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论文

2022-07-03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四大类。而内部控制审计就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为了促进完善本校内部控制,保证其有效执行而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进行的了解、测试和评价活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论文 篇1:

基于整合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

【摘 要】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结合传统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审计,从节约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等方面来看,具有理论必要性;从审计目标部分重合、内部控制测试要求一致等方面来看,具有技术可行性;从高校内部控制的特点和节约审计资源、突出审计重点方面来看,具有现实迫切性。高校应采用恰当的整合模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字】高校内部控制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 整合审计

自1984年高等学校实行内部审计以来,随着国家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深化和高校的快速发展,审计职能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即查错防弊,检查会计账务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向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检查等内部控制审计拓展。内部控制审计对高校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高校审计资源的有限性,专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缺乏可实现性,因此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以下简称整合审计),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整合审计是广大学者近年来才关注的领域,研究较少,而结合高校具体实际的研究更少。本文拟结合高校审计的特点对高校整合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整合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模式与方法。

一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及整合审计的含义

1994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以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009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将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保证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完整并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保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而制定的一系的列控制方法、保证措施和业务程序”。

根据上述规定,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为了促进完善本校内部控制,保证其有效执行而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进行的了解、测试和评价活动。它主要是对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活动中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杨明亮,2009)。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等学校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以合理保证学校实现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促进各项管理活动经济有序的运作,维护教育资源的安全,防止因浪费、滥用、不当管理、舞弊引起的资源损失和违规行为;保证各项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完整并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保证实现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效果等目标。

本文所述整合审计,主要是指内部控制审计和传统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并非单指审计资源的整合利用。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节约审计成本,使审计结果相互利用,充分提高审计效率而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的整合。

二 高校实施整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

1.高校内部控制的特点

从特点上来看,高校内控制度属于内部管理的范畴,高校内部管理与企业管理相比有其特殊之处。一是纯教育性。高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等人才,而不是生产物资产品。其管理的对象是从事学术活动和脑力劳动的教师和学生,而不是生产工人。学校的主体是教学部门,所有活动围绕“教书育人”为中心。二是非盈利性。高校作为精神产品生产单位,管理过程及其效果侧重于考虑社会效益,盈利不是最终目标。三是强政策性。高校做为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政策特性。

2.高校实施整合审计的必要性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虽然有一定的不同所在,但从审计目标、内部控制测试等来看,还是可以实施整合审计的,即把二者共同进行。整合审计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

首先,是从节约成本、提高审计效率方面考虑。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审计人员也需要了解内部控制,并在需要时测试内部控制。这是两种审计的相同之处,也是需要整合的部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二者之间的审计程序相互关联,结果能够互相利用和支持。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可以利用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修改执行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慎重考虑识别出的控制缺陷。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考虑识别出的财务报表错报对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鉴于以上的部分内容重合、程序关联、结果可互相利用把两种审计整合起来,可节约审计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其次,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来看,整合审计是国际流行趋势。强制要求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内部控制审计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都要求整合进行。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从长远来看,也要与国际趋势相接。应结合高校特点及早着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3.高校实施整合审计的可行性

首先,在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的审计目标具有一致性。根据《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定,“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了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保证其有效执行而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进行的了解、测试和评价活动”。而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自“安然事件”后,世界各国都要求审计要有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不需要发表审计意见)。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对象有相同的部分,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高校因其自身的纯教育性和非赢利性等行业特点,在此方面的重合更加广泛。

其次,在重要性水平和重要账户及列报方面具有审计确认的整合可行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指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中确定的审计重要性水平相同。针对高校而言,也有上述方面的一致性。在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都需要确定重要水平、重要账户(列报)及相关认定。相同的重要性水平和考虑的风险因素相同,使得重要账户和披露,以及它们的相关认定对两种审计来说是相同的,这使得整合审计更具可行性。

最后,二者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为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两类审计都属于鉴证类审计业务,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最终目的一致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将两种审计业务进行整合的可行性。

