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经济构建创新体系论文

2022-04-3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的挑战,人们对于学习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于学习的理解更加透彻,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积极投入到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学习知识经济构建创新体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知识经济构建创新体系论文 篇1:

论“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双重”逻辑

摘 要:推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首先应对其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进行分析。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从科学理论、价值指向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内涵。二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习型”是前提、“服务型”是目标、“创新型”是动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按照“主题统领—主线推进—方针指导—布局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行整体推进,以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三型政党”;内在逻辑;发展逻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下简称‘三型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三型政党”是党的建设的总方向、总目标,是一个政党建设的目标体系。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深入推进“三型政党”建设,必须从“结构要素—内在逻辑—发展逻辑”三个层级上进行整体把握,才能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三型政党”的科学内涵

(一)科学理论维度:“学习型”政党

“学习型”政党在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创造出一整套与现代学习理念和模式密切联系的学习机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形成以“学习”为特征、以“学习”提能力、以“学习”强优势的执政党建设基本模式和长期战略目标。只有全党建立以制度促学习的制度保障,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营造浓厚热烈的学习氛围,将学习力内化为全体党员的基本素质,将学习升华到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1],才能称之为“学习型”执政党。“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核心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学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而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

所谓学习型政党,就是指能够形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理念,建立持续学习的保障机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成为内在需求,主动地运用学习的理念去处理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以学习力推动创新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生机活力的政党[2]。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建设学习型政党过程中,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世界观、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坚持在学习与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价值指向维度:“服务型”政党

“服务型”政党建设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同以往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更多强调基层组织的要求不同,标志着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嬗变。“服务型”政党与“服务型”政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强调政党的功能,而后者强调政府的职能。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党政领导结构、政治体制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都决定了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党[3],只有党的功能定位实现从“全能型”向“服务型”转换,才能切实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服务型”政党是否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变成了单纯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呢?并非如此,政党的终极目标是执掌政权。而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掌控政权至关重要,即执政方式的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党就是要从传统的“强权命令式”领导转向现代的“服务沟通型”领导,意味着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向。所谓服务型政党,是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执政理念[4],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强化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民主权利,通过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来提高领导力和凝聚力的政党。

(三)路径选择维度:“创新型”政党

早在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个漫长艰难的过程,除了需要“创造力教育”、“创新素质”、“创新机制”等核心要素外,“创新型”政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创新型”执政党,这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相辅相成,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在党的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从政党发展的角度看,建设“创新型”政党是我们党领导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路径选择。

“创新型”不只是做好工作、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的创新,更体现了党迎接新的考验,面临新的问题的基本态度,是要通过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来推动问题解决,破解发展困局。所谓创新型执政党,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从国际国内客观形势发展变化出发,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不断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调整、更新,以适应社会进步要求和时代发展潮流的执政党。创新的检验标准是推动事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有利于增加人民福祉[5]因此,“创新型”政党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二、“三型政党”的内在逻辑

(一)“学习型”是“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逻辑前提

“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党的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学习型”政党的提出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对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因此,学习要有实践指向,即提高党服务群众的水平。一是“学习型”为建设“服务型”政党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就是为了解放全人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就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利益所在。当前,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好方式就是服务,通过服务的方式让群众实实在在地获得利益、感到幸福。二是“学习型”为建设“服务型”政党提供价值支撑。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学习型”政党建设就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在全党上下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贯穿到党的各项事业中。

“学习型”政党是提升党的创新水平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建立在既有认识成果(知识)基础上的创新。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创新的材料、基础和背景。”[6]回顾党92年的发展史,每一次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新的问题,都会通过开展学习活动,总结经验,攻坚克难,实现创新发展。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7]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前后,针对党的地位的变化,党中央提出要“重新学习”,学习如何从一个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学习如何从领导工农推翻反动政权到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初,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全党再次掀起学习热潮。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如何面临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全党学习的新问题。江泽民指出,“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8]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其显著特点就是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创新需求更加迫切。一个政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学习型”政党建设就是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党的创新发展能力、创新服务能力、创新整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服务型”是“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目标指向

