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2022-07-03

摘要: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安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新的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1: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正如火如荼地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商务贸易互通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此时代背景的发展。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性探索,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现今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经济建设。

【关键词】“一带一路”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生态语言学

“一带一路”战略极大推动了我国和沿线国家、地区商品和服务的贸易繁荣。贸易畅通离不开语言畅通,贸易的繁荣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面临新的挑战,改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一带一路”商贸畅通添砖加瓦,更上一层楼。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面临的挑战

在“一带一路”核心框架下,贸易畅通是重中之重要拓宽贸易领域,挖掘贸易新增长点,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国家发改委,2015)

在此背景下,商贸人员就必须拥有更为全面的商务及投资专业知识和国际语言沟通能力,以及跨文化的管理创新合作能力。这类商务人员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因为这类人才兼修商务知识和英语技能,专门应对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语言沟通和商务贸易往来,是国际商贸人才最大的输出源。

然而,现有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操效果与所需基本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商务英语实际操作水平与国际商务自如沟通交流还有一定差距。二是知识面狭窄,欠缺各类人文社科知识,对国际商务现象缺乏分析能力,难以适应国际商贸形势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三是缺乏思辨能力,思维方式僵化,只会从自己、从区域性、从本国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会为他人、为团体组织,为国际商务环境下其它合作方着想,导致用人单位和人才相互的评价都不高。以上这些无疑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有的探讨

(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一线教师和学者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柳叶青,2015;邵旦,2017),主要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方针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不够完善,专业教学、课外实践特别是商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去甚远,偏重传统语言训练,忽视语言实践培养;偏重英语本专业,淡化综合文化知识训练;使用的教材与教学方式跟不上新形势,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师资严重匮乏;考核评价方法单一,缺乏全面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与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往来的快速发展,亟待解决。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

2015年“一带一路”经济区正式开放当年在广东就有针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研究(段晓聪,2015),2017年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研究(毛帆陵,2017;叶奎,2017),也有提出具体改革方案的:顾骁南(2015)主张依据“一带一路”外向型需求,推行“产学合科”的培养模式;同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仿真,培养综合素质的涉外人才。王卓(2017)提出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

这些改革建议针对需求导向、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及管理体系等问题提出,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但更为深入的规划,思路固化,缺乏创新性。本文尝试从生态语言学角度进行探索。

三、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对“一带一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生态语言学基本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生态语言学是由生态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是新兴语言学分支,认为语言系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即语言、语言使用与外部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齐曦,2017)任务是通过研究语言的生态因素和语言与生态的关系,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有两个研究模式:“豪根模式”和 “韩礼德模式”(范俊军,2005;黄国文,2016)。张梦娟(2015)认为,根据“豪根模式”,大学课堂本质上是组成语言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老师、同学、教材、教具、教室、教学内容等因素共同交织构成有机的“生态系统”。这一看法格局略小,应放眼外语学习应用的国际大环境,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国际经贸社交各个场合。

(二)生態语言学视角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商务英语的语言生态环境是其所适用的交际环境,宏观上是外部国际应用环境,包括各国语言文化,商务规范礼仪,沟通交际习俗等;微观上则是使用者内部环境,即专业人才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思维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高校进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提供全面适宜的语言学习内外部生态环境,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机会,建立课堂内外语言学习及社会文化环境交互的语言生态系统。先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人才需求等客观条件,做好调研,规划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完备的教学条件,使用正确的教材,教授全面的内容,选取对口的师资力量,进行更多的实战演练,在多元的语言文化和实践环境中培养学生与国际商务环境和谐共处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生态语言学视角下针对“一带一路”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在“一带一路”商务环境下,语言生态涉及国家区域范围广泛,各地社会文化背景复杂,各种商务规范礼仪呈现,各类商务沟通方式交错,语言环境更加复杂和微妙。商务英语使用的外部生态环境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商贸互通的大背景。此背景下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充分考虑国际外部生态环境,培养出有更加深厚的语言功底,更加丰富的知识能力和更加灵活的实践应变能力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这是高校内部的生态环境。还有连接国际和高校之间的国内外部生态环境,主要是国家政策的影响,社会舆论的关注,以及地方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等因素。

面对“一带一路”战略给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带来的挑战,除前述的改革建议,结合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1.高校要有国际化视野,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兼修非通用语,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语种语言,增加与国际外部生态环境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

