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师德建设论文

2022-04-16

摘要:教师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教育全局、民族振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事业。师范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传统优势所在,也是对教师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求。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地方高师院校师德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地方高师院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1:

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制度的施行,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的就业情况日趋严峻,提高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地方院校的当务之急。该研究在剖析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地方院校、家庭和学生个人4个层面对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出探讨。

关键词:地方院校  体育师范生  就业核心竞争力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消息,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34万人,将创造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惠青指出,虽然毕业上升人数在逐年增加,但是社会的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的在增加趋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当前,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难,提高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保证体育师范生能顺利就业,是地方院校需要重视的问题。该文从地方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的就业现状及形成原因出发,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提升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  地方院校体育师范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1.1 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随着国外专家、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风行,我国专家和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涉及这一理论的研究,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还未达成一个统一的界定。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和定义,将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界定为: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在校期间通过高校制定的科学、系统、具有地方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自身主动对道德品质进行修炼,对知识和技能缺陷进行弥补,最终形成的具有时代内涵的、符合自身价值需求的、独特的且不易被同行业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单个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体鲜明特征和属性的体现,并且在当下就业市场中有独特优势,在未来的职业进程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知识。必备的学科知识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运动解剖学、生理学以及学校体育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二是教育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班主任工作管理等。

(2)教学态度。良好的教学态度体系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对教育行业的态度,教师对教育行业的态度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第二,教師对教学对象的态度,只有秉持良好的教学态度,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

(3)教学技能。教学技能包括一般技能和专业技能。一般技能包括“三笔一画一话”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技能体现在良好专业知识储备、清晰地表述专业知识原理和专业技术动作示范能力。

(4)实践经验。师范生能充分地将自己所学知识和社会接轨,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去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5)就业观。大学生的就业观包含求职观、择业观和职业价值观,形成正确、理性、成熟的就业观至关重要。

(6)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注意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勇于创新,不怕苦、不怕累,在实践中培育创新精神。

1.2 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时代性。事物的时代性是哲学思维的体现,表示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变化,对于地方院校的体育师范生来说,就业核心竞争力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

(2)价值性。一是对自我价值的体现,掌握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体育师范生在面对当下“就业难”的困境中更具有主动权和话语权,能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找到立足点;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掌握就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实现快速、高效、高质量就业,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社会输送掌握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3)独特性。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体现在不易被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复制和模仿,这也是就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特征和价值所在。如果个体所有用的这种具有独特性优势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用人单位所认同和追求的,并且能为用人单位带来其他人不能带来的价值,那么就能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4)整体性。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性不是单个或某几个能力的体现,而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的体现,在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需要有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积极地反思自我,扬长补短,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协调发展。

(5)区域性。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的就业主服务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培育具有“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和教育。其次,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区域性还体现具有地方特色,体现地方传统文化,弘扬地方价值观,这也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复制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2  地方院校体育师范就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国家制度体制的变革

随着我国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制度全面推行,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若想从事教师这门职业,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师范生的就业优势锐减,地方师范院校体育师范生若想从事教育行业的难度系数增大。由于部属师范院校和地方师范院校在教育资源的享用上呈现出严重的不协调,且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上的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体育师范生能力相对缺乏就业核心竞争力。

2.2 地方师范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

地方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特点,但部分地方院校依旧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队伍结构和学科层次建设等因素,盲目地增设新兴学科,一味地扩招人数,大刀阔斧的改革,或是不加取舍的学习其他院校的培养模式和体系。部分地方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充分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的对接,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培养质量与市场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某些地方师范院校在体育师范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在学生的专业研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上流于形式,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创新思维,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实操性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2.3 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欠缺

一方面,由于某些地方师范院校对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的培养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甚至是忽視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导致学生出现错误的就业观和不成熟的择业观。个别高校教师的“先就业再择业”的错误就业观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误导,导致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出现扭曲。学生个人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也是导致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地方院校体育专业师范生大多是通过“艺术体育”道路进入到大学校园的,他们的高考录取分数要求较低,生源质量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学习基础差,缺乏原有知识理论的支撑,对知识框架的建构产生了影响,加之他们生性好动,不能静下心来专注学习。个别在大学阶段自我约束能力差,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上效果差,学习能力没有提高,最终导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不牢靠,在面对应聘单位严格的能力要求中,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自然会出现“毕业就失业”的现象。

