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实习体育教育论文

2022-04-26

摘要:在前期基于《教师专业标准》而开发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包括3个维度、8个领域、24个标准和242条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的65名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进行调查,从而为认证程序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教育实习体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教育实习体育教育论文 篇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是针对于江西地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说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华东交大体育学院的教学实习工作中来,实践证明做实施的改进好完善是有必要且有成效的,希望这样一种探索和研究对于同行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或启示。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工作

一、前言

实习工作在普通高等师范学校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到教学、管理和社会工作中去,以此来衡量和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基本素质和教学技能,进行教学实习工作的目的就是希望借由这样一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其今后走上教学平台提供一个好的开始。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可以说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与此同时还能够全面的衡量和检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很大程度上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下文中就正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在江西省部分市内院校内的体院教育专业进行了教学实习状况的调查研究,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解决问题,还将结论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文的实际研究对象是江西省部分市内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回溯试验法。

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工作现状的分析

笔者在参与实习活动的管理与指导以及在对江西省部分市内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状况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为有利的方面感到骄傲,但另一方面却也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教学实习的工作必将更上一层楼。下文中首先给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客观标准的评价体系。分散实习要求和性质的不同对实习工作的评价体系造成较大的干扰,主要是因为有的学生实习的单位是学校、有的学生实习的单位是俱乐部、有的学生就是在母校内进行实习,这也就是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很难真实的获取学生的实习状况,甚至连学生是否有参与到实习中来都很难保证,这种状况下老师就很难给学生给出一个准确客观的评价。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自行联系单位通常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因为毕业以后并不想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因此不愿意参与到集中实习中来,而是直接选择想加入的公司预热;二是选择到自己的母校实习,然后直接请熟悉的老师开出证明后就不参与到实习中去,这种状况一般是为了腾出时间准备考研或者是将来就想留在母校来工作。

2.实习的带队教师队伍及学生自身素质欠缺。现在的大学教师普遍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较重,加之某些实习学校地处偏远、学生多、实习学校不支持,使得教师的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困难,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来说,还关乎到指导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资质问题,实际上,实习指导老师是需要通过硬性的标准和规定的,但是很多体育院校并没有控制好这一点,本来应该选择一些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的教师来担任实习指导工作的,但有时候因为人手不够或者是学校的教师队伍本身不够强大等原因,导致派出去的老师并不能够胜任实习指导工作;最后一点就是指导老师的责任心,不管老师的水平如何,责任心与工作态度对于学生的实习工作还是影响很大的,既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实习热情,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实习水平。

3.学校领导层面对于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这样的单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特殊性,也就是说,领导对于某些事情的态度非常关键,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同样如此。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种重视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尽人意的,几乎一半以上的学校并不重视和支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除此之外,还牵涉到领导层面对于体育设备的不重视,使得实习学校连体育设备都不齐全,这都将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实习。

4.实习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在多个学校中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校本身安排的实习单位有多个,但往往就会出现个别学校的实习率偏低的状况,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实习基地太过于偏远,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去。即使说在以后的工作安排中强行的将学生安排到相对偏远的地方去,也还是会不利于带队老师的管理与指导。除此之外,实习基地上的不完善还表现在具体的实习环境不一样,这是因为现行的实习基地一般在学校外面,那么根本就不可能保证每个实习单位的实际设施、教学环境以及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都一样,甚至由于某些实习单位自身的原因而使得学生的实习工作很难正常进行,这就会造成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受到的重视、工作的收获有较大的不同,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实习效果。

5.实习准备工作不到位。实习的准备工作对于实习的效果很有影响,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实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表示实习经历的不完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工作同样包括学生的和教师的:学生的准备工作不到位主要是表现在知识技能的不充足上,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好好的把握,在实习之前才临时抱佛脚,自然是很难得到一个很好的效果的;而教师的准备工作不完善则是表现在上文中提及的自身水平和工作态度上,这里不赘述。

