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2024-05-06

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精选13篇)

篇1: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谈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万源市河口中学校

何平良

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的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平时一遇到主课课程紧张,历史课被随意地停课、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更让历史老师无奈的是: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是可有可无的。为使历史教学走出困境,应密切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并非死记硬背一些无用的知识,而是通过历史更好地认知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领略历史学习的魅力所在。那么,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呢?

一、结合时政,从现实角度审视历史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影子。结合时政,针对现实生活的热点,审视历史,由今溯古,以古鉴今,我们不难发现,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的主流问题、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时代感。

1.洞悉古今,感悟古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主流之一,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仁”和“礼”的理念,就是要求人们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爱互助,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体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庄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进山伐树,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等观点,体现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而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毒品问题、艾滋病等一系列共同问题,需要全世界协调行动。所以,我们要继承古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努力建设和谐中国,和谐世界。2.回溯历史,坚持“和平崛起”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西方某些国家抛出了“中国威胁论”。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理解: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大国崛起可能引发国际上的不安。大英帝国的建立和维护,是依靠其数百年殖民征战和掠夺,德国、日本的崛起曾引起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即便是自称推行“平等”的美国,也离不开“大棒”政策的使用,离不开“霸权主义”的外交作风,离不开在海外频繁采取政治和军事干涉。正是依据历史经验,国外一些人士担心中国崛起“必然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旨在告诉世人:中国崛起的本质之处,是在不挑战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和平发展这一历史趋势的前提下,在与其他国家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增长和发展。这是中国政府在深刻分析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来实现构建和谐世界中的和平崛起。其创新性在于:它旨在摒弃走对外扩张这条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老路,而是决心走一条全新的和平发展之路。这将证明人类能够以理智与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大国崛起引发国际冲突这一千古难题。因此,引导学生从时政角度审视历史,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可以帮学生在感悟中增强对“和平崛起”的认识。

二、分析历史,获得感悟,学以致用,回馈现实

司马迁写《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旨在总结古今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供后人借鉴。所以,分析历史,获得感悟,可以学以致用,回馈现实。

1.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英国首先进行第一次科技革命,依靠廉价的棉纺织品横行天下,很快发展为当时头号工业强国;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德国率先使用新科技,成为世界头号、二号工业强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首先进入信息时代,成为经济巨无霸、世界警察。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显而易见,大国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重视发展科技。中国要和平崛起,就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2.回顾中国的对外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古代自汉朝到明朝,都积极对外开放,汉代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唐代的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和周边国家友好交往,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多国的友谊。由于积极对外开放,中国古代自汉至明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到了清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使中国更加远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使近代中国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回顾中国的对外政策,不难发现:开放则国兴,闭关则国衰。所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3.追本溯源,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中国的民本思想由来已久,从先秦到近代,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可谓源远流长,且卷帙浩繁,思想丰富。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的仁政,汉高祖时的休养生息,唐太宗的“民为贵,君为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奋斗目标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加快以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等等。字里行间,民主话题贯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既弘扬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又顺应了民心。

三、把握历史,展望未来

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可以预见现实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发展趋势。如: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汉武帝实现大一统,隋唐完善加强中央集权。虽然也出现魏晋南北朝、宋金对峙等短暂的分裂,但统一是主流;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中外历史的发展表明: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这就是规律。可以预见:分裂是不可能得逞的,祖国必将统一。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领略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

篇2: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本文被评为2001年中国教育报“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优秀论文

在历史课中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今天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新时代,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而历史学科的内容却有着明显的“过去时”和“既往性”特征,因此,必须用“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才能使德育有机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中。

怎样才能用“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优化思想教育?我想,除了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之外,还要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与时事热点的结合。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历史教学,从本质上讲,体现了唯物史观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时事热点构成了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仅公众关注,青少年也感兴趣。每当教材内容与某个时事热点有某种内在联系时,有些学生总希望能发表自己的“高论”。作为一名教师,这不正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楔机吗?例如,99年5月,“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举国上下,群情激奋。我在期末复习时讲述了“北约”成立的背景目的、“北约”东扩的过程、“北约”嚣张的原因,又让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教学已经演化为对“北约”罪行的声讨。这样的思想教育效果,一定会使学生铭心刻骨、终生难忘。

