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发挥保障居民住房论文

2022-05-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本文主要针对郑州市的居民生活质量,从收入、消费、居住情况、基础设施及生活满意度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郑州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给出了提升郑州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关策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政府职能发挥保障居民住房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府职能发挥保障居民住房论文 篇1:

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分析

【摘要】随着安居工程的推进,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居住情况的调研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居民的安全感、信任感、子女教育问题、社区标签意识和社区认同感。结果表明,一定比例的居民缺乏安全感、认同社区环境不利于子女成长,居民的社区标签感对社区认同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多管齐下,促进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社区 认同感

由于普通商品房的价格超出了低收入家庭的购买能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当务之急。根据住建部规划,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将高达1000万套。大规模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必然会形成越来越多的保障性住房社区。通过对现有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田野调查,分析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针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发展问题,现有研究主要有以下视角:

一是公共政策的视角:通过对不同地区住房保障政策的梳理,比如法国的低租金住房制度、香港的公屋制度和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等,一个逐渐形成的共识是通过廉租房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应该是住房保障政策的主要取向。社区和谐是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保障性住房社区往往是社会矛盾的多发区,社区建设尤为重要。

二是社会生态学视角:社会生态学的研究起源于芝加哥社会学派,帕克、伯吉斯等以社会生态学方法对城市贫困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代表性的模型有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Model)和扇形模式(Sectoral Model)等,这些模型把生物学关于竞争空间和资源导致的“选择”过程与社会动力学联系起来,解释城市不同阶层居住空间的形成过程。从这个视角出发,国内学者研究了中国大中城市的居住分化现象,指出中国大中城市正在形成居住空间的阶层分化。

三是社区资本的视角:一个经典分析工具是社会资本,根据普特南和科尔曼的研究,可以将社区资本视为社区组织所具有的某种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社会支持网络,通过产生合作行动从而增进社区的公共利益。类似的理论包括邻里效应与贫困陷阱等。其研究的焦点在于社区社会资本与贫困居民生活机会的关系。

尽管已有成果从不同角度为保障性住房社区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实际上,保障性住房社区并非传统意义上自然形成的、邻里关系自成一体的居民区,其社区意识有其自身的特点。查阅现有文献发现,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还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社区认同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区意识,为进一步研究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和谐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基于前期的访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设计相应的问卷测量居民的社区意识:一是安全感:治安是社区居民最关心的方面之一,通過对安全感的调查衡量居民的社区生活是否放心、是否安心。二是信任感:信任是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量社区内居民的相互信任程度来获得。三是子女教育:在国内,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居住地点跟子女教育关系密切,受教育的便利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社区的生活质量。四是社区标签: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居住在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居民是否认同居住地点会给居民带来社会阶层的区分感。五是社区认同:从总体上衡量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感情。下文给出了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数据分析

参照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的抽样方法,研究者在广州市内的多个保障性住房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550份。下文的数据结果均不包括数据缺失的个案。

数据显示,接近四成的居民认同在社区内生活有安全感,接近七成的居民倾向于认同社区内的居民是可以信任的。同时有超过一半的居民认为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并不是孩子成长的理想之处。有约两成的居民有较强的标签感,即认为居住的小区代表了居民的社会地位;接近五成不确定是否有标签感。社区认同感方面,倾向于认同与倾向于不认同的居民各占三成左右。

由于标签理论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社会学理论,无法直接在面对居民的调查问卷中使用,我们对问题进行一些通俗化的处理,并简化了问题的答案。结合数据结果,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由于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建成时间不长,居民大部分都是从一个熟悉环境迁入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对社区的认同感相对较弱。由于新建的保障性住房社区大都远离老城区,教育配套缺乏,特别是缺少优质的中小学教育学位,较大比例的家长认同其居住环境对下一代的教育不利。

表1 各个因素与社区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

上表给出了安全感、信任感、孩子成长、标签感这四个因素与社区认同感的相关分析结果,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这些因素都与社区认同感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安全感、信任感和孩子成长这三个因素都与社区认同感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居民越有安全感、信任感,越认可社区适宜孩子成长,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就越强烈。比较相关系数可知,孩子成长这一因素的相关系数最大,表明该因素对社区认同感的影响力超过安全感与信任感。

而社区标签感这一因素则和社区认同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负相关系数-0.509,这一结果表明,如果入住保障性住房社区被贴上了某种“污名化”的标签,会显著的削弱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