四、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工作改革的具体设想

1.鼓励集中实习生,严格要求分散实习生。建议采用以集中实习为主,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配合使用的模式来进行实习工作。我们国家长期以来采用的就是集中实习的模式,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证明了这样一种实习方式的有效性。在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内统一进行实习工作,将参与实习的学生合理分组,然后分配到既定的学校中去,由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的教师来担任指导工作,且将这样一项工作纳入到教师的年终考评中去。这样一种实习管理的模式,实际上实现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既让教师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也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指导与管理。另外,对于分散实习的学生则需要加大要求的力度,可以要求由实习单位发送邀请函,并要求学生上交适当的工作总结、实习论文或者是调查报告等实习证明材料,并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

2.加强实习模式建设。实习模式的改观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实习形式上的变化,也就是说,将单纯的体育教学实习延伸至教学、管理的综合进行;另一方面则是实习时间上的调整,可以将一个连续的实习过程分阶段来进行,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不断的有一个实践、反思、进步、实践的良性循环过程,这样一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效率、效果和热情上都有很大的加强,且便于学生在学习和实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这对于学生以后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工作体会都很有帮助。

3.扩大实习基地的建设范围。不可否认的是,校外的实习基地才是高校体院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实习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实际状况的复杂性,我们并不能这样一概而论之,而是应该根据实际的状况选择在校内建设实习基地或者是将实习基地扩展到俱乐部等场所中去。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各自说明: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强调两方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程度和实习学校内的体育设备完善程度,在此基础上强调实习生自身的实习态度;校内实习工作强调的是将实习贯穿到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去,我们在对实习进行探讨时往往考虑的就是学生到了大四以后进行的实习工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就要将这样一种教学理念连同体育专业的知识一起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将实际基地扩展到俱乐部中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在很多体育生的专业或者是特长就是健美操和体育舞蹈,而这样两种项目在俱乐部中的应用要远高于学校,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下更能够将技能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再者就是考虑到在现在紧张的就业形势下有效的拓展学生的就业面。

4.做好实习的准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或者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整个实习的过程和成果都是很有影响的,这一点的实现更多的是对实习指导老师有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就要有一种整体观念,既要保证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认识,也要保证学生在实习的准备工作上有所行动,这将为实际的实习工作提供很多便利,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身体力行,为学生提供一个为人师表的典范形象,使得学生在师长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内而外的提升职业道德和教学忠诚。

5.完善实习评价体系。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实习内容是多个方面的,具体包括教学实习、课外活动指导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社会实践实习和教育研究调查实习等,这样一系列的实习内容的设计目的就是希望很好的提升学生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以及运动实践能力等。因此我们在对实习的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时,也要根据这样一个具体的实习内容来进行制定,具体来说,可以要求学生提交足量的教案、学习记录、班主任工作笔记、教学及课外活动计划、教学及课外活动总结、实习论文及调查报告等。学生只有在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时才能够得到优秀的评价,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锻炼热情。

五、结语

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实习实际上就是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质量验收,是对毕业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术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管理水平、社会水平以及自身素质的一个综合测评和验收,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郑重的问题,因此建议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尽量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落到实处,这需要学校领导层和教师的指导和控制、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学生自身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投入。我们学校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上已经走出了较好的一步,并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希望能够同行能够在这样一种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实习质量并更深层次的进行总结和研究。

参 考 文 献

[1]刘柳.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5)

[2]李广文.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1(7)

[3]田玲.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2009(11)

[4]赵雅玲.高等体育院校学生教育实习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研.2009(5)

项目基金: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07-5-19)。

作者:刘志英 林敏

高校教育实习体育教育论文 篇2: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调查与分析

摘      要:在前期基于《教师专业标准》而开发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包括3个维度、8个领域、24个标准和242条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的65名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进行调查,从而为认证程序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当前开发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非常有必要且可行;(2)认证程序的重点是考察职前体育教师的整体绩效表现,为人才培养提供反馈信息;(3)国家可考虑成立专门组织开展认证工作,认证应采用匿名方式,以保证认证程序实施的科学、客观和公正;(4)可通过公布认证通过高校名单,减少未通过认证高校的招生名额,同时与教师资格证挂钩,招聘时优先考虑通过认证高校培养的职前体育教师等方式,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产生根本影响。

