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配画咏柳

2024-05-04

诗配画咏柳(精选3篇)

篇1:诗配画咏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观游鱼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⑵,门泊东吴万里船⑸。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雨滴 一滴两滴三四滴,五滴六滴七八滴。

千滴万滴无数滴,滴滴都是小雨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篇2:诗配画咏柳

苏教版美术第十册第二十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画家们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诗配画的意境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了解诗配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3、为喜欢的诗词进行诗配画。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配画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2、合理布局画面,适应诗词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诗配画图片,老师准备一些诗配画相关图片欣赏资料(教师范画一幅及其他优秀诗配画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欣赏图片(2~3分钟)

(介绍画面内容,介绍画的作者及相关知识。)

二、(欣赏完毕)教师提问:

1、刚才欣赏的这些画与平时看到的一些画有什么不同呢?

2、画中的诗句和图片是否有什么联系?

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及情感的(从诗的角度出发,感受诗所表达的情感,从何联系画面中的景物与诗的联系)?

(学生自由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揭题,教授新知识

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同学们读到一首好诗时,眼前所呈现的画面也就是你所感受到的诗的意境,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诗配画。

(出示课题“诗配画”。)

四、讲授新课(配合课件):

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讲解创作诗配画的过程: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西出阳关无故人(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在创作一幅诗配画之前,我们要先诵读这首诗,了解这首诗的简单背景,然后慢慢感受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你的感受创作一幅属于你的“诗画”。)

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安史之乱”暴发后,兵力大量外调,而此诗约作于作者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注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为:愁郁,依依惜别,(对远行者的)关心、祝愿。

五、鼓励创新,即兴“创作”

不同的人画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诗意画出现,因为每个人对诗的理解不同,表现方法也有所差异。请同学们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要如何去将这种情感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课堂小结

篇3:诗配画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作者:周旭初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 邮编:311800

(“诗歌乐园”:/syxx/zxc/shigeleyue/index.htm)

教学内容:卡通画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掌握卡通画库的使用方法,学会作品的上传及作品网上点评。

2、能力目标:通过想象诗的意境,利用卡通画完成作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

力。通过展示活动,提高学生自我表现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创设完成任务的最佳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插入、基于网络的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较好地完成每个任务

教学准备:设计“诗歌乐园”网页

(网址:/syxx/zxc/shigeleyue/index.htm)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揭示课题(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诗歌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我把它作为载体,让学生利用卡通画库中的卡通画给诗配画正好顺应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学生一定会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接触各种古诗了,同学们一定会背诵很多古诗,是吗?周老师有个提仪:乘还没上课之际,我们来个古诗背诵比赛,好不好?

这些千年古诗流传至今,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刚才同学们朗诵的诗里有一首《咏鹅》周老师就很喜欢,谁站起来把这首诗朗颂一下。谁还愿意站起来再朗颂一下。听了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周老师的脑海里涌显出这样一个词----诗情画意。“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会是怎样画面呢?把你想象出来的画面向身旁的小伙伴描述一下。

二、展示范例,明确任务。

(设计意图:这里十分明确地向学生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目的是使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在设计任务时,我针对学生间能力水平的差异,设计了阶梯性的任务,给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希望每个学生最终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今天周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玩,你们猜是哪儿呢?(打开诗歌乐园网页)你们想去玩吗?不过有个条件,想去诗歌乐园玩的同学得带上自已的作品。想瞧瞧别的小朋友带去的作品吗?

(展示《咏鹅图》)这是骆宾王诗中的《咏鹅图》吗?这一幅画里的鹅和小河你们熟悉吗?在哪里见到过---金山画王的卡通画库,对呀,你们也想利用卡通画库中的图片把你刚才想象中的《咏鹅图》画出来吗?好,请同学们试着打开金山画王。噢,有同学已找到了卡通画库,谁上来做小老师?

学生演示:插入小河背景、鹅的图片(大小调整)

一只鹅太孤单了,我们它找个小伙伴好不好?怎么小伙伴不见了?谁来帮帮周老师?(调色盘)如果一只鹅要对另一只鹅说话,应该怎么样?(图片反转)

河水那么清,你想象中的《咏鹅图》还会有什么呢?会有鹅的倒影吗?还会有小鱼、小虾、荷花等等。

周老师请同学们完成你的那幅《咏鹅图》。并把完成的作品以机器名保存在桌面上。学生练习(播放音乐):自己挑选一首诗或创作一首诗并给诗配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强调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探索实践,努力体现学生的个人观念和独特感受。因此,我最大限度地开放了课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发展空间。如: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自由想象发挥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思考和创作,将调动起他们全部的兴趣和激情,去想象、去思考、去发现、去表达。)

三、展示作品,交流评析

(设计意图:在这个依然开放、自由的学习环节,学生享受到的不仅仅是“学习小主人”的快乐。在他们尽情地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并毫无保留地对这些作品加以品头论足时,他们的美感将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将得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将得到扎实的训练。)

周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已完成了《咏鹅图》,并且有一部分同学的作品特别棒,你们想去瞧瞧吗?怎样才能使得大家都看到这位同学的佳作,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文件夹同享,软盘,传到网上)你们真棒能想出那么多的好办法。

现在我们已完成了一幅作品,诗歌乐园里的树爷爷肯定欢迎你们去诗歌乐园游玩了,在诗歌乐园里就能实现我们的愿望---把我们的作品传到网上。诗歌乐园在哪里呢?打开IE游览器,输入网址/syxx/zxc/shigeleyue/index.htm,找到诗歌乐园,点击作品欣赏里的作品上传。(教师演示)

请同学们上传作品。

打开一位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口头点评。

如果大家都要对这位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怎么办呢?在诗歌乐园里能进行网上点评。单击点评。(教师演示)把你对作品的看法尽情的表露出来。(学生点评)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这一环节,我引导他们将学习的时空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将学习的目标从现有向更高延伸。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享受到无尽的快乐。)

刚才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了评价交流,课后评价交流的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全班,甚可以邀请你的朋友你的父母同共来参于。当然每个同学看了别人对自已作品的评价,肯定会进行反思,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这样有利于我们进步。

刚才我们创作了一幅<咏鹅图>,同学们充分展示了你们的才能:熟练使用卡通画库的技能、很好的创意、较强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周老师相信你们能在诗歌乐园里玩得得心应手。

以后周老师会经常在诗歌乐园里举行一些活动。别忘了诗歌乐园的网址是/syxx/zxc/shigeleyue/index.htm 欢迎同学们常来诗歌乐园玩,出欢迎其它老师来诗歌乐园对我们的作品进行指导点评。

愿我们的诗歌乐园因有了大家的参与而变得更加迷人。

后记:

《诗配画》是《诗歌乐园》系列教学活动之一

《诗歌乐园》系列教学活动,利用校园网络进行诗配画、评论、修改;集知识、能力、趣味于一体。

采用WebQuest教学模式,并整合语文、美术等学科,体现新课标中学科交融的精神。旨在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实践活动,水到渠成地提高学生金山画王--卡通画库的使用技巧、网络技术应用能力、诗歌领悟、欣赏水平及作品评析能力、审美能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配画咏柳】相关文章:

上一篇:阿根廷和德国比赛观后感下一篇:凌霄继续教育通讯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