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证制人才培养建筑专业论文

2022-04-28

摘要:高职院校扩招及建筑行业继续教育规模的不断加大,使学业水平和知识结构相差悬殊的学生混为一堂,因材施教成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建筑技术专业由过去仅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逐渐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转型,1+X证书制度为建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证制人才培养建筑专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证制人才培养建筑专业论文 篇1: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求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已被教育界划为重点工程。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现实情况,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以此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因此,立足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起点,从不同视角、不同方向探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期对今后的职业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科学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张丹丹,女,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房地产经营与估价;贾忠革,女,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高等职业教育。

在围绕探索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中,国内、国外的研究侧重点各不相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和办学经验的不足,使得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水平、毕业生质量和就业率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正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单凭经验办学,摸着石头过河,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人们迫切希望在总结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基础上,将办学实践进行理论升华,反过来指导办学实践。[1]深入研究、探索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高职院校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策略,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对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构建适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例,探究“企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产教研结合,服务行业、企业。所属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每年承担百余万平米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任务;所属辽宁省房地产研究中心为省建设厅和省委政府决策服务;建筑节能研究所、高职研究所在企业、行业中承担主要科研项目,与企业联办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科技攻关、项目研发、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强调校企能真正联合,社会能有效参与,实现双方互惠、互利的真诚合作的有效途径;培训处负责全省建设行业岗位培训、技能鉴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等工作;生态节能实验、实训楼成为展示与宣传各种最新技术的舞台,为技术交流、产研挂钩、知识普及搭建桥梁;成为学校与行业内企业合作开发、展示新产品的平台,以及向社会、大众宣传、展示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建筑概念、技术和产品的展台。[2-3]同时,通过生态节能实验实训楼的这个平台实现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的教学效果。努力建成一个“贴近建筑生态节能工程实际、适应工程需要、反映建筑生态节能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的示范培训基地。并把学校各专业的实验、实训结合在一起,提高职业培训和公众教育程度,最终达到生态节能建筑的普及和推广。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双证”融通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早已进行“双证”全面直接融通探索,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例如,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机构是TAFE学院、韩国经“职业能力开发院”评估审定的高等学校和职业培训院校规定修完教育课程取得学习成绩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考试,直接授予相关领域的技术资格证书。[4]而德国技术等级证书是由企业颁发的,毕业证书是由学校颁发的,两个证书共同证明学生的整体水平。相当于每个学生,不仅要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还要受严格的实践操作实训。[5]

在我国“双证”融通起步较晚,在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中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全面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试点学校,如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是新疆自治区“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试点院校,其“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劳动部称为“新疆模式”。[6]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学院依托行业办学,在多年探索实践中形成了建筑专业特有的职业资格考核通道。在校学生拿到毕业证同时可以考取三级质检员、三级造价员、三级施工员、三级测量员、物业管理员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的证书,增加了社会就业率和就业机会。

从政府执业资格考试获得相关职业教育技术等级证书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职业资格认证不仅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合理的使用,避免人才培养、使用上的盲目性以及学生在择业上的盲目性也有重要作用。[7]我国要大力实行“订单式”培养,坚决推行“双证书”培训制度。让毕业生都可以拿到“双证”,这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硬指标和硬任务。

(三)职业教育集团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源泉

由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立的辽宁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在联合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属单位、建设行业协会、建设行业企业、建设类本科、高中职院校的基础上,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以契约为基础组成的行业性职业教育联合体。在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下,集团实行理事会制度,第一届理事会由56家建筑类理事单位组成。通过以建设行业为依托,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特色发展为主线,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以聚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集团化办学,为辽宁省建设行业培养受社会欢迎的素质高、业务精、技能强、适应快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教集团的建立标志着职业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学校、集团真正达到了共同管理、共同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团化管理学校,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零对接”。

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为当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果借鉴。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梳理会发现一个通病:大部分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只是职业院校层面的问题,这是狭义的理解,大量问题是集聚在国家层面。事实上,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在我国目前显现得如此突出而普遍,恰恰说明其关键问题不存在院校层面,而在国家层面,其本质问题就是如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使职业教育成为人们能够认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要达到这一目标,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只有在国家层面干预才可能实现。[8]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人才培养模式中各个问题的本质及解决的具体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为办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造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我国虽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问题呼声很高,成效却不显著,这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口号上,缺乏对其中的具体问题和操作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特点比较明显