关  键  词: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职前体育教师教育;认证程序;体育教育專业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standard;pre-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certification procedure;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制订教师专业标准并开展教师质量评估是近年来国际教育领域比较通行的做法[1]。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针对职前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明确指出:“开展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包括重视教师职业特点,加强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2]由此可见,教师专业标准对职前教师培养非常重要。但遗憾的是,国家虽然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却对如何推动专业标准的实施以便充分发挥标准的作用暂时并未出台具体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会导致实践中对专业标准的“无视”。因此,开发基于标准的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并对职前教师质量进行评估非常关键。2017年10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3],将职前教师教育专业的质量监测、评估与质量体系建设推向了新的高潮,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在前期基于《教师专业标准》而开发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包括3个维度、8个领域、24个标准和242条具体要求)的基础上[4],通过对培养职前体育教师的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开发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相关问题的认知,从而为后期质量认证程序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体育院系院长系主任研讨会”的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65名负责人。使用自编的《基于专业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认知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基本信息共9题,正文部分共20题,包括认证程序开发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必要性,认证程序的作用,认证方式、认证过程、认证结果处理,认证对人才培养应产生的影响等方面。采用李克特五级计分法,从1分到5分别表示对该题项的赞同程度,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5份代表“完全同意”。问卷完成之后,间隔1个月将问卷两次发给10名相同的受试者填写问卷,研究者对两次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对积差相关系数(稳定性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问卷的再测信度为0.802,表明问卷稳定性很好。在效度方面,邀请6名从事体育教师教育研究者进行检验,认为问卷整体的结构合理、内容贴切。对回收的问卷采用SPSS 19.0進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认证程序开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虽然制订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教育战略发展规划的重点,但标准本身的重要性是否能够得到职前体育教师培养部门负责人的认可,以及开发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是否具备,这些对于标准的作用发挥非常关键。关于“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重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87.7%的调查对象表示“同意(比较同意27.7%+完全同意60.0%)”,说明职前体育教师培养单位的负责人认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很重要。至于如何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落到实处,92.3%的调查对象同意(比较同意55.4%+完全同意36.9%)“应该有相应的配套认证程序”。进一步调查显示,72.3%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发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非常必要,67.7%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开发认证程序是可行的。

2.2  认证程序作用

通过开发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将会对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产生何种作用?作用应发挥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比较关心的话题。调查结果显示,58.5%(比较同意35.4%+完全同意23.1%)的调查对象认为“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能够考察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绩效表现”,选择“一般”的占33.8%;80.0%(比较同意33.8%+完全同意46.2%)的调查对象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任课教师可通过认证程序来评估本专业毕业生的质量”;87.7%(比较同意44.6%+完全同意43.1%)的调查对象认为“认证程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上述情况表明,专业负责人认为认证程序能够通过考察职前体育教师的整体绩效,从而对职前教师质量进行评估,最终达到提升职前体育教师综合素养的目的。

2.3  认证方式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应采用国家统一还是各个地方单独进行的认证方式?认证专家如何选择?调查结果显示,66.2%(比较同意38.5%+完全同意27.7%)的调查对象认为“国家可考虑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管理认证工作”,只有9.2%的调查对象持反对意见。关于认证专家的选择,81.5%(比较同意32.3%+完全同意49.2%)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成立专门的认证专家库,针对特定学校随机抽取特定数量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队进行认证”。可见,专业负责人很认可通过国家成立专门的认证机构,并随机抽取专家库的专家进行认证的方式。

2.4  认证过程

认证过程是整个认证程序实施的关键环节,起着核心支撑作用,即整个认证是否能够顺利实施,认证过程的组织方式非常重要。调查结果显示,86.2%(比较同意58.5%+完全同意27.7%)的调查对象认为“认证全过程应该采用匿名评审”;83.1%(比较同意35.4%+完全同意47.7%)的调查对象认为评审过程应该包括材料认证和现场认证两部分;另外,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传统的认证方式已经由纯粹的纸质材料递交转向网络系统认证,因为网络系统认证能够极大地提升整个认证过程的工作效率,67.7%(比较同意41.5%+完全同意26.2%)的调查对象认为“可开发网上认证系统,所有认证材料的递交都通过网上操作系统进行,以提升认证效率”。从调查对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看,提升认证过程的科学性非常关键。

