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统计管理模式发挥职能论文

2022-05-01

摘要:2010年9月,第3次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会议强调“让体育场馆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作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江苏省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省场馆开放工作与日益增长的大众体育健身需求相比明显滞后。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建构统计管理模式发挥职能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构统计管理模式发挥职能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图书馆职能探讨(之一)

摘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习型职能,包括组织学习能力、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资源整合和知识共享系统的建设五个方面。

关键词:学习型职能 资源整合 知识共享系统 学习技术

0 引言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集学习资源和服务资源于一身的综合性服务中心,良好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料查询服务,也要定期组织相关专业学术讨论。图书馆的学习型职能包括组织学习能力、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资源整合知识共享系统的建设等方面。

1 组织学习能力

高职图书馆的发展方式,不是建立在现有的基础上,而是要求图书馆组织要具有组织学习能力,需要探索性的学习,应对教育教学和环境的快速变化,适应高职院校图书馆职能的工作需要。组织学习能力就是最基本的新知识快速掌握技能,它通过高效的管理学习,提高了学习的实际效率,发挥学习者个人主动探索精神,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高职图书馆的组织学习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协调能力。

图书馆的组织学习能力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可以利用构建的有效组织和规范程序加强学习的监督控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这种组织学习能力,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并通过一定的锻炼吸收转化这种新知识,在新的开发项目或新产品过程中,有效发挥新知识的指导作用,在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同时,为学生今后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奠定基础。

第三,促进组织技能和技术,改变组织的认知和行为。这三大特点,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图书馆组织学习的过程可分为发现、发明、选择、执行反馈和知识库。在图书馆组织学习过程中,图书馆人员相对应的形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学习能力,即发现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推广能力、反馈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图书馆员的知识的吸收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是测度组织学习能力的指标,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知识资源整合、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建构。

2 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

高职院校师生构成了图书馆的学习主体,怎样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文化视野中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是高职图书馆面对的挑战。图书馆不仅要满足院校系部与师生个体的现实需求,而且应该参与解决当前与未来困扰师生的教学与学习的一系列问题,使图书馆在高职教育这个系统中提升功能与地位。信息技术和网络化文化新环境,正在孕育出新一代教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图书馆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高职图书馆要在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过程中促使信息时代学习新文化的生成发展。以战略的眼光和教育智慧,不断总结和提升来自教育实践过程的经验,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相关的实践去检验,才能丰富和完善新知识的内涵。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空间,良好的图书馆资源可以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有效的帮助,要使学习者与学习环境更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图书馆成为院校高效化学习中心。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习环境不是指一般状态下的藏书多少,馆舍面积的大小,座位的多少,而是依赖信息技术创造的学习新环境,这种新环境凭借信息技术变革了学习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在信息技术创造的跨时空舞台中推动院校学习的发展。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应该是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的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数字图书馆);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网络平台);在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系统);借助各類信息技术统计与高效计算管理知识的空间。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丰富的学习资料资源,有序的管理制度,优雅的人文环境等都是图书馆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要丰富和完善软件服务,而且还要配备必要的硬件信息设备,与当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接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扩展学生知识交流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互动。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习环境,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基石。图书馆的学习环境给具有创造性的师生个人和系部团体创造了机会,让所有的学习者在这种学习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3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

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整合,是指将新的资源进行绑聚组合,以形成能力的过程,即通过将新资源组合到一起,用有创造性的方法把新资源与现有资源加以组合,以实现开拓创造的资源整合方式。整合图书馆资源,或者重新建构图书馆资源,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成长活动。

图书资源整合的方式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依据院校教育教学和培养目标的需求对原有资源进行定位整合——稳定调整资源整合。在现有能力基础上进行较小的改进,对现有资源进行微调,保持现有人员、技术、管理流程不发生显著变化,使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发生变革,促使知识和信息在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更容易获取、更迅速的转换和更有效的应用,激励组织与环境之间、组织内部之间交流学习和知识共享。以尽快适应变化了的院校教育、教学、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第二步依据院校发展和科技发展引入现代新资源,提升图书馆资源功能和应用能力——丰富细化资源整合。扩展和延伸图书馆的当前能力,不管扩展的程度有多大,其扩展的目的不仅要保持技能的先进性,而且要超越其先进性。通过学习新技能(图书馆当前技能的延伸),或者通过给当前资源(全部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增加一种补充资源,使资源形成互补的资源组合,配制、协同、细化拥有的资源,改善图书馆在师生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所需能力。

第三步是对全新资源进行整合——开拓创新资源整合。就是把图书馆拥有的各种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合理配置、重新组合,以实现知识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也就是通过创造性的整合规划,形成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质的资源结构,发挥图书馆资源潜在的价值,实现高职教育的独特优势。

