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文下德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我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和积淀,具有感发人心、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增长知识的功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典诗文下德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古典诗文下德育论文 篇1:

谈古典诗文教学中的审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也是新课改下三维教学目标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情感升华、道德熏陶、美学赏析和意志品质塑造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古典诗文承载着我国五千年深厚文化,它们以抒情之美、技巧之美来感染、陶冶人、震撼每一个人,教师利用古典诗歌作为审美教育的模本,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无疑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定教学策略,通过对古典诗歌的深度剖析,从内容、形式及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观念的塑造,以实现学生美学和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陶冶情操、舒缓心境、健全人格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讲究吟诵策略,引导学生形成审美直觉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最为直接的方式那就是引导学生吟诵。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这足以说明吟诵的重要性,吟诵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多读才能品味古典诗歌的真正寓意、情感表达和美学韵味。学生对古典诗歌吟诵的过程就是审美鉴别和借鉴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吟诵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感悟和理解程度。

对于吟诵,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因材施教,做到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并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采取多元化的吟诵方式,如领读、齐读、范读、比较诵读、诵读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尽显学生个性。其次,教师一定要给足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吟诵。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吟诵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深入到古典诗歌当中,体会它的情感悦动,从而尽情领略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美。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齐读、对比吟诵等诵读方式,让学生领会到这首诗歌的美学所。

二.把握诗歌内涵,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进行学生审美的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领悟诗歌的意境,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把握诗歌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在有效的把握诗歌的大意后,让学生懂得“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所阐述的离别无限愁苦,一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道出作者的万般无奈和无限痛苦。对于类似这种古典诗歌,具有深远意境,丰富内涵的,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感受到诗歌中的凄美故事和场景;学生如果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经过老师引导思考他们就能感悟到诗歌中的美学所在。

三.学会引导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对古典诗文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所谓“诗缘情”,“诗言志”,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情感,所以在学习古典诗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引导学生,通过对诗文的学习和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文历经历史的沉淀,其中所饱含的有价值的资料举不胜举,所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也是不可估量的。

读韩愈的《师说》,要让学生明白“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学习《论语·季氏篇》中的《季氏将伐颛臾》,让学生明白“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意境;读屈原的《离骚》就必须让学生了解作者报效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体味作者对理想的积极追求和对腐朽反动气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新课改下探究古典诗歌中的美育和德育路径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中国古典诗文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非常的多元化,资源也非常的丰富;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也对高中生有极大的触动;在写作手法、情感表达形式和作品的载体选择上都十分的恰当和确切,通过优美和舒畅的路径展示了华夏五千来来的文明,运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可以说是功效卓著,效果极佳。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准备,认真探究学情、教情和教学内容,就能使我国的古典诗词更加光彩夺目。

王正权,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作者:王正权

古典诗文下德育论文 篇2:

用古诗文经典诵读浸润学生的人生

摘要:我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和积淀,具有感发人心、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增长知识的功能。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是人格培养、知识增长的重要时期,如果让每位学生从儿童时期就养成诵读和欣赏经典古诗文的习惯,既能使学生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古诗文的内涵,受到良好的礼仪文化教育,又能继承、发扬这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因此用古诗文经典诵读浸润孩子的人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古诗文 经典诵读 浸润 科学性 可行性

古典诗文是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遗产。在十几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校摸索出了一条以“古诗文诵读工程”为核心,结合国学教育,开展不同形式的特色教育之路,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真正起到“让古诗文经典诵读浸润学生的人生”的效果,充分印证了用古诗文经典诵读浸润学生的人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以科学性、可行性的理论为依据,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我国的古典诗文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和积淀,具有感发人心、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增长知识的功能,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是中华儿女共同情感和群体心声的抒发和体现,引起了后人心灵上的共鸣,深得一代代中国人的喜爱,并将其发扬光大。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这充分说明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是人格培养、知识增长的重要时期,如果让每位学生从儿童时期就养成诵读和欣赏经典古诗文的习惯,既能使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古诗文的内涵,受到良好的礼仪文化教育,又能继承、发扬这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二、建立行之有效、规范的制度,保证“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开展

