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山水画的艺术风格论文

2022-04-16

吴昌硕《寿石天竺图》赏析□文/棋子在20世纪初中国画坛上,吴昌硕是一朵奇葩。他成功地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构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将“金石画派”的发展推至高峰,成为中国艺术史上无法取代的一代巨匠。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写意山水画的艺术风格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意山水画的艺术风格论文 篇1:

大师石鲁及其作品赏析

■石鲁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背景

石鲁于1982年离开了这个世界,至今二十多年已经过去了。经过很多人对石鲁本人的研究积累和对其作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分析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作为艺术家的石鲁的人格与艺术,并且使石鲁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字。尽管由于时间上的差距带来对石鲁研究和评价上的各执己见,但当代还没有一个画家像他那样引起过如此复杂的争论,一部分人高度推崇,一部分人则竭力诋毁。虽然争议延续至今,但石鲁无疑已成为现代中国画坛的一位开宗创派者。

石鲁的艺术风格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前期为第一时期,即“思想愈新,艺术愈美”的拥抱黄土高原的时期;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为第二时期,即历史悲剧感的精神折射时期。两个时期可简称为喜剧时期和悲剧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是他对时代生活感应深刻的结果。他的灵魂,他的人品完全铭刻在他的艺术作品中。

1939年元月,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书香之家的地主少爷,抛弃了富贵,离开藏书数万卷的“藏书楼”,不远千里,从四川的仁寿县松林湾出发,翻越巴山、秦岭,带着满脚的血泡,胸怀一团烈火,徒步来到延安。诚然,到延安并不是目的,而是人生道路的重要选择。

这时期,他曾当过戏剧股长、文工团美术组长,经常活跃在延安文化沟口的露天舞台上,对舞美工作极端负责。设计、制作、装台、幕间换景,这一切都落在他的肩上。他的手艺出众,有好多人还向他学习木工,学习怎样操作锯、刨、斧、锛之类。对于这些与画画不相干的工作,他从无嫌弃厌倦之色。他热情参加街头诗画活动,刻木刻,画宣传画,画年画。他参加拉“洋片”组,赶着毛驴,在陕北串村走户,自画、自拉、自唱。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把石鲁锤炼成为一个崭新的、开拓型的民族画家。

上世纪50年代开始,艺术界有一种极左思潮,就是把题材看成是艺术作品的决定性因素,鄙薄绘画艺术的审美功能,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艺术的发展负责,心胸狭窄,急功近利。这种文艺界的“左”派思潮越演越烈,以至发展成为压倒一切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失去了方向。

石鲁是一个有见识的艺术家,他具有为艺术绝不妥协的精神。《石鲁作品选集》于1964年出版后,各地书店已开始发行,然而因为某负责人对《转战陕北》提出质疑,马上停止发行,发行了的也要收回。有关方面为弥补损失着想,劝说石鲁进行修改或调换作品,重新装帧上市。石鲁不但拒绝修改或调换,并且忿然将画集的全部稿费退回,作为对蛮横粗暴干涉的抗议。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石鲁持守着他对艺术的真诚与正直。

三十多年来,新中国出现的几个新画派,大体上也都循着“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路子,追踪时代前进的步伐,在笔墨上刻意求新。但为什么都没有达到石鲁的高度呢?严格地说,大家所缺乏的正是石鲁的阅历、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一样的世界观、道德观、历史观,知识结构和坎坷的生活经历造就了独特的石鲁艺术。石鲁在艺术上的第一个光辉时期,就是由这个延安的时代背景形成的,是由他对黄土高原的钟爱形成的。

当石鲁正在锐意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候,多数人为之击节鼓掌,但有些人则起来“喝倒彩”,甚至诋毁。他们说石鲁的画“远不见马夏,近不见四王”,最严厉的则斥之为“野怪乱黑”。这四个字的含意不能界定,可以让人们无限上纲,对于矢志创新的石鲁来说,他头脑清醒,并未马上反驳。1963年冬,一场大雪之后,他毅然提笔,画了一幅雪景,寥寥几笔,着墨极少,画面几乎是空白,却有大雪铺天盖地之感。画上题道:“人说吾画黑,一场大雪洗去一斗墨。画当黑者则黑,当白者则白。”

