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控制探讨论文

2022-07-03

【摘要】作为社会经济监督活动的执行主体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评价者,会计师事务所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审计服务,长期以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蓬勃发展,数量持续增多,但审计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譬如外部环境建设不足、内部机制不完善、人员综合素质不足、专业水平较低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审计质量控制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审计质量控制探讨论文 篇1: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探讨

摘 要: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审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成为人们关注重点话题。本文主要分析大数据对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审计工作现状,重点研究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审计方式;审计质量

引言:新时期,数据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加强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具有现实可能性,因此审计人员应明确大数据对计算机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

一、大数据对计算机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

(一)审计方式

传统的审计是相关业务完成后,由审计人员开展的事后审计,工作方式受到审计资源的限制。加之,审计技术的落后,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对被审计单位复杂经济活动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而基于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合理应用,使得审计方式更加先进,尤其是对被审计单位数据信息的及时调取,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改善审计方式和审计结果的滞后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促使审计总体更加合理,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二)审计证据

大数据时代,审计数据来源更加广泛,由此审计工作的充分性得到保障。但是,在信息化审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应注重数据本身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由此发挥数据资源的有用价值。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提升审计证据安全性,尤其是数据分析和获取技术的落实。其主要原因在于大数据使得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使得审计数据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和安全[1]。

(三)审计人员

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存储数量丰富,审计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发掘,在此基础上,提升审计工作的开展水平。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审计人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也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为相关人员审计能力提升提供技术支持。计算机审计人员应利用大数据,转变工作模式,改善以往微观审计方法,并致力于将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发挥数据审计对审计目标的宏观全面指导。

二、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一)审计方式的转变升级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创新能力,做好审计方式的升级工作。在此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数据分析平台。将大数据研究提升到审计工作发展的戰略位置,提升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力度。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存储量较大,审计人员应善于改善以往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逐渐优化以往的审计模式,注重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审计对象的关联性,进而发现审计线索、规避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同时,大数据时代,审计工具的变化,使得审计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对审计精准度控制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审计质量的合理控制,可基于数据分析和统计做出合理预测,为相关决策行为提供合理的审计意见。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审计方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在线审计和联网审计是未来审计行业发展趋势。在风险较高的金融行业实施持续审计和必要的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在联网审计时,在大数据背景下可建立信息系统连接,由此促使数据平台的信息的实时更新,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及时性。同时,基于审计方式的转型升级,可减少审计工作与审计对象的时间差,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同时,审计方式的转变,计算机审计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成分更加突出,审计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审计能力,促进审计方式的转变升级。

(二)审计证据的综合应用

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审计人员可利用数据信息,促使审计工作更加全面。通过数据平台实施风险评估、收集审计证据,也会增加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基于纸质的审计证据会明显减少,以数据资源为主要形式的审计证据会增加,例如,电子邮件、网站信息和内部信息等等。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话题。审计证据的高效应用,对审计质量产生深远影响,相关人员应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改善目前审计工作中的信息孤岛问题[2]。

同时,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注重利用先进的制度改善信息化审计不规范的问题,促使数据资源的采集、整理和应用更加具有参考价值。此外,规范化的审计证据也可为相关人员的决策提供法律依据,促使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获得明显提升,强化不同介质审计证据的综合利用。

(三)审计人员的储备培养

审计是一项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综合而全面的工作,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严格,因此需要开展审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实践中应做好以下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和组织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数据应用能力的培训。审计人员应掌握数据分析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此外,还应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储备,尤其是数据应用能力和审计专业素质相结合的人才,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审计机关应认识到,相关技术人员的优化配置,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切实提升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能力。同时,对于审计人员的应用,应考虑人岗匹配原则,发挥审计人员的内在价值,为审计目标实现贡献主要力量。

审计工作中,还应关注相关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等,促使多专业、多领域融合发展,同时,计算机审计中,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分析审计方式,可促使审计结果更加真实有效,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多元化,审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审计结果,因此,需要加强对审计信息的控制水平,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总之,大数据时代应加强审计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鉴于审计工作开展的长期性,相关人员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提升审计工作开展质量、注重审计人员的价值发掘,以此保证审计项目方案的具体落实。实践应用中,制定长期的审计人员培养规划,对审计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相关审计机关需要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3]。

结论: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审计工作中,需要转变审计方式、注重信息化审计证据收集以及加强审计人员管理与培训,在此基础上可提升审计质量控制水平,为相关人员的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计算机审计中,相关措施的应用,也提升了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为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和质量控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岳亚旗.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的探讨[J].纳税,2019,13(26):182+184.

[2]徐元元.浅谈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审计的质量控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125.

[3]罗星媛.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108.