第二,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学生对什么知识最感兴趣?不是考试要背的死知识,而是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活知识”。因此,要以教材为依托,广泛联系学生的课外生活,并且要使“联系”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例如,在讲授“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时,我问学生:大家看过香港电视剧《新龙门客栈》吗?其中的“东厂”干了多少坏事呀!学了这一节,大家都知道了,原来所谓的东厂、西厂都不是生产经营的工厂,而是明朝君主专制下用来杀人的“工厂”。学生在学习中使自己在影视剧中得到的历史表象上升为对历史理性的认识,加深了对明朝“厂卫特务机构”这个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有时为了联系现实,还要对知识点适当扩展。例如在讲80年代“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历史时,就必然要联系90年代后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的现实。你要是不联系,学生就想不明白:既然是“异军突起”,怎么会有“金融危机”?因此,在讲到其发展原因时,还要指出其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这是其后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内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更要发展本国基础工业,基础扎实了,国家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第三,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历史教学目标的三大块: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的那些能力?人们总是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作为培养的目标。这是对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窄化”。“历史学科能力根本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以史为鉴”(见《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东方出版社《高考命题与中学教学关系研究》课题组编写)。“以史为鉴”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鉴史知今”。从学习历史到认识今天,这是一种认知“迁移能力”。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托教材,联系现实,“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还会不生动活泼吗?历史教学的目标还会不能达到吗?

篇3: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一、结合时政, 从现实角度审视历史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 历史是现实的影子。结合时政, 针对现实生活的热点, 审视历史, 由今溯古, 以古鉴今, 我们不难发现, 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的主流问题、热点问题,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时代感。

1. 洞悉古今, 感悟古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主流之一, 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的“仁”和“礼”的理念, 就是要求人们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希望人们互爱互助, 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 体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庄子的“道法自然”, 孟子的“不要过分捕捞鱼鳖, 要按时进山伐树, 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等观点, 体现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孟子的“民为贵, 君为轻”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而如今, 世界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毒品问题、艾滋病等一系列共同问题, 需要全世界协调行动。所以, 我们要继承古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努力建设和谐中国, 和谐世界。

2. 回溯历史, 坚持“和平崛起”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西方某些国家抛出了“中国威胁论”。回溯历史, 我们可以理解: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 大国崛起可能引发国际上的不安。大英帝国的建立和维护, 是依靠其数百年殖民征战和掠夺, 德国、日本的崛起曾引起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即便是自称推行“平等”的美国, 也离不开“大棒”政策的使用, 离不开“霸权主义”的外交作风, 离不开在海外频繁采取政治和军事干涉。正是依据历史经验, 国外一些人士担心中国崛起“必然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和平发展”的新理念, 旨在告诉世人:中国崛起的本质之处, 是在不挑战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而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和平发展这一历史趋势的前提下, 在与其他国家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增长和发展。这是中国政府在深刻分析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 来实现构建和谐世界中的和平崛起。其创新性在于:它旨在摒弃走对外扩张这条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老路, 而是决心走一条全新的和平发展之路。这将证明人类能够以理智与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大国崛起引发国际冲突这一千古难题。因此, 引导学生从时政角度审视历史, 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 可以帮学生在感悟中增强对“和平崛起”的认识。

二、分析历史, 获得感悟, 学以致用, 回馈现实

司马迁写《史记》,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旨在总结古今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 供后人借鉴。所以, 分析历史, 获得感悟, 可以学以致用, 回馈现实。

1. 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英国首先进行第一次科技革命, 依靠廉价的棉纺织品横行天下, 很快发展为当时头号工业强国;第二次科技革命中, 美国、德国率先使用新科技, 成为世界头号、二号工业强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美国首先进入信息时代, 成为经济巨无霸、世界警察。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 显而易见, 大国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重视发展科技。中国要和平崛起, 就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2. 回顾中国的对外政策, 坚持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古代自汉朝到明朝, 都积极对外开放, 汉代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唐代的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和周边国家友好交往,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 加强了与亚、非多国的友谊。由于积极对外开放, 中国古代自汉至明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到了清代,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阻碍了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发展, 使中国更加远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使近代中国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回顾中国的对外政策, 不难发现:开放则国兴, 闭关则国衰。所以,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3. 追本溯源, 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中国的民本思想由来已久, 从先秦到近代,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可谓源远流长, 且卷帙浩繁, 思想丰富。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的仁政, 汉高祖时的休养生息, 唐太宗的“民为贵, 君为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党的一切奋斗目标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加快以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等等。字里行间, 民主话题贯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既弘扬了儒家文化的精华, 又顺应了民心。

三、把握历史, 展望未来

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 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可以预见现实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发展趋势。如: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 隋唐完善加强中央集权。虽然也出现魏晋南北朝、宋金对峙等短暂的分裂, 但统一是主流;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中外历史的发展表明: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这就是规律。可以预见:分裂是不可能得逞的, 祖国必将统一。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 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 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会领略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

