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论文

2024-04-11

法律基础论文(精选6篇)

篇1:法律基础论文

读《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法政学院

法学一班

08014539

滕梦悦

这个学期开设的法律基础课上,我读了老师推荐的书《论法的精神》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该书是18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与法理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奠基人,近代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孟德斯鸠的最主要著作。被称为“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主要是关于法的概述以及法与政体之间的关系;第二卷讨论的是法与政治权力的关系;第三卷论述了法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次,该书的主要内容为法制、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是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抨击,成为此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对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经过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已经成为资产阶级国家构建民主制度和政权体制的组织原则。这本书所集中讨论的不是具体的法律规范本身,而是法的精神,即法律符合人类理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所以,把法律置于决定地位,认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而专制则是对人性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践踏。在书中孟德斯鸠进而深入探讨了自由赖以存在的体制条件,并借此找到恢复自由的基本手段──三权分立,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主张宪法统率下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使法律、自由与宪法结合起来,奠定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也是这本书对政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他的贡献还体现在所运用的历史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上。孟氏的全部理论都建立在对历史事实和世界各国古今政治、社会与法律制度实践分析基础之上,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生存环境中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动态关系中把握一国政制与法律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对传统政治学、法学研究方法的超越,在社会理论“前科学”时期,使政治学和法学的研究向科学前进了一大步。同时作者指出法律同政体、自然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有关系,法律之间也有关系。这些关系构成“法的精神”,阐述了自然法理论、法和法律定义,法律与政体关系,以及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等问题。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书中提到在人民完全无权参加政府事务的国家中,人民会像管理国家事务那样为某位演员而狂热。当没有阴谋诡计的时候,也预示着共和国的悲哀将至。这一切发生在人民被人用金钱收买的情况下。人民变成了冷血动物,他们迷恋金钱,不再热衷于国事。他们并不为政府分忧,也不关心政府为何有打算,而是悠然地等着薪金。也不知道老孟是如何在几百年前得出这样的语句的,但这不正是几百年后我们的写照吗?没有人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反而对超女、好男儿、明星绯闻有超于正常的热心。媒体对政治的关注和监督,仅限于传话筒的作用,披露的都是有关部门愿意透露的,没有引导公众知情权存在的有效价值。学生忙于考级、失业,哪有时间关心政治和国事。有钱人也忙着在香港生小孩或者送孩子到国外,都不想呆在这里。之所以谈他们,是因为他们是有能力有责任来关心国事。从知识层面来说,他们只要不是太愚笨,就能形成自己对国事的观点并加以表达。但先富起来的口号让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有奶就是娘,一切围着钱转,所谓感动哪一年的人物什么的评选没有任何意义,这不能触动心灵,人们不是已冷血了吗?法规、政策多多,为什么出台也没有人关心,相关部门不也总得找点事做出点成绩吗?没有民意的东西谁去管呢。就拿个税自行申报的措施来说吧,有几个收入过12万的人主动申报来着,即使道德和良心水平达到了,认为该收,但谁又知道收了的税是否调节给了低收入者,而不是由贪官们挪用了?审计出的大问题不是不知道,没审计出的问题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明明没有参加政务的实质,还挂了个主人翁的狗头名声,可怕的形式,不知是骗了先烈还是骗了世人,也许是社会发展对自由、科学、民主的历史再倡导吧。

总结看来《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著作,也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该书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治、实行分权的理论,对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载入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

孟德斯鸠认为,只有从上述法的精神中才能解决自然法与人为法之间的关系,才能进行各种法律分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列举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历史事实和法律文献,论证某一类型法律制度产生的共同原因。同时,他不仅停留在寻找某些共同原因这一层次上,而且还试图建立某些原则。他说:“我建立了一些原则。我看见了: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由原则引伸而出的;所有各国的历史都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每一个个别法律都和另一个法律联系着,或是依赖于一个更具有一般性的法律。”从寻找某些共同原因到建立某些原则,在孟德斯鸠法律思想发展中是一个不同的阶段。从他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来看,所谓建立的某些原则,就是指的一种理性的法则,这种法则能主宰一切,支配一切。凡是根据这些理想法律原则所建立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就是正义的;反之,就是不正义的。他强调“我并没有把政治的法律和民事的法律分开,因为我讨论的不是法律,而是法的精神,而且这个精神是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所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并断言法律是代表整个人类的,是人类正义的表现,法律为整个社会利益服务,而不是为某一个阶级利益服务,不是为一部分居民的利益服务。