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整合,无论从资源整合的程度、整合的目的、整合的对象,都属于渐进性的资源整合,都是用有创意的方法对资源进行整合,是对图书馆实施高职教育战略、能力、手段和行为的提升和突变。

4 知识共享系统的构建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院校系部和师生个人的知识供应中心,知识共享系统直接约束和影响着知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图书馆的知识共享与传播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知识水平,知识管理系统和图书馆内部信息技术的完善对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图书馆的知识供应链、知识共享机制、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系统的构建,可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供应链的整体优势。

图书馆知识共享系统,是指把知识信息转移到指定信息需求者在指定地点可以运用的技术模块。技术知识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分别设计,并通过接口实现技术知识在组织间的共享;整个技术系统具有完整性,用连续的可持续的模拟情景,融合特定的知识内容,综合使用现代信息传播媒介,影音、视频等多种媒介整合知识资源,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图书馆知识共享系统的构建形成因素,可以分为5个方面,包括图书馆的组织学习能力;知识技术壁垒相容性水平;供应链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的内外转化系统;知识共享系统的框架构建和实现途径。共享的知识可分为三类,即教学科学层面的,产业(研究开发)特定的,院校专属的。知识共享的效果,都受知识企业专属性、技术环境和时空背景、技术知识的模块化程度的影响。

图书馆统一和完善的知识共享平台,是院校系部和师生知识交流协作的基础,知识的存储方式、传播形式和手段是有效实现知识共享的物质保证,使院校所有人员快捷方便的共享和获取所需知识。图书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各成员的积极参与,是建立和完善知识供应链共享平台的外在保证。

5 学习技术的建构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习型职能,不仅为学习主体提供知识信息,还要帮助学习主体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之间的中间环节——学习技术。信息时代的高职学校发展,要求学校必须有学习的智慧,而图书馆必须面对全新的数字化生存和发展时空,必须率先具有整体的学习智慧,以学习技术的建构,促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充分利用多种传媒,创造人性化,充满教育魅力的环境,在开放的时空舞台中捕捉和吸纳各种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信息资源,促使学习主体在学习环境中建立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6 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组织学习能力,是学习型图书馆知识供应链平台建设中的资源整合、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知识共享系统的构建、学习技术的建构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以知识获取和知识共享构成了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的理论关系模型。我们可以确认,图书馆的组织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型图书馆职能的建设和实现。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学习型职能的实现:

第一,需要图书馆增强组织学习能力,丰富和提升馆员知识水平,组织知识供应链团队,建立良好的知识供应链整合机制,加强知识学习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学习型知识供应链能力。

第二,要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及培训体系,由专门技术人员将相关有效的信息技术知识模块化、标准化,传授给图书馆人员,并顺利地应用到知识供应链的实际需要中去。

第三,要搭建好知识共享平台,建立完备的知识信息技术系统,通过对综合数据、信息资源和知识框架的有效分类、整理和处理,提高隐性知识的可视化程度,转变为易于传播的显性知识,以便使用和共享。保证知识在供应链中顺利流动和知识共享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学习型图书馆职能的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明松.湖南省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建设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

[2]刘莉,罗臻.高校内部知识共享现状及问题浅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

[3]吴云珊.泛在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KC)研究[J].圖书情报知识,2013(1).

[4]Michael Walsh,罗晓鸣.让学生为进入各个行业做好准备——图书馆在虚拟合作世界的作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01).

[5]傅亚男.论高职院校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2).

[6]张树新.高职院校图书馆实行开放式管理的实践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7).

作者:王晓杰

建构统计管理模式发挥职能论文 篇2:

城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模式的调查:以江苏省为例

摘要:2010年9月,第3次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会议强调“让体育场馆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作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江苏省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省场馆开放工作与日益增长的大众体育健身需求相比明显滞后。研究发现:该省已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馆管理模式以“单一型”“合作型”为主,及时总结这些管理模式的长期适用条件,建构适合全省推广的开放模式,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江苏省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工作,加速该省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机衔接,更为有效地推动省内群众体育和谐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场馆;体育场馆管理;场馆对外开放

场地少、健身难是制约当今群众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道路扩建、城市汽车人均占有量激增;原本就不富裕的居民小区空地,被停车场和扩建道路所取代;开放型市政公园,大多分布离居民区较远等社会因素,使得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少。解决这一社会矛盾仅靠政府和小区开发商提供的有限社会体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中小学一般位于居民相对集中的社区中,体育场馆相对丰富,有条件为群众体育提供健身资源及科技服务,且有效降低国家双面投入的压力。寻求举措、建立机制,及时总结城市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模式,对满足不同经济水平及空闲时间人群的健身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划分:以长江为界)近30所中小学及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现状为调研对象,如图1所示。

