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2022-04-27

[摘要]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灵魂,不同的学科,学科思想的内涵是不同的。文章以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3中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为例,论述通过开展融入古典文学的历史教学,能让学生从中感悟历史的真实,把握时代的主流思想,体会社会生活百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篇1:

课标·史学·素养·高考

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设置新增“史学入门”与“史料研读”选修模块,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技能及方法”。[1]吴伟指出:“历史教育首先应该关注‘历史’,这个‘历史’应该是符合唯物史观、实事求是精神的历史,是基于历史学科基本的认识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历史。符合这样要求的历史,简而言之,也就是包含和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历史。”[2]我们不仅要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原理与技术,也要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回瞰过往史学研究,梳理史家治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理高度展开教学和备考具有极大意义。“新课标”提出,学生要“知道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治史情怀和治学态度,以及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的推崇”。[3]本文拟从唐人刘知幾的“史家三长”(才、学、识)入手,结合近现代史家之治学经验,分析史学研究方法与全国卷试题的关系,摸索中学历史教学与备考的新思路。

一、三长之“史才”

关于史才,刘知幾说“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4]在这里,史才强调的是一种发现史料价值的眼光,一种如实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现象、开展历史研究的方法。

清末民初,学者发现了大量刻有商代卜辞的甲骨。王国维认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5]他将史籍中的记载和新出土的文物资料相互参证,解释商代历史,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二重证据法”在高考试题中时有体现,比如2013年全国I卷第24题,题干结合考古发现创设了一个新情境(先秦墓葬的变迁及地区差异)。如果学生清楚文物遗址等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就可以将地区间墓葬规制上的区别与分封制逐步崩解的历史趋势联系起来,从而得出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的认识。

再比如,陈寅恪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6]因为重视“材料”,他进一步拓展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在以诗证史、笔记小说证史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影响了后世史家。2018年全国I卷第42题(《鲁宾逊漂流记》反映的历史)体现了这种逐渐拓展之史料观念。该题借助历史变迁与文学作品间的关系,直观地体现了诗文、小说反映历史的功用,拓展了学生的史料观念,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情节与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进而培养他们分析并理解时代变迁在文学中留下的印记。这种设计丰富了42题的类型,也展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

全国卷试题正是以这种广泛的史料观为基础。其取材来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学生只要能够明白史料与时代的关系,懂得如何借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中蕴含的时代信息,就不难参透其中的玄机了。

此外,在获取和解读信息时,学生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全面把握。胡适强调,“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只可说七分话,不可说八分话,更不可说十分话”。[7]一些囿于“识记”的学生,常会见到书上讲过的、老师提过的就仓促作答,导致“材料说了七分,学生只看到三分”,或者“材料讲了五分,学生却臆想出八分”的状况。比如2018年全国III卷第27题,题干提到明中期以后,文人士大夫间流行刊刻文稿以为交游应酬之用,这当中不乏水平有限之人。“文稿”流行体现出时人重视文化,而不论水平如何都要跻身其中,则反映人们普遍参与其中,体现了重文的社会氛围浓厚。材料只能证明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来源广泛。“学术文化水平”提高要通过具体的学术成就及其跨时段的对比结果来展现。“文人地位”的变化要通过比较文人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地位,同时参照其他历史时段才能得出。“经世致用”思想强调文人治学要关注现实,着眼于家国天下的需要,而非谋求一己之私利,遑论交游酒食。此外,该思想盛行于明清之际,距离题干给定的历史时期较远。A、B、C三个选项均与材料中的历史现象有出入,或多几分,或少几分,所以选D。可见教师务必要帮助学生形成先具体分析再下结论的思维方法,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提供了分析历史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的认知方法。“史料实证”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史料的历史价值,具备从史料表述中准确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这些恰与刘知幾的“史才”有相通之处。

二、三长之“史学”

关于“史学”,刘知幾说:“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8]它强调搜集和整理史料,为研究和撰述奠定基础,要求史学家一要确保所用史料真实可靠,二要管理好自己搜集的海量素材。

言及史料的可靠性,我们会想到“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往往比后者更接近历史事实。近现代史家中,陈垣总结出追溯史料流传过程、寻找“一手史料”的“史源学”——“如果对前人著作或资料加以审订,必须查出它们的根据,然后才能稽考史事,订正讹误。”[9]这种倾向在全国卷试题中有明确体现,比如2017年全国I卷第26题(唐代不同文献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根据成书年代,《旧唐书》早于《新唐书》,《高祖本纪》又早于《太宗本纪》。因此,关于薛举與李世民在泾州作战一事,《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属于“一手史料”。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后世史家常常会进行“再加工”。对比两《唐书》的记载,这种处理一目了然。如果学生对传统史学编纂有一定了解,在解答本题时会轻松得多。

