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情分析

2024-04-29

高中历史学情分析(精选11篇)

篇1:高中历史学情分析

初三历史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初三年级7---10班的历史课。我所教的这几个班9班学生上课比较认真,成绩较好。

7、10班学生上课纪律很好,但是有部分学生不会学习,不会听课,掌握不好课堂所学知识。8班学生上课纪律不太好,部分男生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制止几次还不停止,影响教学效果。7班学生基础较差,要想提高历史整体成绩,还有一定的难度。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普遍没时间学历史只靠课上45分钟,又要熟悉教材,又要分析透知识点,还要训练做题方法,时间非常紧。而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对课本内容不熟悉,学生做题太少,知识面狭窄,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有待提高。

2、做题方法欠缺,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基础知识不扎实,每次小测,选择题满分的学生极少,材料题很多学生达不到点子上。所以一方面要砸实基础,另一方面要知道做题方法,加强做题训练。

3、仍有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按要求答题。卷面不整洁,字体潦草等等。

二、结合以上问题我将采取下列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备课环节,备课要做到全面、详细、准确。

2、提高课堂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学生在课堂上要多动脑、动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作题技巧,多做题、多练习,从做题中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做题能力。

4、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争取初三中考取得好成绩。

篇2:高中历史学情分析

司国鑫

优势:本届学生,我是从初一学年开始接手,经过两年的相处,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很了解,学生对我的学习要求,授课方式方法,课堂教学特点 也很认同。我的教学理念是,务实高效,当堂达标。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自主、自动的学习探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同时结合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记忆的方法技巧,课下不布置作业,课上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居多。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历史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历史不再那么难学,对老师的要求开始比较的接受、配合,课堂效率、课堂容量也大为提高,对于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逐步掌握,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同时,经过两年的磨合,师生关系开始更加融洽,师生课堂配合更加默契,课堂气氛也逐渐活跃,我有信心,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再创中考历史的辉煌。

篇3:高中历史学情分析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了解学情为前提, 孔子就主张“因材施教”, 这句话就蕴含了解学情、分析学情的内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有用人才的重要渠道,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

通过对一线教师调查发现, 教师对学情的关注比较少, 教师的科研热情不足, 学情研究缺乏理论指导性;仅有新课程理念的框架 , 实质是传统教学方式, 学情分析缺乏学生主体性;备课重教材、轻学生, 学情分析缺乏从学生角度的研究性;无视班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 学情分析缺乏分层性。这些因素导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仍相当突出。笔者认为想要提高课堂效率, 就必须弄清学情, 以学定教。

二、做好学情分析, 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

1. 丰富教育教学理论, 打好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

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主张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基本目标, 即“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教师可以学习这方面的理论书籍, 学习其中蕴含的理论精髓, 做好学情分析。

例如, 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的观点是, 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学情分析就是要从学生的已有的地理知识基础、个人生活经验入手, 搞清学生的起点能力。

此外,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主张知行合一的做法, 强调突出学生的体验。我们生活的社会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 我国的地理课程改革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认真分析学情, 深入研究学情, 所选择教学方式能够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 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得出结论, 既有利于理解书本上的原理和规律, 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真正做到提高教学效率,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

2. 摸清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常识, 准确厘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是教学的起点, 课前可让学生完成预习学案, 通过预习学案等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从而准确定位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 才能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 实现课堂高效。

例如, 学习“热力环流内容”, 学生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已有认识, 这样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入手, 逐步理解大气的垂直运动, 再到大气的水平运动, 最终完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 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的思维。

例如, 在讲“洋流的分布规律”时,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洋流与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洋流是否一样 (不一样) ?为什么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为广阔的海洋) ?问题一提出, 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这样就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的注意力自然高度集中。

4. 关注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往往不能按照预设的情况按部就班地进行, 教学过程中需要地理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是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评估, 实时围绕课堂学情调整教学方法、内容。

如学习“三圈环流内容”, 如果教学过程中有较多学生不能搞清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学习具体的气压带风带内容就不合理, 因为前者是基础。对此,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体会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再到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最后再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自己理解, 做到循序渐进。还可以展开小组讨论, 让更多的学生发现问题, 并在合作学习中逐步解答。

5. 关注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反思教学方法、策略等

课后学情同样不能忽视, 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 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以便今后更好地顺应学生的学习要求, 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