“服务型”政党是加强党的学习能力建设的根本方向。知识海洋浩瀚无垠,学习永无止境,因此,确立学习目标尤为关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正确,学习效果就越明显。能否更好地服务群众就是党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指向和检验标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的民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维权监督意识显著增强,唯一能够凝聚人心的办法就是提供服务。执政环境的变化对我们党提出不断学习的迫切要求,学习的最终目的要体现为党的服务力的提升。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展现其服务功能,以服务能力的提升强化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脱离服务群众这一根本目的,再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都只会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服务型”政党是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建设的目标指向。政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终要体现在其政治创新实践上,即创新的终极目的是提高政党的服务能力。一是“服务型”政党为创新提供实践平台。创新成效的检验需要实践平台。政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服务型”政党作为平台,时代发展呼唤政党提升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就需要创新服务思维、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途径、创新服务评价[9]。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服务型”为创新提供目标导向。创新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围绕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转变思维,提升能力。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全部事业都是为了不断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当前,党的总体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各个社会群体的多样需求,因此,需要在服务中尝试新的方式、新的路径,真正提高服务水平。

(三)“创新型”是“学习型”、“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动力源泉

“创新型”政党是提高党的学习能力的动力之源。学习与创新紧密相连,创新是不断学习的动力,学习更是不断创新的途径。只有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制度的不断创新,才能使学习获得源源不断的丰富材料和营养,使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不懈追求,才能不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0]。一是创新能力是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必须要检验学习成果,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一种检验标准。“学习型”政党建设强调团队学习,就是由于团队成员间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相互启发,针对问题,集思广益,易于产生具有创新性的思想火花。二是方式、内容创新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容易让人“审美疲劳”,产生学习的倦怠感。团队学习、立体学习、终身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以及注入更多时代元素的学习内容为增强学习热情注入了新的能量。学习方式的创新直接影响着学习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效。三是创新成果有助于保持学习动力。创新成果,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还是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都是学习人员努力付出的见证。创新成果为学习成员带来的心理满足感、成就感是保持学习动力的“一剂良药”。

“创新型”政党是提高党的服务能力的动力所在。创新与服务同样须臾不可分割。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群众为实现创新提供了实践平台。创新还是服务的动力之源,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来源于创新。简而言之,服务是一个“供给—需求”的满足过程,服务需求、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路径和服务评价是服务的五个基本要素。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我们提供服务的根本依据。第一,要创新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内化为一种执政思维、固化为一种执政能力,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穿于各项事业发展中。第二,要创新服务方式,坚持从基层抓起,将社会矛盾在基层化解,将党的光辉形象树立在每个群众心目中。必须坚持以民生建设为重点,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和安全保障等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第三,要创新服务路径,通过建立一整套密切联系群众的行之有效的规章机制,确保服务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建设“服务型”政党,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了解服务对象的利益诉求,使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具针对性。第四,要创新服务评价,必须借助问卷调研、随机采访、入户调查、网络调查等技术手段,全面了解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服务态度、水平和质量的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从历史发展维度看,“三型政党”目标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的进一步充实、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对党的建设目标变化轨迹看,政党建设目标的文字表述随着政党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却从未偏离“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本质属性。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11]。新中国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提上日程,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上明确把党的建设定位于“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12]。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13];从江泽民提出党要成为“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4],党的建设目标始终随着执政环境、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党的十二大以来历次党代会所提出的党的建设目标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目标,这为党的建设目标体系增添了时代内容,使党建目标更加完备和明晰。

从政党理论维度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质上是对政党功能的三种定位,但对政党功能的丰富和强化不能代替政党性质的准确定位。世界其他政党也可以成为上述三种功能定位的政党,但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属性。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定位,单纯对政党功能进行丰富、发展,就会本末倒置,离我们的执政党建设目标越来越远。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政党先进性方面,建设“三型政党”目标具有逻辑必然性。另一方面,对于建设“三型政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型”政党必须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服务型”政党必须以坚持和彰显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本质要求,“创新型”政党必须以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为根本指向。因此,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贯穿于“三型政党”建设的全过程中。

三、“三型政党”的发展逻辑

(一)坚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题统领“三型政党”建设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题,也是在新的执政环境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向、总要求。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回顾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指导党的建设,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指导党的建设是我们总结党九十多年建设得出的宝贵经验。简言之,学习、服务和创新是党的建设的成功之钥。要想始终保持党在学习、服务和创新方面的优势,就必须将三者转化为我们党的内在素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应运而生,“三型政党”建设目标与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内在一致性。“三型政党”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践要求的具体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提出“三型政党”的实践之源。因此,建设“三型政党”必须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统领。

