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高中历史论文

2022-07-03

摘要: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应目前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的需要,有利于解决高中历史教学困境,文章主要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9课《辛亥革命》以例,探索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自主学习高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自主学习高中历史论文 篇1:

如何自主学习高中历史教材

高中历史教材是高中生学习历史过程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当今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故阅读和理解高中历史教材是高中生学好历史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就高中历史学习而言,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阅读和理解高中历史教材,掌握一些阅读和理解高中历史教材的方法和技巧,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既能提高自己学习历史的兴趣,帮自己高效掌握大量历史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中历史教材自主学习三部曲——通读、精读、串读

1.通读。

所谓“通读”,就是对整本高中历史教材或某一篇课文浮光掠影地读一遍,从宏观上对其有个总体了解和把握。那么,我们应如何通读高中历史教材或某一篇历史课文呢?就一般而言,一是通读教材目录,注意理解单元、章节标题与课文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通读某一篇课文中的纲目,明确该课的主体知识要点,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把握知识体系,从而对该课内容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为了提高通读效果,笔者在这里特别提醒同学们三点:一是通读高中历史教材要全面。即历史教材中的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等都要读,不可丢三落四,以便最大限度地发现信息,选择性地获取信息。二是在通读历史课文时,要注意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断层处、深化部分。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建构于所学旧知识的基础上,是旧知识的延伸、拓宽和深化。我们要重视并学会对新旧历史知识的比较,比较其内在的联系与区别,抓住其深化部分的内容,把所学的知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三是要学会比较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与初中历史知识的联系与区别。高中历史教材注重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注重与初中知识的衔接,许多知识是从初中知识过渡、深化而来的。因此在通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回顾初中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比较两者的联系与区别。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理所当然比初中历史学习要求更高,我们要学会思考:要求高在哪些方面、高在哪些内容?要抓住其深化部分作重点理解。

2.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指在通读的基础上,读懂每个知识的具体内容乃至其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知识结构,记忆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精读往往需要读多遍才能完成,既适用于课堂学习中,也适用于课前预习。有关精读的具体做法,特提示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找出历史课文中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画出来;同时要开动脑筋,边读边思考,重点掌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对重点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思考,以求准确理解。然后根据课本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一点都包括那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概括、构建章节知识结构。这样既分清了纲目层次、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要点化,纲举目张,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又提高了分析、归纳、概括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第二,从不同角度分解历史课文中的内容。任何历史知识都是由不同历史要素构成的。如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就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背景或原因、经过、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又如典章制度,就包括时间、制定者、制定目的、内容、性质、作用、影响、评价等。因此,我们在阅读历史课文时,一定要从不同角度将教材内容划分出背景(原因)、目的、经过或内容、影响、成败原因等,并落实到历史课文的具体语句中。

第三,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网络体系。贯通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就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从而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组织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以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为主导,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第四,注意鉴别知识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有的同学记忆历史知识像背诵语文课文那样背诵历史教材,实际上既无此必要,也没有这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难于坚持。在阅读过程中,只需抓住知识性语句来理解、记忆即可。如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教版历史必修2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数只有十几个人,有几百名工人的工厂就算是大工厂,而且每个工厂的运作都相对独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要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其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属知识性语言,必须理解记忆。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数只有十几个人,有几百名工人的工厂就算是大工厂,而且每个工厂的运作都相对独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要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则都属论证式描述性语言,无需记忆。

第五,要敢于质疑和假设推理。事实上,当今高中历史课程是“一标多本”,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析,不同的历史教材不仅存在差异,有些甚至差异很大。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将某一版本的历史教材视为圣经,而要敢于质疑和假设推理。这是培养我们自己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敢于大胆质疑教材中的某些观点与结论,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引用史实加以论证或驳斥。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应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对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比如,假设甲午战争中国获胜,又该如何评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戊戌变法是否会失败?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3.串读。