然而正当石鲁的艺术进入黄金时代,从1964年开始,命运却完全来了个大转折。1963年至1964年,石鲁创作了巨幅国画《东渡》,这是他长期以来尝试以山水画法画人物的一次突破性创作。为了这幅作品,石鲁呕心沥血,创作中常常持剑起舞。因而画面气势磅礴,笔力千钧。它是石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他的人物画创作的高峰。但就是因为这样一幅刚刚诞生、对于中国人物画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他立刻被人扣上“丑化领袖形象,丑化劳动人民”、“形式主义”等大帽子,不准送往北京展出。加上当时对《转战陕北》的批判以及《石鲁作品选集》的停止发行,致使石鲁神经错乱。

1965年秋,他肝病未愈再加上精神分裂症,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1966年10月被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打进黑暗的深渊。“造反派”头头把石鲁从病床上揪回美协批斗。他们在大街上对石鲁搞“活人展览”,竭尽污辱人格之能事。不论烈日风雨,他脖子上总是被挂着个大木牌。这个面容憔悴、身体消瘦的四川人,气得怒不可遏,而那些坏家伙却对他恣意踢打,吐痰、嘲笑、辱骂达数月之久。为了反抗,石鲁两次出逃。1969年七八月间,他跑到四川广元山区,在深山荒野走了五十多天,睡在山沟野地里,吃野草、喝泉水,夜听狐叫狼嚎。吃了农民种的生玉米,还写了条子挂上,告诉人家日后再来还钱。即使在这种厄运逆境中,他也并未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如他在广元写的《吟泽句·补天阙(其一)》曰:“苍夷黛典兮,奔青山而恸哭。汩罗之鱼鳖兮,吾不道地窟。屈子何茫乎于楚烟兮,你不晰乎共产之路。我何必饱鱼腹,落个‘叛徒’。收住眼泪向天去。”

一个没有媚骨的人,笔迹自然不俗。只有理解石鲁的人格,才能理解他的艺术风格内涵。他的作品是靠他自己的人格心灵来创造的。“既然风格就是人,我就应当用自己的风格去画。”这就是石鲁对自己艺术的态度。所谓风格,就是一个艺术家真正找到了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找到了表达自己感情的独特语言。

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生活的磨难使他的创作风格更接近于楚骚。忧心如焚,仰天长啸,发不平之呼喊,吐胸中之块垒。在这一时期其作品已完全突破了传统造型艺术的桎梏,是艺术家“如泣如诉”的抗争和呐喊的对象化世界,那不畏严寒风雪的松梅,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挺拔屹立的华山,无不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1982年这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带着未能完成的艺术理想与深深的遗憾,在病床上与世长辞了。

■石鲁作品赏析

○《凌霄》 140×68厘米 印:石鲁款识:独有凌霄上玉峰。石鲁。

赏析:石鲁的作品容量很大,概括力量很强,他能从有限的形象中,展示出无限的世界,此幅《凌霄》画于上世纪70年代,“以追光摄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让观众的联想大大超越画面。一株杜鹃花,本是平常之物,但石鲁以心绘之,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激情。占了大半个画面的“独有凌霄上玉峰”七个铿镪有力的大字,可谓点睛之妙,令人产生“晴空一鹤排云去,便有诗情上碧霄”的联想,使人的思绪不知不觉地飞到画外……

○《华岳苍龙岭》 立轴 水墨纸本96×70厘米 印:石鲁款识:郭琦同志赏。石鲁画于长安芦屋。

赏析:郭琦是石鲁生前挚友,这幅作品是他特为郭琦创作的,亦是一幅精品。石鲁的画,每一幅的手法都不相同,纯粹是他对时代生活的激情、个人的审美感受、超乎寻常的领悟力及应景适时写生的结果。他曾说:“要把古代的方法视为我们今天的借鉴,而重新塑造我们各个地方的山水,创造各个地方的流派,如果照这样去做,什么皴法呀,点法呀,染法呀各种方法就会层出不穷”(石果编《石鲁画论》)。从此画中可以看出他在画山水画时,其线条、苔点、构图迥异于前人。