2.4 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

如今用人单位为了筛选更好的人才为自己所有,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进一步提高。地方师范院校与相应的部属院校相比,由于自身知名度低、社会影响力小,用人单位对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而对毕业生质量的检验在时间上是具有滞后性的,若是盲目或是过于主观的评价,必定会影响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3  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要有效提升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从政府、地方院校、家庭和个人4个层面协同发力。

3.1 政府层面

一是规范就业环境。政府部门加强对用人单位应聘环节的监管,秉持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拒绝一切对就业环境有“污染”人才选聘方式。引导用人单位系统、科学、有效地对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做出客观评价,注重专业素养和师德品质等方面的考核力度。二是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出符合地方实际的就业政策。鼓励地方院校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办学模式,培养出正真具有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毕业生。三是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平台。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平台,为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和应聘单位两方提供高效的信息资源。对进入就业平台的单位进行严格的筛查,以此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地更新招聘信息,使得用人单位能及时地发布需求信息,求职者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用人信息。四是加强政府、基层单位和地方院校合作。政府做好桥梁和传话筒的作用,连接基层单位和地方院校。使地方院校能第一时间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以便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政府在提供必要的支持,不断完善各个环节,形成命运共同体,同时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作用。

3.2 地方院校层面

首先,地方院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培育具有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体育师范生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就业市场的大量信息,地方院校需要对就业市场的变动具有敏锐的嗅觉,根据市场的需求培育对口的人才,这样才不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地方师范院校需要有清晰的定位,打造地方特色,传承地方文化。在科课程设置上突出地方价值观和地方特色,形成其他地方院校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这也是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最后,为了促使地方师范院校体育师范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择业观,以及提升就业能力,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的教学中。根据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专业、个人喜好等因素设置相应的职业生涯课程,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就业观、择业观的形成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

3.3 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直接影响,对其的为人处世、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价值判断、价值选择都具有重要影响。而具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在大学生活中他们更懂得慎独,并加强自身品格修养,上下求索,努力锻造综合素质,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他们会对自我不断提出要求和目标,并不断地去达到所提出的要求和完成自身设定的目标。家庭教育对孩子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具有重要影响,父母应当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3.4 学生个人层面

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在注重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同时还需要拓展和强化自身综合素质,以此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例如,尽可能多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师范技能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社会实践等;抓住机会走出校园参加各项赛事,以此获得和其他高校同龄人交流的机会,继而拓宽自己的眼界;课余时间通过电视新闻、手机报或是去图书馆广泛涉猎社会信息和人文知识,锻炼自己的阅读、思考、推理能力。

在严峻的就业现实面前,地方高校师范生要正确判断就业形势,努力从个人角度完善自己。卓越的职业素养可以使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并使自身获得必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形成卓越的职业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自身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加强,例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独立性、敬业精神 、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

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探索专业领域的难题,勤奋钻研,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4  结语

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政府、院校、家庭、个人协同发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培育基本的职业能力,加强自我特色能力的培养,最终才能真正提高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霍小军.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起源及其含义[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47-48.

[2] 廖迎春.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7):77-79.

[3] 胡芸.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力的培育[J]. 继续教育研究,2012(3):121-122.

[4] 陈晓清.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261(6):92-96.

[5] 麦可思研究院,王伯庆,周凌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作者:申向军 陈远彬

地方高师院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2:

浅论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中巩固“师范性”教育

摘   要:教师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教育全局、民族振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事业。师范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传统优势所在,也是对教师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由单一师范教育努力转向综合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和巩固师范性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教师,助力师范教育事业振兴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改革;师范性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内各地的师范专业类高等院校逐渐开始主动求变或被动接受转型,普遍开始由致力于纯粹师范教育努力转向综合化发展。特别是地方师范类高校为了提高影响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提高收入等,高师院校“综合化”、教师教育“大学化”似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与之相伴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师范性”与“综合性”的取舍与平衡,已经成为决定高师院校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必然面对的重要课题。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先后开展师范教育改革,在综合大学内设置科系,采用开放和非定向的模式进行教师培养。国内的转型发展思潮,相信有借鉴西方经验的原因。通过研究与对比,笔者认为,根据地方师范类高校的定位,應当在转型发展中继承我国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强化“师范性”教育,通过培养出更多高素质职业教师人才提高全人口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一、国内外师范教育体系的差异对比

