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素材法律基础论文

2022-04-16

摘要:感恩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占重要位置,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感恩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一致性,并以上海建桥学院教学经验为例初步总结了感恩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本素材法律基础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本素材法律基础论文 篇1:

浅谈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摘 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课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与自觉性,不断树立和更新自己的课程意识。教师需要树立三种课程意识:课程主体意识、课程动态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教师的课程意识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向更具发展性和针对性的方向转变,向更具创新性的方向转变,向更具协作性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学行为;转变

文献标志码:A

我国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已经能基本地熟悉并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操作程序,其教学行为方式也渐趋定型。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科学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是一门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课程,还是一门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与紧扣时代脉搏相结合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课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与自觉性,树立和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意识,以促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变,从而全面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课堂效果。

一、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与不断更新

1课程意识

意识是一个人对其心智过程的觉知,通过内省,获知一些他个人所思考和感觉的事物。课程意识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且除了要考虑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以外,还要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教育行为中稳含的“课程哲学”。美国教育家麦克唐纳认为,教育活動系统是由教育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与评价系统构成的统一体,教师要合理地展开教育活动,需要对四大基本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观念和认识。其中,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和把握乃至创造的程度,反映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状况和课程建设能力的水平。

课程意识源于校本课程的本质要求而存在,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也是对于课程整体设计与具体实施的基本反映。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在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等有了基本的看法与核心理念之后,他的批判精神就在课程决策与开发中逐步形成,教师已然成为了课程的动态建构者和课程的生成者。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及对整个教育活动体系和课程系统的认识与理解。

2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与不断更新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形成了自己的课程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都会或明或暗地受到一定课程意识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每个教师都会具有合理的课程意识,并使自己的课程意识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传统的课程更多地强调教师要忠实执行、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却忽视了教师对课程理解的多元性以及教师在课程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方向。但是,教师如何从“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参与者”,如何把教师、学生、教学三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于是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成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把钥匙。但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自觉生成的。教师应超越以往狭隘的课程观,确立新的课程观,与时俱进地把握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课程意识的生成与不断更新。

3“基础课”课程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与不断更新

“基础课”作为新教材方案中的第一本教材,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专案,也是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创造性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更是诸多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教师的长期教学实践的成果。

“基础课”教师已经基本熟悉并掌握教学操作程序,在教学行为方式已经定型的前提下,重新开始对新课程进行教学行为上的自我认识、教学内容上的自我编排以及教学方式上的自我选取。从客观上来讲,教育部通过多次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形式对教师骨干进行了培训,这对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甚至是在基本相同的客观条件下,有的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得快一些,好一些,有的则转变得相对慢一些,差一些。这说明教师的主观条件在教学行为转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这种转变不会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动态地前行的。

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绝大多数教师的课程意识已然重新生成,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则决定着这些课程意识不应是停滞的,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在既定基础之上不断更新与完善的。

二、教师需要树立的三种课程意识

1课程主体意识

“基础课”教学的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正确认识大学生活的规律,掌握大学学习的特点,消除各种潜在的消极因素,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促进自身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教学规律上来讲,这门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适宜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门课程。因此,授课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生成自身是课程实施主体的意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时刻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审视预设课程,创造性地构建合理的课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生成学生是课程主体的意识,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课程动态生成意识

“基础课”是一门将政治、道德与法律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具有特殊定位和特殊内涵的崭新的课程。从整体来看,它全面而严谨,从部分来看,它独立而自成体系,整本教材不是单纯地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捏合到一起,而是使二者在各成体系的分割中交融组合。同时,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维度与向度也更加宽泛。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使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并对课程内容要进行一定程度地拓展和补充,加强对学习方式的创造性设计,使课程由静止的变为开放的、动态的。

3课程资源意识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基本告别了单一的“一张嘴,一块儿黑板,一只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多的教师已经开始通过互动活动、组织学生演讲、辩论、知识竞赛、撰写论文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把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故事,甚至是一些经典的电影故事片、录像片等都变成辅助教学的有力工具,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育部组织制作的“精彩一门课”全程示范实况录像,以及教育部建设的全国共享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料库等相关教学参考资料都可以帮助一线的教师拓宽教学的思路,使其在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确保形式的多样性。可见,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生成广泛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意识,可以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平台。

三、教师的课程意识促使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课程的主体意识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向更具发展性和针对性的方向转变

