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本科论文

2022-05-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金融管理本科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进入21世纪,经济、金融全球化快速发展,金融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推动了金融学科的发展,同时对金融教育的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必须掌握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对金融本科教学进行调整;根据金融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第一篇:金融管理本科论文

《金融工程》本科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摘 要:近年来,随着金融实践的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对金融工程人才需求迅速上升,国内许多财经类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工程相关课程,但是在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保持宏观金融研究与教学优势的同时,注重微观金融的教学和研究,适当加大微观金融与数理分析方面课程的开设力度,改进完善教材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工程技术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教学;改进措施

一、引言

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欧美发达金融市场,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设计、开发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以满足风险管理等现实性金融问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入金融工程的思想,当时我国的金融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金融工程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应用极少。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工程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金融机构和企业对具有创新意识并掌握产品设计技能的金融工程人才需求迅速上升。

在此背景下,国内金融工程的教学和科研也得以迅速发展,许多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工程相关课程或开设金融工程专业,专门培养金融工程技术人才。当前, 我国共有36所高校开设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其中,财经院校22所、综合性大学6所、理工院校8所,还有多所高校开展了金融工程硕士和博士的培养,而更多的高校则是开设了金融工程相关课程。

本文拟通过对金融工程课程特点的分析, 并结合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二、金融工程学科特点

(一)金融工程是一门交叉型学科

金融工程集合了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强调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是典型的交叉型、边缘型学科。在金融工程中,既要具备风险收益、无套利、风险中性等金融思维,又要有“积木思想”和系统性思维等工程思维,还要能够综合运用数值计算、 数学建模、 网络模拟等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处理各种现实金融问题。

此外,由于数据获取、处理、计算的高度复杂性,金融工程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 以及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编程技术的支持, 以满足大量复杂的模拟和计算需要。所以说,金融工程是一门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融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

(二)金融工程强调量化分析方法的运用

金融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量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来解决各类金融实务中的实际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为了显示金融学的严谨性,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业界都强调运用数理方法分析解决金融问题。 金融工程更是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数理基础之上,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运用,都离不开严谨的数理推导和精确的计算。可以说,定量研究是金融工程的核心和生命,贯穿金融工程发展始终,没有定量分析就没有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

金融工程的量化分析通常有两个阶段:第一步是把没有数量特征的各种实际对象转变成具有数量特征和某种相关关系的变量。在数学模型提出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推导和论证。

(三)金融工程重视创新思维

金融工程是“创新性金融工具和金融过程的设计、开发和运用以及对企业整体金融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略” [1] 。其中,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创造是金融工程最核心、 最重要的运作领域。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Fisher Black曾经说过,“有了衍生商品,你几乎可以拥有任何想要的报酬形态。只要你可以把他画在纸上,或者以语言文字描述出来,就有人可以为你设计出任何你想要的报酬形态的衍生品”。[2] 金融工程以股票、债券、信贷资产等基础性金融工具为基础,通过组合、剥离与杂交等方式,开发出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再以这些衍生金融工具为基础,构造出更为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如此不断推进,创造出形式各异、特征不同的“无穷”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市场状况下的特定需求。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已从最初的股票、债券,以及利率远期、股指期货、货币互换等简单的衍生证券,发展至极为复杂的奇异期权,以及众多由不同证券组合而成的结构性产品。总之,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产品的内涵和外延、种类和数量无时不处在变化的过程中,可以说创新是金融工程的灵魂。

(四)金融工程是一门应用学科

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的工程化,在本质上是金融科学从抽象的理论走向市场和客户的过程,是一门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科。现实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金融问题。个人希望以专业化方式管理其资产,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并能保证日常的流动性需求。企业需要有适当的方式规避汇率、利率以及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思考的则是如何设计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去吸引客户,以及如何监管金融风险以实现特定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而金融工程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借助现代工程管理的思维和方法, 为各种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市场丰富多样的金融需求。

