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学生压力研究论文

2022-04-28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疾病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卫生事业随之蓬勃发展,对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护理教育有更高的要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护理学专业学生压力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学专业学生压力研究论文 篇1: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  研究对438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发放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1份,以探究其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研究发现除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信心维度外,专业认同的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定向、自我规划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情感性和行为性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39(p<0.01),认知性和职业生涯定向相关系数最小,为0.217(p<0.01)。研究结果将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培养其稳定的专业认同感提供依据,进而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如何培养能够从事出纳、会计核算、会计主管等会计工作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重任。会计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及职业生涯规划是影响学生专业学习、专业成长及今后就业的重要因素,这也使得对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成为了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课题。专业认同是学生个体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及情感,表现在学生承认自己所学专业,肯定其专业价值,愿意从事专业学习,并做出积极正面的评价。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及目标,制定相关的计划,选择并实现该目标的职业,按照时间安排来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着联系,当会计专业学生从内心认同所学专业,才能积极地对未来从事的职业进行规划和探索。本研究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为加强会计专业建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培养其稳定的专业认同感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 研究现状及意义

以“专业认同”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共检索出771篇相关文献,其中449篇期刊论文,159篇硕博士论文。通过分类整理,其研究的专业分类较广,主要涉及社工、学前教育、护理、体育等专业,主要围绕专业认同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维度与测量等相关研究。如秦攀博(2009)从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四个心理维度,通过编制的专业认同问卷探讨了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王李艳(2018)从专业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了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刘笑(2018)从个人、教师、教育环境三个层面对高职学生专业认同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性或关联性的研究,研究成果甚少,以会计专业学生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关联性论文则无。目前笔者只搜索到3篇关于相关研究的论文,也是通过设计相关问卷调查,挖掘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特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专业认同,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总体来讲,专业认同研究在方法及量化的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及探讨,但笔者觉得在认同的理论建构、研究体系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如一份效度信度较好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中的测量工具等。

会计学生专业認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研究,具有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认同设计领域较多,专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专业发展又对学生至关重要,进一步丰富了专业认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根据会计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为学生专业学习、成长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辅导,从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培养其稳定的专业认同感。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笔者所在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向会计专业438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且有效问卷351份,回收率为80.14%。其中男生61份,女生290份,与会计专业女生远多于男生的总体分布情况相符;所在年级大一116份、大二111份、大三124份。在志愿选择问题上,部分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和父母他人建议等多种方式进行,只有3.1%的学生是被调剂到会计专业。选择专业前景冷门、学习条件较差的学生极少,表示受访者对于专业就业前景、学习条件等方面持乐观态度。对有效样本变量类别数量的描述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及专家咨询基础上,针对本校会计专业学生特点,编制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研究的调查问卷》。问卷主要涉及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两个主要调查主题,采用五点计分法,其中专业认同调查部分包括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四个心理维度,共23项问题,问卷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部分包括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就业信心、职业生涯定向和自我规划五个维度,共24项问题。本研究使用Likert5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对题项的认同度越高。

经检验,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973、0.933,表示两份量表各题项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三)结果与分析

1.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情况。表2为专业认同、职业规划各维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专业认同的每个维度变量的均值都大于3,可知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较高,排序为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学生总体上对专业比较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自我规划三个维度均值大于3,但就业信心和职业生涯定向两个维度均值小于3,表明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对自我认识、职业认识都比较清晰,对自我规划也持积极态度,但就业信心不足,这可能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较大关系。职业生涯定向的均值虽然小于3,但由于题项为反向题,因此学生对职业生涯定向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

2.个人特征对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本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的差异,发现性别变量在九个因变量(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就业信心、职业生涯定向和自我规划)检验的t统计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不同性别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效果无显著差异(见表3)。

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仅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就业信心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事后比较Tukey 法和Scheffe 法,可知大一年级学生的就业信心要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见表4)。

3.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从表5可知,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就业信心维度外,专业认同的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定向、自我规划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情感性和行为性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39(p<0.01);认知性和职业生涯定向相关系数最小,为0.217(p<0.01)。说明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认同越强,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自我规划也越强,但就业信心反而越弱,职业生涯定向越不明确。

三、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从表3不同性别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差异比较可以看出,数据显示不同性别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无显著差异。表2专业认同各维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数据显示专业认同的每个维度变量的均值都大于3,说明会计专业学生总体上对专业比较了解,专业认同度较高。按照专业认知四个维度平均值排序,分别是其认知性(3.69)、情感性(3.56)、行为性(3.54)、适切性(3.36)。认知性维度最高说明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会计专业对学习者素质的要求,对所学的会计专业容易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会计职业兴趣;适切性维度平均值最低说明会计专业的学习与学生的专业思维、性格、特长有关。

