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管理本科教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5年一轮对全国所有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了配合进行宣传、支撑材料的准备和检查预评,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系统,以提高迎评工作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系统的项目背景、解决问题、设计理念、体系结构,最后介绍了系统在清华大学的使用情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材料管理本科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材料管理本科教学论文 篇1:

浅谈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档案建设与管理

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对反映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实践过程及其成果的教学档案与教学现状的评价,是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水平一次重量级的检验,针对教学评估档案存在许多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应抢抓机遇,规范评估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进一步加强评估档案规范化建设,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教学评估;档案;建设与管理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教育管理的不断规范化 ,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国家考察学校办学水平、效果并进行资源配置重要依据之一。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中,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0个,观测点39个中,与教学院(系)及教学管理部门教学档案密切相关就有35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支撑材料主要是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支撑材料的基础、说明和解释,完整、充实丰富的原始档案材料是教育部专家组进校实地考察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教育部专家组了解学校工作的重要渠道,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的重要作用是其它信息、资料不可替代的,对于新建本科院校顺利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规范本科教学管理及教学研究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评估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教学档案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办本科时间不长,教学档案总体建设缺乏规范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档案建设工作随着升本筹备工作的开展和深入,逐步走向规范,但是离《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办法》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规模相当,类型相近学校组建升格而成,由于原各校建立的时间或早或晚,各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宗旨、办学层次以及千差万别 ,新组建本科院校后存在原各校档案体制管理不统一问题,有的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统一管理,有的新建本科院构实行分散管理。另外,由于办学经费匮乏等原因,某些高校领导对教学档案的管理与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在重视教学工作以及其它管理工作的同时,忽视了档案工作的存在, 在“迎评”过程使得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存在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也暴露无遗,主要表现在教学档案的总体建设进展缓慢 ,存在着档案材料不完备 、档案数据不全面、重新排序以及管理体制重新理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步伐。

(二)教学档案管理手段滞后,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大多数办学时间不长,硬件设施跟不上。组建合并前的原各学校,有的学校已配备专用的计算机,实行教学档案机检,有的学校特别是原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档案管理手段落后,还停留在纸质档案、档案柜保管的状态,有的甚至缺乏存放教学档案的场所,且大多数档案还依靠“半手工式”手段进行操作处理,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了评估档案的有效利用。教学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管理。近几年由于不断扩招,学校各院系教学评估档案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档案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欠缺不到位 ,学校、各二级学院、教研室三级建档和存档部门没有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 ,没有切实明确权责,建档归档机制也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档案存在材料重复归档和建档,教学档案材料整理不规范,甚至出现不归档或者漏档的现象。

(三)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整体素质较低

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208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28%。这些新建本科院校院校虽然学校级别提升了,但是档案工作并没有随之提升,人员的配置仅能应付基础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处于低层次的开发利用状态。另外,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 ,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宏观问题的认识和做法会发生变化 ,教学管理机构也多次进行整合变动 ,教学管理队伍流动性大,导致造成教学档案资料的不连续性和不完整性。有少数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还没有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采取兼职管理办法,教学档案基本上由教务处人员和各院(部)教学秘书、教务员兼任,它们受过档案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较少,业务水平整体素质较低。由于教学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往往造成学校评估结束后,出现教学评估档案支撑材料交接不清,被当事人拿走(当作私人财产),而未能将重要的或起关键作用的支撑材料复印件存档 ,造成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档案不完整而导致以后的评估复查的困难和利用不便。

二、实现高校教学评估档案科学管理的措施

(一)以评估为契机,完善教学档案建设,构建评估档案管理的制度和体系

首先,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既是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水平的检查 ,也是对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一次重要检验。要高度重视各部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学校成立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将教学评估档案建设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投入专项经费,配备相应档案用房,不断改善学校档案室馆舍和二级学院(部)档案用房条件 ,适当添置专用电脑、复印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现代技术设备 ,符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学校档案馆舍和二级学院(部)档案用房硬件方面的要求。