“基础课”教材体系运用了最新素材,充分反映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但是,一本好的教材从学科角度在编写质量上被认定之后,怎样使它在使用效益上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充分发挥教育效益,使教材内容从“静态”的文本,成为“好用”的教材,教师是关键。当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产生背离时,当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丰富形成矛盾时,教师能不能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通过个人的能力和学识的深度和广度,来优化教学内容,在“精”和“新”上下功夫,从而实现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自己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学到了如何为人,学到了如何做事。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仅依赖于教师自身主体地位的体现,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他们自身的鲜明的时代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可以认为,教师的主体意识的自觉培养与建立,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接受过程的统一的必要保障。“基础课”教学中就要通过这种课程主体意识的建立与不断更新,营造出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以自己理论的魅力、语言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实现教师的课程实施主体意识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和谐统一。

2课程的动态生成意识促使“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向着更具创新性的方向转变

虽然“基础课”的课程性质要求教师要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认真地把握教材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树立动态的生成意识并不矛盾。相反,教师一旦树立了动态的生成意识,对教学的效果反而会起到绝佳的促进作用。当教师树立起鲜明的课程生成意识后,他会为实现课程的价值而不断地调整课程目标,不断地对预设的课程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与学生一起创造、生成课程,将教学和研究统一起来,设计出适应性更强的课程,最终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创新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所在。“基础课”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所面临的新形势、所置身的新环境和所面对的新问题进行新的构建。同时,“基础课”新课程还应密切关注社会道德与法制领域内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及时地将道德与法制领域内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探索的有益经验充实到“基础课”教学内容之中,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课程的内容体系。

3课程资源意识促使“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向着更具协作性的方向转变

“基础课”教师树立了课程资源意识后,不再把教材视为绝对的权威,而是把它看做自己教学的基础,看做是自己与学生交流的根本,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强调教材内容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的统一。决不是对教材内容照本宣科、主次不分,更不是完全脱离教材而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学术兴趣另搞一套,而是要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針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创建忠实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实现课程和教材的教育教学目标。同时,教师的教学行为也由忠实的教材“灌输”转变为借助各种课程资源和媒介、以课堂为平台的对话与交往。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和协作的过程。对教师而言,协作使自己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对学生而言,协作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与个性的张扬。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课”也随之完成了教材内容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相结合、教学过程与学生接受过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总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加强相关方面理论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理论水平,通过自觉树立课程意识,实现教学行为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

[2]尹晓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6(5)

[3]马丽萍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有效性[J]文化教育,2009(7)

[4]顾海良继往开来,全面加强和推进“两课”建设[J]教学与研究,1998(2)

[5]孙抱弘现代社会与青年伦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崔永平〕

作者:马光焱

校本素材法律基础论文 篇2:

民办高校中感恩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感恩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占重要位置,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感恩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一致性,并以上海建桥学院教学经验为例初步总结了感恩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感恩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 应用途径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

感恩在东西方文化中占重要地位。西方感恩文化最初来源于基督教教义,表示上帝给予了人类爱和恩典,人们要对之表示感谢,感恩文化在西方根深蒂固,其最明显的载体就是各种节日,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不论身份地位和宗教信仰共同庆祝并感谢上帝、家人、邻里、朋友等。而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来看,感恩文化也是其基本构成之一。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将“感恩”定义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最早出现在晋朝陈寿《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中:“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1]感恩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它是人们应遵守的道德基石,也是社会秩序实现良性循环的基础。然而人的感恩意识并非生而得来,它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教化。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感恩品质为目的的德育活动,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营造感恩的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首先,它是一种认知教育,要先让受教者接受感恩的观念、思想,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其次,它是一种情感教育。感恩教育最直接的教育方法就是以情动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各种方法让受教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使其在情理交融过程中达到知、情、信、意、行的全面和谐。最后,它是一种实践教育,这是感恩教育的实质。通过教育,最终让受教者能够将自我的认知外化为一种社会实践,达到施恩效果,从而达到提升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终极目的。“感恩是高尚人格的一个基因,感恩从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方可以推而远之。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一般是不会去做有丧良知与道德的事情,更不会去做对不起父母、家庭、对不起祖国的事情的。真正成才,真正有出息,最终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人都具备这个最基本的品行。”[2]因此感恩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二、感恩教育在民办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经济的冲击,人类物欲的膨胀时刻影响着高校的学生,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出了很大挑战。一份针对上海民办高校的学生的价值观調查显示:民办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趋向功利性,道德价值观中社会公德意识有待提高。[3]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导致民办高校部分学生在现实中对学业不求上进,生活上作风散漫,得过且过,感恩意识淡薄等,面对这样一个接受能力强但情绪化倾向又非常明显的特殊受教群体,作为大学德育课程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如何才能发挥实效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中,通过感恩教育自身情感交融的特点发挥作用,则更加适合民办高校的教育特点。另外,无论是从教育目标,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感恩教育与“基础”课都有极大的一致性。[4]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融入感恩教育的途径

