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材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同时,要注重发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因素,同时在生活中寻找历史发展所留下的痕迹,让历史教学和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初中历史教材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教材研究论文 篇1:

初中历史民族融合内容教学刍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如下要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融合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当中,应该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为此,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材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加重了民族融合的篇目,并且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以及课后练习等方面都注意探讨在民族融合中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相互影响。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专注于“农民起义是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动力”,很少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甚至否认其他民族对本民族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现今的历史教学中,如何综合各个时期民族融合的有关内容,向学生系统地讲解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民族融合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帮助学生了解融合扩大了汉民族的人口规模

距今四五千年前,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成华夏族,华夏族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在不断融合周边少数民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至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了汉族。因此,汉族的形成离不开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进一步扩大了汉族的人口规模。如在东汉末年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内迁的主要民族“五胡”经三国到西晋,人数已达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逐渐地融入汉族,扩大了汉民族的人口数量、规模;北朝是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学汉语、穿汉服、尊汉俗以及与汉族联姻等,促进了鲜卑族融合到汉族之中;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一。”[1]为此,他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回纥、粟末鼌鞨、南诏等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经济上与唐往来密切,文化上互相交流,扩大了汉民族人口规模;元朝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等杂居共处,契丹、女真等民族融合到汉族之中,各民族的往来交流日益频繁。此后,一次又一次的民族冲突、迁徙、融合,使周边少数民族人口不断融入汉民族。这些人口犹如新鲜血液,不仅对汉民族人口质量和规模有着重要影响,更由于相当多的少数民族贵族和精英分子的融入,推动了汉民族文化与制度的发展。总之,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汉民族的人口规模扩大了,汉族逐渐成为一个人数最多的民族,正如毛泽东所说:“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2]

二、引导学生感受融合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生活

祖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其他少数民族参与其中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相对比较发达。在发展中,汉族曾给予各少数民族不少影响,丰富与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同时,少数民族也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文化成果,并通过种种渠道传入中原,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一起丰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例如,《中国历史》(人教版,以下同)七上的“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一课在讲到张骞通西域后写道: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朝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所以说民族交往融合丰富了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在“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中引入了两幅插图:①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②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这种服装上的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在讲隋唐艺术家将中原乐舞与各族乐舞融为一体时,课文形象地叙述道:“西域传来的《胡旋舞》,舞者的身体转得像旋风一样快。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善剑器舞,诗人杜甫儿时看过她的表演,几十年后都难以忘怀。”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史料,了解古代各民族在艺术、建筑、科技、节日、民间工艺、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互借鉴与吸收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民族融合是如何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

三、指导学生全面分析融合中的战争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既有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时期,也有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时段。在教学中,对于各民族之间由于利益冲突所引发的战争,我们应引导学生把它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加以区别。正如人教版七下教师用书所言:“对于国家内部的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即国内民族间发生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内外之别,不宜用“侵略”和“反侵略”以及“亡国”等词汇。如辽宋之间、 宋金之间、宋元之间进行的战争,都不属于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因为契丹、女真、蒙古等族建立的国家,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外国。但要强调的是,战争应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的区别。一般而言,为了反抗民族压迫、奴役和掠夺,符合百姓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战争,是正义、进步的。相反,凡是进行民族压迫,对其他民族进行奴役与掠夺,违背百姓利益,阻碍社会发展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反动的。如南宋初年,金纵兵南下,烧杀掳掠,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极大破坏,是非正义的;而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则符合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是正义的。当然,有时很难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某一方是正义的,某一方是非正义的。就像余桂元老师所说:“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和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谁是谁非,谁好谁坏。双方之间发生的许多事件,其实大都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发生的碰撞,是难以避免的。”[4]对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加以全面分析、正确判断。

四、教育学生认识到融合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而民族融合又反过来促进国家的统一,二者相辅相存、相互作用。从历史上看,中国自古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大家庭,虽然有过坎坷、冲突甚至战争,但友好交往、和睦相处一直是主流,要让学生认识到民族融合对国家统一具有的促进作用。正如《中国历史》七上在第83页写道:“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外,民族融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民族迁徙、婚姻关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国家统一的有关政策等,均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如唐太宗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他们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通过“和亲政策”,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远嫁吐蕃, 使得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宋真宗时期,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得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等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中的进步现象,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正是民族融合的推动, 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与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应以丰满的史实、激越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充分地反映这一现象,另一方面还应以精辟的论述和深邃的分析去揭示这一规律。

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融合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关键因素。这方面内容在新编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占据了突出的地位。因此,我们对初中历史民族融合内容的教学探讨,就是关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了解一定的民族常识,增进民族情感,树立民族意识,把民族知识的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塑造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2.

[2] 刘先照.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121.

[3]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1.

[4] 余桂元.秦汉、魏晋南北朝·课文补白[J]. 试教通讯,1999(10).

