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的论文范文

2022-05-1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基础的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项目组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基础内容部分加强了教学研究,并对其修改内容与特点进行分析。教师应把握教学中的基本原则,持续促进新教材中法律基础的教学体系转化和理念更新,安排好法律基础部分的学时分配,重视法律知识传授中宪法的主体地位,补充适当的部门法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法律知识的学习到法治思维的形成,达到培养德法兼备人才的目的。

第一篇:法律基础的论文范文

公安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优化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重在培育具备优秀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新时代有为青年。对未来身担执法重任的公安院校大学生而言,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需求对预备警官的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公安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基础知识部分内容进行扩充和融合,从而引导公安院校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增强执法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关 键 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优化

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形成法律体系到建设法治体系,从建设法治体系到坚持和完善法治体系,体现的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彰显的是我们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法治的完善离不开执法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对于承担公安人才培养重任的公安院校而言,如何培养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工作队伍,既是公安院校面对的常态化教学内容,又是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反思的教学重点。

一、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法治的论述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想真正走向国富民强和长治久安,都必须树立民众的法治意识,坚持法治道路。同时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依法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提高国家依法治理的水平,对身担未来执法重任的公安院校预备警官法治素养的培塑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课。

公安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普通高校的课程开设内容大体一致,但从公安院校培育人才的特殊性而言,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的扩充与融合,既要做到知识的全覆盖传授,更要重视道德和法治的培塑。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在公安院校的应用不足

(一)重要概念未做论述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本的教材,教材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部分涉及很多法律概念,如关于何为法律体系、何为法治体系,并没有进行阐述和解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法律知识传达方面,多数是法律的整体宏观性知识,无法像部门法一样细化,该课程在法律素养的培塑方面欲达到的目标,一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对法治的尊崇并能内化于心,二是将模范遵守法律的要求外化于行。公安院校作为人民警察队伍来源的主渠道,其对预备警官的培养,不仅是信仰和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深厚的法律理论知识功底,从而达到规范、严格的执法。法律理论知识功底的养成,最基础的前提之一是明晰各法律概念,理解法源、法意、法理。因此,關键性法律概念的论述,对学习和掌握法学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二)内容侧重应用有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在2015年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教材修订内容变化幅度较大,将原来八章修改为六章,不仅修改了章节名称,而且在内容方面进行了很多调整与融合。此次修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全面、充分地反映到教材中来。教材的修订对普通高校来说,更加切合师生教与学的需求,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与接受的特点。但就法律基础知识部分而言,对公安院校学生的使用略有不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作为公安专门人才培养摇篮的公安院校,其承担着培养执法工作队伍的重任。公安专业不同于普通法学专业,法学课程在公安专业中仅属于公共基础课,并不纳入专业课程范围内,因此涉及法律方面的课程一般仅包括执法工作中常用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安行政执法等,对法理学、中国法制史等相关内容涉及较少。法律课程教育质量是未来承担执法工作的学生能否具备合格法律素质的保障。从实战角度来看,在公安院校开展法学理论和法制史教学能有效地为办案提供服务。在公安院校现有教学计划无法开展法学理论和法制史教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讲解法律基础知识内容时进行扩充。

三、公安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的优化

(一)重要概念明晰、准确

为了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对诸如“法律部门”“法律体系”“法治体系”等概念进行明确表述。在理解“法律部门”概念的基础之上,重点讲授程序法律部门内容中的刑事诉讼程序,明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机制,理解程序正义的价值和重要性。在理解“法律体系”的概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础之上,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的骄人成就,增强维护法律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在理解“法治体系”概念的基础之上,结合公安执法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重点讲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性,做到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

(二)按需增加教学内容

在目前没有专门适用公安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使用的前提下,公安院校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法律基础知识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增加和扩充。

1.增加法律的词源讲解,强化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联系公安院校教育的特殊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关于法律基础知识内容的讲授,更要注重公平正义观念的教育。“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公安工作人员作为手握执法权的法律工作者必须把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价值贯穿到执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如在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与运行”部分,可就汉语中“法”的古体,即“灋”的造字构意来解析法的含义,“灋”字左边的“氵”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的表面;“灋”字部分的廌与“去”,则代表公正不阿、善断是非曲直。从“灋”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对维护公平、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使公安院校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法律的公平,做到心中有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重视宪法的修订内容,深化对法治中国的制度认知

新教材的修订,已将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的成果体现在其中。在讲授此部分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强调此次《宪法修正案》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要着重讲解宪法序言第七段中为何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一字之改,是我们党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亦是我国法治建设理念的提升。从“制”到“治”,不仅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牢记法律制度,做到依法执法,更要深刻理解“治”,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温情执法。