三、金融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明确

国外金融学科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前者强调宏观金融问题的学习和研究,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是其最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后者注重微观金融问题, 关注金融市场运行中的各类金融活动。 在商学院模式下,金融学被视为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与公司管理的结合,金融市场学、公司理财、投资学、金融工程等课程成为其最重要的课程。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财经院校在金融学科发展上普遍采用的是“经济学院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金融工程等微观金融课程只是处于辅助性地位, 不少是以学生选修的形式开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现代金融中, 传统的以银行活动为核心的金融格局地位在弱化, 而以财务决策和金融市场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微观金融活动快速发展, 金融学呈现出明显的微观化、实用化、技术化趋势,这是推动金融工程发展的动力。“经济学院模式”所强调的基础理论和宏观金融课题定位给金融工程课程教学造成了障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金融工程是经济学、 金融学、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交叉性应用学科。 基于这个原因,要做好金融工程的教学,仅仅开设一门课程是难以实现的, 必须有金融学其他课程以及数学、 统计学、 计算机等非金融课程的支撑。

财经院校自身学科门类少、招生口径窄、专业分工细的特点, 就已不利于金融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而许多院校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金融工程与其他支撑学科的关系, 进一步加大了金融工程的教学难度。此外,对大多数财经院校而言,其学科特色具有明显的文科性质,学生数量分析的教学较为薄弱, 虽然学习了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基础数理课程,但这些课程都是在大一开设的, 而金融工程一般是大三才开始学习, 这期间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很少用到上述数理知识,很容易形成思考、解决问题时的“定性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惯性会使学生对数据产生潜在的畏惧意识,对数学符号和数学公式较为排斥,缺乏对数理推导的信心和兴趣。 这就需要适当加大数理分析课程的设置。另外,一般财经院校金融专业都是文理兼收,学生对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使得教学组织存在较大困难,授课进度难以统一,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内容实践性不强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高校授课中对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没有广泛应用于金融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此外,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品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工程案例偏少。由于来源于我国市场的真实案例较少,授课案例便不得不以境外案例为主,这些案例通常来自翻译的外文文献,时间偏久,不仅与现实情况差异较大,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也严重不符。还有,尽管金融工程在我国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实际部门的应用还有诸多限制,高校金融工程教学也就难以有相应的实践机会。案例教学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但由于与实践结合的缺失,不少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有深刻的认识。

(四)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教材建设和教材的选用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重要。现有的金融工程教材不利于学生掌握金融工程基本理论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我国金融工程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多数来自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类大学,这些教材的编写过分注重金融工程理论数学推导,原理性内容偏少或者缺乏系统性,为数不多的应用案例基本上都来自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给学生的掌握理解造成不少困难。相对于理工院校编写的“抽象性”教材,个别由财经类院校编写的金融工程学教材往往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受其“定性思维”影响,对理论背后诸多数理逻辑往往一笔带过或含糊其辞,结果造成以定量分析为核心的金融工程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此外,有不少教材编写质量不高,存在不少翻译抄袭境外教材的现象,由于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给学生理解带来很大障碍。还有一些高校处于经济利益或其他方面考虑,不采用国内外最新的优秀教材,而是一本教材使用多年,不利于学生掌握金融工程学科的最新进展。

四、改进金融工程教学的措施建议

(一)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在本科学习阶段,受在校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制约,以及数理基础相对薄弱的限制,对财经院校的学生来说, 要全面深入地学习掌握金融工程所需的数理工程知识是不现实的。此外,目前财经类本科毕业生的去向情况基本是两个: 一个是考取研究生,一个是直接参加工作。综合以上因素,本科阶段教育目标不应当定得过于具体,应当注重基础性教育, 强化专业理论基础以及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依据此思路,通过金融工程课程的学习, 学生要具备金融工程的思维和理念, 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能够使用创新性金融工具去解决一般性金融问题。 金融工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拥有扎实全面的金融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能够运用现有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和风险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为高级金融工程人才的后续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国内各财经类院校金融相关专业, 应当在保持宏观金融研究与教学优势的同时, 注重微观金融的教学和研究, 适当加大微观金融与数理分析方面课程的开设力度。

1. 要强化金融学基础理论的教学, 使学生具备全面扎实的金融投资理论基础。 金融工程教学离不开基本经济金融理论的支持, 金融基础理论既是培养合格的金融工程人才的基石, 也是金融工程学科发展的基石。 这些理论课程应包括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公司理财、金融经济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衍生金融工具等,同时辅以管理、税收、保险以及金融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适度开设数理分析类课程, 使学生具备数理推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素质。 对于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 较全面地掌握数学和统计学分析方法是一项必要技能。为此对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理基础课程的讲授可适当加大难度, 尤其是对于投资专业的学生。 除了这些课程之外,可以开设运筹学、应用随机过程、数值计算、经济数学模型等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修。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课程的开设要充分结合金融工程的需要,注重数理方法在金融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

