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中职语文教学论文

2022-04-26

以人为本中职语文教学论文 篇1:

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思考

【摘    要】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中职教学质量的提高,符合新课标教育和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本文将对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同时提出“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肇东师范学校  151100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类学科,内容范围很广,语文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应用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是为我国生产一线提供更多的综合素质较强的技术型人才,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对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理念进行一定的分析。

1 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是指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提出是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理念质的深刻变革,有助于培养更多的综合技术型人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首先强调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语文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学习探究、主动解决问题等基本环节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要起引导作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其次要求教学过程“以人为本”,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最后要求教学过程切合实际,接近生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由以下三点要求:其一,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效能;其二,教师应该在深刻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鼓励和肯定,使学生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赞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三,语文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专业技能实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2 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则。其一,“以人为本”原则,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其二,主体性原则,语文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增长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其三,“因材施教”原则,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3 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

3.1  教学意识和学习意识

一方面,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语文教师讲授课文内容、分析重点语句、总结文章思想等基本环节完成,语文教师的“以人为本”教学意识相对较弱。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给语文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或通过相应的主题会议和宣传讲座培养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意识。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没有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主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师生关系和课堂交流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没有活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很少,不利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应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理解,换取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同时,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过程,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加入一些交流讨论环节,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更好地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3.3  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

目前,我国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以教材讲授为主,缺乏创新性,相应的课后实践活动很少,又缺乏新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改进语文教学内容,增加课后实践活动。

一方面,教师应该积极改进中职语文教学内容。首先,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语文“困难生”,可以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其次,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际,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例如,语文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专业技能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写一些专业论文。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教师应该在课后组织一系列的主题演讲比赛、主题辩论比赛和专业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例如,教师可以将某些课文内容编排为话剧或情景剧,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表演,在实践中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体会语篇的意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中职语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应用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素养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致力于追求最佳化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邹隆珍.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研究分析[J].赤子(中旬),2013,10:156

[2]邵彩洪.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刘菊芬.浅谈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J].中学教学参考,2013,04:50

作者:李静

以人为本中职语文教学论文 篇2:

中职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

以前我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后调入师范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处境尴尬,由于学生基础差,除了普师班,其他专业都不是专业课,加上没有升学压力,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似乎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和其他同事交流后,大家共认这种现象在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中职语文和普通高中语文相比,有较大不同,中职语文不是以升学为最终目的,而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中等职业人才为目的。语文虽不是专业课,但它是基础学科,对专业课的学习和自身素养的提高,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从事中职语文教学7年来,我一直注意总结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努力尝试进行一些教研教改活动,探索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中考的失败者,由于基础差和不好的学习习惯,在中学常遭老师和同学的白眼,他们很自卑,缺少上进心,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表扬,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比如,军训结束后,我让他们写一篇作文:军训收获。很多同学写道,虽然晒黑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有的写道,增进了和教官同学的友谊;有的写道,只要有恒心,任何事都能做好等等。我评讲作文时鼓励他们:你们每个人都很棒,只是以前的方法不对,从现在开始,加油……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充满了自信,接着我又让他们畅谈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课前预习、课堂积极主动、课后加强阅读。他们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了。

二、提高语文趣味性,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事,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就算成功了一半,学生只有对所开设的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呢?

1.讲究授课艺术,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气氛

授课艺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教学《短歌行》这首诗时,我提问:《三国演义》中谁跑得最快?同学们七嘴八舌来了精神,“说曹操,曹操到”,我又问曹操的形象在戏剧舞台上怎样?“白脸”,那是奸臣的装扮,那么在历史上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走进曹操内心世界。这样,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进行大胆又合理的想象,开发智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2.鼓励式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到中职校就读的学生,在中学他们得不到老师认可,饱受批评和打击,对学习没兴趣,所以,要多鼓励,比如,课堂回答问题正确了给她掌声;写字漂亮,给她赞美;普通话说得好,以她为榜样;作文在校报发表,给她加学分,让他们找回自信,从而主动学习。

3.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上没有紧张感,课堂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相对差些,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教学手段不能呆板,要灵活多样,以提高兴趣。

学生对文言文和诗词学习不感兴趣,运用相关的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激起兴趣。比如,在教学《短歌行》时,切换到电视剧中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有时学生会随着一起诵读,有时将与课文相关内容利用幻灯介绍给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被动地学习,以为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回答一些老师提的问题,就师生互动得好,其实不适应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跟上新课改的步伐,不断完善教法。