众所周知,德、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均把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职业教育上。德国的“双元制”被誉为战后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英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1998年推出长期培训计划,主张建立个人培训贷款,甚至资助经济困难的个人参加收费培训。而离我国较近的新加坡,政府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新学徒制”通过征收发展税,通过建立全国的技能发展基金,作为提高职业教育的培训费用。由此可见,上述政府的重视程度之高、发展之快、力度之大。

(二)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文件是顺利推进的前提基础

国家进期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与会代表并发表重工讲话。这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政府统一思想认识,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是顺利进行的保障

行业指导和校企参与是顺利推进的保障。大部分行业企业的参与都属于间接参与。企业联合办学过程中,企业充当辅助作用,提供学校所需的实训场所。充分运用企业资源,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知道以后该如何做、做什么、将来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学校每学期邀请企业共同研究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专业课和实践课都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前提,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通俗一点讲,企业需要哪些专业人才,我们相对应地培养哪些人才。企业的实习基地就是我们的实践场地,真正达到“理实一体化”。同时,选出资深教师深入企业顶岗,熟悉岗位工作过程与企业师傅共同研究工作内容,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形成教学课程内容。企业、学校、学生共同构建办学模式,一举三得。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不断深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1]葛道凯.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会上的讲话[J].职业技术,2013(12):5-6.

[2]张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131-132.

[3]张丹丹.高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2013(12):14-15.

[4]刘晓,石伟平.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析[J].教育与职业,2012(1):5-8.

[5]张晓雁,戴勇.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理论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105-108.

[6]徐敏.国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3(7):22-24.

[7]徐国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的分析框架[J].职教论坛,2013(1):14-21.

[8]吕伟健.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创新模式之浅探[J].才智,2010(19):17-18.

[责任编辑 秦 涛]

作者:张丹丹 贾忠革

双证制人才培养建筑专业论文 篇2: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筑技术专业发展探讨

摘要:高职院校扩招及建筑行业继续教育规模的不断加大,使学业水平和知识结构相差悬殊的学生混为一堂,因材施教成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建筑技术专业由过去仅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逐渐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转型,1+X证书制度为建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紧密的校企命运共同体、适度的职能监管机制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保障。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建筑业;“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指出,启动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职业技能提升方案(2019—2021年)》,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目的是拓展当前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高职建筑技术专业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主阵地之一,如何实施1+X证书制度,解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值得认真分析和深入探讨[1]。

一、我国建筑行业实施证书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时代重任

(一)发展历程

为了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引导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自身特点,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较早推广使用了执业注册证书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4年9月,当时的建设部和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建设部、人事部关于建立注册建筑师制度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我国实行注册建筑师制度,开启了我国建筑行业执业资格注册考试的先河,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执业资格证书,由证书使用单位收集包含执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劳动合同、身份信息及其他相关资料,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审定,符合条件的颁发执业资格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后来陆续实施了与勘察设计相关的注册工程师制度、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注册造价师制度、与工程管理相关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建造师制度。2002 年 3 月,由当时的建设部与劳动部联合发出《关于建设行业生产操作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所有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原《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换发为《职业资格证书》。执业注册证书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确保了从公司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到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有了一整套规范、高效、严格的管理程序,实现了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与责任事故的可追溯,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与国际接轨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二)时代重任与发展状况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此时,我国以钢材为代表的多项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通过“一带一路”这一伟大创举实现了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土木建筑作为“一带一路”的先遣部队,将向世界展示中国技术、中国水准和中国形象。

为了规范和高效地开展国际项目合作,2017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积极推进标准国际化战略,以中国标准的国际化带动我国工程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拓海外市场,除了制定国际化的技术标准之外,还必须拥有国际化的技术技能人才。2017年11月,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推动建筑业农民工向建筑工人转变,健全建筑工人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体系,建立保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打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建筑业产业工人大军。建立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制定数据标准,加强信息互联共享,到2020年实现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全覆盖,到2025年争取实现建筑业工人培训全覆盖,为我国建筑行业人才的培养制定了方案和路线图。2018年12月,住建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停止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统一考核发证工作的通知》,停止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统一考核和发放《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合格证书》,提出《关于贯彻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的意见》中相关规定不再执行。为了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鉴定,展示国际领先水平,住建部组织开发了本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简称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于2018年12月正式上线运行。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技能人员培训合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证书联网查询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内认可,完全实现了省部培训管理信息数据对接,资源共享。