篇4: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一、结合现实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有时会存在一种困惑,即他们不知道应当如何看待历史。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看待历史事件还局限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上。教师可以用结合现实主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宏观的、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待历史。

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索近期公务员工资改革出现争议的问题。有些学生觉得不应该给公务员加工资,因为公务员拥有比普通人更高的福利,如果给公务员加工资,将使社会资源分配更不公平;有些学生则认为应该给基层公务员加工资,因为基层公务员工作重、工资少。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即为什么民众会在意公务员加不加工资而不在意其它职业的人加不加工资?为什么无论给公务员加工资或不加工资都会引起矛盾?公务员加不加工资的事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如果学生学会用宏观的、系统的方式思考问题,他们的思维水平就会提高。

二、结合现实主题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部分高中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看法不正确,这些高中生认为自己有太多的知识要学习,哪有知识去学习一些陈腐的、过去的知识?他们不重视学习历史,就不会自主的学习历史,就不能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结合现实主题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情感的角度看待历史、审视历史,然后愿意自主的学习历史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一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近期出现的昭通地震,这一次的地震死亡589人,这一条一条的人命牵动着学生的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我国二十世纪以来出现过哪些较大的地震,这些地震纪录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应当怎样怎样完善政治制度使受灾的民众得到更好的安置;怎样完善经济制度使受灾的民众能获得更好的救济等。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不会觉得学习历史是毫无意义的事,他们会愿意自发的学习历史知识。

三、结合现实主题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部分历史教师不明白教授给学生历史知识的意义,他们重视教授理论知识,却不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这使学生觉得学习历史知识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不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历史教师必须意识到,历史是一面镜子,人们看到历史的时候,能够从历史中找到人们的错误,只有人们一边正视过去的历史一边进行目前的实践,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才能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

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为例,看到报纸上说前往昭通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在救灾的过程里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他们把干净的水源让给灾民用,自己用浑水泡面。一名学生提出一个疑问:如果解放军战士都喝浑水染了寄生虫病,那还能怎么有效地救济灾民?要粗略地净化水源并不困难,应用草木灰或者细沙都能初步地净化水源,解放军都没有学过基本的野外生存的知识吗?这名学生犀利的见解被广泛地支持,人们呼吁当下的媒体要多干事实少作秀。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如果从现实问题的角度去思考历史中存在的问题、用积极的态度解决当下的问题,将来就能够通过实践推动历史的发展。

篇5:谈地理教学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综合的学科。著名科学家钱学 森称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多种学科相互联系,影响很大。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 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比较多,在地理课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挖掘地理课中的历史知识,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地理知识的 掌握。

一、在备课时,结合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研究,使其纳入地理知识的体系之中,建立地理、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例如:讲述世界主要航线时,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等历史知识。如:“四个人两条路 线绕地球一圈”、以及“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名称的由来;伊朗(波斯)、阿拉伯(大食)、印度(天竺)、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叶卡特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伏尔加格 勒(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等古今地名的演变。我国六大古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北京始于西周蓟城、春秋时代即成为燕国的国都,以后成为金、元、明、清各朝代的首都;西安(今长安)始于西周的镐京,以后成为秦、汉、隋、唐各朝首都。洛阳始建于西周初期,自东周以来,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后周等九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开封在战国时 代是魏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朝代的首都。南京始于战国金陵邑,以后成为六朝(三国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首都,此外,明朝初年、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也定 都于此。杭州始于秦钱唐县,到五代成为吴越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南宋的首都。六大古都至少都已经有了二 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水利工程讲述中的历史知识有: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 灌溉工程都江堰;秦朝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勾通湘江和漓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隋朝大运河 的开凿等。

另外,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发掘人头骨化石,测定为二百多万年以前的遗物,因此推断人类在二、三百万 年以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与教材第四纪出现人类相吻合。

我国从夏朝开始制定了“夏历”;商朝人们认识许多星座,做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春秋时 代鲁国天文学家经观测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通过实测得出了子午线的 长度,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得子午线长度。„„备课面广,讲课内容就丰富,就会造成良好的地理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二、地理课教学过程中,要精选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新知识加以联系。这样 联系历史,反映现实的地理知识,突出了地理教学的特点。如讲述东欧政治地图的变化时,可简介俄国在17世 纪中期,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18世纪,俄国夺取了芬兰湾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地区,然后向东扩张一直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19世纪沙俄又从伊朗手中夺取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把外高加索完全并吞了。鸦片战争以后,沙俄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和新疆大片领土,共侵 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我国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沙俄侵占后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从19世 纪20年代起到80年代,沙俄逐步侵占了包括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塔吉克人居住的 中亚、西亚广大地区。从1922年至1940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15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先后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为一个统一国家,首都莫斯科。从1990年3月到1 991年12月,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前苏联外,其余均先后 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从而改变了东欧的版图。1990年10月3日,战后分裂长达41年有德国统一,南斯拉夫199 2年“一分为五”,因领土、民族等原因,爆发了“波黑战争”,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末也恢复战前的两个国家。在教学中较好地联系上述知识,能起到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增添学科趣味性 等方面的作用。

