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2022-04-19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优良学风是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医学教育专业性强,培养的是救死扶伤的医学人才,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高等医学院校的学风建设更加重要。文章通过调查某医学院本科学生学风现状,从学习目标、态度、兴趣、方法、纪律和考试等方面进行结果分析,并剖析客观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医学院校学风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医学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1:

全员协同育人视域下医学院校学风建设探究

摘 要:医学生是今后进入医院工作的骨干力量,这些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尤为重要。医学院校是培养优秀医务工作者接班人的高等院校,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因此,医学生学风建设工作研究十分重要。河北医科大学近几年实施的“三个老师”制度,能够深刻贯彻“三全育人”的理念,实现医学院校全员协同育人模式,不仅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学习氛围,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利于医学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接班人。文章通过三个老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帮扶案例,提出针对高校学风建设方面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法,总结经验和启示,推进班级学风建设,实现医学院校全员协同育人。

關键词:三个老师;学业帮扶;全员协同育人

一、案例概述

学生L在2018年9月进入本校学习,外表朴素、性格内向。大一第一学期考试有2门不及格,第二学期开始,L考试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情况。辅导员与其多次谈话,每一次L的态度都非常好,保证以后不出现迟到、早退和旷课等情况,认真复习专业课知识,努力完成学业。然而,谈话过后L仍然沉溺在网络世界里,如此反复,L成绩一落千丈。

家庭情况:L来自河北省农村,小学的时候父母就离异,L一直跟随母亲生活,离异之后L的父亲从来没有看过孩子。之后L的母亲再婚,L的继父带着一个姐姐重新组成了四口之家。L的母亲反映,每学期放假后,L都迟迟不回家,回家后也很少跟家人交流。L是典型的重组家庭里的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流。

L本人:从小与父亲分开生活,之后又在重组家庭中成长,L习惯于表面上许诺的很好,实际隐藏自己的想法。起初的几次谈话,大部分都是辅导员说,他口头上答应的很好,但是回去以后依旧沉迷网络游戏。

二、解决方案

(一)早了解、早发现、早干预

通过对学生家庭状况和学习情况的了解,辅导员和班里的名誉班主任、学业导师进行交流,针对L同学制定了干预方案。名誉班主任在生活中着重关注家庭情况特殊的同学,学业导师也重点关注不及格的同学,辅导员经常与L进行亲切交流,及时掌握该同学的思想状况。三个老师与L同学在第一时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日常工作中,辅导员通过网络、电话、听课、寝室走访等方式,从各个渠道了解L的动态,及时掌握L的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等。名誉班主任和学业导师也对该同学学业做出指导,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鼓励该同学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跟老师联系。

(二)紧密联系家长,共同进行学业帮扶

L的学习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L在成长中缺乏父亲的关爱,在重组家庭中生活的小心翼翼,习惯隐藏自己的想法,上大学之后远离家庭管教,放任自己沉迷打游戏,耽误学业。在L频频出现迟到、早退和旷课等情况时,辅导员就及时跟其母亲取得联系,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通过多次和L的交谈以及和其母亲的沟通,母子之间关系缓和很多,L主动给家里通电话的次数也增加了,从家庭那里得到了更多的信息,方便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名誉班主任和学业导师也对L进行了学业指导,介绍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感化该同学,让L认识到了医学这一职业的神圣伟大,教导L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白衣天使的理想,之后还鼓励L在学习上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去教研室找老师解答。通过三个老师的共同努力,L逐渐摆脱了网络游戏,认真学习起来。

(三)“三个老师”协同育人,培养有温度的医生

L同学是典型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开始该同学和三个老师的交流很少,在帮扶过程中,辅导员负责跟L同学多次谈话和与家长沟通,了解原生家庭状况以及学生基本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做好L同学的思想工作;名誉班主任负责解读学校对于学籍管理等相关规定,结合规章制度进一步从思想上指引学生,名誉班主任作为教研室主任,还对L同学进行学业指导;学业导师负责研究L同学学习上出现的问题,结合辅导员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L同学进行学业帮扶。

辅导员、名誉班主任和学业导师三个老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L同学的学业帮扶工作。在帮扶工作中,三位老师相互配合,并且各有分工,从家庭状况出发,结合L同学遇到的学习困难,全方位多角度的对该同学进行学业指导和学业帮扶,L同学最终补考都通过,之后也没有在出现考试不及格的情况。

三、工作思考和建议

(一)用真心解决学生的具体困难

在辅导员和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需要真诚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聆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积极沟通,尽早解决问题。

