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2022-10-07

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是高等师范院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师范院校毕业生质量的综合评价, 可使高等师范教育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 理清办学思路, 提高办学水平,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调整招生结构, 增强教育绩效。

1 高师院校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1.1 科学性和公平性相结合原则

对师范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的创建要突出科学性和公平性。对高等师范院校评估指标的构建, 要全面反映高等师范教育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反映毕业生素质的全面性、公平性和综合性。要找出反映高师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和关键, 指标要清晰、客观、准确, 权重的分配要主次分明, 科学合理。

1.2 目标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要发挥评价体系的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和推动功能, 通过学校自身、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认真查找学校在人才目标培养、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注重实效, 狠抓落实, 努力实现师范院校的教育培养目标。

1.3 实用性和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毕业生质量评价过程中涉及到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众多部门和人员, 工作难度比较大,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 处理好成果与过程的关系, 分解和简化量化指标, 突出重点, 注重实用性, 尽量减少评价工作量。同时, 要注重师范生本身的特点, 增加一些诸如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板书设计、班主任工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师德师风等内容, 全面反映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1.4 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要采用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毕业生就业率、供需比例和平均起薪等评价指标可以作为客观评价指标;毕业生的社会贡献、社会声誉、用人单位满意程度等指标可以作为主观评价指标。

2 高师院校毕业生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高师院校毕业生质量状况主要是由高校、用人单位和社会三方面所进行的综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养、工作态度、科技知识水平、工作及学习能力、工作业绩、协作创新能力及团队意识、适应能力及健康状况、社会综合表现等几个方面。

2.1 政治思想素养

一是政治态度, 主要指对党和政府政策的认识程度、执行情况及政治理论水平等;二是道德素养, 主要指对个人、集体、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对个人利益得失的理解与认识, 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认识与态度等;三是遵纪守法, 主要是指对待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单位规章制度的认识情况、接纳态度及践行效果等。

2.2 工作态度

一是事业心, 主要指对待自己工作任务的认识与态度, 是否努力勤奋刻苦等;二是工作作风, 主要是指在工作中能否深入实际, 细致严谨, 开拓创新, 务实高效等。

2.3 科技知识水平

一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 主要是指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的程度;二是外语水平, 主要是指外语阅读、翻译及听说能力水平。

2.4 工作及学习能力

一是教学能力, 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效果等;二是从师技能, 主要是指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师德师风和精神面貌;三是教学科研能力, 主要是指从事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情况;四是计算机能力, 主要是指计算机使用、课件制作及现代媒体运用情况;五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的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能力和素养。

2.5 工作业绩

一是完成任务, 主要是指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情况;二是贡献成果, 主要是指在教学、管理、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及贡献水平等。

2.6 协作创新能力及团队意识

一是在工作、生活及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的协作的能力和意识水平;二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等;三是指在集体或团队中的奉献、团结、进取及协作意识, 在工作中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注重团队的利益, 积极配合他人有效开展工作等。

2.7 适应能力及健康状况

一是对周围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及适应不同人文、社会环境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指健康的身体素质;三是指耐挫折能力、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等, 具有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等。

2.8 社会综合表现

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文明习惯及道德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3 建立合理、完善、高效的毕业生质量评价机制

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 是高等师范院校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学校本身要从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规章制度、物力、财力等方面加以重视, 同时还要依赖于政府主管部门及公正的社会评估机构, 依赖于社会、家庭、毕业生个体等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要妥善处理好各个环节的关系。

要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绩效, 完善监督和制约机制。传统的对高校毕业生的评估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及所属机构来进行, 这些部门的政府身份可以在许多方面获得方便, 同时对高师教育也有较深的理解。但由于这些机构和高校错综复杂的关系, 使得对毕业生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有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此, 加强对政府主管部门及所属机构的监督和制约是必要的。

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由于社会中介机构一是与高校无直接的利害关系, 二是评估的准确性又直接影响这些机构的生存, 因此, 受到的外来压力和影响会相对小一些, 在评估过程中会更加积极和投入, 所得到的数据也会相对更客观、准确。国外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大多由社会中介机构执行。

4 毕业生质量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使评价结果准确、客观, 方法更科学, 在对高师院校毕业生进行综合质量评价过程中, 从信采集、整理、分析, 到评价结论的获得, 都要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就西方国家对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分析, 我们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要注意所采用样本的广泛代表性。选择评价对象时, 要考虑所调查对象的地理分布、部门分布、发展状况、毕业的时间等因素, 使所选择对象能真正代表所评价的毕业生群体。

对评价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检验, 确保评价本身的质量。

运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以定量评价为基础, 定性评价为补充, 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全面。

在评价内容方面, 要注重师范生本身及所服务对象的特点, 通过科学的评价内容设计, 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准确。

总之, 对高师院校毕业生进行质量评价, 是学校、社会、用人单位的共同要求, 评价方法的研究是教育教学工作本身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 可检测高师教育的质量和目标实现状况, 指导高师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 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我国的高师院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工作, 无论从理论方面, 还是在实际实施方面都较为滞后和薄弱。因此, 建立和完善高师院校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 深入研究和践行质量评价工作, 是当前高师院校改革、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也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是高等师范院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毕业生实施有效的质量评价, 就要有一个比较科学、完善、易于操作的评估体系。认真研究、建立和不断完善师范院校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 是师范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高师院校毕业生,评价体系,评价机制,评价指标,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张德才.科学建构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质量评估指标体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 (5) .

[2] 李玉海, 刘艳平.西方高校毕业生质量的社会化评价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8 (1) .

[3] 吴哲敏, 信思金, 陈琳, 等.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 (7) .

上一篇:变频调速在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下一篇:微波联合纳米银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