(二)围绕“两个建设”的主线推进“三型政党”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这是党的建设的“主心骨”。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就需要党在执政实践中具备这三种素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只有我们党真正成为“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将学习、服务和创新内化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才标志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三型政党”为目标,保证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与“三型政党”建设密切相关,党的先进性体现在立足学习,掌握科学理论,深刻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体现在立足服务,秉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体现在立足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实践勇气,以创新为抓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要靠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和政治操守。当前,党的队伍里存在一些党性不纯的成员和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的先进性的体现[15]。“三型政党”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我们党在解决少数党员不纯洁、党性不纯行为蔓延问题的针对性举措。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不纯的问题,要靠具体制度的制定、实施作保障,更要有“三型政党”建设目标作为总的方向约束。

(三)坚持“两个坚持”的方针指导“三型政党”建设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重要方针,也是推进“三型政党”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一方面,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本身就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过程中不懈怠、不僵化的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执政64年,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党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时代发展和党自身的发展决定了党的建设目标需要与时俱进。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型政党”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方针下对政党发展目标的新定位。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如何保证党的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呢?除了人民民主、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等外在监督机制外,更需要党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是我们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重要方针,而学习、服务和创新就是检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的三个标准。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成为一个优秀的党组织、成为一个坚强领导核心的执政党,要靠这三个标准来衡量、来检验。

(四)坚持“五位一体”的布局保障“三型政党”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形成的党的基础建设的结构布局。建设“三型政党”,必须以“五位一体”的结构布局作保障,才能切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自我建设能力的提高。第一,思想建设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思想建设强调党的理论创新,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指导“三型政党”建设的思想武器。第二,组织建设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了组织依托。组织建设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强调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作用,强调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地位等,这些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了党组织建设的经验。第三,作风建设是“三型政党”建设的关键,党的作风关系着党的整体形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建设“三型政党”,必须重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重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重视批评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第四,反腐倡廉建设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建设“三型政党”,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在党内形成高度的自觉认同。反腐倡廉建设将一些信仰迷失、贪污腐化的份子清除出党的队伍,为“三型政党”建设净化了发展环境。第五,制度建设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制度约束不仅包括惩处机制的硬性约束,而且包含制度文化的软约束。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须用制度的方式保证“三型政党”建设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三型政党”是党的建设的长期性目标,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符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三型政党”建设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王志强.“三型”政党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13(5):15.

[2]王炳林,方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理论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2):7.

[3]刘 明.从服务型政党到服务型政府——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因素[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8):31.

[4]周多刚,徐中.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N].光明日报,2013-02-13:(3).

[5]姚 桓.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94.

[6]乌云娜.创新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18.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5.

[8]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45.

[9]裴泽庆.创新是建设服务型政党的动力支撑[J].四川党的建设,2013(3):16-17.

[10]肖光文,朱熙宁.关于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整体性思考[J].长白学刊,2013(3):16.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15.

[1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7.

[1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18.

[15]戴焰军.先进性对纯洁性的关联与依赖[J].人民论坛,2012(4):20.

On the Double Logic of the Three-type Marxist Ruling Party

Lu Xudong

(Party School of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91)

作者:卢旭东

学习知识经济构建创新体系论文 篇2:

高校创建“学习型组织”之管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的挑战,人们对于学习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于学习的理解更加透彻,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积极投入到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去。“学习型组织”理念与以往的教育理念相比,更注重以整体的、活动的人作为教育对象,以人的教育发展和受教育者需求的满足为出发点和目的,以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竞争力为目标。学校是以学习为主要活动、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主要目的组织机构。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前,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高等院校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因此,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影响下,在我国高等院校创建学习型组织显得尤为迫切。

