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闲暇生活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需要德育的引导和渗透,这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也对教育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观念、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通过有益的道德引导,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道德素质的提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人生境界培养与高校德育教学创新

【摘要】人生境界作为人生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构建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它始终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道德教育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高校德育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

【关键词】人生境界 高校德育 德育教学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对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人”的理解与重视成为了高校德育的关键。传统的德育目标是纠正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而“以人为本”理念更看重人的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境界培养则是从人自身发展和需要的角度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帮助被教育者形成人生境界层面的精神价值,为高校德育教学探寻新的途径。

一、对当前德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德育与知识性教育的区别在于效果的检验,知识性教育可以通过测试来直接检验,但是德育的最终实现则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和长期实践,二者考察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对二者的评价。

1 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

由于德育教学的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对于阶段性教育的教育者而言,德育就很难成为某一阶段教育的重点,往往被教育者轻视。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和思想转型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等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给德育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可以追溯到学生走进大学之前。一直以来,中小学生很难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相应的道德教育,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另外与升学考试紧密相关的课程上,中小学教师往往也重视这些课程,甚至在评价学生的优劣方面也只是看几门主要科目的考试成绩是否优秀。这样一来,重知识而轻道德的教育逐渐形成影响,从而造成道德教育的缺陷,并延续至大学阶段。

从教育培养塑造人的视角来看,教育的最低层次是传授谋生的知识,再高一个层次则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最高层次是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一个人专业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人格的缺陷则会贻害他一辈子。所以,重智轻德的问题将会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埋下隐患,势必影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2 社会本位所导致的“目中无人”现象

长期以来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社会本位的,即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教学的目标。所以,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体价值的引导和培养,造成对“人”的具体关怀的缺失。

传统的教育内容过于强调政治性,却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说明,由于根据社会的政治需要去培养和塑造学生,势必造成对人的创造个性和关切人的生存状况的教育内容相对缺失。这样的教育不仅给学生造成一种应激式的服从,更表现为学生将会按照社会标准的形式去争取一个好成绩,而对所学习的内容并没有获得内心的真正理解和认同。

如果不考虑受教育者的理解和认同,教育者就把内容强硬地灌输给受教育者,就等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本质上讲,这就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从而暴露了教育的社会本位和教师中心等教育问题。不仅不利于受教育者自主性、能动性的培养,反而会使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是阻抗心理,从而影响了德育有效性的实现。

3 过于统一的模式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不可避免地会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从而造成教学中针对性的缺乏和实效性的不明显。高校德育在教学中大多强调社会价值,而人自身的个体价值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受这一理念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德育顺从于社会政治的需要,而忽视人的创造个性和对人的关切程度降低的现象

就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受专业影响而形成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是多样的,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外,由于每个学生在个性方面存在着差异,本身的德行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对不同个性、不同德行背景的学生提出的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形式与统一方法会抑制学生的多样性和独立性的发挥。

综合来看,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青年人,他们在思想走向独立的同时,其情感需求和价值目标都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的思想状态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也凸显了高校德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人生境界培养与德育目标

高校德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综合的体现,如果仅以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来划分,很容易造成人才培养的机械与割裂。上述各种素质都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需要在大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建立涵养这些素质的土壤,使良好的素质和品质可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从塑造人的视角出发,人生境界培养与高校的德育目标有着一致的要求。德育塑造人的过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人生境界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寻找到一种可行可信的道德生活。

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东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内容。存在主义哲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主体心灵世界在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而新儒家代表人物冯友兰则称之为人对宇宙人生所行之事的意义觉解的程度。东西方哲学对人生境界的理解涉及了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他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与神明、主体与宇宙间的种种关系,并认为主体对不同对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决定了人生境界的差异。

对于人生境界的形成,我们应该看到主体内在的个性的差异和外在环境的影响,避免人生境界走向虚无和飘渺。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生境界是以主体内在本性为依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是人生经验积累和教育的结果。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学生在人生实践中总要面对自己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关系并不是哲学上的抽象,它是具体的、现实的。大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和理解,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重要内容,并在与内心世界的印证中得到巩固和加强。

对于人生境界的培养,主体心灵世界的价值尤为重要。因为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是外在事物内化后的沉淀与呈现,道德教育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高校德育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人生境界培养的关注点在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从意义与价值的精神层面着手去开展人生实践,从而提升自身对人生的领悟和体会,实现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

三、人生境界视角下的德育探索

在人生境界的视角下,大学生价值世界和精神家园的构建成为了高校德育的关键,大学生的内心价值与精神可以通过德育教学与实践进行培养,尊重个性并结合现实激发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1 以人为本,培育人文精神

人生境界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都是从精神层面引导人正视人生的意义与追求,并努力将现代人从单纯对经济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精神价值重视和追求。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在于明确培养怎样的人,通过关注学生的培

