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创新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历史是记录前人的书卷,是文明发展的忠实记载,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纵横捭阖波澜壮阔,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宝库。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学习历史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崇高的爱国情怀。反观当前的历史教育,其成了取得分数的工具,教师对历史深刻的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挖掘太浅。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历史创新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历史创新教育论文 篇1:

浅谈高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实施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对相关的主观性评价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对教材观点进行大胆质疑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以补充。在教学中揭示这些创新的内在规律,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为从事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意识;与时俱进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只要记住课本上的知识点,便可以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当前教育形势下这种为高考而教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彻底摒弃,代之以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我们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辩证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分析材料、活用教材的能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代教育的重大使命。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顺应了这一教育改革的潮流,把创新教育提高十分突出的位置,赋予历史教学以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新课标视野下,审视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关系,把创新理念贯穿到高中历史教学的始终,是搞好新时期历史教学的关键。

一、创新教育是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什么是创新教育呢?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到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上来,努力培养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的优秀人才。《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就是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历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行动指南。《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同时指出,要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对相关的主观性评价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对教材观点进行大胆质疑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以补充。在讨论和质疑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和辨证思维。

二、教育学生认识创新对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作用,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通过系统学习普通中学历史必修课,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一种新生产力的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构建,还是一种新的思想理论的提出,一项科技发明创造,都是人民群众特别是杰出创造人才艰苦探索的结果,或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或是深刻总结历史兴亡教训,或是经过不断更新和完善,或是付出沉重的代价才取得的,唯其如此,才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从而使学生自觉形成科学的创新观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育学生掌握创新的一般规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和进行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创新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无论科技创新,还是理论创新、体制创新,都是有规律的创造性活动。以科技创新为例,中学历史(Ⅲ)展示的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都蕴含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如:社会需求是创新的原动力,社会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对比、推广、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等等。在教学中揭示这些创新的内在规律,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为从事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习历史上杰出创新人才锐意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创新作为高层次的智力活动,需要人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历史上杰出创新人物不仅以其创新成果传世,而且,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百折不回的创新品质,也值得后人景仰。

五、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一种适合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偿试、大胆实践培养起来的。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的历史创新教育,要创设适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与学的新方式,它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教学环境是宽舒的、和谐的,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是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的导向是探究的、求异的。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心理是轻松的、愉悦的,其意识和思维也必然是开放、活跃的,学生敢于和能够突破教材和教师的束缚,也敢于和能够用发散思维去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时,可创设条件,让学生开展诸如“长城的修筑利弊谁大?”、“秦始皇的功与过”、“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吗?”、“王安石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等辩论会。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在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下,进行讨论、探究,交流观点,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发展主要渠道和核心步骤。

综上所述,历史教材包容着许多创新的素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空间。 历史新课标的施行,又为历史教学的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中学历史的创新教育是大有可为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变革教法,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实施开放性教育,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去教育、启迪学生,及时捕捉并点燃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果真如此,中学历史教学将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 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 2013(10)

[2] 李建忠.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6(03)

作者:王建红

高中历史创新教育论文 篇2:

高中历史课程创新教育方式探析

摘 要:历史是记录前人的书卷,是文明发展的忠实记载,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纵横捭阖波澜壮阔,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宝库。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学习历史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崇高的爱国情怀。反观当前的历史教育,其成了取得分数的工具,教师对历史深刻的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挖掘太浅。故事性最强、魅力最大的历史学科,由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失误和弊端,造成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不高。下面就新时期历史教学中的问题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关键词:重要性;弊端;新探析

一、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瞿秋白说过,人爱自己的历史好比鸟爱自己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翅膀,热爱自己历史的人灵魂是完整的,生活是充满阳光的,读史的人总是理性地追求人生的高峰。只有深刻了解过去才能反思现在和未来,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就失去了荣耀之源,一个不读历史不明白过去的人就无法脚踏实地地面对现在和未来。国防大学金一南说过: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无独有偶,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和伟人都有着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能量支持。历史是精神的传承,是文化的承载,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存在的根本,不承认历史就是否定现在,否定未来。

二、历史教学中的弊端

1.历史教学忽视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人会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不论工作还是学习,有了兴趣的引导,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在精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做任何事情都能事半功倍。当前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高成绩。其实如果学生形成了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即使教师不去刻意追求高成绩,学生按着兴趣自发地学习,一样能取得好成绩,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教师的督促,压力较小,有利于维护师生之间的和谐。

2.授課方式单一

传统应试教育以升学率为目标,这种制度下的历史教学一直跳不出分数的圈子,教师要求成绩,家长只看成绩。而历史作为文科,记忆性的东西较多,因此死记硬背成为关键中的关键,尤其是对历史事件的年代时间、历史意义等,教师都是给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的大脑高速运作,全部记下。即使偶尔有讲解也是浮于表面,照搬课本,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没有扩展,没有联系实际,学生不仅记忆困难还会产生厌学情绪。