由此可见,孟德斯鸠与其以前的法律学者主要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样,他力图从法律以外,从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从社会的进步去探求这种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规律,并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实际上,他所努力寻找的法的精神,首先从宏观上讲,应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法律当中的价值观念,即人类正义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适用于一切法律当中。简言之,在孟德斯鸠看来,法的主要精神就是正义,法律应是正义的化身。他的这种思想,对资本主义法律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价值是被普遍接受的。虽然人们对公正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作为价值,公正应在法律之上,而不是相反。因此,孟德斯鸠还把法律区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部分,人为法又分为国际法、政治法和民法。他认为,人为法富于普遍性;政治法使人类获得自由,民法使人类获得财产,国际法则是自然地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这几种法律的渊源、目的和性质是不同的。正如他在前面论述法的精神时所指出的那样:“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可见,孟德斯鸠又在微观上寻找法的精神,他认为,每一类型的法律,其立法的目的又是各不相同的。“不应当把法律和它所制定的目的分开来谈”,“不应当把法律和它制定时的情况分开来谈”。尽管他对法律的分类是不科学的,但其观点对当代司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就是要求执法者在适用法律时,既要从宏观上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又要从微观上探寻某个部门法律的立法目的和原意,使司法更合乎立法目的和原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理解法律,正确适用法律。

篇2:法律基础论文

进入大学以后,一切都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校园大了,同学新了。还有,就是学习的目的,科目变了。从以前在试卷前急得咬断笔头单纯为高考而学,变成现在多样的为提升自身素质而学;从以前枯燥乏味的整日语数英理化生,变成现在丰富的学习科目。其中,对我们做人,做事有最大益处的科目就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它分为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和法律基础部分。两部分相互联系,相衬升华。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对于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学习,是帮助我们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对于促进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我们大家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在这个告别中学时代,刚迈进大学校门,迎来崭新生活的时刻,学习思想道德修养,明确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本课程能帮助我们明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明确自身成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前进目标以及成长和成才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创造出应有的业绩作好准备。通过学习,明确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这些都是做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必备的条件。

对于法律基础部分的学习亦是获益匪浅的,它通过对法律形成、组成、设立、应用、执行、监督的介绍,使我对法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一个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领会社会主义法制精神,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内涵,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其运行对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是做为一个新世纪的大学生所必备的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培养社会主义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作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我们所需的基本条件。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对宪法的特征和规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的了解;对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行政、民商、经济、刑事法律制度的认识;对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行政诉颂、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仲裁和调解制度的理解是未来从事各项社会活动所需的前提条件,对于进入社会后进行各项工作,从事各种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陶冶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法律意识,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正在融入法治社会。对置身于未来社会的任何一个人,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场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这意味着,从个体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丰功伟业之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现,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定法中关于规则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条文体系;二是法律学问中关于原理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而法律意识,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的建立、国际交流带来不同文化的碰撞、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等等,这些剧烈的变化正在猛烈地撞击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刻影响着学子们的行为,因此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在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时刻准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

艰苦创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被我们所称道,也将在校园里发扬光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有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惟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不断进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涉世不深、思想脆弱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中的一些人处处争强好胜,要求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支持和关心,确信自己的成功率,只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听进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表现出自命不凡、虚荣。一遇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丧失斗志,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我们不是把困难当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导致了有些人精神抑郁,个别的甚至走上轻生之路。

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进行理论探讨、演讲等方面表现出不凡的水平,然而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着重表现为言与行的分离,在学习生活上则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整体意识;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缺乏奉献精神。总的来说,我们的自立意识增强了,协作意识降低了。

