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历史学论文

2022-04-17

课程建设历史学论文 篇1:

利用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在新时代推进“纲要”课程建设,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厘清各学科间的差异;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综合运用多种研究视角;合理运用有价值的史料。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作为高校主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7年在全国高校开设以来,起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该课程开设十余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建设意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纲要”课程建设,仍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纲要”课向高校大学生讲述了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向他们进行历史教育、培养历史意识、激发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因此,“纲要”课的讲授首先要尊重历史,尽量发掘历史的真实,这就需要引入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推动“纲要”课程建设。

一、厘清各学科间的差异

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设立,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直接服務于“纲要”课程的建设,为其提供学术支撑和学科支撑。

在此之前,“纲要”课程主要依托于历史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和政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中共党史”二级学科。但是,这两者皆不能与“纲要”课程完全对接,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从研究的时间段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上限是1840年鸦片战争,下限一直延续到当下。“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时限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共党史”的历史时限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延续到当下。

从研究的重点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阐释“四个选择”,揭示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方面的历史进程、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中国近现代史”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全面系统研究,“中共党史”侧重研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执政史以及党的自身建设史。

从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来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吸收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理论,如注重考据、坚持唯物史观;除此之外,前者还需要汲取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将历史与理论有机结合。

由此可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绝不是简单的复制。它的学科定位和学科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社会功能定位。

另一方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从理论上讲,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整体,那么这四门课所依托的二级学科应该既有界限又有协作。但是在目前的课程建设中很难把握适度,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两个二级学科之间,常常在研究范围和内容上存在着重叠现象。这也就导致“纲要”和“马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在教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例如: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的介绍;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介绍;等等。

那么,这两门二级学科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侧重于叙事,重点讲授“四个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于说理,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前者讲的是“历史的逻辑”,后者讲的是“理论的逻辑”。

厘清“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纲要”课程的进一步建设。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唯物史观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在“纲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警惕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近年来,历时虚无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界泛起,借口重评历史,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习近平曾指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①由此可见,历史虚无主义是对正统历史的颠覆,危及到民族信仰和核心价值,甚至危害到国家根基的稳定。

要反击清除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有依据唯物史观来评判中国近现代史,才能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判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问题,解决他们的信仰危机。

唯物史观是近代以来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观。五四前后,各种社会思潮在国内盛行,李大钊率先研究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他试图以这种史观来指导中国青年去重新分析中国历史,找到中国的救亡之路,这对于近代中国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取得了巨大发展,并诞生了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新中国的史学事业奠定了基石。

近十年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上,阐释了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形成了指导史学工作的理论体系。这是历史哲学史上的巨大飞跃,它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研究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缺点。例如,以往的历史理论当中注重考察人类活动的动机,而往往忽略了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也就是说没有摸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又如,中国古代历史是为帝王将相立传的,惟有历史唯物主义将眼光由上层投入民间,发现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终将使“纲要”课程建设走向错误方向。

三、综合运用多种研究视角

在中国近代历史学研究当中,长期存在着两种“范式”之争。范式,即研究的视角、方法、角度等。一种是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一种是现代化研究范式。这两种研究范式同时出现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者的代表性学者如范文澜、胡绳等,后者以蒋廷黻为代表。由于政治原因,1949年之后,革命史研究范式占据了历史学研究的主流。直到1978年以后,现代化研究范式重新回归历史舞台。这两种研究方式目前都有学者在使用,二者之间并不是对立和冲突的,而应当有机融合。

革命史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它以革命史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主线进行研究和教学,重点关注阶级和阶级斗争,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框架被归纳为“八大事件”、“三次革命高潮”。現代化范式强调以现代化的视角看待历史发展,以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

两种范式之争,主要围绕以下两点:中国近代史是一场革命史还是现代化史;应当以革命包容现代化还是以现代化包容革命。这场自1980年代以来在中国近代史学界的学术争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拓展了史学领域、丰富了研究内容,促使史学解释的多元化。实际上,这两种研究方式在“纲要”课的教学中都应当合理运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借鉴历史学科研究方法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教学内容围绕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基本问题展开,避免成为讲述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专门史;二,叙述方式做到史论结合,在讲到重大问题和重大事件时,要进行科学正确的理论总结,给学生以正向引导。

除此之外,另一种兴起的研究视角是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与注重研究政治史和上层社会史的传统史学不同,社会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倡导为人民大众书写历史,从而提出了史学革新的要求,史学研究对象、方法、资料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小人物也可以成为研究对象,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历史分析,报纸、日记等都成为研究资料。

