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阵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师院校应改变教育观念,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式,健全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论文 篇1:

贵州省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工作事关国家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各省高师院校在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师范类专业认证系列实施办法。贵州省部分高师院校结合相关政策文件,率先开展相关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尤其以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为主要改革方向,以期进一步为地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输送优质教师储备人才。

关键词:贵州省 高师院校 师范生 培养现状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为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教师教育正处于由传统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由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中。[1]究其改革根源,一方面,为完成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推进终身教育学习机制;另一方面,教师教育改革必须以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总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在近几年大数据加速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全国首批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而基础教育发展相较于全国水平仍处于中下游阶段,为此,贵州省高师院校紧跟时代步伐,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导向,率先在部分高校积极启动本科人才方案的修订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做好方案,借大数据之强风,发展贵州教育事业。

1.贵州省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现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学校发展至今,现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7年成为贵州目前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2013年,学校出台《贵州师范大学关于制订2013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意见》遵循“系统设计、分类指导、强化实践、提高能力”的思路,按照学业、就业、创业“三业”贯通,以“出口”“引导”“入口”的要求,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稳步实施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方案中,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交叉融合、能力导向、分类设计、分层培养、自主选择”等六项原则。在学校总体目标的设置下,分别设置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目标、非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目标。其中,教师教育类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先进教育理念、牢固专业知识和较强教育教学能力,服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合格资质”。在课程设置体系中,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在各师范类专业或教师教育方向专业中达到22学分,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占12学分。

2.贵州省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技能培养路径分析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各高师院校必须要在师范生培养模式上“花力气、下功夫”,综合贵州省各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1课程理论教学

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活动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阵地。不同于职业教育形式,普通高等教育更倾向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此,高师院校将师范类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理论着重在课堂上讲解,理论必修课程环节学分大于实践必修环节学分,加之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课程让学生体会不到真正的“讲台感觉”,致使师范类专业学生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课程理论教学更多的为学生展示了教师的静态理论知识,缺乏实操性的演练。

2.2实践活动教学

近年来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号角的吹响,为部分高師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敲响了警钟,不能再一味地使用“满堂灌”教学,如何将学科知识与教师实践能力并行发展,是增加师范类专业毕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保障。因此,贵州省各高师院纷纷发布各自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指导意见,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学生毕业要求的必修部分,且要求实践学分比例不得少于一定比例,方可毕业。

2.3“以赛促教”新形式教学活动

贵州省高师院校“以赛促教”教学形式源于近几年师范类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的兴起,贵州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自2015年5月开始举办第一届,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贵州师范大学作为往届大赛的承办单位,为每一届大赛设置提供了准备场地、竞赛场地、观摩场地等优质竞赛资源。参赛学校面向贵州省内开设师范专业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及具有师范专业的独立学院。虽然举办时间不长,但每一届都对各高师院校产生教学影响,在全省教育领域范围内兴起了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的学习之风,通过比赛胜出的选手一般可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3.贵州省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的发展趋势

3.1落实国家专业认证,完善各高校教学资源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于2017年11月发布,此办法的发布,标志着全国师范类专业建设正式进入了大步改革的新阶段。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从四个方面分步骤开展专业认证工作。[2]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可实现一次数据录入,多种用途并存的多重效用。一方面,激励各高校完善自身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鼓励各高校积极申请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最终实现师范类专业的卓越教师培养目的(第三级专业认证)。

3.2迎合地方发展需求,修订师范生培养方案

师范生培养方案是实现学校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的政策性需求。各高校应结合所属区域特色,修订适应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基础教育输送优质教师教育储备人才的源头力量。方案的制定应鼓励多元化,如创新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联合培养机制,鼓励师范生多实践多总结,争取在实践中总结不足。积极倡导“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实践基地紧密联系,大胆尝试“岗位置换”,鼓励高师院校教师赴基础教育岗位任教,切实将高校理论知识与一线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将实践经验反馈至高校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

3.3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培育师范生教育情怀

教师情感共融能力是教育者最高的情感境界,正如各学科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学会后如何将其在生活中进行使用,产生对生活和真理的热爱,这才是学生“乐于学习”的最终目的。高师院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师德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师范生教育情怀,加强学生的从教意愿,用仁爱之心培养一批有爱之心的准教师。

教师教育培养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界的一份子,力量虽然微弱,但每一位教师的光和热聚集在一起,便足以让学子们感受到教育带来的光辉与温暖。