所谓“串读”,就是指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进行纵横联系,进一步搞清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的前后联系,抓点、连线、成面,即把相关知识点连成线、织成面,使知识网络化、线索化、立体化,最终学会迁移和灵活应用知识,提高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这里的“点”是指历史课文中的“爆发”、“兴起”、“酝酿”、“开始”、“发展”、“全盛”、“转折”、“失败”、“初步”、“进一步”、“彻底”、“完全”、“低潮”、“高潮”等关键词,在阅读和理解时,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些点。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中有这样的表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抓住句中“进一步”和“初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本主义的侵略,是通过其对中国自然经济的破坏而实现的。那么侵略是如何渐进的?对自然经济的破坏表现在哪里?又是如何进行的?为何必然会走这样的道路?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我国民族资本义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中外对比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方式,将不同方式与结果相结合我们就更能认识到历史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又如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引言中说:“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我们可以抓住句中的“渐进”进行分析:“渐进”的表现是什么?为何会出现“渐进”?为何说是“渐进”而不是“突进”?“渐进”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给后人以什么启示?这就能深化对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的理解。

这里的“线”是指历史教材中的结构。纵观当今高中历史教材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包含、并列两种关系。是包含关系的,要把握中心句,而中心句的位置不外乎段首、段中、段末三个位置(一般在段首),每目标题即为中心句。是并列关系的,多从不同角度按时序展开。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引言中讲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如此就依据时序,分三个层次揭示了三个伟人、三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和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里的“面”,指的是纵横迁移历史知识,体现的是运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或技能来学习其他类似的历史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知识运用能力)。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获得这样的认识: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开始,是因为英国同时具备了如下条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经济技术条件——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这些条件和因素也适用于分析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可将这样的认识迁移到理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上;也可用于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这样,就能全面把握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了。又如自主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应联系第三单元第7课《启蒙运动》和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的相关内容,理解其对天主教统治及神学思想的批判作用、对启蒙运动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注意其与历史必修2中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和历史必修1中的“欧美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之间的联系(其中,前者是原因,后者是作用)。

二、对高中历史教材中几个具体内容的自主学习

1.学习目录和大事年表,理清知识线索。

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认真学习教材中的目录,因为目录其实是历史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每一单元的内容编者都是围绕目录这个中心而编写的。通过对目录的学习,会大致对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有个粗浅的了解、有个整体印象,由此可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内容、单元与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我们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例如,透过人教版历史必修1的目录,我们至少可以获得如下认识。

第一,它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既有成果的反映:制度,体制,政治理念(意识、思想);也有历史进程:从古到今,从专制到民主,从一国之内到世界范围,核心是制度变迁。旨在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从中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二,从所占比例看,中外历史比为4∶3。

第三,从课文结构看,其基本结构为:分——总——分。如在介绍古代世界的政治制度时,教材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希腊和罗马民主法制。但从整体上看,介绍的是古代世界两种最主要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制度和民主制度。接着,教材又分别介绍了近代西方与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展示了近代以来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四,从各单元的线索及要点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线索是: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在夏朝建立,商周时期经过了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不过整体趋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加强。要点是夏、商、周的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秦的统一和皇权及中央官制、郡县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线索是:希腊政治体制演变和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要点是希腊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确立与完善。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从英国的光荣革命到欧美大陆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以议会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要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联邦制的建立,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和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发展。问题的核心是西方的代议制度。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基本线索是: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深,中国各阶级、阶层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学习先进政治制度和探索解放道路的艰辛历程。要点是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民主义革命,土地革命和国共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基本线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或者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要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巴黎公社的试验,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基本线索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起步、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下的改革;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解决台湾问题的意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基本线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政策的不断调整及取得的重大成就。要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前后的外交成就,新时期的外交建树。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基本线索是:二战后国际格局的的变化(从“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到“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要点是“冷战”;“冷战”下的国家关系;欧洲联合的历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