社会史是中国当代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史学研究方法。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年鉴学派的影响,其研究对象包括了政治、经济、思想等社会各个方面,即社会的一切都应该纳入历史学家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与传统史学不同之处在于,社会史学并不局限于政治史,而是始终坚持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多种研究范式。以人民大众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这是社会史学的显著特征。最近几年史学领域里兴起的新文化史,主要研究历史上的大众文化,因而也属于社会史学。

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应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将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有重点、有次序地呈现给学生,使之了解历史的多个层面。

四、合理运用有价值的史料

中国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过:“史学只是史料学。”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这是对史料作用的巨大肯定。从中国清代的考据学到西方的兰克学派,都十分注重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一切从史料出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种实证主义史学在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并极大推动了中国史学的进步。

作为史学领域中重要门类的史料学,是伴随着历史学而产生的。研究历史必须占有充分的史料,离开史料,历史则无从研究起。在运用史料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不掌握充分的史料,便对历史问题妄加分析或判断,甚至曲解历史或得出错误的结论,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二是简单地罗列史料,而不注重研究分析,这也不能揭示历史真相;三是不能仅仅依靠一件史料便对历史作出解释,而应该有其他类别的史料加以印证,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那么可以利用的史料包括哪些呢?史料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按照中外文字分类;二是按文字和非文字分类;三是按照史料的原始性分类。其中第三种对于史学研究来说最便利。通过确认史料的原始性,来区别史料的可信度,因而这些史料被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 文献。分为官方文献和民间文献。前者包括谕旨、诏令、奏折、公告、布告、政策、法規、报告、讲话等;后者包括账册、笔记、日记、信札、契约、合同等。

2. 档案。档案包括文献又不限于文献,其中官方文献最为集中。根据收藏情况可分为国家档案、社会档案和民间档案三种。

3. 报刊。报刊资料丰富而又全面,可以补充上述资料的不足。

4. 回忆录。回忆录可以是自述也可以是他述,填补了大量的历史细节。

5. 前人著述。包括官方和民间的相关著作。

6. 其他资料。其中包括:声像资料;遗址、遗迹与器物;口碑资料与乡例民俗;等等。

正确对待史料,合理运用史料,从史料出发,从历史实际出发,这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即使不能做到穷尽史料,至少也要参考重要的史料,这样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科学性。“纲要”课的基础首先是还原历史的真实,进而才能更好地总结历史规律。

但是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史料浩如烟海,必须对史料进行鉴别和区分,要分辨史料真伪,考订史料内容,因为诸多因素都会造成史料不真实。正确运用史料,可以修正原有的不当论断。但是有些史料需要谨慎使用,如口述史料常常由于年代久远而导致记忆错误,或者因为个人感情、政治因素而不能直言。因此,对史料的鉴定工作尤其重要,这是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

《史记·六国表》曰:“《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就是说,近现代史对当今的借鉴意义最大。上述这句话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一个注脚,也为我们开设“纲要”课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纲要”课的建设应该适当吸取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综合运用多种研究视角,合理运用有价值的史料,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的科学和丰富。

注释: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3.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2]齐鹏飞.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2).

[3]宋俭.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

作者:周倩倩

课程建设历史学论文 篇2:

融合地方历史需求,推动专业人才培养

摘   要: 本文以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为例,提出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从融合地方历史需求、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加强实践能力锻炼三个方面入手,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充分融合,既强调传统的师范生技能的培养,又将理論知识和实践能力与所处地方的历史环境紧密融合,最终实现地方高校历史学人才培养与区域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双赢”局面。

关键词: 地方历史需求   素质教育   实践能力锻炼   改革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激烈,传统的以培养理论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地方高校开设的历史学专业这样拥有浓厚传统文化底蕴但缺少商业价值的学科越来越被边缘化,广大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沉重。“大学历史专业人才培养应兼顾‘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既重‘厚基础’又讲‘宽口径’,强调‘时代性’,不失‘历史性’”[1](51),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已成为当代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以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为例,提出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从融合地方历史需求、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加强实践能力锻炼三个方面入手,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充分融合,最终培养出“一专多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融合地方历史需求