参考文献

[1]刘旭东.以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核心推进教师教育改革——西北师范大学的改革实践[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5-8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Z].北京.教师[2017]13号文件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视域下贵州省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6C04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务处;贵州师范学院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办公室;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作者:孙晶 蒙丽杨 胡佳佳

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论文 篇2:

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与高师教育的应对

摘 要: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阵地。新一轮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师院校 应 改变教育观念,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式,健全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 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素质;师范生素质;高师教育

文献标志码:A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秋季开始试行,并于2005年在全国全面实施。新课改 已走过了8个年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其效果也日益受到了人们 的普遍关注。新课改能否顺利有效地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此次新课改提出的 新 要求。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阵地,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基础教 育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高师院校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便是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 要。

一、新课改概要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实施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构建起我国的符合 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其基本指导思想,把实施 素质教育作为主要手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说法,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 变”:一是在课程目标方面,摒弃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要求,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二是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不同价值 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与比较合理的比例,要使之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和学生 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三是在课程内容方面,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内容体系,以让 学生 能更多地学习到与日常生活及与现代科技相关的“活”的知识;四是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 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 合作;五是在课程评价方面,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六是在课程管理 方面,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以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从而也增强教育 的针对性[1]。

新课改的这些改变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高素质的教 师去完成,这就对教师素质和高师院校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关于教师素质,林崇德等人认为,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 育教学效果并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在结构上 可以分为现代教育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2]。新课 改中的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新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要求,都强烈 地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的体系,对广大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新课改对教师教育观念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改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它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次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 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

新课改方案要求,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让学生 主动 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做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 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人师转变为与 学生平等的“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教 学观念,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的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

2.新课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

此次新课改,整体设置了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了综合课程。在课程内容上 ,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 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统上,教师只需要懂得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就能胜任教学工作,但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这已不能适应要求。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 桶 水”。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教学观和知识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即使有一桶水,也未必就 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所以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还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 识面,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这也就是说,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的要求 ,已不再限局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强调多层次的复合的知识结 构。

3.新课改对教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使教师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 些挑战有: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课,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 习, 如何合理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的不再只是会备课、会上课 ,还要 求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与家长、与同事及与教育管理者进行合作,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 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的规定更要求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和传播知识的工具。新课改 强 调师生交流,强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 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要具备对课程 进行整合的能力和课程设计的能力,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新课改还 要 求要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而要使这些学习方式能顺利开展 就要求教师 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要善于把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善于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 反思和探究。

4.新课改对教师身心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重的工作,需要教师要有巨大的身心付出。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 全 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胜任多种角色,要面对多种挑战。 因此,教师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 的性格特征、稳定的情绪 和清晰的自我意识等。

三、目前高师学生素质欠佳的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教学评价等方 面都作了重大调整,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也是高师 的学生应该具有 的。但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学生从师素质的培养 和从师能力的训练,从而导致高师学生的整体素质欠佳。

1.高师学生素质欠佳的状况

(1)专业精神缺乏,现代教学理念模糊

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高师学生素质欠佳,主要表现在高师学生缺乏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政治 思想 觉悟和价值观念,缺乏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很多学生不是把教师当做一种神圣而高 尚的职业来看待,而是把它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在教学理念方面,目前的高师学生的现 代教 育理念模糊,相当多的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知之甚少,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 念也比较陌生。

(2)知识结构不合理

当前,很多高师学生只重视对本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就造 成了文 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孤陋寡闻、理科学生则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甚少的状况。同时 ,由 于课程设置的单一和封闭,由于过分强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使得学生的学科知识过窄, 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缺乏教育科学素养,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不能适应新课程 改革的需要。

(3)教学实践能力差,教育科研能力欠缺

教学实践能力是高师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 能力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等。虽然这是教师必备的重要的能力,但往往被学生 忽视,很多高师学生只一味地追求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的获得。新 课 改强调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和反思性的实践者,要求要重视校本教研。按这个要求来说,具备 良 好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就是成为合格教师的前提。但目前的情况却是,许多高师学生的科 研意识淡薄,许多人甚至连一个有创新性的教学设计都写不出来。

(4)心理素质欠佳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大学生学习方 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一些高师学 生 往往表现出焦虑、抑郁、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状况,总体表现为心理素质欠佳 。