苏南地区为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年限久、效果较好且试点单位较为集中的地区,作为重点调研对象,对其开放模式进行系统摸底总结;将苏中及苏北地区中小学场馆调研结果进行比较,以便了解其差距与开放瓶颈,更好地推进全省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的开展。样调查城市大中小学的主要负责人和体育教师,分析我国部分省市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现状。运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通过Excel办公软件进行分类讨论,并对统计结果进行重复运算,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1.2.2个案分析法

对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较好的学校(溧阳市埭头中学、江苏省昆山中学等)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获得宝贵的一手数据,作出有代表性的个案分析。

1.2.3特尔菲法

对学校体育专家、社会学专家进行多轮问卷调查,论证不同条件的学校,其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运用的管理模式。

2.结果与分析

2.1江苏省城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现状

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水半不同,校园体育设施资源存在较大差距,苏北地区学校拥有室内运动馆比例较低,但能够保证体育教学需要;小学的教学对象年龄较小,因此,相对于中学场地较小,器材简单,但安全性较高。调研对象中78.6%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能够满足对外开放的需要,且有92.9%的已开放学校在开放初期即制定了专门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办法(或条例)。

已开放的中小学校场馆类型主要包括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及健身房等,主要提供给学校附近社区的居民开展乒乓球、篮球、跑步、散步、太极拳、健身操等体育活动。

开放学校中,所有室外体育场全部开放免费;部分室内场馆不予开放(占调研学校总数的25%),学校收费项目一般集中在大中型社会活动的场馆租赁(苏南地区:企事业运动会、文娱活动等)。

2.2江苏省城市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实施现状

2.2.1江苏省城市普通中小学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现状描述

2.2.2.1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管理形式

目前,江苏省城市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开放形式分为以下3种,其中已开放的体育场馆均采用免费形式(除大型社会活动外),如图2所示。

2.2.2.2开放学校与锻炼群众间的社会关系

人校锻炼人群基本上是学生家长及牛活在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主要为成年人(以中老年群众居多),如图3、图4所示。这与中小学建校时地理位置的选址有较大关系:中小学的选址是经过规划设计和实际验证的,因此,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有着特有的地理区域与时间优势。

江苏省体育总局公布的《2007年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调查公报》指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选择离住地或单位在1000m以内的锻炼场所进行锻炼的为55%,选择距离在1000~2000m以内的为25.5%。可见,居民对体育场馆的选择和体育场馆与其离居住地的距离成反比;因此,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存在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到附近中小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应该不会花费太多时问或交通经费,既降低了锻炼成本又使得市民体育活动安全、便利。

2.3江苏省城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面临的困境

2.3.1管理问题

学校多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而社会体育管理求属于体育行政部门。不同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着体制、制度上的诸多障碍,如体育和教育部门之间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投入与分配等方面还存在利益协调等许多问题。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管理,难以腾出足够的精力,也不太可能安排专职人员从事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管理工作,再加上进校健身人员流动性大进出时间不一,学校无法整体把握人员情况,难以全面控制和监督。另外,如锻炼出现意外人身伤害后,校方与锻炼人员易产生责任纠纷,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正当利益得不到保障等管理问题。

2.3.2安全问题

1)校园安全。

因许多学校的教学区和运动区没有相对分离,导致学校场馆开放后学校内的安全问题面临着挑战。进来锻炼的人群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人员锻炼后在教学区域扰乱教学秩序,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场馆开放造成学校的教学设备丢失。

2)在校学生的安全。

体育场馆在学生放学后开放,社会人群进入校园,对住校生的生活、学习及人身安全造成潜在的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安全问题谁来保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必要的安全防御措施实施单位和个人等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3)健身者的运动安全。

健身者包括学生和外来人员,一般学校都会要求学生统一购买保险,但外来人员则未必都已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学校也无权要求入校锻炼的每位居民必须购买,只能在开放设施前注明活动人员自我保护,出问题概不负责等。

4)校园体育设施的安全。

中小学校开放年限较短,建校初期学校购置运动设施时,就没有提供成年人使用的意识,且部分使用者在锻炼过程中缺乏对体育器材设施的爱护,不正确或超负荷地使用导致场地器材耗损速度加快,同时大大降低了设施的安全性。

2.3.3经费问题

经费问题是阻碍学校开放场馆的第2大原因。一方面,学校因场馆开放的首要条件是满足教学,其次是对外开放。这期间场馆开放除了要支付教学期间管理人员费用、场地维修费用外,还要额外支付开放期间管理维护的费用,且后者的开销远远大于前者。

2.3.4其他因素

除以上影响因素外,体育场馆的数量和质量、开放时间、开放频率、有无专业人员指导、开放人员应必备的条件等一系列问题也会对场馆开放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3.江苏省城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管理模式建构