进一步的分析与政策建议

数据分析的结果发现,接近30%的居民对社区安全感持负面评价,接近15%的居民缺乏信任感,35%的居民认可社区环境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同时,居民的社区标签感对社区认同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目前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区建设还不尽如人意。

保障性住房社区和谐发展是安居工程的必然要求。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不能仅仅考虑提供住房,居民从安居到乐业、从住有所居到有尊严的生活必须通过社区建设来实现。特别是当前政府拟规划兴建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社区,如广州规划中的龙归社区居民数量将达5万人。这些大型社区内必然会聚集多样化的社会诉求,通过社区建设实现和谐发展才能确保民生工程得民心。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作者发现,现有的大型保障性住房社区大都远离市区的中心地段,交通不便,附近的配套设施包括医疗、教育、商业等严重不足,居民的心理落差较大,保障性住房宜居指数较低。在大量提供保障性住房成为安居工程主要政策取向的背景下,如何避免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社会排斥与社会区隔,如何让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享有更多社区资源与发展空间,如何让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教育、医疗保障落在实处等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是通过社区建设,完善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会服务,改善社区环境、构建和谐社区。通过调查典型保障性住房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过往社区建设的经验得失、对比分析国内外社区发展案例,探寻增强社区居民认同感与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整合和发掘社区资源,有效提升社区社会资本。

二是通过民间组织支持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区建设、发展包括社会工作服务在内的社会机构,让各类民间组织、慈善机构在政府的引导下进驻社区,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是通过加强政府职能、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环境来提升社区社会资本,赋予社区居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得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居民真正享有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当然,弱势群体情况不一,社区内部资源复杂多样,如何因地制宜,使社会保障网络、市场服务网络、公共服务网络、社会工作支持网络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时,保障性住房的社区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建立以政府支持为前提、以社区公共团体为依托、以公益、服务、赋能为主导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0YJC840079)

作者:谢颖

政府职能发挥保障居民住房论文 篇2:

郑州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调查与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本文主要针对郑州市的居民生活质量,从收入、消费、居住情况、基础设施及生活满意度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郑州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给出了提升郑州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

一、引言

关于生活质量研究的国内外学者众多,不同学者对其的研究角度也不尽相同,一些学者是从某个领域或者某个地区的角度进行研究,一些学者则是侧重于生活质量某个方面的探索,由于生活质量所涉及领域较多,覆盖的范围较广,因此对它的研究应该综合所涉及的各个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单一侧面的研究都是不全面的。针对于郑州市居民生活质量,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与生活质量紧密相关的居民收入、消费、居住情况、基础设施与主观生活满意度5个方面进行分析,既包含了客观方面也包含了主观方面,从而全面的分析居民生活质量,为提高郑州市居民生活质量献计献策。

二、郑州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

(一)居民收入调查

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现郑州市居民每月的平均收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现郑州市有45%的居民认为自己目前的收入较前一年有所增加,而认为有所减少的居民占20%,认为不变的占35%左右;其中对家庭当前收入表示满意的居民占45%,表示不满的占55%左右;认为当前生活水平较前一年有所提高的居民占40%,认为有所下降的居民占20%,认为不变的占40%左右;针对一年后居民生活质量变化的问题,认为会有所提高的居民占45%,认为有所下降的居民占5%,认为不变的占35%,另有15%的居民表示这无法预测。整体而言,本市居民收入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居民对于收入的满意度还不高。图1为郑州市居民收入状况表。站在性别的角度可以发现,男性收入基本上高于女性收入;从年龄角度来看28岁以下与48岁以上人群收入更低。

(二)居民消费调查

据调查,郑州市有超过30%的居民认为其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的上升,消费支出的类型也更加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消费品包括日用品、住宅消费及子女的学费等,此外还有奢侈品消费如高档衣物、化妆品、汽车等,交通、娱乐、通讯等方面的消费。其中,日用品的消费比重为23%;子女学费支出比重为20%;住宅方面的消费比重为20%,包括居民租房;奢侈品的消费比重为6%;其他方面的消费比重为31%。进行粗略计算之后可发现,现郑州市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统大概为32.4%,相比于全国恩格尔系数30.6%要更高。由此可见,郑州市居民的生活比较富裕,但消费层次还有待提高。此外,就消费而言,郑州市居民对消费品的质量和物价水平都表示很不满意,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本市对于物价水平表示不满意的居民占35.6%,其多为收入较低的居民,虽消费品种类丰富,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其可选择的空间还非常小。