作者:龚薇薇

审计质量控制探讨论文 篇2: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要】  作为社会经济监督活动的执行主体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评价者,会计师事务所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审计服务,长期以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蓬勃发展,数量持续增多,但审计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譬如外部环境建设不足、内部机制不完善、人员综合素质不足、专业水平较低等。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和保障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因此,文章结合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梳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

一、審计质量控制体系概述

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这一理念在《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被正式提出,简而言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审计组织、审计人员为实现提高审计质量目标所构建的贯穿审计项目全过程的、综合性较强的一个控制系统。审计质量控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兼具系统性和规范性。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设计将审计责任细化到审计机构的具体部门、岗位,乃至个人,在执行过程中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同时其工作流程设计极具规范性,对审计业务承接、出具报告等具体环节均做出科学分工和规范管理,进而实现审计质量的有效控制。第二,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严密性。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组织同时接受财政部、证监会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多种机构的监督管理,这些机构从不同角度分别对审计质量实施监督和控制,促使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执行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同时不同监督机制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使审计监督和质量控制工作严谨严密,全面保障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推进和落实。第三,具有实用性。基于企业整体审计过程的复杂性,其质量结果往往难以量化,审计质量控制效果难以直接体现,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将企业审计工作流程化、秩序化,通过系统的审计质量管理,将审计质量效果直接呈现的前提下,引导信息使用者(企业)主动把握审计结果,利用审计信息创造更大的社会效果;并且利用系统性优势将各个环节产生的审计质量控制效果有机结合、衔接,具有为整体审计工作凝聚驱动力、帮助会计师事务所优化审计流程、提高审计结果的有效性等重要作用。

二、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审计质量控制观念不强,外部环境建设不到位

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制度起步较晚,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缺乏有效约束和保障;同时审计质量控制不足,审计风险难以估量,势必会大大影响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现阶段不乏有会计师事务所一味寻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审计质量控制现象的存在;更甚者,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满足被审计企业的多种需求,大肆伪造或粉饰审计结果,埋下巨大隐患,无形中加剧了会计师事务所未来所承担的风险。究其根本,无非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观念薄弱所致。

现阶段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外部环境建设严重不足,无法为审计质量控制提供有效保障,不利于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推进。一是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尽管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和规定,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刚性约束,但是目前仍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实际工作中将制度规范搁置一边,完全依照主观意识开展工作,法律规范和监管机制被边缘化,并未切实实施落地。还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落后,业务经营模式粗放守旧,严重与现代化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脱节。二是相关新政策更迭变化迅速,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适应和执行进度长期落后于政策更新速度,进而导致机构内部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制度无法充分保障审计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三是外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虽然接受多个机构的监管,监管机构之间职责不明、权责不清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往往导致重复监管、无效监管、外部监管形同虚设等消极局面。

(二)审计的内部质量控制不完善,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取决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二者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其中内部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控制效果和审计效率的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内部环境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国内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发展不成熟,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组织结构或重复累赘、或漏洞百出,导致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中无法建立明晰的、有序的流程;治理结构不完善,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的界定模糊,任务无法有效分配和落实到个人,审计质量控制流于形式,并未真正执行落地。二是相关审计制度的规范性不足。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编制的审计计划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审计计划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工作人员违法操作的几率,审计风险脱离控制。三是审计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审计方法不仅要适应形势变化而调整更新,更要根据不同审计项目因地制宜。

(三)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专业能力与审计质量控制需求不符

人才是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最重要的驱动力,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归根结底是由若干专业人才所构成,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审计质量控制的结果。国家政策、行业及整体经济市场均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审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及时保持专业知识更新和业务能力提升,方能胜任职业岗位,保证工作落实。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全国个人会员规模超过24万人,市场现有人才储量充足;其中注册会计师105 89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半数以上(53.70%),人才素养平均水平尚有待提升;且很多待岗人才局限于理论教育,缺少实践机会,实际业务能力令人忧心;30岁以上50岁以下者约6.4万人次,全国有8 6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平均分配约为7.4人/家,人才基数规模可观,但质量良莠不齐,审计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尚无法切实满足会计师事务所现阶段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根据市场调查,30岁以上50岁以下者年薪均不低于20万元,资深注册会计师年薪过百万元者比比皆是。然而不乏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足,无力承担高素质人才的高额报酬,缺乏招才引智和留人的竞争优势,人才质量持续走低,人才驱动疲软,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三、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思考

(一)正确认识审计质量控制,完善信息化监督机制

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受限应当从认知入手,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检验,在机构内部自上而下传递审计质量控制概念,明确审计质量控制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全体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控制形成基本的、完整的认知,树立审计质量控制观念。要通过讲座、论坛、培训会议、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强化审计人员的实践和参与能力,检验会计师事务所全员对审计质量控制的认识程度,夯实基础,助力审计质量控制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会计师事务所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及制度的变化定期開展培训,帮助审计人员深入解读和把握最新的法律要义,不断巩固和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以确保审计工作过程不发生违规的现象。