(三)内容实时更新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学习稍有放松,就有可能落伍。只有时不我待地学习和实践,夯實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丰富科学知识储备,才能胜任肩负的责任,才能把工作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知识涵盖面广、实时性强,对于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一是要注重掌握基本的理论,二是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的实时更新。如在2018年教材改版之后,2019年10月份召开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等相关内容应如何理解,要讲深、讲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公安院校要充分应用好法律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加强对法律基础知识涵盖内容的深入挖掘,讲清、弄懂我国法治化进程,增进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自豪感,为未来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打下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3]韩晓恩.公安职业院校法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8(20).

◎编辑 常超波

作者:杨莉艳

第二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项目组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基础内容部分加强了教学研究,并对其修改内容与特点进行分析。教师应把握教学中的基本原则,持续促进新教材中法律基础的教学体系转化和理念更新,安排好法律基础部分的学时分配,重视法律知识传授中宪法的主体地位,补充适当的部门法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法律知识的学习到法治思维的形成,达到培养德法兼备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法律基础;法治思维

为了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大学生了解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融入教材,中宣部、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法律基础知识部分有大幅度的修改。如何吃准吃透教材,加强基础理论和重要实践问题的研究,努力实现自身教学体系转化并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服务,这是现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新的思辨型教学任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中法律基础知识部分修改概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材自2006年正式使用,截至2018年6月,经历了9次修订。其中,2012年第五轮修订版未出版。2018年版教材总共为六章,沿袭原有的内容体系,全书依然秉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大内容体系,将社会规范体系与习近平总书记许多重要论述结合在一起。2018年新版教材将2015年版的法律基础知识部分由三章合并为一章,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内容,对法治思维、法律权威、法律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进行了精简和修改。修改后的内容显现为篇幅所占比例有所提升,将相对零散分布的知识点集中形成系统、完整的法律理论知识体系。根据第六章内容设置,可将法律基础知识部分主线归纳为:法律基本知识、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道路、法治思维、法律权利和义务。该教材结合了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及时将新修订的宪法内容编入教材,避免了教材内容的滞后,为培养具备法治素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基本的教学素材。

与2015年版教材相比,2018年版教材改动幅度较大。首先,法律基础不再割裂式地从属于各个部分教学内容,而是凸显了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在第六章内容中围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而展开,将规范准则划分为道德和法律两大块内容。其次,将十九大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宪法修正案内容纳入,便于学生结合时事政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再次,知识认知的脉络也比较清晰。2018年版新教材设置主要遵循以下思路:先让学生了解法律的语源、特征,了解社會主义法律的本质及运行。接下来介绍宪法的地位及整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让学生对我国完整详备的法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谈法治,解说依法治国的内涵与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最后是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和法律权利义务。整个教材体系可以说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修改的一大亮点。

二、法律基础内容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知识点讲授的整体性

传授法律基础知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任何知识体系的构成必须注重其系统性和整体性。相互衔接的知识系统的断裂,造成学生法律认知不全面,无法通过思维引领导入行为选择。如何给学生讲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框架,介绍好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下功夫。法治知识框架的搭建,既有利于往里增添诸如宪法、实体法、程序法等具体信息,又可以给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设置边框,避免规则适用的越界。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整体性、理论性的高度对自身法律基础知识进行审视,从全局性去调整自身的思维模式,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从法律一社会主义法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五个坚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是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的。以立法工作为例进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容之一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讲究的是形成高效统一的法律系统,这就要处理好立法等级效力的问题,处理好法律体系内部协调一致的问题,处理好法律体系吐故纳新的问题,处理好法律与政策关系的问题,处理好立法后实施效果的问题。以上问题可以发动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再做出分析阐述,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以达到让学生感性接收信息、理性逻辑分析、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法治理念的培养应贯彻整个教学过程

法治理念源于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受到各个上层建筑的影响,它是人们对于法律、法治体系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认知与价值情感,法治理念从很大程度上对现代法治框架的实施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法治理念的培养应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运用,除了立足于本章节,也应结合其他章节的相关知识将法治理念进行深层次融入,这样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一,法治理念的培养应注重法律知识的理论性。任何理念的形成必须扎根于信息构建的基础之上,只有整体、全面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深入的认识,才能发自内心地拥护,并外化为行为,真正达到遵法守法的目的。其二,法治理念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理念相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法治理念的树立也应当与我国优秀文化传承结合在一起。古代传统的立法者要求在制定法律和国家政策时要把法治和德治统一起来,这对于整个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人民形成共同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去谈理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谈理念,可革故鼎新,让学生学习更加得心应手。其三,树立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源于公民的内心信念,是公民法治情感认知最高、最为核心的体现。卢梭指出:“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引学生处理日常社会关系规则适用的时候,应首要想到法律规则,形成遇到事情想法、处理事情用法、责任承担依法的思维。要将法律规范贯穿于社会事项处理的始终,避免其他社会规范的左右,守卫法治底线的壁垒。