(三)居住情况调查

近些年来,郑州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调查统计,八成居民对当前的居住情况表示满意,两成居民对当前居住情况表示不满,这表明本市的居民的住房条件相对稳定。但不排除的是本市仍有5.3%的居民是居住在租住的房屋当中,还有5.4%的居民是居住在集体宿舍当中。这些居民的住房压力仍比较大,其稳定的住房需求未得到较好的满足。另外,本市住房面积低于90平米的居民约占70%,人均住房面积约为37平米,而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均住房面积为35平米。由此可见,本市居民平均住房面积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住房环境,尤其是住房周围的生态环境方面,本市居民对于住房周围的生态环境表示满意的占三成左右,其余居民则表示“一般”或“不满意”。这说明,本市生态环境仍需作出进一步的改善。

(四)基础设施调查

基础设施包括医疗、交通、通讯等方面。据调查显示,现本市对医疗收费表示“不满意”的居民占71%,对药品价格表示“不满意”的居民占74.1%,由此可见,本市居民对于医疗服务存在诸多不满之处。针对交通方面,据调查,本市对交通状况表示不满的居民占47.1%,多数居民反映本市交通拥堵现象频繁,不少街道交通基础建设落后。而通讯方面则相反,本市通讯技术更新相对较快,通讯产业比较发达,能很好的满足居民的通讯需求。据调查,本市对通讯状况表示不满的居民占28%,其余72%的人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由此可见,医疗卫生和交通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

(五)生活满意度调查

据调查,本市居民对于当前家庭生活状况表示“满意”的占78.9%,表示“不满意”的占13.1%,表示“一般”的占8%左右。其中,对婚姻生活表示“满意”的居民占80.5%,表示“不满意”的居民仅占5%,其余表示“一般”;购买支出方面则有20.1%的居民表示在未来的5年当中有购车计划;就业方面,居民表示“满意”的占45.3%,表示“不满意”的占7.9%,其余表示“一般”。由此可以看出,就整体而言,本市居民对其的生活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

三、郑州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本市居民收入水平虽有提高,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居民其收入差距却比较大,而这种差距同时也体现在行业上,不同行业居民的收入差距也非常大。这种收入差距的加大不仅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影响了居民的工作观念,从而改变其生活方式,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二)消费情况

消费水平直接反映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层次则反映了居民的消费观念。虽然郑州市居民目前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其消费层次比较低,消费支出中比重较大的仍是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在娱乐、奢侈品消费等高层次消费方面的支出相对较少,居民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另外,由于当地市场秩序的不完善及假冒伪劣产品的频繁出现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使得居民对消费品质量感到不满,导致其生活质量满意度降低。

(三)居住环境有所欠缺

居民的居住环境包括住房环境及生态环境。现郑州市居民仍有住在租房及集体宿舍当中,没有自己产权的房屋,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居民对于未来生活的信心,导致居民对现有生活质量感到不满。虽然现本市民的平均住房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有部分居民的住房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这部分居民的心理不平衡,使得居民对当前生活质量感到不满。生态环境方面,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目前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开始更多的关注其住房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被破坏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产及生活活动,同时还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必然会导致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基础设施也是居民获得舒适生活的保障。据调查分析,现本市医疗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导致医疗服务质量较差,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同时“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的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必然导致居民对其生活质量感到不满。交通设施方面,现本市交通道路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交通存在拥堵现象,导致居民出行存在困难,使居民交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基础设施与人的生活关系密切,它的不完善必然会给居民生活带来影响,从而降低居民生活质量。

四、提升郑州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策略

(一)政策调控缩小收入差距

分析发现,收入差距过大是影响郑州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升郑州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就应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快发展经济,尽量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据调查,低收入层次的居民多为工薪阶层,提高其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提高其工资水平[1]。为此,首先政府应快速发展经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发展环境,加快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同时要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鼓励创办私人企业和青年创业等;其次,借鉴其他省市的做法,发挥政府的带头作用,以增加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职工的工资的实际行动来刺激企业给职工增加工资,从而提高本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提高低收入层次居民的实际收入;另外,政府还可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及地方特色,以国家宏观政策为指导,出台地方调资政策,采取相关措施以全面改善本市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政府还可深入分析资金分配制度、资产货币化改革、差旅费等,从这些方面探索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道路,从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通常来说,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提高低收入居民的教育程度可有效提高其收入水平。为能让更多低收入居民的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政府可给予扶持和帮助,根据居民收入水平实施差别收费政策,从而减轻低收入层次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压力。