一、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

学习型组织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和信仰。学习型组织的最终目的不是建立一个僵化的组织,而是在于确立学习的观念,讲求持续的学习、转化与改变,使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该说法最早见于西方学者赫钦斯出版的《学习社会》一书,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明确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标。直至1990年,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推出了他的著名著作《第五项修炼》,率先系统地阐述如何掌握进行学习的客观规律,进而推广到怎样将学习融于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形成“学习型组织”。圣吉教授认为: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能有一个富有前瞻性的愿望。这就要求该组织中的全体成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能让组织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的意义;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并能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1]他运用系统学的系统思考,借助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整合哲学的自我超越、心理学的心智模式、管理学的共同愿景、教育学的团队学习、创造学的创造性张力等概念,提出了构建了学习型组织的方法,即著名的五项修炼(所谓“修炼”的境界并非靠强制力量来达成,而是发自内心的身体力行):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圣吉的系统思考实际上是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2]这五个方面中系统思考是核心,它们互相联系,共同发展,使组织日新月异,不断创造未来,使组织成员活出生命的意义。

学习型组织所描绘的美好图景,激发全球掀起了经久不衰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热潮。英国学者South-worth1994年发表的名为《学习型学校》(The Learning School)的论文,指出“学习型学校”应具备下列特征:(1)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2)教师应不断学习;(3)鼓励教师和其他同事合作或相互学习;(4)学校是学习系统的组织;(5)学校领导者是学习的领导者。从本质意义上说,即追求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从而使学校具有发展性的价值。我国学者王维编著的《学习型组织之路》一书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组织成员不断学习而达到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学习在个人、团体、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中产生;学习,对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是终生性的,对团体和组织则是持续性的并可以战略性地加以运用的过程,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共享系统组合起来的组织。书中介绍了构成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要素:拥有终生学习的理论和机制;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和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同时,该书又进一步阐述了学习型组织所具有的特征:开放性:要求组织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组织;民主性:组织为每一个成员创造、提供民主的、平等的、双向沟通的良好氛围;人本性:组织充分尊重个人的人格、名誉和自由;学习性:组织使用各种手段从外部资源中学习;创新性:组织允许探索地学习,鼓励组织成员之间共享信息和智慧;能动性:组织争取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成员的能动性;多元性,在组织学习的多元化和学习方式方法的现代化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终生性:要求组织成员活到老、学到老;计划性,组织成员能够根据组织的愿景和个人实际情况制订学习的计划;智力的资源性:人力资源即智力资源在其中占据了其他任何资源都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3]

学习型组织理论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系统思考的现代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一体化的终身学习观。“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组织机构。决策权下移,减少中间层次,人们自由去实现自己的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责的管理模式。组织的边界建立在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互动关系上的组织结构设计理念。领导者角色重新定位:领导是组织运行的设计师,共同愿景的仆人和组织成员的教师之领导观。[4]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挑战下,“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在学校教育中也得到体现。学校的生源、办学质量、管理水平,尤其是教职员工的素质,成为决定学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新世纪的学校管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趋势,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模式阐释与适应时代的变革,通过组织学习的机制来不断地发展自己,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办成学习型组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高等学校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可促进知识创新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如何构建高等院校学习型组织,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

1.明确追求的目标,从而建立形成共同愿景

教师对学校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使制定的愿景成为全校职工共同的追求,这既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也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当教职员工真正在内心深处形成共同愿景时,该愿景目标会增强机体的凝聚力,产生强大的驱动力,进而激发全体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实施目标管理首先就必须确定全校整体目标;其次,围绕整体目标进行分解,来确定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后勤等各个职能部门的目标,各组织部门内的每位教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确定自己的个人目标,从而形成学校管理目标体系。整体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各子目标协同作用的过程,因此,为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应对目标实施动态的过程管理,及时消除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协调各部门实现部门子目标的关系,构建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协调体系。

2.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积极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目前在我国许多大学中,组织结构等级森严,层次繁多,以权力为中心的“金字塔”式为主,知识并不能以最有效和最准确的方式传播,造成了知识和信息在组织中流动不畅,不能迅速到达需要的人那里。信息论的有关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个“中继”即管理层次,都会使传递的信息减少50%,噪音增加一倍,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管理层级,不仅影响知识传输的速度,而且影响传输的效率。由此可见,组织结构层级过多会严重影响知识和信息传播,从而影响组织运行效率。一个以全权核心机构为基础的多层次分支机构的等级模式,很难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做出反应和调整,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间的相互分离,会因为等级层层过滤,导致信息扭曲;等级指挥链不能解决复杂性问题并限制了组织的智慧及能力;按职能进行的专业化分工难以提供跨职能的沟通和持续的同伴之间的协调;一致性规则实质是一种强制的约束;标准化程序对变化反应迟缓,对复杂事务处理不力,不支持内在联系。而扁平式组织结构中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管理层次较少,这样便于上下沟通,校长能够直接了解到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动态,有效提高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教师能够直接体察校长的决策思想与智慧。任何教师的信息、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简化的组织结构直接传送到学校领导那里,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到教职员工的动态,吸取第一线的营养;广大教师也可以直接参与学校的决策过程,体会决策思想。