作者:薛军

初中历史教材研究论文 篇2:

历史教学当强化与生活的联系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同时,要注重发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因素,同时在生活中寻找历史发展所留下的痕迹,让历史教学和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历史。

关键词:初中历史;生活元素;运用研究

如何将历史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值得广大历史教师深入研究。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课堂交流搜集资料增强学习感知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敏锐地意识到,课前搜集与教学相关的材料,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感知效果。这些资料从何而来?完全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例如,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与家人进行交流,特别是自己的爷爷奶奶辈,他们经历了解放前和解放后不同的生活,对解放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解放后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具有最直观的感知。他们所讲述的内容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这样的资料搜集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能够极大地激發学生对历史学习内容的探究欲望。笔者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生活中所发掘出来的素材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为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生活资料的信息搜集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同步发展。由此可见,在课前搜集生活中的一些历史资料,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极大的帮助。

二、观察经济社会变化增强政治自信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这个社会密切关联,学生不能固守校园、坐井观天,一定要对我们这个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做到关心关注,并在历史学习中增强政治自信。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了解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以及到现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自主搜集了许多资料,在课堂上也进行了汇报交流。大家从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保健水平、通信与交通工具、住房饮食结构等多个方面,特别是结合经济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我们周围的城市发生的变化等方面,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学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学生坚定不移地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这对当前初中生而言显得弥足珍贵,特别是面临观念多元化的冲击,这样的政治自信能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三、联系家庭生活条件深化教材研究

历史是一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条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自己亲身的感悟,用看得到、听得见的内容深化历史学习。在《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学中,笔者要求自己描述家庭生活发生的变化,这一话题具有极大的拓展性,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的学生以自己家庭居住条件的变化,从低矮的平房住到了宽敞的楼房,体现了生活的变化;有的学生从家庭所拥有的交通工具变化来表述城乡群众生活条件的提高,从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小汽车,过去人们想都不敢想的条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庭;也有的学生从现在所享受的医保社保等条件入手,揭示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给予了高度的关心和帮

助。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开展实践调查研究培养调研能力

历史教学倡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事实说话。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探讨的同时,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教学后,笔者一方面鼓励学生深入探究我国现行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和过去相比有着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步有了深切的感知。同时也鼓励学生针对当前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例如,加快社保合并的步伐,城乡居民在就业扶持方面应当享受同样的政策等等,这些问题在当前的现行制度背景下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能够熟悉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并认真分析,对其中的一些不足提出建议,对学生而言既可以加深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调查研究能力。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受到教育,并联系生活加深对历史学习的

理解。

参考文献:

[1]史佳晓.初中历史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D].渤海大学,2014.

[2]黄晓燕.新课改下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誗编辑 温雪莲

作者:顾婷

初中历史教材研究论文 篇3: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转变观念,做好教学准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巧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立体化。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入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师共同探究的热点话题。当前,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已经被逐渐落实,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仍然出现。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此开展探析。

一、转变观念,做好教学准备

现阶段出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使得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调控不当和时间被浪费。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围绕学生如何学习积极做好备课工作,明确“四个到位”,即学生了解到位、教材研究到位、课堂预设到位、课后反思到位。

在研究教材时,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历史知识与学习能力,避免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将历史知识讲解得过度详细,或是为了应对考试而选择讲解内容,忽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真正需要。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尽可能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收获有进步。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围绕学生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提前预判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进行课后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使教学工作游刃有余。例如,教师在讲解“戊戌变法”这一内容时,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编排历史话剧,反映荣禄、康有为等人在戊戌变法之前的论战,体现变法遇到的阻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话剧演绎,自由大胆地选择自己的角色,从中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需要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可以视课堂为放飞心灵的自由天空,在轻松有趣的环境里学习历史知識。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相关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微课、提问、分组讨论等,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从而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经济重心南移”这一知识点时,便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生活在两宋时期,并且是一个农民,你将会获得怎样的经历?”这样一个发散性的生活化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设想自己穿越到宋朝之后的经历,也会在课堂中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主动探究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历史知识研究实际问题,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立体化

初中历史教材主要以文字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细细研读课本内容,不但非常耗费时间,而且由于信息以单一的文字呈现,教学效果会很不佳。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已非常普遍,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微课,让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音频、视频、图片呈现,这样不但能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学内容立体化,而且能有效集中学生课堂的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解“文化大革命”这一知识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周恩来苦撑危局》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做出的伟大贡献,同时意识到“文化大革命”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从而引出改革开放的民心所向与大势所趋。恰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会更加生动活泼、省时增效,有效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着手,在教学实践中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蒙云飞.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4(4).

[2]韩雪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学周刊,2016(28).

[3]宋立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5(20).

(责任编辑庞丹丹)

作者:冯宝松

上一篇:供电公司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保险公司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