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2022-04-27

“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于漪老师的这句话概括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实践中,阅读多流于形式,它仅仅是老师“讲解”课文的引子,是课堂的一个程序,一篇课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怎样改变这种现状,真正的让阅读教学抢占课堂主阵地,是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1: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听、说、读、写的统一,在新型的教育形式下,传统的阅读仍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阅读是简单的,也是张口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在我们的平常教学中,阅读是否发挥了它真正应有的效应,为我们的教学铺路呢?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呢?从事了九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也总结了几点阅读方法,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提高阅读兴趣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从小培养兴趣,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小学语文教学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描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练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大脑中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在阅读中得到乐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做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来抓。

二、着力培养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如果教师认为教学时应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学生只要能把老师讲的知识记住就行,这样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学得死,知识面窄,更谈不上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只有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老师是代替不了的。老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外因,只有用外因去激发学生的内因,让内因起作用,才能引起质的变化,一旦学习真正成了学生主观上的需要,那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树立教学的整体观念

语文就是一个多因素的整体。就小学语文来说,是由识字、写字、听话和说话、阅读和作文诸因素构成的,诸因素之间又有各自的体系。通过科学的排列组合、纵横联系,构成语文学科的整体。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课文的整体观念。对于学生来讲,首先要学生了解本课的内容大意,知道主要讲些什么,而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理解,最后再总起来阅读,体会得才能更深刻。另外深钻教材是树立整体观念的前提,钻研教材不仅要掌握每节课所教内容的训练重点,还要把所教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处理好今天与明天、上学年与本学年的知识内容上的关系,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就会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进行序列训练。只要胸中有全局,分段把好关,层层打好基础,处处围绕主线训练,就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刘集镇鲁庙小学)

作者:李拴巧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2: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尝试

“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于漪老师的这句话概括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实践中,阅读多流于形式,它仅仅是老师“讲解”课文的引子,是课堂的一个程序,一篇课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怎样改变这种现状,真正的让阅读教学抢占课堂主阵地,是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可供参考的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在教学实际中作了大量尝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朗读训练,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标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教科书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生机盎然的有机体,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让学生朗读真是对教材的一大浪费,只有加强朗读训练,才会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学的魅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1.朗读的目的性要明确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明确训练目标,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朗读指导要具体得当

加强朗读训练,并不是机械地、盲目地多读,而是要根据朗读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进而更好地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形式多样化

朗读形式多种多样:自由读、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也可由老师范读,听录音、开展读书擂台赛等手段辅助,让学生常读常新,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找准阅读切入口,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进程。”这就告诉我们“读”自身的重要意义,不学会阅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利用课堂这个大空间,对课文及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归纳、提炼,找到恰当的切入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松树金龟子》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突破口:“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明白作者对金龟子细致的观察,对小动物的爱心,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及对待科学的认真态度,同时也弄明白了金龟子的生活习性、死亡和繁衍等知识,一节课改变了过去对说明文的枯燥讲解,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三、丰富情感,提升阅读魅力

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己、人生社会的有益提示。”这也就是我们倡导的语文与生活。生活即语文,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发表自己的看法,丰富自己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亲情教育单元,这里有细腻的母爱、有深沉的父爱、有真挚的兄弟情谊……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之爱、兄弟之情、同学之谊,从而知道感恩,知道珍惜,进而学会关爱他人,懂得付出,这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目标。在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时,白求恩同志离学生已经很远了,但白求恩的精神永存。当时,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已评选揭晓,其中一位几十年如一日行走在“马班”邮路的王顺友,他身上所体现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白求恩精神的精髓。由于引导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社会热点话题联系起来,结果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明显提高。

四、提高个人素养,适应课堂需要

优秀的文学作品,形式美轮美奂,内容纵贯古今。阅读这样的文章,首先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要有博古通今、兼收并蓄的储备,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要求老师有对语言文字独特的感悟。语感是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的集中体现,一堂好的语文课,还要靠教师优美的语言呈现给学生。试想,一篇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如果你只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地讲解,你怎能将这堂课上得绘声绘色呢?怎能带动学生情感共鸣呢?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善于驾驭文本,能用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刚柔相济的教学语言,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对文本多层面、多角度的理解,而获取知识产生情感共鸣。

新课改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阅读已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依托,而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观念的重要途径。所以,要让阅读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抢占语文课堂主阵地。

作者:张斌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3: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让阅读教学能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可以学会生成,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一点浅陋的心得,在此文中,我从创设情境,领悟意境拓宽视野,走近作者合理联象,放飞思绪三方面谈了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 联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实施课程改革的地区已经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都期待课改能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陈旧模式,但教材的变动不是改革的根本,真正带动老师们的应该是教育观念的改变。今天我想在此谈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提高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来提升学生在阅读中的解读能力的一点浅薄看法。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一、创设情境,领悟意境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前段时间,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夏衍的《包身工》时,我就设法让学生走近包身工。首先,我在学生和包身工身上寻找共同点,比如,年龄相仿,一样有梦想------再反过来,比较他们的不同,衣食住行之间的差距。这样,学生的体会自然就深了,首先,他们有共性,学生们就会自然衍生同情,他们就会去想,去感受,走进他们的生活。这样,课文学习结束后,我布置的周记《我的幸福生活------读包身工有感》中就很明显的能看到学生感触很深,而且还有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也多了不少反思和感悟。

再如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许多学生可能并没有留意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拓宽视野,走近作者

很多的作品,距离学生已经很久远,作者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和学生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就需要我们选择适合的方法,引领孩子们跨越这条鸿沟,我选择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比如我在讲析《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之前,我事先让学生阅读参考资料,搜集与朱自清相关的知识点。课前先和学生一起利用好手头积累的材料,交流分析朱自清所处的时代特点,分析朱自清的思想性格,以及他的文章特色。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学生对作者及时代的了解就比较透彻,他们知道了文章写于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华大地,作者处于苦闷彷徨中,由一直呐喊、斗争的“大时代的一名小卒”而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解了这些之后,再分析文章中的景和情,学生就教易理解。大家也就可以想象和感受到朱自清先生独自一人漫步在荷塘边,仰望明月,细赏荷花,闻着淡淡的荷香。在这样一幅宁静、静美、淡雅、和谐的月下荷塘图中,怀着“颇不宁静”的心情,将一腔情感在此处倾泻,在自然和谐的月色中品尝暂时摆脱现实的淡淡的喜悦。作者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的情感也就易于捕捉了。

三、合理联象,放飞思绪

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如我在解读《鸿门宴》的人物时,我建议学生大胆联系当时的史实,展开联想,从历史事件上来总结分析人物。有学生在史记原文所没有对宴会中人物的神情、心理加以猜测,续写。从而多角度的分析人物,达到对人物有自己的见解。还比如,《荆轲刺秦王》中,鼓励学生拓宽思维,多方位分析人物,谈自己的见解。就有学生一反常见的赞美思路,指出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缺陷和不足。很有他的道理。这个学生从荆轲易水怒别,谈其性格的冲动;从庭上行刺失败,谈其剑术不精;特别是后面对荆轲依柱而骂,他认为荆轲是在为自己辩解,说失败是为挟持,而非自己能力不及。我觉得视角就很独特,也许观点未必一定正确,但值得欣慰的是,他思考了,他有自己的见解了。

“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这样即使是最为寻常之物,有了精彩的解读,也就绝妙无比了!

我认为,阅读教学不是将前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以前人的看法为引子,让学生借鉴,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飞自己的思绪。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真正感悟作品。

作者:倪芳芳

上一篇:程序启发教学法生物教学论文下一篇:自然主义教育观小学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