面对二十一世纪,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首要的就是转变思想。我们应该在总结和继承原来工作经验的同时探讨新的工作方法,解决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提高能力,青年学生只有书本还很不够,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 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 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为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3:法律基础论文

1987年, 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 普通高等院校设立了“法律基础”课程。2005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合二为一, 成为一门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此, 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法学教育, 而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培育。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学生的法律意识虽然普遍提高, 但是学生仍深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望作为传统社会治理思想之一的传统法律文化能为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其形成

中国法律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 内容博大精深。本文仅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择其重点, 加以论述。

(一) 无讼法律文化

在传统中国人看来, 诉讼被认为是破坏社会和谐秩序的极端方式。“无讼”是一种最佳的社会状态, 且“无讼即德”。无讼法律文化根植于古代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长幼尊卑的家族式的等级结构强调“权”、“术”的专制集权思想, 强调以“仁”、“孝”治世。就连力主“以法治国”的法家, 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所谓没有纷争和诉讼的“刑措”的境界。孔子明确提出了无讼的主张, 他郑重宣布:“听讼”是实现“无讼”的一种手段, “无讼”才是“听讼”的最终目的。孔子提出的这一观点成为长达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以贯之的基本诉讼理念。

(二) 工具主义法律文化

在古代中国, 历朝法典编纂的特色之一就是民刑不分, 诸法合体, 体现出泛刑事主义的特点。对民众而言, 法就是刑, 人们谈法色变, 无不视诉讼和与官府打交道为畏途。这样的一种观念使广大老百姓不愿或不敢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所以, 法律只是统治者驭民的一种工具和暴力手段。

(三) 德主刑辅

中国传统社会中, “礼”既具有普遍大法和纲纪性质, 又具有人伦道德属性, 具有安定社会秩序, 矫正人性的功用。董仲舒强调德在治国方略中的主导地位, 提出了“阳德阴刑”的理论。东汉时, 刘向提出“且教化, 所恃以为治也, 刑法所以助治也”的主张。到了唐代, 唐太宗则明确地提出了“为国之道, 必须抚之以仁义, 示之以威信”的治国方略。于是,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治理国家应该“德主刑辅” (《唐律疏议·序》)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

(一) 消极影响

1. 以道德代替法律, 学生维权意识淡薄

自古以来, 德治是衡量和评判全部法律制度的价值尺度。这种法律的泛道德主义, 必须导致民众对法律的不信任。“中国人民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况下生活的, 他们对于法律制定些什么规定, 不感兴趣, 也不愿站到法官的面前去。他们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以是否合乎情理为准则”[1]。这样的文化仍然影响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人, 在不少学生中体现为“法律无用论”的思想。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中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的寥寥无几。

2.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平等, 使学生对法的价值产生质疑

纵观我国传统法律文化, 虽有“王子犯法, 与庶民同罪”一说, 但是事实上在漫长的封建传统中贯彻的却是“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因此天赋人权, 人人平等的观念在中国民众心目中仍然难以形成。这样的法律文化直接导致学生对法律价值的质疑。

3. 不利于民众法律信仰意识的养成, 削弱本课程的作用

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认为, 守法精神的形成关键在人要有守法的愿望和动机, 而这种愿望和动机又缘于人们对法的信仰。人们对法律的信仰,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需要法律并实际感知到法所具有的神圣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在现代社会, 法律工具主义仍被一些执法部门奉为法宝, “运动式”执法现象仍屡见不鲜。受其影响, 人们无法对法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更谈不上对法律存在任何的信仰,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 从而直接影响法律基础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二) 积极影响

1. 注重道德教化, 强调对社会的综合治理, 填补法律基础教育的空白

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出发, 传统中国社会设计了独具特色的“礼法结合”的模式, 强调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儒家思想认为, 刑罚的强制作用只能使人不敢犯罪, 而道德的教育作用却可使人对犯罪产生羞耻感而不愿犯罪。刑罚只能惩治于犯罪之后, 而德教却可以禁犯罪于未萌。在“依法治国”的大旗下, 一些人从“法律虚无主义”的一端转到了“法律万能主义”的另一端。对此, 沈宗灵教授曾有过深刻的论述, “法治的局限性问题, 可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1) 法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2)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 (3) 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相矛盾; (4) 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2]。由此, “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合二为一就有了历史文化基础。