有史以来,教育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至于我国最早的学校,据《孟子》记载出现在夏代。从历史的维度看,“教师”这一满足知识传递和文明发展需要、具有重要地位角色、几乎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并始终受到尊崇。但是,学界共识认为专门培养职业教师的师范专业教育历史却只有300多年的历史,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已经与西方教育体系具有鲜明差异,特别是在“师范性”教育上已经形成了显著不同,构成了我国师范教育的特色优势。

(一)国外师范教育体系情况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独立专业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与大学联合—多渠道和多形式培养师资力量三个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初等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任务过于繁重,美国佛罗里达州率先试行了中小学教师单一工资制(即工资按照教师本人所受教育程度加以确定,而不再根据所任职的学校等级确定),专业类师范院校无奈只能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培养地,由于失去对生源的吸引力而逐年萎缩,至1949年全美专业高师院校只剩下14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为了生存,美国的师范学院纷纷改组为大学或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全部在综合大学开展。日本、英国、法国等在战前独立设置师范学校的诸多经济发达国家,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学习美国高校的模式进行教育体系的彻底改革,大幅缩减专业师范类学校的独立建制,转而通过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大学与专门委员会合作方式进行开放式和非定向的教师培养。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消师范学校的独立建制,直到1978年才重新设立3所教育大学。英国单独建制的师范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渐消失,师资培训成为综合大学的一项专业。法国也在80年代末开始由设在综合大学里的教师培训学院承担培养教师的任务。

(二)国内师范教育体系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经过72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纵观国内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不难看出我国对师范教育较之国外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根据2021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gkcx.eol.cn)显示,截至目前,全国仍有公办师范类院校224所(含本科、专科),其中211工程8所、985工程2所,我国师范教育的扎实底蕴和体制优势尽显。

对于教育体制的发展方向,国内学术界普遍倾向建立由高师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同时培养师资的“双轨制”教育体制。但在构建“双轨制”体系过程中不得不直面的,是地方师范类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由于我国编制制度的存在,地方师范专业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似乎是满足其主观需求和客观导向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长期将职业教师的培养作为单一目标,导致综合化基础薄弱、综合办学水平低,再叠加经济下行,导致地方财政投入能力有限,盲目跟风走综合化之路并非明智之举。

二、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功能弱化的原因剖析

(一)西方经验:“学术性”挤压“师范性”

从历史维度看,应该肯定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相较西方的优越性。但是,我国公办院校对政府投入依赖较强,在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高度依赖地方财政投入的地方师范类院校发展遭遇困境、亟需改革。而且在实践中,教育制度转型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经验的影响,而欧美国家在学术和科技上的优势很难不归因于其教育体系。在客观上,地方师范院校始终要面对社会思潮在与西方比较中提出的“独立设置用不用”的追问,还要承受其学术方面天然短板带来的“学术水平行不行”的责难。在主观上,认为从师范院校转为大学有助于学校形象和政治地位的提升,也有助于争取经费和吸引生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其实并不难在学术性与师范性中做出抉择。但是,学术发展既需要学术带头人的鸿雁效应,更需要学术研究的积累和知识系统的整体构建,而这方面是地方高师院校的天然短板。诚然,由“师范性”向“学术性”转型并非不可能成功,但是绝非简单可以成就。如果忽略实际盲目转型,恐怕只能以“高不成、低不就”失败告终。从多地实践结果看,放弃传统师范性而向学术性方向发展,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性和学术性强弱倒挂已经成为现实,传统师范性教育并重的专业知识、授业能力、教师品德综合培育开始向单纯高水平技术倾斜,培养高素质职业教师的人才导向开始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让步,专职教师的就业追求开始向提高综合就业率转变。

(二)目标定位:“综合性”冲击“师范性”