○《高山仰止》 136×79厘米

印:石鲁、石鲁所画、磊磊落落 款识:高山仰止,一九五九年夏于长安,石鲁。

赏析:创作于1959年的这幅《高山仰止》是石鲁的代表作之一,是一幅气势如虹的作品,画面雄奇壮美,用笔矫健,水墨淋漓。雄伟的巨岩在眼前突兀而起,以丹砂色调来表现壮伟高旷的陕北土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者眼光奇特,从仰视的角度,在巍峨高原的场景上描画了陕北劳动人民集体耕耘的形象。在表现手法上,差不多填满了整个画面的崖畔突出了陕北风光的特点,豪放的笔触,热烈的色调,更加强了这幅画的视觉效果。

○《猫》38×42厘米印:石鲁 款识:猫□捕伐图,壬子初夏,石鲁。

赏析:此画中的小猫除胡须用细笔勾出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作者在刻画小猫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既显出虎视眈眈,又憨态可掬,同时也有些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芙蓉荷花》 77×180厘米;46×180厘米×2

款识:李公清赏,石鲁写于长安,李公雅正,石鲁。

印:石鲁(朱)、石鲁(朱)

赏析:此幅《芙蓉荷花图》作于1973年,是石鲁后期最为有名的一幅作品,也是石鲁转折点上的重要代表作。此画同时涵盖了他毕生探索艺术的最高境界。笔墨的表现大气磅礴,得到了极度的发挥。此画构思奇崛,立意新颖,笔触奔放。傲然挺立的花茎,出污泥而不染,清高尊贵,正是石鲁的人格写照;含苞欲放的红荷,是为画眼,昭示着光明与希望,预示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强烈现代感的大写意风格,师法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开拓了一种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崭新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一种超乎形物之上的神韵,显示了画家艺术探索的无畏勇气和不懈追求。

○《华岳剑门》 镜心 设色纸本77×52厘米

赏析:清代画家戴熙曾有言:“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石鲁的画往往三兼其美,令人又惊又喜,思翔千里。此幅《华岳剑门》画面厚重,笔力遒劲、朴拙。构图虽然并不复杂,却以意命笔,气韵流畅,墨趣悠扬。用墨大胆奔放,充分体现了石鲁对艺术的理解——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

○《骑驴行》70×47厘米

赏析:石鲁深深地钟爱延安的一切,爱那里的人民、毛驴,以及一草一木,从中发现了延安的“表情”,以陕北的“情感形象”创作的这幅《骑驴行》,角度独特。通过一个背影,用寥寥数笔,将一个骑着毛驴悠闲的陕北农民形象毕现于纸上。石鲁的画,不求精细,而以豪放之笔,以线、点、面结合的方式概括形象,充分诠释了石鲁“以神写形”的艺术主张。

总之,石鲁的作品,有一种惊世骇俗的艺术魅力:强烈的个性,深刻的内涵,法自我立,张力四溢,让人们看过之后,意犹未尽。他用传奇般的一生构画了一幅幅意境深邃的图画,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掩卷长叹,这样一位划时代的艺术大师,天不假年,早早地离我们而去。倘能活到今日,在艺术探索的征途上,他一定会创造出更令世人惊叹的成就来。

(责编:唐陌楚)

作者:梓 荃

写意山水画的艺术风格论文 篇2:

名家作品赏析

吴昌硕《寿石天竺图》赏析

□ 文/棋 子

在20世纪初中国画坛上,吴昌硕是一朵奇葩。他成功地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构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将“金石画派”的发展推至高峰,成为中国艺术史上无法取代的一代巨匠。王森然在《吴昌硕先生评传》中谈及吴昌硕的绘画艺术时,有颇中肯的总结:“盖师于浩博之自然,俊伟之人格与诚挚之情感,而承于伟大之精神也。其经历名山巨川,得天地之奇气,披读万卷书籍,摄古人之精华,摆脱一切纷靡,养内心之元神,运其奇气元神输送之笔端,留其迹象于纸上。故其章法、笔气、墨韵、无不奇特,无不饱满。”此《寿石天竺图》格高韵古,元气淋漓,正是“章法、笔气、墨韵、无不奇特,无不饱满”,无疑是吴昌硕的代表作之一。

