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课堂高中物理论文

2022-04-1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现行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的冲击,特别是开放式教学理念的提出,使得高中物理教学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来谈谈关于开放式教学的几点意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开放式课堂高中物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开放式课堂高中物理论文 篇1:

建立开放式动态物理课堂策略

摘 要:

动态教学模式的目的应是建立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而言的.它是指把物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实现内容的开放化;突破教师单向的传承,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方法的开放化等,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法等打破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开放;动态;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广大物理教师必须拥有新的视野,采取新的策略,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全面开放,以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课堂教学系统中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这五个动态子系统。动态教学模式的目的应是建立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课堂内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思考、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要求课堂是互动的。因此,教师在努力营造出“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民主和平等是推进师生交流的前提,是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土壤。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而言的。它是指把物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实现内容的开放化;突破教师单向的传承,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方法的开放化等,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法等打破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一,课堂教学开放,实施动态教学。教学向学生开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的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都必须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向教学的实际变动。如教学计划的适度调整、空间位置的随机调整以及师生角色的不断互换,活动内容的多样选择等。对物理学科来说,可充分发挥实际的优势,教师尽可能给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索。通过学生自觉地参与实验活动,确定实验目标,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监控实验过程,评价实验结果,从而完成实验任务。活动过程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实验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高一年级学生开展“落体运动加速度的研究”。要求学生二人一组,运用频闪照相研究钢球下落的加速度。学生必须完成以下任务:方案设计(直接测什么?如何测?);装置调试;标尺制作;实地拍摄;照片分析;实验报告。教师提供的帮助:方案设计提示;频闪技术指导;参与讨论,提供器材,进行质疑,点拨思维。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扮演的是主角,以实践者、研究者的身份积极参与,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生实验时,给学生操作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发问的机会,给学生判断的机会,比较实验方案的优缺点。总之,课堂教学的目标不能疆化,一切都应该满足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

第二,教学内容开放,实施动态教学。高中物理教材是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以及心理发展顺序而编写的。有些内容平铺直叙,单调、枯燥。而现在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科技日新月异。因而,教师必须制造性地处理教材,以适合动态课堂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创设开放性情境,如在讲电磁感应现象结束时,可提出这样问题,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中,磁铁相对线圈运动得快些与慢些,感应电流的大小如何?感应电流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对上述问题通过发散思维想象会做出种种设想和推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期达到“课虽终,而趣不尽,思未止”,来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利于启迪和开发智力,培养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容。如,互联网中的很多课件利于引起学生兴趣,可下载物理实验,宏观和微观动画等,结合计算机,让学生观看,使物理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这也是动态教学的一个新方向。

第三,教学方法开放,实施动态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变的,灵活多样的。其中动态型课堂教学方法是决定能否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动态型物理教学应采用以“问题”为核心,以“讨论”为手段,以“试验”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的策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发现动机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新定义、新结论、新鲜思路及新实验方法的探究,在探究中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等,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进行实验,验证假说。对发现的结论进行应用、总结等。以下是在处理摩擦力教学过程中难点的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尝试:

(1)创设物理情景,引出问题

演示1:摩擦块从斜面上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静止。

师:摩擦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越来越慢直至停止,其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受到摩擦。

演示2:水平面上的摩擦块,用一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没拉动。

师:以上两种摩擦力有什么区别?摩擦力的产生是否需要条件?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确定?大小可能会跟那些因素有关?

说明:在第一时间内把学生引入到要研究的物理情景之中,通过对两个简单实验对比演示产生有何区别的发问,开启其探索的欲望,让学习者感到:咦!这么简单的现象,还会揭示什么深奥的道理?要探个究竟!让学生如骨鲠在喉,弓箭在弦,情动辞发。探究实验的教学,应重视真实的问题情景的设计。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情绪的兴奋,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所以,真实的问题情景的设计过程,是激发学生大脑中原有的情感结构以及认知结构积极运作的基础,是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的有效触发剂;另外,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而教师所创设的真实的问题情景,正是引起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

(2)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大胆提出各种可能的假设

师: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会跟那些因素有关呢?