总之, 要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就必须全面了解学情, 深入研究学情。我们提倡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学情分析的目的, 在于了解学生的总体状况基础上, 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地理教学, 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汪凤炎, 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高中历史学情分析

一、创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观念,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只是教材知识的讲授,教学目的上就是学生能够有效地记住相关的知识,能考出好成绩,也就是教学目标围绕着学习成绩而展开。历史学科作为社科类学科,学生学起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讲授的时候也非常轻松,只关注自身教学的进度,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基本上不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失去了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只能死记硬背,至于能否理解,能否以史为鉴就很难说了。随着课改的推进,高中历史学科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自觉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好历史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学习引导。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学情等因素,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展层次化授课,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把学生动员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历史课堂的授课要从学情出发,就需要了解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融入课堂,并且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熏陶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能力。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是课堂的主体,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把学生动员起来,让学生自觉地参与知识讨论,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愿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在“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的内容“四大发明”开始阶段时,老师就可以设问:哪个同学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分明在哪个朝代和由谁发明?这项技术与西方相比,是落后还是先进?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又有哪些影响呢?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或者知识迁移,对于一些问题可能会答得出来,但是对于哪个朝代、哪个人物、对后世的影响等问题可能不是特别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三、充分地利用和挖掘历史素材,实现知识的巧妙连接

很多的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都有所涉猎,教师也能从课堂上去教育学生和传授知识,了解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基础,对于学生熟悉的知识可以一提而过,对于学生不太熟悉的知识可以详尽地讲解。同时,挖掘相关的历史教学素材和历史教学资料,实现知识的有效嫁接,巧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同名电影《鸦片战争》,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起因、战况和结果,影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给学生相应的体验,对历史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又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这一课时,为加强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影片《我的一九一九》中的中国外交大使顾维钧的经典辩述。除此之外,还有《末代皇帝》《甲午风云》《圆明园》等众多历史题材的影片都较为客观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而且这些影片均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来说,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定要落实课改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一定要尊重学生,了解学情,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篇5:重视学生历史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主要内容是历史知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较少,感兴趣的学生不多。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情,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下面我就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学情的一些做法。第一,了解全体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差异。

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节课时,设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家长的职业、收入、环境、性格(内倾性或外倾性)、气质、学习方式(主动或被动、稳定或不稳定)、学习方式(开放或合作)、学习意志、优势、弱势等等。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本班学生的基本概况,如本人正在教学的八年级三个班的历史与社会,期中八(10)两极分化,优生学习较为自觉、家长普遍较为重视,部分差生学习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家长不够重视或教育方法不当。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习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掌握必要的历史及相关的社会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对优生在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尽量使他们能脱颖而出。对学困生,努力使他们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对他们取得的一点点进步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学习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如采用面批的方式,对做的好的给予鼓励,并指出错误并帮助改正。

第二,了解学生学习的 基础。

了解学生以前的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如学习三国内容时,设计一些问题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你了解三国的哪些人物,他有哪些事迹?你对他的看法或评价如何?通过提问了解到学生对三国人物有一定了解,但这些了解大多来自影视作品,评价不全面或与历史人物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针对这种情况要着重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学会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

第三,了解学生的情绪。

课堂上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学习的情绪,情绪高涨时效果较好。有时情绪低落时,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有关的历史故事、如果你是皇帝该怎么办?让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成果等等,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篇6:期中考试后历史学情分析

期中考试结束,通过试卷分析,现将我教二、五、四、六班的情况做如下分析:

期中考试年级历史成绩平均分为24、3分,第一层的二班平均分为25、7分,五班为27分,第二层的四班为21分,六班为21、9分。作为第一层的班级,二班的成绩比一层的最高分三班27、3分的成绩差1、6分,差距较大,五班的成绩和三班差距有0、3分。通过分析,二班在这次考试中,高分人数不多,而低分段的人数相对多一些,有几个后来转学来的同学基础较差,影响到班级平均成绩,这个班的学生还有一些不重视历史的学习,平时对历史的复习较少。五班的成绩还算比较平稳,但是这次出现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徐玉茵只有13分,问其情况因为没有重视。五班的学习氛围还算可以,整体成绩没有太大的波动。作为第二层次的四班,这次的成绩下滑,主要是有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的主动性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低。还要几个同学的基础太差,没有学习的动力,就是混日子。六班这次的成绩有提高,但是这个班也有部分同学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学习的好习惯,无所事事,浑天度日。