二、建筑行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若干问题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之源,没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师”,就没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我国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完成了顶层设计,并明确了构建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最高规格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先后发布实施了一系列方案和决议。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决定》,201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期教师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019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成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标志性文件[2]。 《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2019年4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高职院校领军人才的来源途径:“培育引进一批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合力培育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兼职任教。”

(一)“双师型”教师从何而来

《实施方案》已确定了今后高职院校教师来源于企业,并引导制定高技能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我国建筑行业实施执业注册制度有较长一段时间了,注册师作为建筑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其数量成为衡量企业技术力量强弱的重要指标,与企业资质关联性很大,企业资质升格增项对注册师的需求量会增大,如果单位拥有执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术人才不够,参考人员短期内又难以通过,经营范围会受到限制,大项目做不了,于是很多企业采取高薪引进注册师。高校是高端技术人才的聚集地,高校教师善长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加上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相对于企业员工考取执业资格证书更有优势,因此成了输出执业资格证书的大群体。证书注册在企业,证书持有人的编制和社保在高校,通过证书注册得到企业支付的资金报酬,人证分离,也就成了“挂证一族”。建筑市场出现证书挂靠现象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产业链,长此以往定会扰乱建筑市场,给工程质量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遏制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挂证”现象,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铁路局、民航局六部委发出《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简称《专项整治通知》),决定对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展开专项整治,以唯一社保为突破口,将“挂证”现象予以制止。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情况比较特殊,于2019年2月2日又发出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补充通知》(简称《专项整治补充通知》)对实际工作单位与注册单位一致,但社会保险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六类情形,原则上不认定为“挂证”行为。政策将真正的“挂证”人员予以封杀,大批拥有执业注册证书的高校教师不属于所列的六类情形,被迫注销,不能再从事相关执业。另外,从企业编入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企业取得的执业注册证书同样不满足唯一社保要求,需要注销。那么在建筑行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来源路径被堵死,教师取得相应专业执业资格证书也不符合规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从何而来?事实上,高职建筑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通过全国执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证书是极有必要的。第一,通过考前系统复习有助于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拓宽专业视野,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拥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工匠之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大国工匠”。第二,取得执业注册证书后,通过工作实践有助于体察市场实情,引领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并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信息。那么高职院校教师如何才能依法依规取得执业注册证书,从企业入编高职院校教师原有的注册证书如何实施变更值得深入探讨。在建筑行业,只有同时拥有相应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和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才能称为“双师型”教师,并要进行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很难想象一个自己都不能取得资格证书的教师能很好地教育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那么“双师型”教师从何而来值得深入探讨。

(二)如何因材施教

《实施方案》提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1+X证书制度是未来指导职业教育活动的基础性制度,是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重要机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3]。为了促进方案的尽快落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9年4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的实施方案,加快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和扩大就业;确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4]。为了加快培育新时期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起草了《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建筑业农民工向建筑工人转变,健全建筑工人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体系,到2025年,建筑工人技能素质大幅提升,中级工以上建筑工人达到1000万,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建筑业产业工人大军。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由过去必须通过高考录取已过渡到满足社会所需的普及教育,他们来源于不同的行业,拥有不同的社会经历,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文化层次,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学习环境,如何通过因材施教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既是对教师水平的考验,也是对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设施的考验。

(三)如何提升校企合作的实效性

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条指出:“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需求和人才匹配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課题,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施成为重中之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及现代学徒制等名词频繁出现在我国政府文件中。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从向国外学习借鉴到国内研究创新的过程,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实施路径曲折,特别是校企融合深度还不够,合作开发研究少,浮于形式;校企结合也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命运共同体,说散就散。2019年,《实施方案》提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责任与义务,首次提出了“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并对此类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只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保证1+X证书制度的时效性、适用性;只有保障1+X证书制度的实施,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人才。

