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形式油画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将是笔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写意性油画的画面表现力产生思考的关键点入手。深刻理解了有关于写意油画画面之中对画面由写到意的过程。对线性表现、肌理质感和精神表达的着眼点深入探讨,结合当代写意油画艺术家们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对突出的艺术家的画面再次理解。感受写意性绘画中的分解物象后,对物象进行重组,通过重组和表达体现出画面神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写意形式油画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写意形式油画艺术论文 篇1:

抽象元素在写意油画中的融合与表现分析

摘要:抽象存在于意象绘画中,是增强作品表现力不可缺少的因素。但由于写意性的油画属于具体的绘画,抽象的语言往往在具体的环境下被遮盖。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人们只会被具有传统韵味的形象、意境、写意的造型所吸引,而忽视了作品中存在的抽象语言。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以期推动抽象语言的发展,使其在写意油画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写意性 抽象性 融合 形式美 写意油画

中国写意油画继承了中国写意精神,融合了传统写意表现手法。这一倾向于表现精神意象的手繪油画,具有与艺术观念、表现手法、抽象元素相关的表现性特征。在写意性油画中,一些抽象的元素被引入其中,起到了设置场景主体、增强作品艺术氛围的作用。但在欣赏作品时,人们往往会被具有传统风格魅力的形象、艺术观念和徒手造型所吸引,而忽视了抽象语言在作品中的价值,因而抽象元素往往会在特定的语境下被掩盖。为了促进写意油画发展,本文对抽象元素作详细的论述。

一、抽象元素和审美特质概述

(一)抽象元素概述

第一,这些元素的较小单位是一个点,也就是图像在屏幕的某一区域所占的位置,较小的部分就被看作是一个点。画笔可以画出不同形状的点。其形状可根据圆形和平销子改变。用笔的尖端决定笔画的方向和力度,创造出形态各异的虚线,产生生动丰富的情感效果。

第二,点的延续和扩展是一条直线,或者说,点集合就是直线。当使用时,如果每条线的排列不正确,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方向可能是孤立的或混乱的。所以需要通过气脉冲来连接,在有线部分要连接气脉冲,无线部分也要反映真实情况。韵律是线条的一个美学要素,图片中的每一行和每一组线条都应该显示从开始、发展到结束的节奏变化。

第三,直线的延伸又一次变成了平面,平面是由二维空间所形成的。油画颜料的厚度与厚度的结合能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使人感受到稳定、确定、细腻、轻盈、平滑、干爽的感觉。脸部线条是写实油画和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中最重要的一种。

归根结底,色彩是风景油画的典型语言。这些基本元素,如色彩外观、亮度和纯度构成了交响曲。强大的冲击波进入人们的视野,会使人陶醉在视觉上。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利用块状表面创造了对图像的重量、体积、稳定性和大小的感觉,并最终使图像具有简化感和几何形状。朴素的方块笔触配合着色彩的灵性气氛,涂色方块的笔触配合着欢快、平和的色彩旋律,表现出其精神意念——舒适、稳重。

(二)点、线、面、色的审美特质

抽象化的基本元素是符号语言,如点、线、面、色等,画面上没有直接表现具体客观形象。这就是说,你不能用它去匹配你看到的。在传统艺术中,标准的“实体形象”或“模仿自然”已被完全取代。格式本身是内容,也是核心。对抽象艺术而言,不去注意形体是不对的,因为这些点、线、面语言都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最重要的基本元素,在艺术家的过滤和清理之后,它们能够概括客观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基本属性。所以,不需要一一跟踪目标物体的外观,甚至不需要关注诸如结构、体积、肤色或纹理等直观的外部属性。康定斯基的《二次创作》让你深受感动,热烈和真挚的感情在优美的台词中忠实地体现。为直接反映作品的美感,他删去了作品的标题,使人只能说话,无法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也没有为内容创造的痕迹。举例来说,莫奈的《画室游船》几乎就是由大块、小块、宽块和窄块组成的。白色的帆布被涂上了大量的颜色,显得稳重而精致,并在水面上反射出笔触。造型与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一些笔触在照片上呈现出晴朗的天空和蓝色的波浪。由此可以看出抽象的美学特征,简而言之,就是从外在和内在,从客观事物中,提取基本的符号元素,如点、线、面,以创造新的关系和节奏,来表达某种主观情绪或观念。利用这一点,将抽象绘画和具体绘画完全区别开来,把表现艺术从摄影技术领域中分离出来。

