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2022-04-27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受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逐渐产生差距,往往会形成好、中、差三类学生。为让优等生拔尖、中等生争先、后进生也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真正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尝试个性化教学。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初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初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1:

基于大数据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研究

[摘 要] 大数据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迫切需要实施个性化教育。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大数据背景下个性化教学的可行性和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具体方法与手段,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大数据;初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可行性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初中生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和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宽学习渠道,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资源。但是另一方面,教师那种面对面讲授的教学方式却不再能吸引学生注意,传统课堂教学遭遇挑战,这在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表现得尤为明显。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思想,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也应当借助网络收集学生信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服务。

一、大数据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可行性研究

在大数据时代,教育资源的获得不仅仅局限于图书资料、口头资料,教师只需在办公室,轻轻用鼠标一点,就可以获得海量教育资源,这为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借助于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建立一站式教学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微课、教学视频点播、网络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等教学服务。在这种一站式平台上,学生实现了全天候、跨地域式学习,可以根据时间和地点自主安排学习计划。

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技術分析的相关技术,量化教学行为、学习行为,通過大数据处理梳理学生学习行为、学习状况和教学过程之间的必然联系,然后有的放矢,设计针对性教学方案。这种教学不再单纯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而是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学习差异,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参与积极性。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内容的调整

通过对现有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学习行为模式数据,在此数据基础上结合个性化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以江苏凤凰出版社八年级第三章第二节第三小节“应用表格布局网页结构”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后布置了制作“多彩的生物”网页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上学习的网页设计知识独立设计网页。学生完成作业后上传至作业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分析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搞清楚网页当中插入图片、文字的方式,有的学生对表格布局网页结构这一内容理解不到位,还有的学生对表格的制作以及调整问题存在疑虑。根据学生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一一在学生作业上进行批注,要求学生自行登录系统下载解决办法。例如,针对表格布局网页结构不清楚的学生,提供参考表格,请学生根据表格确定网页的表格结构;针对表格的制作以及调整存在问题的学生,提示学生回忆学习过的Word表格内容,结合Word当中行列的插入、删除,单元格的合并、拆分、调整大小等内容了解网页中表格制作与设置的方法。由于本章节内容的确具有一定难度,因此笔者设计了答疑环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提交至信息系统,查看笔者对此问题的答疑。

通过这种数据分析,教师不仅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为今后的备课活动提供参考信息,提高教学设计科学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作为教育主体参与课堂活动,学习问题一一得到解答,并尝试在教师引导下对作业进行修正,一方面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获得一种学习成就感,可谓一举多得。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手段

个性化教学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单一的课件,教师应当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例如,研究性教学、群体反思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将相关的学习视频放到校园网站,学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对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这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有助于解决学生接受能力不一的教学矛盾。课上,学生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到教师处,教师开展课堂研讨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获得问题的答案。在这种研讨交流活动中,学生升华对学习视频的认识,学习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又获得学习成就感,这不正是教师和学生都喜闻乐见的吗?课前设计学习任务、课上组织讨论交流、课后规划个性扩展这三个部分紧密相连,每次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当依据不同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作业,体现个性教学的延续性。

当前的大数据教学分析主要集中于对教育数据的评价与研究,有关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分析和预测等内容分析比较少,如何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技术优势提高个性化教育质量,依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占波.浅谈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机遇与挑战[J].电子世界,2014(18):7.

[2]王海.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1).

作者:吴惠萍

初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受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逐渐产生差距,往往会形成好、中、差三类学生。为让优等生拔尖、中等生争先、后进生也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真正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尝试个性化教学。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摸索,尝试探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使他们获得最大化发展这一问题。

一、个性化教学简述

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进行指导,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形成有独特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它强调的是以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习者兴趣与需要为中心,以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建构相应的课程知识,安排适应个别差异的环境条件,创设相应的情境,及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等。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进行个性化教学实践

1.制订差异性目标,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对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订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这样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创设和谐的个性化教学氛围,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

课堂教学需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氛围,教师应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平时我们要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以此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如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我常投以期待、鼓励的目光;当学生答错时,我仍然面带微笑地说“没关系”;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则当场给予赞扬。一旦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鼓励时,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和深厚的学习兴趣。

3.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促进个体的最大化发展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强项,努力为具有不同禀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开发潜能的机会,使他们的智力强项发挥到最大。

(1)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予呵护。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提出不同的想法。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表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2)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选择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在一些上机实践操作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层次,寻求不同的操作方法。同时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样的实践练习时,我要求后进生尽量熟练掌握一种操作方法;中等生除熟练掌握一种操作方法外,还要会用其他方法完成操作;优等生要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操作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有进步。再者我们还要做个有心人,要能深入的挖掘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因素,精心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题。如在开展相关网络主题活动时为了给予个体学生选择的机会,一般我都设立三五个主题,实践过的相关主题有“我爱家乡”“保护环境”“走进恐龙世界”等,针对学生的水平层次,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各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完成相关主题活动。

(3)给学生交流的机会。不同的个体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有着自己固有的特点,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正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平时教学中我也常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做法推荐给全班同学。通常我不让学生比较哪种做法最好,而是让学生说说除了自己的做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哪些做法?事实上有些做法很难简单用优劣来判断,对于每个学习个体而言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同样在一些作品成果交流课上我也是让学生充分畅谈自己参与作品创作的体验,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而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

4.实施个性化评价,激励不同个体享受成功

不同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评价重在指出学生学习上的成就和问题。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超越自己。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重要的是张扬了他们个性化的学习品质。

