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我国的高中课改已经走过十几年的路程,可由于国情限制和地区差异,很多地方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例,还处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被动学的状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1:

基于网络数字化平台下的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设计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平台让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实现成为可能。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数字化平台将教学诸多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利用此平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整体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平台;个性化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效率

一、ASP.NET 2.0 Web程序开发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定位

ASP.NET 2.0 Web程序开发课程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的核心必修课。在微软的.NET战略中,ASP.NET 2.0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使开发Web应用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即使是初学者,只要用简单的语句就可以开发出一个相对完整、可用的系统。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常用控件的基本用法,session、application等对象的常用技巧,ASP.NET数据绑定的方法,ADO.NET连接数据库的原理等,最后通过校园新闻发布系统地综合设计和实现,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软件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为学生以后的再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基于数字化平台的个性化教学活动设计

ASP.NET 2.0 Web程序开发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根据数字化网络平台的特点,构建出在数字化平台下的个性化教学活动。

1.教学实施环境要求

计算机实验室配有投影仪、联网电脑、多媒体教学软件控制终端、音箱等设备,能够满足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教学。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习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在ASP.NET 2.0 Web程序设计课程的数字化网络平台搭建过程中,上课伊始就给学生展示一个已经搭建好的电商网站,实现注册、充值、加入购物车、购买、付款等功能,让学生能够具体形象地感知电商平台的概念,同时提出该课程应达成的学习目标,进而诠释了“学什么”的这一总体概念。最后引导学生独立开发一个具有个性化特色的网站,实现自己开网店、装饰网店的梦想,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性化教学活动的设计

(1)演示教学模式的设计

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操作总和,是学习者理解、掌握知识的根本,因而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根据教学的需求,利用“网络数字化环境”,下载或自己开发视频、动画、图形等多媒体教学信息向学生演示;利用网络登录腾讯的主界面,以学生熟悉的QQ账号注册模块来演示。通过这些实在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直观地感受注册模块的设计。

(2)游戏教学模式的设计

“数字化”网络环境教学还提供游戏模式,学生通过生动的游戏界面,完成一些练习、阅读与测试。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及时的监控与批阅,不仅有趣还省时。如在用冒泡法实现10个数字的排序时,首先利用多媒体环境播放鱼在水中吐水泡的一个视频,让学生观察并从中总结水泡从下往上升时其大小的变化情况,最终得出最大的水泡在最上面,次大的排第二,最小的在最下面这样一个结论。然后教师让学生动手实践Flash动画开发的10个人身高排序游戏,通过趣味体验,让学生明白冒泡排序的原理,为后续程序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3)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设计

利用“数字化”网络环境,可以创设一种用于探索发现的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激起学生探求真知的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个性化生成。在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中,利用淘宝网把学生分成店主和顾客两个角色,顾客实现在线咨询、购物、结算等功能,店主实现货品的上传、管理、发货等功能。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整个网站的运营模式,从而为后续个性化网站的建设奠定基础。

4.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效果评价

基于“数字化”网络环境的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多元评价方法。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中,一般采用的是一张试卷定成绩。此种方法过于单一,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子项目、总项目完成情况评价,网上测评,学生互评,专家评价等手段,多元化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平台教学手段,一改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以鲜明、直观的演示加深學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孙国梅.浅谈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9.

作者:薛文贤

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2:

高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实践报告

摘 要:我国的高中课改已经走过十几年的路程,可由于国情限制和地区差异,很多地方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例,还处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被动学的状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个性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在从事信息技术课一线教学过程中,发现个性化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实用型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国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课程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高中新课标的理念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强调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国外的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这说明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实施个性化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个性化教学能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根据学习者学习方式、掌握技能、兴趣爱好、学习目标等提供符合学习者特征的学习策略。[1]

传统教学模式按照中间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安排课程进度,严重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可能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为得不到满足而失去学习兴趣,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因为被忽视而失去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

因此,迫切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必将依赖于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进行改革,依赖于一线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方式不断的尝试、反思和提高。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为研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作用、影响和有效性,本人作为一名高中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个性化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

具体实验过程为:

一、确定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我校高二年纪的常规教学班,选取两组试验对象,每组两个班,一组为奥赛班A,学习能力较强;一组为普通班B,学习能力一般。对两个班同时进行个性化教学。两组实验班的授课总内容和时数相同,每周1节课,均在机房进行。