养和发展,引导学生成为人格和性格完善的人,把一般意义上知识技能教育上升为以情感为主线的人文教育。

高校德育首要尊重学生和了解学生,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和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帮助他们解决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和迷茫。人生境界培养就是在价值理念上形成解决人生问题的思维方式,使人生实践的开展有一个基本理性的依托。人生的思考方式和内容有很多不同的倾向,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兴趣背景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在坚持与提倡底线的同时,尽量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做到德育底线与多元的统一。

大学生通过高校德育的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自己对人生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和提升自身人文精神。有着人文精神和追求的大学生可以抵御外来的世俗的干扰,并且坚定自身的理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 加强艺术教育,提升审美境界

艺术教育也是人文精神培养和熏陶的过程,是人生境界审美层面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共同的对象艺术作品面前,审美的效果带有深深的个人印记,因此审美体验也成为了主体意向自我构建的过程。由于大学生在审美情境中形成了主体与自己对话的状态,所以通过审美活动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性,使他律转化为自律就更加成为可能。

首先,艺术把握的核心是美,美的事物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是人情感生活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获得审美的享受,获得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其次,主体把自身与审美的对象联系在了一起,达到物我一体的浑然境界,形成了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状态,其真实情感得到释放,自我印证不觉而成,呈现了自我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最后,主体的审美意向呈现或是被发现可以帮助主体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境界的提升。美与不美关键在于调动人的感情,当主体将审美体验和情感投掷于客观对象之中时,客观对象在主体世界中则发生了变化。如人生的诸多现实困扰也会因为视角的转化而呈现出超越的状态。人生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对主体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现实的世俗性,主体的人生境界自然会随之而不断提升。

朱光潜认为“美感教育的功用在于怡情养性。”因为美不仅是一种情感,美的事物本身就具有一种道德感召力,自然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令人向往。艺术作品的美是人赋予的,其中当然包含着人生哲理和社会价值,在人与艺术作品的对话中,人类道德的内涵和人生的意义通过作品的呈现而深深影响着欣赏主体,并潜移默化形成人的品格。

3 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从人文精神到审美情趣都离不开大学生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而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却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规范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初级阶段,要获得主体道德意识感知下的自我教育,就需要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模式,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把应激式的服从转变为道德主体的内省。

高校德育课程教学应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开拓教学和德育资源,使不同专业领域的案例和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不断挖掘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教学资源,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增进课堂教学说服力同时加深学生进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体会。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德育实践,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形成情感认同和价值导向,尤其在个性化的培养上有助大学生形成自身的精神导引。

高校德育回归到学生主体,应该避免过于统一化的考试评价方式。学生长期以来总是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走,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造成了德育被工具化的现象。所以,高校德育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评定应尽可能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定的标准,更重视学生的平时言行和学习态度,使对个人学风的评价成为总成绩评价的重要参考。当学生看到把他人对自身的综合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后,将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重视与要求,而不是一位追求卷面分值的高低。除此之外,在评价中尽可能使评价主体多元化,比如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克服教师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引导学生走出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误区,端正学习的目标和生活的态度。

人生境界作为人生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构建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它始终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高校德育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主体价值,从人生境界培养的视角出发开展道德教育可以不断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和价值。

作者:侯宾

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闲暇生活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需要德育的引导和渗透,这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也对教育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观念、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通过有益的道德引导,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道德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闲暇生活 德育 价值分析 道德引导

由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高校学分制的实行,相对中学课业负担的减轻,使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的增多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缺乏合理的引导,大学生自由过度,甚至放任自流,则可能消极因素增多,负面影响加大。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愈多,也就愈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所以大学生的闲暇生活需要德育的引导和渗透。

1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德育渗透的价值分析

闲暇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马克思认为“只有真正自由支配了自己的闲暇时间,才有真正的财富”。将德育渗透于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中,并不是剥夺他们的闲暇时间,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指导他们科学地利用闲暇时间,丰富他们的闲暇生活,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增强他们与社会融入、塑造自身社会角色的素质和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为高校德育本身的发展拓展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1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德育渗透的社会价值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德育渗透对于社会和谐和稳定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使每个人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合理地释放和缓解压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只有合理的利用闲暇时间,开展闲暇活动,才能更好地缓解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职业的变化频率加大,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这就要求新时期的大学生既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也要学会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闲暇德育,不仅对个人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富裕,而且包括人的身心健康、精神的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闲暇德育恰恰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并且通过他们向社会传达闲暇价值,示范闲暇技能,影响广大民众形成正确的闲暇教育价值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闲暇德育,对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1.2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德育渗透的个体价值

