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审计控制量化结果论文

2022-04-30

【摘要】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是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文章借鉴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发展现状,深刻剖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力资源审计控制量化结果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力资源审计控制量化结果论文 篇1:

浅谈海南省烟草公司企业层面内部控制

【摘 要】本文以海南省烟草公司为例,结合海南省烟草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现状,从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控制、发展战略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社会责任控制、企业文化控制五方面,分析企业层面内部控制构建,以期促进海南省烟草公司增强内部控制建设,进而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并为其他公司从企业层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南省烟草公司;内部控制;风险

企业层面内部控制是和内部环境、信息沟通、风险评估及内部监督直接相关的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围绕与内部环境直接相关的组织架构控制、发展战略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社会责任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5项内容,针对如何建立海南省烟草公司的企业层面内部控制提出构想,以期促进海南省烟草公司利用内控制度,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升财务报告的有效性,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

一、海南省烟草公司组织架构控制分析

1.海南省烟草公司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主要风险

(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海南省烟草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由国家出资,实行总经理(厂长)负责制,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上级任命的,不设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工会属于党组(委)会辖下领导,不能起到监督作用,存在治理结构上的风险。

(2)内部机构权责分配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

海南省烟草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由于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则可能存在部门职能交叉的现象,容易导致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2.海南省烟草公司组织架构设计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针对组织架构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风险,我们需要在治理结构、内部机构两个层面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企业的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应当相互分离,以形成制衡

党组(委)会、职代会的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及工会职责权限应当予以明确规定。就海南省烟草公司目前的组织形式来看,职代会、工会受党组(委)会领导,不能独立发挥监督作用,同样有监督职能的纪检监察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也不能独立于经营管理层之外来发挥监督作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委托代理人博弈理论,应由上级公司委派独立的监事履行监督作用。而监事应拥有可随时调查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审阅账簿、报表和文件的权力;必要时,能对经营管理层的决议提出异议,对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可提出罢免和处分的建议等。同时监事的薪酬应与公司内控监督是否到位挂钩。

(2)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

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明确各职能机构的职责,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确定各岗位的相互关系和权限。

(3)使员工了解并掌握组织架构的设计和权责分配情况

人事部门需要制订组织结构图、岗(职)位说明书并下发至每位员工,内部控制建设部门需要配合制订业务流程图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文件或相关制度,使员工可以掌握并正确履行各自的职责。

3.海南省烟草公司组织架构运行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组织架构的运行有无缺陷,直接影响到治理结构及内部机构的运行效果与效率。因此,需要先梳理,后监控,并及时评估。

(1)全面梳理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

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海南省烟草公司现有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在全面梳理结构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经营管理的运行效果,如果发现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在全面梳理内部机构设置过程中,如果发现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中存在职能缺失、交叉或管理运行效率低下等重大问题的,应当及时予以解决。

(2)有效监控子公司经济活动

海南省烟草公司下辖四家全资子公司,对子公司的有效管理,应当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的手段及措施。在运用内控手段对子公司进行监控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各子公司的发展战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大额资金使用、重要人事任免、年度财务预(决)算、主要资产处置等重要事项。

(3)及时全面评估组织架构

海南省烟草公司应当定期对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的效率、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全面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及早发现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如及时发现缺陷,就可以及时组织力量进行优化调整。在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之前,应当充分听取经营管理层及中层管理人员、员工的意见,调整方案形成后,按照公司规定的权限和相关程序进行决策审批。

二、海南省烟草公司发展战略控制分析

1.海南省烟草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中的主要风险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2.海南省烟草公司发展战略制订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发展战略需要从制订环节开始严加控制,以免偏离目标。既要充分分析企业发展形势,又要根据发展目标来制订战略规划。

(1)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模型来分析当前形势,制定发展目标

应充分考虑烟草实行专卖专营的国家垄断对卷烟市场控制的优势,还要考虑到零售客户过多过散,盈利水平不高,假烟仍旧冲击市场等对市场控制的劣势。

(2)应当根据发展目标来制定战略规划

如制定为实现发展目标的三年规划或五年规划;需要明确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和每个阶段的发展程度,如一个三年规划或五年规划要实现哪些指标。尽量将指标量化,便于检查考核。同时需要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实施部门相应的责任,这些任务与责任也要尽量的量化。

(3)发展战略需要符合本企业实际能力

在全国烟草行业来说,资金沉淀量大,周转快,存在不少行业内单位经营管理层盲目使用闲置资金大搞建设、投资,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前车之鉴。海南省烟草公司的发展战略需要符合自身行业实际情况,不能盲目扩张、偏离主业。

