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欣赏小学语文论文

2022-04-17

一、走进文本——感悟美语文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达到情感的共鸣。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我从二个方面进行了探索:1.加强朗读,品味语言美。自然界中的山光水色,本身无知无情,但游赏的人却带有感情,作者在写作时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咏柳欣赏小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欣赏小学语文论文 篇1:

精彩小语诗歌阅读课堂教学策略例谈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铸就了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诸如柳宗元的《江雪》等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将诸如柳宗元《江雪》等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美、意境纯洁沉寂美、节奏鲜明、情感丰富等美学特质的静态的、抽象的、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艺术精华转化为动态的、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让同学们诗意地栖息在散发着浓浓的诗情画意的古典诗词教学课堂中,享受无与伦比的审美愉悦。下面,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谈谈构建精彩、美丽的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课堂策略。

一、巧设情境,课堂飘荡朗朗书声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鉴赏诸如柳宗元《江雪》等古典诗词亦然。由此,教学诸如柳宗元《江雪》等古典诗词时,我们必须遵循上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为同学们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匹配的、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充满美丽愉悦动态等氛围的古典诗词学习乐园,引导同学们在“润物细无声”中自觉地、快乐地走进诗词文本,跨越千年时空,与作者、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心灵沟通。

比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上课伊始,我就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同学们播放了我从网络下载的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幼儿教育古诗朗诵·江雪·第12讲》音画视频。当视频中的女主持人在具有悠扬、空寂、静谧等美学特质的古筝背景音乐中抑扬顿挫地诵读柳宗元的《江雪》时,当视频中幻化出一个又一个千山皆雪、万径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孤舟披雪、渔翁蓑衣沐雪、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的镜头时,同学们被《江雪》中的茫茫雪景和渔翁孤高自得的形象深深感染,不约而同地,情不自禁地走进了柳宗元的《江雪》文本,教室里顿时飘荡着同学们和着音画视频中的配乐诵读节奏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个性化阅读,跨越千年心神交汇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曾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学生对诸如柳宗元《江雪》等古典诗词的涵咏、理解、认知等亦然。所以,教学诸如柳宗元的《江雪》等古典诗词时,我不仅特别注重引导同学们反复诵读、品鉴诗歌,而且引导同学们将每次细品深究文本时产生的审美心理依次记录在读书笔记本中,然后在我为同学们“留白”的课堂自由活动中相互交流。请看下面这位同学在个性化品读《江雪》的过程中产生和记录下来的独特的、精彩的个性化感悟:

第一次诵读《江雪》,我仿佛欣赏到一幅意境清幽、纯洁美丽、极具动态之美的、古色古香的中国水墨画,画中的飘雪、江河、寒意、飞鸟、行舟、渔翁等诸多忽动忽静的景物忽远忽近地向我飘来,将我的整个身心包容其中……

第二次诵读《江雪》,我感觉到这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柳宗元当年被贬到永州做有职无权的员外司马官,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无法实现,只好借歌咏隐居在乡野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愁苦……

三、读写画画,启动多向思维潜能

如果说,古往今来的文学艺术创作者都工于经营“留白”艺术的话,那么,柳宗元等古典诗词作者尤甚。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仅仅用了寥寥二十字就写尽了冬天雪景中的千种风情万种风流:冰封的江面,一尘不染、纯洁而寂静、万籁无声,一个老渔翁乘着一叶小舟,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渔翁的性情是如此清高,渔翁的品格是如此孤傲……所以,教学时,我常常给学生“留白”4~7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在诸如柳宗元的《江雪》等古典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处启动自己的多向思维潜能,用自己丰富的联系与想象感悟、充盈或补写“留白”之处,以便获取更多、更愉悦的审美体验。

比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在引导同学们对之反复诵读、背诵、品鉴之后,我要求同学们在四句诗中任意选择一句自己认为最有想象余地的诗句进行补写。4分钟后,当同学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再创作”作品时,我发现有的同学选择了诗中“千山鸟飞绝”处进行二度创作,有的同学选择了“万径人踪灭”处进行二度创作,有的选择了“孤舟蓑笠翁”处进行二度创作,有的选择了“独钓寒江雪”处进行二度创作;还有的同学采用素描再现了诗歌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对此,我与同学们用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表示鼓励。