首先,闲暇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闲暇时间中,大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突破了传统严谨的课程和制度框架的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培养兴趣,发挥潜能,形成个性,这有利于大学生各方面天赋的充分发挥。高校闲暇德育正是通过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指引,为大学生创设自主选择的环境,提供自由活动的场所,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和文明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为真正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其次,闲暇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身心自由、安全是创新潜质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所以要营造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而闲暇教育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空间。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的活动,是一种完全开放的心灵背景下的自主自由活动,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思维得到充分扩展,自然就会迸发出创新火花。古往今来的许多发明创造,就是在闲暇中产生的。同时,闲暇时间的活动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这些都为人格的多方向发展和创造潜能的挖掘开辟了新的途径。

再次,闲暇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意识。闲暇时间相对于紧张的课上学习来说,显得轻松、自由,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出现不良倾向,比如有些学生认为终于可以无拘无束,要么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要么以聊天、睡觉、逛街打发时间,虚度光阴。因此,加强大学生闲暇教育,培养他们合理、高效地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提高他们对闲暇行为价值判断的能力,引导他们安全、健康、高尚地享受闲暇生活的乐趣,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自制、自律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最后,闲暇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生活的锻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因而交往能力较弱。大学校园内单一的交往方式和狭窄的交往范围也会导致个人心胸狭隘、性格孤僻、目光短浅。通过闲暇教育引导大学生如何有效的交往,如何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建立友谊,这样既提高了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又发展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德育渗透的教育价值

德育渗透于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中是德育创新的新视角、新模式,做为一种新教育方式,对于增强德育实效性和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闲暇教育使德育回归生活,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实效性不高一直是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德育没有回到现实,没有回归大学生生活的本真状态,德育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脱节,这与没有很好地抓住大学生闲暇生活这一块德育阵地有密切关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提倡在生活实践的体验中培养习惯,他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与传统德育不同,闲暇教育指向人的生活世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人文关怀。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有关社会、人生、生活的思想观念,蕴含着丰富思想道德内涵。因此,闲暇教育自然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它拓宽了德育生活化的空间,为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搭建了新的平台。

其次,闲暇教育能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离开这一点谈论全面发展、强调培养素质爱好、天赋才能,只不过一句空话而已”。闲暇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必要延续,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和个性。通过体验式活动,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自我塑造,促进自我个性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升,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闲暇教育有助于推进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发展。

2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德育渗透的对策思考

作为承担着重要教育责任的高校,应该为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提供有效地德育引导,提高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质量,进而提高大学生闲暇道德的水平。

2.1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观念

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把闲暇看作无所事事或随意打发时间,缺乏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的正确观念。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道德渗透就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是闲暇社会,闲暇生活是人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提高生活质量,就要形成科学的闲暇观念,认识到闲暇时间对自身所具有的潜在价值。一个人的闲暇生活幸福与否,与其是否拥有科学的闲暇观念有关,合理的闲暇观念可以使人避免闲暇中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科学地选择闲暇生活方式和闲暇活动内容。这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对闲暇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宣传,高校可以成立一个大学生闲暇生活咨询社团,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闲暇观念和意识。通过宣传和指导,使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大学生充分了解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有效进行闲暇德育渗透的根本保障。

2.2 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体现大学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文明利用闲暇的条件。既要加强校园硬环境的建设,创建闲暇活动必要的的场地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尽可能为大学生营造广阔的闲暇活动空间,并且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场所在大学生中开展具体活动,进行技能指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闲暇习惯和高尚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这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有所增益。更要注意优化校园的软环境,比如优化班级管理,加强班风、校风建设;通过组织一些评比活动,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及教师提供的各种讲座、读书指导,构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围。这样的环境对大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达到闲暇教育的目的。

2.3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是闲暇生活的主体,所以不仅要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闲暇观念,而且要充分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他们自身对闲暇道德素养提升的积极参与和自我内化而进行的教育都是徒劳的。闲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开发式的活动,再加上大学生本身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兴趣爱好、闲暇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在闲暇教育中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大学生正逐渐走向成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在进行闲暇教育时,要以大学生的自主、自觉、自由为基础,充分认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将外因与内因有机结合,使德育真正深入人心,从而提高闲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总之,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闲暇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积极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把闲暇生活控制在合乎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良性运行轨道上。

参考文献

[1] 万慧进.高校闲暇德育对大学生闲暇德性的建构[J].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改革,2007(5).

