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成人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大力发展高职成人教育是加快建设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_需要。目前,高职出现的普通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成人教育规模普遍萎缩的局面,显然同社会的需要不协调。本文试图分析其主要问题,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高职成人教育质量,以促进高职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职成人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职成人教育论文 篇1:

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衔接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成人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但是,它在招收高素质学员、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也出现瓶颈。高技能人才在日益彰显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急需一种有效途径来提升其理论水平和观念层次。因此,要将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衔接起来,使双方实现互补、共赢,共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文章首先探究了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衔接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了建立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有利因素,进而从考量维度、基本原则等方面,探究了建立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衔接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成人教育 高技能人才 衔接机制

[作者简介]尹贞姬(1974- ),女,朝鲜族,辽宁抚顺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日教育对比研究。(辽宁 大连 11604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科研项目“中日教育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JQ2013020)

一、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衔接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高职成人教育是由成人教育和高职教育复合构成的教育体系,其中,成人教育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依托成人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大中专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如夜大、函授、远程教育等),建立起来的针对成人的教育体系。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侧重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高职成人教育指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为成人学员提供职业能力提升服务的教育类型,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成人性。高技能人才培训指通过教育培训的形式,为社会的各类在岗人员提供专业的职业技能提升服务,也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成人性。由此可见,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在培养对象和培养模式上具有一致性,将二者衔接起来,通过有效引导从而实现互补、共赢,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具有重大的意义。当然,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各自面临的现实,也是促使二者建立衔接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高职成人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从竞争力还是内部机制来看,高职成人教育已陷入发展困境。一方面,随着竞争对象——高等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善和高校的不断扩招,社会留给高职成人教育的发展空间正被逐步压缩。从2004年开始,各类成人高校生源数量逐年下降,除了部分热门专业的生源尚可保证以外,其他专业生源则严重不足,有的专业甚至没有生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各办学主体相对封闭保守,部分高职院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其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需要。以上局面如不改观,既不利于高职成人教育自身的生存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着眼于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科学素质、为高技能人才提供理论提升的培训机构,日趋成为社会的热点。将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深化双方的衔接机制,使之互补共进,进而促使教育与生产的协调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于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衔接机制建立的可行性

尽管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相衔接的蓝图十分美好,但如果二者的衔接不具备可行性的话,上述设计只能是海市蜃楼。从目前来看,建立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衔接机制,不但条件具备,而且时机已经成熟。

1.社会发展的推动。现代社会科技文化发展迅速,知识技术更新快,一次性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人们需要循环式地接受再教育,这样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对于已经工作的成人而言,更是如此。教育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单纯的生存需要,也是获得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提升自己的潜能,进而实现人生价值。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简单的技能培训是不够的,还需要高职成人教育提供相应的服务。

2.我国高职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推动。近年来,我国已有超过1亿人从事一线技能劳动,其中,中高技能人才仅占员工总数的7%~15%,而外国企业员工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占员工总数的30%~45%。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多数高职成人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不能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技术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进行适时调整,也就无法培养出相应的高技能人才。不少研究者认为,与其他高校机构相比,高职教育在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同步已成为趋势。“任何职业劳动和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它意味着职业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包括专业、课程和考试)的标准。”①

3.外国积累的先进理论及成功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并借鉴。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手段,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虽然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与我国差别较大,但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一些经验具有普适性。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制从国情出发,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如欧美国家没有单独的职业教育体系,而是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课程进行结合,从而构成综合课程,便于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很早开始接触学习技术类课程,把职业教育的理论课程与技术类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从高技能人才培训视角上看,国外拥有先进的培训理念,能够针对未来的技术需求组织专业培训,而不是被动地跟随市场需求来进行培训,这对我们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因此,可以大胆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理论,进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型人才。

三、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衔接机制建立的基本原则

建立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衔接机制,必须遵循科学、可行的实践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1.“两手抓”原则。所谓“两手抓原则”,指由于要建立两个主体之间的衔接机制,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主体的特征与需求,这是建立衔接机制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两个维度。(1)在建立衔接机制的过程中,要对高职成人教育机构的培养机制进行重新设定。设定机制的核心是转变高职成人院校的培养理念。培训高技能人才是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需要帮助相关人才更新知识和提升理论水平,这一点要在高职成人教育中体现出来。高职成人教育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对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内容及方式有明确的认识,这是一个根本出发点,直接影响高职成人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培训内容时,是否会考虑人才的需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2)在建立衔接机制的过程中,作为机制的一端,高技能人才培训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实践中,多数企业领导不重视对人才的技能培训和理论提升,因此,优秀企业家及企业应积极改变这种观念,依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制订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高技能人才进行继续教育。