在统筹整理史料部分,邓广铭曾提出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四把“钥匙”——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年代”强调理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先后顺序,“地理”强调弄清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及空间环境,“职官”可以反映国家权力如何运作、个人经历与时代环境的互动,“目录”则注重形成得当的资料管理方法。它们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是:学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时空观念”,同时须将所学融合成有机的知识体系。2017年全国I卷第42题要求学生阅读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并阐述。本题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查,既有时空观念,也包括材料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学生能调动所学知识,补充在表格中与之关联的历史事件旁边,就能拼凑出一副宏观的图景。比如“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代中后期到清代厉行“海禁”,后来又采取“闭关锁国”。又比如“17世纪英国入侵印度”,进一步要求打开中国市场,终在1840年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年代、地理、目录方面的训练足以帮助学生应对此类题目。

学科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对历史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认识,做到古今贯通、中外联通。“史料实证”也要求学生能够辨析史料真实性、运用新材料和旧知识来解释历史现象,做到论从史出。这与刘知幾的“史学”有相通之处。

三、三长之“史识”

关于“史识”,刘知幾说:“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知,所向无敌者矣。”[10]一方面是说,史家要能阐述和解释历史发展的深层次规律,另一方面强调史家肩负价值评判的职责,相当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全国卷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解释历史,也重视学生怎样解读别人的历史解释。因此,学界的经典学术观點,诸如“唐宋变革”、“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就潜伏在题目背后,以下试举一例析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描述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美国学者费正清等人提出“冲击-反应”模式。该观点主要认为: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的冲击无可挽回的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定引起现代化,并成为永久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做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引起永久性变化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11]

后来学界反思该模式,又发展出所谓“中国中心观”,代表人物有柯文。他强调“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上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比较的重点不在于一个文化和另一个文化(中国与西方)的不同,而在于一个文化(中国)内部前后情况的不同。”[12]

“冲击-反应”模式强调外因的作用,“中国中心观”则主张关注内因,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2012年全国卷第41题选取前者为切入点,将后者隐藏在设问之中,题目要求学生评析“冲击—反应”模式,特别提到“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在作答时,学生可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也可提出反对意见,依照“中国中心观”的观点组织答案。除此以外,他们还可以另外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般来说,成熟的学术观点都有其史实依据和论证路径,如果学生多了解一些,在解答此类题目时会更得心应手。

此类题目既体现了“新课标”中“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论文习作”的规定,也考查了学生理解、解释历史的能力,对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还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彰显“家国情怀”,与“史识”说的大概是一样的道理。

四、结  语

李晓风曾指出:“学术是中学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13]李凯也说:“学术基础是历史老师的内功”。[14]中学历史教育要求教师对教育学有深入思考,还要具备较高的史学修养。当前中学历史教师群体在读书期间受过严格的史学训练,唯一要做的就是勿失勿忘,将自己的所学所得转化为教书育人的思想资源,让自身深厚的专业学养成为涵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沃土。唯有经过这样一番努力,我们的教育工作才算是真正做到在精神上紧跟教学与高考改革的要求,将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求落到了实处。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2]吴伟:《也谈中学历史教育的衔接问题》,《历史教学》2017年第11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26页。

[4][8][10]刘昫:《旧唐书·刘子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73页。

[5]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6]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收于陈美延等编《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66页。

[7]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7页。

[9]李瑚:《励耘书屋受业偶记》,收于陈智超编《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21页。

[11](美)费正清、(美)赖肖尔编,陈仲丹译:《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72-306页。

[12](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18-321页。

[13][14]李凯:《历史这样教:中学历史教学技能》,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9、309页。

作者:周晓楠 罗江玥

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篇2:

历史学科思想视野下的高中创新课堂

[摘   要]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灵魂,不同的学科,学科思想的内涵是不同的。文章以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3中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为例,论述通过开展融入古典文学的历史教学,能让学生从中感悟历史的真实,把握时代的主流思想,体会社会生活百态。“从古典文学中看历史”,既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创新了课堂教学,又渗透了历史学科思想,避免了单纯文学内容的灌输,实现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科思想;高中历史;创新课堂