三 基于整合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模式与方法

1.关于整合方式的选择

目前,国际上关于整合方式大概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日本的整合方式,要求同一个审计人员审计整个过程,将两种审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另一种是美国的做法,规定审计人员将这两种审计整合进行,既可以采取日本的做法,也可以由项目组内的成员分工协作以完成整合审计。根据高校的内部审计现状,采用第二种做法较为合适,因高校内部审计无论是在人力资源还是从人员技术素质等方面来看,分工协作的方法比较切合实际情况。

2.全面审计模式和动态审计模式相结合

所谓全面审计模式,就是要对全校所有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范围内的活动进行评审。而动态审计模式则是指要根据高校的内外环境变化对学校的内控制度进行动态审计。整合审计要求把二种模式结合起来,在刚开始确立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以全面审计模式拓展工作局面。之后根据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结合财务报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进行动态审计。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审计,目前既没有可参照的成熟模式,也没有可供借鉴的适合高校具体情况的方法和标准。虽然可借鉴但不能照搬企业模式,必须充分了解高校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的特殊性,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同时要遵循审计规律,防范审计风险,探索一条适合高校的整合审计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红梅.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初探[J].财会通讯,2011(1)

[2]裴敏.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之信息导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薛友丽、曹梦菲、苏长江.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审计框架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8)

[4]杨明亮.论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J].财务与金融,2011(1)

作者:李志强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论文 篇2: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调查分析及改进对策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四大类。而内部控制审计就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为了促进完善本校内部控制,保证其有效执行而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进行的了解、测试和评价活动。具体而言,主要是对学校教学活动、科研工作、财务管理、预决算管理、工程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管理、校办产业经营、后勤服务保障等活动中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在开展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大要素组成。因此,高校审计部门对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及社会服务等各项业务工作的内部控制审计也主要应围绕这些要素来进行。

一、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开展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

选择陕西省内四十余所本科高校为调查对象,其中包含:部属“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高校、陕西省属高校、新升格公办本科院校、民办高校以及独立学院(第三批本科院校)。

(二)调查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查阅可以获得的文件资料、浏览学校审计处室网站、电话邮件传真调研、专业技术人员个别访谈、同行集体交流探讨、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各校审计工作横向纵向比较分析等。

(三)调查结果

通过调研访问可知:目前,陕西省内高等院校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业务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决算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审计调查、工程结算审计、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过程跟踪审计、建设工程合同审计、内控制度审计、科研经费审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整改落实及处理结果的审计检查、后续审计等。其中,财务收支审计、工程结算审计、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等审计业务工作开展的高校最多,相对而言,信息披露最为充分,工作流程最为规范。

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作的高校较少,具体的工作流程也不尽相同,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操作规范。比如,西安理工大学在开展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总体来看,陕西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从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上来看,按照高校的不同层次,教育部属“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高校明显优于其他各层次高等院校,而陕西省属普通高校也要好于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第三批本科院校)。

二、高校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分析

(一)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实施程序不规范

陕西高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做法不一。有些高校称之为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或者简称为内控制度审计,尚未形成一套独立的审计工作流程,而是在财务收支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调查或者工程结算审计等项目中附带开展内控制度审计相关工作,内部控制审计达到的实际效果十分有限。另外,受人力资源、机构设置、制度设计等因素制约,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未实施过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更谈不上制定成熟的工作规范了。

(二)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不明确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本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是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根本目的。当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统一、权威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内部审计人员自然没有办法进行准确、规范的审计评价。《高校内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审计”相关内容是审计人员现有的仅能参考的评价标准。其中规定,从内部控制的五大组成要素角度对高校涵盖的主要工作种类的内部控制审计内容进行了罗列,但其中并没有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的定义进行明确,这样一来,审计人员在开展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时难以进行评价,甚至在最终审計报告中避而不谈。

(三)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着眼点有局限性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着眼点在于学校内部,传统的功能定位决定了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局限在学校内部很小的范围内,该项工作不受主管领导重视,开展比较被动。陕西省属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开展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该项工作整体相对滞后,进展也比较缓慢。

三、地方高校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改进建议

(一)提升内部控制审计水平

2012年,国家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部控制规范》),其中第六十一条规定: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2013年8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也提出了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具体的操作办法。高校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不断加强自身内部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参考《内部控制规范》,从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人手来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切实起到防范重大风险,增进科学管理,健全法人治理的作用。