2. 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的服从, 社会规范的遵守, 增强学生遵章守规的意识。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内容, 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则行事, 以无讼追求“和合”境界, 培育了人们“和为贵”的法律心态。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 人们更多的是服从既定的法律法规, 以触犯法律为耻, 遵守社会现有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 遵章守规是每一个社会人的基本准则。法律基础课程传递给学生的基本思想正是与中国民众传统的法律文化相契合。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调解模式, 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的的思想符合本课程的核心价值观。

现代社会中, 诉讼的激增使有限的司法资源不堪重负, 而诉讼中迟延、高成本等固有的弊端降低了司法在民众心中的威信。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中的无讼思想体现在我国官制中, 从周代开始就设有调人之职, “调解机制可以为当事人节约纠纷解决的成本, 对缓和社会矛盾和对抗、消除滥讼现象、减少人际交往及社会诸种交易行为的成本、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3]。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1980年9月拟定了一项《调解规则》草案, 人民调解方式已被联合国法律组织接受为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之一。学习法律基础课程的目的不是教育学生每遭遇权利侵害, 必诉诸于法律, 而是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 要求学生树立诚信观、平等观, 引导学生合法、高效的处理问题,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见,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至少从形式上契合了法律基础教学的内容和主线。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摒弃和运用

(一)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 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 也包含着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因此,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 必须仔细的鉴别, 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 应巧妙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去。

(二) 古为今用, 将传统法律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 用新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去替换其不合时宜的部分, 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如此, 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从中国法律传统文化中走出来, 学好本门课程。

1. 增强学生的用法意识, 树立学生的法律信仰。

中国的法学长期以来在工具主义的传统法律文化下, 法律是以义务为本位的, 法律不能成为人们追求幸福、身心愉快的一种方式。虽然当代中国民众的用法意识比过去要强得多, 但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权利意识仍较淡薄, 有时仍羞于言利。“权利是法的内核, 没有对权利的要求, 就激不起对法的需求、渴望和崇拜, 就不能保持法律的至高地位”[4]。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权利观念。在德育教育的同时, 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剖析权利义务产生的原因、存在状况和权利被侵害、义务被违反的后果, 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尊重公民的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行使权利, 争取权利, 维护权利。

2. 充分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

人的平等是指法律面前的平等, 所有人都应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和同等对待。平等权利是不可剥夺、不可让渡的。平等权的目的是充分实现人在各个方面的才能。在法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仍然要求学生孝敬、尊重父母, 同时也要学生们增强独立意识, 自主处理自己的事情。其次在教学中创造平等、竞争、合作的教学环境, 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敢于自我推荐, 通过外部环境外在的来逐渐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

3. 将法律文化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2005年合并为一门课程, 正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一种体现, 更是“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虽然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为道德的作用远大于法律, 但是“以德治国”并不意味着德治要取代法治。在教学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部分应在独立教学之后进行联系、融合, 要求学生在掌握法律内容之后, 从道德角度进行反思, 从而实现事前调控的良好状态。

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 传统法律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人们, 现阶段的法律基础教学也深受其影响。当前,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深入, 法律基础课程被寄予更多的关注, 望作为传统社会治理思想之一的传统法律文化能为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程,无讼法律文化,法律工具主义,德主刑辅,法律信仰

参考文献

[1]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2]沈宗灵.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学, 1999, (1) .