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绝不能忽视所处地区的区域环境优势和人才需求趋势,历史学专业的发展建设更不能忽视与学校所在地的地方历史文化产业需求之间的融合。“为了更好地满足服务地方的需要,历史学专业的培养体系应着重于学生知识的优化、能力的强化、素质的内化,构建‘三位一体’的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123)。陕西理工大学地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紧密结合汉中市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最近几年,汉中市屡获“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称号,诸多奖项殊荣进一步提高了汉中市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地位。在旅游地位攀升、对外宣传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汉中市的历史文化产业整体获得了较快发展,如“心连心艺术节”“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茶文化节”“欢乐中国行”“世界旅游小姐决赛”等宣传口号和相应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历史文化产业获得了各级政府空前的重视。

不可否认的是,汉中市在历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专业历史学类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二者间的缺口不断扩大。例如汉中市著名历史文化景点——长青华阳景区。华阳古镇位于汉中市洋县,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秦朝,由于华阳古镇地处秦蜀古道——傥骆道出口的谷口,自兴建以来就承担着交通与交流的重任,华阳镇因傥骆古道而兴起,数千年来一度成为军事要冲和政治重镇,明清时期华阳古镇发展到鼎盛时期,最终成为一个典型的陕南集镇。华阳古镇有着当之无愧的悠久历史,以及因交流和融合而产生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可以说华阳古镇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但华阳景区目前偏重于宣传秀美的山水优势以吸引游客,对于华阳古镇历史遗迹的专门研究、考察、宣传相对不足,外地游客很少知道华阳古镇独特的历史价值。对华阳古镇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了解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大大降低了对华阳古镇历史和傥骆古道特色的开发,不利于打造持久、响亮、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旅游品牌。这就需要大量对地方历史相当熟悉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弥补这一不足,充分利用地方留存至今的历史文化遗迹遗存,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大力助推区域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多种专业技能的历史学人才是地方历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推进素质教育建设

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以死记硬背为主,不会举一反三,不会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更不会灵活地与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相融合。因此,改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传统型思维、培养能够灵活学习和熟练运用历史知识的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是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对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教育而言,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首先各级政府要持续加强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将历史文化知识灵活应用到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提高历史文化知识在当代人心目中的地位。其次要呼吁教师、学生、家长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强调当地历史特色文化对人们的重大影响力,有助于国家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特色,全面推进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素质教育建设。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首先,应切实提高本科生的素质教育和人文素养,大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深化学校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内涵,实现“质量立校、当地历史文化兴校、当地历史特色强校”的目标,更好地传承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承担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陕西理工大学及所在地汉中市为例,从“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到“两汉三国,真美汉中”,汉中市的汉家文化特色在全国范围内都可圈可点,这就要求陕西理工大学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汉中市地方历史特色与素质教育建设相融合,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开设了多门具有汉中市、汉水文化等地方历史特色的校本课程。其次,历史文化校园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多样性的统一,在学校历史文化校园布置过程中,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营造与当地历史特色相结合的历史文化氛围。地方高校营造校园历史文化氛围,可以随时向老师、学生、家长传递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内涵,例如陕西理工大学的校园餐厅“金牛餐厅”就取自金牛古道、“天汉餐厅”就取自“语曰天汉,其称甚美”,皆具有汉中市的地方历史特色,陕西理工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摩崖十三品的拓片。此类举措更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汉中市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继承和学习,便于利用和发扬当地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为历史学专业学生继承、发扬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历史学专业学生、非历史学专业学生可以联合进行一系列以当地历史文化遗产为背景的活动,在师生互动学习、学生互动学习中深化对地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更加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快乐、轻松地学习历史,加强对区域历史文化特色的学习和运用。

三、加强实践能力锻炼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旨在从课程建设与教育实践上改革师范生培养方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确定应用型教师教育的培养方向”[3](11)。在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应当有所突破,应当适度借鉴地方性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经验,将本科院校以书本为主的传统应试教育与职业院校以实用为主的新型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比如,历史遗迹考察是教育部对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一项专业要求,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专业改革中认为,在历史遗迹考察过程中应当改变“历史遗迹考察就是走马观花的旅游”这一不恰当的着眼点,而将考察与知识获得、口才培养、导游锻炼紧密联系起来,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继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学生和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实行减免门票等优惠政策”的規定,学校和学院通过开具介绍信等方式尽量使学生享受到价格优惠,用有限的经费努力为学生建立范围广、数量多、代表性强的历史遗迹考察基地。尤其是对于汉中市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地方高校的历史遗迹考察活动扎根于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景区,既能够保证院系实践教学环节顺利完成,又能够推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增强在教育教学、实地考察、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确保培养出拥有深厚历史知识和卓越实践能力的历史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

