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2022-04-25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词频分析法对深圳大学近年来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展开了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篇1:

浅谈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创新策略

摘要: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创新策略在于人文、社科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的教育模式,应通过强化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新闻传播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策略

中国的新闻教育从1917年徐宝璜为北大学生开设《新闻学》选修课,到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拉开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序幕。1998年以前,中国新闻教育一直采取传统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新闻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这种模式为中国新闻事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大大地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学术含量不足,导致“无学可教”。培养的学生“后劲不足”的弊端。1998年,在中国新闻教育史上具有着划时代意义,这一年,中国教育部将传播学列入新闻教育的领域,大大增加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学术含量。中国的新闻教育从此跨入了新闻传播教育的行列。从此,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不仅在一些理工类、外语类、体育类、政法类、财经院校中生根发芽,而且在一些民办院校、高职院校中也遍地开花,中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在重视总量扩大的同时,忽视新闻传播教学质量的提高,致使新闻传播教学不能完全适应新闻事业的需要,出现了“育人”与“用人”脱节的现象。面对新闻事业的新的挑战,中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必须紧扣时代脉博,与时俱进,尽快找到对策,走出困境。

一、确文人文、社科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一是确立多种学科大跨度交叉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采、写、编、播工作的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然而,由于传播学教育已经引入到新闻教育的领域,中国的新闻教育已经演变为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原有的培养目标已经不适合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及第四媒体的崛起,对传统的新闻教育事业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确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加大传播视野,将人文、社科与电信、计算机等信息学科进行大跨度交叉,营造一个独特的文理交融氛围。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接受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接受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行为科学教育,还要接受电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要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样的核心课程始终贯穿于新闻传播教育之中,加强新闻采访与写作基本功练习,要加强学生对网络采访、计算机写作、电脑编排、网络系统编辑、网上搜索与网络传输等技能训练,同时学生要多涉猎诸如文学、艺术、教育、经济、政治、体育、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做到博采众长,成为一个杂家,成为一名适合时代发展和形势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即既有浑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同时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力争做到一专多能。

二是打破专业界线,重新调整课程体系。目前,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主要分为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五个专业,应根据学科发展新思路和市场需求,将五个专业统一划分为报刊采编、媒介管理、网络新闻、广告策划与制作、广播电视采编、主持人、图片传播等专业方向,同时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新闻业发展的需要。作为地方的新闻院校,在开设的课程上,还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有用和对路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强化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是强化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师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主体性因素,是培养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合格的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此,必须强化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特别重视教师的在职培养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对从事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要着重培养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尤其是现代新闻传播的最新理念的接受能力和信息能力,学校可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知名新闻院校去学习和深造,同时,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应将教师是否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信息能力作为对教师年终考核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他们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其次,要加大对外聘教师的聘任力度。要经常聘请本校中文、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专家教授为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授课;同时也要加大对新闻业界的优秀记者、编辑的聘任力度,聘请新闻业界优秀的记者、编辑为客座教授,不但能够及时的把新闻业界最新信息传达给学生,而且增添了新闻教学的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新闻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各个资源,积极建立多个新闻传播教学实践基地。要将学校的校报、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社团的刊物变成自己的实践基地,还有充分发挥新闻传播自身的优势,在新闻学院办内部刊物,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一展才华的机会,还可以筹办网络电视台,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要建立媒体实践基地。高校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和中央级媒体建立联系,这种做法使学生虽在校内学习,却同时受到来自新闻单位的培训和熏陶。同时,学校应与相关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签订协议,建立学生的新闻实践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以保证学生能够较好地进行实习。