请看吴昌硕的表白:“说我善于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说我擅长书法,其实我的金石更胜过书法。”此乃形成其艺术风格的内涵。吴昌硕迈进艺术的殿堂是以书法、篆刻为始,后再从事绘画的创作。故其书法、篆刻的深厚功力,对其绘画艺术的风格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帧《寿石天竺图》的布局,显然是得益于作者书法和篆刻的修养。此画的两个主角是石头和天竺。前者从右下角向画中间斜上,稳住了画的重心。天竺的树干虽是从右边中间向上伸展,和石头形成了两条并行线,树叶却是从右上角向左下角散落,再用枝干衔接,与石头似有左右互相交叉穿插之意,紧密而取得对角倾斜之势。左边由上而下的行书长行题款,不单使画面显得更加平衡,而且增强了布局的气势。画中各物体的错综关系,以顺应逆,互相响应,尽显作者在构图方面的苦心经营,极为讲究。

以书法入画是吴昌硕重要的艺术风格之一。图中石头虽是寥寥数笔绘画而成,却笔力浑厚,苍劲老辣,恰似吴昌硕自己所说:“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的最佳佐证。尽管只以淡墨钩勒渲染,处于前方的石头却是充满厚重感,虚中见实,清新隽永。天竺的枝干和叶子苍润烂漫,层次丰富,色墨交融。吴昌硕在用色方面的雅好来自西洋绘画的西洋红,图中大部分的天竺籽正是采用此颜料,深红古厚,不露火气,艳而不俗,洋溢着富丽、热烈,而又稳重典雅的趣味。潘天寿指出,吴昌硕“以金石治印方面的质朴古厚的意趣,引用到绘画用色方面来,自然不落于清新平薄,更不落于粉脂俗艳,能用大红大绿复杂而有变化,是大写意花卉最善用色的能手。”确是如此。

天竺常年青幽幽,绿油油,嫣红的天竺籽晶莹剔透,缀满枝头,象征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福气满堂。石头则不朽,象征无量寿。吉祥如意的题材,加上生气勃勃的笔触,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组成了一种丰实高尚的美感,令人百看不厌,赏心悦目。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长白飞瀑》赏析

□ 文/棋 子

从1959年至1963年,傅抱石在国内作过五次大规模的旅游写生访问,其间创作了大批以途中所见所闻为题材的作品,成了其晚年生活和创作的重心。第一次旅游写生是1959年6月,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由长沙转往韶山,以韶山附近的山川名胜和遗迹创作了一组作品,后来并出版《韶山写生集》。第二次旅游写生是1960年9月,傅抱石率领江苏省国画院为中心的“江苏国画工作团”,包括钱松、魏紫熙和亚明等13位画家,经历三个月的时间,旅行了二万三千余里,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六个省和十几个大城市。事后集合诸位画家以是次写生旅行所见景观为题材的作品,在北京举行“山河新貌”画展,同时出版画集。第四次是1963年春天,携家人在杭州、桐庐、富春江一带写生,留下了不少以江浙和西湖一带风景为题的佳作。最后一次旅游写生是1963年11月,傅抱石回到江西南昌后,在庐山、井岗山、瑞金、黄洋界、茅坪等地写生,并经湖南回南京。

这帧作品是创作于第三次旅游写生途中。继1959年7月至9月,傅抱石和关山月一同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后,他俩因创作任务,自1961年6月至9月,又一起到东北长春、吉林、延边、哈尔滨、镜泊湖、沈阳、抚顺、大连、长白山等地写生作画。后来还为此行举行画展,并出版《傅抱石、关山月东北写生画选》(辽宁美术出版社,1963年)。这就是关山月在题跋中所指的“一九六一年夏,曾与傅抱石同往东北搜稿而作百日游”。