建筑企业与设有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合作,一方面全日制培养技术管理人才(相关证书如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师、建造师),培养对象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主要来源于高中毕生;另一方面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相关技能证书如木工、砌筑工、架子工),培养对象主要来源于下岗工人、农民工以及文化基础较低的中高职学生。没有校企的深度融合,很难制定切实的培养方案,很难保证“双师型”教师的双向流动,很难给培养对象提供全面的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训场所,也就很难保证1+X证书制度的推广和实施。那么如何让建筑企业也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技能提升的国家战略中来,实现校企双轮驱动,打破过去仅靠职业院校单足行走的被动局面,这需要认真研究。

三、高职建筑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对策

如何服务需求,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需要研究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5]。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校企合作的路径,探索培养与培训相结合教学模式,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机衔接。

(一)进行顶层设计,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双向流动

近期由于国务院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文件比较频繁,需要进行梳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8年11月联合六部委发出《专项整治通知》,六部委中教育部不在其列。国务院2019年1月24日发布《实施方案》,2019年2月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又发出《专项整治补充通知》,列出了六种情形不认定为“挂证”行为,其中第三类为“属于大专院校所属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单位聘请的本校在职教师或科研人员,社会保险由所在院校缴纳的”;第六类为“有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依据的其他情形”。

通过仔细研读能理会到文件的精神:

第一,职业教育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培养企业和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解决供给侧结构性就业难题。

第二,“双师型”教师是促进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力量,推行校企“双师型”教师的双向流动和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亮点。

第三,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允许企业和高职院校高级技术人才相互聘用,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但坚决杜绝“挂证”行为。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主旋律,而“双师型”教师是构筑校企合作的桥梁。住建部联合六部委首先发出的《专项整治通知》是行业整顿,不属于国务院指令,在执行过程中与国务院发布的《实施方案》有些出入,因此发布了《专项整治补充通知》,其中也指出“有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依据的其他情形”也不属于“挂证”行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须容许校企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双向互聘,容许高职教师依托合作企业参加国家执业资格注册师考试和注册,但不得注册到合作企业以外的企业中;允许注册在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编入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参与校在合作的注册师在递交注册材料时必须附校企合作证明性文件。建筑行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样来源于高校,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高建筑行业从业者水准符合上层意志。住建部严厉打击人证分离的“挂证”行为,是为了维护公平、规范、稳定的市场秩序,也无意堵塞校企合作、人才流动的路径,因此期待住建部联合包括教育部在内的七部委发布《关于校企合作单位高级技术人才考取执业资格证书和办理注册的相关规定》,给高职院校教师考取执业资格证书以及在企业工作取得了资格证书后编入学校从事以教学为主的技术人员留有专业发展空间,促进教学水平与专业技能的同步发展,没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师”,也就培养不出高水准的“大国工匠”,1+X证书制度也就失去了实施的土壤。

(二)把关市场准入,坐实评价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秉行“地方离不开,行业都认可,国际能交流”的办学理念,培养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至于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如高职院校所愿,则需要经过企业和社会的检验。从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甚至处于缺席状态,人才培养的重任基本上由学校来承担,由此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出现学非所用与用非所学的情况,给社会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学校和企业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需要认清和理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系列问题,只有学校和企业共同担当,双轮驱动,才能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水准再上一个台阶。

2019年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实施方案。加快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2019年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三年内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6]。如此大的教学与培训任务单靠职业院校难以完成,需要有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目前大部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是:一方面培训需要大量经费支出,还会导致劳动力减少,人力资源表象成本会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企业担心自己培养的人才留不住,出现流失,为别的企业“做嫁衣”。这次国家确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措施,作为顶层支助与引领,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职业教育与培训奠定基础。