对于历史学师范生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教育实习而言,在当前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实习过程中,中学“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教育方式带给实习学生很大触动。面对当代中学生,单一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学生无论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对各方面知识的渴望,单纯书本上的知识更加应对不了当代风云变化下现实生活的需要,沟通不同专业、融会贯通知识已是当代社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只有沟通专业、突破学科、强化实践、互相学习、群体建设,“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以探索‘精专业、强实践、重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4](49),积极推行专业群建设,才能适应今后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立足于现状,在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涵盖历史学、地理学、图书馆学、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基地,长远规划了历史学、地理学、图书馆学等冷门专业学生在当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将学术研究活动的理论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将各专业师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将院系专业群建设脚步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有机结合,从经济建设角度推动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培养出既拥有深厚教育教学功底,又掌握地理学、图书馆学、旅游管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四、结语

2014年5月,一则“600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的消息引起了教育界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虽然此后官方对此解释为:“许多媒体报道‘要推动600所本科学校的转型’,这个表述是不准确的。”但是这则消息的热传仍然从侧面反映出当代社会对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传统的精英教育、普及教育和应试教育方式培养出的本科毕业生由于缺少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往往在找工作时陷入“高分低能”的窘迫困境。“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师范院校满足地方社会和自身发展等诸多需求的一种必然趋势”[5](92)。陕西理工大学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既强调了传统的师范生技能的培养,又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与所处的地方历史环境紧密融合,为学生就业时拓宽了道路,实现了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姚润田.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从史学危机谈起[J].教育学术月刊,2012(8).

[2]赵彦风.关于历史专业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以商洛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9(2).

[3]陈慕杰,徐捷,何红雨.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化、应用型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7(12).

[4]陈海,曹樑,成栋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专业群建设之路[J].江苏教育研究,2016(5).

[5]卫崇文,齐小艳.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长治学院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12,30(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2020年度课题: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与陕南地区历史文化产业发展融合性研究(项目编号:SGH20Y1194);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YYJ2019-15);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子项目。

作者:刘鹏 贺露

课程建设历史学论文 篇3:

以西北区域史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

【摘要】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是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一条重要路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在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开设《敦煌学》《简牍学》《丝路文明史》等西北区域史课程,编撰《敦煌学教程》、《甘宁青考古八讲》《简牍学教程》《西北边疆考古教程》等西北区域史教材,在教学研究中积极探索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相结合的合理模式,组织开展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相结合的学生实践,凸显出本科教学改革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西北区域史,特色课程,本科教学改革,历史学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建设是实施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将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是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历史学本科教学中,如何在强调通史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突显区域史教学的内容,是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区域史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如何将通史教学和区域史教学有机结合?通史教学和区域史教学中课程体系如何设置?现有的师资队伍如何朝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的方向优化组合?如何开发既有通史内容又有区域史特色的系列教材?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中如何体现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的特色?等等。这些均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依托历史学国家特色专业、中国古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敦煌学》国家精品课程,积极从事教学改革与实践,根据地域特色和传统优势,走出一条以西北区域史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新路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对今后进一步推进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突出西北区域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特点

历史学是西北师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多年的学科发展中,我们一直强调科研和教学并重以及科研和教学的协调发展。百余年来,西北师大的史学工作者充分利用便利的地域优势,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在西北边疆史地、西北民族史、敦煌学、简牍学、丝绸之路文明史等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将西北史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本科教学活动之中,是西北师大历史学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本科生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教学作为本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将通史与西北区域史教学紧密结合,开设与西北区域历史文化紧密相关的课程。在中国通史与西北区域史教学相结合方面,开设有《敦煌学》《简牍学》《西北文化史》《西北经济史》等。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在拥有扎实的中国通史知识基础上,对西北历史有较深入的掌握和全面的了解;在世界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的结合中,侧重于丝路文明史、中亚史、西北跨国民族史、伊斯兰教史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将世界通史的掌握与西北区域史的学习较好地结合起来。