是次旅行以长白山和镜泊湖停留的时间最长,创作的画也较多。傅抱石在外文版《中国建设》杂志而撰写的文章《在更新的道路上前进》中提到:“这两个地方,过去都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根据地,流传着许多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而现在呢,则又是一派和平安乐的景象,加上自然环境的雄壮美丽,真使人有‘兹游奇绝冠平生’之感。”(叶宗镐选编《傅抱石美术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P676。)

在旅行写生的过程中,傅抱石绘制了不少画作,有部分作品会在创作后马上写字题款,但往往有一些作品完成后并不立刻题款,主要是因为作者希望暂时将作品留下,日后因应送人或参展的需要再题上适当的相关内容和盖上印章。可惜他在1965年9月29日,因脑溢血突然不幸病逝于南京汉口路寓所,故此遗留下部分还来不及题款和盖章的作品,此作为其中之一。

从图中所见,作者散锋笔法的应用和“抱石皴”的发挥,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傅抱石用笔根擦染出长白山高耸挺拔的山坡,淋漓盡致,充分体现了其壮丽气势和质感,以及山石在飞泉的影响下的湿润感。而左边倾泻而下的瀑布更是充满动感,恰如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意。

傅抱石以散锋笔法画水所造成的效果显著,在此画前景水口中表露无遗。夏普在《傅抱石笔法论》中指出:“他画水不像古人那样,用中锋单线钩法,而是将笔锋散开,笔尖触纸,腕部运力,拨动手指,自左向右颤抖移动,画出水面波纹……有时,在上述笔势力中,加大运笔的压力和腕指抖动的幅度,即画出较大的水势和流动感……人称‘抱石画水,如闻其声’,信然。”(《傅抱石研究论文集》,傅抱石艺术研究会,1990,P64。)关山月在1992年应友人之邀在此画中的山路上加画了三个骑马的途人,“表达鞍上采胜之意趣”,平添了几分生气,又题跋记述三十多年前的旧事,对该作品十分重视。1993年7月1日至10日香港集古斋主办的《关山月作品欣赏》展览会中,这帧作品是展品之一,并且出版于该展览会的图录中,弥足珍贵。

责任编辑:李红娟

作者:棋 子

写意山水画的艺术风格论文 篇3:

温馨芬郁 与古为徒

作为海派代表人物,谢稚柳绘画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壮暮堂等,江苏常州人。谢稚柳早年从钱名山学画,后倾心于陈洪绶画风,但南北两大画派在他笔下没有截然分开,对北方画派去其尖利,取其温婉可亲,对南方画派去其流简,取其平淡天真,在他的画笔下,两大派天衣无缝演变成了自己的风格,没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分期。当代著名评论家徐建融在谢稚柳《古代书画研究十论》的《绪言》中说:“谢先生是当代艺坛罕见的集书画家、鉴定家、史论家于一身的一位艺术大师。但与一般的书画家,鉴定家、史论家不同,他不是单纯地为书画而书画、为鉴定而鉴定、为史论而史论,而是无意而有机地把三者熔于一炉。”