2.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表2职业生涯规划各维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显示,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自我规划三个维度均值大于3,说明了会计专业学生对自我及职业有正确的认知,对自我规划持有积极态度;但就业信心维度为2.96,平均值小于3,说明会计专业学生对自身的就业信心不足,不同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信心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年级学生的就业信心要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职业生涯规划五个维度中,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自我规划、就业信心、职业生涯定向。针对就业信心大一年级最高、大三年级最低现象,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大一年级学生,对自我和职业认知上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对今后就业及规划有美好的憧憬,而大三学生经历了大学的适应期和自我探索期,面对就业及毕业形势,产生矛盾心理。第二,大三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发现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和实践有所冲突,遇到困难可能有退却的心理。第三,就业压力较大,求职面临困境,加上缺乏实际的技能与经验,考虑到今后就业的经济收入、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的稳定性等,就业期望过高和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要求相脱节,而使得大三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职业生涯定向的均值虽然小于3,但由于题项为反向题,总体来说因学生对职业生涯定向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

3.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表5数据显示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就业信心维度外,专业认同的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定向、自我规划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专业认同4个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5个维度建立的相关矩阵,说明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认同越强,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自我规划也越强,但就业信心反而越弱,职业生涯定向越不明确。也就是说专业认同水平高的会计专业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较为浓厚,他们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计划,以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职业规划能力强的学生,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对未来发展的远景,对会计专业的发展及就业前景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那么对会计专业认同度也会较高。但就业信心反而越弱,職业生涯定向越不明确,提示我们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会计专业职业发展目标,做好就业规划与指导。

(二)建议

1.强化会计专业建设,提升学生专业认同。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也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关键环节,如今会计信息环境巨大变革,会计专业建设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调查数据说明学生的认知维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通过强化会计专业建设来提升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尤其重要。首先根据社会需求合理确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健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着力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能够适应会计岗位群及相关岗位的能力;再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可以采取“入学+专业+就业”三个层次的教育和指导,融合和衔接整个会计三年专业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

2.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增强学生就业信心。在个人特征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的分析上,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就业信心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大三年级学生的就业信心平均值最低。所以,在会计教学中,要展望会计专业发展前景,提前做好就业分析。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专家及优秀毕业生以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从会计职业常识、就业准备、择业技巧、创业指导和市场体验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通过组织参加各种招聘会,鼓励学生进行就业实践,对学生进行就业准备、简历制作、求职面试、就业协议签订及各项毕业流程操作的培训与指导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3.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高职会计专业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财会一线岗位,从事出纳、会计核算、会计主管等工作。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应该对会计职业领域及就业岗位群有所了解,将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指导中(见表6)。

从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数据分析,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就业信心维度外,专业认同的4个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4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即说明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认同越强,学生的就业信心反而越弱,职业生涯定向越不明确。为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课程上应该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特点,合理定位,课程上应该对会计岗位工作领域、工作过程、职业行动能力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内容和标准。帮助指导学生实际可行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顺利实施其人生职业生涯规划。Z

【主要参考文献】

[1] 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 王李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9).

[3] 刘笑.高职学生专业认同的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4] 孙余.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

作者:虞凯 姚斌 陶礼军

护理学专业学生压力研究论文 篇2:

影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

[摘           要]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疾病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卫生事业随之蓬勃发展,对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护理教育有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护理教育中,中职护理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其发展并不理想,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存在学习质量较差的问题,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较严重影响,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因此,教师应重点关注影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探究解决对策,保障护理教育长远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质量;对策分析

作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备受关注,特别是全面建设健康中国,使全国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层次的医疗服务目标提出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水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当前我国护理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普遍存在护理人才短缺的现象,中职院校成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是整个护理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国家与社会对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使命,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应从护理教育抓起,如何提升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质量成为当前中职护、卫校的第一要务。本文通过结合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影响其学习质量的因素,并深入探究解决对策,为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一、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大多数为女生,而且多因为中考失利,很少是因为主观热爱护理专业而主动放弃普通高中来到中职护、卫校就读的,所以普遍存在学习质量不佳的现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文化知识的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偏低,学习习惯与方法欠科学。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知识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庞大而系统的体系架构,门类较多、专业性较强,对中职学生而言是复杂难懂的,要充分掌握具有较高的难度,学习成绩难以提升,严重打击学习自信心,缺乏学习动力。加上学生大多因为家长的主观因素而选择护理专业,认为护理专业适合女生,而且职业需求较大,就业相对容易,而学生本身对护理专业并没有较大的认识与学习兴趣,缺乏学习驱动力,学习质量自然不高。