二、抽象性语言在写意油画中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一)抽象元素对写意油画的影响

受西方表现主义思想影响,中国当代写意油画吸收了传统中国画观念,其中也明显地包含了抽象的元素,比如点、线和面。但其作品中抽象元素的内涵仍然有别于西方。在创作中,抽象的元素体现出一种意蕴,暗示着中国写意画的背景。西方早期抽象表现主义的倡导者康定斯基,其绘画受印象派影响,使用笔墨和颜料徒手创作,后来的作品用的是更抽象、纯粹的元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对点、线、面等抽象要素的分析也对中国写意画产生了影响。

(二)抽象性语言在写意油画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虽然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属于现实主义绘画体系,但它有别于一般的现实主义绘画。抽象画与写意画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徒手油画注重意象、魅力和意境的审美追求,但并不反映客观现实,这种艺术观念和艺术精神还没有被人们接受。在目标模型中,比例和韵律仍然是相关的,并不独立成为艺术和美学的核心。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长期以来造成了知识的偏离和概念的混乱。

第二,中国传统写意笔的笔尖形状中还有一些抽象的元素。举例来说,八大关、黄宾虹、陈子庄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都有许多抽象羽毛的形状,细节与抽象元素的结合十分协调。它不仅对风景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抽象的羽状特征。现代写意花鸟画大师潘天寿、李苦禅的作品中,也蕴含着不少笔墨形成的抽象元素。比如在树、石、花、鸟之间点缀的线条,以及水墨表现的元素,都充满了抽象的情趣和意义,赋予了作品自成一派的风格和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在美,喜欢使用比喻、双关、对比等手法。写意画继承中国文化精神,追求物象内在的精神魅力,强调异同。抽象派画作的本质是黑暗与神秘。他们在思想的内隐表达、笔墨的无限运用上,尤其是笔墨的表现手法上,与中国笔墨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抽象元素的深入研究与运用,以及对这些元素的针对性与针对性的结合,能更好地丰富手绘油画的形式语言与艺术内涵。

中国人其实很早就意识到抽象美学。中国古代原始艺术中就出现了抽象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抽象的图案和符号,因为抽象艺术属于非理性艺术,它在语言的视域中表现出一种新的、奇妙的艺术形式。

具象化与抽象化是艺术教育的特点。二者互补,缺一不可。康定斯基说:“一方面,抽象的东西失去了大量的支撑,让观众陷入了浓雾之中。有人会说艺术失去了根基,而物质的东西则失去了抽象。理想化的‘艺术因素’让观众感觉枯燥,无法激发想象。有人说艺术已失去理想。”伟大的作品包括具体和抽象的要素。油画抽象是构成作品品位和意义的重要因素,在寫意油画中加入抽象元素,能有效地表现抽象形式的美,提高作品的审美深度和品位。

三、抽象性语言在写意油画中的融合方式

抽象化的艺术通常是用平面空间来表现的。在平面形式构成方面,手绘油画也有广泛的表现形式。在景深与空间不再集中的情况下,画家可以更灵活地表现自由。

国画历来强调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清代画家陈崇光曾说过:“美处于虚拟与现实之间,无画之物,即无景也。”内隐空灵,是形成有意象形态的重要因素。空虚和现实是互补的。因为有了真实,虚拟就变成了观赏者心中的一种幻想,比如天空、大地、河流等等。“虚境”所引发的意象联想更加引人入胜,并且已经成为中国写意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

作者应从客观事物中提取抽象要素和符号,练习在显而易见的事物中寻找不同的形态,找出易被忽视的特征。点缀、线条、光影、笔触、纹理、韵律、材质等抽象元素的联系构成抽象形体,赋予抽象形体以独特的美学意义。

写意油画是用笔墨来表达情感的,虽然笔法平易近人,但仍有严谨精巧的形式和生动的风景描写。抽象绘画完全不同于客观图像,差别很大。只有把抽象语言完善、创造、融合,其才能成为绘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形成独特的视觉审美价值,从而使中国画具有写意的独特艺术魅力。

每一个画家在艺术探索中都有不同的观念和表现手法,举例来说,有些作品比较具体,而有些则比较注重抽象艺术的形式和特点。无论如何,徒手油画的最终艺术形态不应该偏离某一绘画系统的范围,也不应该与某一物体形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完全分离。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思想上,中国画不偏离自然,否则就会偏离写意油画的艺术特征和它具体的绘画体系,而走向纯粹抽象的表现形式时,观者将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结语