3. 开设金融实证分析类课程,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金融实证的能力。 借助计算机软件分析金融数据,研究金融运行规律是现代金融研究的重要手段。 对此可以开设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实证分析、数据分析软件应用(如Eviews、Stata、Matlab、SPSS、SAS等)等课程。

(三)加快教材体系建设

国内现有金融工程教材要充分考虑财经类院校学生的特点, 兼顾金融工程基础知识和逻辑数理推导,同时借鉴境外工程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改进完善教材体系,使其更加符合金融工程理论和市场发展的实际。 国内各出版机构要加强与境外出版集团的合作,加快引进、翻译、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国外知名高校普遍采用的金融工程学专业教材,同时各高校应当提高金融工程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重。此外,对于包括“211”、“985”在内的重点大学或金融学重点学科可以利用自身师资资源和学术优势,在金融工程的教学上,尽量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力争实现金融工程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与国际知名大学同步。

(四)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金融工程是一门工程性的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工程技术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1. 案例教学。 案例是在现实社会中真实发生的例子,与金融实践联系非常紧密,这对加深学生对金融工程基本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在金融工程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理解金融工程的技术和工具。对于因金融工程应用起步较晚而导致的案例不足问题,可先采用欧美成熟市场的金融案例,但是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距离现在较近的案例。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资产证券化、股指期货、外汇期权、权证、可转债以及股权激励等金融创新品种,产生于我国的金融工程案例也在不断丰富。 金融工程任课教师应当密切关注这些金融创新, 不断丰富教学案例库。此外,教师应尽可能地与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强联系, 及时掌握金融工程在实际部门的应用情况。

2. 借助金融工程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 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都提供了较为完善的金融工程实验室方案。 而国内部分高校也已建立了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 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金融学院与世华公司共建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 武汉大学金融系的金融工程实验室等。 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对推进教学和科研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使得相应学科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这一模式值得其他财经院校学习, 以更好地推进金融工程教学与科研。

参考文献:

[1]王晋忠. 不同层次金融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模式[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4):46-48.

[2]潘成夫. 金融工程案例教学的难点与对策[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203-205.

[3]史永东,陈日清. 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设置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4):86.

[4]郭敏,刘立新,余湄. 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 财经科学,2004(6):8-11.

[5]郑振龙,陈蓉. 金融工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6]Finnerty,J. Financial Engineering in Corporate Finance: an Overv-iew[J]. Financial Management,1988:17.

(责任编辑、校对:卢艳茹)

作者:李志斌 张维

第二篇:金融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本科教学的启示

摘要:进入21世纪,经济、金融全球化快速发展,金融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推动了金融学科的发展,同时对金融教育的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必须掌握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对金融本科教学进行调整;根据金融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宏观金融;微观金融;金融学科;本科教学

一、金融学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深化进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制度等领域的剧烈变革。通过考察发现,在西方国家金融学科体系的发展中,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金融学科体系向微观化转变

20世纪初期,金融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货币、银行、信用三个方面,从宏观经济学视角研究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功能以及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后来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又加入了货币政策、金融调控的内容。总体来讲,当时的金融学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研究,也就是现在国际学术界所定义的“宏观金融”。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以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资本市场的兴起,市场对关于公司理财、资产价值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需求也变得非常强烈,这就直接促进了“微观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微观金融”是从微观的角度,以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金融与金融体系、时间和资源分配、价值评估模型、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资产定价、公司理财等内容。涉及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等三个大的方向。发展至今,金融学的内容大体包括两部分,即“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但是,西方国家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宏观金融”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经济学内容的一部分,没有充分的理由把“宏观金融”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或专业来开设。因而,国外的高校大都把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挂在经济系或经济学院。这事实上等于是把金融学中关于宏观的部分剥离出去,而赋予“微观金融”以金融学的定义。

2.数量化在金融学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当代微观金融理论的核心理论基础是公司金融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 而资本成本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又分别是公司金融和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资本成本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投资(项目价值决策) ;如何融通资金(资本结构决策) ;为投资人提供多少回报(股利政策决策)等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在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在不确定性条件下, 资产收益的决定, 资产收益与风险的测量以及任何一种资产的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函数关系等一系列基本的微观问题。因而成为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主要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测定投资组合绩效、证券估价、决定资本预算以及公共事业股票管理中。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金融理论都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大量的数学、统计模型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技术。因此,要学好“微观金融”的理论知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基础。西方国家的高校为适应这一变化,纷纷在金融专业的本科教学内容中增加或强化了这些方面的培养。