其次,《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与《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是新建本科院校档案业务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管理, 势必难以有效地开展。为了切实发挥评估档案管理的作用,促进高校教学评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档案法规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切实建立健全高校教学评估档案管理的工作规章制度,完善教学评估档案管理的体系,如教学档案工作规范 、部门归档立卷制度、教学档案实体分类办法、电子档案的归档管理办法等 ,使评估档案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使高校档案管理的建设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二)规范教学评估档案的整理,确保教学评估系统性与完整性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于档案工作是一次全面的考验和检阅。“迎评”学校要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 合格评估 ,首先要认真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 试行) 》,领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围绕“指标体系”做好支撑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一是要做好常规教学档案与评估档案的无缝衔接。档案在教学评估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同时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也带来不利影响。因为常规的教学档案管理是按《高校档案管理规范》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归档的,而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形成的评估档案是按评估指标体系归档 ,由于要求不同、分类不同形成差异 。所以,我们抓住迎评阶段的有利契机 ,抓好两者之间的无缝衔接,在整理常规教学档案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关注评估指标体系中所需要的材料 ,需要复印的就复印。在迎接评估过程中整理的评估档案同样也须关注常规教学档案的需要,对那些原先在教学档案中没有的材料 ,特别是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应补充到常规教学档案中去,使得常规教学档案内容更加全面、丰富。

二是教学评估档案应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模块管理。教学评估档案管理应进行分级模块管理——校级评估档案室和二级学院(部)评估档案室管理 。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过程中很多指标体所需档案不在校级归档的范围内,所以我们应按照评估的实际需要,加强和完善二级归档的内容,建立二级学院(部)为主的二级档案保管单位。评估档案建设与日常教学档案建设要求也存在差异,评估档案建设具体回 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 试行) 》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客观地反映近3年来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的工作状态教学档案,是以日常教务职能活动的写真记录为主要内容,比如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我们对于评估档案类别号应按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观测点”的顺序进行编号分类与编号设置,按照原始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的原则对佐证材料进行收集、筛选、凝炼、整合加工、审定、立卷等环节进行模块管理 ,模块管理必须符合唯一性 、稳定性的要求 ,即同一立档单位的档案不得重号 ,并方便插卷但不能随意变动。

(三)加强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

档案工作水平的高低,取决由于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由于档案工作专业性较强,教学管理信息复杂多样,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技术。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对教学管理人员,特别是教学秘书、教务员进行不定期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档案业务素质 、管理技术和现代化服务水平 ,使其更好地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四)利用各种现代化系统,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教学评估档案材料作为评估的基础和依据 ,档案材料是否齐全 、真 实对 评估结 果有 着直 接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教学评估档案数量不断增多, 加之高校的网络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各种数据库建设,新建本科院校为配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不仅对纸质版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对电子版材料的收集录入也在同步进行。传统的查找档案的过程已跟不上信息社会快速检索的时代要求,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评估档案行信息存储、便于查找利用, 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档案工作的客观要求。高校档案部门要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系统,构建一个功能相对齐全 ,操作简便的网络评估档案管理系统和平台制定统一的评估档案管理标准,开发评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强化评估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实现评估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

参考文献:

[1]金丽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分类方法初探[J].文教资料,2007(15).

[2]包世同.学校档案管理基础[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吴晓鸣.教学评估制度化与教学工作档案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4]潘桂萍.浅论高校评估档案及其管理[J].兰台世界,2007(22).

(作者简介:黄柑童(1975-),男,广西钦州人,钦州学院教务处,研究方向为高校档案管理与教学管理研究。)

作者:黄柑童

材料管理本科教学论文 篇2: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5年一轮对全国所有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了配合进行宣传、支撑材料的准备和检查预评, 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系统,以提高迎评工作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系统的项目背景、解决问题、设计理念、体系结构,最后介绍了系统在清华大学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本科教学 评估系统 迎评

一、现状与需求

教学评估制度从2003年开始启动,每5年一轮对全国所有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迎接评估工作是机遇与挑战,也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迎评工作,可以集成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资料和数据,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凝练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特色。在这样一种迎接评估工作的设想下,各高校展开了自评自建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以迎评为手段和契机,展开宣传、教学工作整理、支撑材料准备、检查预评等工作。