(二)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维护心理健康

大学生活和学业负担会造成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对于由学习困难造成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和名誉班主任、学业导师沟通,共同制定学业帮扶计划,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三)增进“三个老师”沟通,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辅导员、名誉班主任和学业导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沟通,对问题学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三个老师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总结经验,通过班会的形式进行学风建设教育活动,共同建设优秀班集体,全面实现协同育人,培养有温度的医生。

作者:侯娅婕 曹蕾 张艳芳

医学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2:

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 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优良学风是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医学教育专业性强,培养的是救死扶伤的医学人才,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高等医学院校的学风建设更加重要。文章通过调查某医学院本科学生学风现状,从学习目标、态度、兴趣、方法、纪律和考试等方面进行结果分析,并剖析客观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策。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学风建设 教育教学质量

学风建设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基础。大学生学风建设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保障,不仅能够夯实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成长成才,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学风建设势在必行。

高等医学教育专业性强,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人道性。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不断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学风建设更加重要。为客观了解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现状,查找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对策,我以某医学院为例,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法和方案

1.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设计、调查和分析,真实客观了解某医学院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访谈法主要是利用座谈交流的方式,就一些不便问卷调查的问题进一步深入了解,弥补问卷调查的缺陷和不足;文献分析法主要学习国内有关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的论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和梳理,开拓视野,全面探究大学生学风建设。

2.调查方案。

第一,调查内容。问卷内容包括六个部分: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考试情况、整体评价,共有19道选择题。

第二,确定调查样本。某医学院普通本科为五年制,去除五年级校外实习生,认定抽取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考虑各种综合因素,重点调查对象为三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具体分配比例为大一占31.0%,大二占21.5%,大三占35.0%,大四占12.5%。某医学院共有8个专业院(系),全部抽取,考虑经费、人数比例等因素共抽取样本200份。

第三,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确定某医学院各院系学生宿舍住址后,把200份问卷随机发放到宿舍进行调查,调查后的有效样本为198份,无效样本为2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学风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基础。学习目的是否端正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如何。调查显示:39.0%的同学选择“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好工作”;25.6%的同学选择“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实现人生理想”;15.5%的同学选择“获得文凭”;15.5%的同学选择“满足父母的要求和嘱托”;4.5%的同学选择“其他目的”。整体来看,医学院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大部分同学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综合素质,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就业;但学习目的多元化趋势开始呈现,拿文凭、满足父母的要求和嘱托等其他目的开始增多,这部分同学的医学专业思想可能会不稳定。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我们继续调查“上大学最应该被培养什么能力”,调查显示:49.2%的同学选择“综合素质和能力”;23.1%的同学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15.5%的学生选择“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12.2%的同学选择“思维能力和创新批判精神”。这个调查值得深思,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上大学的目的是提升综合能力而不是专业知识学习,可见上大学绝不仅仅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这个调查结果直接告诉我们必须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思维创新能力的锻炼,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2.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调查显示:55.6%的同学选择“感兴趣”,40.2%选择“兴趣不大,但能接受”,4.2%的学生选择“不敢兴趣”。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极少部分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

3.学习态度。

通过学习态度调查发现某医学院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认真学习,16.5%的学生选择“勤奋刻苦”,72.5%的学生选择“能主动学习”,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其中9.0%的学生选择“学习懒散”,2.0%的学生选择“厌学”。

4.学习纪律。

学习纪律是确保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关于学习纪律调查,我们分为到课情况、听课情况、旷课情况三部分。

第一,到课情况调查。57.9%的学生提前进教室,23.9%的学生踩着铃声进教室,16.3%的学生偶尔迟到,1.9%的学生经常迟到。可以看出学生的到课纪律不好,只有一半多一点的学生能够提前进教室,需要加强到课纪律教育。

第二,听课情况调查。只有34.1%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课,51.2%的学生上课时容易走神,13.2%的学生上课经常发短信玩手机、吃东西,还有1.5%的学生认为上课没意思、不听课。课堂纪律不好,需要加强管理和教育。为进一步了解课堂纪律不好的原因,以“课堂上不能吸引学生听课的主要原因”为题继续调查,结果显示:52.9%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照本宣科,缺乏吸引力;35.0%的学生认为上课内容枯燥;8.3%的学生自身不想听;3.9%的学生认为周围听课氛围不好。由此可见,课堂纪律不好的主要原因是老师讲课形式呆板、内容枯燥,授课教师需要加强教学培训,提升水平。