3.金融学已逐渐变为一门交叉性学科

目前,金融学与数学、统计学、工程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产生了一些金融学新的分支学科,如金融工程学、法和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等。目前,金融工程学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正在西方各国迅猛发展。法和金融学是自20 世纪70 年代兴起的“法和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延伸。法和金融学有两大研究方向:一是以金融学为中心结合法律制度来研究金融学问题。二是利用金融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法学问题,如金融立法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法和金融学对于金融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当今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的时代,如何为金融创新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或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金融创新等问题正是法金融学研究的领域。行为金融学是把心理学纳入投资行为分析,自产生以来,成功地解释了金融市场中许多不能被传统金融理论解释的异常现象,并逐渐被用来作实践指导。因此, 行为金融学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学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现象必将得到深化和广化。

二、我国高校当前的金融学科建设状况

1. 对于金融学的内涵界定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目前,国内学界对“金融学 ”的理解大多还停留在“宏观金融”的层面,即主要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因此,金融学被定义为“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大多设在经济学科门类下。而国外对Finance (金融) 的一般解释为:“金融以其不同中心点和方法论而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行、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由此可见,中西方学者对金融学的界定有着明显的差异。正是由于对金融学理解的这种取向,导致了我国目前的金融学科发展滞后,其研究和教学工作与金融实践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脱节。

2.教学内容陈旧,不能有效地达到培养目标

由于在金融学内涵界定上的限制,我国高校在金融专业教学内容上存在诸多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首先,有关“宏观金融”方面的课程过多。一方面,造成课程内容交叉重叠,且传统陈旧,落后于日新月异的金融实践;另一方面,使得与金融学有高度相关性的课程,如管理学、数理统计、财务管理、法律课程等的课时不足,有的干脆就不开设。其次,在教材建设上,我国当前的金融学教材质量普遍偏低,相当多的教材缺乏“教学大纲”依据,缺乏前瞻性,对现实金融活动创新现象,不能从理论上作出充分、完整的阐释,教材内容高度雷同,缺乏新意。最后,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重视,学时分配过少,且大多的实践环节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对金融的感性认识与基本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3.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绝大多数国内高校仍然使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常常是一门课程从头到尾都由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形象地称之“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如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多媒体手段、网络手段等一类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相当高程度上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而未被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这是造成我国高校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4.金融教学师资队伍亟待充实完善

现在我国高校中的金融专业教学师资队伍都是传统金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与能力不适应当代金融学科发展的趋势。很多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师甚至是半路出家,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学专业出身的教师不多。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能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来。

三、 国内高校金融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应重视金融学内涵的界定。在金融学向微观化发展的趋势下,国内的金融学科建设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迫在眉睫,直接融资对中国的特殊重要意义已使“微观金融”的全方位研究势在必行。首先,应对金融学的内涵做出明确的、与我国金融实践发展相适应的界定。这是对我们的科研和教学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

2.关于金融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与金融相关的各个岗位上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在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模式为主、金融机构单一、金融工具简单的时期,是基本适用的。但是,按照目前的金融发展,要在四年的本科期间培养出某金融领域的专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对培养目标应该作出相应调整。鉴于金融学科发展的特点,对本科阶段的教育应该淡化专业,强化基础,强调学科的金融理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在社会化生产和活动中的团队协作精神,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需求。

3.在教学内容上,应该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统筹安排课程,对出现交叉重复的课程进行果断的删并处理。可以相应增加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金融法律知识等相关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专业必修课。可开设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财务管理和各类金融机构的介绍等课程,这一层次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具体目标小范围地作些调整。二是专业选修课。可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特长,相应地开出大量的金融学专业选修课。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对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

对于实践环节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是从书本知识到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在培养计划中加大其学时和学分的比重。

4. 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等宏观类课程,可以引进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而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充实和提高金融学的师资队伍。现在在各高校担任金融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传统金融教育背景,如不加以改造和提高,将难以胜任现代金融的教学工作。因此,需要采取引进、培训或鼓励进修等多种措施并举,来提高现有教师的金融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触,多参与社会实践,以此来缓解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困境;鼓励教师研究现实金融世界,尤其是要加强对“微观金融”领域的研究,紧跟现代金融发展的前沿领域,并积极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来,以此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出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任课教师客观上很难了解和掌握各类繁杂的金融业务最新发展状况。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聘请富有经验的实际部门的业内专业人士授课,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张亦春.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广谦,等.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新.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金融研究,2003,(8).