一、《荷塘鸣禽图》赏析

1艺术赏析

《荷塘鸣禽图》,画心高98.3、宽47.2厘米,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

释文:向之同志属写即正,谢稚柳。

印:“谢稚”“稚柳”“昌阳刘氏珍藏”。

此画笔法布局疏密有致,画中荷花与荷叶几乎充满了整幅画面,画面上、下均有大小不同的留白,使整幅作品通透清幽。大片的荷叶用写意没骨法,墨色浓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画面上方小片荷叶打着卷儿,下面两片荷叶宽大重叠,且向右侧倾斜。荷花被视为高洁人格的象征物,荷与生俱来的清雅气质契合了画家所追求的“诗意”的画境,在他的画中,即可见“温馨芬郁,隐逸绝尘”等多层含义,也是他情怀与精神风貌在众作品中的流露。泼墨法画出大块荷叶,水墨淋漓,干湿互用,荷杆的穿插,荷花的分布,与水鸟的点缀,尤其是“以书入画”和他的“落墨法”,开辟了绘画的又一新领域,更加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趣。朵朵荷花从荷叶中时隐时现,互有顾盼,或含苞待放,或刚刚生出几瓣,洁白而素雅,花瓣用工笔画法勾勒,每朵的朝向形态各具姿态,然后用淡石绿从花蕊处向外拱染,再用藤黄点出花蕊。荷杆上站着那只鹡鸰鸟像是发现了什么……正在回首凝视,此鸟画法,与荷花同样兼工带写,用浓淡不同的墨色勾勒,再用淡墨分染,进而深入刻画,画出羽毛的细节,而后把鸟的头部、背部罩染施色,突出鸟的羽毛质感,将鸟的眼睛、爪子细节部分描绘,鸟的尾部巧妙地处理被荷叶略有遮掩,增添了画面的层次与视觉的递进感。最后整幅画面用石绿、石青,略加淡墨进行渲染,使原本较为沉闷的重墨顿感清透丰富,安静而朴素,香远益清。

2“落墨法”源与流

谢稚柳的花鸟画在上世纪40年代有着自己的风格。作为有着独特艺术思想的谢稚柳,以“落墨法”创作花鸟作品,是谢稚柳的开创。他先用墨画出关键部分,然后再根据画面的情况,在墨色较浓重的部位敷以瑰丽的色彩,连勾带染,粗细相兼,浓淡并施,形成苍茫厚重、墨彩如意的艺术效果,又有着滋润生动、姿色迷离的景象。使他的花鸟画别开生面,突出了画面的表现力。又将此施之于山水画创作,别开新境,丰富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谢稚柳的书画艺术的不断提升,又与他和许多书画名家的艺术交流密切相关。他曾和张大千、徐悲鸿、于非闇、方介堪同游雁荡,以后还应徐悲鸿之约,与张大千同游桂林。以此师法自然,开阔胸襟,从大自然中吸取养分,和同道中人在交流切磋中得到启发,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实践。尤其是1942年应张大千之邀,赴敦煌考察后,眼界更为开阔,使其画风为之一变,去其纤细,又增加了博雅中和之风。

二、《谢稚柳行书卷》赏析

1艺术赏析

《谢稚柳行书卷》,画心高34.8、宽135.8厘米,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

释文:十年不过西湖路,雾散楼台树色新。依旧湖山饫眼碧,强支腰脚为登临。回黄转绿意匆忙,饫眼娇红雨一场。不为春归悔轻别,秋丛倚仗赏严霜。游西湖二诗,己未夏日,稚柳。

印:稚柳、谢(鸟虫篆)、昌阳刘氏珍藏。

1978年初冬,西泠印社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首次举办全国书画家、篆刻家雅集活动。谢稚柳、陈佩秋夫妇也应邀参加,并在杭州居留十日,其间遇到老友启功,劫后重逢,如同隔世。某日,谢、启二人在谢稚柳的弟子劳继雄陪同下游览西湖,回首往事,备生感慨。后游至残桥附近时遇雨,谢稚柳即口占七绝二首纪此游事。

济南市博物馆藏此作,为1979年夏日所书,章法布局疏密有致,用笔灵动飘逸,墨色浓淡互融,气格古穆,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赏心悦目。整幅作品自然的分成四段,这样处理避免每行雷同而少变化之嫌,又强化了整幅作品的节奏韵律之美。“十年不过西湖路”一行,“十年”“西湖路”两组用笔牵连,中间二字未连绵。“雾散楼台树”顿挑疾涩,紧密相连,从而形成节奏变化。“色新依旧”后二字连绵,“湖山饫眼”四字连绵有致,行笔轻如神仙起居,散淡飘逸,与前面三行形成明显的疏密变化。后面几行看似字字独立,少了一些连绵笔意,“悔轻别秋”一行及后面一行,又有连带,这样在章法上与前面几行有所呼应,整幅作品章法统一,又有虚实呼应。“悔”“丛”“霜”三字的枯笔处理十分精彩,与前面“湖山饫眼”四字,还有“强”“脚为”等字,墨色较淡的几个字呼应有致,使整幅作品气脉顿感畅达,大开大合,奔放纵逸。笔法精妙,提按使转,虚实相间。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首先在线条质量上见功夫,墨色与气息也是极为重要。谢稚柳在此幅作品中体现的非常完美。重墨处若枯木老藤,细笔游丝处又如早春柳枝。风格是艺术成熟的标志,也是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在谢稚柳书法中最能体现他书法高度的即是他的草书,草书作为书法门类中的一支奇葩,重审美的一大特征是由笔画的萦绕与连绵而生发的流动之美。谢稚柳的行草书看上去是不小心去安排,其实是一任自然,一挥而就,随性而挥洒,他汲取各类艺术之精华加以自养,又注入到自身人格的血脉中。

