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复合材料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2022-04-30

[摘要]强化“以教育质量求生存,以专业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功能化的高分子材料与海洋环境有机结合,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涉海材料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作为依据,进一步优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职复合材料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复合材料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1:

高职高专特种加工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特种加工课程是培养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所必需的一门专业课,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特种加工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进行简述,就如何提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成效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特种加工;教学研究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生产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即为服务于生产管理一线,实践技术能力较强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比例,适当减少理论性较强内容的教学比例,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比重。

1.特种加工简介

特种加工是指除常规切削加工以外的新的加工方法,是利用电、磁、声、光、化学等能量或其各种组合作用在工件的被加工部位上,实现对材料的去除、变形、改变性能和镀覆,从而达到加工目的。特种加工可以加工任何硬度、强度、韧性、脆性的金属、非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而且特别适合加工复杂、微细表面和低刚度的零件。特种加工技术已经引起机械制造领域的许多变革,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1)提高了材料的可加工性、(2)改变了零件的典型工艺路线、(3)对产品零件的结构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4)对传统的结构工艺性好与坏的衡量标准产生重要影响。特种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程背景

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面对的就业岗位是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维护及调试。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重视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利用它进行产品革新、扩大生产,才能大大提高国际竞争力。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是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特种加工设备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随着模具材料愈来愈难加工、零件结构和形状愈来愈复杂、表面粗糙度要求愈来愈高,普通常规加工方法很难适应,采用特种加工方法已成必然。因此,对掌握特种加工设备操作、维修、调试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要,高职高专学校开设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我院自2008年开设特种加工课程教学。

3.教学内容的选定

结合企业需求和学院实训条件,选择教学内容。特种加工方法很多,内容非常丰富,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在校时间较短,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有限,结合学院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应服务于工程应用,理论知识要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对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不是越多越好。结合以往毕业生工作企业的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情况的调研发现,目前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成型加工应用最为广泛,个别企业还拥有先进的激光加工设备,因此,以上内容应让学生重点掌握,其它加工方法如电解加工、超声加工、离子束和电子束加工等应用较少,可作为前沿知识介绍。

4.学情分析

随着高考人数的逐年下降,而录取率不断上升,生源知识质量呈下降趋势,高职院校表现尤其明显。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特征,才能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学习兴趣。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纯理论知识则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应该是其一大特色,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应该将理论知识技能实训有机结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动机。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明确的问题。学习动机是指引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学生进行也不例外。应该让学生明白,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要想使自己获得较高就业质量,光靠一纸学历文凭是不够的,应具备一定的基本专业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职为技能。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关注学习动机不明的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5.教学方法

介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形成“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有很好的作用。

我院机电系自2005年开始进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机电类专业采用“3+2+1”教学模式,即3个学期的基础模块课程教学,2个学期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模块教学,1学期毕业设计与实习模块教学。特种加工课程为机制和数控专业的重要专业课,自2008年开设,采用专业模块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即采用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目前有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用于多媒体和仿真教学,特种加工实训一间,有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和电火花线切割机各两台。

项目设置是项目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据课程内容和实训条件,将特种加工课程分为四个项目,如表1,每个项目又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围绕教学目标先易后难展开,如项目三设有两个工作任务,任务一:角度尺零件的切割加工,是单一外形切割。任务二:奔驰汽车标志图案的切割加工,是外形和多内孔件的切割。

现以其中任务二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的主要实施步骤:(1)对学生进行分组,每4-5人一组由班级人数而定,每组设组长一名。(2)明确任务目标,使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如图1所示图案。

(3)分组讨论分析图案的结构特点。制定加工工艺方案,选定加工材料,打好穿丝孔。(4)实施加工。打开机床、绘制或导入图形、编制加工程序、正确安装工件、穿丝并调整电极丝、启动切割程序加工工件,加工结束得到如图2所示的实物。(5)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要及时交流和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

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突出能力培养。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中心人物.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教师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6.课程考核

项目课程的考核评价,采用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和提交相目报告相结合。在项目完成阶段,采用学生的自评、同学互评、老师点评各占一定比例的方式进行项目总评。评价的内容包含: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熟练掌握设备操作的能力、完成任务过程中协调沟通表达能力等内容。老师对顺利完成任务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创新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并在考核成绩中给予加分鼓励。

7.结束语

在特种加工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老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它不仅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而且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获得成就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

(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参考文献:

[1]王莉娜,张好强,贾小鸣.特种加工课程项目教学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 (2):102-104.