企业是职业技能人才就业的主战场,人才是企业的主体,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的关键。谁掌握了核心人才,谁就拥有了关键技术,拥有了行业话语权,其必将进一步拓宽市场,创造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理应尽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义务,国家不能包办,职业院校不能替代,这是倒逼企业放眼世界,实施改革创新,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之举。华为历经困境而不摧得益于居安思危、高瞻远瞩的企业高层,发愤图强、开拓创新的企业精英和团结一心、积极奉献的企业团队。过去,国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校企合作,今后将变成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实施方案》提出,建立產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国家已着手从制度上把关市场准入和落实企业评价机制。建筑行业具有行业的特殊性,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国家级注册管理人员以及从业建筑的产业工人实名制均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构建了网上监管实施平台,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实施校企深度合作,必须建立起校企命运共同体,让建筑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企业资质年检和升格中把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成果作为一个重要量化指标。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高校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双高”计划学校的评选中对于校企合作方面效果显著、成绩突出的高职院校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校企实施双向“1+5模式”合作制度,即一家企业与不少于五家职业院校或一家职业院校与不少于5家企业建立实际性合作,实现强强合作,坐实1+X制度实施的土壤,为我国职业教育水准的提升保驾护航。

(三)创新产教融合,促进因材施教

1.高职生源

高职建筑专业的生源起初都是高考录取,整体水平较好,有的甚至达到本科水平,再经过三年系统学习,毕业后有能力胜任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工作。近些年,部分高职院校实施了高考与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招生方式,参加自主招生被录取的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而主动放弃高考参加高职自主招生的学生往往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不太好的那一部分。参加高考被录取的有与三本录取分数相当的,也有踩高职线录取的,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师上课增加了不少难度。如今,为了让更多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2019年高职计划扩招100万,并建立独特的“职教高考”制度,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大规模扩招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如何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如何完善破旧的教学设施,如何创新固化的教学手段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2.建筑行业人才梯度

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及技能人才是按梯度设置的,分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和一线技能操作人员,根据作业环境与专业分工不同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和投资预算四大方向,建筑行业实行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如勘察设计方向的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师,施工方向的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投资预算方向的一级注册造价师等。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如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具体工种技能操作人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建筑行业工种细分为183项,如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过去,建筑类高职毕业生从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和投资预算的均有一定比例,如今知识层次落差太大,如何实施梯度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建筑行业人才需求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因材施教

第一,差异化教学。基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差异性较大,在选择就业方向上会有所不同。全日制高职建筑学生的就业层次,一是工程管理,二是技能操作。到目前还没有高职毕业生去从事技能操作,但随着建筑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农民工逐步被产业化工人所取代,技能操作也将成为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的选择。学生入校第一学期,开设部分基础课,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综合测评,再进行量身定制的模块学习,取得相应职业证书和学历证书,避免层次相差悬殊的学生混为一堂,好的学生学不够,差生学不会的尴尬局面。

第二,模块化教学。根据高职学生就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将学习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学生完成相应模块内容的学习后,经考核合格即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学历证书。建筑专业拆分为CAD模块、工程测量模块、工程图识读模块、施工管理模块、技能操作模块等。对应模块开设相应课程,选取合适教材和教学内容,根据差异化教学的原则构建必修课课程体系,修满必修课并取得相应学分即可颁发学历证书;完成相关模块学习经考核合格即取得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第三,交互式培养。构建省部级“学分银行”系统平台,成立若干学分教育评价机构,由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实施,向具有教育培训资质的机构分配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将高职建筑专业各模块所对应的课程进行学分分配,对于已在企业工作并取得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希望获取学历证书的人员和取得了学历证书希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根据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所必修的课程进行差补,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整合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就业渠道。

4.创新产教融合,提高校企合作的实效性

欧美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并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具体情况采取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1+X证书制度育人模式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过去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如今为了提高校企合作的实效性,有必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引领作用,取消过去政府包办、企业评价的育人模式,通过实施市场准入机制和“双高计划”等促进校企强强合作,同舟共济,将企业和高职院校拧成一股绳,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促进我国职业院校的科学、高效、快速发展。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规范、创新高职建筑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具有必要性、迫切性。建筑行业“双师型”的认定与互聘,应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分别对待;职业教育规模爆发式增长与教育成效的高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双目标;改变政府“家长式”包办,发挥监管引领作用,让企业承担该尽的义务,促进校企深入合作,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職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2]邢晖.创新铸造新时代职教“双师型工匠之师”——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98-102.

[3]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2-76.

[4][6]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措施[EB/OL].(2019-04-30)[2019-06-23].http://www.gov.cn/premier/2019-04/30/content_5387938.htm.