3.海南省烟草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制订发展战略后,应当将发展战略目标逐级分解到各年度、各职能部门,并应当通过有效方式,如会议传达、墙报张贴、内部刊物等方式,将发展战略及其各部门分解落实的情况传递到内部各管理层级和每位员工。同时,应加强发展战略的评估与报告。

三、海南省烟草公司人力资源控制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1)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

海南省烟草公司近几年引进了不少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但仍存在学历与综合素质“两极分化”的现象,需要采取加强培训等措施逐渐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2)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

海南省烟草公司尚存在老国企中普遍存在的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快鞭打快牛”、“能上不能下”的现象。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打击员工积极性,出现“木桶定律”的怪现象,员工一致向“短板”看齐。

2.海南省烟草公司人力资源引进与开发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引进是人力资源控制中的首要环节,应当根据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结合单位需要,按照计划、制度和程序组织人力资源引进工作,重点关注选聘对象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

海南省烟草公司相对其他企业来讲,业务单一,高科技含量的工作不多,因此在人力资源引进的时候,应更多关注人才的动手能力、实干精神及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不能只注重学历。

同时,海南省烟草公司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后备人才的队伍建设,促进全体员工的技能、知识持续更新,不仅要使“木桶定律” 的“短板 ”加长,还要调整好整个“木桶”的结构。

3.海南省烟草公司人力资源使用与退出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也是人力资源控制的难点。其关键控制点就在于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及配套措施。

(1)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注重考核

应设置科学、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上对中层管理者,下对各基层员工都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和中肯的评价。重要的是,能够将业绩考核结果与职工薪酬合理挂钩,做到兼顾公平、效率优先。

(2)制订管理人员与关键岗位员工的定期轮岗制度

轮岗制度不仅能够保证防止重大错弊事件发生,而且对于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很有实际意义。轮岗周期、轮岗方式、轮岗范围等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固定,否则会造成某些岗位因员工素质不够、业务能力不强等各种原因不能够定期轮岗。这样不利于重要岗位员工的有序、持续流动,也不利于全面提升员工素质。轮岗前也可举办各种培训,提升员工业务能力。

(3)员工离职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工作交接或离任审计,并依法约定保守行业秘密

四、海南省烟草公司社会责任控制分析

1.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主要风险

(1)安全经营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如仓库管理、卷烟运输途中安全等。

(2)产品质量低劣,损害消费者利益,导致企业存在巨额赔偿的风险,并可能致使形象受损,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市场上出现的假冒商标卷烟、走私卷烟、非法生产卷烟、情况严重的问题,都是烟草公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风险。

2.海南省烟草公司安全经营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安全经营是每个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为避免安全事故等的发生,海南省烟草公司应完善安全经营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做到安全经营,并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员工意识。

3.产品质量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产品质量不过关,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也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海南省烟草公司在卷烟产品责任方面,要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严肃整顿,开展持久的打击假、私、非卷烟行动,既要对卷烟消费者负责,又要避免国家税收的流失。

五、海南省烟草公司企业文化控制分析

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海南省烟草公司这样的大中型企业进行治理的重要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内部管理失控等问题,而且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避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风险,培育环节非常重要。海南省烟草公司应该积极培育具有中国烟草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便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重要的是,领导层应率先垂范,带动全公司员工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文化建设要融入生产经营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秦荣生编著.内部控制与审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3]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论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0(9)

[4]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 会计研究, 2001(2)

作者:林雪松

人力资源审计控制量化结果论文 篇2: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问题探析

【摘 要】 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是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文章借鉴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发展现状,深刻剖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内部控制环境; 影响因素; 评价体系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它不仅影响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制定,业务活动的组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反应,还影响企业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控的设计和执行。

COSO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为:“内部控制环境是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属的工作环境,它包括组织人员的诚实、伦理价值和能力;管理层哲学和经营模式;管理层分配权限和责任、组织、发展员工的方式;董事会提供的关注和方向”。2008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第十一至第十九条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定义:“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会计造假行为比较严重,造成企业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效益严重滑坡,一些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内部控制环境是上市公司出现问题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如下:

(一)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视不足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白皮书数据显示,2010年在沪深交易所2 105家上市公司中,1 6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占总样本量的76.86%;487家上市公司未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占总样本量的23.14%。如表1所示,在自评报告中,上市公司内控环境得分最低,公司对内部控制普遍认识不足,包括企业的高层管理以及普通员工,没有把内部控制的建设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仅仅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看成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很多公司领导实施内部控制仅仅停留在内部牵制上。有的企业压根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明确的控制依据;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与环境,但很不健全或没有较好执行,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公司对于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视程度以及建设力度,执行效果都有待加强。

(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虽然形式上由建立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组成,但大部分上市公司,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拥有绝对的控股权,社会公众股分散且无实质权利,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形式上合理的治理结构,在实际运行时却存在诸多缺陷:1.董事会既不充当所有者的保护者,又不能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监督、管理,而作为中小股东利益代表的独立董事由于各种原因,也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股东大会大多形式化,其实质作用不能有效执行;3.监事会的独立性较差,监督职能较弱,并不能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三)公司缺失独立企业文化部门,文化建设不完善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2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表示满意/比较满意,且对实际的企业文化表示满意/比较满意的数据归入“明星组”(占总比28.52%),将其余企业归入“一般组”(占总比71.48%)。在明星组中,49.32%的企业有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高于一般组22%,此外,56.16%的明星组企业有独立的企业文化岗位,而一般组企业仅占32.24%。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内部独立企业文化部门及岗位的建立仍未受重视,更不用说企业文化的制定、贯彻以及执行。很多企业没有规范的企业文化,员工工作过程中缺乏规范和考核依据,且有较多的潜规则。企业文化不健康,内控环境的建设将无从谈起,就算建设了较规范的内控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内部控制也不起作用。

(四)在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上市公司在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对工作的执行,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的建设及贯彻,组织架构的规范及独立性,内控的执行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过于重视物质的投资和管理,却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建立起“以人为本”的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表现在:1.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职工培训体系,造成部分员工素质低下,知识老化,不能适应知识更新,无法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2.公司在员工聘用上缺乏完整严格的考核体系,随意用人、任人唯亲现象比比皆是。3.缺乏规范的绩效考核以及激励机制,或者有但没有严格执行,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创造力与积极性,造成部分上市公司出现员工流动性过大的现象。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因素

内部控制环境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本文将对现有的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因素进行全新审视,探讨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权力配置功能、激励约束功能和协调功能,可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规范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和克服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激励和约束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行为,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内部监督是指监控、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与结果。监督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持续有效的运作。监督的过程是由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评估控制企业内所有活动的设计和运行,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功能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由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知,内部控制是伴随着组织的形成而产生的,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内部控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所有活动包括控制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基础。同时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要素,其设计与运作影响着组织整体的活动方式。企业文化是在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内部控制。企业文化建设越强,组织越可能有较强的控制意识。企业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发展、成熟。

(三)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者素质。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还能确保执行企业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管理者素质影响着企业战略的选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最终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企业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企业战略选择和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四)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会计信息和流程再造。从信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看,会计信息是控制的基础,监督和沟通的手段。如果离开了会计信息的加工和转换过程,就无法反馈信息,也没有办法将其转换成纠正偏差的控制指令,同样无法排除干扰,实现系统的控制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会计信息是实现内部控制的主要工具。

规范化的企业都有非常严格的控制制度,所有的员工都要依照原则办事。而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流程,流程表示控制工作的程序。企业的流程一旦发生变化,内部控制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推行和实施流程再造,使企业传统的控制模式和控制方法受到了巨大挑战,因此研究流程再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对设计和实施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

(一)改变内控理念,加强风险意识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要意识到内部控制环境在当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改变内部控制的理念,学习专业先进的技术与方法,用于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将实际工作与全新的内部控制理念融为一体。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经营风险也逐渐提高,加强风险意识成为重中之重。若要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管理层首先要强化风险意识,研究、讨论并认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设立规范的风险管理系统。在企业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与应对,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合理安排经营活动,保证工作任务的正常进行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

建立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速改革产权制度,是加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根本。1.优化股权结构,保证小股东的各项权利,保证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化、民主性,从根本上遏制“内部人控制”、“一股独大”和“管理者越权”现象。2.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治理控股股东利用控股地位侵犯公司利益与小股东权益的行为,加强董事会对公司高管人员的监督力度;避免组织架构中董事会与经理层的重合,实行职务分离制度;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地位,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3.完善监事会制度,强化监事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建立、完善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外部监督机制,减少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的操纵,增强监事会人员构成的独立性、专业性,保证监事会能独立、客观、公正地行使对董事、经理履行职务的监督和对公司财务的监督和检查。