历史与语文的结合自古有之,中国传统的文史观“以诗文证史”的基本含义是:以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为史料来研究历史或者书写历史。这种文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学的“以诗言志”“文以载道”等理念关系密切。“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内容涵盖了上至先秦下到明清的文学发展历程,点明了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按照时序,其内容可分为诗的经典、楚辞的魅力、汉赋的风采、“李杜诗篇万口传”、宋代词苑、元曲与市民社会、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等七个子目。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一分析各个子目,一节课45分钟明显不够用;如果每个子目都蜻蜓点水般地讲,又必然会造成“走过场”的情况。因此,许多历史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感到茫然。虽然该课涉及的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是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教师不应该把这节历史课上成语文课。那么历史课程如何扬长避短,既能贯彻学科思想又能实现三维目标呢?教师不妨大胆改弦更张。史学界历来有“以诗文证史”的传统,从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入手,用历史的眼光来观察文学。在历史学科思想视野下,教师可以把该课的标题转换为“从古典文学中看历史”,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诗词歌赋中感悟真实历史、宋词元曲里寻觅草根文化、四大名著中探究主流思想。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融入古典文学的历史教学来引导学生感悟历史的真实,把握时代的主流思想,体会社会生活百态。

一、诗词歌赋中感悟真实历史

历史学科思想指向对历史事实、概念和理论的本质认识,强调通过高度概括历史知识而获得历史思维。《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在学术研究中都是重要的史料。教师在讲授“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时通常会向学生提问:1.《诗经》的内容可分为哪三个部分?它的地位如何?有何影响?2.什么是楚辞?屈原对楚辞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3.什么是汉赋?4.唐诗繁荣的原因有哪些?李杜的诗歌有哪些特点?通过以上问题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如果课堂教学就这样枯燥无趣地进行下去,怎么能把学生带进文学的殿堂?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先人的呼吸、思想、情操?怎么能渗透历史学科思想?“以诗文证史”, 用诗词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可以使诗词歌赋在历史课堂中別有一番味道。借助诗词歌赋这些重要的史料可以把学生带进文学的殿堂。

如《诗经·小雅·大田》中的诗句“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是周王祈祷农事时的一句话,大意为上天要下雨的话,不仅要下在我的公田之上,而且要下在我的私田之上。很多著作都认为井田外有私田,这是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旁证。我们熟悉的、出自《诗经·小雅·北山》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很好地印证了西周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实施。宗法制度在《诗经》中也是有记载的,如《诗经·大雅·板》中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宗子维城”,可见当时的周天子依靠“大宗”“小宗”的政治体制来维持统治。礼乐制度更是可以直接用《诗经》来例证。如《诗经·周颂·大武》涉及词、曲、舞,想象一下,那表演场面一定非常壮观。《诗经》中还有很多记载可作为当时粮食作物种植的史证。

汉赋中的名篇班固的《西都赋》也是如此。“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汉代的市场分类明显,拥挤到车都不能调头,反映了长安城商业经济的繁荣及汉代的市场特征。

还有唐诗,它是唐朝社会气象在文化方面的反映。涉及唐代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论证,可以引用李白的“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杜甫《忆昔》中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把唐朝开元盛世的经济繁荣、社会秩序安定、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全都描写了出来。王建所写的“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可以说明唐朝后期商业市场上已经出现夜市和草市。

李白写有:“我本狂楚人,风歌笑孔丘。”杜甫有诗曰:“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这些可以证明唐代三教并行,信仰自由,儒学地位下降。这样便用诗词证明了专题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还有一些唐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如男子簪花、饮茶、下棋的生活情形。有人从李白的诗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中,看出他是在“拍马屁”。元稹写的“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即行。……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把商人追逐利润、行贿权贵的情形描写得活灵活现。

诗词歌赋这些重要的史料,全面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尚,既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国情,又有助于学生基于唯物史观来探究不同时期文化繁盛的原因,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同时通过文学作品阅读等途径,可提高学生获取文学资料的能力以及赏析、运用古典文学的能力,从而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二、宋词元曲里寻觅草根文化

“宋词取得了哪些成就?宋词兴盛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元曲?代表作是什么?”这是一位老师在公开课中设计的几个问题,他的教学也按照这些问题展开,以致一节课下来没有高潮,没有思想。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朝的词主要是为音乐服务的,传播于歌坊之间。作词就是为了配曲,词和曲是分不开的。词最初被称为“曲子词”,其功能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歌词,甚至是口水歌词。它大多反映“草根”小老百姓的思念、爱恨之类的情感,所以,在士大夫眼里它难登大雅之堂,被称为“诗之余”。