[5]戴勇,张铮,郭琼.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9-32.

(责任编辑:张维佳)

作者:李辉政 刘璐

双证制人才培养建筑专业论文 篇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摘要:改革与创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搭建立体式服务平台,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411”教学组织模式,建立刚柔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等途径,以培养满足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服务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达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学思想和观念。[1]尽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有成熟的理论构建,但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目前普遍形成的共识。人才培养模式又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师资素质和办学形式等微观层面,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特点,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尚存在下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作为建筑类的主打专业,各校该专业办学规模大多超出承载范围,专业“负重前行”影响整体服务水平,无力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单一的教学型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多样性与适应性,暴露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差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缺憾;三是不少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色彩浓厚,教学与职业环境脱节,实践教学总体薄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四是人文教育融合不够,学生的劳动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弱。

近年来,我们突破传统的教育思维,坚持服务宗旨,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在构建和实施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二、构建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设计符合一定办学理念价值实现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职业性和技能型特征要求人才培养必须实施工学结合。服务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生存的土壤,只有通过各种服务才能促进专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以贡献谋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纲要精神为指导,重视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力,是高职院校被社会、市场、学生及家长、行业企业、地方政府认可的基本,在服务体系方面,紧贴地方发展和需要的实际,打造宽基础、精品牌的服务体系”。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确定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主动适应区域建筑行业产业优化升级需要,以服务为主线,校内外企业并用,院、系与教师个体服务并存,将产学研等专业服务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实施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所谓“双融合”就是以“校办企业”以及“合作企业”的生产项目为平台,实现企业的生产与教学融合;鼓励以专业教师引领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实现服务项目与教学融合;“三衔接”就是通过生产与服务项目,将企业生产的岗位标准以及各类服务的作业标准与教学标准衔接;将企业生产环境以及服务作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相衔接;将生产产品以及服务项目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以企业生产现场和专业服务场地形成流动教室。见图1。

三、实践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搭建立体式服务平台。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型人才培养,需要提供教学与服务一体的平台。它涉及职业院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而学校与企业是两个具有不同第一追求目标的机构,学校以育人为第一目标,追求社会效益;企业以赢利为第一目标,追求经济效益。要实现两者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相对性统一,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2]一是不拘一格,引入市场机制,形成适应铁路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技术服务体系。为此,明确建立院、系、专业教研室、教师个体四级技术服务网络。学院层面依托专业群兴办产业,由学院提供场地,引进企业资金,增强校内现有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功能,依托专业群开办4家“校中企”;系部层面则鼓励依托专业及其实训基地成立小型公司;专业教研室建立以教师工作室为主的从事承包型施工实习、项目型毕业设计、任务型顶岗实习、外包式图文处理中心;教师个体有兼职技术服务与公派技术服务等。[3]二是对接产业、企业,建立校企长效合作体制、机制。我们变单一的由企业提供教学平台为建立主动服务平台,使校企成为资源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主要措施包括:(1)学院设立校企合作处,教学系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技术服务激励和保障运行机制。(2)搭建多个合作平台:与本市十几家规模建筑企业组建建筑职教集团,采取理事会运行方式;组建湖南省盐卤化工产学研战略联盟,以董事会体制运行;与铁路工程建设企业合作成立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3)创新并实施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校企互通的组织模式。学院与相关企业共同建立校企合作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互兼互聘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业绩校企间互认与对接。学院给每个相关企业安排一个专业教师对接联络,以技术服务为载体,及时掌握企业信息,为实施工学交替带来方便。企业在接受服务中得到实惠。体制、机制建设保证了校企合作平台运行制度化、常态化。

2.改革课程体系。为适应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课程体系要具有模块化和职业化特征。为此,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思路开发课程体系。广泛进行毕业生就业岗位调研和分析,确定了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和资料员。对职业岗位职责及能力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归纳该专业职业岗位(群)34项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性质相近、前后关联等原则合并、归类出14项行动领域,为满足职业成长规律和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建立了以建筑施工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3.制订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对上述课程体系按职业教育的总体年限进行计划安排。我们改革传统的三段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培养阶段,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并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技能到综合能力的递进培养阶段。包括“专业基础及单项能力→施工管理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顶岗能力”四个能力培养阶段。实施“411”教学组织模式,即在1~4学期,除学习《建筑识图基础与CAD》、《建筑测量与放线》等基础性课程外,通过校中企和校内实训基地服务平台进行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理实一体化”项目训练,培养单项能力,初始体验入职岗位,融入职业环境,感知企业文化;第5学期,依托“校中企”或校企合作承接的工程项目或生产项目平台,针对完整施工过程中技术和管理的综合应用,分模块开展造价管理、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安全与质量管理、资料管理、施工综合实训,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第6学期,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一步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实现由学生向“企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