第三,旷课情况调查。旷课现状调查显示:35.3%的学生从不旷课,57.2%的学生偶尔旷课,5.5%的学生不喜欢的课就旷课,2.0%的学生经常旷课。旷课原因调查显示:27.2%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自身厌学;23.5%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效果差;16.1%的学生由于学生社团活动、兼职工作忙;15%的学生认为学习风气差,周围经常有人旷课;7.6%是其他原因。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不旷课,只有极少数同学经常旷课,但是偶尔旷课的现象比较严重;旷课的原因比较多,但最主要的是学生自身缺乏学习动力和教师授课效果差。学生旷课具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寻找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授课效果,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习与课余活动、兼职工作之间的关系。

5.考试情况。

第一,对待考试的态度。47.5%的学生注重平时积累,认真复习迎考;45.5%的学生认为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足够应付考试;5%的学生是突击复习加上考试作弊迎考;2%的学生不复习,通过考试作弊迎考。大部分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是端正的,能够认真复习迎考,但是持“考前一个月复习原则”的同学过多。

第二,作弊行为调查。经常考试作弊的占6.4%;有过作弊行为,偶尔作弊的占31.5%;从来没有作弊行为的占62.1%。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不作弊,但偶尔作弊的同学比例较高,需要加强考试教育和管理。

第三,作弊原因调查。设计了一道多选题“引发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调查结果显示:64.6%的同学认为周围存在许多同学作弊成功的现象;44.9%的同学认为老师监考不严;62.1%的同学认为应付考试及格而作弊;26.3%的同学是为了获得奖学金等荣誉;10.1%的学生是因为学生干部事务和勤工助学等太多导致没有时间学习;50.5%的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太大,害怕不及格。可以看出考试作弊的原因复杂,受到考风不良、老师监考不严、心理压力较大、考试目的不端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6.整体评价。

第一,学风建设存在问题。设计了一道多选题“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结果显示:77.3%的学生认为缺乏学习动力、为考试而学;61.6%的学生认为学习学术氛围不浓厚;30.8%的学生认为学习纪律差;19.2%的学生认为教师教风不好;40.9%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现象严重;8.1%的学生认为课外活动太多,影响学习。可以看出,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缺乏和学术氛围不浓厚,学生的主观因素占的比重很大。

第二,整体评价。关于学风整体状况的调查,16.2%的学生认为很好、44.2%的学生认为较好、37.1%的学生认为一般、2.5%的学生认为差。整体来看某医学院学风建设较好,大部分学生积极向上,对学校学风建设持肯定态度。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学术氛围不浓厚、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规章制度缺乏针对性等。

三、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医学院校学风建设的整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总结梳理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学生主体因素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主体因素问题有学习目标多元化、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纪律松散、考试作弊等,其中核心问题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仔细思考,这些问题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由于我国国情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大部分学生要度过漫长的压抑人性的高中阶段,经历残酷的高考步入大学,由于受到长期的重考分轻综合能力培养、重学习轻心理素质锻炼的教育,进入大学后他们对自己的专业状况一无所知,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没有任何举措,很快就陷入“大一迷惘、大二无序、大三无奈、大四无望”的困境中。当“拿文凭”、“满足父母的要求和嘱托”等多元化学习目标成为学生上大学的追求时,他们自然就会出现茫然失措、学习松懈、机械应对等各种不良学风行为。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上大学到底读的是什么?这些思想问题不解决,学习动力自然就会缺乏。

其次,医学专业性强、课程任务重,理论和实践的要求都很高,很多学生从高中走向大学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当幻想的大学生活遭遇繁重的专业学习和残酷竞争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加之自律性较差,于是上网打游戏、恋爱、打球便会成为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价值追求,此时那种家长安排式的专业成才意识和人生轨迹显得那么脆弱。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学生产生各种抵触情绪,旷课、作弊现象越演越烈。

最后,大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已经成熟,但心理发育没有塑造成形,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没有形成;他们对知识非常渴求,但又无法很好地判断哪些是有益的和有害的,极易受到社会和校园中不诚信、走捷径、不劳而获等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旦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直接影响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