2.师法晋唐,自成一家

谢稚柳早年师法陈洪绶,但从上世纪40年代后期,他的书法已开始渐变。尤其是他从50年代开始,以敏锐的眼光,卓越的见解,在古代书法研究上成果卓著。经他的研究,确认了柳公权《蒙诏帖》是珍品,将过去的假案彻底推翻;发现了王羲之《上虞帖》唐摹本;确认《论书帖》和《小草千文》为怀素真迹。1962年,他与张珩、刘九庵组成的中国书画鉴定三人小组到辽宁省博物馆巡鉴书画,他目睹了《古诗四帖》原作,此帖是否为张旭所书一直是学术界和文物界争执不休的悬案。谢稚柳仔细而切实地体察了其帖用笔的风格,研究其渊源,明确地指出了张旭草书“笔端逆折、锋正势圆”的用笔特点,以其书法本身的书写情性为出发点,以草书的衍变历史规律为证据,对这件作品进行了本质性的辩证析解和研究,从而强有力地廓清了《古诗四帖》在艺术上应有的不朽价值和崇高地位。谢稚柳也由此深深地被張旭的草书艺术所吸引,坚定了他探索草书艺术的意志。这正好与他的花鸟、山水画风的日趋厚重、气度日益博大而相辅相成。形成了秀逸之中见沉雄的独特风格,愈老愈妙,自成一家。叶飞则认为谢稚柳其行草书最感人的是其韵律美,以作画之理融入书中,不矫揉造作,一任自然而至“气韵生动”。他将灵性与法度完美的统一,使法度活化,将传统的积淀充分发挥出来。因而,面对着谢稚柳的书法,总有鹰击长空的舒展和龙腾沧海的气势,大气磅礴而又耐人寻味,呈露出天然造化、挥江自如的律动之韵。

三、刘香芝与“昌阳刘氏珍藏”

正如大家所见,济南市博物馆两幅谢稚柳藏品中都盖有:“昌阳刘氏收藏”印,此印即为刘香芝藏书画印。昌阳,即莱阳境内的昌阳古城。刘香芝是一位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前辈,早年他在故乡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七七”事变后,参加八路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献身于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刘香芝酷爱书画艺术,热心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多年来,他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工作之余,怀着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极端热忱,孜孜以求,致力于历代名人书画的鉴藏,遇有名迹,不惜节衣缩食购求,所获渐丰。1988年11月,刘香芝把珍藏的120件书画,捐赠给济南市博物馆,所捐作品都盖有“昌阳刘氏收藏”印。

余论

谢稚柳的书画艺术,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设色温雅,用笔灵秀,曲尽其妙。晚年作画用色用墨淋漓明畅,纵笔放达,墨彩交融。他的行草书,气韵灵动,俊逸流美,尤其到了晚年,可谓人书俱老,书法线条质感丰厚,气象万千,纵恣飘逸而不失厚重。他把自己的豪迈、豁达的生命本色倾注于笔端,使人感到他的确是在用生命作画。在长达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和书画作品。而中国近代书画史上,能集绘画、书法、鉴藏、史论、诗词于一身又融会贯通的大家,寥寥无几,他以先天的才情、气质,以及后天的勤奋与学养,成为现代海派的一位大家。书画大师陆俨少曾经说过:“像谢先生这样的人物,历史上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

(责任编辑:李红娟)

图片摄影:孙忠梁

作者:颜咏梅

上一篇:电教媒体优化幼儿教育论文下一篇:饲用芽孢杆菌水产养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