[4] 王广谦. 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 刘波,等. 高等院校金融学科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9, (6).

[6] 黄达. 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J].当代经济科学,2001, (7).

作者:李 峻

第三篇: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金融理财实践教学研究

【摘 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关键途径。本文从如何构建金融理财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编写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如何组织实训教学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金融专业;金融理财;实践教学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出现,金融新工具、新业态不断涌现,金融机构的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而金融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而金融高端人才的匮乏表现尤其明显,其中一个就是金融理财师的缺乏。理财师的培养应从高校开始,而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了金融理财课,但是与之相关的实践课无论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的平台,都还处于初步的探索中。

应用型高校培养的金融理财人才不仅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要达到金融理财行业的标准,与行业对接。在我国相关的金融理财执业标准中规定了金融理财专业人员在提供金融理财服务时应遵循的六大金融理财业务流程:建立和界定客户关系、收集客户信息、分析和评估客户当前的财务状况、制定并提交个人理财规划方案、实施金融理财规划方案以及监督客户的金融理财状况。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課堂上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无疑十分重要,但如何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创造性的模拟实验环境下,巩固课堂所学的金融理财理论知识,在模拟实训中掌握金融理财行业的执业标准,对金融理财行业的执业标准,对金融理财人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金融理财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构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形势及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张的情况下,如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办学思路,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符合金融单位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并且当中国第一次面临越来越多的人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外有了财富之后,当人们过习惯了几十年的“计划生活”,要开始自己买房、自己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自己承担部分医疗费用,要自己安排一生的时候,并且要面临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和越来越复杂的税务和遗产问题时,面临整个人生周期的不确定性时,对金融理财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金融专业金融理财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金融理财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做模拟实验(实训),模拟实验(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理财客户关系。建立与客户关系的方式有许多种,通过与客户见面、电话交谈、网络联系、通信等形式都可以进行理财咨询。本实验主要通过与客户面谈来为客户做理财规划准备。需要学生具备的理论知识储备包括市场营销知识,投资心理学知识,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金融理财知识。

(2)收集理财客户数据、明确目标和期望。主要是训练金融理财人员在进行理财规划服务之前,如何收集理财客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的公关经济信息,再分析和判断客户财务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客户的理财目标。需要学生具备的知识储备包括市场调查和市场营销知识,市场调研和统计分析知识,组合投资与资产配置知识。

(3)分析理财客户现行的财务状况。本实验要求对向金融理财客户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影响客户财务状况的经济因素,编制金融理财客户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理财客户的财务比例,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客户目前的财务状况及其与客户财务目标之间的差距,之后才进入寻求财务规划的阶段。需要学生具备的理论知识储备包括资金时间价值与利息基础知识,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市场调研和统计分析知识。

(4)制定理财方案。本实验要求把金融理财客户的理财策略整合成一个综合的金融理财规划。其中包括家庭的居住规划、子女教育金规划、家庭信用与债务管理、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投资规划、员工福利与退休规划、税务筹划、综合理财规划等。需要学生具备的知识储备包括资金时间价值与利息理论基础知识,现金与信贷管理知识,房产投资与抵押融资知识,教育投资知识,保险、保障、退休、税务筹划与遗产规划知识,投资产品和工具的分析与运用知识,组合投资与资产配置基本知识。

(5)执行和监控金融理财规划。本实验要求金融理财人员学会实施金融理财方案,掌握正确评估金融理财方案的方法,根据情况变化适应调整金融理财方案。需要学生具备的知识储备包括金融法律知识,投资产品与公积金的分析和运用,组合投资与资产配置基本知识,投资心理学知识。

(6)编制金融理财规划报告。本实验要求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客户当前的家庭情况、财务状况、生活环境、未来目标和计划以及对一些金融参数的假设和当前所处的经济形势,以上内容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建议客户定期评估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特别是在人生阶段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如家庭结构转变或更换工作等。