三、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新闻传播教育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与模拟教学等方式。案例教学是指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前沿性的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理论加例子,而是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案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模拟教学是指针对教材中的某一章节内容,模拟当时的情景,进行实际演练。比如,针对报纸编辑学这门课程,可以进行模拟编辑部情景的实习,可以给学生准备大量的稿件,让他们进行选搞、编辑等,同时让学生完成对一份报纸的设计、编排和制作并现场进行讲评,增加学生对报纸编辑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是积极探讨实行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一体化的布局。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研究和新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教育是适应现代报刊的发展及其对新闻从业人员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伴随着新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新闻学、传播学逐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益得到社会认同,传播学学科的兴起使新闻教育整合为新闻传播教育,并对新闻实践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壮大以及第四媒体的出现又为新闻传播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却存在着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分割的现状,这种现状带来的弊端是新闻传播教学远不适应新闻实践的现实和长远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与新闻实际工作不相适应,新闻在职人员的文化素质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等,为此,应该积极探讨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一体化的格局,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属于社会大新闻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由具有组织、领导、协调和学术权威机制的各级记者协会和新闻学会统一领导、规划、协调、管理、发展。新闻实践子系统由新闻媒体构成,是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研究的基础;新闻传播教育子系统是大新闻系统的上层部门,由高校新闻院系和新闻单位培训中心双轨组成,服务于新闻实践和新闻研究;新闻研究子系统由新闻研究会所、高校新闻院系、各新闻媒体的研究所以及各级新闻学会构成,是大新闻系统的咨询机构,新闻研究为新闻实践和新闻传播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缺一不可,同时责任明确,有利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更主要的是这种“一体化”的构想能够将新闻传播教育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王兰爽)

作者:于伟龙 白嘉新

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篇2:

特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词频分析法对深圳大学近年来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展开了分析。研究发现,基于选题呈现出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多集中于深圳传媒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及媒介融合、广告营销设计、新闻宣传等方向,这些选题呈现出的人才培养多带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产业服务性、地域性等特征,同时也存在着缺乏高端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欠缺、本土服务性不够等问题。创新特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须在学位论文选题的理论提炼、国际视野的拓展和双导师制的完善等方面进行突破。

【关键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学位论文;选题

引言

近年来学位论文成为检验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2019年教育部再次颁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提出研究生培养须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

学位论文直接关系到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或阶段之一”①,它直接、灵活地体现了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和培养质量。

在当前的融合媒体环境下,各大高校纷纷进行新闻传播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但大家多处于探索之中,尚未找到可以复制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范本。本文尝试以特区深圳大学的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为例,探析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一、近年来特区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选题的基本概况

目前特区新闻传播研究生培养数量较多的是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学院于2003年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授权,2010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设有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及传媒经济、视觉传播及创意产业四个二级学科方向,招生规模为每年30-40人左右。2018年学院的新闻传播学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并开始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的招生,由此扩大到上百人的招生规模,研究生培养定位也作了很大的调整。因人才培养定位的调整力度较大,为了保证数据的客观可靠性,本研究只统计了2006-2018年期间的论文情况。

因特区的区位优势和办学特点以及学院这近20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成熟,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在国内同行兄弟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与发展水平。因此将其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定位及学位论文的选题作为当前的案例之一进行考察分析,自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代表性意义。

鉴于此,本研究逐一检读了十多年来深圳大学221篇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然后进行词频统计,透视特区学位论文选题的动态、趋势,从而管窥特区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培养定位概况,出现的问题以及创新的策略。

从选题所属的二级学科方向来看,传播学方向的共93篇,广告学方向有51篇,新闻学方向有46篇,视觉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方向有31篇。这些论文大都与专业方向有直接相关性,二级学科归属较为明显。

就研究主题而言,它们可以分为新媒体、网络传播、媒介市场运营等20 多个主题,其中涉及传播效果、广告策略、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群体传播、传媒产业等主题的各达10%以上。传播效果类的选题占比14.9%,多涉及电视节目、网络媒介的效果问题,如电视收视效果、微博传播效果等;媒介与社会发展类的选题占比20%;媒介体制与政策类选题占比近7%,大部分涉及深圳市近几年的传媒体制与文化政策变革。

而占比较少的是网络传播、新媒体、媒介融合研究,它们分别为4.1%、3.1%、2.3%。这样的比例也基本上契合新世纪以来新媒介发展的一个趋势。

占比最少的是跨文化传播、广告史、新闻史、传播基础理论研究,这些可算是所有选题中的“冷门”,对于纯粹传播理论的探讨只有一篇。这种趋势似乎表明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的选题可谓已经远离了本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而把眼光更多地投射于丰富多彩的社会问题领域或个案分析性质的应用研究。