(二)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现本市居民的消费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也低于全国水平,但居民的消费层次却相对较低,多为低层面消费需求,与食品及居住消费支出相比,在发展型及娱乐型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仍相对较小,这就需要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使居民的消费结构更加合理、科学[2]。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和市场的监管作用,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监管,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维护好市场秩序,避免市场上出现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局面;其次,政府及各组织要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加强对居民的思想指导,鼓励居民购买生产及生活以外的发展型消费用品,并适当为居民的购买提供优惠政策;另外,政府及企业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调整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对商品价格实施稳定政策,提升商品质量并完善商品的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从而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

(三)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建立完善的环保体系

住宅是居民生活的基本资料,居住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首先,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严格控制房价,建立多层次的住宅供应体系,以尽量降低居民的居住成本,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3]。商品房建设需分档次,将高档商品住宅、普通商品住宅及低价位住宅进行相对分离,实施具有调节性的土地拍卖政策,减少普通商品住宅及低价位住宅的土地成本,从而将那些对经济适用房有诉求的居民逐步向普通商品住宅转移[4];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并严格审定其认购资格,从而细化经济适用的标准;针对廉租房,可适当放宽其申请条件,以满足在得到补贴却仍无法购买经济解困房的群体的住房需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其次,对于二手房市场,政府要进行引导并使其规范化,推动二手房市场朝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的道路前进,减少交易成本,拓宽交易渠道,从而加强现存房产的交易活跃程度。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建立完善的环保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经济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加大本市的绿地建设,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及地域特色,创建具本市特色的绿地形式,同时适当加大住宅区的绿地面积,美化居民的居住环境;加大投入环境污染的治理,增加环保设施的投资[5];加强企业及政府处理“三废”的能力,广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还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的出现。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同时还可使居民的闲暇生活条件更加充分。据调查表明,目前郑州市的环境状况、医疗设施状况、闲暇生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对其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因此,为提高郑州市居民生活质量,就需要政府须加大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加财政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同时鼓励社会力量进行民间投资,全面加强社会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政府需要定期对居民生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居民对于生活条件的满足状况,同时利用分析结果对居民的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医疗设施、通讯设施、闲暇娱乐设施等进行具针对性的改善;另外,还可根据郑州市的实际情况,围绕地方特色进一步完善区域规划,从而为居民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条件。

五、结束语

居民生活质量与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党的十六大就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列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原则,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由于居民生活质量的内涵非常丰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必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但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而且还需要企业的共同推动,同时居民自身也要作出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及道德修养,只有社会各界参与进来,居民生活质量必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亮,赵雪雁.安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及其空间格局分析[J].经济地理.2014(04),pp.84-90

[2] 罗栋.城乡统筹视角下的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02),pp.115-120

[3] 王俊霞.青岛市沿海小镇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4] 李月.有效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pp.47-59

[5] 陈燕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

作者:郭明利 白宝光

政府职能发挥保障居民住房论文 篇3:

关于住房保障法立法的研究

【摘 要】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缺乏稳定性,其具体实施缺乏权威法律依据,相关制度与措施也不完善,这些问题制约着居民基本保障居住权的实现和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尽快颁布统一规范的住房保障法已迫在眉睫。本文从住房保障法的立法目标与原则、保障责任与职权划分、保障对象和方式、保障建设与资金筹措、准入退出机制、监管以及法律责任等基本制度方面提出了立法建议。

【关键词】住房保障法;保障责任;进退机制

住房保障立法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和住房保障政策法制化的要求。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住房保障法》列入立法规划并正在起草,其立法宗旨在于借助法律的硬性规定,力图破解当前住房保障制度困境,建立和完善由政府主导责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一、我国住房保障制度问题探析