关于东西方油画的融合,吴冠中等画家在油画中结合了自由与抽象语言,使作品具有诗意浪漫的氛围。通过对绘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可以追求艺术的本质和抽象之美。因此,当面对自然的素描和创作时,他们不仅具有主观的情感冲动,而且对内在的抽象秩序也有理性的追求和微妙的理解,其艺术形象超越了客观现实,具有强烈的艺术吸引力和艺术魅力。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抽象语言的融合,才能在写意油画中建立有意义的抽象形式美。在写实绘画中悄然出现的各种抽象元素看上去很随意,但实际上它们是原始的、精心制作的,在使绘画主体脱颖而出,营造艺术氛围并丰富绘画的想象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写意油画中,抽象语言的融合和表达不仅可以自由表达作品中抽象形式的美,而且可以使写意油画更具表现力和抒情性,从而提高了作品的美学风格和水平。油画为艺术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写意油画的创作,形成了更具包容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钟鸿岩.浅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抽象元素在油画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0.

[2]常怀宇.对西方油画发展历史中的“写意”倾向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0):176.

[3]李连凤.中国写意绘画与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对比研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9):146-147.

[4]席婷.中国当代铜版画对传统绘画写意性风格的继承和发展[D].四川美术学院,2014.

[5]方雪.单纯的力量——论当代油画艺术中的“单色”现象[D].沈阳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黄青青,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写意油画)

(责任编辑 徐梦渔)

作者:黄青青

写意形式油画艺术论文 篇2:

当代油画风景创作写意性画面表现探析

【摘要】本文将是笔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写意性油画的画面表现力产生思考的关键点入手。深刻理解了有关于写意油画画面之中对画面由写到意的过程。对线性表现、肌理质感和精神表达的着眼点深入探讨,结合当代写意油画艺术家们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对突出的艺术家的画面再次理解。感受写意性绘画中的分解物象后,对物象进行重组,通过重组和表达体现出画面神韵。

【关键词】油画风景创作;写意性;绘画语言

前言

写意油画在产生之初对此种绘画形式有一定的误解。写意性其实是中国画当中特有的名词,在中国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写意油画其实并不是换材料用写意的方式画国画。而是在中国独有的文化气息培养下,传统文化的感染下,画者产生自我的精神世界进行概括、提炼、总结、表达的再一层境界。写意性的表现形式是由画者的内在精神品质而表现出来的。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就与中国画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交融。而当今艺术多元化的潮流之下各种艺术形式的互相融会贯通,尤其是在油画方面,中国写意油画探索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自油画诞生以来,很快就有了对风景题材的描绘。如法国巴比松画派的柯罗,将真实的风景表现在画面之中。再发展到印象派时期,对风景的绘画更加主观,将风景的绘画表现推上了顶峰。逐渐发展为近代的风景写生,中国的山水画,作为独立分科来说则是在唐朝出现,宋朝兴盛起来。元明清之际则是将文人山水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无论是风景还是山水,都是对景物的描绘,不同的是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以及精神内涵。

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底蕴中,所反映出来的色彩表达和情感是不同的,色彩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表现。在写意性表现中,中国传统的构图形式散点式构图和西方传统的焦点式构图有着较大的区分。而写意性的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现画面有线性表现的特点、肌理质感、精神内核方面的不同情绪表达。

一、线性分析

在绘画史中,自原始绘画开始就有了简单的线条勾勒来表现画面,但那时的线条的意义仅仅是在画面当中作为具体的轮廓形体。自此以后中西方都将描绘物象的具体造型作为研究内容。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是将画面中的线条进行分解和重组后进行的表现性表达,西方传统绘画则是对画面中的线条融入到边缘线当中,使画面中的线条进行更为精准的再线性表现。油画的材料是布面和油性材料。布面较为粗糙的表面若使用笔毛较软的笔则会使产生的笔触较为不可控,所以油画的材料更多的使用的是质地较硬的猪鬃、狼毫等画笔。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是以纸张、丝绸、水墨的材料为主,因此要选择吸水性较强、质地柔软的笔毛来表现画面。通过笔的材料的不同可以感受到对不同的形式表现的线性表现有着较强的变化。油画笔在绘画时,猪鬃笔所产生的线条质地较为坚硬,一般是利用笔的中锋和侧锋来绘画。中锋较为纤细,但猪鬃笔的边缘不是很整齐,因此利用硬毛笔触来绘画时,线条边缘不是很整齐,需要改变角度和颜料的浓稠度来使边缘整齐。油画中,通过改变油画的用笔力度和角度的不同,可以使整体线条感在画面中增加,也可以利用不同的笔触来改变线条感。中国画的線条方式则较为多,有著名的“十八描”等形式,变化多端,技法成熟。将油画的线性形状进行分析,可以使油画中的技法得到一定的扩展,并且能够加强画面在形态归纳方面的高度精炼概括。