二、近年来硕士论文选题呈现的特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取向

研究生培养定位一般受制于拟定的培养方案和二级学科方向,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则更可以客观、灵活地反映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的发展动态与趋势。上述论文选题呈现出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取向如下:

(一)立足特区传媒环境,培养传媒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以深圳及周边的传媒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思考和尝试解决其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为地方传媒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服务,这类选题不少。据统计,与深圳有关的选题有58个篇目,占26%的比例。比如,深圳财经报纸、深圳企业报刊、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转型、深圳独立书店、深圳电视业、深圳影视剧制作、深圳影院空間发展、深圳新闻网、深圳手机报、深圳文化基金项目绩效评估、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特区报农民工报道、深圳动漫产业人才需求、深圳动漫公司的项目网络、A8音乐集团产业价值链、深圳创客文化等。这些选题多探讨深圳及周边传媒创意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与瓶颈,以提出前瞻性的解决思路与方案。

(二)紧跟媒介前沿,培养新媒体与媒体融合人才

新媒体出现以来,既改变着社会的结构,也改变着传统的媒体环境。这个领域的问题与现象似乎层出不穷。一些学位论文的选题紧跟这种现实变化,并保持同步关注。网络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研究等这类选题占比近10%,这样的比例契合了21世纪以来新媒介发展的趋势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热点,为新媒体行业培养了储备人才。

这类选题如自媒体、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二维码色彩应用、微信朋友圈、电商用户消费、社交媒体品牌及信任度和股权众筹、微信人际关系与使用模式、手机打车软件、政务微博、新媒体赋权等。

融媒体类的选题也很多,如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转型、职业认同、腾讯内容产生与策略、报网互动、卫视微博、新浪微博、智能手机新闻、网易客户端、虚拟社区等。

(三)立足学科优势,培养广告设计和营销人才

学院的广告学是广东省的特色学科,有比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各类科研项目支撑。当初许多研究生报考深圳大学也是冲着它的知名度而来。许多同学入校后未改广告学初衷,这方面的选题很多,它为深圳本土广告人才的需求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一方面,选题开展了对近年来各种热门广告现象的研究与探索。如原生态广告、微信广告、贴片式广告、植入式广告、手机广告、手机视频App广告等;另一方面,开展了对广告品牌、营销的研究。如广告诉求、广告效果评估、顾客忠诚度、网络购物信任度、电影网络口碑可信度、品牌传播效果、品牌形象、品牌创建、品牌信任指数、腾讯视频营销等。从历年的整体情况来看,这些选题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内容上的完整性。由此可见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取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四)发挥传媒文化研究优势,培养新闻宣传与传媒文化人才

学院早在21世纪初就獲批了广东省省级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以此为抓手形成了优势鲜明的传媒文化研究团队,为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基于此而生成了一批新闻宣传与传媒文化选题。它们往往保持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热门文化现象与现实问题的关切,培养出一批舆情、舆论、传媒文化方面的新闻宣传人才。

重大突发事件选题如“钱云会事件”、乐清“公民独立调查团”、“白酒塑化剂”事件、乌坎事件、“八毛门”“缝肛门”事件、瘦肉精事件、钓鱼岛撞船事件、李刚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富士康事件、番禺垃圾焚烧选址案等。这些多涉网络舆论、舆情。

热门文化现象如韩剧韩星、潮汕戏剧、常德汉剧、海龟文化、独立书店、女书传播;地下摇滚乐亚文化、复古青年群体亚文化、金属乐、摇滚乐、僵尸文化;恶搞文化、国产手机粉丝文化、表情包、微信朋友圈等,这些选题多属传媒文化范畴。

三、近年来硕士论文选题呈现的特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特点

从这些学位论文的选题可以发现当前特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一)体现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性

随着传播学的迅速发展与走向成熟,其工具性凸显,这方面的交叉选题较多,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性特点。

传播学与社会学的交叉。比如,“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类选题侧重于媒介,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对于社会及社会群体的影响,研究多侧重社会性的因素。这类选题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人文关怀。它涉及有对于媒介环境呈现下的“农民工”“公共领域”“草根公益”“新生代打工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等相关对象的文化研究,也涉及媒介(新媒体)研究,还涉及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知识。