(三)强化内外部监督,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企业需要完善内部独立审计机构,提高内控人员素质,保证内控人员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确保内部监控的有效性。同时企业应当建立举报管理、监督投诉制度,也可考虑设立举报热线,完善举报处理程序、规定办理时限与办结要求,确保形成合理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与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其次,应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同样,企业内控环境的建设执行,政府应发挥其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并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在全社会提高内部控制意识,有效防范管理层人员的道德风险,为企业创造执行内部控制良好的法律环境,使企业能够保持较高的动力水平,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良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企业内部控制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建设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建立严格的奖惩、晋升制度,并严格考核,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2.完善员工聘用选拔制度,把员工的道德素质、专业胜任能力等作为选拔员工的标准; 3.建立培训制度,从道德素质、企业文化、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提高培训有效性,提高员工的胜任能力;4.构建合理的薪酬管理体制,良好的薪酬体制能够激励员工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努力工作,控制怠工、偷懒等行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5.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杜绝员工行为短期化,激励与约束要相互适应,让员工将眼光放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上。

(五)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健康企业文化的形成,将为内控环境的建设以及高效运行夯实基础,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良性运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市公司应该:1.梳理、整合企业文化,培育公司共同的价值观。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将不同的看法规范为系统的、与企业发展战略统一的价值观念,让员工领悟组织价值观的内涵,并自觉地把个人目标纳入企业目标的轨道,实现个体价值观向企业价值观的转化,从而凝聚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提升员工满意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长期有效地的发展。3.完善企业的相关制度,落实文化理念,实现文化制度化与制度文化。企业的文化理念能否最终落实到企业的行为上去,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制度设计,使核心价值观有制度、有措施,可规范、可考核,实现文化的制度化。4.加强领导文化建设,创建卓越的领导力和有效的执行力。领导做好表率,才能发挥龙头作用,进而带动企业的全面进步。

(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环境评价体系

从2008年到2010年,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连续三年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进行了调查,样本量超过1 200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监控最糟糕。由于内部控制环境具有不确定的特性,因此很难量化。如何使隐性的“内部控制环境”显性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为对于公司内部经营管理者而言,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评价体系,运用内控环境的量化指标,可以客观评价内部控制环境,更好地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笔者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要素统分为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三类主要构成要素并进行分析。同时对内控环境的七个因素进行完整、健全的细分,并附上分值与权重,构成内部控制环境评价体系,由此便可计算出内控环境的综合得分,为内部控制环境评价提供量化依据,具体评价体系如表2。

四、结论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顺利开展,促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企业最大化价值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是当务之急。上市公司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控制环境,因地制宜,真正建立一套既适合现代企业发展又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内部控制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 郑洪涛,张颖.企业内部控制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内控白皮书[Z].中国知网.

[5] 李慧.内部控制环境文献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09(32):32-33.

[6] 吴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J].会计师,2010(7):61-62.

[7] 李雪梅.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探讨[J].企业导报,2011(16):24-26.

[8] 王成杰.浅析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与改善[J].会计师,2010(4):78-80.

作者:贾讲用

人力资源审计控制量化结果论文 篇3: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中小企业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不仅能够维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和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但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对内部控制不重视、内控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难执行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内部环境、强化诚信道德价值观、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科学规划人力资源政策、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管理

一、中小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综述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旨在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但由于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使得内部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漏洞。陶良峰(2011)认为很多企业缺乏基本的诚信道德等价值观念,譬如会计信息编制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不利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罗剑和罗卫(2007)则认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工作风险评估,很难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王晓夏(2008)在此基础上作出了补充,他认为目前中小企业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对市场需求保持过分的乐观态度,不够重视风险因素对企业运营发展的影响,或者所采取的风险评估方法落后,不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李彦(2013)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监督问题,很多企业由同一个人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形成“至高无上”特权,形成部分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的空白。由此可见,我们应该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体系。

二、目前多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给企业业务活动有效进行提供良好内部环境,以提高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性。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内控制度不完善、内控工作不重视、内控制度难执行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中小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甚至严重削弱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必要管理措施,中小企业本身的资产规模太小,通常采用家族管理的模式,内部控制的组织多采用直线职能制,进行简单的垂直管理,没有设置具体的职能部门,或者所设立的职能部门权力集中在同一个领导者手中,管理方式过于集中,不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以某服装生产中型企业为例,该企业由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直接管理营销部门、财务部门、行政部门、生产部门,董事长夫人担任设计总监,兼任厂房领导,尽管各个部门都设有主管或者经理,但董事长为了能够统一管理整个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管理工作都亲力亲为,权力未能合理分配到各个部门,这些职能部门在企业的运营发展中自然难以做到独挡一面。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现对其进行梳理,总结如下:

(一)缺少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大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仅执行于个别的职能部门,未能渗透到企业的所有业务领域。企业各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联系和监督。财务部门会计信息核算方面缺乏严谨的内部监督制度,甚至由同一个人兼任会计、出纳、财务审核的工作,简单填制原始凭证之后,就作为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财务报表编制的依据,这样的财务分析结果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某些企业的财务人员通过篡改会计信息和虚报利润数据,为企业设立“两本账”,帮助企业非法逃税避税。对于企业本身来说,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风险,财务负责人完全有能力利用企业公章和财务印章,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行为。

(二)领导不重视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不仅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费用,而且在以后的运行中同样的事务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影响了办事效率,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所以多数中小企业领导一切以口头指令为准,没有成文的内控制度。据笔者调查,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老板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将运营管理的眼光放在业务的拓展方面,即便内部控制制度再健全,没有认真落实,也仅为一纸空文。另外某些企业领导没有结合自身的情况,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内控制度建立的目的锁定在应付检查方面,使得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三)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目前中小企业由总经理和其他执行层承担内控制度的执行成本,直接受益者除了成本承担主体之外,还有企业和投资者,而如果成本承担主体不得到任何报酬,那么可能产生懈怠之心,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解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和方案

为了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提高企业领导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监督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实施,具体的对策和方案如下: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一方面需要建设内部控制的环境,为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健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1.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一是科学合理的建立内部控制及监督制度,形成完整的文字制度体系,使其在奖惩时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以制度的方式,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并纠正逾越内部控制工作的行为。二是对内部控制与治理结构的关联性进行强化,提高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的衔接能力,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实行提供健全的治理环境。

2.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一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立,负责对内部控制工作风险的评估,并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上,计量、检测和控制企业各个部门、各种业务、各类产品的风险。二是风险识别评估技术的引进,企业应该建立风险评估的模型,将各种可能存在和出现的风险罗列出来,然后针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地评估,同时采用统计的方法,量化所识别的风险,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更要注重对新上市产品的风险评估,引进适合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风险识别、评估方法,提高企业风险识别的覆盖范围。三是加强风险管理,针对客户的资信问题和交易程序进行审批,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委派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负责,严格控制授信的额度,以改善内部控制的质量。

(二)内部控制重视程度的提高

为了提高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序,我们需要对企业诚信道德价值观进行强化,并科学规划人力资源政策,在为内部控制工作创造有利开展条件的同时,为企业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

1.企业诚信道德价值观的强化。内部控制需要以诚信道德价值观作为其灵魂,以减少各类舞弊行为的出现。企业加强诚信道德价值观的建设,首先需要以企业高管作为切入口,以管理者对诚信道德建设的支持态度,以身作则地宣传诚信道德价值观;其次是建立企业的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宣传,将道德规范的内容下达给每一个员工,要求所有人共同遵守;再次是建立会计行为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共同遵守诚信道德规范,同时对于违反规范者,给予应有的处罚。

2.人力资源政策的科学规划。人力资源是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的基本条件之一,人力资源政策的科学规划,一方面结合企业运营发展的要求,制定与发展战略匹配的人力资源计划,做好员工招聘、筛选、培训等工作,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薪酬建立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考核,以及激励的手段,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

为了持续性地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效率,需要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提高内部控制工作自我调节能力,促使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以获得更高质量水平的会计信息。

1.只有充分熟悉和理解企业制度才能很好地遵守,因此必须让企业人员了解企业内控制度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员工教育,进行定期学习或者培训。企业可以将制度订装成册发给员工并定期进行考核,并对考核人员进行奖惩激发员工执行制度的积极性。

2.所有人员包括公司领导都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制度,任何人都不能逾越制度之上。只有公司领导在源头上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才能很好地约束和要求下属严格的遵守内部控制制度。

3.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需要重视企业各职能部门相互监督的作用。任何一项业务都必须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进行处理。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履行内部监督的职能,这样才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监督的有效性。在设置审计机构的时候,要确保机构的规模和企业的规模、业务的复杂程度相匹配,并配置足够的工作人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与否,关系到财务会计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关系到企业进一步的经营发展,因此中小企业有必要在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提高企业领导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监督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实施。

作者:付山山 许延明

上一篇:金融消费者权益互联网金融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