扁平式组织结构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最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决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因为教学与研究的专业性强,研究成果贵在创新、重在突破,研究工作的个性化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内在规范性”,倾向于较少外部约束;教学科研人员偏爱工作的自主性,对关系到他们工作的决策有强烈的参与要求,因此学术性决策强调分权;各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术事务的集权制不仅导致决策的失误,而且造成对学术事务的束缚;高校组织成员活动具有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这些组织活动的特性都要求组织结构扁平化,减少管理层级,实行自主管理。这样,整个学校内部可以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协调合作的群体,产生持久的、巨大的创造力。学科的组织形式是大学结构的基础。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高校组织结构的纵向差异和空间分布差异较小,但横向差异却很大,横向复杂化程度高,与此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应是扁平式的,而不是金字塔型的。可将目前的金字塔型的组织分解为规模小、人员精干、较少相互扯皮和重复决策的效率高、能横向沟通的网状结构组织。这将有利于政令和信息畅通;有利于管理机构服务和服从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一心一意为师生服务;有利于学校解放生产力,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推进机关工作信息化、网络化。

3.创新组织文化,建立知识共享的网络化层级结构

我国大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乏知识共享的文化环境。教师与教师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知识是彼此封锁的,没有好的沟通渠道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某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学术水平不被其他人赶上,往往在学术交流上“留一手”。这样在大学内就缺乏自我变革和创新能力,它制约着大学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组织文化成为高校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成为协调和统一人们行为的主要工具。在网络化层级结构中,倡导某种适合高校特点的文化,宣传这种文化,总结和介绍最佳实践,促使该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工作单元迅速普遍接受,成为行为选择的基本规范。组织内纵横交错的沟通网络会使新的知识在组织内迅速传播。知识的获得与经验的交流又将促进网络化层级组织的不断创新,并推广新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促进制度文化的创新。网络化层级结构中的高校组织文化通过组织成员自觉学习,通过学习型小组的充分交流获得创新。[5]为了适应科技创新的需求,我们需要组织强有力的、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这个科技创新平台是一种灵活、开放的,应该是跨院系的,甚至是跨学校的和跨国界的。知识管理部门的工作就是及时地把握学校各院系的知识存量和知识需求,以便及时协调解决,同时消除传统的组织上下层以及教师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创造良好的知识共享的环境,形成一种分散灵活、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有机组织形式,使得知识和信息准确、快速地流通。要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共享,通过知识网络的建设实现人和信息技术的充分结合,为人们的学习创造条件,提高知识创新和运用的能力。另外,信息基础的建设也是高校实施知识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高等院校可通过建设多媒体网络平台作为沟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桥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而有效的信息。构建基于信息交流的组织,要克服学校现有的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打破人才部门和单位内所有的壁垒,打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探索和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和构筑学科基地的机制,组建一批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工作中,既要瞄准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也要解决重大生产和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沿性、战略性和创新性;既要全面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要立足于学校教育和科研力量的实际,实现重点突破和可持续发展。

4.实施柔性化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制与激励机制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组织不断开拓新的优良业绩。周密的计划方案、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责任分工,虽然使管理科学化,但却忘掉了“人”,而高校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管理,科学化不等于人性化,如此管理只能使学校管理的效能大打折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有“主见”,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形成,因而也越来越难以控制。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则是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的管理,管理者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职工的主动精神和自我约束。要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更加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超前和及时地作出相应的变化,必须使管理柔性化。例如,管理模式由以控制、指挥为主转向以人为本;学习观念由学院式转为终生学习;学习手段由传统转为网络型、封闭型转为开放型;办公方式由手工操作转向办公自动化,建立开放式大办公室,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和管理的效率。专业设置由传统式向复合式、跨学科交叉型发展;教学计划由刚性化三段式向模块式、学分制发展。教师的发展在学习型组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型组织应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的理念,积极完善教师评价体制,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创新进取,实现自我超越,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拥有共同愿景的学习型高校。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从理论角度来讲它适用于高校组织,但将其应用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时,很有必要对其加以“加工改造”。高校要对以往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进行活动载体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学习活动的质量,推动广大教职员工更好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前沿的手段实施创建,用先进的文化丰富生活,切实增强全员学习的实效性。以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为契机推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使高校各个部门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各项制度都有利于组织的学习,每个人、每个团队都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学习,对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少太,隋少军.“学习型组织”的特点[J].中国成人教育,1998(5):9.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237.