[3]梁治平.新波斯人信札.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篇4:法律基础论文

一、何为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模式。该方法实施之后,颇具绩效。到了1980年,案例教育法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而我国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之后的事情了。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成为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具备如下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能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学习氛围。它采取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讨论方式,要求学生参与讨论,最终发表见解,完全改变了“重教轻学”的模式,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见解。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自我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学会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比较研究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训练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3.增进师生沟通,实现教学相长

相对于中小学时期,中职学校的师生关系学要疏远些。案例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一起讨论,互相交流,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师生之间的沟通又进一步促进了讨论的深入。在教师的讲授中,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讨论中,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甚至会超过教师,教师则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使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成为可能。

二、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法

根据具体的实践经验,笔者谈一谈如何做好实施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实践中,我通常采取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课前导入,展示案例

课前先选用相关的案例,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出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民法》的民法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小案例进行导入:公民甲向个体工商户乙购买了一件皮大衣,乙在成交时说该大衣因积压降价出售,但甲回家后发现,大衣衬里下面多处皮革已经腐烂,甲随即找到乙要求退换。在民法理论中,公民乙这么做,违反了什么原则呢?这样的开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启发思考,分析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依照案情的繁简,确定适当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这一步骤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阅读案例,可分为粗读和精读两种。粗读主要是大体了解案例的背景情况,精读则要全面把握案例的每个细节,此时由教师把握好阅读的时间。二是分析案例,在阅读案例的基础上,从案例材料中寻找和发现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关键信息和核心材料,联系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分析案例是阅读案例的目的,也是进行案例讨论的前提。

3.巧设疑问,讨论案例

积极的讨论交流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所在。将案例呈现给学生以后,为了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设计几个问题,给学生必要的准备时间,然后进行讨论,主要以学生发言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章节前有一个案例:刘某在某商场花2180元购买了4盒韩国高丽参,回家后怀疑为假冒商品,便向商场提出索赔。商场认为,刘某为无业人员,购此高档商品并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专门向商家索赔,因此拒绝赔偿刘某提出的要求。笔者对此设计了三个小问题来组织讨论:第一,刘某作为消费者享有哪些基本的权利呢?第二,商场是否有理由拒绝刘某的索赔?第三,刘某能得到赔偿吗?在学生的准备过程中,可以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其打开思路,先分小组交流,然后再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时,先请较好地完成案例分析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分析情况,然后再请有不同思路、看法的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践证明,学生能在不同观点的撞击和不同角度的论证中,深化对案例的认识,学习和运用相关的原理和方法,取得对课程内容的深化认识。

4.归纳总结,深化案例

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发言之后,确认学生们已经充分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师要针对学生们的表现及时总结,给予学生最及时的反馈,这也能从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案例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总结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分析解决案例所涉问题必须要用到的法理、原理和法律规定;同时,还要向学生讲明案例的重点和难点,并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方向,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当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法律素质意义重大,但它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很高,其本身也并非完美无缺。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教学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

案例教学有许多优点,但应用案例教学不能排斥和取代其他的教学方法。因此,不论是基于哪种情况组织实施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都要注重其系统性。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案例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能像某些法律院系一样进行纯粹的实践(案例)教学。

2.案例的内容要与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不能脱离理论知识

案例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改进形式,虽然以实例分析为主,但也不能完全抛开教材的理论体系,毫无理论依据地去研究教学实际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法律制度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将案例中所要讨论的问题与理论知识、法律制度联系起来,两者不可偏废。

3.教师应具备实施案例教学的能力

尽管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前,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案例的选择和教学设计工作;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适当的课堂氛围,既要使课堂形成一定的共识,又要给不同的见解以生存的空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结束之际,教师还要善于总结,从案例中提炼出相关理论。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心理和素质上的准备。

作为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探索出让案例教学更好地体现其价值的教学方式。

篇5: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论文

1.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

教学效果欠佳“基础”课的考核内容,是指考核主要覆盖的知识面和基本理论。考核内容不仅仅应当以教材的七个章节(修订版)、三个部分(思想部分、道德部分和法律部分)为中心,还应当对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离不开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也离不开对中外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探索。以往“基础”课考核的内容主要围绕教材展开,学生甚至能在书上找到标准的答案。这样容易使教师能够针对自己的兴趣点对教学内容做出“多变”的处理,或增添无用的信息,或删减重要的理论,产生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的现象。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不能有机结合起来,“考”的和“教”的相互脱离,直接导致教师既没有完善、补充自身知识结构的动力,学生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不用听课最后也能考核合格,这样就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考核主体单一