1.开展课前十分钟诵读。我们利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诵读,并且列入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学年背诵古诗文80篇,小学阶段共背诵古诗文不少于500篇。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篇目大大超过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数目。

2.开展古诗过级测试。我校建立了古诗文经典诵读过级制度,规定了考核要求,制定了《小学古诗文诵读过级实施方案》以及测试标准。每年5—6月份,我校组织并培训科任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古诗文过级测试。过级测试要求学生通过抽签决定背诵自己所在年级的《古诗文经典诵读》教材中的6首,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要求过2级,6年共过12级。只有熟练背诵全本教材上的古诗文,才能顺利通过。

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诵读实践,编辑、出版教材,拓宽学生诵读古诗文的阅读面、阅读量

在實施“古诗文诵读工程”的初始阶段(1999—2006年),我们先后以《中华古诗文读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唐诗三百首》等书为诵读教材。在积累了大量的诵读实践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校于2005年组织本校语文教师,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文中优中选精,遴选出334篇适合少年儿童背诵的名篇佳作,编为6册,分别供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使用。

这套《小学生古诗文经典诵读》覆盖并超过新课标规定的篇目,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编排。低年级学生从背诵白话蒙学经典以及简短的名句、诗歌开始,难度逐渐加大到篇幅较长的诗文词赋等,安排比较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诗文的理解和思考。在编写时,除在原文中给生字加注拼音外(一至三册),还在文后安排了“请你知道”“为你释疑”“帮你理解”或“给你提示”几个小板块。前三项分别是介绍作者、解释字词和作品的译文、鉴赏,我们在译成现代汉语的同时,尽量保持了原作的意境和风格。最后一项是对作品内涵的提炼和延伸,启示学生自察自省,完善自我。

四、结合学年德育目标,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提高诵读经典古诗文质量,赋予“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更鲜活和实用的生命力

我们在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时,十分注重它的长久性和实用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德育目标,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提高诵读经典古诗文质量,赋予“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更鲜活和实用的生命力。

1.以节目的形式表演古诗文。诗是浓缩了的语言精华,把语言展开,诗的意境也就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我校先后举行了以“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诵读经典古诗,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每年的“六一”联欢会上,都有以古诗为题材的节目。

2.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PK赛”。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各班开展不同形式的古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PK赛”,同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现场抽签,有感情地背诵或PK。

3.绘制古诗配画手抄报。学生把诵读过的古诗文,配上想象的画面,精心设计,绘制成图文并茂、别具一格的古诗配画手抄报。这样就能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出诗歌所表现的生动意象。

4.写读后感。学校要求各班都召开《我从古诗中寻找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做礼仪小公民》等为主题的班队会,并要求学生及时把读古诗文的体会写出来,交流心得。这样不仅使学生会背诵古诗文,还使学生从古诗中有所感悟,受到了教育。

5.每日一句古训。在实施古诗文诵读工程的同时,我们注意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起来,要求各班在黑板左边一小角写一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的古诗文经典名句,每日一换,并且让各班学生准备一个小本,每天将本班黑板上的经典名句记录下来。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同时也在学生中弘扬了中华传统民族精神。

五、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力求取得内蕴性、持久性、影响性的效果

开展此项工程,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大量诵读经典古诗的层面,而是力求取得内蕴性、持久性、影响性的效果。实践证明,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学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综合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不少学生为人处事的态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已成为提醒学生珍惜时间、爱惜粮食的警句;“温故而知新”则成为学生的座右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此外,古诗文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记忆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总之,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十几年中,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能更加有效地从古诗文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中汲取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精华,充分领略汉语言微言大义的魅力,体验余韵悠长的、咀嚼不尽的文学之美,让更多的学生在记诵经典、沐浴圣人先贤思想恩泽的同时,逐渐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明理崇学的翩翩少年君子。

(责编 张翼翔)

作者:柴春华

古典诗文下德育论文 篇3:

古典诗文教学中育人因素的挖掘与实践

内容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仅不能忽略对育人因素的深入挖掘,而且还应该有所侧重。要从作者的个性特点、创作背景入手,找准“文眼”,联系现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育人因素 作者的个性 创作背景 现实 正确的价值观