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中的办学定位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类型定位,即是培养教师还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还是教师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双重培养;二是形式定位,即是强化师范性、还是强化综合性还是师范性与综合性双重强化;三是目标定位,即是保持师范定位、还是成为具有综合性的师范大学还是具有师范性的综合大学还是笃定成为综合性大学。通过对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多所地方师范类院校的研究,地方高师院校多提出了向综合大学转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发向,师范教育只是其部分功能,一些院校甚至已经完成更名。但在调查中同时发现,这些院校普遍缺少与其目标定位相适应的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包括但不限于科系和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储备、实验室建设等),这与多年来的学校发展基础有密切而直接的关系,变革非一日之功。但是,办学定位的不明确,必将使一个学校的办学陷入盲目,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地方高师院校在“综合性”未得到充分强化和建立之前,又因重视不够导致“师范性弱化”,丢掉了传统优势,反而容易失去转型发展的支点。以辽宁省为例,省内有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三所师范大学,以及朝阳、锦州、铁岭、抚顺四市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另有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学校和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计有10所师范类公办高校,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似乎省内竞争激烈。但是不难看出,10所师范院校层次和侧重点较为分明,是可以实现差异化发展的。辽宁省共有110所公办高校,坚持“师范性”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选择的明智之举。

(三)经济因素:“效益性”扰动“师范性”

师范教育办学成本较高,而学费较低,院校发展对财政投入依赖度较高。我国对教育领域投入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2018年十年间,教育经费从14500亿元增长到46143亿元,增长218%。高端、重点师范大学经费充足,2007年起,教育部和多省先后出台了部属、省属重点师范高校免费教育政策。但是,承担更多数量教师培养任务的地方师范类院校经费反而多有不足。特别是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多地只能勉强保障地方高校的基本运行投入,这就导致学校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经济效益上来保证不发生经营危机。经费不足必然导致资源得不到及时更新、优秀人才流失等现象发生,甚至有的院校陷入了降低分数线扩大招生—生源质量下降,毕业后竞争力不足影响学校声誉—进一步降低分数线的恶性循环。当院校不得不面对生存这一首要问题时,必然对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在整体教育质量下降的大背景下,师范性教育也势必无奈弱化。此外,就业理念的变化也对师范院校的发展形成冲击。一方面,随着直播等行业的兴起,造成收入与专业能力水平严重脱钩,影响青少年成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在专业领域深耕的动力;另一方面,现代青少年更倾向于自由的职业选择,更乐于接受适应性强的高等教育,而非就业指向明确的师范教育。

三、强化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的对策建议

(一)坚定社会主义特色教育观

师范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教师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传统优势所在。特别是在中小学的初等教育阶段,青少年离开家庭进入学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形成,在这一阶段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朝夕相处的老师们。温家宝总理曾强调,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师范大学造就的应是堪称人师的教育家,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兼善天下;教育,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不仅要立己还要立人。因此,师范性教育是通过对师范学生的教育,培养未来教师的师德师风,影响一代代青少年,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风序良俗,对整个国家、整个文明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有着深远而意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笔者认为,地方师范教育不妨立足于中小学教师培养,巩固强化师范性教育,着力为即将成为教育者的师范生树立成为人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塑造完整的思想与道德体系,进而为下一代儿童和青少年在认识世界和行为处事上从意识形态层面打下正面的、积极的基础。

(二)强化师范性特色课程设计

客观上,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确实存在多年鲜有改变的问题,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强化师范性教育,就应当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师范性”教育课程的设置。一是保证教育课程的门类和学时。师范教育培养的是教师而不是科学家,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实践理论是职业教师的基本技能框架,不宜轻易让位于其他专业课程。二是加强师范性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要求应当是充分、真实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技能和组织能力训练以及听、说、评课表现等传统实践之外,还要突出教学研究能力、师生角色转化能力的训练。三是要通过“师范性”特色教育课程,完成师范学生到职业教师的内在心理和外部能力转化建设,提高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解决就业和赚钱养家不是人民教师的终极目标,要建立意识形态层面的崇高理想和高尚追求。

(三)完善对地方高师院校的补偿机制

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存在“强势支持”倾向,越是重点院校越容易得到政策和资源的倾斜。但是,师范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与其他高等教育和科研攻关相比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地方高师院校,更加需要国家的扶持,这也是基于和谐社会背景下实现教育公平的机制诉求。公费师范生制度就是“政府辦学教育”的回归,如果向全国逐步推开,实现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公费制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地方高师院校的招生压力、提高生源质量,也可以使学校管理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上来,使享受“公费教育”的师范学生更容易对我国教育理念产生认同,有利于“师范性”教育的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同时,如能参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财政拨付制度,完善对地方师范类高等院校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配套转移支付政策,真正建立并完善对高师院校财政补偿机制,使其不再过度依赖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状况,就可使地方高师院校再无生存之忧,可以坚持“师范性”定位和教育,为地方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国祥,罗红艳,赵申苒.论师范大学再师范化转型及价值重塑[J].教育研究,2020,(3).