综上所述,诸如柳宗元的《江雪》等古典诗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泓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所以,教学时,我们必须采取上述诸多方式让这“一泓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提高同学们的文学修养、润泽同学们美丽的心田、陶冶同学们高尚的情操、培养同学们崇高的品格。

作者:史梦丽

咏柳欣赏小学语文论文 篇2:

小学语文文本的妙用与美育的培养

一、走进文本——感悟美

语文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达到情感的共鸣。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我从二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加强朗读,品味语言美。自然界中的山光水色,本身无知无情,但游赏的人却带有感情,作者在写作时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从而了解作者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之情,让学生领略作者的审美情趣,以感染和熏陶学生。而朗读是品味语言美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学《鸟的天堂》,文中巴金老人有一段关于榕树描写的奇美文字,如何让学生品味其中的语言美呢?我分三个层次逐层推进:初读,我引导学生抓拄“不可计数”“垂”“卧”等词,认识榕树的“形体美”;细读,我引导学生品味“一簇”“堆”“不留缝隙”“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等词句,边读边议,感受榕树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榕树的“内涵美”。瑞士思想家阿米爾说“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迭印,相融为一,才能使学生感悟到文本的意境美,因此精读,引导学生抓住“红霞退尽”“夕阳西下”“榕树依旧散发着勃勃生机”等语句咬文嚼字,展开联想,让学生分享榕树所蕴含的“意境美”。短短40分钟,大家将读、议、品紧密结合,整个课堂始终洋溢在美的氛围之中,学生从心底萌发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妙用音乐,渲染美境。一首清丽的小诗,如一把二胡在低吟;一段哀宛的叙述,如一支洞箫在倾诉;一则激昂的道白,又像一架古筝在激鸣……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巧妙地配以和谐的乐曲,把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在文与乐的交汇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跳出文本——体验美

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引导学生深刻的体验。文章写的再生动,教师创造的情境教学再好,也不如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得深。先进入文本,然后再跳出文本,走向生活,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场所。

例如,在教学古诗贺知章的《咏柳》时,我改换教学场所,到有柳树的小河边观察二月的柳树,说柳树,画柳树,议柳树,让学生在树下观赏,漫步在树下,徜徉在树下,进而从大自然中探寻,观察美,欣赏美。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初春的柳树满树翠绿,好像用碧玉装扮一样。有的说:柳条柔柔的,软软的,纷纷下垂,似一根根轻柔的丝带。有的说:柳叶尖尖的,细细的。有的说:我感受二月的春风剪出了柳叶,所以二月的春风像剪刀。有的说:我感受到春风的气息了。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叙说着柳树的美丽,交谈着对初春的感受。我觉得这些都是课堂里体验不到的。因此,让学生感受到美并不神秘,有心则美,并不遥远,有情美即在。美就在身边,美就在生活。

三、活化文本——创造美

审美的最高境界在于创造美。小学语文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无论是对语言的品味,对主旨的把握,还是对意境的想象,对生活的感受,其落脚点都要归结于升华情感,让学生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语文能力,创造美的情感,美的生活,从而使美育的功能得以体现。如《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教学这首诗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根据这一首诗的意境再生美。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配着音乐有声有色朗读一遍,让学生体会江面上从红光闪烁明亮夺目,到红色渐淡,红绿交融的意境美。然后让学生运用可能的方法创造性地再现这首诗的意境。学生有的用灵巧的小手作画,用色彩再现美的画面;有的摇头晃脑吟诗,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表现诗的壮美;有的挥毫疾书,用线条勾勒诗意的深遂;有的竟到沂河边观赏夕阳西下的晚景……这不正是一个个美的创造活动吗?同学们在这些画一画,说一说,吟一吟、唱一唱、演一演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中,把诗情、画境、美感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收到了一石多鸟的功效。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美到底是什么?美,绝非一个概念,一种格局,美到无须多言时,她就在文本中,自然中,想象中,心灵中。

在小学语文实践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文字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启迪学生对课文进行体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通灵感悟,引起学生的联想,再造他们的想象和形象趣味,充分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深化文本,去熏陶感染学生的心灵,提高审美情趣,使之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段艳丽,赵汉峰,山东临沂市罗庄区高都小学教师。

作者:段艳丽 赵汉峰

咏柳欣赏小学语文论文 篇3:

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挑起矛盾的冲突

我们的语文教材存在许多矛盾冲突,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存在矛盾冲突,作为一名高明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中挑起矛盾的冲突,促进孩子的深度思维,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语文课堂中学习,有矛盾师生互动才会更精彩,有矛盾学生思维才会更积极,有矛盾学生情感才会更投入,所以笔者认为挑起矛盾的冲突,就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一、主题解读的矛盾冲突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教材的主题思想就存在着矛盾冲突,文本内容(情节、思想)就是在矛盾冲突中逐步展开,逐渐清晰,最终明朗。作为教师——课堂的组织者、教学的引领者,就应该紧扣这个看似充满矛盾的主题组织教学,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就是一篇看似存在主题矛盾的文章,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就把这对矛盾给呈现了出来:

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这篇文章时是这样紧扣这个主题矛盾组织教学的:

师:还记得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吗?(生背)如果把这样的柳树比做人,你认为比做什么样的人比较恰当?

生:婀娜多姿的女子。

师: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株柳树——青海高原之上的一株柳树,它长什么样子?(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如果把这株柳树比做一个人,你觉得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一个坚强的男子。

(学生自主阅读,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如:生铁铁定的色泽、巍巍然撑起、苍郁、深沉、独特锻铸……体会到这株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就像是一个高大魁梧、深沉刚毅、饱经风霜的男子汉。)

师:学到这里你会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并且引出文字:

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它是怎么活下来的,又是如何壮大起来,成为一方独立的风景的?怎么就一棵,而没有其他的呢?

……

接下来师生就围绕着这个主题矛盾的冲突展开阅读研究活动(以上课堂实录摘自《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第11期,在引入本文时作了适当删选),整堂课指向性明确,学生思维活跃,深刻感受到了本文架构巧设悬念的匠心独运,真切体会到了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百折不挠。

诸如此类主题存在矛盾冲突的课文还有很多,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就是这样的文章,执教这篇课文时就可以紧扣“小草可能会成长为大树吗?”“小草是怎样成长为大树的”展开教学。

二、人物识读的矛盾冲突

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激烈的矛盾冲突,其中尤以人物识读的矛盾冲突最为突出。抓住人物识读的矛盾冲突组织教学,往往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让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设计相应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学生会更加感兴趣,情感会更加投入,效果会更加明显。

《负荆请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伍文杰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就能紧紧围绕着学生对剧中人物的识读矛盾展开教学,真可谓精彩纷呈。下面摘选的就是其中一段教学实录:

师:剧本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台词,就是通过台词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剧本还有许多,比如说:潜台词,戏剧冲突,把握住了剧本主要的冲突就把握住了戏剧关键。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段,想一想,韩勃和蔺相如在讨论什么问题?

生:在讨论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的车子,韩勃说蔺相如怕廉颇。

师:他自己认为怕不怕?

生:不怕。

师:韩勃说怕,蔺相如说不怕。这就是第一幕主要的戏剧冲突,那么蔺相如到底是怕还是不怕,再读读并勾画出主要句子。

生:蔺相如并不怕,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的时候,他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跟秦王斗,所以他根本不怕。

生:蔺相如在前面就说了:“我不会怕他。”然而后面又解释了说秦王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蔺相如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不堪设想,秦王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

师:你说得很好,你注意到了前后文的联系。可是韩勃却说:“我真不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韩勃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看到蔺相如给廉颇让路。

生:因为书上介绍“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这也说明了韩勃认为蔺相如怕廉颇。

师:朝也不上了,门也不出了,真是怕到极点了。

……

师生围绕着“蔺相如究竟怕还是不怕廉颇”展开学习,或细读文本圈圈画画,或阐述观点激烈争论,人物形象也在师生共同研读文本、积极互动交流中逐渐清晰起来,站立起来。

三、语言品读的矛盾冲突

语文课堂中的矛盾还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上。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作者独具匠心打造的词句,细细品读,耐人寻味,意义深刻。如果在课堂中,有意抓住这些词句,挖掘其中隐含的特殊内涵,引导学生细品感悟,对提高学生阅读时的感悟能力,对提升学生作文时遣词造句的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水》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篇课文,这是马朝虎写的一篇回忆录,是对自己家乡缺水状况的真实写照。以下是我执教时的实录选段:

师:在作者家乡,下雨天就像是过节一样,最开心的要算是孩子们了,谁愿意来读一读描写孩子们在雨天表现的句子?