三、地理教材的许多内容,从历史角度举例联系,更能确切地表述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现象。运 用“洋流”知识,可进一步讲解国际人口迁移;从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贸易”,欧洲的奴隶贩子利用 洋流运输贩卖黑人到美洲,归程利用加那利寒流到非洲,中程利用大西洋南赤道暖流、圭亚那暖流等到美洲,归程利用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回欧洲。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航海七次,最 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当时具有的先进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内容,可结合讲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现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并提出太阳系学说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把哥白尼学说更推进一步,认为大自然是无限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明了“三定律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制造了天文望远镜等知识。

景观地理知识中,可适当讲述云冈石窟是南北朝统治者为了宣传佛教而开凿的,教材封面是第二十窟里一 座高达十三点七米的大佛像,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当时著名的石窟还有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隋唐时代又 开凿了甘肃敦煌莫高窟(又叫千佛洞),莫高窟里的雕像、壁画等都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珍品。

篇6:让历史与现实结合提高历史教学性

让历史与现实结合提高历史教学实用性

广西柳州市一中 施铮铮

【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历史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似乎毫无用处。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只是枯燥无味的记忆的代名词。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应付会考,甚至应付高考,学完也就忘了。其实,我们教师可以让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更紧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能让历史成为有一定实用性的学科。

篇7: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浅谈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合作与培养兴趣的看法

作者/王艳群

摘 要:初中历史,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随着新的课程体制的不断变化,初中的历史课程正在朝着综合化、相关性的方向发展。初中的历史与高中历史进行着衔接,相互之间都有着联系。就需要培养学生在历史方面的兴趣,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历史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篇8: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一、加强学科联系,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在美国, 早在19世纪, 卡尔·威特就说过:能使孩子产生兴趣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各学科之间加强联系是使孩子们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 学生接触的知识很多, 有音乐、舞蹈、语文、数学、自然、英语等。这么多的学科分别都能从某些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当这种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 就会有许多令老师们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所反映的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 是通过对记录历史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抽象思维的形式, 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以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诗歌所反映的却是同一历史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在真实生动的生活图景里面显示社会中某一阶级状况, 可以使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 因而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 胡曾认为:“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皮日休则认为:“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胡曾认为开运河是隋炀帝劳民伤财的体现, 隋亡于运河的开凿;而皮日休认为修运河功大于过, 若无隋炀帝为自己享乐而搞“水殿龙舟”巡游之事, 开运河之举就完全可以与大禹治水相比。这二位诗人观点各异, 一方持批判态度, 一方在批判中有肯定, 但是只有能够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诗歌不仅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又如在学习《盛唐气象》时, 结合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让学生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让学生了解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到唐开元年间 (712-741年) , 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地主阶级财富迅速积累, 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在教学《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 播放了歌曲《走进新时代》。熟悉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 学生兴趣盎然。听完歌曲后, 问学生, 歌中唱到的“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中的“旗帜”是指什么?为什么要高举这面旗帜?这些问题一提出, 就使学生处于一种急欲求知的兴奋状态, 学生纷纷议论, 课堂气氛便活跃起来。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沟通学科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开拓思路, 培养多端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从而使学生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 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在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时, 播放了MTV《大中国》, 伴随熟悉的歌声、动人的画面, 结合歌词, 教师提出问题:“歌中唱道兄弟姐妹都很多, 到底有多少?”“他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怎样建设我们的大家庭?”这样不仅可以激活历史与社会课教学, 而且可以在优美的旋律中把学生带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 事半功倍。美术中的漫画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对人的感知活动有调节和支配的作用。当学生看到妙趣横生的漫画, 兴趣就会大增, 一扫历史与社会课的沉闷气氛, 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起到开启心智、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学习《环境亮起黄牌》时, 出示一幅“落泪的地球”的漫画, 并配以画外音, 让学生思考发言, 结合课本内容解说漫画, 并联系实际谈谈有何体会。通过分析这幅漫画, 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从而激发起心中的共鸣———“爱护我们的家园———地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又优化了历史与社会教学。