(二)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评价

相对地方高校而言,教育部直属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一直开展的很好,是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保障。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包括: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实施指南、应用指南和评价指南。其中,评价指南中第五条规定:“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应由内部审计部门及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组织。高校可以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各省属高校及其他地方高校完全可以学习借鉴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相关规定,努力提升自身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水平。

(三)制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

从目前情况来看,要稳步有序地推动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工作,省级、市级等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抓紧研究制定统一的所属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应当具体包括:审计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式方法、评价结论等级等方面的具体、可操作的规定。这样一来,高校在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方面就有据可依,按规范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必然会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刘宁博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论文 篇3:

信息导向模式在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应用

一、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模式

(一)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模式的含义 信息导向模式是指在高校审计信息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高校内部审计信息的供需质量、结构等可能对审计造成影响的多种因素以及信息在生成、使用等方面的规律性。基于此,尽力将多种有效信息纳入审计的内生变量,并加以高效利用,就能解决传统审计因素之间存在的孤立性和矛盾性,避免不完善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及时引导专业管理人员在信息方面的规范行为,提高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化组合,协调好各个专业管理部门在信息方面的一致性,实现着力提升高校整体价值的目标。信息导向模式要求高校审计的内容必须要全面,这就需要包含更多的审计对象,同时范围也要拓展,审计时加强信息沟通与反馈,并且在关键控制点的选择上要准确与完整。而对在审计程序上,信息导向模式在程序路线和信息反馈控制路线上与传统的模式都截然不同。

(二)信息导向模式下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特点 在信息导向模式下,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出现了有别于传统内部控制审计的一些特点。(1)拓展了审计工作的对象和范围。从内部控制需要关注的各要素来看,如果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闭合系统。在这个内部控制中有5个主要素,它们是括控制环境与控制活动、审计风险的管理、信息的沟通与监督。从传统审计来看,内部控制侧重的比较单一,在对象的选择上就事论事。而信息导向模式至少可以将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内容拓展到以下方面:经济性质和经营类型;决策层的管理思维;管理部门的责权分工;风险管理的制度确定;一切经营管理应实行分层管理的责权机制,避免出现职务矛盾;有效监督校内信息的真实性、保证独立业务分开进行审核;快速、全面地记录各项相关信息;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2)实时地信息反馈贯穿于审计的始终,提高了处理关键点的准确性和效率。在信息导向模式下,审计十分注重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在审计时出现的限制、障碍、意外状况、计划的变更等情况都要与各个领导阶层及时地进行沟通,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解读,以保证整个审计过程中职能的有效发挥,保证管理层的各项活动能够根据目标按时完成,以提高审计效果,减少风险。

(三)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模式的程序 在新的模式下,信息导向成为高校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采用信息技术,对高校内部控制进行全程审计,把传统的审计中的事后审计,延伸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把原来的静态审变成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在金额审计方式实现优化方案、优化执行与效益相结合。以信息导向为基础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二、传统审计模式与信息导向审计模式比较

(一)传统模式与信息导向模式在工作效率上的比较 信息导向模式的审计不仅能够渗透到高校审计的各个部分,还能对审计的不同类型起到提高效率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图2所示,比较了在传统模式和信息导向模式两种不同的模式下审计效率的不同,说明导向模式内部控制的先进性。

(二)传统模式与信息导向模式的应用实例比较 下面以位于A市的B高校为例来对两种不同的审计模式进行比较。

(1)学校的财务概况。学校总面积480多亩,单建筑所占面积就有17万平米。学校设置有纸质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各一个,纸质藏书将近31万,电子藏书超过32万。共建设多媒体教室30多个,这之中有7间教室还兼具实验室的功能。学校花费5000多万购置教研实验设备。学校变革以来,其资金来源除了每年财政拨发的800万元之外,大部分都需要学校自己筹集,每年可筹集资金4000万。学校为了保证学校日常运营的需要的办公费用、校舍设备维修费用、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福利费用等开支每年大约为3600万,现在学校的年收入低于年支出的增长水平。而且,学校进行基本建设的开支全部需要自己筹集,基本上只能依靠借贷。到2011年底,B校向银行的借贷已经超过了9000万,此外还有外债近5000万等待偿还。