2.客观因素存在的问题。

学风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渗透于高校办学各个方面。不良学风的形成原因,除了学生主体因素外,还受到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第一,学风建设的工作体系不完善。当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只是由教务处、学工处等几个核心部门去抓,而且每个部门分管的业务不同,彼此之间不沟通、不协调,出现问题还存在扯皮、推诿、相互指责等现象。由于学风工作体系没有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缺乏针对性,你管你的,我管我的,不能形成合力,使各项管理缺乏实效。其实学风建设包括教学、学生管理、学习环境、学习设施、学生服务等各个方面,能够充分体现高校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不能只抓教学不抓管理、不抓服务,没有服务和管理教学根本不可能实现,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服务必须同步跟上,否则便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学风建设成效容易降低。所以建立完善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势在必行,这是学风建设的工作逻辑起点和基本要求。

第二,高校发展的客观环境导致教学水平不高。教风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教师是学校教学任务的落实者,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的学风建设成败。高校扩招后,日益增长的学生教学需求与师资力量之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很多高校都是大班教学,教学效果不好,老师疲于上课,疏于管理和育人。另外,很多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导致很多老师不愿上课,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科研,即使上课也是敷衍了事,于是出现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听不到教授上课等现象。这些客观因素直接导致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不高。

当前,必须加强师资力量,建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工作管理制度,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培训教师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教风带学风,稳步推进学风建设不断进步。

四、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是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根本所在,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学风是一所大学中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这种风气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事,一种良好的学风的形成需要大力的倡导,也需要教师、学生和其他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1]学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问题,它对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都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当前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校学风建设状况的现实需要。我现针对医学院校学风建设的调查现状,提出一些对策。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动力不足、纪律松散、态度不端正等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出现了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乏而导致的。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阶段,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很难获得当代学生的全部认同,只有牢牢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继承优良传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融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为一体,塑造新的理想信念教育,并让这种理想信念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部成才动力和学习动力。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与受益者,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原则,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全面激发学生内在的成才动力,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2]只有不断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观,才能使学生激发和保持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成才,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习纪律松散、考试违纪、学习动力不足等不良学风现象,这是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基础工程。

2.建立全方位的学风支持系统,完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大学生学风建设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每个师生员工,而且与学校的文化精神、管理体系密切相关。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学校教学、行政、后勤等各方面的引导和推动,需要纳入高校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要与教风、管理作风、服务作风相结合,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环境。

学风建设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学风建设工作体系上。学风建设体系主要包括学风建设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反馈体系和考评体系五个方面。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学校在不同时期学风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制订;各部门在学风建设中的任务和职责,以及落实学风建设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和办法;师生员工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所承担的义务及其应该享有的权利;对学风建设有较强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等。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都可能会影响到高校学风建设的整体效果,因此,高校在推进学风建设时,必须从全局出发,分阶段设计、分序列管理、分层次要求,使学风建设取得实效。[3]

只有建立完善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才能建立健全各种有效机制,才能让各种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更有针对性,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才能让学风建设渗透到高校办学的各个角落。完善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要由学校牵头,由教务、学工、组织、人事、宣传等核心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坚持“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服务护学风、以环境育学风”的建设原则,根据学风建设体系的五个方面,统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等,充分利用各种建设载体,营造浓厚的学术学风氛围,杜绝各种不良学风行为,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向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同意识,减少推诿、敷衍、扯皮、相互指责的现象,共同营造优良学风。

3.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统一,提升学风建设实效。

德国的高等教育学家洪堡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我国古代《大学》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大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更在于造就人,养成健全的人格、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地,因此,学风建设一定要把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通过调查反映出学生对综合能力提升的迫切要求。从这个角度理解,学风建设内涵是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社会人才。

针对学风建设调查现状,我按照新的学风建设内涵要求,就学风建设提出几点意见。

第一,转变教育观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高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通过知识传授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品行、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高校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人文教育、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摆脱各种功利主义教学思想,让教学技巧不死板、教学内容不枯燥,真正吸引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另外还要通过实验课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成才。

第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意识等,从而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校园文化活动是素质教育实现的各种载体,体育竞赛不仅能够使学生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更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团队配合精神;文娱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更能够熏陶学生的情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更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本着与学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让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素质教育功能,真正促进学风建设发展。

学风建设是高校长期发展的根本性任务,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提高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建设机制,提高办学质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达人.谈大学学风[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

[2]李宇飞.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再思考[J].江苏高教,2005,(1).

[3]韩廷明.分层次全员推进高校学风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3.29,第3版.