各高校的迎评工作时间跨度较长,涉及单位众多,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存在以下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评估信息的及时动态发布

如何让师生实时了解学校评建工作进度,帮助师生积极地参与学校评建工作,使评建工作落到实处。这就需要一个评估的新闻中心,或者说是信息发布平台。

2.评估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评估工作需要调阅大量的支撑材料和文件,对评估材料进行人工管理存在查找费时、保密性差、重复性劳动大、易出差错的落后性,也不能实现评估材料的共享和有效管理,所以需要对评估材料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管理。

3.评估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由于评估指标体系完整,学校的支撑材料比较多,纸质的材料堆积如山,不利于专家查阅。评估结束后,纸质材料入档案馆保存,下一次评估工作又需要重新收集,不利于建立长效的评估机制和评估后的整改工作。所以需要有一个集成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资源的平台。

为了解决评估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系统,以学校教学工作为主线,把迎评工作和学校教学资源集成在一个管理系统中,即梳理了学校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管理的数字化和现代化,也提高了迎评工作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评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与实现

1.设计理念

(1)搭建评估工作新闻平台:围绕评估工作搭建一个宣传、展示、交流的平台。平台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普及评估知识,宣传评估精神。整理与评估相关的文件、学习材料和参考材料,让全校师生了解评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及时报道评建动态,促进相互交流。及时发布学校评建工作的安排和进展情况,报道各部处和各院系的评建工作情况,让评建工作落到实处。③快速传递各类文件和资料:借助网络快速传递各类文件和资料信息,节约资源,实现无纸化办公。④为迎评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调动师生参与评建工作的积极性。

(2)集成学校的本科教学资源,建立全面的校情数据展示平台:梳理学校的本科教学资源并有效整合,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校情数据。让专家和校领导可以通过系统全面便捷的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更可以层层深入浏览至每位教师情况、每件设备情况、每位学生情况等更详尽的信息。解决评估专家翻阅大量纸质材料的不便,也可集中展示学校信息化成果,为决策支持提供数据依据和服务。

(3)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围绕评建工作,分别为评估专家、评建管理人员、全校师生、部门以及院系用户提供满足各自不同需要的个性化服务。①为评估专家提供的服务:可以帮助评估专家全面了解学校整体情况、充分获取有关信息、快速形成初步判断,为查证/核实支撑材料、深入考察调用原始材料提供简便的目录与导航工具。②为决策人员(校领导)提供的服务:可以帮助学校决策人员(校领导)摸清家底,把握关键点,特别是作为硬指标的各项基本状态数据,确保评建决策有的放矢。③为评建管理人员提供的服务:可以帮助梳理评估材料、整理各类信息。④为全校师生提供的服务:可以帮助全校师生积极地参与学校评建工作,实时了解学校评建工作进度,使评建工作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4)实现多格式的材料数字化管理:提供电子自评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管理功能,支持文字、图片、照片、统计图表、音频、视频、电子表格等多种材料类型,解决大量支撑材料的保存、使用、信息共享等问题,实现评估工作的数字化、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可持续发展。

2.系统体系结构

基于以上的设计理念,设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1)系统模块

图中核心部分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系统。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分为两部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网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数据库。

1)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网是评估信息的新闻中心,及时传递各类评估新闻、动态消息,也是评估办、教师、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评估网集成信息发布组件,以所见所得的方式组织网站栏目,动态及时发布各类信息,支持文本、表格、图片、视频等多种格式的文件。

2)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数据库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为基本展示框架,收集了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相关材料,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对学校校情数据进行整合、管理,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展示方式全面展现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发展全貌,为评估专家和校领导全面了解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提供了工作平台。系统支持权限认证,不同角色的用户在系统拥有不同的访问和维护权限。

(2)系统数据分类

系统的数据主要包括三部分:信息发布数据,主要指各类评估新闻、动态消息等。支撑材料数据,主要指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学校准备的各类支撑材料的电子版。权限及用户数据,主要是系统管理使用的角色分类信息、角色权限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3)系统用户