传播学与文化学的交叉。比如,“群体传播”这一主题下涵括的选题有“潮汕地区族群”“客家族群”“国产手机粉丝群”“深圳创客群体”“深圳摇滚乐群体”等,它涉及了文化学、传播学领域方面的知识。

传播学与广告学的交叉。比如,品牌传播这类选题占据了一定比重,它们多借助传播学理论开展研究,体现了二者之间的交集。

在转向了以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之后, 传播学的媒介功用性研究为传播学取得了以功用性研究为主的定位。②以上的这些选题正好印证了这一人才培养取向。

(二)注重人才培养的产业服务功能

以深圳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为核心的选题,尝试的是对问题不断的探索以及对“深圳经验”的总结归纳。这类选题问题意识较强。比如,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如何转型,深圳独立书店如何发展,深圳文化基金项目如何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深圳新闻网、深圳手机报如何适应新媒体发展潮流,深圳动漫产业人才如何培养,深圳市大运会新闻发布会议程设置效果评估研究,卫视微博和旅游企业如何运营等。这类选题解决的是深圳本土遇到的各种媒介前沿问题,选题非常接地气。从中可以看出,人才培养多立足于发达的深圳传媒创意产业,解决的也多是当前社会发展遇到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各种问题,它注重的是新闻传媒人才培养为地方传媒文化产业提供服务。

(三)凸显了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

也相当一部分选题多基于特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调研项目,研究生人才培养由此形成了“论文选题、项目调研、实践训练、双向指导、实现就业”的完整培养链条,这类选题多“题出有因”,有所依据。比如,地方政府舆情机制研究采用的是深度访谈和案例研究,访谈对象有8个政府职能部门和8个深圳地方媒体机构;深圳市控烟信息传播效果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获取数据;影响公众治安安全感的因素研究采用了电话调查方法和内容分析法,调查时间达6个月,将个人治安事件经历和媒介环境结合进行考察。还有深圳企业报刊研究、政府公益性文化基金项目绩效评估的研究这些选题多以调研项目为基础,服务于本土的经济建设。以项目带论文的形式开展研究生人才培养,有时执行这些项目时还同时实现了就业的预期,一箭双雕,其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非常鲜明。

四、近年来硕士论文选题呈现的特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问题

尽管上述论文选题表现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鲜明的取向和特征,但整体上来看也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选题有重问题、轻理论的倾向,缺乏高端人才的培养理念

从上述选题的取向来看,研究多侧重现实问题和个案研究,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探讨较少,例如,选题中常常出现的针对某个特殊问题的“传播效果研究”“传播策略研究”以及“广告的影响研究”等。当然,这类紧跟时代的、实用性的问题解决式的选题不能说没有价值,但这种解剖麻雀式的选题一般很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尤其是缺少批判性、前瞻性的理论分析。

另外,选题数据中一些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类的选题如广告经营、跨文化传播、广告史、新闻史、传播理论等稍显“偏冷”。基础理论研究的选题比例偏低。

这样的选题情况无形之中产生的一个人才培养的结果便是诸多研究生毕业后去了相关的政府或企业部门,而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寥寥无几。事实上,这些年硕士毕业后继续升博或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也相当少,这点大致可以得到印证。从学科高端人才的培养定位来说,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偏颇。

(二)部分选题仅限于本土眼光,缺乏人才培养定位的国际视野

文献查阅是论文选题的最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了解到选题在本学科领域方向的发展历史及前沿动态,从而为选题提供重要参考。从上述论文选题的视角以及参考文献来看,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外语文献查阅不够、不全或者空缺。

这样导致选题时对国际的前沿研究动态了解甚少,不能在条分缕析现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顺势提出国际性的前瞻并做出国内外的比较,选题难以找到准确的切入点,从而导致选题的创新程度不够,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国际视野明显受到阻碍。

如深圳电视台体育频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选题在对其生存环境、生存要素进行分析后,指出了它的节目形式单一、体育产业化程度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作者用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訪谈法完成研究,但难以获得其生存问题上的一手经营管理方面数据,更缺少世界同行经验与问题的数据参照,因此对生存问题的分析也就难以深入并有新的视角。