2.高师学生素质欠佳的成因分析

(1)高师院校办学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这主要表现在很多高师院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在专业设置上均倾向于使之向有利于短期 需求的方向靠拢,倾向于过度追求就业率,即把学校的利益放在首位,因而忽视了对学生 长远发展需要的考量,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2)高师院校学科本位、专业本位和课程本位思想严重

目前,师范院校的专业还是依据中小学的学科科目来设置的,即中小学有什么科目,师范院 校就设什么专业。各院校在培养目标上虽然都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但在培养过程 中却发生了偏差——培养学科专家而非中小学教师,这样就出现了培养的人才重学术性而轻 师范性的本末倒置的状况。

(3)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仍只立足于某一专业,仍只重视本专业课程的纵向发展,而忽视 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在课程结构上,仍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主,学科专业课程在整个课程结 构中的比重过大,分科过细,而且内容单一和陈旧,而教育学科的课程则太少,只是一种“ 点缀”。与此同时,公共基础课程也主要以政治和英语为主,真正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 文化基础类的课程则很少,如文学、历史、艺术等课程在很多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另外,从 课程实现方式的角度来看,教学实践性的课程也非常少,教学实习和见习的时间也太短,有 的甚至只是走形式,不足以让高师学生真正了解和熟悉教学实践。

(4)高师院校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高师教育仍然较普遍地采用以学科为中心并且将学科人为地加以分割的知识教 育的教育方式,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则重视不够。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就 是要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组织的能力,具备科 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目前高师院校中常见的却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 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这是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背道而驰 的。

(5)高师院校的教学方法不科学

在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宠大,教学内容过深、过细,教学往往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 论。陈旧的教学方法如“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旧被很多教师所采用,而一 些科学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则很少被应用。这样,往往是课堂 上教师 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则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造成了教学与社会、与基础教育实 际的分离,也造成了学生和教师的分离,而且在无形中也扼杀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 也使本来具备一定自学能力的学生成为了接纳知识的“容器”,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创造 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四、高师院校培养新型的高素质教师的几点建议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针对目前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新课改的要求还有一 定距 离的现状,高师院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培养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的高素质 人才。

1.改变教育观念

高师院校要培养新型高素质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是第一要务。为了顺应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 的要求,高师院校应打破传统办学理念的束缚,明确认识新时期高师教育的重要作用,全面 认识 高师教育在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从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学 历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 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以适应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 求和新挑战。

2.完善课程设置

一是应适当减少学科专业课。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学科专业课所占比例普遍过大,一般占到总 课时的60%-75%,而对教师专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教育类课程则只占不到10%的比例。这导致 了高师院校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畸重畸轻的状况,所以有必要适当下调学科专业课所 占的比例,从而体现师范教育的师范特色。

二是完善教育类课程。目前高师院校开设的教育类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 等,教学中主要强调的是理论学习,与基础教育实践的要求联系不够紧密,而且其重要性也 往往不被学生认识。针对这种情况,应更新和拓宽教育类课程,形成以教育基础类课程、教 育文化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相结合的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同时 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是加强教育实践课程。开设教育实践课程是提高师范生的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其实践作进一步的整合。针对我国高师教育中目前严重存在着的 重视学科理论教育,教育实践类课程形式单一且时间也明显较短的状况,应该加大 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同时完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制度,与中小学建立起交流与合作的 关系,使学生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能结合起来。

四是增加综合实践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面积增加了综合性课程,要求师范院校要 培养能胜任综合性课程的教师。为此,师范院校应突破自己的课程体系单一的状况,加强 综 合课程,注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和多学科的融合,实现相关课程内容的交叉与整合,使课 程内容综合化和通识化。

3.改进教学方式

应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本,树立活动教学观,采取多样化的教 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改变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并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 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也为其日 后从事教学工作提供示范和引导。

4.完善评价体系

从高师院校现有的评价方式来看,其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发展 和教育教 学实践能力的评价;评价内容仍侧重于学科知识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价值观及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的具体做法仍以纸笔测验为主,仍采 用的是量化的评价方式,评价的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为此,高师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 准。在评价的内容方面,应注重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素养等综 合 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应改变传统的单一量化的评价方式,采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在评价的标准上,应体现其开放性,不强求结果 的标准化与唯一化;在评价的过程上,应关注评价的过程,发挥评价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 作用。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师的教师是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也是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师范教育能否适 应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能否为基础教育培养出合格的教师,关键在高师院校的教师。因此,在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设法使师范院校的教师紧跟新课改的步伐,更新教学观念,采 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成为推进与实施新课改的“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1]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 社,2006.