二、影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推动力与源泉,更是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是能够促使学生排除万难的利器。缺乏学习目标,学生就长期处于教师与家长“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学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目前,大多数学生进入中职校园就立即放松学习状态,抛开繁重的学习负担,认为在中职学校没有较高的学习要求以及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只是为了期末考试能够顺利通过课程考试及格线,避开学校、教师、家长的责罚,最终拿到毕业证与护士资格证,获得上岗就业机会。这种“急功近利”,不是为了提高自身智能或满足求知需求的学习目的导致学生对学习根本不放在心上,课堂学习状态松散、注意力不集中,更甚者睡觉、玩手机、捣乱课堂秩序,对与护理资质考试关系不大的课程学习更是忽视,如文化基础课等。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学校各课程的考核大多以结果為导向,忽视学习过程,导致学生养成平时学习不用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还是能考试过关的习惯与观念。

(二)学习兴趣

根据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选择主要出于家长的意愿要求,家长主要考虑孩子虽然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但年纪还小,大多只有十六七岁,不适宜过早出社会工作,再加上没有一技之长,而护理专业就业前景良好。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入读时对护理专业一知半解,对专业本身兴趣不大。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性较强,其组成部分共有三个:文化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文化基础课能在小学、初中阶段有接触学习外,其他课程都是全新的知识内容,例如刚入学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中形态学等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与初中文化课程联系不大,对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对于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而言是倍感复杂枯燥难懂的,学习难度极大,难以一下子跟上学习进度,长此以往学习兴趣丧失,产生不可逆转的厌学心理。

(三)学习自信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因为中考失利,同时也大多经历长时间的学习失败与成绩不高,较多的挫折失败体验导致他们心理是敏感而自卑的,很多学生为此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认为是自己天生智力与常人不同,聪明度不足,无法通过努力而跟上学习进度。而由于长期的学习成绩不佳,家长与教师都对这部分学生给予过多的负面评价、批评与指责,导致学生很少能够获得关爱与帮助,内心长期受到压抑,逐渐形成自卑感,不愿努力学习。

(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包括多个方面的,例如基本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实操能力、创新能力等,是建立在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上再表现出来的,对新知识的获取与运用能力,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能力普遍存在不同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学习质量。

1.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指的是学生自动自发获取新知识,学习掌握新技能的能力。由于初中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繁重的升学压力之下,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多参与,导致学生养成在督促下学习的习惯。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大多住校,加上教育以技能培养为主,之前的升学压力卸下之后,学生的课余空闲时间明显增多,但缺少了教师与家长强迫性的督促后,学生根本不会主动开展学习。

2.学习方法

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提升的最佳途径,而由于初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指导,大多采用题海战术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获得解题方法,加上大部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资质较薄弱,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许多学生尽管有一颗想努力提高学习成绩的心,但忽视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未能积极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虽不断付出努力,但始终不见效果,对学习失去热情,质量自然不高。

3.学习基础

学习基础直接影响学习能力,基础打好才能更好地获得新知识,否则会对新知识的理解学习掌握产生较大影响。不可否认,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薄弱的,加上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初中教师往往把不是考试大纲的内容删减、略过,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完整。而护理专业作为复杂的医学专业中的分支,其中涉及较庞大的知识体系,包括病理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与生物、化学、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密切相关,初中没能打好基础,到中专学习时更难以理解,跟不上学习进度。

(五)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与学”中起到决定性因素,学生的学习质量除了受自身主观因素,如思想、认知、能力水平影响外,更受到外界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当前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大多是有护士相关职业证书,但非师范毕业生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较缺乏,多采用传统的应试授课方式,教师讲、学生听,只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忽略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培养,更忽略了开展动手、实践活动辅助教学等教学方式,导致教学内容陈旧而且枯燥,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方法都抱着不满的态度,学习质量自然不高。