(三)引导学生发扬学思并进及力学笃行的精神

课程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为法律规范不是现实生活中随手拈来的素材,也不是冠冕堂皇的口号,要形成法治认同,必须让学生觉得这是合理的、可在处理社会冲突与纠纷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这种认知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择取典型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才能心领神会,融入自身的价值评价体系中,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的首要规则。力学笃行要求学生们不仅仅是学,更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践履。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使民众通过个案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公正,大至治国理政,小至个体纠纷,通过具体的法律事件带领群众知法、信法、尊法、守法。鼓励学生多去关注各种法律信息输送渠道,包含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了解基本法律内容,并有自己独立的分析见解。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可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宣传等活动,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第一时间给予他们指引与解答,进一步丰富法律实践的内容。

三、新教材法律基础内容的教学体系转化与理念更新

(一)紧扣课程教学目标做好学时分配工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将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教材分为绪论和六章,前五章是大学生品德修养的内容,法律基础部分仅仅占一章。但是不能单一地以章节多少和内容长短来评价其重要性。第六章将之前散布于各章的法律基础知识内容拾掇起来进行重整,使其更完整并构成体系。其涵括了社会主义法律的介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养法治思维、法律权利义务等内容。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消化、接受这些知识点,需要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总设计,将各个知识点由面到点一一讲解清楚。包含补充必要法律知识、部门法知识点串联、经典案例解读、道德与法律两大社会规范的厘清、观摩庭审了解程序法等事项,需要任课教师重视整个“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环节,教学目标设置明确,知识分布均匀,这样才能高效完整地完成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任务。因此,法律基础部分教学时间安排应当占总学时的1/4至1/3为宜,这样可以解决章节少、内容多、教学难度大等问题,让任课教师在吃准摸透的基础上充分地对法律基础部分知识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们加以重视,并能切实达到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目的。

(二)法律基础部分讲授注重宪法教育的核心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同时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母法,效力最高,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宪法内容的传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

2018年1月,《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经过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这次宪法修改,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为了适应我国发展制定出来的。除了讲授好传统的宪法的形成和发展、宪法地位、基本原则、宪法确立的制度等内容外,还应当结合新的宪法修改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讲授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首先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宪法,其次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再次是国家主席任职期限的修改原因,最后是全国和各地方增设监察委员会的目的和运行设置。每年的12月4日为我国的宪法日,可以结合宪法日的宣传让学生接受宪法知识的洗礼。可采取宪法诵读的方式,也可以设计图文并茂的“宪法与我的一生”知识点,更好地拉近学生与宪法的距离,让他们感知宪法的权威和魅力,拉近学生作为公民与宪法的距离,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宪法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让学生产生信赖情感,坚定法治认同,最终升华为持久恒定的法治思维。

(三)补充实体法律部门部分法律基础知识

新版教材修改后更为精简,将原来2013年版的部分实体法律制度内容删除,部分法律内容以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形式归类到第六章第六节中。这种体例的编排,优点是从总体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角度进行了归纳,缺点是会使得学生不好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出处和具体的规定,容易将各种内容混淆。其虽强调了法治思维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基本知识作为法治思维构建的前提,容易造成学习断层,需要从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如“刘大蔚购买仿真枪案”中,当事人不是不知道购买枪支犯法,而是在于不理解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武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和具体规定。任何个人理想规则的期待要与法律法规相符,这也再次提醒我们法律基础知识掌握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当在实体法律部分增设必要的实体法知识点。由任课教师依据学生的专业需求、认知程度、教学进度、学习反馈等进行调整。拟增加的法律基础知识有: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婚姻法基本知识、劳动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消费者权利、合同法基本知识、刑法基本原则和刑罚等。这些知识点贯穿了学生生活中可能涉及的基本法律关系,可对个人行為进行合法性调整。其将普通人一般会经历的,诸如婚姻关系缔结和解除、签订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权利行使、犯罪风险的预防等种种行为基本涵括其中;生动又实用地充实了教学内容,督促其以正确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