[2]   李宏伟,徐化娟.新时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9).

[3]   曲铁华,崔红洁.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变迁的路径与特点——基于1978—2013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3).

[4]   钟晨音.师范大学转型过程中发展目标定位的解读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2):29-34.

[5]   吴康宁.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J].当代教师教育,2009,(3).

[6]   魏成武.转型期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师范性缺失与重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7]   王建军.中国师范教育百年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5-12.

[责任编辑   兴   华]

收稿日期:2021-02-23

作者简介:解    (1986-),女,辽宁鞍山人,硕士,从事财务及管理工作。

作者:解翀

地方高师院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3:

从就业看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

摘要: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项目以满足地方基础教育一线需求为主,其毕业生就业反映出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成效。通过统计分析新建地方高師院校、对比结合其它类型师范院校卓越班师范生毕业去向和就业情况,可以检验其就业情况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摸索出在职业认同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项目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就业;职业认同感

文献标识码:A

2018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1]。而在卓越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师范生本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是建立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卓越教师计划开展情况概述

在全国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高校中,从项目来源来看,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教育部项目(如华东师范大学“德业双修的卓越中学教师开放式养成计划”)、省级项目(如湖北师范大学“基于基础教育发展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和校级自立项目(如玉林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从高校层次来看,也主要分为三个类型:部属重点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省属重点院校(如广西师范大学)和其它地方院校(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作为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第三层次高校主要力量,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具有“地方性”和“应用型”的根本属性。这类高校基于自身发展目标和服务定位,积极参与卓越教师培养,尽力满足地方基础教育需求,但本身发展积淀不足,基本未能得到教育部项目支持,甚至很多院校的卓越教师计划也不是省级项目范围,在支撑政策、保障措施、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方面和其它两个层次的老牌师范院校有很大差别。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新建地方高师院校为主要考察对象,从就业情况分析角度人手,探讨其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各类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

2018年9月17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O的意见》明确指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就是“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教师”[2]。在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院校中,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借助自身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采取海内外培养、本硕贯通等方式,“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2]。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O的意见》中“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基于应用转型和服务地方的定位,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更主要是“面向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卓越中学教师”以及“面向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2]。例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指导意见”提出,“培养一批师德高尚、适教乐教、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基础教育一线教师”。

(二)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就业方向

1.师范生职业认同感

基于王鑫强等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特点,我们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界定为师范生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和目前自身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3]。综合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借鉴,目前普遍认可的结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可分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六个维度,其中职业意志维度指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和在教师职业上的坚持性[3][4]。

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在选拔阶段“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也即是考察师范生的职业认知维度(指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特点及个体自身素质与教师职业的适合性的认知);在培养阶段“引导师范生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也即是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情感维度(师范生对目前师范生身份和教师这一职业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5]。而2018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O的意见》更是强调“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切实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2]。由此可见,卓越班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2.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就业的关系

教育部2010年开始试点卓越教师培养,2014年正式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目前大部分开展卓越教师培养的院校都已经完成了至少一个本科培养周期,参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高师生的毕业去向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基于各自制定的培养目标,各院校经过四年的培养,取得了丰富的培养成果,而其中学生就业情况无疑是检验是否达到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学校最终考察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成果以及师范生职业意志维度的主要指标。

(三)本研究主要问题

本研究主要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通过统计分析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对比结合其它类型师范院校卓越班师范生毕业去向和就业情况,着重了解以下三个问题:

1.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班师范生就业情况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

2.从卓越班师范生就业情况中,可以看到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存在什么问题?

3.卓越班师范生就业情况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改进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方向和建议?