三、对个性化教学实践的思考

我现在实践的信息技术学科的个性化教学,强调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的中短期目标,要求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明确自己要学些什么,能学些什么,可以学好些什么,让学生拥有自信,都能取得进步,有成就感。我会积极地朝“个性化教学”的方面努力,不断积累经验,反省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争取能有一定的成效,真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个性,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从而促进其各面的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新课改提倡促进学生的个性张扬,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个性鲜明的人。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提倡个性化,因为只有个性化的教学,才会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当然,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和完善,还需要教师个体的努力和创造。我们唯有在教学实践中,脚踏实地,与时俱进,边教边学边思考,才能提高自身素养,练就自己的教学个性,让初中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作者:丁嫦于

初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3: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实现个性化教学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新课改的深入,如何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张扬个性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 个性化教学

由于学生的智力、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所生活的家族及社会环境的不同,认知水平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而他们获知的效率具有不同步性。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改革应全面更新教育理念,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适合于个性发展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面体现新课标“活”的宗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显得尤为需要。如何实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个性化教学,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该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根本目标。本人在教学中尝试以任务驱动、分层协作和自主探究为主线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前准备,重视差异,尊重个性

个性化教学要求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如:学力、学生的兴趣差异、学习风格、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原有信息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尤其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相差较大。有的学生熟练掌握课内外的各种软件,建有自己的网站;有的学生在信息学竞赛或其他电脑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却很少有机会接触电脑,甚至是没用过电脑。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的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评价。

教学中应将学生差异看做为一种教育资源,只有当这种差异性被考虑时,教学才是有效的。因此课前应将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信息技术原有水平分为A、B、C三个层次,为分层分组协作学习做准备。也可以按学习风格等分类。但这些分类应是动态的,随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所学章节进行调整。

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现个性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实现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呢?尝试了众多的教学方法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修正,形成以任务驱动、分层协作和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它即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又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实现个性、张扬个性。

1.任务驱动。

兴趣是学习的良好开端和无穷动力,而任务驱动法正是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任务设计中应注意:

(1)任务不必一定是教材上的,而应是学生感兴趣的,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

(2)任务设置不能过大过难,容易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失去信心,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3)能将总任务分解为若干小任务,并且小任务之间应环环紧扣,学生在探索中层层突破,激发维持学习兴趣和动力。

(4)任务驱动不能完全代替教师讲解,可以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解穿插在各个小任务中。但每个任务不能超过两个重难点。

2.分层教学,分组协作。

分层教学是重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的较好的教学方法,而信息技术课程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因此在分层的基础上分组协作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很多任务需要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协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这种分层教学、分组协作,既有组内合作又有组间竞争,充分的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是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所需要的。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

(1)课前准备阶段,按学生特点和本节课内容,给学生分层分组。

(2)教学目标分层。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达到不同的目标。

(3)教学评价分层。要看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鼓励。

3.自主探究。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信息技术课不能只教会学生使用几个软件,而应教会学习软件的方法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要变教师主体为主导,将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提供充足的资源,让其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个性飞扬在信息技术的课堂。自主探究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保证自主探究需要的资源和时间。准备好这节课所需要的素材和相关教学资源网站,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和教学演示录像供他们温故,也可以是教师单独辅导或小组内同学互助。时间上既要保证拔尖生的自主探究个性创作,又要保证薄弱生能跟上节奏完成任务。

(2)自主探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在教师引导和任务的驱动下,由易入难、由简入繁的自主探究。

(3)探究要和任务结合好,任务不能太大太难,使学生失去信心。也不能太简单,使学生体验不了成功的喜悦。

(4)探究要和分层分组结合好,要学会互相学习,合作双赢,避免单打独斗,处处碰壁。

三、综合评价、激励学生、张扬个性

个性化教学模式中的评价应是个性化的综合评价,不能只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评价,还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时应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长处,得到成功的体验。在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课堂中的师生评价,作品显得生动活泼、充满乐趣,学生在作品评价中得到了交流和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

在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中应进行分层评价。要看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鼓励。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要让学生参与评价,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例如:“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课评价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努力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案例一:同学A的作品虽然只完成了基本要求,没有创造性的加工。但我们要看到他由原来学WORD时基础操作非常不熟练,上课时不能专注的学习,到这节课能完成基本操作,最可贵的是能将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迁移到POWERPOINT软件中,并且学习过程中专注,遇到困难时能利用资源自主学习,也能积极的请教老师和组内同学。对于同学A的进步,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在后来信息课的学习中同学A的动力更大了,表现也越来越好。案例二:这节课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个性化的作品,同学B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小组中属于操作熟练且创造性很强的学生,活动中他能主动给予本组同学操作上的指导。而他在介绍展示作品时还不忘感谢同组同学给予的帮助,所以评价时,既要肯定作品中个性化的创作部分,以激励他的创作激情;还要对他的合作精神予以表揚,在全班树立榜样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我们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老师要实现个性化教学。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就培养不出有个性的学生,学生没有个性是因为课堂教学中没能真正体现或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致。在这个信息的时代、个性飞扬的时代,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越来越引起重视。如何让信息技术课成为培养良好个性和提高信息素养的快乐课堂,以真正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这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

2.胡德维编译新西兰教育部长论个性化学习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性,《借鉴园地》,2006年10月

4.肖宁,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教学与管理,2006(7)

作者:杨杰

上一篇:外国教育体系下英语教育论文下一篇:基于文化意象的文学翻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