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用户分为五类。教师、学生、评估专家、评估工作人员、部门院系用户。不同的用户在系统中拥有不同的权限,均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其中教师、学生、评估专家在系统中只具有浏览权限,三类用户均可浏览评估网信息,评估专家还可通过帐号密码登录评估数据库,查看支撑材料。评估工作人员、部门院系用户具有系统维护权限,但是评估工作人员侧重于评估网信息的维护和评估数据库的系统管理,而部门院系用户侧重于维护评估数据库中的材料信息。

(4)系统的外部接口

图中右侧部分画的为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接口。由于系统可以集中展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所以与学校的其他信息系统存在信息共享。其他信息系统包括:科研办公、网络学堂等。

图中最外围标注的为系统的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运行维护机制,是系统高效平稳运行的措施和制度。

三、在清华大学的实践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系统2006年5月在清华大学投入使用。系统一方面为学校各院系、部处提供迎评工作平台,另一方面面向迎评专家、广大教师和学生全面展现了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全貌,为迎评工作营造方便的工作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是学校迎评工作不可缺少的支撑,得到了评估专家、教师、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教学工作水平综合数据库的建立,梳理和归档了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评估工作结束以后为学校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王锋.构建本科教学评估网络信息平台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103-104.

[2]陈和,林端宜.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2):108-109.

[3]胡付领,刘元义.基于B/S结构的本科教学评估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总体设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第1期:92-93.

[4]刘秀娥.建设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网站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6):25-27.

[5]蒋东兴,付小龙.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编辑:杨馥红)

作者:彭 宇 邹向荣 冯婉玲 陈怀楚

材料管理本科教学论文 篇3: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训练项目探讨

摘要: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本文在常规毕业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面临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拟出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岗位,对这些岗位所需技能进行总结,形成训练小项。对每个训练小项进行模块化设计,形成合理的训练内容,作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

关键词: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训练项目 模块化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2 - 8181.2015.03.006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实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同时,毕业设计作为一个实践环节在整个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针对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立足地方,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思想政治品质端正,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合作意識、职业素养和发展潜力,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理念,则毕业设计环节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切实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对毕业设计改革过程中,提出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概念模式。所谓“毕业设计概念模式”,是以毕业设计为中心,以一个工程项目为主线,将系列专业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贯穿在一起,形成一套前后贯穿、逐步深入的毕业设计体系,同时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面临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项训练的一种毕业设计形式。研究这种概念模式实施的可行性,明确将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与渗透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初步形成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拟出多数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需的基本条款,加以整合成各个小项,加以训练,拟定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有效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考研等间的矛盾。

1 就业调查,初拟训练项目

紧密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实际需求,对往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13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诸如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单位性质、就业岗位、岗位所需技能以及毕业生的感想建议等问题。

从调查中发现,土木工程毕业生就业对地域要求不是很大,不是特别钟情于沿海发达地区而冷落西部地区,这是由土木工程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土木工程工作范围很广流动性大,哪里有工程哪里需要土木人,土木工程毕业生就在哪。土木工程毕业生倾向于在国企、机关单位工作,一般不愿到中小型民营单位工作。就业方向方面,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即使是下工地、跑施工现场,也不愿坐办公室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可以看出大多数土木专业毕业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愿意付出,愿意吃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都有跳槽的经历,在一个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得到锻炼后希望到更广大的舞台去展示,去迎接更大的挑战。从总体上看,13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安徽本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涉及的岗位多事技术岗位,如施工员、监理员、检测员、材料员、造价员、安全员等,还有部分进入设计单位从事设计工作,业主单位从事规划、管理工作;从普遍反映看,缺少对具体岗位的综合训练,对相关工作不熟悉,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熟悉工作内容,重新学习。另一方面,咨询相关的行业内人士(特别是一些项目负责人)对于应届毕业生的一些要求和心目中理想的员工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从两个方面了解学生和就业单位间的需求,做到两方面结合,确保毕业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使之能更早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根据调查结果、用人单位的意见,结合院里具体情况,初步拟定材料员、施工员、实验员、监理员、造价员、安全员、以及设计岗位等七项训练岗位项目。