另外,我们还要关注教材后面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并反复阅读。它能有效帮助我们解决当今“专题历史教材”给学习者造成的时序混乱,弄清不同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

2.学习单元引言,明确单元知识背景与核心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每个单元都撰写了引言。它主要介绍本单元历史的基本背景、基本内容和历史发展的线索。学习这些引言,可以有效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掌握该单元的内容和知识结构,明确该单元所涉大事的时代背景,从而形成立体的历史时空观。同时,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引言还可以提高我们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引言的核心含义有三:(1)古代希腊和罗马两大古代文明是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2)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遗产,并有别于其他四大古老文明,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3)古代希腊的辉煌集中体现在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和文化的巨大成就;古代罗马的成就集中体现在博大而缜密的法律制度。因此,学习本单元,要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核心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3.学习课文内容,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正文是历史教材中的重点和主体内容。历史教材中每课正文都有相应的子目,学习正文时要围绕课题与子目,了解历史演进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注意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深刻领会那些理论性的表述和结论性的话语。学习历史教材正文应坚持“问题驱动原则”,即坚持带着问题研读历史教材。不少历史问题,是可以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找到答案的。当然,学习课文内容应包括历史课文中的小字和注释内容。小字内容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扩展或分析,也就是说,有的是正文的浅化,有的则包含着高水平的要求。小字部分虽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小字的文字生动,引人人胜,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释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阅读材料,扩大知识面。

另外,当今高中历史教材的不少课文中还安排了1—2条文献材料。我们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时,不可忽视其学习价值。因为这些文献材料不仅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历史,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对文献材料的学习,不仅要通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而且还要结合课文内容了解材料背景,更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提高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课文插图,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各种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动形象的直观教材。当今历史教材讲究图文并茂,因此每册高中历史教材都包含了不少插图和表格图,大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些插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像、历史场景等。插图是为课文服务的,我们在学习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时应紧紧结合课文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逐步培养自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5.运用课后练习,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每课之后都有编者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题型多种多样,包括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制表题等,大都着眼于培养学习者的能力。学习与完成这些练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检测教学效果。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的同时应认真做好自主学习笔记。自主学习笔记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画符号、书旁写评注、笔记本上写笔记。关于书上画符号,可准备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历史课文中勾画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几个并列内容要点用“①②③”等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用“‖”表示等。书旁写评注就是自主学习历史课文时,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鸦片战争”一节时,可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背景、根本原因、导火线、开始、经过、结果等批注。在书上画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同学们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还可以突出要点,有利于今后复习。在以后翻开课本时,重点、难点和自己对课本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复习效果。至于笔记本上写笔记,一般是将所学历史知识系统化、立体化、微型化,是经过自己精心思考的结晶,是“自己的东西”。长期训练下来,会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作者:汪瀛

自主学习高中历史论文 篇2:

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

摘 要: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应目前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的需要,有利于解决高中历史教学困境,文章主要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9课《辛亥革命》以例,探索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链” ;自主学习;高中历史

什么是“问题链”?“问题链”是以一系列问题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思维能力,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的必要性

(一)基于新教材要求

目前高一历史主要学习内容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上册涵盖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下册是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每课书的知识容量大且杂,一线的高一历史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足,单靠一般的历史课堂教学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高中历史教学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问题链”设计,发挥老师的创造性,按教学重难点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对一课书庞杂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条“问题链”,从课时中解放出来,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主动去“思”、去“找”答案。

(二)基于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高中历史一线老师大多都注意到问题教学,但是问题教学中主要是存在以下方面:有些问题没有任何思维价值,如“是不是”“对不对”等;有些问题设计过难,又不提供史料供学生参考,最终学生一声不吭,老师一言堂;有些问题设计重点不突出,逻辑性弱,梯度不足。因此,我们历史教学中需要加强问题设置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层次性,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使学生获得生成性知识,构造自身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关键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五大历史核心素养。

二、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下面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9课《辛亥革命》为例,谈谈我对问题链设计的设想与实践。