考核过程的主观性较强考核主体是在考核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个人和单位,考核主体决定着考核的内容、指标、结果等全过程。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基础”课考核都以任课教师为考核主体,以学生为考核对象。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考核没有其他考核主体的介入,既无其他教师和单位的参评,更不允许学生互评。任课教师“大权独揽”,决定着学生最终的考核结果。由于考核主体单一,考核过程中的主观性就在所难免。有的教师会根据与学生的亲疏关系决定着对学生评价的高低,特别是在“平时成绩”部分,教师可能对学生随意做出加分或减分的决定。考核主体不受监督,考核结果就会有失公允,这样的考核结果学生难以认同,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对立情绪,失去对学习的信心。

3.考核方式以终结性书面考试为主

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基础”课考核通常是以书面考试为主,书面考核成绩的权重往往占总成绩的60%以上,有的院校高达70%。教师偏向于测试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都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学生对诸多问题的论证缺乏现实的体验和相关数据的论证,发表的观点没有说服力,考核结果并不反映学生的真实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品质欠佳的学生也可能在书面考试中分数遥遥领先。“基础”课教学效果的体现,不但需要学生从理论认知上给予确认,还需要考察学生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的行为能力。尽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掌握,但是学生道德水平是否得到提升,法律意识是否有所增强,这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的检验,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场境和动态的活动过程中,他人才能对学生运用道德观、法治理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忽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课考核不能完全实现教学目的。

4.期终笔试中的主观题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05方案”实施以前,许多高校对“基础”课的考核侧重于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判断题、选择题等客观性题型占据大量分值。“05方案”实施以后,大多数高校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偏向于对学生进行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测试,主观性题型增多,有的甚至不再使用客观题。但是,主观性题型的增多并非意味着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增强。由于许多主观题庞大而笼统,学生在思考时不知从何入手,不知从哪个角度作答,最后回答的内容要么僵化、呆板,没有逻辑性和创造性,要么没有理论深度、十分肤浅,导致学生的理论素养与思维能力都无法得以提升。

二、构建“基础”课教学的“立体动态式”考核模式

教学考核是推进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环节,必须借鉴国内外的教育理论,结合我国“基础”课的具体教学实际,构建一套既便于操作,又科学合理的“立体动态式”考核模式,以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性和能动性。

1.横向:以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问题为考核

内容教师要明确“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教学考核的内容必须围绕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方面展开。其一,在政治问题中,突出考查学生对党、国家、民族、社会、集体、个人等关系的认识及相互之间矛盾冲突的解决。其二,在思想问题中,要涉及人生目的、理想、价值、态度等内容的澄清与梳理。其三,在道德问题中,要弄清楚有关社会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中各种规范的内涵和意义,对自律、他律、利益、牺牲等要有深刻理解。其四,在法律问题中,要涉及如法治、权威、权利、义务、责任等内容的剖析。其五,在心理问题中,要关注大学生在人际、情绪、意志、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的难题。需要指出的是,考核要着重于“问题”导向,以“问题”带“理论”,理论为问题服务,理论的学习最终是要解决现实问题。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只要能解决现实困难和社会难题的理论和内容,就可以纳入考核的涵盖范围。这样,在全方位的“基础”课教学考核内容的指引下,教师和学生都会激发起积极性和紧迫感,主动阅读大量文献,对教材中与课堂外涵盖的知识进行广泛的了解和研究,努力针对五个方面涉及的现实问题做出合理、科学、完整的阐释。

2.纵向:以思维能力与行动能力的动态转化为考核

标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基础”课的考核都应当以思维能力与行动能力的动态转化为标准。对所有学生的评价,既要看他是否有应用理论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还要看他是否具有在生活实践中采取正确行为的行动能力。如果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与极强的行动能力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那么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就达到了教育所期待的目标,应获得较高的评价。其一,思维能力的提高:静态的评价标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进行认知、判断、价值取舍和选择的思维活动能力。思维能力直接指导行为的践行,体现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它是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重要标准。“基础”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核应当集中体现在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分析上,体现