从近10年新闻传播学论文选题来看,这种类似的情况还不少。多数论文的研究视野恰恰停留在国内这一层次,缺乏在国际视野上的拓展和观照。

(三)凸显地方培养特色的选题比例偏小,人才培养的精准性还需加强

总体上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的选题所占比重还不够。对国内重大突发事件、重要新闻人物或群体开展研究的选题较多,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凸显地方人才培养特色方面还有待精准定位。

这很大程度上与选题难以获取所需的数据资料紧密相关。如深圳动漫游戏产业人才需求,该选题仅对南山区开展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深圳独立书店研究报告,也只对深圳8家书店进行深度访谈和发放有效问卷130份。这些选题在缺少相关机构或企业支持的情况下,调研数据获取难度较大,这样无疑在达到选题预期目标的可行性上具有相当的难度。事实上特区的传媒创意产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生产、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的现实难题,也急缺这方面的人才。因此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基于特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的硕士论文选题建议

基于特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出现的上述偏颇,以后的硕士论文选题可作如下调适:

(一)注重选题的理论提炼,突出学科高端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学位论文的选题不仅要强调解决实用性的实践问题,同时还得兼具理论视角,进行理论的提炼,即立足学科前沿问题进行选题,运用学科基本理论去分析、阐释和和解决。

从上述学位论文的选题来看,多兼顾到了选题的时代性,也就是说选择的研究对象多具有时代气息,如 “移动梦网”“媒介融合”“微博”“微信”等,这些多属于现实实践中更新很快的媒介技术。这类选题多带有学科前沿性,可供参考的文献较少,但可供研究探讨的理论空间非常广阔。因此,这类选题的创新不仅在于研究对象的创新,更多的还应与相关的理论相结合。选题只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来进行探讨,研究才能深入,论文的学术价值才能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科发展前沿方面的人才和学科高端人才。

(二)拓宽选题的研究视野,突出国际视野型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开放性极强的学科,需要有国际化的研究视野,但学界的研究在这方面一直偏弱。为此,有学者特提出:“基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在国际新闻传播学的影响力仍然不高的现状,如何提高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化,为世界新闻传播学界做出理论贡献,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③

具体到人才培养上,当前大湾区的经济建设对未来人才的国际视野与跨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十多年来的学位论文选题来看,绝大多数论文的学科视野仅仅停留在国内或本土这一层次,未来选题应在国际视野上有所拓展。可以结合粤港澳的传媒产业环境、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政策与未来的人才需求拓展选题的视野。选题可以跨学科、跨领域,而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本领域的个别枝末。

(三)落实好选题的双导师制,精准培养地方经济建设型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及特区具有特殊的地方经济特色,这种独特的现实环境为新闻传播类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较好的产业基础。要使基于论文选题的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还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便是落实好双导师制, 一方面,可由机关企业界的业界导师根据现实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来拟定选题, 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机关企业实习并搜集论文数据,完成学位论文;另一方面,也可以由研究生根据特区的地缘优势或经济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来自拟题目, 由业界导师对此进行评估,然后选择去相应的机关企业完成学位论文数据的搜集或调研。这样才能强化传媒人才培养的精准性,为服务特区乃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传媒人才资源保障。

注释:

①孙国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版)2007年第3期。

②王怡红:《传播学发展30年历史阶段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5期。

③张志安、贾鹤鹏:《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5期。

作者:黄春平

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篇3:

新闻传播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摘要:为顺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作为北京市属高校,肩负着为首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任,需要进一步优化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我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卓越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卓越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可能原因,并试图从发挥各校强势学科带动优势,校内外导师联动,打造新闻传播教育生态圈,培养学生的媒体职业素养等方面寻求突破口。

关键词:高校教育改革;新闻传播学;卓越人才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新形势下,作为时代“瞭望哨”的新闻传播行业,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当前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便成了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项目以试点培养的高校卓越人才为研究对象,从我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专业认同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

一、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动态发展中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卓越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育人和育才的长期工程,在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过程中存在着几大难题。