本实验的教学内容选自河北省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用一学期完成对该内容的个性化教学进行研究测验。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将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统一录入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

两个组共有193名学生参加调研,A组95人,B组98人,问卷有效率为100%,结果如下:

根据表一的统计结果分析:无论是学习能力强的A组,还是学习能力一般的B班,大家对个性化教学的效果认同度较高,A组的数据普遍高于B组,得益于A组同学在个性化教学中,较强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发挥,所以对个性化教学的作用更加肯定。

根据表二的统计结果分析:五个维度的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个性化教学在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实验结果:

经实验研究发现,参與实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有了不同程度变化,对于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此次研究为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在个性化教学中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建立学习个性化学习档案,用于记录学生学习安排和进度,便于管理。这些经验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得到推广,促进教学的发展。

参与实验的课题组教师非常关注个性化教学的实验过程和效果,认真研究教学策略,精心准备教学资源,认真观察学生的变化,全面统计数据,在研究中成长,在探究中发展。此次课题的研究和现有的考试并不相悖,反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2、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

本次研究中,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尊重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基于自己的基础和学习需求,设定个性化目标,自我掌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参与实验的全体学生通过个性化教学,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学习能力,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每位学习者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获得成功体验和生存效能感[2]

四、课题研究存在实际问题与反思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我们虽然比较顺利的完成研究任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此次研究是基于我校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展开的,研究对象比较少,研究面窄,此次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验证;个性化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想更好的进行个性化学习,必须提供有差异的学习材料、认知工具和学习空间等;个性化教学要实现以学生为本,但是教师要起到管理者的作用,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轨迹、行为和结果,建好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电子档案,让个性化教学真正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中宇,高雨寒,胡超.基于深度学习的个性化学习模型设计.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8):82-86

[2]杨德华.个性化远程教学系统的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0):118-121

作者:刘冬

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3:

中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是实现教育回归本质的举措。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在当前学生个体差异大、教材更新相对滞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背景下,实施个性化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日常的教学实践探索,教师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的微课资源、灵活的组织形式和多元的教学评价等途径,有助于中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混合式教学;微课资源;网络空间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指导思想”部分明确指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其中,发展个性化教育是尊重个性差异,呼吁教育回归的重要举措[1]。而对于当前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除了存在教材更新相对滞后的问题,还有本学科特有的学生起点水平差异等问题。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个性化教学。

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角度,探究中学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

一、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课堂个性化教学瓶颈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大班课堂教学中,想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辅导,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在局域网内构建教学网站[2]。在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先向课堂教学网站寻求帮助的习惯,从而增加个别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时间。但是,这也遇到了诸如个性化的内容学习需求、深度学习需求、时空限制等瓶颈问题。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保证每个学期都有足够的课时。课堂时间的不足和学生水平起点的差异,往往导致课程实施只能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感悟、顺应信息文化”的基础模块任务,以及拓展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中的少部分内容,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随着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被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互联网和电脑等终端设备在学生家庭中逐渐普及,这让在线教学得以实现。将局域网内的教学网站改为基于云的网络空间,可以作为课堂内外教学的平台。结合当前实际,形成网络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突破部分瓶颈,进一步实现个性化教学。

例如在学生学习视频编辑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制作微视频的主题活动。首先,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喜好的了解,确定一个大方向的主题。然后,教师在网络上提前发布主题学习任务、学习指引、评价指标等,做好答疑和个别指导等工作。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提问交流等,完成视频创作和作品上传任务。最后,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进行汇报展示、问题讨论、总结反馈等活动。在课堂上应用网络空间时,教师可设置路由器或多媒体广播软件的白名单功能,过滤其他网站,让学生专注访问当前的网络空间。在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个性有了更充足的发挥空间,学习的深度得到了加强,个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混合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希望对某些基础模块能更加深入地学习;有些学生对选修模块的编程或机器人很感兴趣;有些学生想学教材外的AI知识、二维码设计、APP或小程序的开发;等等。这些对学生来说,属于信息文化教育的“个性塑造”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每学期在网络空间有选择地开设一两个相应模块的课程;也可以与几位教师合作,每位教师开设不同的模块,让学生自由选择,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以丰富的微课资源构建个性化教学环境

个性化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施教,其中的关键点是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无论在线上课堂还是在线下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都需要适合个性化教学的资源环境。因此,个性化教学的资源环境宜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去构建。微课时间短,以学习者为中心,常有互动等环节,是构建或优化个性化教学资源环境的较好方式。