中西方绘画中,在绘画理论指导下的线条表现是有相似之处的。线条的表现是通过笔触在画面中划动所产生的,但对点、线、面,中西方绘画理论中的界限并不是十分的清晰,是背后文化不同所导致产生不同的线条精神内涵。对油画创作,油画家在线性的使用方面主要是三重表现形式。首先源自与西方油画绘画中线条渐隐法的绘画表现方式。由莱昂纳多·达·芬奇首创的渐隐法应用于油画所塑造的形体当中。这种模糊的轮廓线在画面中得以表现,依赖于线条作为简单的轮廓塑造线。此时的线条有着一定简单的空间前后关系,即融于画面。其次是用线条来理解画面中的物体塑造,类似于素描当中的形体塑造,即丢勒等线性素描大师发展变化到新的高度。再次则是赋予线条一定意义形式的描绘——即“写”。这种形式不再拘泥于精准的造型轮廓和空间层次的表达,而是在画面之中以线作为独立的审美客体来表达,以线造型,以型衬线。使画面之中线条的组织形式具有较为和谐的韵律感、节奏感。最好是在画面之中的线条,有画者主观的情感表达,结合画面氛围,能够传递出作者作画的感性表现。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画者通过诗、书、画、章的结合,往往强调的是整体画面的氛围体现情感,通过画面,能够使观者感受到画者在画中所传达出含蓄且带有美感的情感体验。而在写意创作当中,不仅仅要感受到在场景当中的情感表现,更要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理性分析,考虑色彩赋予笔触的形式之后,在画布当中表现精练的线性表现。这是极具有写意性的画面表达,是反复精练画面关键因素后,结合情感的“由感而发”。将线条笔触融入感情,传达精神之美,寥寥几笔,却精练至极。

线条是画者绘画时,在画面中高度精练概括后的总结提炼。提炼的不仅仅是形体、造型、结构还有空间、层次等更为深层次的审美规律。线条可以直接作为审美客体而存在于画面之中,每位优秀的艺术家都是从线性的理解开始表现画面。有时,线条的层次变化丰富多样,会影响着整体画面的效果表现。吴冠中的画作中,就有许多线条精练。如吴冠中的作品中多有这样线条的美感体现,尤其是以在写意性作品中的表现。吴冠中的作品大多是写生作品,但其中对线条写意性的表达是极为考究的。对线条的理解和线的归纳是在切实感受后,对色与线的深刻总结。这幅作品(图1)是吴冠中在其晚年时创作的作品,在其中的线条变化中,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写意性表达的线性组合美感与点线面的构成美。在沟通形式中大胆的采用中心分割的构图形式,利用长竖直的线条将画面进行分割,却不失空间平衡感。在这幅作品中,画面中线性表现的写意性体现在对线条的归纳中。通过观察可以感受到,线条在一些局部中能够感受到线条的粗细和色彩的深浅,这种线条的层次感也能使观者感受到空间感的营造。也可以感受有些位置的线条是可以改动的,这样的改动是通过美感的线条组织能力,辅以熟练的画技。通过线条也能感受到对传统国画线描当中的线性变化的写意性理解。绘画时的用笔较为硬朗,线条挺拔有力,却不失水乡柔和的气息。对写意的形式美感来说,吴冠中将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与西方油画高度融合,集两方优势于一身,表现出的具有独特气息的中国景色,使画中透漏出浑厚、质朴、宁静的气息。也正是自吴冠中起,将“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概念深入人心。

二、肌理质感

当代的人们已经对艺术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感受,凡是能够去参加油画作品展的观者,肯定在绘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而当今时代,各种信息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人们可以通过对网络在线的作品照片进行观赏,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对油画作品展感兴趣的人们还是络绎不绝,就是因为油画作品有其独到的魅力,能使人们对绘画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到美术馆,到现场,到作品前来感受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独特审美。当人们作为审美主体的时候,总是对审美客体有较高的要求,要求作品能够传达出具有精神力、生命力的精神内核。这样的表现需要适合的技法和材料得以表现。如果仅仅通过照片是很难感受到画面的真实情感。即使感受到也是细枝末节的情感,并不能够和在现场的感受相提并论。这也是架上绘画在中国具有极高市场的原因之一。