(一)明确“问题链”设计目标

目标是“问题链”的指明灯,是“问题链”设计的基础。“问题链”设计目标一定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细化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目标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兴趣和认知特点、水平、能力以及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惑。根据课标和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笔者把本课分解为以下的学习目标。

1.根据课文和提供的史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2.通过课文和史料,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和特点,并认识其重大历史意义。

3.通过课文和相关史料的对比,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了解孙中山一生的丰功伟绩,感悟孙中山遗训,感受孙中山等革命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一生而勇于牺牲的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观念,增强学生时代使命感。

(二)设计“问题链”

问题是激发问题思维的打火机,也是思维的源泉。我们要开展以“问题链”为中心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性学习,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的理解,因此“问题链”的设计至关重要。如何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好“问题链”?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两个方面。

1.要根据历史学科高考主要考查的四大能力和历史学科需要培养的五大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如我们对第19课《辛亥革命》可以设计“问题链”。

2.设計“问题链”时,注重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思考成为“有源之水”。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来的,而是通过一些情景或史料,还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需要创设情景或提供一些史料,给学生一把可以通过努力、探究即可解决问题的梯子。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情境—问题—探讨”这一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进行深层性思考,并调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新的知识建构。如我们解决“你如何理解和评价清帝退位 ”这个问题时,要给学生一些史料:“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当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摘自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评论)

可设置如下问题。

问题1:《泰晤士报》是如何评价清帝退位的?

问题2:为何说清帝退位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问题3: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与英国“光荣革命”相比,有何异同?

问题4:你如何评价清帝退位?

(三)课堂对话与点拨

1.在学习误区处进行对话与点拨。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横纵向调用时,由于对某一些概念或知识理解不透彻,知识易错乱,因此我们需要修正知识误区。如教材中提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能不能表述为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或专制制度?”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君主专制”“封建制度”“专制制度”这三个概念并进行区分,引导学生修正错误。

2.进一步深层学习时进行对话与点拨。如我们讲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提问:“平均地权=平分土地?”展示材料:“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让学生从材料中归纳出:平均地权并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地权的主要方法是核定地价、涨价归公。老师进一步点拨:“为何孙中山要提出平均地权?”引导学生注意横向知识回顾,从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存在的社会矛盾思考,引导学生总结出平均地权主要是为了防止贫富分化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引发社会革命。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民生主义能否调动农民参加革命?请加以说明。”从中加深学生对民生主义的局限性的理解,并认识到三民主义没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不能充分发动农民阶级参与革命,群众基础薄弱,从而为理解辛亥革命为什么最终没有完成革命任务打下伏笔。

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从“课时”中解放出来,转变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去“找”答案,去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耀杰.隆裕太后:孙中山眼中的“女中尧舜”[J].环球人物,2012(4):85-87.

作者:雷金霞

自主学习高中历史论文 篇3:

自主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下,自主学习成为不可替代的模式方向。在高中学习中,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课堂吸收起着关键作用。历史课作为典型的文科思维科目,实施中更需深入透彻。教师要进入学生的认知中心,催化个性感知,扎根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然、充实的牵引中学习。

【关键词】高中历史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历史科目的广度和容量都有了显著的增加,对学生来说挑战性不小。要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引导,首先便要避开形式化的教学导向,不能让学生条件反射式地参与课堂,更不能让学生没有乐趣性和目的性地展开学习,而要着重内心层面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中的自我意识以及独立思维,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历史,而不是背记历史,从而全面激发出独特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设感官情境,提炼自主学习趣味