[2] 叶芜.闲暇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

[3] 赵虹元.高校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与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 庞桂美.闲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 杨志红.关于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及思考[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作者:任婷婷 曾爱平

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德育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摘 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展开,在德育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重要性和意义也越来越显明。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才能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报效国家与服务社会的高尚精神品格。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

高校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性社会服务实践,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品格,也有利于推进高校的德育建设,对大学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国家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新要求新形势下,要想使高校志愿服务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就需要充分认识高校志愿服务的意义,正视和解决当前高校志愿服务面临的一些问题,在德育视角下构建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一、构建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高校志愿服务以奉献、友爱和进步为核心理念,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高校志愿服务之所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有效元素,是因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人群作为社会群体中最有活力和生机的代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力和影响力,非常有助于形成和谐、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这种活力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高校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也缘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广泛性。高校志愿服务将社会发展中应具有的共同理念集于自身,以服务社会、帮助别人、完善自己为精神动力,并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把自我的志愿精神与社会需要的志愿服务相互统一,有利于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和影响他人,传递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有利于德育工作取得更好效果

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要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为基础,把德育的精神和理念贯穿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过程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以德育规范自身的行为。所以,高校志愿服务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

在志愿服务理念的倡导下,大学生为社会奉献自己,开展一系列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融入社会、服务他人的实践能力,又使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换言之,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取决于在课堂中学习知识,还需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奉献精神和高尚人格。高校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创新形式,是德育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促进了德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又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志愿服务的教育实践意义。

二、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不完善

当前,一些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还不完善,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误区。如有些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应当不计报酬,应该完全服从组织的安排,这样理想化的想法对高校志愿服务缺少现实性的思考。因为高校志愿服务如果没有基本的经济支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就会受困,志愿服务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也无法发挥。过于理想化的志愿服务理念与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产生较大错位,挫伤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就削弱了志愿服务的效果和作用。再如,有些大学生是带着很强的功利目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或者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给自己加分的一种形式,以积累评优评先的条件和资本,这就完全违背了志愿服务的理念。这样的想法和认识,改变了志愿服务自身的性质,脱离了志愿服务应有的意义与价值,导致不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产生思想困惑和矛盾。究其根本,是对高校志愿服务的理念认识不清使然。

(二)缺少对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的系统专业培训

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是有效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实践普遍存在着缺乏科学性的现象。大学生在参与高校志愿服务前缺少系统和专业的培训,缺少对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的把握,导致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下降。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缺少长期有效的培训,使得大学生在组织志愿服务时只能单纯依靠个人的经验来组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缺少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基本而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影响着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高校志愿服务缺少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对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因为没有意识到激励和保障机制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是却缺少对参加志愿服务学生的激励和保障,或者是不少高校只注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激励,但缺少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必要物质保障。通常在大学生完成志愿服务后,学校会颁发荣誉证书或者加分,却没有对志愿服务团队的经济支持。更有甚者,有些高校的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需要自己承担相关费用。长此以往,高校志愿服务的前景堪忧。

三、构建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途径

(一)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高校德育管理作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以特定的德育理论作指导。为此,高校要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到德育管理的内容中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

第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志愿服务观念。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应当引领大学生在五个维度上来落实,即自愿性、公益性、无偿性、服务学习性和效率性。以这五个维度来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克服自身的弱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科学地引导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完成自身的德育实践,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品格,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

第二,要引导大学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之一就是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贯穿志愿服务的精神理念,引导大学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其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观能动性,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唯有如此,大学生志愿者才能树立起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的清醒意识,深入领会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和内涵,进而用自己的实践行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二)规范高校志愿服务培训工作

面对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亟需完善和强化高校志愿服务培训工作,以推动高校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要做好这项工作,宜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完善高校志愿服务队伍的培训机制。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需要自身的综合素养,还需要具有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知识和能力,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也就是说,这种专业培训一定要结合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和独有特性,并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实际情况相契合。高校相关部门在对大学生具体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建立每个志愿者个人的培训档案,将其作为大学生综合素养考评的重要依据。在培训内容方面,要确保全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统一性,高校可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编写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教材,强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技能性和专业化的指导。

其次,要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与志愿服务两者的合力。国外高校已多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程体系当中,并建立起相应的评估机制。在这方面,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共识。因此,高校应善于借鉴国外一些大学的优秀经验,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层次和水准。

最后,要实现志愿服务与择业就业的互惠。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校企联合、校地联合的优势作用,加强大学生与企业之间、与地方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通过搭建志愿服务与择业就业相融合的平台,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志愿服务经验作为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促进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能力。

(三)建立高校志愿服务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在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应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创设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以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评价反馈作为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和评价标准。除了要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必要的精神奖励外,也要重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经济和物质奖励。

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主要体现为志愿服務的物质保障和经费保障。在志愿服务的经费上,高校要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投入。同时也须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此调动企业与各类团体的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起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必要费用。唯此,才能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顺利、有效、持久地展开。

总而言之,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创新形式,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必须要提高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加以大力支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报效国家与服务社会的高尚精神品格。

参考文献

[1]张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化、项目化创建研究——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9):144-145.

[2]李明,周玉成,孙净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科技视界,2013(31):17+63.

[3]狄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理念创新与机制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33-35.

[4]王苏莉,汪丽丽.后世博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J].学理论,2011(6):152-153.

[5]黄欣.“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6-207.

作者:马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