篇7:中学历史教学学情分析

古人云:“圣人施教,各因其材,以其知之,喻其不知”,强调的是要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活动中,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是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因此课堂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实现,或者说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了解程度,只有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最佳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得越详细,分析得越透彻,教学就越有效。学情分析从内容上说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分析,即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在认知、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或学生在知识、技能、认识能力、学习动机以及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层次上说,不仅包括对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学习特点的普遍性的分析,还包括对学生个体特点的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包括心理差异的分析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学生对同一学习内容的兴趣、态度不同,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异。例如有些学生思考问题细致而有的却较粗心;有些学生思考不积极,经常回避那些比较用脑的问题,思维上有惰性;有些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分心;有些对图像史料的记忆优于对文字史料的记忆;有的善于机械记忆不善于逻辑思维等。这都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部分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学生作分析,并设计相应的对策。其次虽然现在是网络时代,但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网络来储备知识,那么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缺乏对学生其他学科中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与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中,建议教师“要注意历史知识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渗透。”可以布置学生从语文等学科中收集有关诗歌、文学作品,充分利用他们平时在语文学习或一些影视作品中接触到的知识,帮助学习更好的学习历史。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会接触到很多相关的历史知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了解学生在历史学科以外的知识储备情况,对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了解得多就越容易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把教学的切入点定在合适的位置,设计出良好的“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对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分析不全面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很多,如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不求每节课前都要从各个方面去分析学生,但在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课程标准以及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学习中学生可能存在的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的这些心理因素。如有教师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从高二学生知识的状况看,学生已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从高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分析,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多为感性体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所以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阶段特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环境中掌握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并形成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位教师分析高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是“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多为感性体验”,但却忽视了高二学生的思维特征。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案例中教师认为“从高二学生知识状况看,学生已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他没有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他们绝大多数人还不能从前面的学习中概括得出“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旧的世卿世禄制被废除,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为文化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一结论,因而在教学中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在整体感知历史的基础上,了解历史发展内在的因果联系。基于这样的学情考虑,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采取有效策略,如在新课学习后设计一个问题:“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并首先和学生讨论“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哪些因素有关?”,从方法上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这一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这也是本课要实现的课程目标。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得越是全面,相应的教学策略就越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

对学生心理分析不全面的另一个表现是,只注重一般的心理问题分析,忽视对历史学科内容学习过程中的特殊心理要求和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分析。其实,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在不同的活动中的同一心理现象既有共性,也具有一定的个性,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总是同教育的内容不可分割的联系着,历史学科教学也有本学科的心理学问题。应该说,很多教师在作学情分析时,对这个问题是不太注重的。案例二某教师在《运用历史地图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并初步具备了将史地、文史等知识整合起来的能力。”在学习时,从历史学科教学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首先要形成有关历史的人物、历史时间、历史空间等正确表象,而历史的空间知识主要体现在历史地图中。高中生已经从地理课中学习到有关图例的知识,学生具备了利用图例来阅读地图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历史地图与地理地图不同,它除了空间概念外,还有时间概念,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历史时、空表象的联系,也有利于历史和地理知识的联系。

此外,学情分析泛泛而谈,且大都来自教师的主观臆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以至于很多学情分析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有的时候,我们为学生做得越多,越是害学生。因为为人,随便怎样精细周到,总不如人之自为。我们与学生经验不同,环境不同,所以合乎我们意的,未必合乎学生的意。勉强定下来,那适应学生需要的,或者遗漏掉;那不适应学生需要的,反而包括进去。”(《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31页)

二、解决策略

第一,提高对学情分析必要性的认识。

首先在理念上,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强化学生学习准备的了解和心理生理特点的分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孔子语),从而实施促进学生获得发展和学习体验的正确策略。其次,要不断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具备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功底,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的层次上,既能从学生的普遍的心理特征来思考,又能考虑到个别学生的心理差异,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认识能力、学习动机以及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最佳的教学安排。还要关注到历史学科的特殊的心理学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和实物呈现等直观方式来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师还要学习和了解跨学科的学科知识,了解学生历史学科以外的学习内容,让其他学科的知识为历史学习提供帮助。这样既便利了历史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在教科研活动中加强对学情分析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在备课组教学研讨中,不仅要注重教材分析、教法研讨,也要加强对学情的分析与研究。第二,要掌握学情分析的途径。

