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方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学人才的培养

2022-11-29

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地方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理论教学师资也益显不足, 为解决这种矛盾, 保证培养质量, 各大医学院校纷纷引进大量临床医师壮大教师队伍[1]。因为多数地方医学院校由原来的中专卫生学校改制而来, 所以许多学校没有直属医院, 还保留有纯粹承担教学任务的临床教师, 此外就是从非直属医院选拔的临床各级医师承担临床课程。

临床医师大多没有教学经验, 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 临床经验、医疗水平也参差不齐, 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不足;由于长期从事一线医疗工作, 受学历和各种条件限制, 知识的更新不够, 有的医生只重视临床操作和技术, 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欠缺, 从临床医师转换到教师的角色中对临床教学规律过程不熟悉, 很难适应目前教学工作, 如何在现有资源下迅速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是新时期高校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许多地方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除了临床工作, 越来越重视教学、科研工作, 但实际中非直属附属医院缺乏长期的教学积淀, 要确保其临床理论和实验教学质量, 医学院校必须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引导,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确保教学质量。非直属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师由于其自身工作经历与环境的限制存在诸多缺点, 表现在: (1) 教学热情不高, 部分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医师认为他们的本职工作是医疗, 教学工作不但没有明显的效益, 反而增加了自身麻烦, 因此教学热情不高, 教学意识淡薄, 被动的接受教学任务, 不遵守课堂纪律, 不按时上下课, 甚至上课时随意接听电话。 (2) 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备课不充分:大部分副高职称以上医生医疗任务繁重, 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备课, 集体备课难以开展, 并且很多教师上课前没有经过规范的培训, 导致上课时难以把握课堂, 逻辑性不严谨, 抓不住主次。 (3) 教学手段单一, 语言能力欠缺:大部分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灌注式教学方法) , 不知道如何调动课堂气氛, 表达能力也欠缺。 (4) 理论知识不够丰富: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师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影响授课质量。

为有效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 确保教学质量, 我院采取: (1) 改变教学观念, 提高认识:临床教师应当清楚的认识到, 承担临床教学任务, 看似增加了个人负担, 没有什么效益, 但从长远来看, 无论是对本人, 还是对医院都是非常有益的。教学可以促使医生温习基础理论知识, 了解国内国际医疗状况, 使自己医学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 从而提高医生整体素质, 提高医疗水平。 (2) 领导重视, 鼓励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行列当中, 医院将教学工作计入年终工作量, 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的热情, 尽量使非直属医院发挥直属医院的作用;学校在教学职称评定上要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帮助解决非直属附院教师资格认定问题等。 (3) 探索应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进行师资培训。目前实施的“导师制”模式是作为导师的教师在一定时期内, 对所负责的新的临床教师进行全面指导的教学方法, 导师制最初在14世纪的英国由牛津、剑桥率先提出[2]。所谓“双导师制”模式包含两方面含义, 从“学生”层面讲, 每位新的准备承担教学任务的临床医师, 配备有一名固定的学校教师 (副教授以上职称, 教学评价优秀) 作为专科导师 (二级导师) , 此外还专门有1名固定的经过一定年限教学的临床教师 (一级导师) 作为全程导师负责其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学技能知识培训;从老师层面讲, 全程导师是一级导师, 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 可以辅助完成授课计划、教案、教学笔记等, 传授初步的教学技巧, 以及教学重点的把握。固定的高职称学校教师作为二级导师, 二级导师负责对新临床教师和一级导师进行教学质量监察。二级导师多为教授、主任医师等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在所从事的领域中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科研能力, 能够给新临床教师实实在在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可以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的特长, 与一级导师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快双师型教学人才的培养。

对另一部分教学编制的专职承担教学任务的临床教师, 尤其是直接从学校刚毕业硕士研究生, 我们实行第一年教学导师制培养, 后两年全日制下临床, 按正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转科、定科及各项临床技能考试, 2年后纳入附属医院临床管理, 承担教学与临床任务, 持有医师证与高校教师证, 扮演2种角色。在临床技能培养上, 对其实行医院导师制, 选择有教学能力的中级职称以上的临床医师作为导师, 指导其不断地学习、钻研新理论、新知识, 改善临床知识结构, 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带教能力,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因为这些教师经过正规的教学培训, 再加上扎实的医学基本功, 在教学上更容易提高。

通过学校和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共同努力, 实行双方面导师制培养, 加快了地方院校双师型教学人才队伍的建立与提高教学水平, 促进了医院和学校共同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方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许多非直属医院临床医师和新毕业硕士研究生受聘为临床教师, 如何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 培养双师型教学队伍, 事关医学院校的整体教学实力与发展, 我院在临床教师培养上探索了“双导师制”模式。

关键词:医学,教师,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陶文, 蒋尧传, 黄熙, 等.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医院的建立与运作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5) :162.

[2] 付晶姣.牛津大学导师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7) :595~597.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伦理问题研究下一篇:思维方式对英汉句子结构差异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