“管理模式”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这个定义包含4个方面:1)管理模式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的集合,是为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2)管理模式应该是反复运用并固化的,才能叫“模式”。3)管理模式是企业自觉加以遵守,自我运行,并可以自我优化。4)管理模式不是指管理的某一方面或仅涵盖企业管理活动的某一方面,而是一套体系。可以用公式表述为: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系统结构+操作方法。

通过对江苏省城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问题影响因素的归纳与分析、通过对已开放和未开放学校的深入比较,不难发现:一种开放形式最终成为一种模式,一定是建立在对已知或未发生问题的周全考虑与解决基础上。通过对模式的“总结→分析→鉴定→推广”,一定会发掘出适合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种形式,当形式模式化时,所有困扰开放的瓶颈问题就不再成为制约因素了。

3.1管理理念的建构

3.1.1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因素是城市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的外部因素。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密集度不断提高,人均活动面积逐渐缩小,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日益拥挤的交通。长期生活在节奏逐渐加快、物价不断升高而工资水平却增长缓慢的城市中,人们的焦虑状态和亚健康状态愈加凸显;因此,人们不断寻求各种释放压力的方法,这其中不当的减压方式甚至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中青年特别是年轻人中出现一些暴力事件等;另一方面,城市老龄化因素也促使城市闲置人员比例不断攀升。城市中的老年人不像乡村中那样可以在宽阔的田埂中散步或是继续务农,而是聚在一起用赌博的方式打发时间。不良的生活习惯促使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让市民走出家门、走进运动场馆排遣压力、释放情绪,既锻炼身体又打发闲暇时间。维护社会稳定是政府充分放开城市可利用的运动场所的理念之一。

3.1.2经济分层

国家或城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人们无形地由收入多少被划分成多个阶层。收入的差异又导致人们在运动项目选择面上宽窄不一。像高尔夫、滑雪、航海、潜水等只能作为有钱人的健身项目;中等收入的市民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到稍远的郊区活动或是选择收费相对合理的运动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而对于住在城区的收入较低的阶层来说,微薄的工资和极少的空余时间限制了他们参与体育休闲运动。他们的选择局限于离自己社区较近的、便宜的、最好是免费的场所运动。这种经济的分层,也是决定城市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另一种外部因素,同时也是推动政府开放社会资源的理念之一。

3.1.3终身体育运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肥胖者不断增多,种种心血管、脂肪肝等富贵病患者在城市中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食疗、药疗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改正错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而体育锻炼则被广泛地认为是最有效的保持和增进健康的一种途径。研究表明市民参加体育运动的初衷绝大多数是为了保持健康,因此,健康观念在城市的普及是体育运动在城市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的市政建设公园、广场、居民楼前简单的体育设施已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健身需求,人们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完善的体育设施。民众的需求就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出发点,因此,民众终身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内驱力,驱动着城市体育场馆资源更广泛地开放。

3.2系统结构的建构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飞速上涨的房价,日益拥挤的交通……城市外围地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郊区乃至农村划入城市范畴。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为城市体育人口的增加提供了基本条件。市民不再满足于对衣食住行等“生存物质”的追求,更多倾注于对于健康的、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的不懈追求。体育锻炼作为首选的健身方式,已被绝大多数市民所认可,自发、自律进行体育健身的城市居民日渐增多。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雨普教授指出:市民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力军和代表层次。相对于农民体育来说,市民体育是发展的领先层次和示范层次;对于竞技体育而言,市民体育是支持层次和保障层次;对学校体育来说,市民体育又是依靠层次和接续层次;因而,市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居于重要的基础地位。

3.3操作方法的建构

针对目前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政府、学校、社会3方应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来,针对各方面影响因素,3方应各派代表进行协商,汇总各方面信息、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统一思想,专业部署,为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的是更好地把有限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应用到最大的使用空间。当然这是建立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基础之上的。

首先,政府是强大后盾。要由政府尽可能多地为锻炼人员在校园场地活动投保“运动场地责任险”,免去校方的后顺之忧。另外,政府要为学校体育设施在开放共享过程中的安全维护、场地器材的补充和修缮、工作人员的待遇等进行考核评估,并根据不同的情形进行补贴和奖励。

其次,社区是前台。充分利用社区的管理能力,来协调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可以从社区和学校招募体育健身志愿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校园健身的管理队伍,对场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对参与运动的人员进行简单的指导和组织,这样既提高场地的利用效率,又能满足不同锻炼者的需要,提高他们参与运动的热情。