(四)引导学生由知识掌握到法治思维形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能运用法律规则、法律方法认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简单的、零星的法律知识。他们基本都有向往法律、学习法律的热情。

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人的认知过程首先是通过感官获取信息形成感觉,其次是在脑海内部将信息加工整合形成知觉,最后才总结出事物的特征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较为稳定的思维模式。法律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笔者认为,不建立在基本知识学习基础上的教学行为,却期望其如同“空中楼阁”般去形成一种思维模式是不现实的。法治思维必须是建立在公民基本法律常识的掌握、经典案例解读、法律实践等大量活动的基础上的。教师在普及法律基础知识后,应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将社会事项纳入法律规范中进行思考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的培养需要关注在大学生中常见的道德泛化现象。在社会规范适用中,学生通常呈现的是他们对道德与法律无法区分的状态,故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梳理好它们的关系。两者的关联应当先说清楚,如道德与法律同为上层建筑,均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如法律某些涉及公序良俗的内容源于道德。如果说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分界线的话,那也是一条隐秘的、看不见的分界线,而不是公开的对抗。另一方面,也要强调两者不能混同,不能用道德思维代替法治思维,必须严格对两者进行区分。否则将社会上本应该由法律调整的东西变为道德审判,惯性地用道德规则取代法律规则,就会将法治思维不知不觉又变为德治思维。比如2015年,河南新乡一名大学生猎捕16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半。该事件见诸新闻报道之后,舆论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判刑太重,大学生不认识珍贵动物,应属于无心之失。这是一起典型的以道德评价取代法律评价的事例。结果检方后来公布的信息却证实,这位非法售卖燕隼的大学生了解这种鸟的习性和价值,同时也知道燕隼是国家保护动物且以营利为目的对其进行售卖,这才督促民众回到法治视角再次对这个事件进行审视。此种热点案例凸显了公民思维模式的偏好,且并不鲜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帮助其辨析两者的关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稳定的法治思维是极其必要的。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的修改,重新对教材进行梳理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我们要始终如一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平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知识讲解为基础,抓住宪法教育的重心,通过学时重新分配、实体法律知识补充、社会规范区分、法治底线确立等方式,使大学生由学习法律知识最终到形成法治思维,并使其思想和行径符合社会治理视域下对公民法治素养的基本要求,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责任编辑:刘风华]

作者:黄滢

第三篇: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律基础课程的影响

[摘 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传统法律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人们,现阶段的法律基础教学也深受其影响。当前,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深入,法律基础课程被寄予更多的关注,望作为传统社会治理思想之一的传统法律文化能为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程;无讼法律文化;法律工具主义;德主刑辅;法律信仰

前言

1987年,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普通高等院校设立了“法律基础”课程。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合二为一,成为一门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此,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法学教育,而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培育。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学生的法律意识虽然普遍提高,但是学生仍深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望作为传统社会治理思想之一的传统法律文化能为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其形成

中国法律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内容博大精深。本文仅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择其重点,加以论述。

(一)无讼法律文化

在传统中国人看来,诉讼被认为是破坏社会和谐秩序的极端方式。“无讼”是一种最佳的社会状态,且“无讼即德”。无讼法律文化根植于古代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长幼尊卑的家族式的等级结构强调“权”、“术”的专制集权思想,强调以“仁”、“孝”治世。就连力主“以法治国”的法家,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所谓没有纷争和诉讼的“刑措”的境界。孔予明确提出了无讼的主张,他郑重宣布:“听讼”是实现“无讼”的一种手段,“无讼”才是“听讼”的最终目的。孔子提出的这一观点成为长达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以贯之的基本诉讼理念。

(二)工具主义法律文化

在古代中国,历朝法典编纂的特色之一就是民刑不分,诸法合体,体现出泛刑事主义的特点。对民众而言,法就是刑,人们谈法色变,无不视诉讼和与官府打交道为畏途。这样的一种观念使广大老百姓不愿或不敢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所以,法律只是统治者驭民的一种工具和暴力手段。

(三)德主刑辅

中国传统社会中,“礼”既具有普遍大法和纲纪性质,又具有人伦道德属性,具有安定社会秩序,矫正人性的功用。董仲舒强调德在治国方略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了“阳德阴刑”的理论。东汉时,刘向提出“且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的主张。到了唐代,唐太宗则明确地提出了“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的治国方略。于是,“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治理国家应该“德主刑辅”(《唐律疏议·序》)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1.以道德代替法律,学生维权意识淡薄