三、解决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质量低下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主动学习是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基础,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主动吸收教师的授课内容,还应在课后主动学习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从而全面且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与专业素质。因此,教师应以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树立正确的目标与理想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尽管多为考试失利但入校时都会对学校与专业抱有一定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不过由于许多学生对护理专业并不够了解,对发展方向并不明晰,随着学习深入,对专业的好奇心与兴趣逐渐消退,并未能有效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更甚者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与理想,促使他们对学习有需求、有期待,从而为学习质量奠定基础。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入学的关键节点,开展有效的入学教育,包括护理专业的性质与核心价值、工作内容以及就业方向与前景,让学生因了解而热爱,对护理专业学习充满信心。可以组织学生到对口的实训基地参观,对未来学习与工作环境有具体真实的了解;还可以组织分享讲座,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介绍自身工作经历,借助榜样力量让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信心与热情。其次,教师应协助指导学生制订不同阶段的短期目标,例如分阶段举办各类型的专业相关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特长竞赛等,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通过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竞赛相关专业辅导,促使学生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调整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热情。通过多项奖励设置,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树立学习自信心,逐渐爱上护理专业,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2.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与潜能,从而有效提高学习主动性,最终提高学习质量。护理专业实践性非常强,可以让学生在实训任务完成過程中对所学内容知识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改进现有教学方式方法,融入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改进教学模式,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实践性,先实践后理论,从职业需求出发,确保教学效果。

(二)关注辅导学生心理健康

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都存在自卑、畏学心理,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以及心理健康课程,同时班主任应自学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增强自身心理认识,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动态,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特别是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认知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正视与他人的差距,明晰自身的优点,堂堂正正做人做事,不愧于自己人生。

综上所述,中职护理专业教育关系到国家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学校与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结合影响因素研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培养更专业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蒋何娟.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2]赵宇航.《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与对策》调研报告[J].中国校外教育,2013(5).

[3]张晓英.中职护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21).

◎编辑 司 楠

作者:李灵芝

护理学专业学生压力研究论文 篇3:

初探中职护理专业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技巧

[摘           要]  根据目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社会的普遍反馈评价,了解到存在一些不足,可从班级管理方面将其化解。其中,必须让班主任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观念和工作方式,掌握有效的沟通交流技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到在工作中尊重学生这一主体,在意识上传达友好、关爱的态度。然后,借此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因而,以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技巧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中职护理专业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护理专业;班主任;交流技巧

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有效联系方式,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将彼此的思想观念互通。尤其是师生之间,通过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既能让双方形成信任机制,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又能以此作为改进班主任工作的依据之一,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协助班主任熟练运用沟通交流技巧,提升工作水平。

一、中职护理专业班级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心理及生理因素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因为中考失利,从而自愿或被家人要求就读,或自中小学便长期成绩不理想,最后为了有一技之长才来就读。这些学生普遍对自身当前处境存在低落、郁闷的情绪,且作为身心尚在发育的青少年,情绪敏感易波动,对许多事物的认知还不健全,面对一些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乃至生理方面的问题,尚无法独当一面,但又因不适应、忧虑等原因,不敢向班主任或其他教师寻求帮助。久而久之,自身的心理负担愈加沉重。

2.社会外界因素

当前中职院校的学生都是熟悉网络技术的一代人,基本人人一部智能手机。虽然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大量有效信息,增长见闻,但是,这一多元化的优势也是一把“双刃剑”。青春期的学生普遍对信息的辨识度不高,不懂得对信息进行筛选,受到大量娱乐、低俗信息的干扰。这一情况,正在大大削弱校园文化对学生起到的正面影响,有碍思想教育的开展,致使许多学生的精神世界匮乏,面对网络的各类信息极易沉迷其中,缺乏思辨能力和自控意识。

3.家庭教育因素

中职护理专业班级的学生基本都是女生,在就读中职院校之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意识没有得到好的培养与引导。根据了解,他们的家庭也大多没有承担起教育的义务。许多学生的父母因工作原因长期不在家,或是出于补偿心理,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尽力满足,并将孩子的教育工作全权交给学校,使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理念脱节,以至于孩子的性格养成阶段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许多学生存在自我、娇气、缺乏责任心等问题,学生在相处的过程中也常有摩擦,没有集体意识和包容心态。

(二)班主任方面

近年来,中职护理专业的报考学生越来越多,使学校的师资力量紧张,为了应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许多学校在选择班主任人选时,大多不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要求,导致许多从事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缺乏专业的德育知识和管理经验,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忽略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些护理专业班级的教师甚至不是本专业的教师,无法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向他们传递专业方面的有效信息。从整体来看,师生缺乏有效的沟通,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片面化,难以与学生真心交流。

二、培育中职护理专业班主任沟通交流技巧的积极意义

(一)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技巧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一是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通过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可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近况及生活困难等问题,帮助学生正视挑战、舒解心理压力,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便于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二是通过沟通交流,班主任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学生家长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对其家长的教育方式给出一些意见,让家校之间能够在育人理念上达成共識,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好的环境;三是基于护理专业职业特性,可通过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指导学生正确的沟通交流技巧,提高学生在未来与病患交际的能力,善于与人相处,提高护理职业素养。