[3]王维.学习型组织之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4]王裕民.和谐发展学习型组织及其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导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54-55.

[5]杨威.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需要组织文化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3(9):85-86.

作者:杨红英

学习知识经济构建创新体系论文 篇3:

高校创新体系及其耦合关系研究

摘要:高校创新体系包括教学、科研、组织模式以及制度和平台建设诸多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目标不同,人才培养规格不同,侧重点也不同。高校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需要动态匹配,进而达到整体优化效果。另外高校创新体系还必须置于国际、国家、区域和大学不同层面以及高校、企业、政府多元关系中进行动态匹配,从而使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相互促进,求真与求善相统一。

关键词:高校创新体系;关键要素;耦合关系;学术模式;生产模式

中图文献号:G647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4.002

1 问题的提出及语境分析

高校创新体系既有内在的衍生逻辑,又受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化和新技术语境下,高校更应具有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必须站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以促进人类进步,增进人类福祉为宗旨进行创新体系设计与实践。“科学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必须通过开放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其价值。”[1]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校管理、科研、教学和生存模式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联通无处不在,无时不发生。各创新主体,不同层次的高校及利益相关者卷入由创新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教育产业链和互动共同体中,形成一个智能化、实时交互的创新网络系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大学与企业和政府之间,国内与国际高校的互动日益频繁,形成相互依存的全球网络系统和协同创新场域。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形成推动创新的网络机制。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我国学者对高校创新体系进行了大量探索,如林宝琨对高校创新体系的内涵、创新联盟和创新机制进行了分析,建议高校建立多学科、跨校园的创新组织;建立校企联盟、科学家联盟,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等。[2]赵沁平提出了高校创新体系的五个组成部分:基地体系、研发平台体系、中介体系、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创新制度与文化建设。[3]王生钰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要构建学科交叉的制度保障体系,有网络化学科交叉性的学术机构,形成了高校、产业界、政府三者相互牵引,相互渗透、协同进化的态势。[4]罗炜等通过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大学、企业合作创新实践过程中,如何根据合作双方资源和能力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及合作伙伴。[5]

已有研究明确了高校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但对于高校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和匹配关系研究不足。高校创新体系包括内部的创新观念、制度、师资、教学、科研等各要素之间的合理搭配,还需要良好的外部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创新政策等保障体系,同时还需要考虑高校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各主体、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动态关系和运行机制,并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对高校创新体系的建立提出政策建议。

2 政策建议

2.1 明确办学目标,选择主导范式

高校创新体系首先要考虑办学定位。高校办学模式有两种基本范式,一种是学术模式,另一种是生产模式。教学、科研和管理诸活动要在不同范式指导下有所侧重且合理搭配,动态调整。

“学术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和科学信仰,传承科学精神,培养学术后备力量,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学术向纵深发展,同时还有科学建制和行动纲领作为学术自由和自主的保障。默顿(R.K.Robert King Merton)指出“科学自主性的核心体现在对基础研究的追求方面”;“科学自主性就是科学根据自己的特定规范去行动,根据自己的特定价值标准去选择;同时又能够在与环境互动和适应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独立性”。[6]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的等级体系不断形成,具有不同分层和结构,并且通过大学教育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使科学知识得以繁衍和深化,这也是一种科学建制模式。学科建制有利于构建道德约束和专业标准,维护学者正常的竞争和协作。我国学者费孝通认为,各大学的学系是培养学科专业人才的场所,大学不仅要建立专业和学系,而且要设立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机构,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7]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向广泛的生产和社会领域扩散,知识成了社会一切活动和事务的中心。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不仅使派别林立,而且也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生产-社会联系更加密切。科学建制的总体目标转向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谋取最大的福利,科学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分工。[8]现代大学由于受科学实践范式的影响,纷纷走出“象牙塔”,加强学术研究与生产的联系,更好地利用知识造福民众。“生产模式”强调大学在知识生产与转化中的作用,并且基于应用情境进行创新与人才培养,更好地实现科学的价值。学生要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洞察现实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事上,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强调学术性和生产性两者之间是有所侧重的。地方性高校更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将服务社会作为首要任务,并以此来设计课程与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例如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实践、实训环节,采用“师徒制”和“混合导师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重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毕业生要求同时具有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此类高校也强调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但在掌握的量和深度上比研究性大学要少和简单一些,通识教育更重视综合素质教育、职业态度教育和企业家精神培育。