立足西北区域特色,大力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课程,是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切入点。在课程设置方面,坚持通史课程与西北区域史课程的有机结合,自2000年以来,通过多期教改工程,持续强化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突现西北师大历史学的课程特色。在强化《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等通史主要课程的同时,加强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建设,优化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将《敦煌学》《简牍学》《丝路文明史》列入必修课,将《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西北经济史》《西北边疆考古概论》《西北民族史》列人选修课。同时淘汰《甘肃经济史》《甘肃史》等课程。其中《敦煌学》《简牍学》《丝路文明史》是最具西北区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敦煌学》立足于甘肃敦煌文物大省这一资源优势,作为历史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和骨干课,既是一门颇富特色、具有地缘优势的重要的专业知识课,又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生动的思想教育课。现该课程已经建设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足以代表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和优势的国家精品品牌课程。甘肃是简牍的故乡,开设《简牍学》既宣传甘肃简牍文化遗产,又培养本科生基础的简牍学专业知识。甘肃地处丝绸之路黄金地段,境内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丰富,《丝路文明史》课程的开设,就是在向本科生传授丝绸之路的历史知识,传播丝绸之路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等。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师在进行通史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西北区域史的教学。教学团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特色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从事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基础教学,每位教师至少要讲好一门中国通史课或世界史课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从事西北区域史相关课程的教学,每位教师要讲好一门西北区域史课程,从而形成一课两人或多人承担,改变了因人设课或一人一课的局面,以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运行。

二、编写填补空白的西北区域史教材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指出:“教材建设要反映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积极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选用高质量教材,编写新教材。”为了体现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专业的特点,我们在教材建设中,并没有像一些高校那样重复编写教材,而是定位于填补空白的教材建设,开发新教材,走出一条特色教材建设之路,我们先后编写的特色教材有:《敦煌学教程》、《史学论文写作教程》、《历史学本科专业学习指南》、《甘宁青考古八讲》、《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简牍学教程》、《西北边疆考古教程》等。其中《敦煌学教程》为国家精品课教材建设的重要成果,内容主要围绕敦煌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国内外敦煌学主要研究动态;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敦煌历史及敦煌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敦煌文物的发现、流散、收藏和有关追讨、回归等问题;敦煌学与隋唐五代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研究;敦煌学与民族史和古代民俗研究;敦煌学与中国古代教育、科技研究;敦煌学与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学研究;敦煌学与佛教、道教等宗教研究;敦煌文学;敦煌艺术等。《简牍学教程》对简牍及简牍学、我国简牍的出土历史简牍文字流变、简牍中的政治法律、简牍中的经济文书、简牍中的军事活动、简牍中的民族关系、简牍中的典籍与思想文化、简牍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作了较为明晰之阐述,并附简牍图版多幅,图文并茂。本教程的编撰,将有助于促进本校简牍学的教学,并希望带动国内高校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甘宁

青考古八讲》分别为甘宁青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新石器时代遗存、商周遗存、秦汉遗存、三国两晋南北朝遗存、隋唐遗存、宋元明遗存等,系统阐述了每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发掘状况、文化类型、文化内涵、研究现状,理论贯穿于材料之中。《西北边疆考古教程》主要论述西北边疆地区百年来考古发现和研究状况。西北边疆考古涉及的地理范围,主要是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划分,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西部,教程在内容安排上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三个部分。在各章节,分别叙述了考古发现和发掘情况,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发现作重点介绍,对于不同观点和学术争论也加以梳理;教程配备插图,以便于直观地掌握遗址和遗物。

目前,我们正在编撰的西北区域史教材还有《丝路文明史教程》《西北民族史教程》《西北历史文化遗产教程》《简牍学文献导读》《敦煌文献导读》等。

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除《史学论文写作教程》《历史学本科专业学习指南》弥补基础课教材建设的不足之外,《敦煌学教程》《简牍学教程》《西北边疆考古教程》《甘宁青考古八讲》等均为首次编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高度重视西北区域史的教学研究