[2]曹京生. 机电类专业“3+2+1”教学模式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8(12):137-139.

[3]梁炜. 试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和激发[J].平原大学学报,2002(4):91-92.

作者:吴金泉

高职复合材料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2:

海洋特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要]强化“以教育质量求生存,以专业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功能化的高分子材料与海洋环境有机结合,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涉海材料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作为依据,进一步优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海洋特色

0引言

中国海洋大学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使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既是根据国家对海洋环境耐用材料的急需而设立的,也是依据学校的“创办新专业要有利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强化工科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渗透,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与质量,有利于人才素质教育,有利于积累发展潜力”的原则建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国家在大力开发海洋的形势下,对涉海材料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日益增长。所以,要培养熟悉涉海材料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需求的牵引加速了本专业领域与应用领域的融合,为满足特殊的需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将面临更大的挑战[1-3]:如何适应社会和学校的发展要求?学科和专业方向如何定位?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仍然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总的指导思想,培养具备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使毕业生具备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能力,能胜任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通用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拟采用模块式教育对有特别需求的学生分类培养,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拓宽专业领域,扩大就业机会。

1重视专业基础,突出海洋特色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规范要求来修订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程体系由三级课程平台构成:一级平台课程的作用为提供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方面的培训,由思想政治、人文社科及工具性知识点组织而成。二级平台课程的作用是提供工程素质培训,由工程模块知识点构建。三级平台课程的作用是提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素质的培训,由专业模块知识点构建。为了突出本专业的海洋特色,在相应的平台课程中都有渗透,例如在科学素质培训中,要求学生从《海洋科学导论》和《海洋资源导论》两门课程中选择,让学生对海洋环境具有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项目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在工程专业素质的培训中,增设自编与涉海材料有关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符合工程认证的标准,又具备海洋工程意识,达到了培养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是涉海材料领域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卓越教育”培养模式

2013年10月17日,教育部发文公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三批学科专业名单》(教高厅函[2013]38号),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被批准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分子材料工程师,要求应用型人才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所以,“卓越教育”的培养方案在强化专业知识基础上,突出了企业实践环节,即“3(校内)+1(企业)”的培养模式。以学生的理论知识、个人素质与发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工程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培养模式适用于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

“卓越计划”的实施思路是建立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3],通过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目前,学校得到相关企业的支持并建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该中心可以同时实现产学研合作、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和“卓越计划”的实施,为专业教师工程背景的加强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英才教育”培养模式

“英才教育”的培养目的为培养研究型高分子材料人才,能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新材料研究、设计及开发的工作。该培养方案在强化专业知识基础上,突出了科研实践与训练的环节。从入学开始有步骤地提供双向了解、选择的机会,学院每位教师的科研实验室都作为培养学生的平台,每位教师为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让学生随时能够了解教师的研究方向。同时,教师也需要与学生沟通并了解学生的想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实行“导师制”。该培养模式适用于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学生。

导师制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切实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和咨询作用。在这种教与学的环境中,一方面,学生会对科学研究产生更直观的、深入的认识,提高了科研兴趣和理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理解,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和挖掘优秀学生,降低优秀生源的流失率。

4“特色教育”培养模式

培养特长型高分子人才,能在与高分子材料密切相关的某些特定交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及开发的工作。该培养方案在强化专业知识基础上,增加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突出个性化实践和训练的环节。目前,高分子材料学科的主要研究成果大部分屬于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具有特殊物理、化学、生物功能的材料不断涌现,使得高分子材料学科与其它学科专业的交叉面不断扩大,涉及高分子材料的边缘学科将不断出现。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牵引以及社会需要的推动下,结合学院的发展方向,学校拟制定新能源材料、海洋特种涂料和3D打印3个“特色教育”方向。新能源材料方向是导电高分子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海洋特种涂料方向利用高分子材料耐腐蚀的特性在涉海领域中的应用;3D打印是利用热塑性塑料和光固化树脂材料快速成型的特性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在培养方案中,将开设相关课程作为“特色教育”方向的支撑。