1.切合时机开设主题感恩教育。大学新生入校后就开始了人生新阶段很多的第一次,面对陌生环境,要独自安排学习生活上的所有事情。这使当代“90后”大学生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基础”课应该适时地引入感恩教育,将主题设为感恩父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以后教学顺利开展打下情感基础,对此作为上海民办高校之一的上海建桥学院有很好的实践经验。比如依据上海建桥学院“基础”课教学经验,将第四、五、六章节道德伦理部分作为该课开讲的第一板块,在学生自身传统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增设感恩父母主题教育,先由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烘托气氛,播放一些如新生熟知的筷子兄弟的《父亲》等感恩父母的歌曲,或播放新生入校时父母送别的MV片段,使新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在经过课堂情感上的有效沟通后,安排第一次的课堂作业:写一份感恩信。学生的感恩信写得情真意切,有些不善于表达的同学通过这封感恩信达到了与父母情感交流的目的。很多学生第一次收到了父母给他们的回信,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开始很好地规划新生活,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最后由老师征求学生意见,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信件在下次课上跟同学们分享,并将优秀的感恩信编撰成册回赠班级,达到教育效果的巩固。除了开学之初的感恩父母主题教育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一些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敬老节、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等开展主题教育,使感恩教育继续深化。

2.借鉴国外经验,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美国,感恩成为文化的基本因素。基督教义中强调幸福源于上帝的恩典,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对上帝及其创造的世界给予感恩之心。这种决定性的文化理念使得美国公民个人或者集体活动都会有感恩仪式,并养成习惯。比如感恩节成为美国每年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吃饭前都会进行短暂的感恩仪式;定期去教堂做礼拜;家人睡觉前互道晚安等。这种看似程式化的仪式恰恰是将美国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有效结合的最佳方式,形成了美国社会文化中对神、他人、自我的基本尊重及感恩的纽带。除了美国,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的韩国和日本的感恩教育则有更大的启示作用。在韩国文化中最为尊崇“孝”“忠”二字,不仅在学校教育、日常生活礼仪方面注重孝文化,而且2007年推出了世界第一部《孝行奖励资助法》,以政府的名义推行孝行,对于整个社会感恩文化的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日本推崇儒家“仁、义、礼、智、信”等信条,“忠诚、报恩、和为贵”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日本人。鉴于他国教育经验,我们更应该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在“基础”课第四章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有专门的学习,但这还不够,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渗透到整门课程的学习中,以文化熏陶为依托,培养感恩意识。对此,多次被评为上海交大“最受欢迎老师”的“基础”课教师施索华就是典型的代表,她一直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要求自己的学生,她认为儒家的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这是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的精髓。[5]

3.建立校本感恩文化资料库,增强典型事例的感染性。案例教学法是“基础”课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依托典型事例与理论结合,触动学生心灵,化抽象的理论教学为生动的课堂体验式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除利用好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例作为教学案例外,还应该收集本校范围内的一些典型案例作为教学范本,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并且容易形成感恩的氛围,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每个民办学校都有自身可以利用的优质教学资源,贵在发掘利用。上海建桥学院已经意识到这点,开始深入挖掘优质教学资源,如学校集团董事长周星增自己的创业之路、创业理念、代表校园文化理念的雷锋塑像等。上海建桥学院的校训“感恩?摇?摇回报?摇?摇爱心?摇?摇责任”则更直接地体现了浓厚的感恩文化理念,依托这种理念而创立的雷锋奖章在学生中影响深远,这些优质资源经过整理运用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也起到了显著作用。在此实践基础上,2012年上海建桥学院又启动了“平凡善者、从我做起”校本特色德育教材编制拍摄工作,发动大学生拿起摄像机,记录身边的好人好事,将这些鲜活生动的素材作为思政课案例,效果良好。

