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春日的教学教案

2024-05-14

咏柳春日的教学教案(精选6篇)

篇1:咏柳春日的教学教案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生大致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观察初春的柳树,收集有关《咏柳》和《春日》的资料。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歌唱《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咏柳》。

2全班齐读课题。

3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赞美柳树的意思。)

4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师: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根据收集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还读过他的哪首古诗?

(提示:《回乡偶书》)

5(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6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出示诗歌)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读。(2)开火车读。(3)全班读。

4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5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6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全班齐读。(过渡)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三、朗读全诗,初知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2指名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碧玉”是什么?“妆”怎么理解?“丝绦”指什么?“似”是什么意思? 4说说句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妆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啊!)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大致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

(树高、枝多、叶绿、叶细。)

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四、交流朗读,体会课文比喻句的精妙

1交流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出示第一句诗,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叶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学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后两句用设问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五、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然后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2出示本诗配乐诵读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六、拓展延伸,感悟春天的美

1春风剪出了这么美的细叶,还剪出了什么?(示例:嫩嫩的草,各色鲜艳的花……)

2诗人用这么美的诗句赞美柳树,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2回顾学法。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己试着读全诗,再抽读。

2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教师进行示范性朗读。

3学生再进行反复朗读,要注意读正确,读流利。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齐读《春日》。

5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6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胜日: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一时:形容时间很短。新:新鲜、奇丽。

7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8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9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10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三、四句。

(1)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总是:都是。

(2)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白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3)指导朗读三、四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1学习了《春日》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诗,独立思考。3说一说,读一读。4师生共同交流。

提示:感悟到“春风”是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源头的道理。

五、指导朗读、背诵

六、小结

《春日》这首诗是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欢喜。

七、延伸拓展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教学反思:

作为古诗教学,尤其要注意以读带讲、多读多悟,这样才能让诗情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兴趣,体会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才不会满足于仅仅当一个听众,会更自主去读,也会读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读得更感人。所以整节课大部分时间教师都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篇2:咏柳春日的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人“咏”、“柳”、“碧”、“垂”、“似”、“剪”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识字。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步骤:

一、激情入境,引趣揭题,认识美。

1、同学们,万物复苏的春天你们喜欢吗?

2、动画展示春景,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古诗《咏柳》。板书:咏柳

3、读题释意。指名学生读题识字咏(yǒng)柳(liǔ)。咏柳就是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么赞美的呢?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感受美。

1、打开书借助横条里的拼音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读是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都可以。

2、请同学再读一遍古诗,争取把字音咬得更准。

3、看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我也想读了,同学们在心里和我一块儿读好吗?

4、让同学们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听,相互提提意见。

5、教师从诗里请出了这些词,你们一定觉得眼熟吧,自己读一读,你一定能读准。

6、抽读词卡:碧玉、垂柳、丝绦。

7、再读古诗,这一遍要争取把每句诗读通顺。

8、指名读,互相评议。

9、齐读

三、细读诗文,深入领会,品味美。

1、图文结合,远近对照,品悟第一、二句。①看柳树远景图。

②想象表达:你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③诗人发出的感叹是什么?图下出示两句诗。

④你觉得这两句诗是什么意识呢?让学生谈自己对字词的初步理解。⑤指导朗读这两句:

(1)碧玉,翠绿而晶莹,很美。而随风轻拂的柳枝就像千万条丝带。诗人比喻的多好啊,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来读这两句可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呢?(2)学生自主试读,体会感情及语气。(3)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4)激励赛读。

2、探究协作,读中悟情,品读第三、四句。

①过渡,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接下来咱们读第三、四句。②出示柳树近景图,观察柳树叶子的形状。③根据观察到的树叶的样子,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明白了什么?指导学生理解裁:裁剪。④小组交流各自理解。

⑤指名说:这两句除了赞美柳叶的精致,更主要的是赞美什么? 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表现美。

a、自由读。b、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机指导。c、齐读。

1、过度,学了这首诗,柳树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们可以美美地把它读出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式把你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呢?