2 社会实践,拟定训练内容

分别针对这七个训练岗位项目,根据岗位的需要,拟定训练内容。以施工现场材料员岗位为例,其训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 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这里主要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如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吸水率与含水率、导热性与热容量、各种力学强度、脆性以及硬度等。

2.2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

第一,材料管理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材料员的岗位职责、材料员的工作程序、材料管理的基本要求、材料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二,材料消耗定额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消耗构成、消耗定额的分类、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原则、要求和方法以及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基本要求等,要求学生能实施材料消耗定额编制并能有效利用消耗定额;第三,材料计划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计划的分类、各种材料计划的关系、影响材料计划管理的因素、材料计划的编制原则以及材料计划的编制程序和实施,要求能熟悉项目材料需用计划和申请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材料采购计划与加工订货计划的编制等;第四,材料采购与供应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采购管理的内容、材料采购方式、材料供应管理的内容以及材料供应方式;第五,材料运输管理:包括材料运输计划的编制、材料的托运、装卸与领取等;第六,材料储备与仓库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储备定额、材料仓库管理等;第七,施工现场材料与工具管理:主要包括现场材料发放与使用管理方法、现场材料的验收与保管;第八,材料核算管理。

2.3 常用建筑材料

主要熟悉和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主要是:第一,建筑工程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石膏;第二,砌筑砂浆与}昆凝土材料;第三,建筑墙体材料:砌墙砖、建筑砌块、墙用板材;第四,建筑防水材料;第五,建筑钢材与木材;第六,建筑保温与隔热材料;第七,建筑防腐与吸声材料。

3 归纳总结,建设训练模块

对几个拟定岗位的训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内容相同的或相近的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一个模块,对模块内的内容进行整合,大致分成三个部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能提升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若干模块,如图1所示。为区别模块的唯一性、方便后续模块的添加以及避免在选择时重复选择相同的模块,对模块进行编号。对属于基本知识的模块编号为Module1j,对属于基本技能的模块编号为Module2j,对属于技能提升的模块编号为Module3j,即将每个模块定义为Module4j,其中代表所属类别:i=1,2,3,i=1表示属于基本知识类,i=2表示属于基本技能类,i=3表示属于技能提升类;j=l,2,L,n表示在各自分类里的序号。

同样以施工现场材料员岗位为例,基本知识类课包括模块有建筑材料基本性质模块、水泥模块、石灰模块、石膏模块、砌筑砂浆模块、混凝土模块、建筑墙体材料模块、建筑防水材料模块、建筑钢材模块、建筑保温材料模块、建筑隔热材料模块、建筑防腐材料模块以及建筑吸声材料模块等;基本技能模块可包括岗位职责及基本要求模块、材料消耗定额编制模块、材料需用计划编制模块、材料采购管理模块、材料运输管理模块、材料仓储管理模块以及现场材料验收模块等;技能提升部分可为一个实际项目的现场材料员的实训练习。

对每个训练岗位,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经过前期考核和学生自我意愿,选择若干模块,进行训练。

4 实践应用,创新概念模式

在新一届的毕业班中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选择6-7人左右进行试点训练,根据自己毕业实习和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训练岗位,在已经完成的模块中,选择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能提升模块内容进行训练。指导教师一周例行两次进行指导,在两次之外,参加训练的同学若有疑问,增加指导次数与指导时间,确保最终训练项目的完成质量。

毕业设计概念模式将相互独立的各个课程设计紧密相联系,避免的重复的训练,加深的毕业设计的深度,使学生能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主动带着需要和问题去学习。同时提供一种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考研等间的矛盾的方法;紧密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实际需求,增设训练小项的研究,确保毕业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使之能更早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丽丽.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1):36-38.

【2】崔新壮,金青,董琳琳等.土木工程專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一设计一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2009,18(1):105-108.

【3】刘平波.建筑工程材料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徐强,李静,陈健云.毕业设计的分段式和模块化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11):83-84.

作者:王艳华 张劫 谢汝强 任岚

上一篇: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农村环保体制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