4.感恩教育与实践教学环节课题的相结合。思政课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共识,而感恩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受教学生回馈社会,因此“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与感恩主题密切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来自于他人、国家及社会乃至大自然对于个人的馈赠,并在实际行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给予他人回报。如上海建桥学院在实践环节采取的是课题分工式,布置给学生一些课题项目。这些课题从学生自身成长角度,结合课本每章节的内容设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依据兴趣设定。题目涉及自我成才、同学关系处理、校园环境调查、家庭变迁及关系、关注弱势群体、志愿者活动调研及组团回报社会活动等,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尤其在结题汇报时很多同学都在体会里谈到了回报家人和社会的重要,并上升到自我责任感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5.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的相结合,优化考评体系。校园文化具有导向、熏陶、激励、辐射的强大作用,是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因此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宣传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在上海建桥学院的“基础”课教学中很注重对学校校训“感恩回报爱心责任”的渗入,比如在绪论部分首先强调学生对于新的学习环境的认识和熟悉,了解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其根本在于大学的精神文化不同,而大学精神和文化浓缩在每个学校的校训中。介绍学校的雷锋塑像的由来等,使每个学生在开始之初就将上海建桥学院感恩理念牢记心中,达到“识恩”的目的。近年来,上海建桥学院以“感恩回报爱心责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也在不斷地创新和发展,并形成长效机制,如设立“学雷锋活动日”,将学雷锋活动纳入素质拓展学分,每年3月评选金、银、铜质“雷锋奖章”,团委定期组织服务活动等,这些在学生中影响深远,使他们感到“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收获了个人的成长和进步。”[6]学雷锋已经成了上海建桥学院的文化标签,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学校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而作为德育课程的“基础”课也切合校园文化的发展,优化考评体系,将实践教学与学校的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挂钩,成绩的考评中可以增加学生感恩实践活动的比例,以此引导学生参与到感恩回报社会的实践中,达到“基础”课的德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82.

[2]张贤贞.感恩教育成为很多高校开学典礼的“第一课”[OL].东方网-劳动报,(2011年09月05日00:23).[2013年6月]http://news.hexun.com/2011-09-05/133092825.html.

[3]宋艳华.民办高校学生价值观调查与分析——上海实证[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6).

[4]齐东莲,易慧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2(30).

[5]范予谦,尤忻.施索华:以道授人以德育人——记全国优秀思政理论课教师、人文学院施索华副教授[OL].上海交大新闻网,(2007年9月24日)[2013年6月].http://news.sjtu.edu.cn/info/1006/73636.htm.

[6]董少校.上海建桥学院: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完美大学生活.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27日第12版).[2013年

6月]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303/t20130327_532226.html.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编号:AAM12120。

作者:马可可

校本素材法律基础论文 篇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组织运行模式的重构

【摘 要】围绕“育人”教育、行为养成这一核心,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理论教学专题化、实践活动项目化,评价体系多元化”课程教学组织运行模式,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和社会引领作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组织运行模式 重构

现代媒介环境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原有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观念模式,进而对他们价值取向的构建也产生极大影响,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方法产生巨大的冲击。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积极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应用,重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组织运行模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时代性、针对性,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意义深远且势在必行。

一、研究的主要思路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思路。具体包括:第一,全面性与渗透性相统一。在内容上,力图覆盖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时刻浸润在德育的熏陶之中,通过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去掉学生思想道德上的顽疾,强化他们的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第二,实践性与实效性统一。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的延伸,让学生主动把理论知识适用于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体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力求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看到实效。第三,一般性与特殊性统一。在教学中把“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突出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重点专业方向,使思政课成为支撑专业教学的辅助力量,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第一,优化“基础”课教学组织运行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第二,通过“理论教学专题化、实践活动项目化,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课程课堂知识传授—课程校园文化实践—课程社会文化服务”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组织运行模式;第三,充分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途径,使“基础”课教学在网络、课堂、实践三个平台互动。

二、“基础”课程教学组织运行模式重构的主要内容

彰显职业化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道德和法律知识传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道德和法律素质养成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的再优化,形成模块化专题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既要紧扣教材和大纲,又要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围绕热点、关注点、难点和疑点,密切联系我校学生实际,科学整合教材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依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全面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体系,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就业解惑三大角度及理想情操教育、人生价值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基本法制教育、职业规范教育五大方面构建专题化的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课程“课堂知识传授、课程校园文化实践、课程社会文化服务”等一体化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诚信、有德、敬业、履责、遵纪、守法的精神意识与人格品质,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法治素养、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每学期以项目的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开出2个实践教学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有:(1)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2)道德的榜样——寻找身边的好人;(3)青春与法同行。