自古以来,德治是衡量和评判全部法律制度的价值尺度。这种法律的泛道德主义,必须导致民众对法律的不信任。“中国人民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况下生活的,他们对于法律制定些什么规定,不感兴趣,也不愿站到法官的面前去。他们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以是否合乎情理为准则”。这样的文化仍然影响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人,在不少学生中体现为“法律无用论”的思想。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中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的寥寥无几。

2.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平等。使学生对法的价值产生质疑

纵观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虽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说,但是事实上在漫长的封建传统中贯彻的却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因此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观念在中国民众心目中仍然难以形成。这样的法律文化直接导致学生对法律价值的质疑。

3.不利于民众法律信仰意识的养成,削弱本课程的作用

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认为,守法精神的形成关键在人要有守法的愿望和动机,而这种愿望和动机又缘于人们对法的信仰。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需要法律并实际感知到法所具有的神圣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在现代社会,法律工具主义仍被一些执法部门奉为法宝,“运动式”执法现象仍屡见不鲜。受其影响,人们无法对法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更谈不上对法律存在任何的信仰,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从而直接影响法律基础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二)积极影响

1.注重道德教化,强调对社会的综合治理,填补法律基础教育的空白

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出发,传统中国社会设计了独具特色的“礼法结合”的模式,强调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儒家思想认为,刑罚的强制作用只能使人不敢犯罪,而道德的教育作用却可使人对犯罪产生羞耻感而不愿犯罪。刑罚只能惩治于犯罪之--后,而德教却可以禁犯罪于未萌。在“依法治国”的大旗下,一些人从“法律虚无主义”的一端转到了“法律万能主义”的另一端。对此,沈宗灵教授曾有过深刻的论述,“法治的局限性问题,可从四个方面来说明:(1)法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3)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相矛盾;(4)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由此。“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合二为一就有了历史文化基础。

2.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的服从,社会规范的遵守,增强学生遵章守规的意识。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内容,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则行事。以无讼追求“和合”境界,培育了人们“和为贵”的法律心态。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人们更多的是服从既定的法律法规,以触犯法律为耻,遵守社会现有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遵章守规是每一个社会人的基本准则。法律基础课程传递给学生的基本思想正是与中国民众传统的法律文化相契合。

3.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调解模式,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的的思想符合本课程的核心价值观。

现代社会中,诉讼的激增使有限的司法资源不堪重负,而诉讼中迟延、高成本等固有的弊端降低了司法在民众心中的威信。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中的无讼思想体现在我国官制中,从周代开始就设有调人之职,“调解机制可以为当事人节约纠纷解决的成本,对缓和社会矛盾和对抗、消除滥讼现象、减少人际交往及社会诸种交易行为的成本、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1980年9月拟定了一项《调解规则》草案,人民调解方式已被联合国法律组织接受为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之一。学习法律基础课程的目的不是教育学生每遭遇权利侵害,必诉诸于法律,而是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要求学生树立诚信观、平等观,引导学生合法、高效的处理问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至少从形式上契合了法律基础教学的内容和主线。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摒弃和

运用

(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也包含着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必须仔细的鉴别,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应巧妙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去。

(二)古为今用,将传统法律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用新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去替换其不合时宜的部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从中国法律传统文化中走出来,学好本门课程。

1.增强学生的用法意识,树立学生的法律信仰。

中国的法学长期以来在工具主义的传统法律文化下,法律是以义务为本位的,法律不能成为人们追求幸福、身心愉快的一种方式。虽然当代中国民众的用法意识比过去要强得多,但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权利意识仍较淡薄,有时仍羞于言利。“权利是法的内核,没有对权利的要求,就激不起对法的需求、渴望和崇拜,就不能保持法律的至高地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权利观念。在德育教育的同时,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剖析权利义务产生的原因、存在状况和权利被侵害、义务被违反的后果,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尊重公民的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行使权利,争取权利,维护权利。

2.充分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

人的平等是指法律面前的平等,所有人都应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和同等对待。平等权利是不可剥夺、不可让渡的。平等权的目的是充分实现人在各个方面的才能。在法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仍然要求学生孝敬、尊重父母,同时也要学生们增强独立意识。自主处理自己的事情。其次在教学中创造平等、竞争、合作的教学环境,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敢于自我推荐,通过外部环境外在的来逐渐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

3.将法律文化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2005年合并为一门课程,正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一种体现,更是“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虽然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为道德的作用远大于法律,但是“以德治国”并不意味着德治要取代法治。在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部分应在独立教学之后进行联系、融合,要求学生在掌握法律内容之后,从道德角度进行反思,从而实现事前调控的良好状态。

作者:张 箐

上一篇:防腐蚀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学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