5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5.1优化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设计上,从工程教育问题的通病入手,培养方案修订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培养目标不清、培养标准缺失,问题之二是实用性不强、支撑引领乏力。根据工程认证的标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在毕业5年内达成的,而毕业能力是学生在毕业时就应具备的能力。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同时,把本专业向与其紧密联系相关专业领域适度延伸。在通识教育层面特别强调学生毕业前必须修满相关课程(共8学分),以通过8学分课程的学习来满足学生在管理、经济及海洋知识方面的知识需求。与此同时,结合专业工程认证的标准和专业特色,学校对专业课程进行细化和模块化。通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合理匹配,学生具备了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功能化、成型加工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在专业选修课模块中,设置了能够充分体现各个培养模式的特色课程,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适应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的发展趋势。在选修课模块中,学院开设《电化学基础》《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海洋工程材料》等体现涉海和能源领域的特色专业课程。中国海洋大学作为主编单位编写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套“海洋材料”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5.2教学团队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2015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批中国海洋大学“重点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的重点是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在课程体系中,本专业共设立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聚合物表征与分析》《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7门核心课程,把《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作为特色课程,组建了相应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任务是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每门课程都建立了网站,教师在授课前后都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目前,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授课过程中已尝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但由于选课人数比较多,还不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交流和讨论中。所以,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从“被学习”转变到“要学习”的学习状态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困扰大学教师的难题。近年来,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共获得山东省精品课程群建设项目1项、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1项和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成果奖1项。

5.3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产学研结合

在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教师开展研究型和综合型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参与开放实验室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所以,对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十分必要[4-7]。例如,高分子化学实验属于过程性实验,每个实验都需要3~4课时来完成,如果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就相当于浪费时间,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每个实验都是分小组进行的,同一个实验每个小组得到的产物的颜色、数量和外观肯定都不一样,有的小组可能都得不到产物。所以,在实验报告中一定要对实验结果详细分析,提出合理的原因和措施,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将每个高分子化学实验录制视频资料,内容包括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投料方式、实验注意事项、理想的实验现象、理想的实验结果。把视频资料上传到网站上,让每位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对实验有感观上的认识,在规定时间段内允许学生随时观看,这也就是实验预习阶段。在进入实验操作之前,教师可以對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的了解和实验操作过程的熟悉程度进行评价,并在实验成绩中都有所体现。

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功能高分子材料》为必修课程。为了给学生提供针对涉海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工程意识,学校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了《功能高分子材料实验》课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对基础理论和技能融会贯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也与功能高分子材料本身的发展特点相吻合。

借助“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要求课程教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或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等方式来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充实和更新。确保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训练,以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使课程实验内容更符合企业生产实践的要求。例如,在《高分子成型加工》的授课过程中,邀请了相关企业的注塑工艺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给学生讲授注塑生产线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围绕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与学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对推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与中船重工七二五所青岛分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和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协议,为实施“卓越计划”提供坚实的平台。2015年,学院开始实施“卓越教育”的培养计划,每年以自由申请、择优选拔的形式按学生总数10%的比例组成卓越班。按照“卓越计划”的企业培养方案,学生将在企业完成《行业发展前沿》《专业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这3门必修课程共14学分的学习任务。企业将指派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兼职教师和联合导师,课程的教学大纲均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制订,同时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工作。2016年,学院喜迎首届“卓越计划”的毕业生。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借助产学研的平台主办了原创赛事——“中国海洋大学3D打印设计大赛”。该赛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普及3D打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搭建各专业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6结束语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精神,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也都要与之相匹配。所以,应国家、社会和时代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分子专业综合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模块式的分类培养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也能达到强化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 梁淑君,谭英杰.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9-10.

[2] 张旺玺,潘玮,王艳芝,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J].河南化工,2010,27(5):59-60.

[3] 王静静.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2012(15):154-155.

[4] 樊新,陆绍荣,韦春,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甘肃科技,2012(18):73-75.

[5] 杨鑫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3(5):63-64.

[6] 丁国新,程国君,王周锋,等.工程實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5,43(14) :209-210.

[7] 方润,陈云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9):41-41.