1.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起主导作用,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让学生从课外土壤中汲取养分,教师点拨、引导,教师推荐课外书,同学也可从家带资料,互相借阅。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效果会更好。

2.采用合作式学习

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被动,所以在课堂上分组学习,组内合作,组间交流,一个问题让多个小组讨论,或不同小组讨论不同问题。比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我让一个组讨论:如果这是一篇当堂作文,讨论写作的提纲;第二组讨论:美国著名的黑人人物及二百年前的生活状况;第三组讨论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事迹;第四组讨论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二十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总结,这样分工明确,集思广益,培养了能力,加强了合作,加深了友情。

3.让学生探究学习

中职学生虽然基础差,但她们对人和事也会有独到的看法,在教学《雷雨》时,我让他们探究:周朴园对鲁侍萍真的有感情吗?她们讨论很热烈,我想,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人物的认识,也对学生有育人的效果。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情感教育

人们常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上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让他们感到温暖,都会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处处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教法,勇于改革创新,我们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带着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

·编辑 薄跃华

作者:马德青

以人为本中职语文教学论文 篇3:

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探索和实践

(一)背景

新课程标准正在如火如荼实施的过程中,并且掀起了一场关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已辐射至中职语文教学中,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势在必行。主要原因是:

1.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2005年11月、2006年9月和2007年1月分别召开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省职教工作会议和市职教工作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预示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另一个春天的到来。借着职教改革的东风,职教自身学科改革、建设也必将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态势。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由语文学科承担。

2.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在新的职教形势下,学校提出了“专业教育为学生劳动就业服务,学科教学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的办学理念和“学好文化、学精技能、学会做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等综合实力增强,“使教育目标达到个性化发展阶段”等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转变教师观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培养符合岗位需要的职业就业能力,只有持之以恒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才能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位。

3.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职校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堪忧。一是语文基础偏差,听说读写能力较弱;二是学习兴趣不高,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三是绝大部分学生通过两年半至三年左右的学习后,要走上工作岗位,对语文教学实用性的要求比较高。近年来,由于片面强调应试教育、强调升学率,一些初中学校放松了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和后进生的教育,导致了职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滑坡较快。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树立语文学科的全新教学理念,制订新的教学措施,选择新的教材等问题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为了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应创设气氛,掌握课程走向,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并实践中职语文教学的新路子,为职校的语文教学重新定位并正名,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依据

1.个性教育的理论。即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自由和创造,尊重人的尊严、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教育。

2.人的主体性理论。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了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点,为了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需要培养人的创造性、开拓性等特点,这些都与弘扬人的主体性有密切关系,因此,如何弘扬人的主体性便成了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3.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以学习者发展的需要为宗旨的基础教育,是对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反璞归真,是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全面性、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从职前教育转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合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中心”。

(三)实践

1.教学实践中,实施“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发展能力为重点”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1)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趣充分调动起来。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性格等。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志是支撑学习知识的强大力量。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首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语文课上实践“情境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要在课前准备上花较多的时间,并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常记教学札记,记录课堂内外有关学生的点点滴滴,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常规教学手段或现代声像工具等,有效地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

(3)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主动投入。教师精心设计互动式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逐渐养成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上能时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2.整合力量,构建选修课、活动课和潜在课程,以及加以结合的语文课延伸体系。新课标实施之后,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重视语文的实践性环节,要求教师做好课内外沟通,真正实践“大语文”的理念,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现实化和实践化。在实践过程中,可结合课文内容精心安排“知识拓展”的内容,引领学生练习巩固和自觉实践,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结束阶段掀起的另一高潮,使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并使思维能力升华到一个新的层面。选修课的主要开设科目可以是影视文学、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书法、综合文科、职业礼仪等。

3.建立全方位考察语文课程的考核评价制度。传统的语文课程考核的评价制度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在笔试的指挥棒下,死记硬背的成分还是占得不少,如果仅仅用笔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会打消他们刚刚由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起来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在语文考核中可降低笔试的分值,期中、期末语文考试成绩仅占总分的40%,技能测试、特长才艺表演、荣誉加分等项目可列入考核的补充范围。

(四)结语

1.中职学校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建设。专业课中软硬件的投入较大,而基础课建设发展的方向不明确,指导思想又

难以确定,为了使“以人为本”的教学实践不断深入,校本教材编撰需加快步伐。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和认知规律,并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和鼓励者。通过语文课堂中德育的熏陶作用,在班主任的精心呵护和教育下,使学生怀有一颗对社会、对他人感恩的心,从而树立较强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以及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等。

作者:钱金萍

上一篇:地下车站排水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