油画作品独到的魅力就是在肌理的表现方面可塑性强。中国画、水彩等画种中都有肌理的效果体现,但是在其画面质量感和塑造性来说,油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油画肌理质感的运用能够使油画的画面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对写意油画家来说,肌理的质感塑造是可以灵活运用的,并且通过自我感受来表现出强有力提升画面表现力的一种手段。肌理的产生是由笔触和其他材料表现出来的,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应用于画面,加入不同的媒介作为增强油画感染力的独特方式,是非常适合写意性的表达。这种艺术语言的应用,是要通过实践来感受到油画材料和肌理结合产生肌理质感美,肌理与层次表达出的力量美。肌理产生的实践,要通过改变材料的质感、颜色厚薄的质感、色彩的遮与透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用笔用力的方式。对油画家个人应用的表现手段来说,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围绕着画面遮透、厚薄等油画关系,就可以变化出多种的层次变化,例如光滑与粗糙的质感表现,结合各种材料(铁、沙、石等)的质感表现、颜料的浓稠与稀薄的质感表现,碎状笔触与整块平面的质感表现等。种种技法的使用和表现,需要画者在创作时,通过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结合,对所表现的场景、人物进行深刻体会,在画布当中运用合理的材料质感的体现来合理的表达画面氛围的营造和情感的宣泄。材料的选取也需要画者结合自身感受来合理的选取,重要的是在材料的创新当中,能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通过反复实践来创造出新的质感表现。使肌理美能够以新的方式存在于画面之中。

当代的写意油画作品在表现时,不同的肌理质感能够体现的情感有着巨大差别。以笔触性肌理为例,中国当代写意油画中,张新权的笔意和笔触感受有其自己的个人特色。在其都市系列和园林系列(图2、图3)组画中,将他的笔触技法运用的淋漓尽致。他使用较为轻薄的笔触在画面中肆意的挥洒自己的情感,线条和笔触有如鱼儿一般游离于画面中的各个角度,在云雾中翻滚腾挪、在天空中整齐排列、在墙壁上斑驳重叠。在屋顶砖瓦、树木鳞次栉比中则是使用厚厚的涂层和细碎的笔触肌理,厚薄的技法表现,结合变化莫测的笔触产生的肌理质感为观者传达出矛盾的冲突感,却在画面的深处体现出的是平和的画面氛围。正是这似与不似之间。而在其海魂系列和作品体现的肌理质感将笔触语言与肌理质感和谐的统一起来。

对非笔触性肌理,带有个人浓烈气息的当代艺术家是周小宁的作品(图4)。周小宁在作画时,对肌理的厚涂技法与肌理的画面氛围结合的恰到好处。在其绘画过程中,在起形时用笔,其余部分基本都用调色刀来完成画面。其中的肌理质感还加入了其他的材料,如沙子、碎石块等,更能增加画面的肌理质感,他在绘画之中,肌理质感是由色彩和色块肌理组成的,对每个位置肌理质感的经营,能够清晰的表达出个人情感。这种写意性的表现也是在肌理质感与技法结合的基础之上产生的,通过意象的肌理来营造苍茫的北方风光。

三、精神表达

对写意油画来说,是以西方油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在油画中国化的道路上的重要一步。油画写意,是对每一位写意油画艺术家来说需要每位艺术家的独到见解。当代的油画写意艺术家都对这种绘画形式有着自己浓厚的兴趣,且有着个人的清晰思考,对绘画材料的理解程度不同,扩展方向不同的画面总会有着多种多样的画面产生。其核心则是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写意的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 一种对社会与自然的表现方式,這种思维方式和叙述经验既不是纯粹客观的为表象的理性,也不是纯主观的唯经验的感性,而是游刃有余地在质感中把握理性。”[1]画者在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就要了解到中国古代文人绘画的内在核心是家国天下的雄心壮志、是社会现状的独特思考、是个人经历的命运感叹。也就是在画者画面中的核心要对自身生活的切实观察,对社会问题产生的独立思考和个人见解。通过画面体现出自我的个人情怀。通过写意的方式,传达出具有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四、总结

在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碰撞之下,我国的许多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时间、精力、情感为后来的写意油画奠定了重要的基石。由基础的技法层面结合到真正具有中国民族气息的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一定要建立在长期的写生实践当中,在创作时,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每一次的创作,都是对画者自我感受的重新思考与定义,是画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形态变革产生的思考。通过长期的实践与交流,写意性油画的画面表现力会通过线性表现、肌理质感传达出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油画中的融合所产生的果实。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华文化的精神表达有个人独到的见解与反思。这样才能更加拓宽油画绘画创造性表现力的道路。今后,笔者将在中国精神文化的感染之下,更多的表现出具有中华独有审美意味的作品,追求自我个人的意向表达。

参考文献:

[1]石龙.东方美学情境下的中国油画的写意精神[J].蚌埠学院学报,2020(6):14-17.