2.“全盘考虑”原则。在建立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衔接机制时,要对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的规划。(1)创新教育模式,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生产实践与教育学习相结合,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引导高职成人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使教育与生产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教育模式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世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参与高职成人教育办学,将自身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转达、渗透到高职成人教育中,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操作场所;另一方面,高职成人教育应端正态度,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办学,根据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特点,完善配套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模式,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使自身受益并实现发展。(2)大力培养高技能教师,支持教师继续深造,提升理论知识。可以让进行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深入企业或科研单位,参加各种实训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以对外招聘优秀教师,只要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可以承担教学任务。合格的教师是保持高职成人教育收到良好培训效果的关键。(3)建立“双证书”制度,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使高职成人教育更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部分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学历证书考评制度与职业资格证考评制度相结合的做法。所谓的“双证书”制度,就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其核心是将高职成人教育与职业标准结合起来,将学历教育的知识输送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内容结合起来,将理论与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3.“点面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为实现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顺利衔接,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国家的教育政策、当前社会的需求、新时期人才特征等原则,并在实践中扬长避短,促使衔接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具体来说,这些原则有:(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指导,遵循国家制定的高职成人教育政策,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寻求政策扶持。政府部门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制定相关培养机制,鼓励企业与高职成人院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做好相关指导、协调工作。(3)全面统筹规划,分步骤渐进实施。高职成人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配置以及高技能人才需求状况,统筹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并加以实施落实,以促使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培训机制的有效结合。(4)适应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与社会共同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5)同担共享,互促共赢。依照相关政策法规,高职院校应主动出击,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建立合理的培养机制,既使高职院校招到合适的生源并培养出优秀人才,也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注释]

①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性模式[J].职教论坛,2003(10):62-63.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

[2]金永福,章艳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3]梁快.我国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双证融通”[J].教育与职业,2010(3).

[4]吕忠民.职业资格制度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11.

[5]王诗端.高职教育推行双证书毕业的成功案例与分析[J].中国职教,2007(8).

[6]王孝坤,李维维.高职教育强校实践与战略理论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杨群祥.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 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08(6).

[8]郑春禄,耿玉香.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作者:尹贞姬

高职成人教育论文 篇2:

提高高职成人教育质量的途径与对策思考

摘要:大力发展高职成人教育是加快建设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_需要。目前,高职出现的普通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成人教育规模普遍萎缩的局面,显然同社会的需要不协调。本文试图分析其主要问题,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高职成人教育质量,以促进高职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成人教育;提高质量;对策

一、影响高职成人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

(一)套用普通教育模式

高职成人教育办学模式普遍存在套用普通教育模式,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考核方法、教学管理等都同全日制普通教育没有两样,教学评价也是以“普教化”为标准,没有形成独有的特色。

(二)以学历教育为主

高职成人教育同样是以专科学历为主,没有突出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这些特色,没有突出实践性,技能性、行业性这些优势,没有同“双证制”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的学生学历虽然有所提高,但技能无多大长进。

(三)生源趋向低龄化

高职成人教育招生模式基本上是照搬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模式,实行的是统一试卷,忽视地域差异、学校特色、专业特点。这种考试偏重基础知识,轻实践能力,记背题多,灵活题少,考试内容不太适合于成人特点。再加上没有获得学历文凭的成年人,逐年减少,因此,高职成人教育学生呈现低龄化。

(四)教师队伍不稳定

高职院校这几年招生规模也在扩大,普通班教学任务较多,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时,一般为先普通教育,后成人教育,专业教师也有把成人教学当成副业的思想,存在着重普通教育,轻成人教育认识误区。因此部分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强,影响了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质量缺少监控

目前,高职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大都为业余和函授为主。由于对每一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缺乏监控,函授教学中因日益突出的“工学”矛盾而出现的“函授不函,面授不授”的问题,业余教学中因监管不能到位而存在的“教无压力,学无动力”的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六)成人教育处于边缘化

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办成人教育,如何办,办多大规模等,一般很难摆上领导班子重要的议事日程,更谈不上去认真规划。学校内部对办成人教育也偏重于强调经济效益,教育资源利用越少越好,成人教育在学校总体工作中处于边缘化。

二、提高高职成人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高职成人教育教学避免“普教化”,要办出成人特色,不断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应按照“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前提,编写特色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基础,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是关键,实行体现成人特点的学籍管理制度是保障”形成新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