在对课程论文的论证上,还应体现在对期终笔试关于主观性问题的阐述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做到符合科学规律和形式逻辑,慎用单一、笼统的提问方式。如:针对摔倒的老人无人搀扶的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问“同学们的看法是什么?”,应当就现象产生的诸多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和个人的价值取向等分别进行提问,让学生剖析社会规范、明晰善恶判断并果断进行价值取舍。问题的设计一定要详细、具有指导性,要启发学生做“抽丝剥茧”式的论证和环环相扣的推演,利用综合性学科知识作为解题的“工具”和“钥匙”,使学生对问题的论证具有说服力和创造力。经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回答,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体现,理论水平的高低一目了然。学生通过这样的考核过程所得到的评价公平合理,教师削减了主观性判断,使学生更能信服。其二,行动能力的增强:动态的评价标准。行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理论认知的能力,它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最终体现,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也需要通过行动能力的增强来具体证明。思维水平高、论证问题能力强,并不代表在学习生活中可以果断践行。个体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践行高尚的道德行为难度巨大,需要克服利益的诱惑、自身不强的意志力,还需要承受外部环境带来的各种压力,要在深刻的认知下,饱满的情感中,在坚定信念的支撑下才能表现为“利他性行为”。因此,对学生在行动能力方面的考核必须成为“基础”课的重要考核部分,对学生行动能力是否增强的评价也必然成为考核的重要标准。教师除了设计课堂考核、论文考核和期终卷面考核等形式外,必须设计学生在社会调研、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考核方式,以学生在实践行为中的记录、照片、影像资料为依据,发现学生在实践中的积极性如何?是否是真情实感?行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怎样?在动态的行为中对学生进行评定。

3.空间上:以“走向社会”与“回到课堂”为考核方式

为了避免考核的单一性和主观性,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考核的场地、主体都要有选择地增加。其一,走向社会:接受他人的评价。由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知行转化能力必须作为考核的关键标准,那么对学生思想道德整体状况的评价就无法仅仅以课堂表现和书面成绩作为依据,还要参照课堂之外的真实行动状态,才能得到全面客观的结论。教师可以用以下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接受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参与社区服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入社区进行服务,包括:提供法律咨询、专业技术服务、调节家庭纠纷、优化环境卫生、提供空巢家庭的家政服务等。让学生在无私奉献中体会人生的价值和道德的深刻内涵。可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社会更为广泛的机构和组织中,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关怀。可以让接受服务的个人和单位对学生的行动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就学生服务的次数、态度、质量等进行评分,切实考查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和道德行为的长期性,让社会和他人的评价成为学生整体思想道德考核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回到学校: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在增加社会考核主体,让学生接受社会评价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回到学校,接受同学和其他学科任课教师的评价。首先,接受同学的评价。同学们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了解,对对方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既可以对对方的平时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选出代表,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进行评价。其次,其他任课教师的评价。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不但接触到“基础”课教师和同

学,其他任课教师,特别是辅导员对他们思想道德状况也有认识,他们的评价也将作为“基础”课考核结论的重要依据。考核主体增多,考核方式发生变化,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会表现得更全面、具体,对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思想品德状态了解更为全面,这不但使考核结果可信度更高,还让学生对考评结果的认同度增强,并对认识自我品德方面的不足进行反省和改善。

4.时间上:以学期分段滚动测评为考核过程

个体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形成、发展的过程。对学生“基础”课的考核不应是教学的最后一环,应当将考核融入教学中,形成一个长期、分段、滚动测评的考核过程。既要看学生最后期终考试的理论成绩,也要看平时在课堂内外的常态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考查和评判,随时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知行状况。不断反馈的学习信息让学生提高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变考核的对象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

篇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经过一学期的大学生活,这学期我荣幸地接触了由刘老师教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这一学期已经接近尾声,经过学习,我收获颇丰,对我的大学生活有着莫大的帮助。