2、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①开朗读会。②绘画。③写话。④当解说员。

3、学生根据自己不同喜好,自由组合自己表现。

五、古诗表演大看台,群英聚会展示美。

1、组织各小组展示各组不同的表达赞美的方式,并适当讲解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内化情感。

2、指导背诵古诗,师扮演角色创设情境。

①扮演耳背的奶奶。②扮演不懂事的小妹妹。③扮演严格的妈妈。

其中有意设置语音、语意障碍以纠正学生读音,强化学生理解,增强学生记忆。

3、激励学生课外多读经典诗文。

《春日》

【学习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感中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朗读体会诗情。【教学流程】

一、咏春

1、同学们的脑海中有没有也跳跃着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学生自由说)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读得最好听。

3、出示《春日》

4、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

(板书题目)

5、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板书“南宋朱熹”)

6、字词落实,书写生字。

7、古人写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到底给大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天的图画呢?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读一读古诗,并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看看你能品出一个怎样的一个春天来。

8、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古诗。

三、品春

(一)交流:读了这首诗以后,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春天?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

预设一:阳光明媚的春天

1、“胜日”指的是怎样的日子?(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2、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作者来到了哪里?(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来做什么了?(来寻找美丽的春天,也就是来春游,踏春了。)

3、春游你开心吗?想象下作者此时的心情吧。(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

4、你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心情吗? 预设二:焕然一新的春天

1、你觉得哪些景物都焕然一新了?(花、草、河水,眼前的一切)难怪作者会发出“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感叹啊!

2、这一句难道仅仅写出了万物更新吗?还写出了什么?(春天来得非常的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一时)

3、一下子就焕然一新了,让作者感觉到了什么?(感到惊讶、兴奋、激动)

4、让我们也一起来惊叹惊叹吧!预设

三、春风拂面的春天

1、“东风”应该是怎样的风?你能感觉出来吗?

2、作者也觉得春风是很容易就能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的。

3、此时闭上眼,春风就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你,你的心情如何?(轻松、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

4、让我们一起来享受春风吧。(多媒体展示春风轻拂万物的情景)

5、让我们读出这种感受来。预设

四、万紫千红的春天

1、“万紫千红”这个词你熟悉吗?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2、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二)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人的脚步,漫步泗水河滨,带着你自己的感受,来赞美如此美丽的春天吧。练读--个别读(配乐)--齐读

四、惜春

1、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学生自由说)

2、是啊,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自然愉快,同时,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3、《咏柳》《春日》两首古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五、悟春

(一)人类渴盼着春天的生机活力。花枝招展的春天,赋予动植物以情意,更赋予了人们蓬勃向上的神往。从古至今,春天一直是古人描摹的一大主题。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读一读)板书设计:

春日 劝学 南宋 朱熹 春光明媚

篇3:咏柳春日的教学教案

一、流动在厚实的积累里

古诗教学, 积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 在积累中感悟语言, 在积累中充实底蕴。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 刘敏威老师正是将积累当做第一教学要务引导着学生扎实训练、厚实积淀。

首先, 刘老师根据这首诗的特点, 非常准确地抓住比喻 (四句中有三句比喻) 这一切入点, 一下子就串起了整首诗的理解, 也为学生背诵积累这首诗一下子理清了思路。然后, 刘老师在《咏柳》这首诗的基础上, 又引入一些与“柳”有关的经典名句, 让学生朗读感悟积累, 使这堂课的积累变得厚实起来。最后, 刘老师又引导学生以《咏柳》为起点写开去, 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柳, 这其实是对整堂教学的一个融会贯通, 是积累、运用、巩固的一个过程。

二、流动在悦耳的声音中

古诗, 是语言的贵族, 隽永、凝练, 回眸间常有顿悟, 在给我们带来无限回味的同时, 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距离感。要让这些带着历史尘埃的古诗在课堂上鲜活起来, 温热起来, 就必须去唤醒它, 去激活它, 用声音去唤醒它, 用优美的吟诵去激活它。叶嘉莹教授就说过, “吟诵是诗歌活泼的声音。不会吟诵, 诗歌的生命是僵硬的”。