最后,学校是平台。学校要本着因地因校制宜,有效管理的原则,制定包含场地管理、人员管理、活动管理和校园安全、活动人员安全、活动秩序安全的《管理办法》和《安全预案》。学校要派专人负责落实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配备适当的管理人员,以适当的方式标明场馆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定期对场馆设施进行保养,保证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时安全、完好。必要时要通过改造来实现体育设施区域、教学区和生活区的相互隔离,以保障校园安全。

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会出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利益冲突,然而,社会效益好,市场就会越做越大,有了市场,经济效益就可能上去。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社会效益去开拓市场,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在取得经济效益之后又如何去扩大社会效益,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提高对社会效益的重视程度,注重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的带动功能,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之后更要扩人社会效益,力求实现两者有机统一、和谐发展。

3.4江苏省城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管理模式践行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发现:江苏省已对外开放中小学体育场馆基本集中在苏南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校园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相对比较完善。由于室内场馆投资较室外场馆人,因此,多以露天场馆全免费开放为主。目前全省已开放巾小学校对外开放的2种管理模式,如图5所示。

1)以苏锡常地区为代表的学校采用的是“自我筹建、自我宣传、自我管理”的单一型开放管理模式。

2)太仓市、昆山市等由厂矿企业或投资公司赞助建设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多集中在厂矿或公司员工居住区周围,以其所在单位员工及其家属为主要开放对象,以学校分管部门作为管理主体,以社区居民委员会(或厂矿工会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可归结为以“合作型管理模式为主的单一型、专业型的结合模式”。

3)以南京市、徐州市为代表的“半开放式”中小学(仅对本校教职员工及其家属或熟人开放),亦可归为“单一型”管理模式。

4.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场馆开放管理模式地域性特征及推广方案

4.1江苏省开放管理模式地域性特征

目前,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有些雷同于我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情况。观望学校较多,试点推进学校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必将认识到开放带来的多方利益,但现阶段如何增进未开放学校的开放动力?这就需要充分借鉴同省已开放学校的开放模式,让未开放中小学校充分体会到由社会效益带来的学校经济效益。

苏南学校经济条件较好,一方面来源于整体大环境的资助(当地政府资金扶持力度较大、且有像昆山中学这样一些私企老板对学校的赞助),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无偿开放带来的社会良好口碑的影响和部分有偿开放带来的经济收益。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苏南落后,对于场馆开放的多赢性认识不够,开放理念相对滞后。对于体育场馆开放的社会公益性考虑较多,对于经济利益性认识较少。其实社会公益性与经济利益性并不相矛盾,反而存在潜在的相互促进作用。

纵观全省学校体育场馆,其修建的局限性和使用的时段性与社会体育场馆紧缺、开放率低、开放程度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具有很大的互补性。按基础教育以地方政府为主管理原则,可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做好协调工作:对于修建体育场馆受场地、资金限制的学校或社区(如苏中、苏北地区),可以采取二者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设场地,在使用和管理工作上做出合理的时间调配;对于使用尚未开放或开放程度低的社会体育场馆设施,争取向学校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效率(允许有偿开放,接收工商、税务部门监管);随着学校在经济上的自主性越来越强,可充分发挥本身的资源(物质、技术)优势,通过改造和重建,建立准经营型(低于商业性经营的收费标准,收入主要用于弥补国家或单位投资的不足,场馆的损耗)体育场馆设施,既能缓解社会体育设施不足的燃眉之急,又促进了学校体育自身的优化。

4.2已对外开放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推广方案

4.2.1“单一型”开放管理模式

4.2.1.1适用的基本条件

1)校方:学校人力财力较雄厚,设有体育场馆器材管理中心,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自主运作成本充足(场馆器材的维修、体育教师加班费用、保安外聘费用、保险及法律顾问聘请费等自给自足),基本不需上级教育机关拨款即可运转;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训练的前提下,可利用早晚、周末、节假日向社会开放的中小学校。2)社区:人均收入较高,社会治安相对较为稳定,公安机关设有驻点、巡查及安保。政府及教育系统对开展较好的学校以奖励,只作为一种荣誉,而大部分费用来源于学校自身。3)“单一型”开放模式要本着“取之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向社会开放。在这样的环境里,市民享有平等的锻炼机会、舒适的健身场所、科学的运动指导,才最有可能促使各种发展要素产生最佳合力。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才能享有平等的体育权利,才能达到社会的资源共享。

4.2.1.2“单一型”管理模式有待改进的问题

1)学群问题。

学群问题是指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过程中,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与群众健身表现出来的时间保障和场地限制问题。群众入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有时会与学生体育训练以及放学后组织活动的时间冲突;早晚时间开放的中小学即便允许群众健身,也是限制在固定的活动场地范围,缺乏自由性,节假日亦是如此,这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群众共享的初衷存在较大出入。