(一)文科生多于理科生,课程改革推行难

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大多是文理科兼收,但其中文科比例远大于理科。为了适应互联网科学技术的需要,很多高校要求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开设数学课、统计学等课程。对于大多数文科生来说,学习较为吃力,容易出现厌学、畏难的情绪。本学院从2015年就具有了招生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但一直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文科生的数学成绩普遍不高。2018年开始转向招收新闻传播类硕士,不再考核数学成绩,才迎来招生的重大转机。

(二)专业技能和学业成绩难取舍

大多数人认为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要性格外放、善于沟通,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学习勤奋踏实,学业成绩也好,但不太爱表现自己,很容易在选拔中被忽视;有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好的同学,学业成绩有可能较低。要选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并非易事,需要考验教师“识英才”的眼力,这为制定标准的人才选拔方案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三)学生重实践轻理论

自媒体时代,打破了以往的技术壁垒,新的媒介生态系统重新建构,这是摆在新闻传播教育面前较为严峻的问题。传播学卓越班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把所学与实践对接,与行业对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各种实习机会比普通班学生更多,学生乐于学习各种技能,但普遍认为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过时,在实践中用不上。

(四)频繁的人员流动,学生归属感弱

卓越人才是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比拼后,从每个普通班中选拔优秀的传播人才,并有着严格的淘汰机制。若表现不佳,便重新回到普通班,反之,普通班表现好的学生也可以升到卓越班。由于这种流动的机制,班级成员归属感弱。其次,由于全校全院的大力支持,卓越班有着大量的实习机会和利好条件,但有些投入却事倍功半。卓越班级的学生往往会有着莫名的优越感,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二、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

(一)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教师大多来自各高等院校的博士生,业界经验较少,擅长讲授自己熟悉的领域。对于一些新开设的课程,高校教师由于经验欠缺、时间有限,一般很难轻松驾驭,这也是导致高校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以2013级传播学卓越班的一门课程《传播学概论》为例,这门课是由几位老师共同承担,庞大的专业师资队伍能够扩大学生的理论视野,也是一种较为新颖、高效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授课方式也有弊端。例如,几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轮流上课导致学生需要频繁地适应各种老师的教学风格,有时候会出现拖慢教学进度的情况,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学院副院长陆彦明认为,目前来看,现在“双导师制”面临的困境是缺乏抓手。到底如何将“双导师制”的作用充分释放出来,还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卓越人才的试点班级,需要大量聘请业界人士或知名人士来担任新开发的课程。这些外聘教师一般都比较忙,完成主业之余,才能挤出时间给学生集中上课。这与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相悖,导致出现的问题是,业界老师的正常工作状态被打乱,学生的听课状态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都难以保证。本学院有一门课请的是外聘老师,课程时间都已安排好,但那位老师一直没时间,只能挤出周末坐飞机从上海赶过来给学生上课,老师很辛苦,学生的学习效果卻很一般,抱怨还很多。

(二)学科专业性不强,学生专业认同感欠缺

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教授说:“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它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属于交叉类学科,尤其是传播学专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够专。大多数学校开设传播学的专业课,和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的课程没有太大的差别,造成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强。第二,学科知识散乱。传播学专业没有独立的学科边界,借鉴的是大量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传播学研究的是一切社会传播问题,对于本科生来说,如此广阔的视野,挑战非常大。学生若没有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在听课时就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认识。近几年来,很多学生毕业后转而攻读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或改行,造成传媒类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

三、新闻传播类教育如何面对挑战

去年,我校迎来了第一届卓越班的毕业生。这5年多来,从中发现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一)发挥校级平台优势,打造多元新闻传播教育生态圈

作为财经类高校,我们发挥财经类资源优势。2015年4月10日,我校与经济日报社举行了正式签约仪式,共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基地。双方一致围绕培养经济新闻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校媒合作,适应当前全媒体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质量。按照共建协议,双方将共同组织有经验和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编辑记者与学校教师编写新闻传播案例教材和大学特色教材、共建精品课程和实习实践基地、共同开展业务骨干培训。同时,依托基地共建新型研究平台和国家级研究智库,充分挖掘和利用经济日报传媒资源,创办以各类新型终端为平台的舆情研究产品。[1]