国家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将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一直是西北师大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第2期刊发西北师大历史学本科系列教学研究论文4篇:《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特色课程需要不断精心打造——以国家级精品课课程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课程建设为例”》《特色课程需要强化特色——简牍学课程建设刍议》《特色课程需要推陈出新——关于开设中国北方民族史课程的思考》。《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总体论述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相结合的理论意义、教学方法、实践价值等重大问题。敦煌学是国际显学,在西北师大开设“敦煌学”课程具有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在已有国家精品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好“敦煌学”,努力扩大课程受益面,《特色课程需要不断精心打造——以国家级精品课课程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课程建设为例”》从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精品意识等方面提出,要把“敦煌学”课程建设成为既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又有西部特色的国家精品课程。西北师大对简牍学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在学界有较大影响。目前,简牍学研究已开始进入黄金阶段,开设“简牍学”课程,既是通史教学的深化,也是充分利用西北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以扩大学生知识面的重要途径。《特色课程需要强化特色——简牍学课程建设议刍》中就简牍的出土、简牍的内容及价值、简牍学课程大纲设计及教学经验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我国西北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民族关系是西北地区古史的中心内容,也是影响当今西北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北民族史内容丰富,既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特色课程需要推陈出新——关于开设北方民族史课程的思考》就开设北方民族史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课程内容设置等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必须予以重视和加强民族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第3期刊发西北师大历史学本科系列教学研究论文3篇:《居丝绸之路古道,开“丝绸之路学”课程一关于西北师范大学开设“丝绸之路学”课程的几点认识》《(西北边疆考古通论)课程建设初探》《西北历史地理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西北师大位居丝绸之路重镇兰州,较早开设了“丝绸之路文明史”的课程,特色鲜明。《居丝绸之路古道,开“丝绸之路学”课程——关于西北师范大学开设“丝绸之路学”课程的几点认识》认为,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应重视课堂教学和实地考察的结合、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和学科建设、重视思想性和国际学术交流,以此推动“丝绸之路学”课程建设。西北边疆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在我国考古学界具有重要地位,《(西北边疆考古通论)教学初探》认为,开设“西北边疆考古通论”课程,对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西北边疆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尊重客观的考古资料进行历史学习,要结合适当的课外考古实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养成。中国西北历史地理的研究与教学,西北师大起步较早,且薪火相传,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西北历史地理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就如何将西北历史地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推动“西北历史地理”课程建设展开了具有建设性的讨论。

以上教学研究成果,足以说明西北师大历史学教学团队对本科教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反映了长期以来西北师大对西北区域史研究和教学高度结合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四、强化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相结合的学生实践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指出:“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种形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根据西北师大历史学学科特色,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包括开设《史学论文写作》课程;要求三年级撰写学年论文,优秀论文必须答辩,答辩后获优秀成绩者,在推免研究生专业成绩计算时加权计人;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全部参加答辩;编辑学生学术刊物《文史管窥》等。《史学论文写作》课程从史学论文的选题人手,按照论文的构成要素,对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进行详细的讲述,就如何写作规范的论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并从丰富、翔实的案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写”,所讲的方法大都是从这些案例中推导出来的,清晰明白,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西北师大文史学院青年文史学社创建于1986年,在教师指导下社团以“营造学术氛围,展现学子风采”为宗旨,社刊《文史管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学术水平的平台和学术交流的机会。

“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积极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推进学生赴企业与联合实验室参与前沿研发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增加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哦们的做法是,注重学生实践中的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的结合,包括赴西安、敦煌、炳灵寺等地考古实习和历史文化遗产考察;在甘肃省历史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在甘肃省博物馆、西北师大博物馆担任讲解员等;开展甘肃文化遗产现状、西路军口述史调查等。我们组织本科生开展《甘肃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的社会实践,撰写了20余篇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如《炳灵寺石窟保护状况调查报告》《甘肃庆阳北石窟寺保护现状调查》《陇东窑洞文化保护状况调查报告》《莫高窟保护状况调查报告》《秦安大地湾遗址保护现状》《永登鲁土司衙门保护状况调查报告》《庄浪县云崖寺石窟及陈家洞石窟保护状况调查报告》《永靖傩舞戏调查报告》等。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组织本科生开展“寻访西路军足迹,弘扬革命者精神——西路军口述史社会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前往河西走廊参访西路军红军战士及其相关人士,搜集珍贵的有关西路军的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学习西路军战士“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顽强不屈,忍辱负重”的精神。组织学生开展“寻根历史遗迹,再访红色故土——庆阳红色文化口述史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参访庆阳老区老红军、老战士,搜集整理大量革命文献资料。

课堂教学是传授基础知识的重要渠道,社会调查和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西北师大历史学教学改革在学生实践方面的特点是既注重课堂教学,又注重实践探索。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动手能力大大增强;论文写作从选题到写作更加符合学术规范,论文质量大大提高,优秀比例从5年前的10%提高到25%;学生教学能力大大提高,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每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校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应当不断在“特色”二字上下工夫,在“特色”二字上找出路。就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经验来看,将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无疑是一条重要路径。我们立足于西北地域特色文化,通过不断优化地域特色课程设置体系,不断开发西北区域特色教材,加强区域史教学方面的研究,推进与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凸显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专业的优势,将之建设成西北区域史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这可为全国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提供重要的经验。

【责任编辑:王雅贞】

作者:田澍 何玉红

上一篇:计算机审计模式论文下一篇:数学金融学研究论文