二、加强学科联系, 通过知识迁移, 优化教学

这里所说的迁移是指正迁移。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 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形成知识的广泛迁移能力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 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 构建知识结构网络, 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用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与社会知识, 为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创造条件。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融合一些其他学科知识, 尤其是文史的有机结合、渗透和移植, 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优化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在学习百团大战时, 恰当地联系语文教材上的《冀中地道战》、《小英雄雨来》等文章,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广泛发动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 建立敌后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战, l945年8月, 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内容。如学习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时, 我们可以结合语文课中学过的《活版》, 利用语文课中对活版的详细描写来总结活字印刷术的知识。《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从日常娱乐生活和节日生活的角度重点讲述了普通大众的社会生活, 我国古代有许多描写这方面的古诗, 在学习时可以出示一些描写宋元时期日常娱乐生活和节日生活的古诗, 让学生通过古诗去探究宋元时期的普通大众世俗生活。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启示, 我们可以结合科学学科中有关当今世界环境污染造成的原因, 来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既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最后联系政治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循环经济的战略等内容。这样既可加深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记忆,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习高原山地气候时, 我们让学生回顾科学课中“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这一知识, 去理解高原山地气候形成的原因。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 一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则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学科联系, 通过方法移植, 优化教学

方法移植是指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或学习等方法应用于历史与社会教学, 使教学变得更简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运用一些语文教学方法, 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可运用语文中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 按照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意义等要素, 再现历史知识, 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 分析历史观点, 则采用议论文的方法, 摆事实、讲道理, 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性强。甚至在练习中, 也可采用让学生历史小论文的方法。比如, 在教完初二《面临挑战的中国》时, 让学生写“试分析中国明清走向衰落的原因”。实践证明, 历史与社会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动手操作是自然科学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 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 可以适当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在初一地理教学中适当运用动手操作, 可以更形象地呈现地理知识, 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地理知识, 以此培养学生设计适当的实验模拟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从地球仪上世界》时, 我让学生准备白色的小球或乒乓球, 先确定南北两极;然后用一根细线, 连接南北两极, 绕小球一圈, 用笔沿细线画一个圆, 确定一条线为本初子午线 (0°经线) , 那么另一条线就是180°经线, 把度数写在小球上经线旁。其次,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每隔15°画出一条线。画时, 先将0°-180°经线之间划分为12等分, 利用细线画出经线, 标出度数, 自0°经线向东依次为15°, 30°, 45°……用同样的方法, 标定西经度;再用一根细线, 连接两极点, 并作好标记, 将细线取下, 用直尺测出细线的中点, 而后再将细线如前连接两极点, 在细线的中点处画出皮球上的位置, 再移动细线, 依次标出几个点, 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是赤道。自赤道向南, 向北每隔30°画一条细线, 方法同上, 并标定度数。这样把原来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把科学实验引用到历史与社会课堂中, 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打破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 而且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这也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计算、画图, 是数字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数学教学的这些学习方法。在学习七年级的方向的判定时, 我们可以借助数学中画坐标的方法, 通过画坐标的方法把原来学生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变得简单。如图1所示判断A点在B点的方向, 这时我们可以借助数学中作平面直角坐标系判断象限的方法, 如图2所示以B点为原点, 以指向标为参照作平面直角坐标系, 确定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位。这样A点相对于B点的方向就一目了然。

总之, 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通过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应用, 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加强学科联系主要是为了增强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理论体系和横向知识结构的认识, 是应用其他学科知识为完成教学目的服务, 是借“他山之石”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当然, 加强学科联系, 并不是要求每个社会教师都要掌握、精通中学各门学科内容, 而是指要注意学习与历史与社会教学有联系的相关知识, 并把它巧妙地引进社会课堂教学中。切忌搞得太深、太专, 以至于喧宾夺主, 使历史与社会课变成其它科的复习课。因此, 在社会课堂教学中, 社会教学横向渗透的内容选择一定要基于课本。联系最新的社会科学成果, 借助其他学科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课本, 深化课本, 升华课本, 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摘要: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内容复杂, 综合性强, 需要在教学中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知识迁移;通过移植其他学科学习方法等, 来优化历史与社会教学。

篇9: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关键词]发散思维联系现实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111

在很多人心目中,历史似乎只是遥远的过去,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长期以来,学生普遍认为历史就是机械地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影响等,没有一点现实意义。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所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就尤为重要。无论是为了以史为鉴,还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都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历史插上现实的翅膀,让其飞翔。

一、历史教学为什么要联系现实

1.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是以史为鉴

历史学科以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其主要内容。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社会中的许许多多问题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答案。现实是明天的历史,通过借鉴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情的发展趋势,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割断历史和现实的联系。