北宋大词人柳永,他早年在烟花柳巷里和歌女乐手们厮混。柳永一生仕途不顺,但他在当时却很有人缘。《避暑录话》中有载:“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可见柳永的“铁粉”特别多。当时许多舞榭歌台的乐妓歌女们,流露出这样的心思:“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最后,据说乐妓歌女们把柳永的丧事办得很是隆重,每年到了清明节,她们还会相约到他的坟地去祭扫、歌舞,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习俗,称为“吊柳七”或“吊柳会”。可见,当时的平民百姓、乐妓歌女这些“草根”阶层把他当作知己。当然,宋词尽管摆脱不了先天的草根性,但得益于苏东坡等大家的推陈革新,又逐渐向诗的高雅靠拢。唐诗宋词始终一脉相承。

柳永的词因与社会底层生活联系密切,语言通俗,风格奇特,却又造诣高深,所以在民间得以迅速流传,对后来的词作及金元戏剧散曲、明清小说等有着重大影响。词这个当初被士大夫们称为“诗之余”的事物,在柳永之后得到了广大“草根”的热情推崇。

元曲,是蒙古族进入中原后,蒙古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所产生的文化艺术。据有关资料,元曲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百姓中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进入中原,它便先后在以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把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糅合为一体,形成了集诙谐、洒脱、率真于一身的艺术风格,对原有词体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蒙古人入侵中原后杀人无数,汉文化也遭受了毁灭性打击。“马背上的民族”的文化太落后,他们根本无法了解汉文化的价值。蒙古贵族目不识丁者不在少数。元灭宋后,统治者只保留工匠的性命,以致读书人沦落到“十儒九丐”的地步。元代虽然一度实行科举制度,但70多年中,科举入仕者只有千余人。读书人没有出路,便去编写一些俗曲,这使俗文化发展起来。蒙古人虽然不能理解儒家文化,但能看懂杂剧、诗歌,因此元曲获得了空前发展,成为元代最辉煌的文化成就之一。

宋代时,雅文化与俗文化处于交融状态,到了元代,俗文化压倒雅文化。明朝也是轻视士大夫的。朱元璋在《大诰》中规定:“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动不动就对士大夫加以处置。俗文化的受众是一大批处于社会下层的“草根”,即市民阶层。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他们需要这么一种俗文化来满足他们的文化精神生活。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客观反映。宋词元曲的“草根性”迎合了“草根”的文化需求。宋词元曲的产生是宋元时代商品经济发展、平民阶层壮大的客观反映。

三、四大名著中探究主流思想

明清四大名著的身影在初中教材中都有出现,一些高中教师觉得关涉四大名著的内容没有什么可讲的,认为解决了“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等问题就完成了教学目标。从学科思想视野来说,教师不能简单重复,而要另辟蹊径。如可多介绍一些小说里的故事和情節,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和阅读的兴趣。

三国鼎立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无足轻重,但因为有了《三国演义》,这段历史的梗概便家喻户晓。《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志》,十分之七的内容都依据正史。那么“以小说讲历史”就有根据了,比如许攸投曹,是官渡之战的关键环节。《三国志》中的相关记载很简单,只有几句话,但经过说书人的想象和罗贯中的妙笔,此情节被演绎得活灵活现,曹操的性格跃然纸上。按照《三国演义》编排的三国戏,使忠义观念深入人心。这也是清朝统治者提倡阅读《三国演义》的原因所在。其实《说岳全传》《杨家将》都是以忠君爱国思想为核心的,这些书中,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为忠君的表现。

《水浒传》只是单纯描写农民起义吗?周思源先生说,梁山好汉打家劫舍绝非“杀富济贫”。其描写的绿林英雄大都有些流氓气质,他们讲究“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的吃酒,大块吃肉”,只要是弟兄,干什么都是对的,因此连孙二娘这样杀人做人肉包子的,都不被谴责。《水浒传》里宋江对江湖哥们儿讲究“义”字在先,是非其次;受招安是“忠”字在先,“义”服从于“忠”。这种观念随着《水浒传》被列为四大名著,对人影响至深。

《红楼梦》中的丫头本是卖身的奴婢,被赶出荣国府获得自由本应该高兴才对,但即使如晴雯也哭哭啼啼,老大不高兴。当惯了奴隶的人已经忘了独立自由的可贵,宁可为奴,不愿做自由人。