2)经费投入及分配问题。

单一性开放模式经费重要来源于学校自筹,因此,学校对于体育场馆及设施的经费投入一般仅局限于日常维护、门卫监控及保安开支上。对于引进新器械、翻修场馆、体育指导员聘请以及安全督导人员配备等方面“能省则省、能免则免”——关注度低、经费投入不足。

3)安全保障及法律依据问题。

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最主要的安全问题集中在:1)学校财产安全,包括体育设施、教学设备、师生财产和环境绿化等公共设施;2)人身安全,特别是学生人身安全。体育运动容易产生肢体碰撞,如学生与居民、居民与居民在锻炼中出现争执,势必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毕竟学校无力管社会。单一性开放模式对于法律纠纷问题主要依靠校聘法律顾问,管理者自身对于这方面的意识较为欠缺,有待加强。

4.2.2“合作型”开放管理模式

4.2.2.1适用的基本条件

1)社区居委会(或企事业工会)牵头,学校参与部分管理工作;2)学校社区居委会(或企事业工会)在“开放”工作中各负其责,双方签订协议,对各自的权力、义务和职责进行约定;3)开放对象主要是社区范围内有组织的健身团队、个人、居委会的统一活动等;4)收费采用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按不同的项目分配与取舍;5)在场馆管理上实行“学校为管理主体+社区服务管理辅助”形式;6)在对开放学校的经费补贴上,按照“社区所需,群众所求,自己所能”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对开放学校实行“政府补贴一点,学校支持一点,市民交纳一点”的补贴方式,补贴管理人员和体育设施器材的日常维护。

4.2.2.2“合作型”管理模式的利弊权衡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管理的效益更明显;社区居委会(或企事业工会)分担了“开放”的主要一部分学校的管理工作,消除了学校在安全等方面的顾虑;经费渠道增加,有利于“开放”工作的持续进行;密切了学校与街道社区的关系,带来了学校和街道社区的“双赢”。弊端:要耗费学校较多的精力,负责协调社区使用场地设施;所在社区要有较为完善的业余体育组织,社区管理组织要较为成熟。

4.3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管理模式的借鉴

4.3.1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管理模式——“物业管理模式”

目前,省内高校体育场管理中心采用市场型专业化管理模式,场馆管理中心与学校之间是一种近似于“≤”学校的关系,“<”是指管理中心的成立是由学校负责组建,每年向学校缴纳一定比例的经费,原则上隶属于学校;“一”是指管理中心在经济、人事、监管等方面都相对独立,主体之间靠制度或约定法来维系的商业往来关系。另一方面,学校在使用体育场馆时,可看作是管理中心的顾客之一,在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训练、课外活动等正常使用外,管理中心将体育场地设施对外经营。

4.3.2“物业管理模式”适用的基本条件

1)这种经营管理方式主要适用于一些物业管理化程度较高和一些后勤社会化改革较彻底的高校。高校机构相对于中小学设置部门多而全,有条件设置可供经营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场馆管理中心。2)场馆管理中心除按照约定资金配比上缴学校外,人事、财政相对独立,能够很好地对场馆设施进行管理及维护。3)服务对象面广:除正常的教学、活动外,不靠活动上门,而是主动将场馆设施对外宣传,以优越的条件吸引主办方(如大型赛事、文艺演出等)进校洽谈提高收益。

这种经营管理方式主要存在于一些物业管理化程度较高和一些后勤社会化改革较彻底的高校。从我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趋势看,物业公司化管理还能缓解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减轻学校多方面的负担,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另外,物业管理公司专业分工清晰、竞争意识较强、服务方式到位,不仅能确保学校体育场地在整个使用周期内正常发挥功能,而且提供良好的专业管理服务,可以提高和延长体育场地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实现物业的价值和发挥物业的最大使用功能,并为体育场地使用者创造整洁、文明、安全、舒适的活动环境,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多赢性社会效益的统一。

4.3.3高校模式的借鉴与改良

中小学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同于高校是由学校自身的办学性质和规模所决定的。把中小学体育组(或器材室)单独组建成为类似于物业管理部门的“场馆中心”,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小学而言,为了开放而成立独立部门意义不大,但若使权责明确,学校开放后社会知名度提高;合理收费,弥补经费不足,改善教工待遇,则体育教师及学校领导开放积极性与主动性会更高。

对于学校规模相对较大的且管理人员相对富足的中小学校,建议借鉴“单一型管理模式”;对于施教区周边社区条件较为成熟(或周边企事业单位较多,工会工作较细致)的中小学校建议借鉴“混合型管理模式”;对于规模较小且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中小学校,建议将“单一型管理模式”中条件细致化、完整化、规定约束力增强;管理责任到人,经费来源一条线、专款专用(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书面、口头汇报开放工作,通过开放考核评定赢得上级主管部门资金支持)。