[2]孔光.写意油画与中国油画的写意精神[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18-19.

[3]李荣国.当代油画风景写生中写意性语言应用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1):165-169.

[4]侯昀.造型元素重组及综合材料在油画中的发展趋势研究[J].艺术市场,2020(5):88-90.

[5]王冠楠.油画创作的写意之美[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9.

作者简介:许建胜(1973-),男,山西临汾,讲师,研究方向为油画及油画基础教学。

作者:许建胜

写意形式油画艺术论文 篇3:

论油画本土化

摘要:当代绘画形式多样,各类艺术家奇思妙想,进行各种实践创新以便跟随时代步伐,“百花齐放”是新时代的绘画面貌。本文通过写意油画这一视角,探讨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面貌、内涵特征、表现形式等。“写意油画”的出现,是中国艺术家发扬传统文化的体现,是艺术家“寓情于景”的传达。

关键词:写意油画;本土化;意境;文化

一、中国写意油画发展之时代背景

在油画的语言中, “意”与形象之间有着一个相对长时间的渐生的关系。艺术家用目光感知万物,又以心灵和精神受触动而体察万物,再以油画的表现形式来感发这份情愫。油画自西方传入中国,历代油画家致力于油画本土化进行各式各样的探索。既有林风眠运用油画对于中国传统仕女的描绘,又有吴冠中黑白泼墨般江南烟雨的表现。吴冠中的江南小镇,着力体现江南烟雨朦胧美,黑与白、浓与淡的背后,是独立探索、大方自信的精神指向。林风眠也曾说:“画仕女画最重要是接受来自中国的陶瓷艺术,创作时,是凭收集的材料、凭记忆和技术经验去作画的……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和记录,将色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解决中国画与西画在材料问题上的异质性,最终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使‘中西融合’成为可能,在诗化的风景中表现出生命与热情”1。

在探索将西方绘画本土化的过程中,油画艺术家在吸收传统艺术的养分的基础上,与现代时代元素结合,用以表现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趣味,从而使得油画趋于本土化与中国化。徐悲鸿掌握西方学院派绘画技法,承袭欧洲十六世纪古典主义绘画的传统,为我国写实主义绘画创作奠定了牢固的造型基础。林风眠对当时中西式融合的绘画技巧加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号召,创作出了自己独有的绘画风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林派2。罗中立的《父亲》立足传统、深入生活,以巨大的尺幅展现新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这也是新中国油画教育和创作所追求的清新质朴、奋发向上的泱泱大国气度与中西融合、推陈出新的学术方向。因此,中国写意油画既在前辈们探索油画本土化、中国化的道路中形成,又与当今弘扬文化自信,发扬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追求相符合。

二、写意油画之“意”的表达

“写意”这个代名词大多是指中国画中与工笔画严谨画风相对的豪放不羁的画风。自宋代以来,文人士大夫对严谨、工整、细腻的青绿山水以及行家画不足以表达怅然之意、抒情之感而创新的表现形式,亦称为“写意画”。写意画可追溯至唐代诗人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即画、画即诗,这种诗画一体的传达,正是文人墨客所追求的意境的体现。真正的写意中国画在宋代兴起,以苏轼、米芾等人为代表,开创绘画新风格。宋代发展的写意画在元代达到顶峰,“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等人在追寻苏轼等人的步伐中继续向前寻求精神的传达,所画之物不拘泥于形体,重在抒情达意。运用笔墨浓淡深浅之变,展现出姿态万千的景色,传达画家内心深处之情。倪瓒的《寒江独钓图》,一叶扁舟飘荡在一望无际的湖面中央,运用大面积留白表现江水浩淼,营造出淡远的意境。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方式。而把“写意”与“油画”组合一起,“写意”就重在强调“意”的表现,注重“意境”的营造。这就与传统油画中的“写实性油画”与“表现性油画”有所区别。

写实与表现可谓两种不同绘画的表现形式,写实油画在西方油画发展史中占据大量篇幅,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至19世纪的欧洲绘画,大多偏向于写实风格,追求细腻、客观真实地表现所要描绘的对象。而自20世纪以来,欧洲绘画受工业革命以及照相机的发明的影响,写实绘画遭遇冲击,表现型绘画兴起。这或许是由于照相机的发明,传统写实形象绘画已不占优势,画家们只好另辟蹊径,在照相机无法展示的色彩上下功夫的结果 。