从学生历史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中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因为历史这门课牵涉到的学科很多,如地理中的地图知识,对历史学习的帮助就特别大;还有语文的许多课文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史若能互通,对这两门课的学习都有帮助。我们历史老师要经常关心地理、语文等学科相关知识,与其他学科老师交流来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既便利了历史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完整的知识。例如[案例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中“光耀千古的诗坛”一目学情分析:本课属于文学史的范畴,对初中学生来说其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也多有涉及,仅九年义务教育背诵篇目中就涉及唐诗61 篇,而且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诗歌的特点以及体裁也有一定的了解,也具有初步的诗歌欣赏能力,至于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背诵了不少。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注意“历史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渗透”,我们整合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完成本课学习任务。其次,针对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表现欲强的心理特征,本目教学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活性动态”教学风格,让学生背唐诗、议人物、谈时代、明原因,自主探究式地进行学习。这里,老师能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原有的相关学科(语文)学习情况作充分了解与分析,善于将学生学到的其他学科的背景知识为其学习所用,同时能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和人物为突破口来设计教学活动,由点及面,层层展开,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养成记载、积累学生学习问题的习惯。可以从学生的作业或练习中发现问题,并将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加以记载和梳理,以备再次学习相关内容时作参考。找到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因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往往最能反映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认真梳理这些“原生态”的第一手学情资料,为以后或同伴的教学提供借鉴。例如,在学习世界历史三大宗教的内容,学生对其产生的时间经常混淆,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看用怎样的方法可以避免混淆,结果学生思考了很多方法,如与其他重大历史事件的年代相比,相差多少世纪的;有提出根据宗教的特殊手势来记忆的;结果有一组学生讨论结果被认为最好的:佛教前6世纪,基督教公元1 世纪,伊斯兰教公元7 世纪,三大宗教名称的字数分别由佛教2 个字、基督教3 个字、伊斯兰教4 个字构成,按产生的时间先后正好是数字以此提升,这样记忆的时间先后不会错,学生还用数学上的数轴来看三个年代的间隔差。虽然这种方法不科学,但这样的过程本身就帮助了学生记忆历史时间。类似这样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注意积累,以此作为教学中采取对策的依据,教学就更富有了针对性。虚心倾听学生意见,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要求,征求学生的学习意愿。关注学生课堂的表情和反映,把话语权交给学生,经常关注学生“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对高一个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相关知识时的感受,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为比所教学生高一个年级的学生从心理到知识背景与现在学生比较接近,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能与即将要学习某个知识点的学生比较接近,所以他们的学习感受可能对教师的教学有更大的启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到教学的切入点。

篇8:高中历史学情分析

所谓学情分析,就是要在教学前、教学中以及教学后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它不仅要横向分析每个学生、每个班级、 每个年级的情况,也要纵向分析不同学生、不同群体的动态发展和变化。比如,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我们就要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和习惯等,以便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过程的设定和安排,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

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存在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成功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设计往往是一盘散沙,只有教,没有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有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而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求, 教学脱离,结果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些死知识,而没有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充分的提升,完全与新课程理念相左。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总之,学情分析是新课改条件下思想政治教学的必然要求,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虽然现在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设计时都有学情分析这一环节,但形式主义严重,缺乏人本观念,没有个体差异。

那么,应该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呢?我就自己的亲身实践谈一点看法。

二、学情分析的主要方面

1.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明确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和意义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尚未完全成熟,但他们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网络的普及,他们有更多的渠道接触到社会生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也存在着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感。所以,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在这方面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信息, 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学习与整个国家的命运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作为青少年特有的爱国、爱家的情愫。比如, 通过《文化生活》的学习,他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生活与哲学》的理论学习, 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明白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2.分析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给予更多的认可和鼓励,以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心理满足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结合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横向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用一个模子要求不同班级的学生,更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给予一定的认可;纵向上要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看成一个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表扬学习成绩提高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要只表扬结果,而要表扬为全过程而努力的情况,为此,要准确了解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能力,做出了哪些努力,及时进行正确有效的练习、测试,让学生在每一次练习或测试中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想知”

所谓“想知”,是指除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21世纪的孩子个性突出,追求自我,喜欢与众不同,并不会完全按照老师和教参的要求步步跟随,况且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教学技艺或教学艺术,循规蹈矩,照本宣科,思想政治理论就变得远离生活,教师教起来死气沉沉,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兴趣和爱好就无从谈起。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张扬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投其所好,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不同的班级性格