不管是在中学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古典诗文在教材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选入教材的古典诗文可以说是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漫长时间的检验,不论是写作技巧、艺术特色还是思想内容都有非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也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笔者通过几年来深入课堂听课发现,相当多的老师却仅仅给学生们分析它们的写作技巧和一些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甚至有的老师只是带着学生们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文章,然后布置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知识点”,而忽略了其中更为重要的思想内容。其实,每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才正是作者当时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授课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们认识、了解古代汉语语法方面,或多或少有点捡芝麻丢西瓜的嫌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以为不外乎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历年的高考中,文言文部分都比较侧重翻译文字等古汉语语法知识方面的东西,几乎就没有思想内容方面的考察;二是学生们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在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的学习方面用时间过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了;三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可深可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尺度非常不容易把握,与其讲不好还不如绕着走。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请的都是大咖级学者,还时不时引来争议甚至非议,更何况一位普通老师?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就只能看见老师们照着参考资料一字一句地拆解原文,而很难见到老师们意气风发地谈古论今,就更不用说以古讽今了。这样一来,学本国的古典文学竟然變得很像是在学习外语,一篇又一篇的千古美文在课堂上变成了老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的“老古董”了。

那么,该如何挖掘教材并讲准、讲好这些古典诗文中的育人因素呢?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了解作者的性格特点

比如,史学家司马迁在我国史学上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他的《史记》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点也无人能够否定。但是他本人一生中所遭受的屈辱、他惊人的意志力、他不屈的精神品质却往往没有老师在讲课时提到。我听过很多中学老师讲授《报任安书》一文,如果老师不详细地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和痛苦遭遇,只是逐字逐句地翻译原文,那么,很多很多学生都会感觉有些茫然。笔者以为,讲授此文首先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介绍司马迁的遭遇和屈辱,把这些问题一一讲清楚了,文章的内容几乎不用讲,学生们也就非常明了了。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向友人表明自己的心迹。因为《史记》尚未写完,所以,他才决心放下个人得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1]相比那些“死节”之士,司马迁的这些思想体现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非常进步的生死观。“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2]即便放到现在这个时代,作者所强调的这五种品德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这是多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啊!“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3]而这一段文字又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司马迁身世的坎坷与不顺。试想,如果老师们能结合现实把这一段文字讲透彻讲生动,那么学生们就会知道如何去面对生活、如何去挑战艰难困苦!

还有,当我们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上,而不是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开始必须分析李白的性格特点,了解了李白的性格特点,才会知道,只有李白才会写出如此豪放的诗篇,也只有李白才会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誓言。使学生从中得到正面的熏陶,而不至于简单地将李白想象成一个狂放的“酒鬼”。

二.充分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也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这篇文章以“思”为线索,将作者想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要想讲好这篇课文,就必须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算是一个比较英明的、有作为的君主。他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但是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作为宰相的魏征深以此为忧,故多次上疏进谏,本文就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一篇。整篇文章紧紧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主旨,言辞恳切地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然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在客观上会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正是因为李世民自身修养加上身边的这些仗义执言的“忠臣”,才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4]这些主张,仔细想想,就是在当今甚至任何时代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

再比如,宋代苏洵的《六国论》也是这样,作者看似在议论“六国”破灭的原因,实际上是借古讽今,在给当时的统治者“敲警钟”。北宋建国以后,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大小小打了六十余战,败多胜少。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势必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了《六国论》。这些时代背景讲清楚了,课文的主题思想也就迎刃而解了。“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5]这些论点已经是在非常鲜明地告诉当时的统治者,当时的对外政策是多么的危险。

三.找准作品的“文眼”

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位老师抽到了《促织》一课,感觉很是为难,觉得没啥可讲的,尤其是德育渗透方面。当时教研时我就提出让她组织学生找“文眼”并加以讨论分析。整篇文章乍一看也没啥,无非就是“捉促织、促织死、孩子死、变促织”这么一个近似荒诞的故事。而文章的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此文的主旨所在: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6]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应该能够找出这一段中(其实也是本文中)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它就是本文的“文眼”:“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找到文眼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接下来就要看老师如何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了,“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从这句话中我们应该获取很多宝贵的思想财富,岂止是天子?作为领导、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普通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也在影响着身边人吗?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通过本文的学习得到一些启示,这样一想,这篇课文哪里只是在写“促织”啊!