三、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班师范生就业情况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于2013年启动“卓越教师试点班培养计划”,在2013级和2014级相继开设汉语、英语、数学、化学各四个学科试点班,每個班30人,每个年级120人,合计240人。目前,两个年级的卓越教师试点班师范生均已毕业,且绝大部分已经就业。

(一)就业情况

根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当年九月份上报教育厅的就业统计表,本人对该校2017届和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具体情况见表1。

表中“就业去向”基本按照教育厅就业统计要求整理归类,其中“中初教育”包括中学、小学和学前教育,“机关单位”包括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 另外,具体到每一个卓越班,就业情况也大有不同。具体情况见表2。

(二)考研情况

升学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类别,而新建地方高师院校更是将考取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和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根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当年九月份的考研奖励统计表和上报教育厅的就业统计表,本人对该校2017届和2018届本科生报考研究生和被录取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整体情况和各卓越班具体情况见表3和表4。

四、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班师范生就业分析和问题思考

综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7届和2018届卓越班师范生以及其它高师院校同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班师范生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职业认知不足、职业意志不强等问题。

(一)培养成效

新建地方高师院校进行卓越教师培养已有多年,基本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身实际情况的培养路径,在培养质量和培养成果方面卓有成效。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两届毕业生选择中初教育岗位的比例分别达到60%和50. 83%,对比普通师范生的40. 15%和38. 93%,有明显的提高;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15%和10%,均优于普通师范生的7. 79%和7.06%。与区内师范院校对比来看,与培养成效和就业水平基本一致。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2012级卓越教师班的30名毕业生中,从事教师职业占比67%,考取硕士研究生占比lO%[6];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首届30人的教师教育“独秀试验班”毕业生中,20多人均进入市级以上示范中学任教[7]。

(二)问题和分析

1.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知不足

职业认知落脚点在是否具有相应的职业理想[4]。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7界和2018届就业数据来看,卓越班学生考研比例最高(分别为35%和32. 50%),远高于同专业普通班和其它师范班。考研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考验学生需要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这一情况说明,相当部分学生在培养中期就缺乏投身教师行业的职业理想,也缺乏足够的时间学习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难以让他们对教师职业应该具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积累。再加上研究生备考冲刺和考试期间恰逢教育实习阶段,学生往往放弃常规的实习,未能在实践环境中真切地体会到教师职业的酸甜苦辣,使他们对教师职业有一个直观的体验,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不足。

2.卓越班师范生职业意志不强

教师职业意志是指主动选择教师职业,忠诚教师职业,并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在艰苦环境中执着于教育事业的勇气[4]。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两届卓越班师范生毕业从事中初教育比例虽然都比普通师范班高出一截,但分别仍有40%和49.17%的师范生放弃教师职业,2018届“求职中”(未就业)的比例高达9.17%,个别卓越班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比例甚至低至2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班师范生职业意志不强。究其原因,首先,基础教育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职业声望一般,打击了师范生的从教意志;其次,目前毕业生择业的开放性也降低了师范生的从教意愿,选择考公务员、选调生、其它事业单位等职业更受青睐,在实际择业中,到企业就业也是师范生的主要选择之一[6];再者,培养过程中管理不到位,淘汰更新体制没有严格执行,也导致部分无志于教师职业的师范生滞留在卓越班,整体拉低了教师行业就业比例。

3.卓越班师范生就业选择和培养目标不一致

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定位与老牌师范院校不同,培养目标更直接面对地方基础教育一线的需求,对毕业生择业的看法也应该不一样。华中师范大学在“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提出,“本科阶段主要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具备未来教育家发展潜质的高素质师资”;广西师范学院“陶行知实验班”实施方案指出,培养“科研创新意识和教育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指导意见中,直接确定目标是培养“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两届卓越班师范生就业情况来看,实际上没有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

4.卓越班师范生考研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冲击

在上述第1和3点综合来看,卓越班师范生考研是对实现卓越班培养目标的一个很突出的影响。在案例院校4个卓越班中,化学卓越班考研率最高,2017届为63. 33%,2018届为53. 33%, “中初教育”就业率最低,2017届为46. 67%,2018届甚至低至为20%,并且有26. 67%(8人)未就业。相比而言,2017届英语卓越班“中初教育”就业率最高,为80%,考研率第二低,为26. 67%;2018届数学卓越班“中初教育”就业率最高,为70%,考研率最低,为13. 33%。另外,英语卓越班考研率从2017届的26. 67%突升至2018届的46. 67%,“中初教育”就业率也相应从80%降到53. 33%。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考研率和“中初教育”就业率呈反比,学生立志于升学深造,无疑对教师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意志等方面都造成冲击。