(二)实践教学的项目化、系统化和常态化。以“上品牌、抓特色、呈实效”为中心,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核心,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活动主题,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形成校内道德实践系列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改革实践教学途径,通过校政企联动合作,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构建“课堂知识传授、课程校园文化实践、课程社会文化服务”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实践保障体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基础”课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构,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特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行为养成融为一体,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

1.教学方法及依据。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行为养成为落脚点,构建“兴趣—学习—探究—实践”四维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时政研讨、专题教学、网络平台和实践教学”四个维度展开,同步推进、互相融合、逐步递进,将单一性课堂(课程知识的传授)转型为复合型课堂(课程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延伸+社会文化服务项目)。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主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成果展示法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2.课程教学手段的应用要求。课程教学采用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ppt课件,将文字、图片、视频、案例、电子图书等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和多样化。同时,注重实践育人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发学生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和行为的改变。

此外,“基础”课程教学充分运用精品课程和网络课件教学平台,延伸课堂教学,采用网上素材资源、图片、视频录像、网上学习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内课外交叉与互补,不仅丰富了学生学习途径,更加强了课程开发成果的社会共享性。

(四)实现评价体系多元化。“基础”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学生行为的养成,因此必须要变革传统“唯考试是问”的考核方式,探索一种全新的并能有效服务本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考核,形成多元化考评体系。

建立以行动导向的课程评价体系,打破传统单一的卷面考试评价制度。课程考核采用3个结合(课堂教学考核+实践教学考核;上课教师考核+学生答辩考核;平时学习态度表现+期末考试成绩)。学生期末课程成绩由课堂考勤占20%、课内实践占10%、课外实践占30%、期末考试占40%组成。课堂考勤依据学生到课情况计算积分;课内实践依据学生参与情况计算积分;课外实践依据学生参与情况、完成项目(作业)的质量与行为表现,分别由学习小组评议、老师考察核实确定。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或闭卷形式,题型不少于3类,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间在90分钟以内。力求做到考评要素多元化、考评主体多元化。把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结合起来,对学生成绩进行比较科学、全面的评价。

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观看视频、完成作业、参与讨论和在线考试、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分段考核,评价由学习的过程、结果、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估等构成。

(五)实施途径:面授课程与网络课程双轨并行。一方面,深化面授课程。本课程要求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完成课程教学工作的“教书匠”,而是要集授课教师、大学生社团导师、人文课程导师等角色于一身。为胜任工作的需求,需要教师一岗多能,具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能力、教学资源整合能力、社会实践策划能力。在面授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逐步开发并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大纲的统一规划下,积极选用恰当的音频及影像资料,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有较强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开发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指利用学院数字化资源与网络教学平台制作的,在因特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网络课程是学院在教学工作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体现,可以安排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考评,完成整个教学环节,便于教师教学,学生自学,能充分发挥“辅教辅学”的功能,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可将校本资源、购买的优质课程资源、公共的免费资源这三类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兼具测评功能,支持完全在线的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打破传统课程单一内涵开发设置模式,建立课程课堂知识传授、课程校园文化实践、课程社会文化服务等一体化教学体系, 通过借助多样化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多维性,构建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时、处处、人人的全面、全员、全程教育。

三、改革目标和对教学的现实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基本要求,突出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诚信笃实、敬业爱岗、终身学习的优良品质;强化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习能力、行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和职业岗位的基本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与面授课程两个教学平台的共建,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解决师资的严重不足,同时满足学生多样化、自主学习的需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再设计和再优化,最终达到提升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目的。其次,充分体现知行合一的理念。积极整合社会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校、政、企项目合作,建立“人才共育、资源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机制。建立比较固定的合作单位和校外实践基地,结合课程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进一步优化理论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的结合,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引领的影响力。最后,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进一步提升“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品牌化建设、共建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多元化的评价、校政企联动等方面的改革,在抓特色、出实效、提升教学质量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履责、遵纪、守法的精神意识与人格品质,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法治素养、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把“基础”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涵义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

[2]杨军.情感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8)

[3]向泽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宿州学院学报,2010(12)

【作者简介】伍琼中(1965-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法律教育。

(责编 何田田)

作者:伍琼中

上一篇:经济法的政策分析论文下一篇:宏观管理旅游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