省内开放中小学可将当地高校“物业管理”的体育场馆开放模式借鉴后进行适应过渡性改良为“半自管半租赁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借助“单一型开放模式”统一管理有利于解决人员配备、制度制定、安全保障等权责归属问题,另一方面“租赁开放”有利于弥补开放经费不足、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促进体育场馆设施更新及维护频率。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试点不多且集中在苏南地区,苏中苏北中小学校开放率低,经济发展不均衡是造成开放程度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2)江苏省已开放中小学体育场馆开放形式主要以无偿开放为主。个别学校有偿开放主要针对承接大型活动或维修损耗较人的活动场馆,例如游泳馆、大型综合馆等。开放时间根据学校管理方案及场馆条件而决定。

3)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模式单一,主要以“自我筹建、自我宣传、自我管理”的单一型开放管理模式和以“合作型管理模式为主的单一型、专业型的结合模式”为主。

5.2建议

1)加强法规建设,统一省内中小学场馆开放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稳步建立长效机制。江苏省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开展尚处于“小试点大探索”阶段,因此,制定一套较为规范的法律法规,建立一系列健全的规章制度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顺利进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是十分有必要的。

2)加强注重媒体宣传,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学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注重适当的宣传,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体育消费者。争取做到“以馆养馆、自给自足”。

3)鉴于江苏省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未对外开放地区的中小学体育场馆可对照省内已有开放模式适用条件、或采用居于二者之间的“半自管半租赁式”管理模式进行“适应过渡性”改良。既可满足对外开放的要求,又可弥补日常管理维护的经费不足。

作者:刘静 刘昕

建构统计管理模式发挥职能论文 篇3:

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模型建构

[摘 要]评价体系的建构对于法学实务类课程的合理化、系统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该课程的教学要建立行业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及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在目的性、导向性、科学性及客观性原则的指引下,通过建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观,网络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立体化、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动态的过程性考核机制最终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同时,可依此体系运行机制,建构科学的评价模型。

[关键词]法学;实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各高校法学专业的转型发展,“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法学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教学质量评价成为其监控教师教学质量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尽管目前大多院校都形成了以评价主体、方式、内容为核心的质量评价体系,但现有的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缺乏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完整的、规范的及操作性较强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让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科学化和有效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法学实务类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的瓶颈与问题

(一)实务类课程质量评价主体单一,缺少社会环节参与

目前法学课堂教学和实务教学的质量监控主体主要以学校为主,且监控职能附属于教务处,企业、社会团体,尤其是与法律专业相关联的诸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参与相对较少,缺乏相对稳定的制度保障或流程机制。转型背景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实践教学是重点,但目前该环节中缺乏企业、社会的参与,致使学生实践环节的监控流于形式。

(二)实务课程内容设置评价标准多元,不具合理性

对于法学专业,其实务类教材是少之又少,比较权威的教材几乎没有。由于没有权威教材的指引,实务类课程在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时没有统一的科学标准指引,实务课程内容的设置标准形态各异:有的按照理论课程的内容设置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案例的选取上对应理论教学的内容;有的认为实务课程就是讲案例,案例不必与理论课程的章节相对应,教學的内容主要是案例分析、模拟实训;有的认为只要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就可以习得实务能力及分析案例的思维能力;有的认为实务课程的设置不能以单个学科科目来设置,应该将理论课程和实务课程结合起来。

(三)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控

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数学校比较重视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及效果的监控,但却忽视或放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控,从而使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思维、自我约束等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法学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分析、语言表达、归纳推理得以表现,因此实务课程的考核一定是细化的、具体的,能够对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表现给予科学及时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我能力的优势和不足。这就要求学校在对教师进行教学监控的同时,应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控,强化对学生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基础的考查、评价。

(四)评估过程信息化手段滞后

网络智能时代,对于学生校内校外实务教学、校内课堂教学以及日常行为都可以通过系统的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这有利于全面了解和评估每一个学生学习基础和特长。但目前法学实务课程课堂教学环节与培养能力对应不精准,实务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滞后,现代化技术应用不足,致使收集、反馈学生信息不及时,缺乏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应有的监控。

(五)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要求,法学专任教师队伍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实务部门专家。尽管目前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但由于高水平技术和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待遇高于学校,学校引进全职“双师型”教师极为困难。为了能满足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只能由在职的理论课教师分担,这种理论课教师与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师同一的现象,让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建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目的主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讲就是法学专业建设中专业的定位、培养层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需要与国家、学校法学专业定位一致,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与行业发展相兼顾。因此,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专业内涵发展的需要。

(二)导向性原则

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是推动法学专业人才质量不断提升的保障,也是促进法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该体系的建立要体现引导和鼓励被评价对象、参与评价的人员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