3.教师表述能力不强,课堂气氛不活跃

课堂气氛是决定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气氛下,师生形成互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完全开发,课堂就是成功的,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学到知识,而且会感觉时间过得快,想继续上课,取得欲罢不能的教学效果。目前的历史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教师边讲边写,将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而后进行复习记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上学习效率较低,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个言语幽默、感情丰富的教师教课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样的教师能够活跃气氛、带动情绪,实现对学生和课堂的完全掌控。

4.授课层次较浅,精神内涵挖掘不深

读史可以明志,历史中的人物不论成功或失败都会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但是当前的历史教育中缺乏这种启发教育,授课层次较浅,只是在课堂上讲解基本的考试内容,对于真正能够培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很少涉及。例如新中国的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历史教学中只是讲解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却没有说明毛泽东之所以能领导这些事件的原因,包括他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个人素质以及思想思维等,学生无法深刻了解到伟人的实际,所以也无从学习。

三、历史教学新探析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发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历史本身便是趣味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历史人物形象丰富,历史事件内容丰满,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加以阐述。对于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一个个动人心魄却又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教师要投入丰富的感情,以煽情的言语讲述,尤其注意场景的设置,脱离教科书的束缚,加入自己的思想观点,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向学生展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和曲折动人的事件情节,让学生从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2.转变授课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是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变灌输式教学为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力求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新课程教学方法。在短暂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精讲、点拨、诱导之外,应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敢于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创建讨论式课堂。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要从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共同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多角度设计问题,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历史教学方法优化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提高言语组织能力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实施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教师的言语神态、授课方式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状况。历史教师首先要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充实,全面掌握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做到胸有成竹,用之即来。其次要不断研究课堂教学方式,反复对比多种课堂语言表达方式,从中选择最优的方式实施教学。

4.加深授课分析,挖掘真正的教学意义

教育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要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任何时候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不迷茫。历史是最容易培养人精神内涵的学科,因为历史中有着无数的英雄人物和诸多的历史事件能给学生以借鉴。尤其是对历史人物性格的分析——怎样的性格、怎样的知识储备、怎样的努力会造就一个成功者,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真正为学生的人生负责。

历史是一门精神文化传承的学科,对学生爱国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的思想基础,学好历史知识是学生人生的必要储备。当前的历史教学虽然处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之中,但是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很广泛,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开拓进取,将历史知识完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其吸收融化,更好地建设国家。

参考文献:

[1]徐冉.增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初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2]杨译.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林祥宝.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王秀惠.人本主义教学观与教学改革[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5]贾淑琴.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八中学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作者:陈婷婷

高中历史创新教育论文 篇3:

试论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行与进步,对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质量也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合理地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开展创新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高中历史教育中创新教育的策略展开分析,并且提出几点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教育;教育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此,为了更好地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成长需要,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创新教育来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便能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合理的教学氛围当中掌握更多知识,并且逐步形成历史知识素养。

一、合理设计课堂导入环节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在展开高中历史教育活动时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便要对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的导入环节进行创新。为了进一步发挥创新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师也要对创新教育所涉及的多种教学形式进行分析和整理。其一,教学导入环节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对此方面教师要加强重视。其二,通过设计疑问来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并且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到“祖国统一大业”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便可以以“统一大业是什么概念?”来导入本节课程。接着在设疑环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评价一国两制?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一国两制有着怎样的意义?”在提出这样的问题后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探究,从而学习到新的知识,学生对于国家的热爱之情和历史素养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以互动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为了充分地发挥出创新教育的应用效果,对以往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进行合理改良。教师要彻底摆脱以往教学思路的局限性,并且不断地融入一些新的教学思路来展开教学,以便能更加适应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需要,促使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氛围中逐步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在此过程中,以互动教学来展开教学活动则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且互动教学能够打破以往教学模式中的陈旧性和单一性,更加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互动教学也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针,通过互动教学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在良好的互动氛围当中传授新知,更易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并且逐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到关于三國时期的割据问题时,教师便可以与学生展开互动。可以和学生聊一聊学生喜欢的魏蜀吴的领袖分别是哪位,并且讲讲为什么会喜欢这位领袖,从而保证整个教学过程都呈现出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也更加容易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步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解析历史教材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能够在创新教育的引导下顺利地掌握更多历史知识,并且逐步形成历史素养,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对历史教材要进行深入解析,通过紧密地把握历史教学的主题来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辅助元素,从而将创新教育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对此,教师可以选择利用一些历史典故、历史故事来展开教学活动,以便能更为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而为了进一步实现历史故事、历史典故的教学辅助效果,教师理应对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地研读和解析。例如,在教师教学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便要清晰地提炼出该部分知识内容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在正式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讲解关于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当时文艺复兴的核心特点。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也便能保证以极强的学习兴趣来展开学习活动。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便能逐步达到理想的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开展创新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顺利掌握更多历史知识、逐步形成历史学科素养也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合理地构建教学方案,通过转变以往传统、陈旧的教学形式来展开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历史知识点,以便能创造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便能够逐步达到理想的状态,对于我国历史教育事业的进步来说也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池晓姜.公民教育视域下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6):58.

[2]安思蒙.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作者:杨海燕

上一篇:初中物理创新教育论文下一篇:语文课堂评价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