生甲: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乙:跟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

丙:跟接触面的形状有关

丁:跟接触面间的作用力的大小有关

戊: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己:跟发生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性质有关;跟温度、湿度、是否带电有关

……

说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民主、愤悱的课堂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在这样开放度比较大的环境里,学生思维才会活跃,才敢大胆地提出与问题情景有关的各种各样的相关因素,并能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一方面,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作出积极的反映,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鼓励和安慰。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重视真实的问题情景的价值所在。

(3)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实验

师:如何证明你自己的设想对不对?

生:做实验。

师:实验怎么做?做什么?应有一个计划。建议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要求你所设计的方案尽可能简单、可行。请刚才大胆地提出相关因素的同学为各个实验小组的组长,自己招募组员,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设计你所提出的相关因素的实验方案。方案出来以后先和老师作一交流,然后进行实验。实验器材一方面同学可就地取材,另一方面,老师这儿尽量满足你的实验需求。

说明:在设计方案这一环节中最能体现学生的智慧,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物理课的大多数科学探究都不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应该分组进行,每组4人左右。组内的角色分工要明确,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又能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作为老师,应在学生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能代替,保证全体学生真正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4)小组评估与交流

师:请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把你这一组探究的是什么因素,通过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上讲台作一陈述。

生甲:……

生乙:……

……

说明:要重视“评估”、“交流”这一环节的教学实施,因为人们在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中或工作到达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或疏漏,可以及时调整,这也是探究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允许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结论,甚至是错误的结论,教师要合理引导,或理论阐述,或实验验证,也可由其他学生帮着找错误的原因,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要学会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学会采纳别人的正确建议,从而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教师切不可草率地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加以摒弃,或对你认为的无关紧要的结论不加以处置,教师应该意识到这是学生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是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知”。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应该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对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最终,教师应在同学们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给出能让同学们认可的结论。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用长远的教育观来培养和指导学生,并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开放式”课堂教学环境下实行师生互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给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应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为构建新课程标准下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物理课堂而努力。

作者:薛燕飞

开放式课堂高中物理论文 篇2:

关于高中物理开放式教学的几点意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现行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的冲击,特别是开放式教学理念的提出,使得高中物理教学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来谈谈关于开放式教学的几点意见。

一、什么是“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物理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讲的,开放式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内容开放。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全权组织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只是作为听众配合教学活动。采用开放式物理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教学构想和教学步骤提前告知学生,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开展,将教学目的、手段及内容都以文字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师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采用这种开放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有意识地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思想开放。开放式教学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形式上,更是一种思想上的流露。开放式的高中物理教学,需要以开放、包容的教学思想进行指导,它提倡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不断融合其他教学理念,同时在兼容中不断突破、不断创新。

二、开放式教学与传统物理教学存在的差异

1.教学手段的差异。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以黑板和粉笔为教学手段来开展整个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有严格的制度化要求,导入新课、开展教学、复习思考已经成为整个物理教学的新“八股制度”。而采用了开放式教学的高中物理课得益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作为常规的一种教学手段投入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了,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数量庞大的网络资源和随时随地都能够联通网络的特性直接打破了传统物理教学中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时可以获得更大的自主性。

2.教学角色的差异。原有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个人创新思维的培养。开放式的高中物理教学打破了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不再统一规定学生的具体学习任务,由教师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层次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导、组织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师生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

3.教学思想的差异。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以传授学生物理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公式、定理的记忆和应用,通堂采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这种单纯的应试教育虽然表面上培养了一大批物理高材生,实际上只是一群高分低能应试产物,这种教学方法根本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开放式高中物理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研究来获取知识,不但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能显著提升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开放式教学