刘敏威老师深谙此理, 所以, 在她的这堂课中, “读”始终贯穿其中。一是“读出节奏, 有板有眼”, 在教学的开始,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注意停顿, 读出诗的节奏来。二是“读出感情, 声情并茂”, 在抓住比喻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在紧扣“妆”“裁”两个拟人字眼体会诗句语言的灵妙中, 引导着学生读出感情, 读出诗情。三是“平长仄短, 抑扬顿挫”, 用吟诵的方式, 读出格律诗的音韵美、节律美, 领悟古诗的乐感。

可以说, 这堂课的古诗朗读, 步步有序, 层层递进, 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生动地再现了古诗的韵律节奏美, 再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美, 以其声、情、意一起感染着学生, 从而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使语言如出己之口, 文字如出己之心, 达到“不讲之讲”的功效。

三、流动在经典的文化内

一首经典的古诗, 它穿越时光的隧道流传, 又不断吸收一路的新思想, 慢慢地, 在它的周围, 就会构筑成一种意象, 形成一种文化。就“柳”而言,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的确已形成多元的“柳文化”。刘老师的这堂《咏柳》教学, 就充分挖掘了这片“柳林”, 让它根植在学生的心田。

看刘老师的教学, 她从这首贺知章的诵春之柳“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开始, 引入了同样诵春的“柳”之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再拓宽展开到送别之柳,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到思乡之柳,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巫山巫峡长, 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 故人怀故乡”;再到怀人之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再到感时之柳,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样, 用《咏柳》一诗为基点铺开, 就为学生建构起了一片文化的“柳林”, 让学生徜徉其中, 得到熏陶, 受到感染。

篇4:咏柳春日的教学教案

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路,导入内容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去寻找春天的足迹。

1.播放有关春天的图片(音乐伴奏),学生欣赏。

2.学生说自己印象中的春天。

3.背诵已经读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师:春天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引得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赞叹,让我们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再一次走进春天。(板书课题:咏柳、春日)

[优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教师引领学生赏春天、说春天、诵春天,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

1.自由练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再读古诗,思考交流: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不同点:(1)作者是不同朝代的;(2)所写的事物不同:《咏柳》是写——初春二月的柳树,《春日》是写——春游所见的景色。

[初读诗歌,目标明确。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读的要求由读正确、通顺到读出诗的大概内容,读得有层次,读的要求逐步提高。]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

(一)学习《咏柳》。

1.读诗赏画,画中品诗。

(1)出示《咏柳》诗句,指名读诗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喻柳,足见其清新自然;“绿丝绦”——柳枝的绵长和柔软;“春风似剪刀”——运用设问加比喻,把春风比作一位能工巧匠,歌颂了充满生机的春光。

(3)齐诵整首诗。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碧玉”、“绿丝绦”,感悟作者笔下柳树的美丽和高贵;抓住“春风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2.引导对比,体会心境。

(1)师:在贺知章的笔下,柳树是如此的美丽、高贵,春天是这样的生机勃勃、神奇。可是。古代诗人写了许多有关柳树的诗歌。它们又是怎样的情形?再来看其中的一首。

出示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师:在这首诗中。诗人眼中的柳树怎样?心情怎样?请大家先自读古诗,了解大意,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这是一首折柳赠别诗,因“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所以,这里的柳是别离之柳,表达了诗人伤春叹别之情。) ’

(3)师:同是柳树,在不同的人的笔下,有不同的画面和形态。贺知章为什么会感觉到柳树的美丽和春天的美妙神奇呢?这当然和他写这首诗时的心境有关。

介绍作者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唐天宝三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宫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柳树,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3.师生合作,引读诗句。

课什出示古诗插图,配乐引读。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青翠欲滴啊!——生读:碧玉妆成一树高。

师: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读: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生读:不知细叶谁裁出。

师: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生读:二月春风似剪刀。

4.结过渡:贺知章将对万物萌发、百花争艳的春天的赞美集于柳树一身,柳树成了春的使者、春的化身。那么。朱熹眼中的春天又是怎样的?