生读。

(出示: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师:你们注意到这段话中有个词用得是不是很特别?

生:我们平时都说是“喝水”,可作者这里说是“吃水”,这是为什么呢?

师:是呀,是不是作者不小心用错了,还是另有原因?

师(稍等片刻):“喝”和“吃”有区别吗?

生(沉思片刻):“喝”是一股脑儿的,在口中停留的时间很短;而“吃”是食物在嘴中有一个咀嚼品味的过程。

师:你讲得非常有道理,你对这两个词理解得非常到位。那么这里作者为什么用“吃”而不用“喝”呢?

生:水,对于作者生活的地方来讲是非常稀缺,非常珍贵的。平日里,他们很少能尽情地享受水。而现在好不容易下雨了,他们要好好地品尝这雨水的滋味。

生:对于那些干旱缺水的地方,喝水是一件非常 奢侈的享受。现在终于下雨了,对于他们任何人来讲真像是久旱逢甘霖,他们似乎好久没有真正意义上品尝到水的滋味了,所以现在他们要把水含在嘴里慢慢地吃,尽情地享受。

师:是呀,这个“吃”字用得看似不合常理,但是经过我们同学细细咀嚼品味一番,原来却是因为作者别有用意,表达着作者在特殊的生活环境下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

只知有“喝水”,却从来未曾听说有过“吃水”的,这就在学生的认知中产生了语言品读的矛盾冲突,在心中形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心理场。而这种强烈的内心冲突和期待正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它能够促进学生利用所有的认知潜能,调动内在的探索欲望,重新解读面对的矛盾冲突。

四、原著比读的矛盾冲突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选用了一部分经由古典改编而来的文章。这些文章与原著相比大多更加浅显易懂,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阅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对古时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追本溯源再读原著的兴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涉猎经典、扎根经典、追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兴趣爱好。

基于以上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遇到此类文章,我们可以摘取原著中的相应片段,带领学生比照阅读。经过长期尝试,发现总能收到令人欣喜不已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少年王冕》的实录选段:

师: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具有了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读第5自然段,看看王冕被什么景象给迷住了。

生读梅雨季节雨过天晴的自然美景。(这里省略引导学生进行赏析的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少年王冕》是吴敬梓写的名著《儒林外史》中的一篇经典故事。在原著中也有对梅雨季节雨过天晴的自然美景的描写,你们想读读吗?

出示原文:

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师:先请同学们对照原文自由读读,看看有哪些不同。

学生指出若干不同的词句。

师:老师很想听听大家对于这些不同之处的评价,大家不要有顾虑,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

生:最后一句话,我感觉原著写得更加有意思。“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中清水滴滴,读起来似乎能让人看到透亮的水滴正从花苞上一滴一滴地滴落下来,而课文中的“花苞上雨水点点”给人感觉只是静止不动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和课文中的“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相比也更富有动感。

生:原著中“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写出了当时天空中云雾还没有散尽,阳光透过云雾照射到湖边山上,呈现出了种种不同的颜色,即“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而课文中就没有写出这种雨过刚天晴的细微而真实的美丽。

生:原著中说“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从中我能感受到雨过天晴,阳光照射到大地上显得非常刺眼的情形,把整个湖面都照得红彤彤的一片。

生:老师,原著中说“一派日光”,我对这里的“一派”不大理解。

师: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个“派”在古时候就是形容茫茫的水流,(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派”字篆体)你们知道这里是形容什么?

生:这里指阳光从黑云中一下子透出来,把大千世界照得好大一片。原来“派”指茫茫一片水。

师:可见原著中很多内容尽管比较课文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描写得更加形象,读起来更加生动。所以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我们还是应该再读读原著,这样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只读课本总是有限的,怎样把我们的语文书教厚,让学生学得更充实更有收获,比照原著阅读不失为一个极好的办法。在与原著比照阅读中,就能找到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在学生心中形成矛盾冲突,从而帮助他们更早更好地阅读赏析更具价值的文学经典作品。原著阅读理解也许存在困难,但是在高年级中适当进行此类阅读,是值得一试的。

有人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语文课堂,冲突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课堂推进的动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激起矛盾冲突的波澜,其实就是让儿童深刻阅读、深入思考、深度体验,也是让学生行走在语言实践、提升的道路上。挑起矛盾的冲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作者:陈跃红

上一篇:电教教学方法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自学方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