2.5  认证结果的呈现与处理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实施,其结果的处理方式非常关键,应发挥认证结果的正面影响,避免可能存在的负面作用。调查结果显示,80.0%(比较同意40.0%+完全同意40.0%)的调查对象认为“可将结果分成几个层次,对于情况不理想的学校应该给与机会进行改进和再认证”;89.2%(比较同意60.0%+完全同意29.2%)的调查对象认为“具有层次性的认证结果”是“为了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是为了将所有专业分为三六九等”。另外,92.3%(比较同意49.2%+完全同意43.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尽量将认证结果信息及时反馈给体育教育专业任课教师”,以便任课教师及时对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策略进行调整。关于认证结果的有效性,81.6%(比较同意35.4%+完全同意46.2%)的调查对象认为“认证结果应具有周期性,且在周期结束后要重新进行认证”。由此可见,专业负责人普遍认为应该发挥认证结果在职前体育教师培养中的反馈、激励等正面作用。

2.6  认证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影响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实施,最终结果是要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通过何种方式影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非常重要。调查结果显示,76.9%(比较同意32.3%+完全同意44.6%)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将通过认证的高校名单公布在官方网站,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而对于那些没有通过认证的高校,70.8%(比较同意40.0%+完全同意30.8%)的调查对象认为“要减少招生名额”,因为这表明其人才培养质量可能不过关。另外,由于教师资格证与教师专业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似性,因此,66.2%(比较同意40.0%+完全同意26.2%)的调查对象建议“认证可以与体育教师资格证挂钩,只有通过认证高校的毕业生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69.3%(比较同意30.8%+完全同意38.5%)的调查对象还认为“成功通过认证高校的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在招聘教师时应该给予优先考虑”。总体而言,认证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影响表现为,通过认证的高校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而未通过的高校要给予一定的压力,从而敦促其改进,以真正发挥认证的导向作用。

3  讨论

3.1  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是专业标准有效实施的保障

近年来,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表明,包括英美等发达国家政府在教师教育管理方面,主要是在基于各类教师教育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证制度”“教师教育课程认证制度”等在宏观层面保障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方向,从而引导、监督和检查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与人才培养质量[5]。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构建各类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是开展教师教育标准化工作的第一步,而真正保障这些标准实施的有利措施则是认证制度的施行。实际上,认证制度只是宏观的政策性导向,而承载认证制度的有效载体是认证程序的开发与实施。因此,发达国家不仅有完善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还有完善的教育标准体系的认证程序,标准本身及其配套的认证程序恰似双重保险,保证了教师教育标准实际效用的发挥,其中美国在该领域的工作最为完善[6-7]。从这个角度而言,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有赖于配套的认证程序做支撐,很显然该认证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职前体育教师质量,同时也为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引导。

纵观我国出台的一些教育类政策性文件,如果政府未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那么这类文件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因为基层单位在无法获得指导性意见的基础上,很难将这些文件的精神落到实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宏观性的政策文件,那么其有效实施的保障则是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从本研究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不仅对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本身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同时也认为配套的认证程序非常重要和可行,这说明他们对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寄予厚望,从另外一个方面也折射出当前我国职前体育教师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因为缺乏标准的指导,使得培养过程的“随意性”和培养结果的“不确定性”为职前体育教师素质的提升埋下了严重隐患。虽然他们意识到了问题存在,但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仅凭某个学校的力量很难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调查对象也认为,通过认证程序的实施应该重点关注职前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整体绩效表现,并对整体质量进行评估,最终目的是提升整个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质量。在明确认证程序对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有效实施的保障作用情况下,主管标准体系建设的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舆论建设,即要让外界了解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文件,而是其背后有着系统的配套认证程序,认证程序的作用就是要保证标准本身的有效实施。强大的舆论影响,将会使得认证程序能够积极推动标准本身“实践性”作用的发挥。