五、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建议

针对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效果欠佳这一问题,其他学者已经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颇具建设性的措施,加强在政策、G-U-S協作、文化氛围、就业指导、社会激励等方面支持[6][8][9]。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更进一步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成果和培养措施具体细化到我们管理过程,以求卓有成效地提高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班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

(一)在管理上强化师范生职业认同感

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应该在以下各个管理环节,结合“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

1.在选拔环节引入职业认同测试: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 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在进行校内二次选拔组建卓越教师班的时候,一般都采用笔试(成绩)+面试(测试)的方式,旨在选拔基础厚实、适教乐教的学生。但在操作上过多考虑成绩的重要性,面试标准过于宽泛。在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借鉴重点大学的成熟经验,比如,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师范生“适教”潜能的考察方法和标准,面试方案包括专家面谈、讲台体验、团队互动和心理测试等多个环节,效果明显[10];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一些认可度高的职业认同研究成果,比如,王鑫强等学者结合师范生的特点,理论建构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探索建构师范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维度结构,编制了师范大学生职业认同感量表[3]。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可以在选拔面试的心理环节,引入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着重考察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等维度,是否有做“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并作为准入的重要指标。

2.在培养过程定期考察职业认同感程度: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

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在进入卓越班学习后,受到社会、学校和个体的一些因素影响,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加强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之外,还应该定期(第二和第三学年,一学期或一学年一次)进行考察,关注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变化。首先,继续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着重测试学生的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行为倾向等维度;其次,引入缴润凯等人编制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测试师范生在职业态度、职业能力上的成熟程度[11]。通过培养过程的定期测试,可以让我们准确把握师范生思想认识和教师技能上的动态,以便适时做出调整,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做“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

3.在培养后期关注毕业去向意愿:从业意向测试表

卓越班师范生在最后一个学年,同时面临着教育实习实践和毕业择业选择或考研升学选择,心态可能产生很大变化。为了保障卓越班学生的培养效果,我们在这一阶段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职业认同感。除了继续测试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熟度之外,还应该联合学生就业部门,进行学生的从业意向测试。

4.淘汰更新机制结合职业认同测试

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不同于免费师范生项目,一般都在管理机制中采用“淘汰制”,根据既定的标准定期清退和补充部分卓越班学生。比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指导意见提出,“坚持‘优胜劣汰’的滚动机制,做到有进有出,保证项目培养成果”。我们应该在卓越班的淘汰和补充标准中,明确引入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和从业意向测试结果,保证卓越班师范生“适教乐教”,确保卓越教师计划的培养效果。

(二)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职业认同模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为此,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就需要考虑在卓越班的专业知识、教师技能等模块之外,明确加入培育师德师风的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师职业认同课程模块,加深卓越班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知,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意志和情感,引导师范生对教师岗位的期望和价值观,最终在行动上选择到基础教育一线任教,真正实现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项目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EB/OL].中国政府网一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http://www. gov. cn/zhengce/2018 - 01/31/content_ 5262659. htm, 2018-01-31.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EB/OL].http: //www.moe. gov. cn/srcsite/AlO/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 html, 2018-10-10.

[3]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李森.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52-157.

[4]胡苗锋.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3-17.

[5]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EB/OL].http://www.moe.gov.

cn/srcsite/AlO/s701 1/201408] t20140819 _174307. html, 2014-8-19.

[6]肖霞,曹迎.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职业认同的培育——以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卓越教师班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5,(11):128-131+ 138.

[7]曹霞.地方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反思[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3):8-12.

[8]高瑞如,赵瑞华,周艳华,阴环,侯婧,芦荣胜,段江燕.地方高师院校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8,(24):58-60.

[9]许红霞.“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高师院校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J].传承,2015,(3):113-115.

[10]王定华.关于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1-3+ 98.

[11]缴润凯.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2-94.

作者:邓显奕

上一篇:院内感染漏报统计分析论文下一篇:现代医院后勤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