(2)基本建设规划与投入。2008年起,为了校园建设达标,B校向政府申请购买了220亩的建筑用地,专门请上海同济大学的专家对学校校区的建设做出统一的规划,这个规划包括四栋学生住宿楼,建筑占地四万平方米;室外操场和塑胶跑道一个,建筑占地六千六百平方米;室内双层休闲场所,一楼餐厅,二楼体育场。此外,用新的主体大楼替换老校区的六栋学生住宿楼,总占地面积两万四千平方米。最后,新老校区区隔路相对,为了方便师生来往和行人安全,规划在新老校区之间修造一个人行天桥。建筑总花费在2.3亿元人民币左右。

(三)传统模式下实施基本建设工程造价审计 (1)工程概况。本文将以主体大楼的建设作为例子展开建设投资审计。这栋大楼的总建设过程包括主楼建造和后期装修。其建设过程从2009年拆除旧住宿楼开始,在2009年后半年对准备承接B校这一建筑大楼的施工队伍展开调查,其调查人员主要来源于学校基建、工会、纪检等单位。同时,开始本建筑工程的图纸设计工作。2010年4月,本市设计院设计的图纸中标,其图纸设计中,整个主体大楼包括12层,总建筑面积为两万四千平米。随即校方根据这一图纸的设计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土建预算,经过校方研究之后,对整个工程建设对外进行公开招标,省建筑某集团C以1870万的总造价中标,双方签订建筑合同,合同内约定的建设工期为10个月,合同的附属内容里面包括建筑公司赠送B校一辆北京现代汽车,整个建筑的消防、电子幕墙、再次装修、塑钢门窗、电梯和空调设施等并不包含在建筑内容里面。

这一建筑在2010年底开工,在建筑的过程中对原设计图纸上的建筑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原定的12层调整为17层,其详细的楼层划分为:3楼以下为图书馆,图书馆上面到14楼是教室和实验室。剩下的楼层为行政办公场所。这一大楼在11年底竣工。之后的部分装修工程进行对外公开招标,最终由E单位中标,根据校方的设计图纸进行装修;其他的装修工程仍由原建筑公司承攬。校方计划在在2012年5月开始进行整体搬迁,在2012年8月完成全部搬迁,公开招标装修工程的施工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7月,建筑单位和装修公司E分别向B校递交结算材料,送审材料的总金额为5400万元,不包括用于购买和安装消防、电梯和空调设施的费用。B校聘请甲造价咨询公司对工程开支进行结算审核。鉴于工程建设中很多的变更事项都没有进行现场验证,很多的设计、代理等建设项目也都没有签订合同,因此,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也只能结合图纸、标书、规划答疑、现场施工等内容和政府部门公布的工程造价指导进行审核。

(2)实施审计。介入审计的项目:审核预算编制; 参加施工单位审查和建筑工程招标; 重大材料的市场审核;建筑过程中隐蔽工程的查验; 邀请具备审计资格的单位展开工程结算审查。审计结果:一是经过审计找出了在工程施工、装修期间均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已经难以解决。二是工程结算审计后比报价少了345万,工程造价确定为5155万,这一造价也不包含消防、电梯和空调设备,加上这些设备的支出后,工程造价在7000万左右。三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工程造价高于500万就要对高一级别的主管审计部门进行申报,因此,把审计结果呈报给上级。

(四)对同一项目实施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审计——采用信息导向模式 鉴于工程造价开支过大,而在审计过程中可以减少的开支又太少,B校对这一建筑工程的结算材料进行了内部审计,他们借助于信息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控制思路,对这一工程从效益的角度进行了再次审计。其基本审计步骤为:

(1)确定审计目的:再次肯定、审查可以减少的工程造价;审核实际投资开支;找出建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后期建设积累经验;

(2)组建主体大楼建筑工程结算机构。以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为中心,从基建、国资、财务、纪检等单位选择管理和交流经验较多的相关人员组建主体大楼建筑工程结算机构,和审计部门与甲工程造价公司对主体大楼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审计。

(3)解析一审结果,审前评测。比较工程原来的预算造价清单和结算审计造价清单之间的区别,根据一定的原则,找出工程之间的重大差别,其详細的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单位:万元)