3.2  认证程序专业化是认证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

所谓认证程序专业化,是指整个认证程序有一套完整的规则,且在规则的指引下认证工作的开展非常专业[8]。以美国NBPTS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为例,不仅标准本身由12~15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发,而且认证过程也非常专业,主要体现在认证策略开发、认证实施、认证信效度保障3方面[9]。关于认证策略开发,NBPTS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室来完成该项工作,实验室专家来自于专门的测试组织、研究性机构、高水平大学等,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提出科学的认证策略。关于认证实施,主要委托专门公司进行,如教育测试服务公司(ETS)就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关于认证信效度保障,由专门教育测量专家组成了技术分析小组,对整个认证过程提供监督[10]。与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配套的认证程序,其高度专业化的特征是认证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

首先,关于认证的主管部门,国外几乎由专业协会来完成,但前提是他们的标准也就是由专业协会开发。对于中国而言,比较切合实际的情况是由颁布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认证机构。成立专门认证机构的最大好处在于保证了认证的合法性与权威性,提高了认证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66.2%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国家能够成立专门机构开展这一工作。其次,对于整个认证程序的实施过程,相关负责部门要出台类似于产品使用的详细说明书,因为并非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很好地了解标准及其认证程序的内涵;说明书应包括标准本身的意义与作用、认证程序的组成、基本要求、认证方式、认证资料的选择与提交、认证的评估与得分等。实际上,当前国外教育的很多领域都引入公司化的操作制度,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思路。除了上述NBPTS的认证有公司参与外,美国著名的SPARK课程研发与推广也由公司进行,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保证了该课程远远领先于其他仅由学者个人力量进行推动的课程[11]。再者,认证专家的合法性非常关键。认证专家是认证工作开展的执行者,因此专家本身的道德品质、工作精神与专业水平很重要。当前国内的一些评审和认证备受诟病,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评审专家的职业精神较差、随意性很强。关于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专家选择,本研究的调查表明,81.5%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成立专门的认证专家库,每次认证的专家均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从而尽最大限度保证专家认证的权威性。另外,对于认证专家的入选,负责部门要严格把控,尽量避免将那些“名气很大但专业方向并不对口”的专家纳入专家库。近年来,“国培计划”专家库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通过以上途径,可以促使认证工作的开展走向专业化。

3.3  认证程序的实施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原则

对于参与认证的高校而言,如果国家出台了相应的认证结果处理方式,那么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该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命运。从这个角度而言,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认证程序实施而保证认证结果的合理性很关键。

首先,采用全程匿名的认证方式。在本研究中,86.2%的调查对象认为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应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这是因为非匿名方式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对于匿名认证要遵循双盲的方式,即申请认证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不知道将被谁评审,而参与评审的专家也不知道将要评审的材料来自于哪个高校。在双盲的过程中,主管部门负责人要进行严格的信息控制。高校在递交材料的过程中,除了递交一份有所在单位信息的材料之外,还应递交一份没有任何所在单位信息的评审材料。在抽取评审专家的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系统的随机抽取方式,通过自动抽取来实现专家与材料的随机组合。其次,整个评审过程包括材料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部分。申请评审的各个单位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夸大材料的真实性,从而提高认证的通过率。如果仅从材料本身来看,很难保证评审材料的真实性,因此现场认证将会弥补这一缺陷。比如,在现场认证的过程中,评审专家通过实地观察所在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情况,以及与教师、学生的座谈能够了解到很多材料本身所不具备或者夸大的信息。再者,评审结果呈现的公平性。在本研究中,80%的研究对象认为应该将评审结果分为几个层次,但这种层次并非为了划分三六九等,主要是为了提供反馈信息。对于未能通过认证的体育教育专业,还可以对照其中的指标进行改进,以及申请下一次的再认证。虽然分层次的结果呈现会突出部分高校的弱点,但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树立典型,为其它高校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也能够给部分高校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改进本校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最后,网络认证系统的开发能够保证认证的客观性。当前,越来越多的认证工作已经开始寻求网络认证系统的帮助,这些系统不仅避免了提交大量纸质材料的烦恼,而且系统本身也能够完成一些基本的指标判别,尤其是对于那些偏向于数字化的指标,网络系统本身的判断可以有效避免专家判别带来的误差,从而保证了认证的客观性。