(一)制定、编写具有成教特色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

编写、制定具有成教特色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要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程设置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必须坚持:第一,突出成人性。成教教材编写要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内容贯彻“必需、够用”的原则,便于自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第二,注重实用性。成教教材要联系生产和管理的实际,反映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便于用来指导实践。第三,体现协作性。高职院校编写成教教材要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提倡校际合作,统一规划,安排牵头,逐步完成。

(二)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实行“双证制”

必须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利用高职职业教育的优势,建立与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认证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仿真式的实践教学氛围。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三种能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即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三)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成教教师队伍

要保证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逐步建立一支熟悉成人教育特点和规律,具有“双师型”结构的教师队伍,还要聘请在生产、管理第一线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里来,使成人教育教师都能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实践技能,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教授实践课。这样一支队伍是高职成人教育完成“学历+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积极鼓励高职称教师和“双师型”教师走上教学第一线,高职称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中上课的比例应≥40%。应设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奖”,每学年评选一次,对教学质量评价特别优秀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四)实行体现成人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

高职成人教育学习形式除了全日制之外,业余、函授、夜大等学习形式,都具有“成人化”的特色,但“工学矛盾”问题比较突出。如果在成人教学管理中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能较好的解决“工学矛盾”。

1、弹性学制

目前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沿用传统的学年制管理方式,一次性统考入学;严格限定修学年限,不能随意延长和变更;固定的教学计划,划一的人才培养规格,忽略了学习个体的差异性,造成学生主动学习的错位,背离成人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成人学历教育仅有函授、业余两种学习形式,有的学生因为专业对口选择远离工作单位的高职院校、有的因为家庭困难需要边工作边学习,他们也不可能经常到校参加学习,导致成人教育巩固率低,流失率高。因此,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教学内容、管理制度远远不能适应学习者的需要。

弹性学制相对固定学年制而言,它可以体现在构成学习制度的任何环节、任何过程,所突出的是“灵活性”。在成人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中,以及入学、注册、学业、毕业等管理过程中,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学习对象)不同,予以一定的灵活性。

制定弹性学制方案应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第一是弹性与质量的统一。弹性学习制度的“弹性”,只是教学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等方面的灵活性,绝不意味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要求上的灵活。教学标准和要求是严格的,达不到标准是不能予以通过于毕业。学习制度的灵活性与教学标准的严格性相结合,才是弹性学制的全部内涵。

第二是弹性与条件的统一。制定弹性学制一定要依据实际办学条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制定时需要考虑的条件有: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否满足弹性学制修改教学计划的要求,教学内容、

方式等能否适应灵活学习的需求;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程度;教学支撑和质量的控制体系;学校自身教学资源状况及校外可利用的资源状况如何;学习对象分布状况等都是制定弹性学制方案的主要依据。

第三是弹性与政策的统一。“弹性”必须服从国家现行的成人教育政策规定。例如:由国家统一组织成人教育的入学考试,关于学籍管理中的电子注册和毕业生电子注册制度,政治、外语、计算机课程必修门数规定,省教育厅规定的统考、抽考规定等。

2、学分制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具有“在职、业余、远程、分散”的特点,需要一种“灵活、弹性”的学习制度来满足成人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学分制核心是以选课制为基础,用学分计算学习量,并以此作为学业和毕业标准。完全学分制一般毕业不受学习年限的限制,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使学有余力者可提前毕业,使不能按正常修学年限修满学分者也可推迟毕业。至于某个时间学什么、学多少更是由学习者自由支配。因此,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比全日制等其他教育形式更适合、更便于实行学分制。

实行学分制改革需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第一要做好选课指导工作。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内容,是学籍管理学分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成人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简化课程门类,减少必修课,增加限选课和任选课。必须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要注意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指导学生选课、选专业,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因盲目选课而造成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第二要实行教考分离,确保学分质量。学籍管理应规范各种考试要求,在考核上改变原有的考试模式,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学分质量的有效手段,使教学督查和质量监控更有效。在考试过程中,执行严格的考试纪律,加强考试的监督管理,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第三要设立课程免修和免考制度,建立教育沟通机制。为了给成人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学生如果已掌握了某门课程,通过免修考试,可以申请免修尚未修读的部分专业课程。

高职成人教育可以实行联合学分制,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函授、自学考试及其他成人教育形式之间公用教学资源,相互认可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相同课程的考试成绩。

第四要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和配套的管理方法。学分制的推行,使学籍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如选修和重修、统计学分、提前毕业、推延毕业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管理工作。传统的管理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学分制改革的需求。这就要求开发出一套适合成人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网络系统,对排课、选课、成绩录入、学籍变动和毕业资格审查等进行网络化管理。