第一,法律体系方面,以政府和部门规章为主,保障体系比较混乱,层级比较低,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没有一部全面规范的住房保障法律作为权威法律依据。因政府对保障公民居住权的责任、法律在构建住房保障制度中的重要作用等认识不够,也未能很好地借鉴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致使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规范确晰度缺乏。第二,保障责任方面,地方政府不够重视,政府公共财政体系中也未将住房保障清晰纳入,资金渠道稳定性差,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较小。一是政府投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不规范和稳定,未纳入到财政预算,二是政府投向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放量或开工面积过少。因此造成保障性住房供应量严重不足,特别是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建设无法满足众多困难的家庭需要。第三,保障方式方面,住房保障重出售轻租赁,保障手段单一且缺乏综合配套措施。经济适用房作为目前主要的保障供应方式之一,通过购买产权解决居住问题,因其定位不够确晰,管理疏漏,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现象,政府持资金倾斜的保障政策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却未落实到真正需要保障的低收人阶层。另外也缺乏针对低收人家庭足量适用的租赁型住房。住房保障以建设为主要手段,比较单一,其他财政、金融、税收等配套保障手段滞后,很难适应多层次住房保障需求。第四,对象核准方面,住房档案和收人、财产信息系统不健全,难以准确界定。现阶段,在住房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无论是补“砖头”还是补“人头”,都面临难以准确界定住房保障对象的尴尬处境。因历史原因及重视、投入不够等原因,我国很多地区和城市基本暂未建立居民住房和收入档案,致使对住房保障政策实施对象的认定缺乏必要的客观依据,配置保障住房时很容易发生保障供给与实际保障对象错配等分配不公问题。第五,退出机制方面,具体操作难以实现,造成福利固化。因住房保障制度退出机制不完善或难于执行,特别是以获得产权为主的保障形式,容易产生福利固化问题。

二、我国住房保障法的基本制度建议

住房保障法应力图从两方面破解当前住房保障制度困境:一是强化政府责任,落实资金渠道,保证保障性住房供应,使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从商品房市场中分流出来;二是从分配层面,细化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罚则,力保分配公平。其基本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住房保障法的立法目标。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保障居民基本居住水平的一项制度,其保障目标的实质内容是保障居住权而不是产权,即保障其“住有所居,而非居者有其屋”,不一定拥有产权,有居住权就可,改善和提高居住水平应通过市场来解决。基于此,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努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住房保障法应以发展租赁式保障为主,并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层次的保障方式,以保障“住有所居”的居住权的实现,最大程度地满足住房困难居民的居住需要。

2.住房保障的基本原则。第一,政府主导的责任原则。住房保障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住房保障法要求政府充分发挥公共职能,加大公共住房供应,建立供需合理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住房困难居民“住有所居”。第二,统筹规划、逐步推进的阶段原则。住房保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资源条件等相协调。第三,分层保障、合理衔接的模式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保障对象分别采用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配租和配售补贴以及财税支持等多层次的保障方式,确保公民居住权得以实现。第四,统一标准、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因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而且具体实施住房保障主要由市、县政府负责,应当允许和鼓励各地在国家统一的政策目标和住房保障制度体系总体框架内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的住房保障体系。

3.保障责任及职权划分。确立住房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执政理念,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权利。住房保障法应明确将住房保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并确晰、划分好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基本可作如下规定:首先,建立住房保障属地负责制,由省级政府向国务院负总责,市、县政府承担直接责任。地方政府应制定住房保障的发展规划,分阶段制定不同的住房保障目标,落实土地、建设、预算、布局等规划以及具体项目、交付日期等;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单独列出,按年度对社会公布。其次,住房保障所需资金主要通过市、县政府财政预算和城市土地净收益中提取的资金予以解决,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预算可以适当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最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住房保障的准入和退出等具体实施环节的职权,由市、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承担。