此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全面普及应用,加强审计业务信息化建设是会计师事务所适应时代变化需求、切实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来实现各个会计师事务所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扩展信息库,丰富完善审计工作的数据依据,为推进审计质量控制力度创造良好环境。会计师事务所还要在信息化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加强监督机制建立与优化,将信息化与审计机制有机结合,构建新型的信息化监督机制,从而实现对审计业务流程的科学管理和监督。在信息化监督机制发挥作用的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当充分参与审计质量监管,保障审计质量控制的权威性。

(二)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营造完善的内部环境

针对内部质量控制不足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快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系统性地优化机构审计质量控制的内部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小企业的数量与日俱增,小微企业纷纷涌现,审计业务的体量随之不断增大,大大拉动了会计事务所的市场需求。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增多,但其业务能力、信用评级更加参差不齐,审计质量控制难度增大,因而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加快构建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作为独立审计的主体,会计师事务所要在拓宽审计业务范围的同时,加快规范和完善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切实落实“保质保量,提质增效”目标。与此同时,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科学开展审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机构发展现状分析,梳理审计工作要点、难点、着力点和出发点,依据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审计方案,设计规范性较高、严密性较强的审计流程,从而全面构建科学的审计质量内部控制体系,保障审计质量的全面有效提升。

(三)加强审计人才教育培养,打造专业审计团队

人力资源始终是一切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会计师事务所也不例外。对此,会计师事务所要切实推动专业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工作落地实施,进而加强审计人员教育培养,加快审计人员的团队建设。在加强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教育培养过程中,管理者要尽可能地节约受训人员的时间,把理论的精华和要点传递给受训人员;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和成本合理控制,其负责人或管理者要减少外来人员的聘请,可以挑选专业性强、审计经验丰富的骨干人才组成培训小组,对审计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老带新,齐头并进;以优带次,共促发展”。在对人才的吸收和保留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用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招才引智、留人用人,以确保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化人才储量稳定,业务水平保持稳健提升。最后,聘用、留用优秀实习生也是会计师事务所优化审计人员团队建设的良好途径。会计师事务所要科学识别并把握住优秀实习生,为会计师事务所储备未来审计人才,切实满足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可持续发展需求。

(四)做好审计业务的计划,有效组织和引导业务开展

做好审计业务的计划也是增强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审计风险管理的准备阶段就是审计业务的计划阶段,它对审计工作的整个流程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对所承接的业务缺乏完善的计划和准备,何谈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要从可持续经营角度出发,明确审计业务计划的战略宗旨,树立长远发展观和质量至上观,以长远发展观着眼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稳定发展;质量至上观旨在提升审计业务的质量。审计业务计划肩负组织引导责任,即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质量为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审计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提升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会计师事务所亟待妥善解决的难题。会计师事务所要实现质的飞跃,势必要跨越这道障碍,所以当务之急,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紧密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客观分析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积极探讨和思考符合机构发展实际的对策。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充分落实相关对策或措施,切实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确保审计工作保质保量开展,实现做大、做优、做强的宏伟目标。Z

【主要参考文献】

[ 1 ] 王博,陈跃文.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

[ 2 ] 陶慧芳.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2).

[ 3 ] 张水花.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22).

[ 4 ] 刘静,刘雨蒙.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问题探讨——以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收费为例[J].商业会计,2017,(03).

作者:曾晖

审计质量控制探讨论文 篇3:

关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以及部门开始关注离任经济审计质量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下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关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优化策略。

【关键词】离任经济;审计;质量控制;优化策略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属于国家和中央企业必须执行的一项职责。从其诞生开始,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国家、各级地方、审计机关和中央企业在不断探索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离任经济责任管理提供了诸多借鉴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当下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离任审计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要想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就需要明确其中的内涵。离任经济审计是指审计部门依法依规对本组织管理的调动、免职以及提拔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行为。重点检查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情况,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的执行情况及其效果,资产的管理及保值增值情况,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从而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进领导经济管理水平和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

当下的审计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明确的,但是从笔者的调查、走访中发现,很多单位对离任审计工作的认识上不统一,没有明确的定位。主要有将免职、退役的干部列为审计对象,对于提升、调动的干部干脆视而不见,有的甚至将离任审计和财务检查混为一谈,注重对资金与物资的检查,忽略对经济决策的考评,甚至有些将离任经济的财务收支模式混合,套用以往的财务模式,单纯地检查经济收支当中的来龙去脉却忽视了对单位的本质财务情况的观察和分析。虽然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是一些审计人员受到传统审计思维的约束,感到审计虽然每年都有,但是工作模式一成不变,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倦怠感。有的单位单纯地将离任经济当作一种行政责任,这样事实上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