2.让历史教学联系现实,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用恰当的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历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现实生活。而中学阶段本来就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的时期,如果教师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相联系,必然会有效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3.让历史教学联系现实,有利于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新课程标准全新阐释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就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了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基本轨迹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学生对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历史教学中如何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1.转变“学史无用”的传统观念,让学生时刻感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笔者在讲《蒸汽的力量》这一节时这样导入:我们班有哪些同学以后梦想做一名发明家?当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接着笔者又说,即使不是发明家,那我们生活中是不是离不开发明?学生一致赞成。笔者进而直接切入主题:哪位同学乘坐过火车?学生立刻想到了瓦特蒸汽机,其对蒸汽机的发明和火车的发展过程的求知欲被激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瞬间被缩短。

2.在教学中将历史与时事热点相联系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能适时地引入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在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一款进口索尼相机的图片并问道:同学们想想在我们市场上为什么能买到进口相机?大部分学生说因为我们加入了WTO,所以很多外国商品都能买到。接着笔者又问:为什么我们要加入WTO?学生说因为经济全球化。这样就能让学生认识到全球化与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在学到《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我们自然会联系到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的话题。笔者用PPT和视频给学生展示服饰变化历程,学生能直观地了解近代男女服饰变化及特点,由拘谨保守到美观适体再到自由开放。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服饰发生那些变化的原因: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解放。这样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经常变动的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这些变化清晰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当然,在历史联系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现实问题,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历史联系现实的能力。

篇10: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二)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例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牺牲,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要进行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几年来,我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的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近在本土本乡的许多历史文物、遗址可供学生参观、考察,有些史实还可以让学生调查访问,从中得到一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操。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学习乡土历史往往使学生激动不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他们心中潜滋暗长,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为此,我们学校全体历史教师共同努力,进行校本教研,根据莲花县志、莲花革命史等素材,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红色莲花》一书,主要叙述在1927-1949年中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莲花人民的革命活动,以及莲花的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莲花人民跟着共产党义无返顾,前仆后继,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有3000多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无数次枪林弹雨的考验和火的洗礼,有十三位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如甘祖昌等。

四、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1、正面诱导。

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

“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班超投笔从戎、岳飞英勇抗金、戚继光荡平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鲁迅弃医从文、张自忠尽忠报国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确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

3.直观教学。

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影视,参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印象,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当我们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历史时,讲述当年邓世昌在抗击日军的海战中,率领致远号全体官兵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时,播放场景,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热泪。还有在讲述工农武装割据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莲花一支枪纪念馆、毛主席旧居、莲花苏维埃旧址等历史遗迹。

4、比较法。

在历史教学中以不同的角度使学生鉴别历史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增加对民族英雄和对祖国的感情。例如讲述到中共“一大”代表时,我们突出李汉俊,邓恩铭等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相反的周佛海等却叛变革命,成为头等汉奸。通过鲜明对比,突出爱国者形象。揭露卖国贼的奴颜媚骨丑恶面貌。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判断美丑,树立光辉的爱国主义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思想。

篇11: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一、准确把握教材, 合理拓展

对历史知识的传递只是历史教学的表面目的, 其内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传承民族的文化, 增强民族认同感;让学生在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开阔视野, 增强学生对世界优秀历史文化成果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 新课程历史的教材涉及的内容面比较广, 这就为我们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接点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在对教材的把握上, 首先, 我们需要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 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 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从而方便学生在某一突出知识点上进行自主的、具有探究性的学习。其次, 教师要跳出教材的禁锢, 将教材上的知识进行适度的扩展。历史课因其所授知识的特殊性, 特别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但初中生对历史的认识普遍比较模糊。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现实中熟悉的知识和问题, 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走近历史、接触历史、了解历史, 充分认识到历史对今天、未来所起到的启迪作用, 一步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观察现实生活, 以历史视角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二、活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教育资料

历史知识绝不仅限于书本知识, 更多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日, 这些纪念日所纪念的事便是一段段历史, 关于这些时间的报纸、杂志、图片就是这些历史的记录。教师可以收集这些资料, 再根据教材编排的相应顺序进行排序, 等到授课时再拿出来使用。同时, 教师本人也是许多历史时间的亲身经历者, 例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汶川大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等, 关于这些事件的报纸、杂志、旗帜、纪念品等都是很好的历史教学资料。