作者:张玥 王玮

高职复合材料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3:

高校主导下的校企合作内涵建设

[摘要]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现实状况,文章阐述了高校在校企合作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提出高校作为行使人才培养职责的主体,要立足于自身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程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内涵建设

[作者简介]余五新(1969- ),男,湖北仙桃人,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和模具数字化设计;童幸生(1956- ),男,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复合材料;李尧(1957- ),男,湖南湘潭人,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金属的塑性及合金化。(湖北 武汉 43005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机械类本科专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263)

一、高校在校企合作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校企合作是夯实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工学结合,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涉及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从社会分工来讲,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四大主要职责之一,而企业的主要职责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政府则主要是通过实施文化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等来指导高校与企业的工作,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高校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高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中理所当然地处于主导地位。面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的缺位、校企合作机制及体制的缺失、企业对校企合作热情的缺少等问题,高校不能坐、等、靠,而应正视自己的主导地位,勇于担当,通过自身建设,探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路子,为企业输送大批高质量的人才,激发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为政府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校企合作法规,形成长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二、高校主导下的校企合作内涵建设内容

众学者均认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政府政策法规的强有力引导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但从校企合作的实施过程来看,这些都是外延性的,是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外部条件。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才是内涵性的,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内部条件,应该在高校主导下完成。

(一)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回顾过去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对于校内实践教学,其场所不是实验室或工程训练中心就是设计室。因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的课程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或实验演示为主,即使后来各高校陆续开设了开放性实验,但面向的只是少数学生。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各高校差不多都是以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方式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一般时长1周,就是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生产实习一般时长3~4周,学生的实习内容也难以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只能是到企业生产现场“近距离看一看”,或听听企业工程师的讲座。可想而知,这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实践能力是欠缺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阶段有充分的时间做到“三接触”,即“学生与生产设备的接触、学生与企业工程师的接触和学生与工程实际问题的接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这是构建或选择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2.校企合作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国内外众多学校对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做了很多实践探索。国外工学结合做得较好的有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现场工程师”模式和职业学校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国内有“3+1”模式、“2+1”模式、“2.5+0.5”模式和订单式培养模式。我们可以依据工学结合的时机将这些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两段式”模式,将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时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后一阶段到企业接受实践教育。德国的“现场工程师”模式和国内的“3+1”模式、“2+1”模式、“2.5+0.5”模式都属于此类。另一类是“工读交替”模式,即将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时间划分为若干阶段,学生交替接受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国外大多数学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内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均属于此类。

3.校企合作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两段式”模式和“工读交替”模式都可以较好地让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做到“三接触”,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相比之下,后者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先通过必要的书本学习,快速建立初步的知识库,再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循环往复,进行知识库的扩充和更新,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得到渐进式提升,所以国外的工程教育大多采用的是“工读交替”模式。从教学组织方面来看,前者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较接近,教学组织难度相对较小,学生管理相对容易,若受外部条件限制不能有效实施时,可延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后者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难度大,一旦因为外部条件的变化不能有效实施,正常的教学秩序就难以得到保证。基于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现实态度,笔者认为现阶段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两段式”模式为主,有条件的也可探索实施“工读交替”模式。一方面,通过“两段式”模式的实施,探索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为政府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校企合作法规提供事实依据;另一方面,通过“两段式”模式实施成效的展示,赢得企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响应后,再择机实施“工读交替”模式。“两段式”时间的具体划分一般依据学校的办学层次而定,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高职院校则宜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按照“厚基础、符需求、重能力”的指导思想进行,并体现“四性”,即原则性、灵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这“四性”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专业课程内容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进程的合理安排来实现。

1.原则性。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遵循“厚基础、宽领域、广适应、强能力”的教学理念,理论课程设置必须符合教育部专业规范要求,不能因为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弱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将学生培养层次降低。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它们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石,必须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加以夯实。企业实践内容在保证学生专业学习需要的同时,要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如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临时性用工短缺问题等。

2.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终究肤浅,还要注重实践。要突出实践性,一是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根据办学经验,笔者认为对于应用型本科层次的工科院校而言,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学时比重可以设定为40%左右。为避免学生毕业的最低应修学分的降低,可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时间与学分的折算方法,如将原先常用的“1周折算1学分”改为“2周折算1学分”。二是在优化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把合作企业生产中的工艺、装备等技术问题充实到专业课程内容中,通过典型案例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既可以提高课堂质量,又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素养。

