责任,重视科技资金专项审计成果,对查出的虚报冒领、违规骗取财政科技资金等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加强信息共享,对项目立项、编制预算、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绩效评估等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建立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绩效评价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相关政策、安排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加强科技中介管理,建立对科技中介的监督评估和准入退出机制,规范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行为。

以上意见,请省政府研究处理,并于2016年6月底前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研究处理情况的书面报告。

上一篇:银行风险监管论文下一篇:医院资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