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深深地被这门充满大学生需求的课程所吸引,尤其在听了刘老师精彩而又具启迪意义的讲课之后,我更是对思修课兴趣更高。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的热情和特有的气质深深感染了很多同学,当然也包括我,使我感到自愧不如,由内心钦佩。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接触,老师和思修这门课一样对我有了很大的影响,相信这也是所有同学的心声。

在思修课程学习中,我学会了怎样去适应大学生活,怎样在大学生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学里能培养专业的技能,虽然还没有开始专业课学习,但是我已经向往已久,并深信自己能够掌握所有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学会一个医生所应拥有的素质,在这一点上,思修这门课的确对我的益处很大。

在学风自由的大学校园里怎样定位自己也尤为重要,带着这种想法我走上了讲台,竞选上了学委,我认为只有定位高一些人才会更具竞争意识,当然那也必需一些能力。在很多同学的眼中,学生工作是很虚的,在这其中的人不是虚伪就是贪婪,不关心同学,只会迎合老师。但我想说,不否认,也许是有一些同学没有很好地履行义务,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我们是真的喜爱,真的奉献,真的希望服务同学。我们有无奈,我们有悲叹,这些又有谁知道?有时,我们真的很累,心累,身累,这些又有谁体谅?但是,有一股力量始终支持着我们,那就是信念的力量。我相信,用我的行动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我相信,我能更好地为同学服务,即便有时的服务是微小的,是被同学们认为理所应当的;我相信,我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奉献我的青春和热血。学委工作给我了一种很不同的视野,自己做了三年学委了,因此,我深切地体会到学委工作的各个层面和问题,我希望用我的努力去改变,去创造。我觉得这是只有大学才会有的一种激情与奔放,是一种大学生才有的热情与追求,因为它未必是现实的。在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每天都在忙碌和疲劳中度过,刚开始很不适应,但是每当想到自己是为自己的这个集体而忙而且取得一定成绩和认可,心中的激情更足。经过和学长学姐们交流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时忽略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在老师的课堂上我更认识到了这个缺点,同时付诸行动去改正,如今,我们班各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在每一位同学的努力下并,我们班取得很好的成绩,我们的团日活动也获得了优秀,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相信在思修中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给我高大的瞭望塔,让我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通过思修学习,在学习上我明白了养成优良学风的重要性,我们为了形成优良学风开了“创优良学风”主题班会,“业精于勤,荒于嘻;形成于思毁于随”的勤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不拘陈规,敢为人先”的创新和“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严谨形成和我们向往的优良学风。只有养成了优良学风,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有所贡献,优良学风是所有同学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不可否认,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是我们学习的主体,但是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革命先辈的接力棒已经递到我们面前,我们需要什么去接受?我们需要的是历史责任感,需要的是永远年轻的心,需要的是对伟大祖国的崇高信仰…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践行历史的理想,我参加了电气信息学院的党校学习,通过学习自己对承担的历史使命理解得更加

透彻,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在思修课上,我也学习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刘老师教会我们:新时期大学生应该确立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砺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修这门课程不仅教会我怎么学习,也教会我怎样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作为一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病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的希望都将交在我们手中,我们除了拥有精湛的医术之外,道德观念也能让我们拯救更多的宝贵生命,减轻更多病人的痛苦。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傲视世界文化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行动中征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我们也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好传统,让国家在国际社会更具发言权,更具荣耀。

思修课也倡导我们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刘老师向我们详细讲解了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及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我们从中体会到法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不做有违法律的事情。

思修课程给我带来的影响不是用文字能够表达清楚的,它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着我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方走去。这门课程教会我们用观察、思索、实践、选择的方法去充实大学生活,在思想上给予我们正确的引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有助于我们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我们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我们摆正德与才德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我非常钦佩刘老师的讲课态度,认真负责,对同学严格要求,在课程中经常以案例的方式来提高我们的听课兴趣,处处为我们着想。其实老师您的点名让我们更认真对待思修课,让我们懂得了更多。

感谢刘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

上一篇:大学生金工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我的小伙伴作文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