[对比赏读,写作背景的及时补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感悟“同物同景不同‘诗”’的缘由,使学生在对比中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习《春日》。

1.理解诗意,体会心情。

(1)学生自读吟诵,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2)师:知道诗人朱熹在春日里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依据是什么?找出诗中的词句说明。

(寻芳——踏青赏花,看花观景,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无边——一望无际,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万紫千红——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2.想象画面,诵读诗句。

师:朱熹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能不高兴吗?引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欣赏到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怎能不好?引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此时你就是踏春赏春的朱熹,看到那万紫千红的景色,你想怎样吟诵此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呢?(引读整首诗,读出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

[立足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通过自读理解后再来解读朱熹的心情,也就找到了本诗的教学重点及情感基点。学生的反复吟诵,想象画面,与语言“亲密接触”读出了诗人的心境,读出了诗人的情感]

3.用心品诗,感悟哲理。

师: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里非常高兴,这只是文字表面的意思,这首诗还有它的深层意义,不了解朱熹就读不出诗的真正内涵。

(1)了解作者朱熹,特别强调他的诗歌特点: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常于朴实中透出深刻的哲理。

(2)抓住重点,感悟诗理。

泗水——在山东的曲阜,从曲阜的北面流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孔林、孔庙、孔府所在的那个地方。我们读《论语》的时候就知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么他看到这个“川”就是泗水,孔夫子是在这个地方教他的门徒的,也就是说这里即圣人之地。

胜日寻芳——实际上告诉我们他在春日寻找的这个“芳”,这个芬芳的东西是孔孟之道的芬芳、是人间的圣人之学的芬芳。

万紫千红——他找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景象,也就是找到了民族精神和人生意义。他的这首诗,在从容沉着的风景描写之中,透露的是一种自信和喜悦。

[了解朱熹的生平及时代,了解诗中有特别意义的地点和景物,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也有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深层含义。]

4.对比赏读,感悟春美。

师:朱熹眼中的春天是万紫千红、满含哲理且透露着自信和喜悦的,那么春天在其他诗人的眼中会是怎样的形态呢?我们再来看另一首写春天的诗。

出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小组合作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它所描写的春天的形态,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2)交流体会: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春游西涧时看到的暮春景色,他当时正任滁州刺史,他向往归隐山林。诗人先写涧边的春意盎然的景象,从“独怜”看出他的喜爱之情,再写郊野渡口的水势急迫、空荡的渡船,流露出了诗人淡淡的忧伤。

(3)小结:同是春天,在不同诗人的眼中,春天的色彩也是不一样的,这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诗人总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或寄托自己的情感。

[适时的对比拓展,能丰富学生的想象,体会诗人的心境,真正感悟《春日》的深刻内涵,也让学生懂得心境决定物境。]

四、总结延伸,升华主题

师:春天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春天是碧绿、高贵、神奇的——引读《咏柳》;在朱熹的眼中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富含哲理——引读《春日》。

在其他别的诗人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课外再找描写春天的古诗阅读,体会诗人不同的感情和心情。

篇5:咏柳春日的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篇6:咏柳春日的教学教案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初步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呈现春景, 导入新课

1. 课件演播。学生边欣赏美丽的春光, 边背诵或朗读有关春天的古诗。

2. 揭示课题。课件最后一个画面———美丽的柳树, 自然导入:柳树真美啊, 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陶醉了, 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 (出示诗歌, 并配乐范读)

解题:“咏”, 通过诗、文来歌颂、赞美。那么, “咏柳”是什么意思?就是赞美柳树的意思。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好好读读这首诗。

二、初读诗句, 了解诗意

1. 提出要求, 生自由朗读, 也可与同伴一起读。

2. 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读, 重点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全班齐读。

(3) 再指名读, 要求读得有板有眼。教师相机指点停顿与节奏。

(4) 全班练读。

3. 再读, 了解诗意。

(1) 默读, 结合注释、查字典及课文插图理解诗意。

(2) 同伴互助, 释疑解惑。

(3) 全班交流, 理解诗意。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难?