以上这些实验内容,我们可通过国泰安的金融理财实训教学系统软件来完成,这主要靠个人来完成。还可以利用实训实验室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分角色扮演来完成,这主要靠分小组来完成。

二、制定规范的金融专业金融理财实训教学大纲,并编写实训指导书

(1)制定规范的金融专业金融理财实训教学大纲。

金融理财实训是通过金融理财计算器应用、客户风险测评和财务分析、投资规划、居住规划、教育规划、保险规划、退休及税收规划等实训操作,通过引入销售机会实战概念,让学生体验真实工作竞技氛围,深入理解理财规划业务,并能系统学习基金产品、银行利率、P2P产品等理财产品数据。目的不仅要培养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质量,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财软件收集和分析数据、资料的技能,学会为客户做好理财规划,提高学生理财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训大纲的编写应注重两个目标,一是让学生学会使用金融理财计算器,学会利用理财软件收集客户信息、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及财务分析。二是学会为客户做好理财规划,提高理财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金融理财实训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应对金融理财相关理论知识有全面深入的认知与掌握,同时熟悉金融理财实训软件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技能。对学生的要求是学生首先要具备金融市场各种理财产品的特征、风险与收益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通过实训,学会使用金融理财计算器,学会给客户做风险评估及财务分析,学会做好包括居住、养老、教育、保险及投资在内的各种理财规划。

(2)实训指导书应在实训大纲的指导下,立足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创造性与能力培养,反映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的特色。

围绕金融理财行业的职业标准而设计实训内容,将金融理财的职业标准与理財教学有机结合,按照金融理财的业务流程和市场实际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设计,做到完整、准确、简洁、实用,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融入经济社会、从事金融理财业务,增强学生在金融理财行业就业,成才的竞争力。

实训指导书应具有以下特色:一是可操作性要强。每个实训都应包括实训目的与要求、实训内容、实训预备知识、实训操作流程、实训练习、实训考核与评价以及实训案例。二是与行业执业对接。将金融理财理论知识的学习与金融理财行业执业标准对接。本实训涉及了相关的六个实训模块:建立理财客户关系;收集理财客户数据、明确目标和期望;分析理财客户现行财务状况;制定理财方案;执行和监控金融理财规划;编制金融理财规划报告。三是与行业规范一致。对金融理财规划报告是用来帮助理财客户明确财务需求及目标,对理财事物进行更好的决策,达到财务自由、决策自主与生活自在的人生目标。一份完整的金融理财规划报告,必须合乎一定的规范,反映金融理财人员的执业道德与标准化作业的程序。

三、建立金融专业金融理财校内实训中心

我院已购买国泰安金融理财实训教学系统软件,可以作为学生上实训课的重要工具和平台。除此之外,尽可能的建设能模拟真实场景的实训教学中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实训,能直接感受实际现场的氛围。不仅能缩短课堂与实际的距离,提高学生对实训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训效果,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四、建设金融专业金融理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1.设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由于金融学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要求偏高,因此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有着其它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是指学校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丰富学生实践教学内容而与校外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的教学基地。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先进生产经营手段、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方式,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来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联合办学,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二来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学校和社会联系;三是可以创设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理财职业岗位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选择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选择专业对口的单位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譬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单位。

2.组织校外实习。

由金融专业理财实训课的负责老师组织有思想政治好、业务水平高、有一

定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来具体实施,实习前要同学生提出实习期间的具体要求和细则,以及规范和安全教育。对于实习的考核问题。首先,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地完成实习的全部任务,定期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络和沟通,并撰写和提交实习报告,参加实习考核。考核方式可采取实习报告或者实习设计、实习操作、作业等多种形式。其次,实习成绩的评定,由实习指导教师和现场主要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态度、思想表现、实习报告、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等级制及相应的学分记载。再次,实习考核不及格者,允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重修。最后,为适应金融经济大环境对金融理财服务人才的要求,学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专业金融理财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理财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使金融理财专业实践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章劼.金融理财实验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2]北京当代金融培训有限公司.金融理财原理(上,下册).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陈惠芳.基于《个人理财实务》实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7).

[4]邓先春,刘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究.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

[5]于凌云.现代教育技术视野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探讨.现代教育学,2016,(4).

作者:雷蕾

上一篇:初中数学职称论文下一篇:工厂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