3.4  认证程序应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产生根本性影响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是针对培养职前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专业,因此,整个认证工作开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产生根本性的正面影响。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中国高校能够培养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数量剧增。据黄汉升等[12]研究表明,截至2015年我国共设置852个体育学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317个,占37.21%,位居体育学本科专业数量的首位。实际上,很多专业培养的体育教师质量并不过关,因为教师资格证并不能好地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另外,由于没有任何的质量评估程序,使得很多高校呈现出“无所谓”的姿态。尤其是本科二批院校无限制的扩招,培养出大量职前体育教师,但有限的资源导致培养质量低下。通过国家相关部门主管职前体育教师的评估,既可以对通过认证的高校形成正面宣传作用,又可以对没有通过认证的高校形成威慑作用,而这在美国NCATE/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评估的效果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13-14]。

一方面,国家主管部门可在官方网站上公布通过认证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名单,这样不仅可以给公众提供信息,而且有利于对这些专业本身发展的监督。同时,还可以考虑作为各个大学学科评估的加分指标。对于那些没有通过认证的高校,一定要减少招生名额。对于目前中国大学招生而言,招生名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高校的经费收入,招生名额的减少必然会对这些专业产生极大压力,这样可以促使他们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从而顺利通过认证。另一方面,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评估可以考虑与教师资格证挂钩。教师资格证是教师从事职业生涯的“身份证”,但其内在权威性却屡屡被怀疑,原因在于教师资格证的获得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一名教师应有的专业水平。如果能够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工作与教师资格证联系起来,比如只有通过认证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等,这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压力。最后,国家应该营造舆论导向,即通过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认证的高校,其培养的体育教师在整体上的质量要更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要给予优先考虑。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而言,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极大的情况下,由于认证而带来的就业“红利”或者“负面压力”必然会对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产生很大影响。总之,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提升未来体育教师质量,而质量提升的关键又在于培养职前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专业。通过认证工作的开展对这些专业建设产生推动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打破当前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师培养方面“不思进取”的状态,真正贯彻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教师教育标准化与质量提升的要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职前体育教师标准对于职前体育教师培养非常重要,而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通过配套的认证程序来实现。因此,开发基于标准的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非常有必要,同时在当前的背景下也是可行的。

(2)认证程序的重点是考察职前体育教师的整体绩效表现,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评估反馈信息,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国家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开展认证工作,所有的认证工作都采用匿名方式进行,以保证认证程序实施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4)可以考虑通过公布通过认证高校名单,减少未通过认证高校的招生名额,同时与教师资格证挂钩,在教师招聘时优先考虑通过认证高校培养的职前体育教师等方式,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

4.2  建议

(1)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对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本身及其配套的认证程序表达了较高的认可度,说明标准和认证程序有着较好的现实需求,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这些工作的开展。

(2)基于专业标准而开展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的过程中,在中国的社会大背景下要特别注意整个认证过程开展的专业化,尽量避免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积极发挥正面作用。

(3)在教师教育标准化的国际大趋势下,以及教育部连续多年重视和全面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实施的情况下,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实施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努力通过实施而在整个体育教师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TERRY A S,JACALYN L L. Navigating the program evaluation process for PETE & kinesiology:A roadmap for success[M]. Reston,VA: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2012:1-7.

[2]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 [2018-10-11].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212/xxgk_145603.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2018-10-11].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7011/201711/t20171106_318535.html,2017-10-26.

[4] 尹志华. 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 朱旭東,胡艳. 中国教育改革30年(教师教育卷)[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9.

[6] 王健,董国永,王涛,等. 人文主义视野中的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7):93-98.

[7] 董国永,毕永兴. 美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问题研究及启示[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4):109-114.

[8] 陈德云. 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 JESSE L R,AMELIA M W. 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ask presentation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12,31(1):4-20.

[10] KAREN L G,AMELIA M W. The effects of achieved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certification on the margin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J]. The Teacher Educator,2012,47(4):283-301.

[11] 尹志华,施家瑜,汪晓赞,等. 美国SPARK课程的教师培训[J]. 体育学刊,2010,17(6):60-64.

[12] 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等. 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 体育科学,2016,36(8):3-33.

[13] DREW H G,ANDREW S L,ROBERT Z.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prospective teacher:The impact of admissions and license testing[R]. Princeton,NJ: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1999.