此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当地的相关历史资料,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用当地的历史资料, 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南京市为例, 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当地的著名景点有:总统府、中山陵、鸡鸣寺、阅江楼、玄武湖、夫子庙、紫金山等, 是我国著名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都有这座城市的影子, 它是一座记录了中华名族璀璨文化、繁荣历史;同时也记载着中华名族百年屈辱;更是承载着中华名族不屈精神的城市, 教师可收集的历史资料十分丰富。

三、用现实生活的经验来理解历史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 现实表现于现在, 对于未来而言, 现在便是历史。这正说明, 时间便是一条贯穿历史的脉络。对于历史,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立足于现实理解历史、展望未来。很多学生都有旅游的经历, 有的学生去过西安, 到过秦始皇陵, 看到过兵马俑。因此, 教师在上《秦王扫六合》一课时, 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有没有同学去过秦始皇陵, 看到过兵马俑啊?”这时, 那些去过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得十分兴奋。教师就可以请这些学生给全班同学介绍一下秦始皇陵兵马俑, 并谈谈自己的参观感想, 这样的授课方式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实践证明, 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析历史问题, 可加深对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理解。

四、用现实的背景分析历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 对某些特定历史事件的认识、理解也会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我们理解历史, 要有历史观, 懂得利用现实的观点, 正确地看待历史。例如:在学习关于“对少数民族作战”的课文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现实的观点来分析:相对当时而言, 对少数民族的作战可以说是反抗外族侵略或是打击蛮夷, 当时的将领和士兵都可以称作是“民族英雄”。但用现实的观点来看, 当时的“敌人”, 现在和我们成为了一家人, 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因此, 用现代的观点来看, 当时的战争不过是兄弟间的战争, 当然当时的将领和士兵也就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了。这样用现实的背景分析历史, 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

五、利用历史眼光观察今天

人类在社会、文明发展中, 在不断地对历史经验的积累中, 逐渐发现了历史的规律。在人类的不断发展中, 这些历史经验和规律成为了人们观察今天、预测未来的重要参照。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都存在其历史的必然性, 事情的发生或是事物所处的某种状态, 必然是由更早历史时期的一件或一系列事情所引起的。例如:在分析台湾未来走向时,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阐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接着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史证, 如《尚书·禹贡篇》中提到的“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史纪·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人认为“瀛洲”即为台湾;此外, 《开罗宣言》明确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 例如东北三省、台湾、澎湖群岛等, 归还中华民国。通过对历史的认识, 学生可以了解, 台湾是历史遗留问题, 但是, 面对拥有着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中华民族,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这样利用历史眼光观察今天, 有助于学生将过去、现在、未来串联起来, 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结合时事热点深挖历史

随着社会发展, 文明进步, 工业化进程加快, 地球的自然环境却逐渐恶化, 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各学科都要求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对于历史教学来说, 教师可以找到的资料是可观的。我国拥有5000年的灿烂文化, 中国人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中国人的环保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请举例说明。这样的问题新颖独特, 往往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在教师逐渐引导学生对过往学习知识进行回忆时, 学生不难想到:早在战国时期,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庄子就提出天人合一, 万物共和的理论;明朝的《天工开物》中也有:“天覆地载, 物数号万, 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等推崇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语言。这样的教学,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关心时事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七、运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其实也是历史与现实结合, 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 将一些历史相关的特殊事件用影视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就是将书面的历史用现代科学进行的一种直观表现。传统的历史教学大多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教师讲, 学生记,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 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实行新课标以来, 历史教师用积极的情感去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多媒体、投影仪、录像带作为现代化的辅助教学工具, 其视觉性特点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如在学习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时, 我让学生观看《甲午风云》,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更直观地使学生感受到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 体会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样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上, 教师可以采取自由辩论、小品表演、论文答辩等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 甚至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为同学讲课, 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结语

教师更应该积极发现、挖掘、收集、整理并巧妙利用历史与现实之间无处不在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 我们要明白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现实是历史的延伸, 因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立足现实, 理解历史,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顾领月.历史与现实联系教师共学生成长[J].考试 (中考版) , 2006, (06) .

[2]王丰.关于历史教学与现实结合的探索[J].才智, 2008, (06) .

[3]康雪燕.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J].教研论坛, 2009, (09) .