4.保障对象和方式。从住房保障法的立法目标出发,应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棚户区和旧宅区居民、新入职人群、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夹心层”群体等纳入住房保障范畴。住房保障的实质是政府承担住房市场价格与居民支付能力的差距,对不同保障需求层次的保障对象应分别采用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多重保障水平的保障方式,保证其居住权的实现。结合现行经验,应形成以租赁式保障为主、并与产权式保障住房和住房货币补贴相结合的保障体系:(1)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等以限定租金标准出租的租赁式保障住房。租赁是与支付能力较低的需求相匹配的住房解决方式,在经济较不发达阶段其应作为住房保障的主要实现形式。对租赁式保障性住房的形式、租金、承租人的义务以及租金核减等内容住房保障法应作出规定。承租人应当在保障性住房内实际居住,且不得购买、转租、出借、互换所租赁住房,不得私自改变住房功能和结构。(2)经济适用房(含合作建房)和其他以限价出售的住房是对产权式住房保障权利的实现。住房保障法应当对产权式保障性住房的主要形式、住房供应、售价、产权限制等作出规定。保障对象在规定年限内不得转让、互换、出租、出借和抵押所购保障性住房,不能私自改变住房功能和结构。建议对出售的保障性住房实行共有产权,就是購房人与政府按一定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因此共有产权可以起到压缩利益空间、抑制投机的功能,确保经济适用房保障到位。(3)住房货币补贴以租赁补贴为主要形式,购房货币补贴作为补充。住房保障法应将住房货币补贴的形式、额度和标准及补贴资金的用途管理等作出规定。考虑到在符合困难人群支付能力的住房实物短缺、房价偏高的情况下,建议采取以租赁为主要的货币补贴形式,缓解因保障房源紧张和价金上涨所致保障支付成本增加等问题。

5.住房保障建设及资金筹措。住房保障法可明确市、县政府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各市、县可通过配建、新建、收购、改建、实施城市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等方式增加保障性住房房源。住房保障建设标准应当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建筑面积、配套设施条件,并统筹考虑住房状况、居民收入水平、家庭结构、财产能力和环境资源条件等因素,适时调整。国务院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则由市、县级政府制定,可报省、自治区政府备案,不得低于国家标准。为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具体应在土地供应政策上,对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保障性住房项目用地指标应当单独列出,并优先于其他类型用地安排;在规划区位和布局方面,加强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并重视不同性质类型住房的搭配,实现合理布局,防止贫民窟的出现,并逐步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保证住房保障对象的生活环境需要。

6.住房保障的准入与退出机制。第一,申请。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乡、镇政府或街道办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提交住房、收入和财产状况及其他有关材料。第二,资格审核及异议程序。申请人的材料由乡、镇政府或街道办审核后,报所在地市、县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审批。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民政、房产、税务等部门,对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经审核条件不符合的,主管部门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同时设定异议程序,申请人有异议的,可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的,可向本级政府申请复核。第三,公示。住房保障部门在申请的审核结果的公示期间,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有异议的,可向当地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出。第四,轮候。申请经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统一列入轮候册进行轮候,在同一保障形式下,依轮候规则按照困难程度高低,根据人均建筑面积、人均收入、家庭财产三个因素作为量化标准,从低到高确立获得住房保障先后排序轮候,而非按照申请次序轮候或者摇号轮候。第五,配置。市、县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根据住房保障规划和计划以及可供配置的保障性住房和资金情况,结合申请人的申请意向,按照轮侯量化规则顺序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或者发放住房货币补贴。退出制度可有如下内容:第一,复核的调整和退出。主管部门应定期以及在保障期满时会同相关部门对保障对象的相关情况进行核查;保障性住房对象有关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告知当地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主管部門应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核查,并作出调整或者终止住房保障的决定。第二,保障对象主动退出。承租保障性住房和领取货币补贴的对象可随时退出;第三,强制退出。承租或者购买保障性住房且在规定年限内的对象存在严重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的,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收回或回购住房。

7.法律责任。存在弄虚作假骗取或享受住房保障的对象严重违法违约、其他单位和个人协助弄虚作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渎职等情形的,住房保障法应规定其法律责任。对实施了欺诈行为或在享受保障性住房期间有严重违法违约行为的当事人,主管部门应责令退回住房和货币补贴资金,按同区域普通商品住房的市场租金标准补缴居住保障性住房期间的租金,并处骗取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同时禁止其在一定年限内再次申请住房保障。对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等渎职行为的人员,应追究其相关刑事或行政责任。

参 考 文 献

[1]贾康,刘军民.优化与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分层次住房保障体系[J].财贸经济.2008(1)

[2]申卫星.住房保障法的起草:目标、原则与内容[J].江淮论坛.2011(3)

[3]柯善北.首提共有产权问责地方政府——解读住房保障法讨论稿[J].中华建设.2010(3)

[4]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关于基本住房保障法若干问题研究[J].上海房产.2010(4)

[5]郑尚元.居住权保障与住房保障立法之展开——兼谈《住房保障法》起草过程中的诸多疑难问题[J].法治研究.2010(4)

作者:陈龙

上一篇:统计学课堂教学新方法探究论文下一篇:资产减值会计理论问题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