作者:焦 勇

医学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3:

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学风建设研究

摘要: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护生据有文理科生兼收、学业情绪一般、男女比例缩减等特点,如何培养护本学生养成勤勉好学、锐意进取、自立自强的进取精神与明理修德、敏知笃行、严谨求学的优良风尚,是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本文着力从抓牢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多元学习模式、筑牢师生家校合作、以及严格校纪校规等方面,加强护理学专业学风建设,为护本学生自觉自律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学风建设

高校学风建设是关系大学生建立科学“三观”,高校建设先进学科,学校创建高水平大学重要因素。如何培养大学生养成勤勉好学、锐意进取、自立自强的进取精神与明理修德、敏知笃行、严谨求学的优良风尚,是所有高校在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国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全、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本科护理工作人员成为社会各大医院紧缺人才。为更好满足社会对医护人员的需求,高等医学院校逐步加大招生力度,本科护生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校期间也显示本专业学生独有特点。

一、护理学专业学生特点

(一)文理兼收并蓄,专业优势互补

国务院于2014年9月3日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指出,今后高考改革将取消文理分科,这给文科生学习医学专业带来了希望,同时也给医学院校招生和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1]。目前,我校护理学院本科护生文理科生兼收, 2015级、2016级、2017级三个年级均有30%文科生,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文科生具有思维活跃、记忆力强的特点,理科生具有基础扎实、逻辑思维缜密的优势,文理科生在团队中结对帮扶,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可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性护理人才。此外,根据学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科护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9%左右,文理科都能在就业领域发挥各自优势。

(二)学业情绪一般,转入转出持平

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是指学生在学业情境中的事件所激发的情绪,具体包括学习过程或考试中所体验到正性的情绪,如希望、愉快、放松等,以及负性的情绪,如厌倦、失望、焦虑等。我校护本学生在校有两次转专业时间,分别是新生入学军训结束后与二年级开学初,根据学校教务处近几年转专业人数统计,护本学生转入转出人数基本持平。转出学生基本是调剂学生,转入学生大部分为提前就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贺丽芳[2]等在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学业情绪的相关性研究中指出,本科护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体验到的积极学业情绪多于消极学业情绪,专业认同与消极学业情绪呈负相关。

(三)男女比例缩减,贫困学生居多

根据传统护理行业就业构成,护理工作一直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随着急诊、ICU、手术室等特殊科室的需求,医疗单位、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卫生部注册护士信息数据库统计,2010年5月,我国的注册护士总量已达218万人,其中男护士只占2.1万人,截至2018年11月,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含港澳台地区)目前注册男护士的数量应该已经突破10万, 因此根据社会大众需求,高等医学院校对护本男生的招生规模也逐年稳增。此外,相比其他医学专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护本学生贫困生居多,相比五年制医学生而言,四年制护本生可以提前就业,更好缓解家庭经济负担。

二、护理学专业学风现状

(一)低年级文理科差异较大

护理学作为文理兼收的专业,相对口腔、医学影像、麻醉学等临床医学专业而言,护本学生存在入学门槛相对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等特点。根据学校教务处教学大纲,大一入学新生处于医学基础课程学习阶段,面对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需要具备高中理科基础的专业课而言,文科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进度感到不适应,存在学习吃力、学习被动,甚至听不懂、学不会等现象,导致护本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产生了质疑,对医学基础专业课产生了畏难、抵触情绪,以至于出现个别科目大量补考、重修甚至毕业清考,出现文科生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成绩普遍比理科生差现象。

(二)高年级文科生优势凸显

相比低年级医学基础课程,二、三年级的护本专业课程,文科生学习优势逐渐凸显。例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及五官护理等专业课程,具有知识体系庞杂、信息量大、实践性强、内容相对比较枯燥等特点,依靠教师课堂45分钟教学不能全部讲授知识点,需要学生课下大量的预习、记忆和串联知识点,才能牢牢掌握全部章节重点。文科学生具有先天的记忆优势,可以灵活运用学习方式方法强化记忆知识点,相反理科生面对大量的反复记忆则失去一定的耐心,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统计分析,高年级文科生专业课学业成绩相同甚至超过理科生学业成绩。

(三)护本毕业生考研率较低

护理学专业是四年制教学模式,相比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映像等其他医学专业,护本学生绝大部分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而选择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学生较少。根据广东医科大学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得知,护理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考研率为1.19%,2016届毕业生考研率为0.48%,2017届毕业生考研率为1.3%,2018届毕业生考研率为0.92%,平均考研率为1%左右,而临床医学专业近几年考研率平均在10%以上。根据调查了解,护本学生在校专业学习、操作实验和毕业临床实习,足以支撑学生上岗就业,用人單位对护本学生满意度均在86%以上,此外,好就业、待遇高也是护本学生考研率低的主要原因。