(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技巧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年龄普遍较小,独生子女居多,自身独立能力不强,文化内涵有限,学习动机也不明确,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显得被动、无精打采,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需要一个宣泄口,通过沟通可使人将内心压抑的情绪表达出来,有利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再加上班主任有意识的引导,可帮助学生通过言谈明确内心真实想法,期许未来,增强学习的动机和主动性。并且,班主任可借此充分了解班级情况,通过整体大数据和个体数据的分析、研究,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1)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调整方式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指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从心理方面加强其对专业的热爱和对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意识;(2)与学生科任教师交流,针对学生课堂反馈和个体差异,将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调整,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2.有利于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仅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社会价值观念、社会道德观念等积极思想的培养,还需要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定位形成正确的认知。在临近毕业前期,护理专业的学生会有一段临床工作的实习期,通过实际工作检验个人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所以,有必要从学生入校开始,对学生进行护理工作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护理精神和规范行为举止,避免他们在工作中产生职业风险。比如,面对焦虑不安的病患发挥职业素养,通过有效的沟通避免与病患产生矛盾。毕竟,护理工作面向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将有利于工作质量和病患满意度的提高,促使自身得到更多的认可。

三、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技巧的强化措施

在对中职护理专业的班级情况和班主任工作职责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应探索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技巧的强化措施,以此开展切实的行动。

(一)加强班主任职业素养与班级管理技巧的培养

中职护理专业的班主任的职业特性,要求不仅了解自身职责范围、遵守职业要求,还需要对护理专业的职业特性、工作范畴、职业目标、职业道德素养要求等达到较为深刻的认知。为了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班主任队伍,一是需要学校的管理层注重班主任人才的挑选,要关注其自身专业是否与护理专业契合,并且是否有一定的班级管理经验;二是需要学校定期对班主任开展与护理专业和班级管理相关的培训,让班主任对护理专业形成准确的认知,进而在指导学生时给出正确的方向;三是向优秀的班级管理经验取经,丰富管理方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传达的信息,促进彼此的沟通交流。

(二)以诚待人,建立沟通纽带

从学生进校开始,班主任是陪伴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领路人。青春期的学生尤为需要来自成人的尊重与平等对待,这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和对自我的肯定得到维护。这要求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有一颗包容的心,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善于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情感需求,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进行诚恳的交流,并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提出修改的建议。这一点不仅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在班级的信服力,也可以帮助班主任及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狀态,为班级学生创造和谐向上的环境。因此,来自班主任一视同仁的关注与真诚,对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愿意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将其视为可信任的对象,并虚心接受指导。

(三)做好有准备的沟通交流

在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之前,有必要清楚梳理近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思想状态,准备好谈话的大致要点,进而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就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内容,让沟通变得更为高效。比如,班主任主动与学生的科任教师沟通,了解课堂的表现、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并针对其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施以援手,为他们提供好的解决建议。同时,班主任也可多看、多听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知识,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

(四)依法管理,有理有度

在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关系的同时,班主任要注意班级管理手段的尺度,不能因平易近人的交流态度而使班级管理的制度变得过于温和、松散。只有一切事物按照规矩、有理有度地进行,才能维持整体的平和。所以,班主任对于明确制定的校规、班规要严格执行,对待违反纪律的学生要按照规定予以惩罚,避免一些学生对其报以轻视的心理,进而影响到班主任的权威与话语权。与此同时,班主任可采取严慈并济的策略,在按照纪律严格规范学生的基础上,保护学生自尊心,在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后,采取宽容的态度给学生提供对自我言行反思的机会,适度减轻实际的惩罚强度,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与用心,也避免使一些学生因过于强硬产生逆反心理,进而通过长久相处得到班级学生的爱戴与尊重。

(五)注重学生的意见反馈

当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后,班主任有必要及时了解这些沟通交流是否取得了实际的效果。因为班主任的实际年龄、工作经历、生活阅历与这些十几岁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在沟通交流中出现观念的碰撞。因此,班主任可以就实际教学活动、主题班会等交流互动经历,向学生征集建议,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实际感受与思维方式,然后改进交流工作的细节,调整活动的开展方式等,以此提高学生对此的满意程度,让学生认可班主任的观点、采纳建议。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和年龄方面存在着特殊性,需要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掌握好管理的尺度,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展望,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并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掌握沟通交流技巧,为他们之后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伟潘.中职护理专业新生班主任的开学工作之我见[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2):157-158.

[2]宋建军.浅析中职护理专业班主任的非权力性影响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5(20):38-39.

[3]万永成.职业道德教育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意义[J].当代职业教育,2012(11).

编辑 陈鲜艳

作者:张灵霞

上一篇:大学辅导员新生工作要领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