那么,如何开展开放式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放教学环境。高中物理课堂要想真正实施开放式教学必须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开放式教学环境。首先,教师要将学生放置到与自己平等的教学地位上来,用关心、关爱的教学态度去对待学生,用鼓励的语言去建立学生的物理学习信心,不再单方面地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或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建立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其次,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开放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将成为开放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信心的培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感,让学生将高中物理学习由知识需要转变为情感需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开放式教学的优势。

2.开放教学过程。开放式物理教学首先是开放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传统的物理教学中采用统一、严格的班级授课制度,教材内容、教学时间及方式都是固定的,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开放式物理教学不再限定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也不再限定教学手法和形式,让学生彻底从课堂式教学中解放出来。当然,开放式教学并不是放纵性教学,并不是没有限度地完全开放,仍然要遵守教学要求。其次是学习资源开放。开放式物理教学突破了原有物理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采用网络上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

3.开放教学评价。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很明显无法对开放式物理教学进行评价,开放式物理教学需要一个多元化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在这一评价体系当中,要以创新思维为主要标准,以能力提升为主要依据,将实际情况与开放式教学有机结合,力图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要做到三个延伸: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守旧向创新延伸;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

当然,高中物理教学实施开放式教学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事情,需要广大的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反复琢磨、多次实践、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将开放式物理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许中田

开放式课堂高中物理论文 篇3:

高中物理课程中混合学习的应用策略探析

摘 要:混合学习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有利于全面安排高中物理知识并使高中物理课程实现有机统一,该理念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灵活应用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学效率。简单分析了混合学习的概念,并对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混合学习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混合学习;应用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多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出现在学校教育当中,混合学习就是其中之一。混合学习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灵活应用充分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又突出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混合学习,然后将其灵活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最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混合学习概述

作为全新教学理念的混合学习如今已经受到了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混合学习是经济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产物,它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将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方式巧妙结合起来,从而提高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效率。混合学习是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它的出现有效提高了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的巧妙结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加强混合学习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然后将其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以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

二、混合学习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混合学习有利于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创建多元化的高中物理教学结构,更新教学理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的经历总结出混合学习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灵活应用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一)重视混合学习下信息技术的动态性与交互性

如今,我们已经处于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教学当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或者网络技术,我们可以获得大量最新的信息资源。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当意识到混合学习下的信息技术的动态性和交互性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丰富物理教学资源,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二)混合学习中适度应用多媒体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当中,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师撑起整个课堂”的错误教学理念下,很多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高中物理课堂中,他们的物理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高。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到来,混合学习被广泛应用到了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当中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混合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非常值得广大教师研究。

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当前有一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在混合学习教学理念下没有适度使用多媒体,这就使得物理课程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最大化。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始终坚持混合学习理念,适度应用多媒体展开物理教学。例如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物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讲解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的物理量以及为学生展示物体速度变化的规律。当学生看完以后,高中物理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从而真正掌握物理知识。

(三)巧用情景混合学习和网络导学混合学习

情景混合学习和网络导学混合学习是混合学习的重要内容,这两种混合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因此,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当巧用这两种混合学习方式。

情景混合学习是指高中物理教师将多媒体课件与实物演示巧妙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例如,当高中生在学习“分子热运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高中物理教师就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认识:实验者将几滴墨汁滴入一烧杯水中,墨汁在水中开始逐渐扩散。演示完以后,物理教师总结液体的扩散现象并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这种情景混合学习有利于使高中生直观地了解实验的过程,从而深刻理解实验结论。

网络导学混合学习主要是教师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開放式学习环境并以学生为主展开物理教学。网络导学混合学习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灵活应用丰富了物理教学资源,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学效率。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将网络导学混合学习灵活应用到教学当中。例如,在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这些网上收集到的资源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既培养了高中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又使学生对法拉第等科学家探索电磁感应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混合学习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因此,物理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混合学习的含义,然后灵活应用混合学习,提高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巩大庆.高中物理混合式学习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惠旭光.高中物理混合式学习的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6(11):95.

编辑 高 琼

作者:杨建林

上一篇: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论文下一篇:聋人数字化教育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