(五)实行适合成人特点的现代远程教学方法

远程教学是成人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网络时代,远程教学由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所支持,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的教育、学习和培训。远程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超越时空、地域的限制,较好地协调“工学”矛盾。二是利于学生自主决定学习的进程,控制学习的步调。三是发挥网络教育交互功能的作用,实现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远程教学的课件功能设计应包括:一是演示功能。基于现代网络的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为一体,要具备演示、音频、视频功能,体现信息量大、效率高、使用方便、形象直观、操作简单等特点。二是网络功能。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随时都能很方便地学习,实现随时随地的点播和浏览。网络课件需解决安全和教学资源建设优化问题。三是交互功能。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优势,尽可能的模拟课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很方便地在线进行交互,学生学习中碰到问题能实时提问,并立即得到反馈和解答,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四是督学功能。课件的督学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记录学生浏览课件的时数;另一方面是记录学生完成自学的效果和质量。课件的督学功能,能使老师随时跟踪和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学习的效果,以及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学生也能从课件的督学功能中了解自己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改善学习的方法。五是教务管理功能。远程教学各环节,需要教务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者通力协作,最终完成函授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远程教学网络课件,就应该有一个能实现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协作的平台。这个平台将课件的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分为教务管理员、教师、学生三个部分,他们均在客户端执行一定的功能以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

(六)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系统针对影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包括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等因素加以协调和控制,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网络,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内容上重视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监控;在监控过程上,贯穿于从招生到毕业整个教学过程的全程性质量管理和监控;在管理系统上,由主管成教教学的院长负责,成教中心负责实施,各系密切配合。

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由招生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教学计划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教学基本建设质量管理和监控、建立教学质量检查信息反馈制度等环节组成。目前,对成人教育教学采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高职成人教育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高职成人教育质量水平。提高高职成人教育质量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事成人教育的管理和教学的同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努力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促进高职成人教育协调、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作者:罗小平

高职成人教育论文 篇3:

高职成人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成人高职学员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措施。本文从实验、实训室建设、优选实验教学项目、优化实习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双师型”队伍等方面探索高职成人教育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成人教育 实践教学改革 研究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高职成人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实践教学是高职成人教育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员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高职学员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积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改革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修订高职成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本着理论知识学习够用,在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主干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适应“知识量要增加、学时数要减少、能力培养要提高”的发展趋势。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总学时略有减少的情况下,实践性教学课时的比例有了较大提高,不低于总学时50%。加强校企合作,以职业为导向,紧紧围绕企业实际,强化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 强化现场教学

加强实验实习教学,提高学员动手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员动手能力的关键,而实验实训场地、仪器设备又是实验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要使学员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能身临其境,在仿真的环境中“真刀真枪”地进行训练,获得实际工作的感受和经验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强化现场教学功能。

二、 优选实验教学项目

在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重组实验项目,减少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删除可做可不做实验,将实验项目分成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大类,基础实验主要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着重训练学员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对仪器仪表的认识;综合实验侧重于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具体项目的设计、装调、测试、总结报告来锻炼学员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员的创新和自己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三、 优化实习模式,注重能力培养

实习教学过程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对高职学员来说,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可靠手段,对于巩固学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扩大学员的专业视野,培养学员的实践意识和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实习教学环节中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这三个层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进实习模式,将实习分散安排在每一个学期,采用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学习模式,即半工半读,实习内容与理论教学同步;根据专業培养目标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实习项目,并会同企业生产、技术部门,根据实习大纲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聘请企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学员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实际操作,获得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质,毕业后能够适应岗位职业的需求。

四、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校企合作是一种从培养学员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出发,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环境和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就必须依托行业、企业,按专业对口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为高职成人培养规格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五、大力培养和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施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关键条件,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重视双师型队伍的培养,新引进的教师必须到企业锻炼半年以上,采取多种手段,鼓励和要求在职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获取“双师”资格;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到学校兼职任教,这些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对提高学员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通过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充实高校的师资,从而提高整体实践教学能力。

高职成人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并非一时就能完全实现,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能保证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俊松等.试析职业教育的校外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4(7);56-57.

[2]纪建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培训,2005(4);30-31.

[3]李瑞程 唐胜安.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学员创新能力[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6),64-65.

[4]李宝华.加强实验教学 注重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3(12);48-49.

作者:刘希富

上一篇:住宅物业管理论文下一篇:临摹美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