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创新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22-09-19

作为基础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的主体力量——中学教师, 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获得绝大部分要依赖高等教育而实现, 因此高师院校必然成为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 高师院校创新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教育整体的成败。

要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单单停留在理论讨论, 或个别教学实践上是绝对行不通的。必须在正确的理论的指导下, 构建有效的创新教学体系, 并将其付诸教学实践, 才能全面有效地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教育目标。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长线课程, 并且其历史长、基础厚、学术氛围相对凝固。本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特征, 使得它与今天人们对创新教育的一般理解和宣传, 似乎关系甚远, 甚至格格不入。而且在人们的观念中, “古”与“新”始终处在一个对立的矛盾中, 这就给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创新教学带来了巨大困难。

实际上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处在对立面上, 古代文学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蕴育着巨大的创新精神。从诗体的变迁、古文的发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大发展、文学体裁的新变, 古代文学每前进一步往往是扬弃中创新的结果。古代文学前进的基本精神正是创新, 这种精神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教育核心目标,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培养创新思维——实践教材开放策略

每一门学科教学的教材被称之为“课本”, 课本乃实施教学的依据, 是一课之本, 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往往规定性较强, 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安排等方面。课本知识具有确定、稳固的特点。然而作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际是:课程所涉及的许多知识, 尤其是观点性质的知识往往具有较大的争论, 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有可能有巨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按教材的“一定之规”来讲解, 既不符合课程的实际, 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标的新的古代文学教学体系中实施教材开放策略。“所谓教材开放策略指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引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 使教材由单一变为多元的一种教学策略。”[1]教材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素材, 为学生深刻理解教材, 多角度感悟教材提供依据。当我们为学生提供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资料时, 会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让他们有条件, 有机会从不同区域中感知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分析, 从而提高学生辨析、选择、综合的能力, 而辨析、选择、综合的过程正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

2 打造创新能力形成平台——建立新型立体课程结构

毋庸质疑, 古代文学课程是中文课程中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 它包蕴丰富, 涉及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体裁的演变等众多文学现象;要处理的关系复杂, 涉及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以往的课程结构模式是将古代文学课程分成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讲析两大板块, 史的论述重点阐述基础知识、基本观点, 一般不深入挖掘。作品的讲解多围绕文学史展开, 常常用作品对观点加以简单印证, 使作品的讲授失之皮相, 这样的课程结构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体悟, 也不会使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思考, 为了应考, 往往机械记忆, 应付了事。形成了“上课记, 考前背, 考过忘”的怪圈, 创新能力培养无从谈起。

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改革, 改革后所建立的课程结构, 应该具有层次性, 各层次又统一成为有机整体, 共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造一个有效平台。新的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的层次分为:基础层—知识积累层;中间层—思维训练层;提高层—能力培养层。相应的课程为古代文学史基础课, 讲授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发展线索、时代特点以及文学流派、文学集团、文学体制、经典作品、作家风格, 要求简明扼要、清晰准确;专题课, 重点对文学发生的深层原因进行追寻, 对文学的时代风格进行理论抽象, 对文学发展嬗变的规律进行逻辑归纳, 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进行深层的体悟。选修课, 选择有学术研究价值, 有前瞻性的题目布置学生进行自主进行搜集资料, 综合材料, 加工, 概括, 得出自己对研究课题的结论与判断。教师在此过程中全程跟踪与指导, 以确保研究的有效性, 在最后的总结阶段要加以点拨, 以明确观点, 但这不再是一往的“一家之言”。这一课型中, 学生对原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抽象, 概括, 形成自己的观点, 思维得到了是实实在在的训练。

基础课拓展了古代文学的“面”;专题课深入了古代文学的“点”;选修课促成了学生对古代文学中问题的研究与体悟, 三者互相衔接、互相补充, 从而构成了立体的教学体系, 打造了创新能力形成的平台。

3 促成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形成——运用探索式学习方式

教育心理学提出建构主义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学习就是构建的过程, 离开了个体的主动建构, 学习毫无意义可言。所谓建构, 一方面, 新知识的理解是以旧经验为基础的建构;另一方面, 新知识的摄入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 它是学习者内部发生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而达到的超越新知识又改造旧知识的重组。”[2]根据这一理论, 学生知识的获得, 能力的培养, 无疑依靠其主动、自觉的探索与学习。而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内容, 学生也只是听讲和记录教师口授的内容, 教与学都墨守成规, 学生很少对现成的知识产生疑问, 他们追求绝对正确的知识, 唯一的结论。因而对课程内容的批判意识完全缺失,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不能形成创新能力, 而且还会扼杀这种能力, 并且使学生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要采用新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式学习方式无疑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促其形成创新能力, 并且极大增加其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问题研究主体,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去探索新知识, 发现新问题;然后追根溯源,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科学地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从中获取规律性的知识, 掌握科学的治学方法, 初步形成创新能力。

探究式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综合性特点, 但运用这一方式不等与否认学科教学。相反, 它必须依靠已有的学科知识作为保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 此学习方式主要在选修课中运用, 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精选“探究式学习方式”训练的内容。在此学习方式的实施时教师给予参考资料、课题研究动向上的介绍, 以使学习更有效。

古代文学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 体现的是对高师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关注, 相信其在教学实践中必定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着巨大作用, 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快的适应。当然没有哪一种模式体系是一定不变, 到处适用的, 此体系亦是如此, 古代文学教学, 创新教学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 去开拓出更为合理的教学体系。总之, 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在新世纪的发展。

摘要:实施创新教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主题, 这一要求渗透到每一个学科领域之中。高师院校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 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教育核心目标, 本文构建了新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师院校,古代文学,创新,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永文.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5) .

[2] 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 1998 (1) .

上一篇:重庆市江津区九叶青花椒减产原因及对策分析下一篇:高职英语课程评价机制研究——基于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