表现性绘画与写实性绘画关注客观事物侧重不同,表现性绘画注重的是表现画家本人的思想情感与内心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写意油画的核心不在于是否客观描绘,而是意境的传达。在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中,有部分作品是较为写实类型的,如郑中凯的《工地日记》、谭继龙的《生产时光》、杨东才的《2020寂静海岸线》等一系列作品。这类作品在造型上可以说是写实的,但它们的意境营造也使它们被称为写意油画。杨东才的《2020寂静海岸线》画面中描绘的近景为几棵胡杨树,远处是与海天交际辽阔无垠的海岸线,这作品的结构形式与元代画家倪瓒三段式、一江两岸式构图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描绘一个水不流淌、花不開放的世界,一种近于不动的寂静宇宙。这没有一片游云,也没有一声喧闹,几乎把所有的“活之意”都榨去。但是,画家们却透过这几近死寂的画面,寄寓着自己的宇宙生命感与社会历史责任感。就像韦应物诗中所说:“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4。这种“寄情于景”正是艺术家运用国外绘画手段与中国主题绘画相结合的成果,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发扬传统文化的光辉。写意油画家们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与油画这种特殊媒介结合,为新时代艺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中国油画开辟了新天地。

三、中国写意油画之“写”的传达

“写中国精神、传中国内容”是当代油画蓬勃发展的核心支柱。西方绘画传入我国已历百余年,在古老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鼓舞下,一代代绘画家矢志不渝探索着中国画传统美学精神与西方现代美术形态之间的融通,努力追求“写意油画”的新发展,才构成了今天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新形态。这同时也体现出我国油画家们的人文自觉与现代意识的觉醒。近些年来,写意绘画的发展更是势头迅猛、成就丰硕,已蔚成我国新时期、新格局下当代绘画的主要学术风向。在中国写意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乡村劳动人民的身影,可以看到城市建造者与守卫者的身姿,还可以看到青山绿水的新风貌。不同的身姿与情景,不同的目光与关怀,重重望远,莘莘动情。我们在这些作品中,在这些被画家描绘的碎片中,在这重重的目光与关怀中,总能感受到画家们随时代变化而散发出的关爱之情,感受到那种与都市人相通的市井风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艺术家们的交叠而又一以贯之的关爱正有这种豪迈之情。

“写时代精神、传时代内涵”。每个时代的精神内涵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彰显其独特的时代特性。当代画家范迪安先生的大写意绘画,从图像性、符号性等议题研究了中国文化的实质与思考方法,其创作内容反映了在全球眼光、当代经验影响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现代画家徐冰先生曾说“这个社会进入现代,我就是现代艺术家;进入当代,我就是当代艺术家;回到中国,中国是最具实用性的地方,我就应该是最具有用性的中国艺术家”。徐冰这番表述以及他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个时代最大的特质——多元性,艺术不再只有纯粹传统的审美,具有更加多元化的解释,而艺术家的身份也在不断突破传统的定义,在具体情境之下可獲得新的内涵。艺术创作所表现的内涵可以是“过时的”,可以是超前的,也可以是当下的,但不论哪种,都无法避免从属时代的“现代视野”,而“现代视野”的形成就依赖于艺术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观中国写意油画家们的作品,城市、乡村、小巷、街道、海岸,所表现的内容正是“现代视野”下的景象,消防员、建筑工人、农民形象等,所表现的人物正是“现代视野”下的人物。

四、中国写意油画之表现形式

油画独特的覆盖性强、易修改的属性区别于传统中国写意画笔墨速干、不宜修改的特性,给予画家们营造空间意境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当代油画不仅在题材上与传统绘画有所变化,表现形式上也多种多样,平涂式、厚涂式,加之各种综合材料的运用,也使其画面更具冲击力与体量感。中国写意油画家张杰的作品《陪都依稀》选用方式是碎片集锦式的。化整为碎,复又缀碎为整,用这种方法,让城市立起来,成为斑驳云烟似的背景,成为城乡迁徙者蓦然面向的周遭。中国写意油画家郑志慧的作品《家园》则选用平涂式方法,运用不同色块的整合构成统一整体的画面,营造出简单、平静、舒适的气氛,契合家园温馨的主题。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画家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展现不同的意向意境与风景面貌。