2015年7月,我院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工商大学等四所高校就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2016年,与三里屯SOHO北京尚诚同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017年9月,与经济日报、首都之窗、蜻蜓FM、灵思云途、尚诚同力等多家实习基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2018年1月,与北京北视英特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校外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协议。■

综合各高校的培养模式,不难发现,设立在文学院下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更多的是追求“厚基础”,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学习多学科综合知识,力求将传播学和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华中科技大学的网路传播专业则更具体,学校强调“文工交叉、应用领先”,将目标更直接地放在大中型网站设计、策划和运营上。■

(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采用竞争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95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集体意识较为薄弱。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既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需要转换思维,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他们的团体协作意识。首先,充分利用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等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自己办报、全程策划和推广各种活动,如宣传学校的食堂美食、“最美女神”、各种晚会节目等,创建有特色的校园公众号,以及参加各种专业比赛。这些成绩与评优评模奖学金、“2+2”国外交流学习等机会直接挂钩。每年学院会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他们的社会实践成果,同时也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2.校内外师生联动,优化教育教学水平。业界有着丰富的案例资源优势,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专业优势,和业界教师多开展成果交流活动,两者形成优势互补。实践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授课方法,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以及章节特点的需要有选择地选取探索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既能避免理论的枯燥,同时也能让同学们有不同的听课体验。同时,聘请校内外专家、业界人士来校讲座,拓宽师生们的专业视野。2017年3月,资深IP策划人、乐视影业制片人宫明月老师为卓越班做一场题为《IP经营让你的IDEA价值百万》的专题讲座。2017年5月,“中国MP4第一人”张亚玲女士走进2014级传播学卓越班分享法国文化及礼仪,为提升传播学卓越班说服与传播运作的素质、能力,言传身教,提供帮助。2017年10月,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围绕“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技术逻辑与价值准则”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三)培养学生的媒体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95后”大学生,“上网”已是生活的常态,大部分的信息都来自于网络,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将从事与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一般网民的媒介素养,同时有着更高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说:“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也难保证每个人都受到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通过他们所传播的信息,很难说是真正新闻还是无知之见。”[3]凯丽·巴札尔盖特将媒介素养教育划分出三个不同的目标层面,一是技术和应用层面,如策划、录制和编辑录音,录像作品;二是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如媒介内容的鉴赏,对其中的“偏好”和“固定模式”的辨别能力;三是结构层面,媒介作为社会机构,其结构、经营和运作层面的知识。大多数专业学生能达到第一个层面的要求,其实媒介素养教育有必要适当降低“免疫”的调子,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学生解读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孩子们不应再继续被保护与隔离,而要试图鼓励年轻人按照其自身特点作为文化生产者批判地参加媒介活动。[4]

第一个层面是了解和掌握技术应用层面。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不仅是要了解互联网的各种知识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合理运用各种网络应用,能够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的正面效应。其次,互联网是一个人们重新“部落化”的公共空间,不同小团体,参加着各种虚拟的集体性活动,发出的网络信息真假难辨。作为新闻传播专业人士,我们需要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尤其是辨别一些不可信的网址以及虚假信息的能力,尽量减少其他网民在网络世界遭遇谎言和欺骗的機率,增加他们对网络的信任感。再次,提高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传递信息并非“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后天选择和加工。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都带有其倾向性,我们在解读信息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最后,与一般大众不同,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创造有意义的信息,是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本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

注释:

(1)信息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官网(http://whycbxy.cueb.edu.cn).

参考文献:

[1]张佳宁,李伟.首经贸与经济日报社共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基地[EB/OL].首经贸新闻网:http://news.cueb.edu.cn/xxyw/rcpx/68157.htm,2015-04-10.

[2]余红.我国985、211高校传播学专业培养方案分析[J].东南传播,2014,(01):12-16.

[3]丁静.博客新闻挑战传统传媒[J].传媒观察,2008,(05):16-17.

[4]黄旦.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A].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for Fudan University)、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 of Fudan University)、复旦大学新闻学院(Journalism School of Fudan University).“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22.

作者:刘吉冬

上一篇:建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下一篇:供电企业管理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