(三)科学性原则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构建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能体现严谨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并且要具有很好的实践操作性,能够客观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抓住评价的实质,体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性、规范性和便利性等特点。

(四)多元性原则

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且涉及面广的工作,鉴于不同的考核对象和培养过程,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可以使用校内、校外两个考核体系。校内主要是教师评价、教学管理、学生学习评价、学生评教、同行专家评价等;校外主要是学生实习所在的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或者理论教师、实践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多元性的评价内容,形成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

三、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模型建构

(一)制订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规范化的评价指标是建構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和依据,该评价指标的建构必须遵循导向性、科学性、客观性、可量化的原则,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过程中,应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要求,对已经建构好的评价指标进行适当修正,逐步完善可以量化的评估指标,将无法量化的评估指标逐步予以量化,最终形成一个能充分体现法学实践教学的过程、质量,对学生实践能力、学识、素养及未来发展潜力进行评价的较为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本科法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我们将评价指标细分为三级,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专家赋值法确定每一项指标的权重(权重属统计学中的概念,其反映某一层指标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指标重要程度的量值,表现对诸多因素的权衡,本质是一个结构相对数,一般以比例相对数形式出现,应满足两个条件:(1)权重在0至1之间取值,即 0<Wi<1 ;(2)各指标权重之和为1,即[i=1nWi]=1),具体模型建构如表1所示。

依据建构的模型,我们采用简单的排序统计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模型进行重复性验证,剔除一些权重影响较小的非定量评价指标或描述不清晰的评价指标,再通过排序统计法对评价体系权重进行打分,事先将m个同层指标的重要程度调查表发送给n个专家,请专家对这m个同层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然后分别统计每个指标的排序数之和,记为Ri,再利用以下公式算出权重:

接着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排序统计法的权重进行赋分,设定评价等级为5个等级:V={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参与评价的人数为p人,相对于上一层指标i的最底层共有k个指标,其中对j个指标的评价有Cij1人人评价“很好”,有Cij2人人评价“好”,有Cij3人评价“一般”,有Cij4人人评价“差”,有Cij5人人评价“很差”,那么第j个指标相对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分别为Rij1…Rij5=Cijt/p(t=1,2…5)。根据以上方法,由底层指标的权重系数和其评价矩阵求出由其构成的上一层指标评价及结果,以此类推,可以通过收集用户数据,对各个评价等级人数进行统计,同时设定评价等级所对应的具体分数,通过评价结果,求出具体的评价分数,从而验证权重分布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设定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法学实务类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的设定在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制度、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学校特点、专业特点、师资队伍、学生及实习基地、实践单位意见等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基于教育部发布的《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有效教学”指导原则,我们对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设定出以下标准:(1)用科学的课程目标引领学生发展,这是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的依据。(2)积极营造实务教学的情境,这是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的有效前提。(3)突出学习策略的架构指导,这是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的重点。(4)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这是法学实务类课程的教学关键。(5)重视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和创新思维,这是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的至高境界。

(三)加强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管理需求,因此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与管理也应适应时代变化,通过智能终端和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实现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原始信息采集,数据信息统计分析及教学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科学化。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借助PC端或移动端等技术对实践教学信息随时进行收集、处理,再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对该数据进行智能化精准统计分析和快速综合比对分析,最终形成评价结果。同时,畅通信息反馈路径,让整理后的信息能及时反馈给参与主体,并提出行之有效方法,协助其及时整改,进而达到对实践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及实践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

(四)强化过程性学习考核,明确过程性考核标准

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必要的监控,是一项动态的管理。为了能准确评价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首先要细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指标。首先是课前的预备——材料分析能力的训练。选取的案例基本案情属于学生提前预习的部分,并且有明确具体的问题导向,学生之间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注重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其次是课上的交流讨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堂的交流能够归纳出学生疑问的核心要点,以及学生分歧的原因,并且做出解答,注重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逻辑性。再次是课后的总结归纳——写作能力的训练。整体上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撰写比较规范的法律文书,能够归纳理论知识理解上的误区、法律推理的误区、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的差距。最后是学习反思——案例的启示。注重过程性学习考核,考核进入预习环节,持续到案例总结后,注重考核的即时性评价;注重团队考核和个体考核,既要发挥小组团队的力量,也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适当增加学生的负担(不断变化的角色担当),最终形成不同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评价。

[ 参 考 文 献 ]

[1] 赵作斌,黄红霞.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及评价标准新论[J]. 中国高等教育,2019(8):45-47.

[2] 刘尊梅,何宏莲. 基于TQM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及其质量评价体系优化设计[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143-146.

[3] 康贞花.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延边大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2018(2):176-177.

[4] 杨德文. 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4):118-121.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杨静

上一篇:刑讯逼供产生原因应对措施论文下一篇:五年制大专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