2.高校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的跨国培养与跨境流动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其交流合作范围,与沿线国家联合培养人才,共建和谐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外部生态环境。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或者实践小学期中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走出国门。同时也给教授商务英语专业的相关老师提供更多的出国进修的机会,与高校联盟的国外高校多进行合作交流,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3.高校应积极争取“一带一路”框架下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促进高校进一步推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国内外部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4.高校需更加强化“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有效地教学条件和师资待遇,深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内部生态环境的改造。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高校应勇于承担起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利好机遇,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外部环境和高校内部环境,为“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段晓聪.“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以广东省职业院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5,(7)

[2]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 110-115

[3]顾骁南.“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

[4]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新华社. 2015-3-28

[5]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中国外语,2016(1): 1,9-12

[6]柳叶青.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7]毛帆陵.基于“一带一路”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

[8]齐曦.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发展评估体系研究[J].外语界,2017(3) : 82-89

[9]邵旦.“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和培养路径研究[J].中國市场,2017(22)

[10]王卓,陶珂.“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7(12)

[11]叶奎.“一带一路”建设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7(20)

[12]张梦娟.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6)

作者简介:

欧燕(1980-)女,广东吴川人,海口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教学。

作者:欧燕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2:

基于跨境电商的安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安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新的要求。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在深入调查企业层面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跨境电商的“岗证课赛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需求、岗位目标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商务英语人才。

关键词跨境电商;安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学术界关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跨境电商融合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信息发达、经济转型较快的地区,而针对安徽高职院校的相关研究却鲜有论述。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省份,安徽省的跨境电商发展与沿海地区差距较大,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上不能生搬硬套。如何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拓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适用性,这是当前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依据跨境电商的紧缺人才需求,探讨构建符合安徽区域发展特征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拓宽办学思路和学生就业途径提供借鉴。

一、安徽省跨境电商行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安徽省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外贸竞争力在中部六省中处于前列。长三角经济发达,轻工业基础好,产业集群规模化,有利于安徽跨境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一带一路”倡议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更是为安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一)安徽省跨境电商发展态势

跨境电商相比传统外贸,具有环节少、成本低、周期短等特点。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运营环境持续改善,国家层面和安徽省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跨境电商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方式,日益成为安徽这样的内陆省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

2016 年初,安徽省会合肥市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更是为安徽跨境电商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9年1月到5月,安徽跨境电商交易额3.6亿美元,同比增长56.2%。随着安徽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大通道大平台建设,身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的安徽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通过创新改革,把跨境电商业务拓展到沿路更多国家和各个领域,最终实现到2021年拥有至少1000家以上跨境电商企业,线下园区10家以上,跨境电商总体交易规模超过120亿美元的目标[1]

(二)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电商作为新兴行业,工作内容涉及到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从业者要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目前,跨境电商企业最亟需人才的岗位是运营和推广,其次是销售和客服,而这些岗位人才的首要技能都与外语有关,这里所说的外语,主要指英语语言。尽管跨境电商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然而,就目前安徽高职院校而言,除极个别院校开设了商务日语专业外,绝大多数外语人才都是英语专业方面的。传统外贸的跟单、制单等工作转移到了跨境网络平台运营、网上客户开发以及跨境英文客服等方面。在这些岗位中,需要掌握以下四种职业技能:英语语言技能、电商平台操作技能、外贸知识和跨文化认知力。首先,从业者应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技能,与客户的商务沟通要顺畅,英语需要达到CET-4及格以上水平;其次,从业者需要掌握相关国际贸易知识,具备外贸单证填制能力和电子通关系统实操能力;第三,从业者能对商品进行拍摄及图片处理,具有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知识和一定的国际电子营销技能;最后,跨境不仅是经济跨境,同时也是文化跨境,这就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及风土人情,依据不同的社会文化,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制定相应的产品营销策略,减少异质文化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跨境电商贸易的质量和效率。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安徽高职商务英语人才面临的机遇

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才需求的井喷,然而,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主要集中于江浙沪粤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的毕业生很少愿意来到内陆地区就业,因此,要解决安徽地区跨境电商人才紧缺的问题,只有依靠本地高校的人才培养。这为安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具备英语语言技能和外贸操作能力,与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相比,具有向跨境电商领域转型的先天优势。通过调查安徽合肥蜀山区电子工业园区的36家跨境电商企业,笔者了解到,目前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尽管规模不大,但对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大,从業5年以上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平均年薪在10万元以上。在对跨境电商岗位从业者的学历要求上,专科起点即可,但是都非常重视应聘者的英语语言技能,尤其注重英语的听说能力,一般要求最低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入职学历门槛低且收入较高,特别看重英语水平,这对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其求职就业的一大利好。