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特点,提高教学艺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寻找与学生生活贴近点,点燃思想火花,激发情趣。我现在每次下课时都及时把每个班学生的特点、上课的情况、课程进度等用最简单明了的句子记录下来,这样下次上课前可以加以参考,时间久了也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来。上课的时候多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与学生进行交互,基本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动手记笔记,而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老师分析,那我就告诉他课上只需要记提纲就好,更主要的是听老师分析知识点,笔记可以留到课下整理。这样,学生坚持了原来记笔记的好习惯,又听取了老师上课的重难点讲解,相对原来一直低头记笔记感觉轻松了,也提高了听课效率。

总之,以学生发展为本,因学生的需要而教,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学情分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界定重难点的依据。所以,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为此而努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尤其要重视学情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进行,课堂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人们传统认识中最枯燥无味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如何才能成为有效课堂,如何才能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并且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能提高学生的水平,每时每刻拷问着每一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大家认为,在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学情分析,更要在行为上为提高学情分析的质量而付出应有的努力。

篇9: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情分析

关键词:课前;课中;课后;学情分析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提出“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对学生的了解。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缺少对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的设计,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 课前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对于散文,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和古代文学作品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和“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首先根据“学习需要”来确定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为:

1、掌握1——4段的古汉语知识,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感知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

3、掌握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文章的写作手法。

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烛之武退秦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高中文言文的内容,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这课教学设计之前,我首先通过相关书籍查找初中文言文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和高中文言文学习对学生要求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衔接好初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过渡阶段。《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和对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不同的,虽然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文言文的基本要求都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但二者的“浅易”程度,实质上是有区别的。教材中的文言文,初中时比较浅易,篇幅比较短小。而高中教材选入的文言文,数量和篇幅都有较大增加。

然后,我又通过查找学生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在班中选了三个代表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前访谈。通过和这三个学生的谈话,可以知道无论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还是学困生,他们都有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来源于考试,有了学习动机,也就有了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需求,但是通过上述谈话,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笔者制作了课前测试题,通过发放试题,了解学生在预习完本课之后的认知水平,通过批改学生的收集起来的课前测试题,发现以下问题:

1、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学习文言文的好习惯

测试题中的练习有75个学生只做了课下注释里有的重点字词和用原文回答问题的这两个题,只有7个学生在做了这两种类型题的同时,还通过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完成了一些其他的重点字词,而剩下的10个学生连课下注释里有的重点字词也没有填写。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过多地依赖听老师讲,没有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

2、课前测试题的评价结果证明学生语法知识的空白

学生在测试题上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两方面的题“零填写”,课前测试题的评价结果和学生访谈结果是一致的。所以,古汉语知识的掌握将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对学生起点的认知,我把节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通过串讲、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古汉语中出现的文言常识,归纳并总结他们的判别方法。

课前学情分析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缺少学情分析的教学设计,是无效的,一节高效高质量的课,不是教师讲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情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状态是一种不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把原来教学活动前的静态分析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动态信息结合起来,必要时,还得对原来的设计进行调整。

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沿着学生对词类划分和句子成分的学习路线,用过程观法去把握学生学习状态的发展过程,整节课观察下来,发现学生对于文中的词类活用已经基本掌握,对判断句、省略句的判别也基本过关,但对介宾结构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的判别还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还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班里边学生在听课时,很少有学生拿笔记下相关知识点,只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没有自己的思维。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其提高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如果学生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话,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往往就会打折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又临时加进了行为习惯的教育,告诉学生要学会怎样预习、怎样做笔记,怎样使用工具书等等。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情分析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状态来调整整节的教学设计。

课后学情分析主要是分析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师根据学生在前两个阶段对学生的学情的把握,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来进行课后学情分析,并将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记载和梳理,来给再次学习相关内容时作出相关参考。

《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结束后,笔者通过收回学生完成的课前测试题来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人数为92人,总共收回学案数为92份,学生完成情况如下:

1、第1题完成情况:完成并且全部正确的有85份,占总人数的92%,比课前学生对于自学导读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都高很多。