无论是学术模式还是生产模式都重视创新精神和专业伦理教育;两种范式都要求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卓越人才标准。国家创新体系既需要一流的科学家、研发专家,也需要一流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公务员、教师等,形成各方能够相匹配的高效能发展态势。目前尽管两种模式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仍存在专业深度、广度和前沿性等方面的差距。

2.2 动态优化课程结构

高校课程改革必须适应内外需求并结合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和师资状况进行动态优化。例如大学课程要及时反映新知识、新范式、新工具、新方法以及新产业、新产品、新案例,并找到与已有知识体系的衔接点;同时找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衔接点和生成点。在专业设置方面可以找到专业群落与职业类型之间的匹配关系,然后进行量身定制和课程包推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切性。在学科建设方面要考虑学科生成的内在逻辑,适当吸收其它领域研究成果以及生动的实践案例。另一方面要根据全球知识创新与应用态势进行动态调整,利用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地域差优势、SWOT分析以及PEST模型等科学预测工具进行合理规划与科学定位,并与自身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相匹配。

有关科技创新与应用的生命周期与产业链的实证研究也是专业和课程设置需要考虑的。人类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能够带来全球化的产业革命和生活方式转变,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也随之波动。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核能源、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及其产业为标志。例如材料技术的革命,新型复合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工程陶瓷、工程塑料及铝锂合金等新材料的出现为开发新能源、发展空间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提供了基本保证,是新科技革命的重要基础;生物技术用于动植物新品种定向培育、疾病治疗、新医药工业、环境污染治理、矿产开采和能源生产以及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和生物电脑。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在促进生产大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更加关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高校课程设置要及时反映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态势。

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创新创业类核心课程,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实训创新,模拟创业,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创新人才规格实行模块化课程设置,开设通识课、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活动课等模块;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采用讨论式、问答式、案例分析、现场模拟、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激励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工科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基地大数据管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进行精准分析与个性化培养,同时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和生产流程相整合,进行零件定制或成品配套设计与创新,并与大学衍生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和创新开发。

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与知识、能力结构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标准。以“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为契机,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例如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大学可以分阶段、分层次、分规模地选用“师徒制”和“学业导师制”;或者由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负责学生的技术训练和研究课程,由教授与产业界、社区领袖组成导师团队授课,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混合导师制”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相应地,教学与考核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可采用师生互访制度、课程定制和学分制等等。考试可采用论文和项目、产品设计等不同形式进行。激励学生投入科研实践,参与或主持科研和创新创业项目。基层教师专业组织可增加工作坊、项目团队、教师发展中心、咨询室等新的组织模式,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咨询与服务指导。还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如师生利益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学分制以及智慧校园等基础条件保障。如图所示:

2.4 优化数据生态系统

高校要建立良好的数据生态系统,优化结构性数据库及其利用率,同时开放非结构化数据库,既保证数据质量,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透明度和多样性。教师可以是利用大数据为学生提供预测和咨询。收集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学习和认知偏好以及学习缺陷等数据,然后进行深入分析,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学生学业成绩、认知偏好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分析报告,并提供参考建议。生涯发展导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职业发展走向,预测专业生命周期,并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生涯发展咨询。管理者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准确定位教师的教学表现,为考评和专业发展提供证据。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基于大数据进行探究式学习。课堂只是学习的一个支点,然后从广泛的网络关系中学习。教师上课精讲,并推荐优质视频课程,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学习,深化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教师课堂上提出课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课后搜索资料或进行实验探究,写出研究报告,然后分组讨论,最后班级汇报,教师总结点评,促进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科研和生产服务。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提高科研时效性,加强与专业数据库的互动,及时获得咨询,同时加强与生产的联系,及时实现科研的生产转化。如图2所示:

2.5 高校-企业-政府良性互动

高校创新体系必须置于全球、国家、区域不同层面以及高校、政府、企业多元关系中进行设计。从纵向看,高校创新体系要与国家、区域和全球创新体系相对接,建立与不同层面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整合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校内与校外资源与优势,使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相统一,科学求真与求善价值的有机整合,并通过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大学纲领和科学建制和专业标准等规范约束,形成上下通达、特色鲜明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横向看,高校要处理好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协同“第三方”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项目与经费评估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协调和咨询作用;大学则通过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方式参与政策论证、决策咨询,发挥智库作用;而企业在大学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与专业设置、毕业生规格和需求以及科研评价等方面拥有实质性话语权。三方通过对话沟通与合作,达成共识,促进内部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匹配以及资源条件的共享,而大学衍生企业则发挥了媒介作用,推动科学-技术-社会的深度结合与创新发展。

2.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高校在外籍留学生和专家引进与项目合作方面严重不足。为此一要加强高校国际化师资的培养,开设高层次、适宜性国际化课程,加强对留学生的个性化课程设计与定制,方法能够得到留学人员的认同和接受,让他们觉得不虚此行,价值倍增。教育声望具有扩散效应,一旦对外教育得到留学生和所在单位的认同,其影响将是呈几何级数递增和久远的。所以高校在留学生教育方面一定要提高专业性,提供优质的留学服务和教育课程。

二是为留学生和专家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学习交流条件,尊重异国文化,提供多样化服务,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将优质的专业教育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相匹配。三是为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和教育成本回馈的畅通渠道,建立一种信任和互惠互利的关系,达到积极博弈和双赢的效果,进而促进学术交流,带动经济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有很多优势,应该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和专家学者来华学习、研究和创业。中国高等教育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同时要探索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并且将优势向外扩散,形成文化产业、专业集群和教育产业链。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必须重新定位,走高端发展的道路,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授开店的层面,而应该站在国家和全球战略发展的高度高端定位并积极行动。中国高校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要引进来,要用自己的实力和优势让来者看到实惠,看到发展,看到机遇,在专业与课程方面要凝聚一批拳头学科和专业群落;在教育与文化产业方面也应有所作为,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产业转化及商品化整合起来,或者形成高效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机制;抓住世界和国内关键技术,利用大数据与智能监测工具加快知识吸纳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改革配套的人才吸引政策,提供方便的生活与学习条件。

最后要重视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通晓国际技术与商业规则,熟悉异国文化和公关礼仪,为人才引进做好传媒。国际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外语和文化基础,而且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能够通晓本领域的技术前沿、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状况,以及本学科和专业在本国和他国各大学发展的动态状况,这样才能为留学和来校专家提供更有专业性和吸引力的咨询服务。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今后的专业交流中进行深度合作,富有成效地完成合作项目,实现双赢。通过项目合作与学者互访,凝聚和吸引更多外国专家,亦可带动一个专业群落和产业链条的发展,带动某项事业的发展。国际合作往往可以为学校和企业带来新视野,使科学见解迅速应用到商业开发中去。随着国内外专业学者合作交流的增强以及与产学研结合的密切,不仅对高校师生,而且对各类生产企业和服务业的技术工人和普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都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

总之,高校创新体系强调内部关键要素与外部环境条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动态耦合关系,从而达到系统匹配和动态优化效果。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 (美)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M].周程、于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7.

[2] 林宝琨, 杨俊君.高校创新体系的探讨[J].高教与经济, 2000,01:1-4.

[3] 赵沁平.分析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3(8):1-6.

[4] 王生钰, 李培凤.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的标志[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1):34 -37.

[5] 罗炜, 唐元虎.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2(1):29-31.

[6] 李醒民.科学自主、学术自由与计划科学, 引自徐飞.走入科学技术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38.

[7] 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高等教育研究, 1993(4).

[8] 段伟文.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

(责任编辑:姚 英)

作者:王玉秋

上一篇:关押假释监管法律机制研究论文下一篇:新经济时代小企业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