《西游记》看似神话故事,实际上吴承恩是基于世间常情去想象的。如第九十八回中,唐僧四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西天,如来佛祖好言安抚一番后,吩咐阿傩、迦叶二位尊者给唐僧挑选经卷。这两位尊者问唐僧:“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这是明目张胆地索贿,唐僧没有给,结果二位尊者便使坏给了无字经书。后来行者替唐僧向如来检举揭发,没想到如来没当回事,呵呵一笑说:“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如来不但不惩罚身边两个“腐败分子”,反而公然为他们开脱,为什么?这是佛祖的用人之道。阿傩、迦叶对领导忠心耿耿,有贪心没野心,便正好有小辫子抓在领导手里,这叫“下属不贪领导不安”。唐僧最后无奈,送了紫金钵盂才算了事。这一情节深深打上了明清那个时代的烙印。

可见,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小说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形式,是统治者的一种思想统治策略,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的内在要求。小说将三纲五常的思想渗透到社会下层民众当中,这便使得明清时期三纲五常逐渐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普遍道德观念。

总之,教师通过开展融入古典文学的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中感悟历史的真实,把握时代的主流思想,体会社会生活百态,从而既贯彻新课程理念、创新课堂教学,又渗透历史学科思想,避免单纯文学内容的灌输,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M].北京:光  明日报出版社,2013.

[2]  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6.

作者:丘元生

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篇3:

浅谈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俗话说,文史互通,诗史相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好地利用文史互通的条件与优势应用古诗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名篇佳作是中国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是对当时的时代特色和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应用好古诗词,既可以激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为教师的历史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关键词:古诗词;历史教学;学习兴趣;民族文化

一、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必要性

1. 时代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素质教育逐步深入,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历史教学更应该加强民族文化渗透和民族文化史的讲解,而古诗词则是历史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切入点。

2. 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要有能力的训练,也要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要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如今历史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看书、看视频可以重现历史情境,而古人自己的语言能更好地重现历史情境,除了古文更好的途径就是古诗词。

二、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其理论意义在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还能在心里有认同感和爱国、爱家情怀的升华。

2. 现实意义

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完善,古诗词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创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将古诗词与历史能够相得益彰的发挥出光彩。从由教师在课堂中讲史、讲诗,过渡到学生讲史、讲诗,最后学生能创作自己的作品。

三、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可行性

1. 利用古诗词导入新课,营造课堂氛围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立刻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 利用古诗词讲解历史,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古诗词是对当时的时代特色和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作者对当时心情的一种表达与宣泄,以诗证史,将历史更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

3. 利用古诗词渲染历史,升华情感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能够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观和价值观。

4. 利用古诗词丰富教学资源,拓宽视野

部编版语文教材和历史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古文和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教材资源,也可以根据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编辑出教学所用的古诗词教辅材料。

四、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目标

1. 育人目标

古诗词与历史联系紧密,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等。

2. 工作目标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练好内功,用心积累,厚积薄发。经过研究与学习,教师不仅具备历史教学的能力,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间把握不准。

教师对古诗词内容和历史教学内容时间把握不足。古诗词的应用有时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教师虽然应用了一些古诗词,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利用总结好的教辅材料,缺少足够的时间。如果课堂中活动时间过多,又影响正常课程的教学进度。

(2)师生之间存在认知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对历史知识和古诗词的掌握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思想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教师不愿意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现有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内容又太少。

(3)缺少足够的研究时间。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古诗词的运用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较高,加强了备课的难度。研究一节课的内容是暂时的,要想将研究推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学生活动没有充足的准备。

学生的活动和参与程度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虽然组织了学生竞赛的活动,但是没有得到具体实施。

2.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策略

(1)从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方法。

分析现在的教学现状,教师要改变,要提高,要秉着认真学习的精神,借鉴各种成功的教学经验,加大教研力度,探索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2)提高效率,有效备课,研讨教学。

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先在个别班级实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3)小范围研究。

课题组成员教师中的几位成员一起研究或者分散研究,将问题分散化。以课题组为单位,对古诗词进行研究,集合众人的智慧。

(4)组织有效的互动活动。

与学校积极争取,将活动细致化、具体化,提出可行性方案,指导学生有效开展互动活动。

参考文献:

[1]杨珺. 论古诗歌与历史教学[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4).

[2]李铜玉. 让历史教学畅游在文学中[J]. 广东教育,2003(6).

[3]李燕晖. 诗词美与历史教学[J]. 中学历史教学,2010(7).

[4]朱家鼎. 诗词美象与历史具象[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李旭

上一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然性论文下一篇: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