二、安徽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属性,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接轨[2]。然而,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虽然具备英语语言优势,也掌握了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但在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网络营销和产品推广方面掌握的知识不多,技能也普遍匮乏,无法适应新兴的跨境电商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安徽省内一些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大都是针对国内电商领域,极少涉及跨境电商课程及其实际操作训练,而商务英语专业开设跨境电商类课程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些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尽管也开设了有关跨境电商的课程,但未能将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定位,未能厘清本专业人才的目标就业岗位,因此开设的课程往往是“大包大揽”,缺乏针对性。同时,由于很多教师没有跨境电商实践经验,在教学内容把握上能力有限,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过分依赖社会力量,而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内容仅停留于较为初级的层面,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不到实质性提升,无法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专业课程体系滞后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但从整个行业看,跨境电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的跨境电商专业才刚刚起步,很多院校还未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纳入考虑范围。部分院校尽管开设了跨境电商方向,但课程体系往往照抄照搬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调查走访,笔者了解到,安徽省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多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他们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一知半解,对新兴的跨境电商行业更是知之甚少。多数学校不是参照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安排,就是沿用传统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外加一些商務课程,整体上缺乏商务英语专业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专业课程同质化严重。课程教学还是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课程设置与创新创业教育未能深度融合,学生就业创业技能薄弱。

三、基于跨境电商的“岗课证赛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依据教育部“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3],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可以探索构建“岗课证赛创”深度融合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以岗定课、以赛促学、以证代考、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复合型外语外贸人才。

(一)基于社会需求的“课岗”融合

“课”代表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岗”突出社会需求,体现工学结合。高职教学应基于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融“教、学、做”于一体。

通过调研外贸行业、企业及往届毕业生,同时依托麦可思研究院每年更新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可以将安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岗位定位为:服务本省、辐射长三角地区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客服及跨境电商运营专员三大岗位群。依据目标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所需知识技能,确定对应专业课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三大课程模块:即英语语言应用模块、跨境电商业务模块、跨文化能力模块。

第一,英语语言应用模块。这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模块,包括英语听、说、读、写和译,以及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等课程。在跨境电商模式下,可以在语言教学中加入跨境电商业务词汇、术语及常用表达,培养学生在跨境电商环境下灵活使用英语语言的技能。

第二,跨境电商业务模块。这是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业务操作通用技能的课程模块,包括跨境电商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网络营销等方面的课程。

第三,跨文化能力模块。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模块,包括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国际商务谈判、中西文化对比与沟通、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课程。

(二)基于职业岗位的“课证”融合

“证”代表岗位职业要求,可作为课程教学的标准。2019年9月颁布的《安徽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依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大目标岗位群,分析各岗位所需核心能力,将专业课程设置与相关等级证书对应(见表1),将等级证书考试内容纳入相关课程。

(三)基于人才质量提升的“课赛”融合

“赛”代表职业技能竞赛,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抓手。例如,江浙沪粤等省市数年前就开始举办的省级跨境电商技能大赛,比赛分为理论与实操两部分,内容涵盖了跨境电商主要技能点与素质能力要求,有助于学生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认知体系,培养学生的业务运营与决策能力。

“课赛”融合就是将专业课程与相关技能竞赛对应,将技能竞赛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纳入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可以参照竞赛的考查范围进行设计。同时,将以赛代考、以赛免修写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可以凭借竞赛成绩置换对应课程的学分或者免修相关课程。这样既可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竞赛,也有助于教师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四)基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课创”融合

“创”代表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突破口。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单一且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强的现状,笔者认为,从学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离校都应考虑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学期,新生接受专业认知教育,通过企业参观,初步认识跨境电商行业,对未来的就业创业行业岗位、工作环境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进行直观的了解和体验;第二、三学期,学生学习通识性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这些课程可以由校企导师合作完成,跨境电商企业高管、创业校友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结合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制定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使学生产生美好的愿景,增强其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第四、五学期,专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实践。首先,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由校企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学生,选择门槛较低的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创业孵化项目建设。鉴于安徽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电商平台将生源地特色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助推乡村振兴;第六学期,学生顶岗实习,参与创业项目。

四、结语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亟需的是拥有全球化视野且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是推动我国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4]。高职商务英语和跨境电商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对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外贸人才提出的新的挑战和要求[5]。在当前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徽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跨境电商发展特点,分析相应工作岗位的人才素质需求,构建基于跨境电商的“岗证课赛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以语言应用能力为基础、以商务岗位能力为核心,课岗融合,课证融合,课赛融合,课创融合,将企业需求、岗位目标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云,李磊.“一带一路”背景下安徽发展跨境电商的瓶颈与突破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9):55-58.