[14] KRISTIN N B. Teacher education:Assess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beginn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D]. Urbana,Illinois: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 Champaign,2008.

作者:尹志华 汪晓赞 覃立

高校教育实习体育教育论文 篇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高等院校体育系进行体育教育实习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实习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质量,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树立专业思想,培养职业道德;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体育专门人才。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进行教育实习的任务是:初步掌握本专业主干内容的操作程序,培养实践能力;初步了解与本专业相关内容的操作程序,培养多种能力;培养专业思想,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强调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新时期下体育教育实习的任务更显艰巨,通过教育实习应完成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科研能力及其他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 体育教育实习的特点

实践性:体育教育实习本身属于高校课程结构中实践课程的范畴,所以实践性是其最明显的特点,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亲自参加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工作,锻炼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合性:体育教育实习具有综合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对实习学生的专业素质考察上。既能考察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又考察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还能考察德、智、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其次表现为实习学生所学知识、技术、技能的综合运用。既要涉及到专业知识技能,又要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知识的运用。再次表现为实习学生从业素质的综合提高。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他们不仅在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而且在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思想素质方面也得到提高。

示范性:教育实习不仅仅是让实习学生了解和熟悉教育教学的一般情况,更主要的是使他们以一个教师职业活动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化的实践活动。

学习性:在整个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过程也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3 体育教育实习时间

很多研究者都对体育教育实习的时间进行了阐述,具体的时间长度不统一,但是达成共识的是,都为应该延长实习的时间。刘玲等指出我国实习结构均采用一次性实习,对于提高实践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国外的实习多采用师范大学一至四年进行不间断的,几个阶段的教育实习。 胡安义认为实习时间太短,一切工作才刚刚开始理顺,实习就结束了。只有延长实习时间,增强学生间竞争,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化,才能达到实习目的。

4 目前体育教育实习的组织形式

关于教育实习形式,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分法。有人根据教师的指导形式分为“联合型和委托型”,联合型就是学校选派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基层实习学校任课教师共同负责对实习生的指导;委托型就是把学生委托给基层实习学校负责指导。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我们采取了另外一种划分方法,即按照学生的分散程度和主动性,把体育教育实习分为分散型和集中型。目前多数高校体育院系采取这两种实习形式。

分散实习:也称为单兵实习。是实习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时间内,选择实习地点和单位,进行个人单独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安排教师巡视,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学校评出成绩,作出鉴定,回校后由指导教师参考实习学校意见,评出实习成绩[8]。这种实习形式的优点是可减轻学校的工作负担,并节省部分实习经费,同时发挥学时的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点是实习生过于分散,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学校难以管理,除了实习前的统一培训外,对实习工作严格要求等宏观管理外,无法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和检查。同时学生自己联系实习点,多考虑离家近或有熟人好办事,易忽视实习条件,容易造成走过场的现象,实习的要求和评价 标准不一致,实习单位的条件不具备时会使实习效果受到影响。

集中实习:这种实习形式是把实习学生分成若干个实习队,由高校的专业教师带队或指定实习地点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面负责制的进行实习的一种方式。其优点在于便于教师指导,并能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缺点在于实习生放不开手脚,往往容易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实习单位也没有主人翁意识,容易出现不管不问的现象。

5 体育教育实习基地

体育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条件是基层学校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贯彻国家教育政策,要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并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及良好的设备保障。陈曙[9]等在研究中也提到了实习基地的指导不够完善,评价体制不健全,即各基地的区域性、实力相差悬殊导致实习规章制度、评价机制不统一,种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6 体育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

体育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各院校做法不一,大多较复杂、计算量大,指标多,内容不具体。其中有些学校制定了体育教育实习评估综合量表。将实习学校各方面意见与院校指导教师意见结合起来,使评价结果能更具体、客观地反映学生实习实际水平,但大多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客观评定。

7 总结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研究,加强与改进我国高校体育实习工作,是提高新型体育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我国体育教育毕业生在市场经济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必须重新审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实习的意义、重视教育实习问题研究,如实习的合作管理、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实习与整体课程设置等,建立系统的、整体的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加强体育实习的改革,健全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评价机制,才能提高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王琼娜

上一篇: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论文下一篇:自动化技术的电气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