(重点理解“咏、碧玉、妆、万条、丝绦”的意思, 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三、彰显意象, 感悟诗情

师:大家初步读了课文, 你们觉得这柳树美吗?你们是从哪些诗句体会到的?

1.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1) 从“碧玉”一词中, 你可以联想到哪些词语?

从“丝绦”和“垂”等词语中, 你又可以想到哪些词语?

(2) 请你闭上眼睛, 轻声读这句诗。

(3)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柳树? (生述)

(4) 出示柳树的课件, 师述:在那春水荡漾的池塘边, 高高耸立着一棵柳树。它刚刚长出鲜嫩的叶子, 就像碧玉装扮着整棵的树, 在阳光下, 绿得那样晶莹, 那样耀眼。柳树的枝条, 低垂着, 微风吹来了, 就像丝绦一般轻柔, 随风轻舞……

(5) 如果你就是诗人, 看到这如同碧玉一般的柳叶和丝带一般的枝条, 你的心情如何? (生述)

(6) 再读这句诗, 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

2.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 出示柳叶的特写图片, 让学生边观察边读这句诗。

(2) 柳树的叶子, 是那样匀称, 那样的别致。它本是柳树自己长出来的, 诗人却说是春风裁剪出来的。读着这样的诗句, 你觉得这眼前的春风怎么样呢?

(3) 想象:在这美好的春光里, 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叶外, 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火红的桃花、碧绿的小草、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花香、鸟语、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

(4) 春风剪出来的柳叶可爱吗?春风送给我们的礼物可爱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 再次朗读这句诗。

四、多样诵读, 内化诗句

1. 师生合作, 引读诗句。

课件出示古诗插图, 配乐引读。

师:现在, 让我们面对这美丽的春景, 当一回诗人, 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你看那高高的柳树, 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那么晶莹, 那么耀眼———

生读:碧玉妆成一树高。

师: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 柔软细长, 随风摆动, 多像那翠绿的丝带———

生读: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新长出来的柳叶, 那么别致, 那么可爱, 人们会带着新奇猜想———

生读:不知细叶谁裁出?

师: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生读:二月春风似剪刀。

2. 学生自由吟诗。

五、总结学法, 延伸拓展

1. 在诗人贺知章的笔下, 柳树真美。

柳树, 是古代诗人喜欢吟诵的植物, 关于柳树的诗歌非常多。老师这里搜集了三首,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 (萧绎《绿柳》) (杜甫《春柳》) (白居易《杨柳枝》)

2. 归纳古诗学习的方法:

(1) 解诗题; (2) 明诗意; (3) 悟诗情; (4) 诵诗句。下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自学《春日》, 看谁学得好。

3. 练笔:

调动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积累, 用一段话写出柳树的美。

点评

作为阅读文本, 古诗不同于其他体裁的作品。其根本区别并不在于让人一目了然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外在形式, 而在于缺乏相关理论修养则不易发觉的诗歌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方式。一般的作品是以语言文字传达思想和情感, 诗歌则是以语言文字塑造意象, 进而以意象传达情意。这是因为诗歌的情意往往是模糊的、囫囵的, 说不清, 道不明, 无法条分缕析, 无法清晰表述。诗人只好以意象加以整体地甚至模糊地传达。读者则凭借语言文字, 还原出意象, 再透过意象, 加入自己的人生体验等, 悟得诗的情意。意象加上情感氛围便构成诗歌的意境。意象、意境, 即“诗味”, 也是诗歌这种文体的个性所在。本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是“彰显意象, 感悟诗情”, 凭借想象, 让学生还原出字里行间的意象, 走进诗的意境, 从而悟得情感, 使课堂“诗味”盎然。

上一篇:私人银行家族财富管理下一篇:最新建筑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