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勤工助学体系的构建、完善与创新

2023-03-08

随着高校的扩招, 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贫困生问题在高等教育中日渐突出。政府高度重视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 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其中, 勤工助学不仅能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而且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从而成为了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通道[1]。

一、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已引起国家、社会、学校的高度重视, 党和政府研究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基本原则、组织纪律、劳动报酬等以及高校勤工助学的管理工作进行了规定, 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健康稳步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 各地高校积极研究推进勤工助学工作的办法, 自愿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高校勤工助学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扩大。

二、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 资源配置不合理, 岗位供需信息失衡。一是勤工助学岗位偏少。以成都某高校为例, 2015年全日制在校学生21500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225人, 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3.6%, 而2015年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为453个, 一学年上岗人数在600人左右, 约占全校人数2.7%。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教财[2007]7号) 中规定高校应遵循以工时定岗位的原则, “按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平均上岗工时不低于20小时为标准, 测算出学期内全校每月需要的勤工助学总工时数 (20工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 , 统筹安排、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而事实上高校往往根据用工部门的实际情况和用人计划进行勤工助学经费划拨和岗位配置, 勤工助学岗位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学生的需求。二是勤工助学岗位供需信息失衡。以上述高校为例, 该校于每学期开学时面向全校发布勤工助学岗位招聘的通知, 招聘时间在2周左右, 而学校用工单位多达43个, 且是自行组织笔试面试, 招聘工作时间短、岗位多, 学生对用工部门、岗位信息不了解, 用工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学生助理成为了普遍现象, 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岗位招聘的不公平[2]。 (2) 重视程度不够, 岗前培训缺乏。部分高校对高校勤工助学的认识有待提高, 仅仅把勤工助学作为资助的一种形式, 对勤工助学工作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 对勤工助学岗位招聘、用工、酬金发放等环节缺乏科学管理, 并未认识到勤工助学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由于片面的将勤工助学看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一种方式, 忽略了育人在勤工助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高校往往按照用工部门的需求设置岗位, 且部分高校的岗位集中在一些低层次简单服务上。用工部门在招聘后极少对学生进行培训, 而学校层面也缺乏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岗前培训, 学生上岗后对勤工助学认识不一, 工作态度和业务技能都差异较大[3]。 (3) 管理措施不完善, 奖惩机制不健全。大部分高校在学生进入勤工助学岗位后, 缺乏对用工情况的跟踪和监管, 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辞职, 勤工助学在1周至2个月离岗率较高。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与用工单位并非隶属关系, 监管难度较大。此外, 勤工助学奖惩机制不健全, 对于使用情况较好的用工部门和表现较好的学生并不了解且没有奖励机制, 对于违规操作的部门也无明确惩罚机制, 导致部分用工部门超时违规使用学生, 部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得过且过, 学校对学生的勤工助学过程监管极为有限。 (4) 资金渠道不畅通, 酬金远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一是对国家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按照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通知》 (教财[1993]62号) 中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要求, 勤工助学基金有四个来源: (1) 在教育事业费中, 根据国家任务学生数, 按每生每月3-5元标准提取的经费; (2) 从学杂费收入中划出5%的经费; (3) 从学校预算外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 (4) 基金增值。但大部分高校对此政策落实并不到位, 勤工助学的经费不足。二是勤工助学酬金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按照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教财[2007]7号) 的要求, “以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计酬基准。”以成都市为例, 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为650元/月、7.1元/小时, 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到1500元/月、15.7元/小时, 上涨了一倍多, 而以成都某高校为例, 2007年勤工助学岗位酬金标准为240元/月, 2015年仍为240元/月, 据调查, 这种现象在其他高校也普遍存在, 勤工助学的酬金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 (5) 对勤工助学工作中的德育环节不够重视。勤工助学不同于助学金的资助形式, 不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便可无偿获得资助, 参加勤工助学岗位必须通过参加相应的劳动而获得报酬。在劳动过程中, 学生的职业道德等问题凸显, 一些学生拈轻怕重, 挑剔工作时间和收入, 消极怠工, 还有的学生只看报酬, 再谋得更高收入的岗位后, 就将原岗位弃之不顾, 有的不辞而别。勤工助学工作过程中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心教育有所缺失。

三、完善勤工助学机制的策略与创新

(1) 规范和落实国家政策。高校勤工助学体系的完善, 根本上离不开国家政策层面政策的确立和实施。不少高校在资助工作中有懒政行为, 并未按照当地工资标准每年进行核实和更新, 在政策执行上大打折扣。因此, 国家应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 督促和落实勤工助学的各项政策, 确保高校执行不打折扣, 从根本上保证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实现。 (2) 优化勤工助学岗位资源配置。高校应对全校师生的勤工助学意愿进行调研, 在资源有限、资金有限的前提下, 尽可能按学生需求进行调整安排, 增加以专业知识为背景的岗位, 减少食堂、后勤等以体力为主的岗位。为避免信息的闭塞, 在岗位集中申请时期, 学校资助管理部门要做好用工单位与学生之间的衔接工作, 为二者之间搭建桥梁, 可由学校资助管理部门统筹, 统一开展全校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会。由校内用工部门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报送岗位需求, 资助管理部门对岗位要求及数量核实后, 统一公示并举办校园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会。这样的招聘会一方面可便于用工单位和学生双方互相选择, 集中咨询和面试;另一方面, 招聘会的宣传和举办有益于勤工助学德育理念的宣传。 (3) 加强岗前培训。勤工助学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人生的窗口, 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 应以勤工助学培训基地为平台, 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励志感恩教育等, 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工作的引导和育人功能。在对学生基本工作能力进行培训的同时, 帮助学生了解用工部门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岗位,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成都大学为例, 学校集中开展了针对勤工助学岗录用同学的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办公软件的实用技能、新闻写作、新媒体技能、仪态礼仪等岗前培训, 学生通过培训更好的适应岗位, 勤工助学离岗率明显降低。 (4)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 在勤工助学工作中不仅是为学生寻找勤工助学岗位,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使勤工助学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紧密结合。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与就业创业管理部门紧密对接, 激发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越条件, 在岗位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提高。近年来, 高校创业工作发展迅速, 学校普遍开展了创业通识教育、SYB创业培训等课程, 且针对学生的创业补贴力度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利用在校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依靠国家、省、市给予的创业扶持政策, 将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运用到创新创业中, 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创业切实解决勤工助学经济基础的问题。

摘要: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学生资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能够有效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且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在受限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高校学生资助相关政策,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还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酬金较低、岗前培训缺乏、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 本文就地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构建和完善勤工助学体系的策略和创新机制。

关键词:地方高校,勤工助学,完善,创新

参考文献

[1] 俞佳超.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 2010, 19 (3) :9-13.

[2] 陈旭.高校勤工助学体系的完善与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 2015, (12) :40-42.

[3] 赵贵臣.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方式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8) :94-96.

上一篇:96例原发性肝癌围介入治疗手术的护理下一篇:探究产品设计专业手绘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