2.審计工作的对接不完善

在审计工作中,领导干部离任后进行审计,但还掌握单位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资源,即便存在着违法乱纪的行为,内部知情人因为出于自我保护而考虑到与离任者的关系选择了知难而退。长此以往,尽管审计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如果缺乏对业务流程的了解以及必要的线索,则会导致切入点不具备充分的针对性,容易造成事倍功半,审计的结果也与实际不相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审计获取的信息不充分。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安排的审计时间较为有限,尽管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以及先进的审计技术,但在短期内对被审单位和领导履职情况掌握可能不够全面。被审单位的部分员工对审计的工作还有误区,认为审计是来监督他们工作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不理解自然会导致对外部审计人员的敌意,且不说认真积极的配合外部审计人员的内审工作,就连熟知的信息可能都不会告诉审计人员。信息获取不充分和员工的刻意隐瞒给审计给审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进而影响到审计的效果,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二、关于离任经济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

1.加强对离任经济审计工作的认知

笔者认为,离任审计和常规的财务审计从大体框架上来看是相似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又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离任的审计不仅要落实到人,通过揭示有关的问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载体审计与行为审计的结合。离任审计的监督工作不仅有经济责任,同时也有行政责任与政治责任。事实上,离任审计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上的情况,反映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决策水平,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为今后的领导干部考核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2.完善对接审计工作

离任审计工作应该交由纪检监察、财务以及审计部门组成会议,进驻被审计单位要求全体成员召开成员会议,并明确离任审计工作的意义与内涵,阐明与员工利益的关联性,除此之外,还要发放有关的项目调查表,公布相关的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内容,随时接受信访工作,以此来提升工作的监督力度。除此之外,着重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流程,进行相关的测试,初步判断该工作单位的薄弱环节所在。最后,注意与业务密切相连接的单位,主要是指业务的往来以及大金额单位的异常交易行为,对此进行外部调节和延伸的审计工作。

3.严格遵守审计职业规范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为监督和评价工作,对审计人员有着更高的职业要求。审计人員应热爱审计工作,始终以促进企业管理提升和价值增值为宗旨,以问题和风险管理为审计焦点,以诚信和严谨的态度开展工作,严格遵守按照审计准则进行执业,客观、公正地作出职业判断和审计评价;严格保守秘密;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规定,做到文明审计、廉洁审计。

4.强化审计信息质量管理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广、内容多、信息量大,获取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揭示重要问题和风险,是专业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首先锁定信息范围。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单位特点,从经济效益和内控管理方面对项目做出风险评估,查找风险点,从而锁定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重点业务环节和高风险业务领域等范围。其次收集信息。审计人员应遵循“五不放过”原则,从项目现状、评价标准、问题原因、事项影响、责任落实五个方面对被审事项查清查透,综合运用访谈、穿行测试等方法获取充分的信息。最后确认信息。通过与被审单位和领导的充分交流沟通,进一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从而形成更加准确的审计结论。

5.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单位应加强对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业务核算制度设置,强化内部管理制度,以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升单位运行的警惕性,对内部系统的管理控制加以严格约束。针对已经处在审计状态中的相关业务,必须有授权才可以查阅相关内容,并且查阅过程要被详细记录。一般情况下,不能删除相关记录,需要有严格的程序管理。增强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是实现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负面影响降低的有效对策。离任经济责任的审计内容在不断增加,对于很多适应传统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挑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不断提升,在会计审核、财务管理以及计算机系统应用上,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在观念上与时俱进,同时也要以良好的知识素养来为企业审计工作服务。

三、结语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并对此加强研究,努力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其次在缓解了最主要、最突出的矛盾之后,再对离任经济审计工作进行责任上的支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加强审计规范。其二要加强审计的力度,把离任经济真正地纳入计划管理的轨道当中,在审计的经费和力量上基于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地预防审计风险,确保离任审计使命的有序完成。

参考文献:

[1]邢维全.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互动关系——历史路径与未来发展[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6,01:20-25.

[2]郭旭. 创新进取 服务教育综合改革 求真务实 心系审计转型发展——记教育部财务司审计处沈志超[J]. 中国内部审计,2016,04:99-101.

[3]陈朝豹,耿翔宇,孟春. 胶州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践与思考[J]. 审计研究,2016,04:10-14.

[4]黄花秀. 加强基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福建省宁化县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现状为例[J]. 吉林农业,2015,16:122-123.

作者:郝江峰

上一篇:高校建设项目审计论文下一篇:公开工作年报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