经过解析评测发现,审查中心任务是主要是有过变更的工程和施工材料的调整,土建加层、整体装修和再次装修等没有合同、没有预算的项目,是审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在审计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些项目进行调控测试,找出项目中可以控制的内容。对工程进度的审计应该结合图纸和现场验证两方面的结果,施工材料的调整需要对使用材料的种类和当年材料使用记录进行审核,其中还需要对材料进入施工工地的入场手续和双方签订的关于价格等多方面内容的协议进行审核。在进行审计的时候,还需要对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进行协调,对存在争议的内容做出积极的调解和商谈。

(4)搜集审计材料,制定计划。审计小组通过多种审计方式和技术,搜集有关的材料和证据,在进行解析和调整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挑选,做好整理工作。

(5)控制测试,证据评测。依据做出的控制测试,对那些有证据证明造价高、经过审查可以减少开销的项目寻找客观原因。首先,设计不完善。初次设计的时候思想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潮流,引起施工过程中的多次修改,重复施工,造成经济损失;其次,合同不完善。在签订建筑合同的时候,工程内的防火、装修、空调设备都不包含在合同之内,楼层调整之后建筑部分没有重新签订合同;最后,缺少现场管理签证。大部分的现场、调整签证等都属于工程量签证,没有对材料的购买价格做出现场认可签证。

(6)实行审查,找出双方区别,如表3所示:

(7)协调争议,做出报告。对存在争议的内容进行协调,达成下面协议:一是对新增加楼层部分的面积进行重新造价,把整个新增部分的承包价格17319563.8元除以新增面积24399平米,求出单位平方米的造价,即17319563.8÷24399时=709.80,所以每平米的成本单价为709.8元。在减去原来面积和屋面总体工程量的基础上,除以24399米的均价,求出新增面积。二是水路、电路的安装、再次装修依据《××省安装工程基价表》和578号文件对实际结算的价格下调15%。三是塑钢门窗、电子幕墙等没有签订合同的内容,对实际结算价进行15%的下调。

在这样设计之后,最后得出的结算金额为4527.46万,由甲工程造价公司给出结算审核报告。全部审计环节和信息交流过程如 图3所示。

最终审计报告:在对主体大楼的工程造价进行审核的同时,B校从效益的角度对本栋大楼的投资收益做出了审计报告提交结算单位领导小组,其具体内容如下:

(1)主体大楼最后确定的造价为4456.35万元,此外,还需要为申请的银行贷款支付247.74万元的利息,这些在确定大楼固定资产价值的时候都需要考虑进去。

(2)投资收益:一是由于设计存在重大浪费,这栋大楼在基础工程结束之后临时做出楼层调整决定,但是在原地基上添加了五层建筑之后,还不超出原地基的承载能力,这就说明原来的基础设计存在严重的浪费,这部分的基础浪费经过换算超过了68万元,这应该归属于重大投资风险;二是这是一栋综合性大楼,内有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区和科研室等部门,在管理和保养的时候需要的开支都很大。假如还按照原来的建筑面积和楼层,综合购买的土地支付的费用和当地基本装修的费用,这栋大楼最终建设仍然可以节约700万元。此外,这栋大楼电梯和空调等基本设施的保养费用也在200万元/年。三是本栋大楼从设计到装修的全过程中,由于存在设计浪费和人为调整等原因导致出现资金损失将近240万。

(3)改进意见:一是增加对工程设计过程的管理。完善设计方案招标、审核等环节,进行缺陷索赔,减少由于设计环节的缺陷给学校带来的损失,降低投资风险;二是增加校园基本建设资金的来源,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资金筹集,减少资金风险和银行借贷利息的支出;三是构建完善的学校内部审计控制体制,增加对工程现场施工、签证、合同等方面的审核和监督,做好工程结算审核的基础工作。

[本文系2013-2014年中国教育审计学会科研课题“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的研究”(编号:JY2013051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娟娟:《高校内部审计探讨》,《经济特区》2010第5期。

[2]李瑛玫:《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编辑 园 健)

作者:王宝利

上一篇:审计风险控制探究论文下一篇:技工院校汽车电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