篇12: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要更多的着眼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让学生在自身的思考和感悟中,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提高人文素质。因此,对教材的再创造成为新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新课程历史教材的内容涉及面较广而不深入,正是这种“框架式”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首先是内容的选择,对于教材所给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加以取舍,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更便于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进行自主探究并有所突破。其次教学内容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适度拓宽。学生在历史课上的感悟和收获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广泛深入的了解之上的,而初中学生对历史普遍只有一个模糊的、似是而非的印象,需要足够的补充。鼓励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问题,走近历史、接触历史、了解历史,认识到历史对我们今天、未来的启迪作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开放教学,手脑结合,用现在的心理去品味历史

历史已经过去,不能重演,但我们可以从社会现实中受到启示,找到学习历史的钥匙。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熟悉的现实情境走近历史,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例如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时,让学习临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展示了学生的临摹作品,谈谈临摹的体会等活动,通过自己动手去领悟书法艺术的真谛,引起审美意义上的共鸣,感悟只有刻苦勤奋、不懈追求,才能成功的道理。从自己的身边事去体会历史,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另外,在教学中要使课堂变成一个超链接,让课堂成为同学们吸收和释放信息的场所、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样在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时,引导同学们关注现代人对书法艺术的看法,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传统书法艺术是否要弘扬?现代社会青少年学习书法有何意义?”的辩论,同学们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张扬个性,展示观点,学会表达。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同伴合作,增加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在辩论中了解了同学们的所思所想,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变学生与教师的单向信息交流为多向交流,引导学生多疑、多思、多问,对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同学,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学会宽容尊重和欣赏,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挑战权威的勇气。

三、将历史与环保结合起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在不断地恶化,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于是呼吁环保,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中国,人口多,长期无限度的砍伐造成植被面积少得可怜,而土地沙化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日提高,那么中国人的环保意识是从今天才开始有的吗?不是,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就提出天人合一、万物共和的生态与环保理念。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指出:“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意思是说人类改造自然,生产物品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与自然相协调。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人类该怎样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呢?如果我们违背自然规律,又将遭到什么惩罚呢?再举例论证说明,使学生树立善待自然的科学发展观。

总之,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历史因其和现实极为密切的联系,成为过去遗留给今人最有生命力、最丰富的遗产。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带领学生从现实走向历史,把学习历史和探究未来联系在一起,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篇13: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一、初中史料的类型

1. 文字史料

文字史料一般包括文献资料和文艺史料。这些文字史料有的直接出现在初中历史的课本中, 如: 以黑体字加方框的形式穿插在文本中间, 具有提示和解释文本的作用。有的文字史料则需要我们查阅相关资料才能获得, 这部分资料一般比较专业, 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2. 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包括古迹和纪念品等。这些实物史料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可以见识到许多这样的史料。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历朝历代都留下了大量的实物史料。如, 兵马俑、长城、北京故宫、清十三陵等, 这些都可以为历史的教学所用。

3. 图片史料

图片史料包括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地图等。这种史料以图画的形式记录、再现了当时的历史事件, 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史料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比如, 在历史课中插入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史料, 重现日本侵华时的历史,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斗志。

4. 音像史料

真实的音像史料在历史中是比较少的, 即使有也是出现在近代。在历史中还有一种音像史料, 那就是后人根据文字记录的历史事件拍摄成的电影或电视, 这些音像史料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得较少, 因为毕竟是经过专业演绎而成的, 真实的内容较少。

二、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 枯燥处出示史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 我们发现很多历史章节的编写确实枯燥乏味, 讲解起来也比较费劲, 学生在听的时候也无精打采。为了改善教学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就应该恰当出示史料,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 在讲 《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课, 笔者为了更好地讲授而引用了一副对联: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这副对联明显、贴切地反映出慈禧不顾民族利益, 大搞六十庆典的丑恶行径,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中国已面临国破家亡的窘境。

2. 作业时出示史料,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笔者在教九年级的学生时, 常常为他们布置分析史料的作业, 这样做是为了与中考接轨。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作业中接触课外的史料,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还能使学生在中考时取得一个好成绩。比如, 一次作业中, 笔者为学生选择了一道这样的史料题目:

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 ……洛水暴涨, 漂六百余家。……十三日, 诏曰:“暴雨为灾, 大水泛滥…… 诸司供进 ( 进奉的财物) , 悉令减省。凡所力役, 量事停废。遭水之家, 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 ……太宗幸白马坂以观之。——— 《旧唐书》

问题: 根据材料, 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有哪些?

这道题目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讲确实不易, 因为是史料, 所以都是以文言文的方式出现的, 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再者学生在学习 “贞观之治”的时候也没有专门学过这一部分内容, 当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们感觉到束手无策是可以理解的。

针对此类问题, 教师不能只把问题抛给学生而不教授解题方法。在本题中, 笔者教授的方法就是研读史料、细读史料。

我们借用史料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搭建现实和历史的桥梁, 让学生通过史料认识历史, 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小明.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8) .

[2]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启示[J].历史教学, 2002 (11) .

上一篇:餐饮服务管理站姿下一篇:学雷锋精神做美德少年征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