三、护理学专业学风建设路径

(一)抓牢新生教育源头,有效提升专业认同

王顶明(2007)[3]认为专业认同(specialty identity)是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探究。姜芬[4]在对本科护生的研究中发现专业认同是影响本科护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同水平越高,学习倦怠就越低。因此,提升护本学生专业认同,在构建护理学良好的学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专业认同从教育源头抓起,从新生教育抓起,在新生入学初就要播撒专业自信的种子,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具体可以通过举办迎新晚会,在保留传统歌舞节目的基础上融入护理专业文化因素,向新生传达护理人文情怀;通过邀请优秀校友、护理届人士做学术报告,向护生传递护理职业精神: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优秀护士事迹、新闻视频,传播护理人正能量;通过举行“521授帽仪式”增强专业仪式感,更好传承护理文化精髓等,让护本学生真正感觉到专业的神圣和自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多元自主学习模式,促建良好学习氛围

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成立年级学习小组,开展定期结对帮扶。辅导员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制定“一对一”或“一对多”详实帮扶计划,具体可通过开展主干课程学习经验分享,“结对帮扶”等学习形式,切实帮助学习困难生克服学习困难,树立学习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高学业成绩;通过每周一至两次“集体自习”活动,延伸学生课下学习时间,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建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

针对主干课程难易,定期开展年级周测,总结阶段学习经验。辅导员通过选拔年级主干课程优秀学生组建年级主干课程周测团队,根据教师教学大纲、章节重点以及课程难易,经过专业教师指导和检查后,年级周测团队每学期开展三次以上集体自测,从而梳理知识强化学生记忆,夯实基础牢牢掌握专业知识。对以上学习模式,辅导员要定期督促落实,量化学习效果,表彰先进学生,带动后进学生,从而形成先进促后进,并肩齐前进的良好局面。

(三)挖掘自媒体优势,完善多元学习渠道

随着微信、微视、微课堂、易班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成为青年大学生彼此沟通交流主要渠道。充分挖掘自媒体在青年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以便捷、及时、准确、有效的学习模式,共享、交流、沟通、完善学习方法,打破地理空间的隔阂,延伸网络个性化学习模式,整合多媒体、自媒体互联互通作用,可以在学生学风建设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易班网络平台,根据主干课程难以程度,上传主干课程教学课件、周测试题、优秀学生课堂笔记等学习资料,创建专业资料共享群组,供学生自主下载学习,充分发挥易班学习平台作用;通过上传分享护理专业卓越护士精品视频、优秀毕业生暖心寄语,传递护理人文化精髓,构建易班成长平台;通过微课堂APP共享,实现教学课堂反转,转换学生教与学角色,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学習质量。

(四)师生家校畅通,增强学习适应性

“学习适应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的调整,保持适当的学习动机、适应教师教学模式、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等综合的学习行为过程[5]。学习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较好适应教师教学进程、教学模式,牢固掌握的专业知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为将来走向临床护理操作和就业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辅导员要主动联系主干课程老师,及时反馈学生上课效果,授课教师灵活授课因地制宜,协调解决学生疑问,架起师生互动桥梁,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通过组织级委学习部、班委学习委员零存整取碎片时间请教专业课教师,准确掌握章节知识重点,班级、年级内形成主干课知识链,互相指导学习,共同提升学业成绩;通过辅导员与家长群定期互动沟通反映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实现家校零阻力沟通,家校动态跟踪管理学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五)严格校规校纪,健全联动机制

健全班级、年级、辅导员、学院四级考勤联动机制,针对个别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班级自律委员主动上报辅导员班级缺勤情况,年级自律会不定期抽查各班级出勤率并在年级班级群公示,辅导员每周至少两次突击考勤各班级出勤情况,学院学生会不定期抽查并公示学院考勤结果,学院执行缺勤学生通报制度。对于缺勤一次学生辅导员进行电话通报,缺勤两次学生进行面对面谈心谈话,缺勤三次及以上学院领导进行谈话并电话通知学生家长。严格学校各项校纪校规,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习惯,为构建良好的学习风气筑牢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戈,李建平,颜黎,等.文科医学生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层面谈医学院校招生改革[J].重庆医学,2016,45(10): 1429-1431.

[2]贺丽芳,邓海艳,李小英.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学业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CHINESE EVIDENCE-BASEDNURSING November,2017VOL.3No.6

作者简介:赵珊(1983.9-),女,山东嘉祥人,研究生硕士,广东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赵珊 孟庆勇

上一篇:风景园林热需管理论文下一篇:造价管理园林绿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