4.建立刚柔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1)全面建立培养专业人才需要的质量保障体系。为满足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突出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地位,对现有常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整理、修订与完善,形成较为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利用《正方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实施信息化教学管理。实施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扩大系部管理权限,保证教学管理“活而不乱”、“活而不松”。(2)积极探索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突出本专业教学的服务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特点,探索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制最长可延至5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申请工学交替,学生在合作企业学习的专业课程,按照考核评价标准评定并取得相应的学分;除安排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需要的必修课外,增大选修课比重,使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发展需要自选学分课程;实施以证代考制度,对于取得行业岗位资格证或职业技能资格证的学生,按规定计入相应的学分。(3)实施弹性教学组织模式。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的交融和结合。鉴于目前实践教学组织的难度,明确优先考虑工学结合中的“工”字部分,允许打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实施学期中的分段模块式教学制。可根据企业生产和服务项目情况,适时动态变更教学进程,灵活安排教学,创造条件使衔接程度高的服务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尽可能在“做中学”或“学中做”。学生在这种开放性、职业化的环境中学习,获取职业经验,经历职业磨炼。(4)改革学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学校、行业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①健全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核与技能测试并行的考核体系。课程考核内容、方式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课程的性质、内容和教学模式相匹配,形成灵活、形式多样的课程考核,考核尽可能依托生产任务、技术服务项目,考核的方法可以采用笔试(开卷、闭卷)、口试、实操(顶岗能力)、项目制作、论文与答辩、网络测试等;评价方式可以将教师测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②探索特殊技能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爱好,鼓励个性发展,对具有特殊技能的学生,如参加竞赛获奖、发表专业论文、取得发明专利、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其相关课程可申请免试,单独考核认定。

5.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技术服务既是校企紧密相连的桥梁,也是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摇篮。专业教师的服务能力和动力是实施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一方面,为提高教师的整体服务水平,在教师年度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了技术服务相关加分指标,每年有计划轮流选派2名专业教师分别到合作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的项目管理;另一方面,为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校办产业引入股份制运作方式,专业教师参股并参与经营管理,承接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项目。在依托建筑专业群成立的校办产业中,有12位专业教师是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初步形成了“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把教学与生产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了一批较强职业技术型专业教师队伍。

四、实践成效

从2007年开始,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精品专业建设项目,2012年该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下列明显成效。

1.学生在生产、服务项目中学习,融入企业文化,身处岗位实境,接受综合训练。自主学习、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责任心、劳动观等社会能力普遍提高。

2.通过服务平台,建立了行业、企业和学校深度合作的机制。形成行、企、校“三位一体”,企业能工巧匠、学校师生参与其中的良性互动局面,近三年来,累计吸引了企业四百万元的投资,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功能,扩大服务规模。

3.学生在生产、服务项目中学习,目标明确、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专业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率明显提高,用人单位称赞毕业生“基础牢、上手快、适应强、留得住”。近三年来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在92%以上,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4.实施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教师们不得不走出“象牙塔”,进入“服务站”。与工程实际的全面接轨,全面提高了业务能力,现在学院本专业教师中,有2/3以上人员有企业工作经历,“双师”素质教师占85%。有65%以上获建筑行业注册执业资格。培养了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

参考文献:

[1]望冠,彭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想[J].辽宁教育研究,2001,(5).

[2]赵志文,陈安生,等.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3]陈安生,张丽君,等.发挥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功能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作者简介:陈安生(1963-),男,湖南省祁东县人,副教授,硕士,系主任,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建筑技术;魏秀瑛(1971-),女,湖南衡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建筑材料。

作者:陈安生 魏秀瑛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高职建筑设计论文下一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