2、剩余5个题的完成情况:多义词和通假字完成情况较好,多义词完成且全部正确的有80份,占总人数的87%,通假字完成且全部正确的有85份,占总人数的92%,而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完成相对较差,词类活用全部完成及正确的人数仅有43人,不足总人数的50%,特殊句式完成情况更差,只有35人,仅占总人数的38%。用原文回答问题的完成人数和正确率是最高的,总共完成及正确的人数是87人,占总人数的95%。

通过课后对学生作业的批改,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学习是有收获的,学生对于课文故事情节和文章大意的掌握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对于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掌握效果还是不理想。笔者认真梳理这些“原生态”的第一手资料,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同时他又为自己在上下节课时提供了一些教学参考。

篇10: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学情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也日子。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目前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

A、马坝人B、北京人C、元谋人D、蓝田人

2、北京人使用的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铜器D、陶器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干野兽和照

5、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9、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A、女娲B、黄帝C、炎帝D、大禹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私有制D、等级制

11、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A、山顶洞人B、大汶口中晚期C、河姆渡氏族D、半坡氏族

12、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炎黄战胜了蚩尤

13、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

A、堵塞B、疏导C、抽干D、蒸发

14、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

二、判别题

15、判别下列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人是由猴子变来的。()(2)北京人使用和保管天然火增强生存能力。()(3)从人种起源看,不同人种并没有优劣之分。()(4)人类由群居时代进入氏族时代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5)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遗址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6)现代的猿不可能再进化为人。()(7)传说不是历史,但传说生动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8)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是我国父系氏族的晚期。()(9)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原始陶器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进步。()(10)我们对远古历史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文物考古发掘知道的。()

三、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

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请回答: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

篇11:高中语文学情分析案例 3

课题 课堂为何会喑哑

一、调研意图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课堂的生成不符

二、方法与过程

教授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的教学目标是营造书声琅琅的氛围,教学设计是先聆听朗读 整体感知,然后以诵读为主 分析文本,其中在分析第①段时指导诵读方法:学会利用修辞手法背诵,如根据对偶句的工整对仗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板书背诵,由于文章字词较深奥,在第二段教学中,我又用相应的图片辅助诵读,并提示学生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最后设想在齐背第三段中心句中收拢课堂,水到渠成地布置作业:背诵全诗,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文章有一定难度,所以背诵的形式灵活多样:听配音朗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背诵的内容灵活多样:可背神秘感的语句,也可背表现高大巍峨的语句,也可鱼与熊掌兼得,全部背诵。

我自己觉得整堂课穿插了一根红线:诵读。教学目标也是由读成诵。凭着上课的激情,学生的聪明,方法的指导,师生的配合,课堂一定会出彩。

三、结果与分析

现实却让我大跌眼镜,虽然是第一节的课,但气氛沉闷,学生反应平平,背诵声有气无力,尤其是在“啃骨头”的第二节,我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的背诵却差强人意,以至于连第三节都没有进行下去,只能悻悻地结束了课堂教学。

“痛定思痛”,掩卷沉思,我的教学不足表现在: 1教学目标的设定

我的意图是美好的,反复朗读,力争当堂成诵,既能体味作品的语言之美,又能积厚学生的文学底蕴,饱学于身方能动笔倚马千言,出口妙语联珠。古人云:“会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称作“学问之舟”的背诵是文言文学习的长久传统,是行之有效的,但在一节课40分钟里理解字词义,又要朗朗上口,对于《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篇字词不浅显的文章绝对是一个挑战,如果第一课时里先疏通字义,熟悉文本,而第二课时指导诵读方法,朗读成诵,那么课堂的生成效果会好得多。

2对于学情考虑不足

我曾经在初中时开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孙权劝学》等市区公开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诵读有声有色,尤其是《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一个男生当场一气呵成,让人不禁大声喝彩,这一幕幕让我印象深刻,希望精彩能重演,但是初中生和高中生是有区别的,青涩的高中生不太愿意在众人面前大声地展示,似乎觉得有卖弄之嫌,所以即使会背的也含韬养晦,不露声色,更何况背的不流畅学生,更遑论主动展示呢?

四、教学对策

“教然后知不足”,我在另一个班级里又重新试教,调整了教学策略,改进了教学的流程,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指导背诵,目标有针对性,也减小了难度,背诵时方式灵活多样:可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也可全部背诵;可以个人背,可以小组背,可以男生背,可以女生背。学生争先恐后,一扫“万马齐喑”的阴霾。

上一篇:虫蛹和蝶的童话故事下一篇:朋友,你还好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