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2-09-12

新课改不仅是教材内容、教学形式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理念的转折, 犹如一股春风, 让语文教育旧貌换新颜。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感受到新课改带给自己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上更加得心应手, 富有成效。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集结心力, 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并且保障改革结果的切实有效。为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营造教学氛围, 让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改强调:要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就要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要有创新意识, 更新教学方法, 独立思考, 大胆探索。在这一点上, 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者、支配者的角色, 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的观念。因此,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从“教师主导”转变为“教师辅导, 学生主体”上来。所以, 教师就要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破“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行适时的指导, 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同时, 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他们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例如, 在交流阅读感悟的过程中, 教师只有以欣赏的态度积极地去面对每位学生的真情表白, 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感受其内涵, 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 才能成为学生忠实的听众, 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耐心, 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 充满挑战与创新, 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 只有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自由, 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 他们才能自主地思考、探究, 才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潜能, 从而实现创新。

二、优化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学生长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知识被强制性的往头脑中灌输, 必定失去学习的兴趣, 要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必须在教学中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感觉到是我要学, 而不是要我学, 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就是说在课堂中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 而是尽可能地提供机会, 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讨论、去活动。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 主动到学习中来。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说是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之本,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 始终要以学生为主本, 才能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有利的环境, 贯彻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在赏识中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能够展开丰富想象, 在探索中有所创新。在教学上, 以引导为主, 促使学生探索, 在赏识中自主解决问题。如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时, 首先在多媒体软件中显示了一个大石头, 并板书课题, 鼓励学生质疑, 有学生提出:“石头有多大?”另一位学生则问:“‘石头奇怪在哪里?”还有的问:“这么大的石头是哪里来的?”于是, 我不失时机, 对他们进行表扬:“很好!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 提出了这么多令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 我看谁最醒目, 能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 自己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在受到老师表扬后, 都情绪高涨, 纷纷愿意自主解决问题。这样, 教师只是作了引导, 学生们的脑子里就拼发出无穷无尽的点子来, 从而训练了学生求知探索、质疑问难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只局限于沉闷的、死板的读与解决课后问题中, 而要在这旧框框中摆脱出来, 就得在沉闷中寻找乐趣, 活跃课堂气氛, 促使学生思考问题, 想出不同的解答方法, 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如在《蜜蜂》一课中, 我除了让学生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外, 还在课文结束之前提出一个问题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加深理解: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种无法解释的本能到底是什么?除了法布尔这种试验方法, 你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又如《听听, 秋的声音》中, 除了课文中听到的秋的声音, 你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于是一下子功夫, 什么“动物声音”、“花儿的声音”、“云朵的声音”、“小草的声音”等等。这时, 我肯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并因势利导, 请他们将自己的感想写下来。故此, 在教学中, 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他们在乐趣中思考, 在赏识中思考, 在思考中探索、创新, 对培养学生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综合实践, 深化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并且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所以, 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得不完备的知识到课外去充实和丰富, 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到课外去扩展和延伸。为了减少课外阅读的盲目性, 可以采用以一带一的方法, 即学完一篇课文后, 向学生推荐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 我们在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 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更为广阔丰富的自然和社会。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体验全新的感受。如学了集邮这个单元, 我让学生去收集邮票以及相关的知识, 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摘要:新课改不仅是教材内容、教学形式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理念的转折, 犹如一股春风, 让语文教育旧貌换新颜。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感受到新课改带给自己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上更加得心应手, 富有成效。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

上一篇:新时期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下一篇: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