还有一些小诗歌,比如唐诗《悯农》,有的老师竟然也是逐字逐句地带领学生翻译。这首诗哪里需要翻译呢?其实如果非要讲知识,这首诗只需介绍一下前两句,一是运用了夸张,二是运用了对偶,把这两种修辞方法给学生讲清楚就可以了。作者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只要耕耘,必有收获,而且收获会很大。第三句是在间接地告诉大家,那时候的农民非常勤劳,放眼望去“四海无闲田”!多么可爱可敬的农民!第四句才是本诗最需要老师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的地方,既然“只要耕耘,必有收获,而且收获会很大”,既然“四海无闲田”,那么家家户户粮食满囤就该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可是事实呢?“农夫犹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很少有老师会引导学生自己挖掘这一点,要么老师自己说出,要么干脆不讲,一次非常好的思想教育机会就这样在“琅琅的背诗声”中溜走了。

四.必须联系现实

我一直坚持认为:联系现实,是古典诗文教学必须追求的一个目标。每一篇古文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都只是停留在教学参考资料上,唯恐联系的不妥。比如《师说》一文,讲授此文时完全可以联系当今社会上的不良现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这种现象现在没有吗?人们对老师尊重吗?别看各种节目中动不动就互称“老师”,但是他们又有幾个真的老师?老师又怎么可能被请到电视台参加节目?

还有《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7]郑伯这一次次的“妥协和让步”,看似是一个兄长的容忍,却直接促成了公叔段的得寸进尺,最后走向了灭亡。所以有意也好,无意也罢,“纵容别人犯错误”也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

五.注意正确的价值观

这么多精美的古典诗文流传到现在,肯定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辞藻华丽,尤其是选入教材的文章,其主旨和所要表达的思想肯定是对学生的成长大有好处的,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现在有些学生、甚至是成绩高的学生往往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得很自私,这不能简单归罪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片面追求成绩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那么多好的文章,有的老师只停留在对知识的讲解上,而忽略甚至放弃了思想教育是非常可惜的。那些留学海外的“高材生”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的人民大放厥词值得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深思!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用说,肯定是正能量的,是鼓励青年学生忧国忧民的。作为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需要着重强化这一点,并联系当今社会环境,引导青年学生“不畏浮云遮望眼”,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说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存在一定难度,那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应该可以做到吧?不管自己身在何方,无论自己本事多大,都不该对自己的祖国怀有异心、对自己的同胞怀有仇恨。要让他们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未来要靠他们去建设。也有一些文章,其主旨可能会引起争议,这也不见得就是坏事,起码可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增长见识,拓宽思路吧?比如《寺人披见文公》一文,我在选修课讲授这篇文章时就引导学生展开了讨论。文中的主人公“寺人披——勃鞮”在晋献公在世时,几次奉命追杀重耳(文中的晋文公),非常卖力、非常尽心!等到晋文公即位后,他又向晋文公揭露暗杀者的阴谋。文中他的理论是“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8]意思是我忠于的“君”而不是某个“人”,当年时父亲是“君”,他的命令我必须无条件执行;现在您是“君”,那么您的一切就成为我行动的指南。当时学生讨论非常热烈,一种观点认为:寺人披是对的,谁在那个位置就该忠于谁,不然就会天下大乱;而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寺人披的观点是不对的。他这种观点很容易造成“愚忠”,不管统治者的人品德行,一个心眼忠于他是一种赌博,很容易酿成历史悲剧,比如岳飞的冤死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观点的学生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口才,增长了知识,而且逐渐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总之,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仅不能忽略对育人因素的深入挖掘,而且还应该有所侧重,一篇古文只是讲解语法知识和几个通假字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1][2][3][4][5][7][8]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M].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142,140,176,181,311,10,28.

[6]施也频.实用语文(第三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04.

(作者单位: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王会成

上一篇:艺术学研究方法论文下一篇:辅导员网络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