[2]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4]吴志功.21世纪高师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调查及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教基[2001]17号.

[6]刘景世.新课标下高师院校师范生角色转换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 006(1).

[7]宋明钧.高师学生潜能挖掘与素质培养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6(11) .

〔责任编辑:崔永平〕

作者:习恒珍

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论文 篇3:

对师范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的调查及教育对策

摘要:近年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师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师范院校要把“信仰教育、道德教育”作为师范院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信仰教育、道德教育”来推动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师范院校要加强专业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师范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周艳华,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教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日益弱化,师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如何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现实而又急迫的大问题。笔者对河北省的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唐山师范学院、承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900名师范专业的学生开展了一次关于“师范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无记名的问卷调查。这900名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文科生450人,理工类450。从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入手,找出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师范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有误,政治观念淡泊

作为社会上的高素质群体,大学生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精神。但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大学生不具备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缺点缺乏认识,甚至把一些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的资本主义制度当作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例如,有17.01%的大学生“理解共产主义时,认为那只是一种构想”;有13.89%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各有利弊,无优劣之分”。可见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怀疑、动摇,缺乏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清醒认识。这些观念已经属于严重的政治认知错误。在调查中还发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漠视政治,对政治生活无动于衷的消极现象,典型表现体现在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熟悉、不了解,缺乏对国家的命运、前途的关心。如,对党和国家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感受选“不清楚”的有5.9%,在回答“您对在师范类大学生中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感受是”这一问题时,选“没感觉”的有10.42%:在回答“最近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您认为”这一问题时,有12.15%的学生选“没注意”,类似的选题“不清楚”的都占一定比例。

(二)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

在以实用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各种西方非主流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价值追求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表现为:

1.在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上:部分师范生注重索取,回避奉献。受各种西方非主流的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身上体现出个人本位和反集体主义倾向。在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中,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受到冷落,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过分注重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过分注重个人发展,忽视社会责任。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或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2.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部分师范生“重物质”而“轻情感”。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大学生把珍贵的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利益关系。在与一个人建立不建立关系方面、建立何种程度的关系、完全取决于该种关系能否为自己带来物质上的利益关系。许多大学生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更多地注重人际关系的物质内容,忽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调查中,有43.75%的大学生认为注重社会关系网的建立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必然现象”,有38.54%的学生认为“虽然不好,但又不得不编织关系网”,仅有17.7l%的大学生将之视为“不正常的人际关系”。这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这种社会风气产生了趋同心理和行为。

(三)部分师范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对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的认知程度较高。他们普遍对社会所抨击的“不孝敬老人”、“见死不救”、“酒后驾车”等社会不良现象深恶痛绝,而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良好的道德行为表示肯定。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大学生身上体现出的较高的道德认知与他们的实际行动之间存在较大反差。在现实生活中,出于对自身实际利益的追求,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水准滑坡的现象。如对于考试作弊问题,有13.89%的学生承认“想过但未付诸行动”,承认“作弊过一两次”的学生占39.58%,承认“有过多次作弊”的学生占5.56%;对于部分毕业生“任意修改成绩,伪造假材料”和“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现象,45.83%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理解”。

同时,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发展,大学生身上体现出的道德滑坡现象从现实世界延伸到虚拟的网络生活。我们在现实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网络上却被一些同学抛在脑后,他们在人格上,出现了虚拟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严重背离。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如在校园BBS上的回贴中,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随处可见;肆意诋毁、诬陷他人或者造谣等网络不文明行为相当严重。

三、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摆脱“名”“利”的束缚,师范院校要站在培育“未来教师”的高度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和完善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一些师范院校领导的办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师范院校领导仅仅把SCI论文数、博士点、自然科学项目获奖情况、师资队伍、学生就业率等硬指标的好坏作为办学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而把学生的信仰教育、道德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无关全局的软指标来对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务虚多而务实少”,使得师范院校的信仰教育工作经常处于“软化”状态。师范院校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决定了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这就要求师范院校的育人标准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师范院校。师范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师范院校要站在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传承人”的高度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把“信仰教育、道德教育”作为师范院校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信仰教育、道德教育”来推动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项目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强化“师德”教育。抵御“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激烈的市场竞争,诱发了人们急功近利、重利轻义的价值导向,实用主义价值观开始在师范院校泛滥。目前,大部分的师范生存在过分强调专业而道德素质的倾向。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当问道:“你是否认同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在