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对加大难度,拓展容量的教材进行有效的吸收。在此前提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事无巨细,不能完全针对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需要引导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寻找学习乐趣,自主激发实际感受。为此,要从大量板书的教学常规过渡到全方位的感官引导中,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充分调集学生的感官认知,吸引学生自主深入,积极参与课堂。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时,围绕纸质、电波、图像、网络四种传媒方式的发展递进过程,教师以多媒体的导课方式为学生创设了感官学习情境,让学生站在现代媒体人的角度去感受大众传媒的飞跃性发展。多媒体工具让学生看到了历时最久的《申报》;黑白默片的片段;倍受欢迎的中国早期电影海报;直至当今时代不可思议的网络速度等。这些感官冲击中,有视觉、听觉、思觉等,学生在趣味感知之余,迅速调动起主动探究的热情,有的回忆起小时候的电视与如今的巨大差别,有的质疑报纸在当今时代的存在是否还有必要,感官带给学生刺激,也驱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历史学习脱离不了冗长的文字,但也不能局限于此,有丰富形式、丰富资源的学习内容才有可能激起学生的主动关注兴趣,也因此能诱导学生抛开“为学而学”的旧习惯,在自主感知的引导下由心而发地投入课堂,寻趣课堂。

二、重视分组合作,优化自主学习体验

分组合作一直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倡导内容,小群体合作式的学习能够让学生间相互借鉴、调整、取长补短,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下,和共同的学习氛围中催化出自身学习潜力,在丰富的认知和充分的参与过程中增强课堂自主学习体验。历史课堂最缺乏的就是开放的讨论空间和多彩的自我展示,分组合作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设置挑战性任务,为学生创造自主体验条件。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习中,教师利用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外交新挑战等知识衔接背景,让学生展开分组学习,并安排了学习任务:对比建国初期,总结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延续和转变?未来可能还将有什么改变?在小组合作环境下,大课堂的量化、统一化学习弊端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意识。开放而集中的小环境催动学生主动交流,任务的层次性和创造性也起到了独特的牵引。各小组在第二个问题中迎来了合作探究的高潮,从产生分歧,到通过磨合协调,最后形成共识,这个过程积极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

分组合作放大了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将统一性课堂分化为个性化课堂,在自由、探奇、多彩的合作环境下,学生很容易找到个性迸发点。此外,在既平衡又差异的认知融合中,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共创深刻的自主学习体验。

三、培养问题意识,牵引自主学习思维

高质量的课堂从来不乏提问,现代教育中,课堂提问早已进入双向轨道,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建立自主提问的意识。只有创新思路,勇于提问,懂得提问,问得精彩,才能帮助学生跳出传统被动学习模式,进入自主探索学习模式。历史教学内容难免固定化,枯燥化,要想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巧妙选材,建立学生与教材的连接点,层层诱导,让学生爆发独特的思维火花。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时,教师展开了双向问题引导,先是教师提出常规的教学问题: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持以怎样的态度?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有哪些?等,让问题作为学习线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带着问题,学生很快进入深层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路开阔一些,”、“和现代生活与自我联系多一些”,引导学生自主发问,有学生提出:“既然英国对本国明令禁止贩卖鸦片,那为什么又要对中国大肆出口?”有学生则提出了感性问题:“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现在的中英两国会不差距反转呢?”双向互动的空间,跳跃性的思维指引,让学生放开了顾虑,愿意主动寻求异向思维,发挥个性意识。

问题交流能够更彻底地带领学生学向源头,而不是学在表面,有来有往的提问能够充分活化学生的思维能动性,让学生不仅仅满足于寻找答案,而是更丰富地促进学生放大自己的想法,制定自己的学习方向。

在不少学生眼里,历史是“死”的,只需要多花背记功夫便能掌握,但实际上,历史的表面数据虽是一层不变的,但背后的思想深度和社会影响却是巨大的。在历史教学中强调自主学习,推进个性探索,正是对历史“活”内涵的充分融会,对学生从意识到方式全面解放,才能让历史课堂打破一潭死水,激起五彩浪花。

参考文献:

[1] 张健.自主学习——历史课堂的终极追求[J].学园,2014(06).

[2] 杨凤英.中学历史“主体型”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5).

作者:张俏

上一篇:电子信息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警察院校文化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