微课资源的建设,宜“因材”而建,坚持“实用、适用、易用”的原则。教师先规划微课资源的专题,将各知识点的微课串联起来,配上相应的教材、学习指南、练习与测评等资料,形成微课资源体系。在微课具体设计方面,信息技术内容一般包括理论知识和实操类知识。在设计理论知识的微课方面,教师可考虑加入交互性测试或小游戏;在设计实操类知识的微课时,教师可考虑设计问题式或任务式情境。

在微课建设积累方面,笔者建议教师可以把自主开发和网络共建结合起来。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比较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因此开发的微课资源可能较“接地气”。而网絡的共享化和开放化有利于资源的共建,信息技术教师按模块采取网络共建的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在平时的积累中,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教师借鉴网络上的优秀作品也有利于资源建设。这些资源有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案例大赛,也有国家(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一些优秀作品等。例如,在准备“二进制转换”教学资源时,笔者就曾经将获得全国一等奖教师的上课视频加工成微课资源,收效良好。

短小精练的微课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教师将其合理运用在信息技术教学,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解课程难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以丰富的微课资源构建个性化教学资源环境,更有利于提升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效果。

三、用灵活的组织形式保障个性化教学实施

美国合作学习研究者、心理学教授卡甘认为,没有哪一种结构对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有效,因此达成一堂课所有目标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多结构型的课[3]。因此,教师当前主要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实施个性化教学,灵活运用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这三种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其优势互补,可保障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有效实施。下面,笔者以教学“利用蒙版合成图像”为例,阐述一种按阶段运用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三种组织形式的流程。

在个别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进行独立自主的个别学习。这个阶段侧重每个学生自主思考、自我诊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根据学习进度及差异给足弹性时间。在这个案例施教中,教师提前开放网络空间,学生根据学习指南,各自在选区、填充、简单图层等基础操作层面检测过关后,通过微课资源学习,完成基础或进阶任务。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再弹性安排15分钟左右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軌迹,侧重启发学生思考。

小组教学阶段侧重组内交流的小团体式自主性学习。在这个案例中,小组教学安排15分钟左右。根据个体差异搭配组建的4人小组,通过组内相互提问的方式探讨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及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解决进阶目标,如蒙版上的色彩、改善合成效果的方法等问题,再继续改进作品并完成组内评价。教师主要督促各小组交流,关注各小组的学习效果,收集集体学习阶段所需要的信息等。在这个阶段,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在集体教学阶段,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组间互动交流,再结合上一阶段收集的信息,择机介入集体讲授,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可围绕蒙版的原理,有针对性地让部分小组结合作品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引导其他小组欣赏和评价,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个阶段在时间安排上是相对灵活的。个别教学是充分彰显个性化的过程,小组教学中交流后的创作往往更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力,而集体教学则是知识内化和个性展示的过程。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优势互补,保障了个性化教学的有效实施。

四、以多元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等作用,目的是促进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个性化教学对应的个性化学习结果往往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以期末考试为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师生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教师侧重过程的多元教学评价,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督促与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施教初期,教师进行诊断性评价,可利用网络空间的个性化信息采集模块,如学情评测系统、电子问卷等评测工具等,对学生的喜好、知识、技能等进行初步检测、摸底。诊断性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基础、需求等差异,为个性化教学设计做好准备。在施教过程,教师实施过程性评价,运用准备的“自我检测”“教师评阅”“评价量表”“电子学档”等及时检测、纠正、记录、跟踪、反馈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师生实时获得相应的评价信息。实时的评价反馈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自我小结和反思,让教师的策略更有针对性。在构建过程性评价时,教师要注重建立激励机制,突出正面反馈,例如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网络空间为学生设置“虚拟角色升级制”“作品展示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

除了上述几种评价类型,多样具体的评价形式和丰富的评价指标也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单一的评价形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设计评价指标时,教师应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导向。教师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类的任务如“自助夏令营计划”,在设计评价指标时,除了设计具体的、客观的技术手段等指标,还要设计新颖性、想象力等个性化指标,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的微课资源、灵活的组织形式和多元的教学评价,更能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个性化教学将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翟纯.云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2]李冬梅. 信息技术教学关键环节之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作者:刘陈发

上一篇:幼儿创造性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