3.灵活性。为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企业实践,在教学安排上应将理论课程放在前三年完成;在第四学年,将原先的专业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整合为企业实践,学生在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6~10个月的实践教育活动。这样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专业课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由学生根据实践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和个人兴趣灵活决定,学习效果由校企双方共同评价;二是即使企业实践受外界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实施,这些教学内容也可在学校完成,避免教学秩序的混乱。

4.创新性。对学生的创新训练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将专业课课内实验独立出来,整合为单独的实验课,加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二是将学生的创新活动量化为学分,将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三是在企业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批判性地对待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问题,不盲从,要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四是明确学生专业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创新要求,要求学生在设计说明书中指明其设计方法、成果与企业的不同之处、其先进性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等。

(三)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指的是由具有深厚理论知识或双师素质的教师个人以及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团队。目前各高校因为学科建设的需要,引进的教师多是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人才,他们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虽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在企业相关专业岗位工作的经历。有些学校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其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学经验。针对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把“具有深厚理论知识的教师”转变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对于这一点,国内众多学者已提出了很多好的途径,如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访问工程师”模式和“教师工作室”模式等,有的政府部门如湖北省教育厅还启动了“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这些措施的实施确实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培养周期长。

二是拓宽教师引进的条件范围,引进一些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且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教师。对他们的再培养仅是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周期短。

三是从企业聘请少量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因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一般不安排他们承担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是做专题讲座、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的企业实践等。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对即将进入企业实践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工程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典型工艺装备的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并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否则,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时,面对的都是“新鲜事物”,学生的企业实践难以深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除通常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课实验室外,还应强化工程培训中心建设,建设创新实践基地。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应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实现学生实践教学的“三接触”提供必要的场所。但是,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因知名度不高,又没有行业背景,难以得到企业的青睐,所以这些高校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功能。高校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初期是高校单方面依赖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在此阶段,高校要通过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毕业生,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赢得企业的信任,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这样,便可以使企业从简单地接受学生实践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申报教学质量工程等,逐步提升基地的功能。

二是按“基地群”的理念分层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选择一两个省级规模以上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牵头单位,选择若干个小型明星企业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成员单位,分校、院两级建设。省级规模以上企业可保证专业技术的全面性,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小型明星企业可进行专业技术的拓展,并可灵活接受学生实践。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的建设,可确保企业实践学生容量的最大化。

(五)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

1.学生实践企业的分配。学生以组为单位进入不同的企业实践,学生实践企业的分配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并形成就业联动。学校邀请企业来校宣讲,内容一般包括企业介绍、用人要求及培训计划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或就业意向选择企业,并投递个人简历。双向选择成功的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既是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或考查对象。对少数双向选择不成功的学生,由学校协调落实学生的实践企业。把学生的企业实践和就业协调处理,能有效调动学生和企业双方的积极性,既保证了学习效果,又初步解决了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用人问题。

2.企业实践内容及时间安排。对于应用型本科层次的学生,为做到“三接触”和“宽领域、广适应”,可把一学年的企业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3个月左右的企业生产实践。该阶段,学生进行的是轮岗实习,而不是定岗实习,即在3个以上不同岗位上与生产设备接触,主要是让学生感知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是2个月左右的时间跟随工程师参加企业项目,其间还要完成专业课程设计和遴选毕业设计课题。该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与企业工程师接触,与工程实际问题接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3个月左右的企业专题研究和毕业设计。此阶段学生进一步与企业工程师和工程实际问题接触,主要培养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学生企业实践具体内容的确定,既要坚持育人原则,即主要内容与本专业关联度大,又要适当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如临时性用工短缺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方桐清.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2]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

[3]张玮,刘世斌,郝晓刚,等.企业大使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的新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

[4]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

[5]卢森铠,刘迪,韦吉爵.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11).

[6]明航.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教育与职业,2010(30).

[7]李尧,余五新,左治江.应用型高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6).

作者:余五新 童幸生 李尧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论文下一篇:苗族传统文化中的学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