道德方面要比一般大学生略高”时,有44.1%的人回答:“无甚区别,都是大学生,大家都一样。”可见大部分师范生对自己道德角色的定位,存在人为地降低道德标准的倾向,严重影响到师范生作为一个被教育者本身的接受主体意识。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中人们对知识的追问,所关心的问题已不再是‘这是真理吗’,而是‘这有什么用’、这句话意味着:‘这种知识有没有销售市场’、‘这种知识能否保证我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居于不败之地’,从而导致了教育内容上的功利化倾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缺失智慧、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今天的师范生是明天的教师。这就要求师范生不光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风尚,能够在青少年学生中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普通教育不仅需要有知识技能的教师,更需要有品格优秀的教师,教师培养者不能把没有核心灵魂的教师交给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必须培育准教师们“尊重-关怀-责任”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带到他们的教学工作中去,让教师们带着灵魂去实现自身价值。师范院校必须重视自身培养教师的职责,以及它向学生传授道德、伦理、品格的功能。只有这样,教师培养才有灵魂,教师也才能具有师魂的重要组成要素——优质品格。

首先,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入手,要引导他们科学地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调查显示,有50.35%的学生认为自己选对了职业方向;26.39%的学生自认为有点选对;23.26%的人认为选错了。如果再给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28.13%的学生表示会重新选择职业;29.17%的学生认为可能会重新选择;只有42.7%的学生认为自己会继续选择教师职业。结果表明,师范生重新选择和可能重新选择职业的百分比相当高,表明部分“准教师”们对教师职业信念缺乏足够的忠诚度。这样的准教师,日后走上讲台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为师之道。因此,“高师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应从培养崇高的职业理想、增强对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入手,使高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将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未来的教育工作统一起来。”

其次,要完善师德教育模块内容的设置。突出师范特色。目前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中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在教育专业课中固守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教师职业道德”对于师范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学科,这样单一的课程设置无形中淡化了师德培养的重要性。目前有关教育伦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教材不少,但能把师范生品质特点与教师职业道德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体系的教材不多,因此,师范院校应当强调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单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全面系统地解决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道德认知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意识,从而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坚定职业道德信念,增强职业道德勇气,在其以后的教育实践中躬行践履,知行合一,完成其身负的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责任。

(三)专业教师要“转变角色”,充分发挥专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生前常对他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说:“你们一定要懂得,你不是教物理,你是教人学物理。”但反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教育的育人功能严重脱节,立德树人这一重任被完全交付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调查显示,在回答“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17.01%的学生选择“经常”,其他则为“有时”或“从不”;在回答“您认为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结合的如何”这一问题时,有33.68%的学生认为“没有结合”,另有46.53%的学生认为“结合的一般”。在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下,导致了在师范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而“轻思想政治素质”的现象,从而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专业”障碍,导致在部分师范生中出现政治信仰模糊、理想信念不坚定、道德水平滑坡的消极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的消解。

师范院校要加强专业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一定要把本学科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尤其是价值观资源挖掘并艺术地呈现出来,使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培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就意味着现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职业角色已经大大扩展,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提问者、辅导者,同时也是聆听者、欣赏者、关怀者,更是学生的伙伴、照顾者、引导者和榜样。教师在学生面前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自然携带并传递着不同的价值观,这种镶嵌在知识事实和学校生活过程中的价值观影响,决不是诉诸课程文本和简单的道理即可实现的。”“操作能力和学术能力尽管非常有价值,也很重要,但它仅仅是我们作为人的发展需要运用的资源之一,而不是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唯一依托,我们还需要其他丰富的内容:人的关心与爱心、真实的情感与体验,集体的协调与合作、相互的理解与共识、价值的选择与发展,这些是人类在生活世界中应该予以考虑的内容。”否则,我们培育出来的学生,将是“功利化、对象化以及物化了的人。”德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德国师范院校,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去学习研究,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教师也要注重从这些角度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毛亚庆,高等教育发展的知识解读[J],教育研究,2006(2):27.

[2]洪松舟,品格教育:师范教育之魂[J],现代教育科学,2007(5):12.

[3]马珍萍,胡建平,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46.

[4]朱小蔓,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当前亟待解块的三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7-09-06(5).

[5]毛亚庆,高等教育发展的知识解读[J],教育研究,2006(2):28.

[6]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87.

责任编辑 何颖萍

作者:周艳华

上一篇:学校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论文下一篇:各盟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