[2]赵帮华.跨境电商背景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 20-21,65.

[3]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EB/OL].(1998-04-10)[2020-02-2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199804/t19980410_162625.html.

[4]周记顺,郭昕宇.中国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9(07):25-28.

[5]汤晓军.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7(20):32-35,45.

收稿日期:2020-03-22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重大教改项目(2018jyxm1391)。

作者简介:居永梅(1972-),女,安徽蚌埠人,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跨境电商。

作者:居永梅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3:

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高校改革的需求,本文从基础教育改革出发,分析教育改革对于新时代教师的新标准新要求,从而深入探索高师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尝试建立全新的适合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高师英语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高师院校一直以为基础教育培养人才为己任,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法明显落后,已经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高师院校的转型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探索并找寻一条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的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师学校的重中之重。

一、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目标定位模糊

长期以来,高师英语专业缺少一个非常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数高师院校常常以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为依据,增加培养合格英语教师的表述。但从目标定位本身,仍旧以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为主要评价标准,缺少对于教师教育能力、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人文素养等的具体衡量标准。

(二)教育课程匮乏

高师英语专业一直存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严重不足的现象。高师英语专业课程开设传统上一直为“1+3”模式,以英语专业课程(语言知识)为主干,加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课程。然而,这种开设情况早已无法满足教师专业职业化发展的需求,虽然在近些年的课程改革上有所改善,很多高师英语专业加大了对于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加入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政策法规等课程,但整体来看,理论课程偏多,教育实践类课程课时较少,且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三)教育技能低下

近年来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教育技能发展较为缓慢,学生的教育实习在很多时候由于教育实习期较短,且实习人数较多,指导教师有限,往往教育实习并没有起到“练兵”的作用。多数用人单位反映初入职的英语教师整体缺乏较为熟练的教育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往往无法直接上岗工作,同时,还有部分用人单位提及新入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课改的新要求,需要较为长时间的教育培训。

二、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一)准确定位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出发,客观分析目前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准确定位师范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涵盖教师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寻找师范英语专业的特色,走一条师范英语专业的特色道路。结合师范英语特色,我们可以尝试将师范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从事教育事业为主,具有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及教师人文素养,掌握英语学科基本理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教育管理和教育实践技能,并能具有较强创新科研能力的中小学合格英语教师。

(二)定制体现师范特色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也决定着课程体系的不同,师范英语专业应以“师范+英语”的课程设置依据打破传统“1+3”模式,打造师范英语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以适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和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第一,突出师范课程的特色,以“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为纲,加强学生师范性的培养,强化英语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第二,探索师范英语类课程,改变传统英语专业类基本知识课程开设,尝试开设师范英语语言类课程,如师范英语教学语言、师范英语阅读、师范英语听力、师范英语写作等特色师范英语课程,将师范特色及语言学习结合,彰显师范英语特色。

(三)丰富师范教育技能培训方式

打破传统英语师范生教育实习安排方式,将教育实习贯穿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定制分段教育实习目标和教育实习方式,全方位提升英语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技能。具体方法如下,针对一年级新生,主要以教师理想信念培养为主,使学生能够树立成为教师的职业信念;二年级学生主要以教师身份建立为主,使学生可以建立教师身份认同,并以教师身份要求自己;三年级学生主要以教师教育手段学习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教师教育技术,提升教师教育能力;而对于即将走上教学岗位的四年级学生,主要以教师教育方法及教育改革认知培养为主,使学生能够真实了解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状况,并把握教育改革趋势。

三、结语

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基础教育对教师需求的新变化,深入探讨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摆在高师英语专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結合中小学课改的实际状况,不断探究师范英语专业的特色发展之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才培养途径,才能够为高师英语专业的发展求得生存。(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李海荣

上一篇:数学教学反馈管理论文下一篇:高速公路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