除碎片集锦式与平涂式绘画方法外,写意油画家们还经常利用切割的方法的塑造。运用这种塑造方式常常能营造出非凡的意境、斑驳的肌理,深远的空间,如烟似雾的渲染。在绘画题材选择上,除城市碎片外,他们还乐于跟随古代文人墨客的步伐,描绘山峰的雄伟、大川的辽阔,寒光远山,重峦叠嶂。运用大笔触描绘的形式,惬意挥洒,抒发心中逸气,“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斑斑驳驳、层层叠叠形成一种交叠写意的沉郁效果。谢森的《苏巴什·遥远的夕阳》、王锦涛的《城市重构系列》 李和的《山村夕照系列》、姚枫的《纵横征程》,在这些写意油画作品中,凝结着关怀无尽的交叠的目光,跬着泼洒挥抹的交叠的写意,汇成极具国风写韵的风神。绘白云烟山、蕴山川的风韵。在这里留白这种中国画中的绘画方式运用到油画中与油画色笔的多种技法结合,常常能塑造出山川磅礴的气度、缭绕的云气。

五、中国写意油画之展望与期许

中国写意油画是油画本土化的体现,也是继承传统的表现。历经前辈艺术家们坎坷探索,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油画形态。纵观油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是在不断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风格。巫鸿先生在《美术史十议》中曾言:“提倡复古者并非是要全然不变地‘恢复’或‘恢复’真实的古代,而是把将来折射为过去,通过对某种遗失形象的回忆、追溯和融合实现一种当代的艺术理想。”6这对于当代艺术创作来说,传统依然是创新取之不竭的源泉。只有立足传统,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服务人民的作品。

“画什么,怎么画”,这个命题一直是历代油画家们致力于探索的。绘画要体现时代的多样性,展现不同的审美情趣。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的评判标准都应以中国的标准来进行。西方油画传入中国才100多年的历史,最初我们跟随外国大师的步伐,学习他们的绘画风格,以西方之标准评价衡量中国的艺术品。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不仅是我们绘画面貌的改变,亦是传统绘画标准的“重生”。中国绘画的本质早已体现在古代绘画理论大师的作品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对意境、色彩、构图、用笔都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这就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最根本特征。当然在今天这个时代大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学习西方也是必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在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保持自我“本性”。中国绘画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其他艺术并运用到创作中,赵孟頫以行书入画,“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7绘画与书法笔墨相通。吴昌硕以篆书入画,所绘作品构图新颖,敷色大胆而自成一派。在中国画中如此,在学习西方油画的过程中也必不能丢弃传统文化。

20世纪30年代,学习西方油画在国内掀起热潮,“决澜社”崛起。这一时期,傅雷先生就以超前的意识感受到中国油画发展的弊端,其曾在《我再说一遍:往何处去?往深处去!》中说:“幽闭在因袭的樊笼中的画家或自命为前锋,为现代化的洋画家,实际上都脱不了模仿,不过模仿的对象有前人和外人的差别罢了。”8这就启示艺术家们要摆脱照抄生活、复制生活的模式,真正做到“术”的表现。所谓“术”即是“美术”中的“术”,美因术所体现,术常常表现于空间、体积、造型中,在绘画过程中要经过长期观察,不断积累,使之基础坚实,在画面中体现“术”,进而展现“美”。在这个图片化泛滥的时代,把握艺术语言的本体化,发展创作规律,努力探索中国的绘画语言和精神面貌,正是新一代青年画家们的使命和追求。

如今中国写意油画的兴盛,展现出中国油画创作有质的飞跃与大的转变。中国现代的这些写意油画家在艺术实践和艺术追求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推动了现代写意画风的形成、发展,使得个性的中国写意油画从不成熟到成熟,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泻而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写意油画作为中国式油画,将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真正走向世界,使得中国油画作为一种视觉图像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晓明.再论林风眠的“调和中西”艺术思想[J].艺术百家,2011,27(S1):237-240.

2. 刘石.诗画平等观中的诗画关系——围绕“诗中有画”说的若干问题[J].文艺研究,2009(09):41-52.

3.朱良志.水不流花不开的寂寞[J].艺术百家,2009,25(05):52-62.

4.唯先.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J].探索与争鸣,2012(07):82.

5.刘诗源.美术史的视野——浅议巫鸿《美术史十议》[J].艺术教育,2017(17):144-145.

6.崔庆中.元代赵孟頫的“书画用笔同法”及其影响[J].公关世界,2018(02):71-77.

7. 洪新发.当代油画本土化思维初探——浅谈中国油画意象表现与审美[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4):2.

8.张文亮. 画为心迹——浅谈油画本土化[J]. 中国油画,2019(2):1.

作者简介:

林家敏,硕士,长春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油画

通讯作者简介:

谭丽娜,硕士,长春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油画

作者:林家敏 谭丽娜

上一篇:剪纸艺术服装设计论文下一篇:会计信息模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